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品】幼兒園大班教案八篇

【精品】幼兒園大班教案八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3W 次

作爲一名教學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那麼什麼樣的教案纔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8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品】幼兒園大班教案八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學會與其他幼兒相互協作遊戲。

2、提高幼兒的手眼協調能力。

3、培養幼兒的團結合作意識。

4、初步培養幼兒用已有的生活經驗解決問題的能力。

5、主動參與活動,體驗活動的快樂及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皮球若干。

【活動過程】

幼兒分成人數相等的兩隊,每隊再分成甲乙兩組,面對面站在拋球線後。遊戲開始,每隊甲組排頭幼兒向乙組排頭幼兒拋球,然後向乙隊隊尾,乙組排頭幼兒接住球后,邊拍球邊向甲組跑去,到拋球線接住球教給甲組新的排頭幼兒,自己站到甲組隊尾。遊戲依次進行,最後以拋接球準確和速度快的隊爲勝。

【活動指導】

1、注意拍球的力度,把球控制在身邊。

2、注意交接球的準確性。

3、比賽過程中拋球失誤時,有接球者拾回球進行遊戲。

4、拍球失誤時。要從失誤處拾起球繼續前進。

活動結束,對錶現好的小組成員給予表揚鼓勵,教師做及時總結。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的主要特點是從幼兒的興趣愛好出發,突出了以幼主體活動爲中心,教師引導爲輔的教學理念。教學過程活躍有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教師在活動中爲幼兒創設了比較寬鬆的環境,鼓勵幼兒主動與同伴合作,促進了幼兒快跑的基本動作,進一步加強了幼兒的靈活性和協調性,培養了幼兒的合作意識,充分發揮了幼兒的自覺性和主動性。但是對於個別能力較差的幼兒,教師還得通過不斷鼓勵來增強其信心。

小百科:從上兩腋下拋出球或上手拋球,或撞擊,球觸及連接前臂或平臺內部。在準備動作的基礎上,持球手的肘部漸漸伸直並向下靠近持球手同側的大腿,然 後從腿側自下而上將球拋起。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幼兒都很喜歡玩球,在比賽滾球的遊戲中,幼兒感覺到每次的輸贏結果都不相同,有時他贏、有時我贏,有的幼兒就對其產生了疑問。爲了解決他們的疑惑,我們對球滾動的快慢進行了研究。本活動採取小朋友動手操作嘗試的方式,力求符合小班幼兒的認知特點。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自我實驗、自我探索的興趣,並掌握探索滾球的基本方法。

2、通過探索活動,瞭解同樣大的球,用的力量越大,球滾得越快,而用同樣的力量,大球滾得快。

3、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4、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同樣大的皮球、乒乓球、木板,數量與幼兒人數相同。

2、平坦的場地。

活動一 輕輕推,慢慢跑;重重推,快快跑

活動過程

1、幼兒自由滾球,讓他們在遊戲中自己發現:輕輕推,球就慢慢跑;重重推,球就快快跑。

注意:先讓幼兒比較球的大小,讓他們清楚遊戲是在球同樣大小的情況下進行的;教師在幼兒自由遊戲中,與幼兒個別交談,引導幼兒觀察、比較,並得出結論。

2、全體幼兒共同討論。以大部分小朋友的嘗試結果爲暫時結論,讓幼兒根據此結論再次進行實驗(自由活動),看一看:是輕輕推,慢慢跑,還是重重推,快快跑。注意:用正確的方法滾球,不能使球跳起來而影響實驗結果;提醒幼兒力量差別越大,實驗的結果越明顯。

3、遊戲:誰的球最聽話。幼兒按教師發出的命令(誰的球最先滾到或誰的球最後滾到)進行滾球,再次讓幼兒在遊戲中體驗和掌握力量和球速的關係。

活動二 不同大小的球滾動得快與慢

活動過程

1、每位幼兒拿一個皮球、一個乒乓球,比較兩個球滾動的快慢。

注意:要求同時滾出去兩個球。

2、全體幼兒討論,找出意見不統一的原因。(不管球的大小,只要用的力量大,球就滾得快,因此會出現有的是大球快,有的是小球快。)

(1)討論爲什麼有的時候是大球快,有的時候是小球快。

(2)討論我們用什麼方法能比出到底是大球快還是小球快。

3、幼兒嘗試用一塊木板同時推動大小兩個球,找到用同樣的力量時,大球、小球滾動的快慢情況。教師進行個別指導,幫助幼兒總結試驗結果。

4、全體幼兒共同討論探索結果,並得出結論。

活動延伸

帶領幼兒到戶外,在有斜面的大型玩具上繼續研究、探討:

1、除了球大、用的力量大可以使球滾得快外,還有什麼方法可以使球滾得更快?

2、除了球小、用的力量小可以使球滾得慢外,還有什麼方法可以使球滾得更慢?

活動反思

由於幼兒解決自己所發現問題的興致要比解決老師、家長提出的問題的興致高,探索的主動性強,所以此活動教師根據幼兒在自由活動中自發產生的問題而設計。同時,教師爲幼兒提供相應的材料和探索環境,幫助幼兒掌握正確的實驗和探索方法,讓其在得出正確答案的過程中產生成就感,增強自信心。第一個活動中,在老師提出基本的要求下,幼兒通過自己積極的嘗試、反覆的實驗得出了正確的結論,從中積累了探索的經驗,掌握了實驗的方法,爲第二個活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在第二個活動中,幼兒能不斷進行實驗——結論——再實驗,完全投入到自我學習的樂趣中。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激發幼兒感受不同的藝術美,體驗作畫的樂趣。

培養幼兒初步的創造能力。

探索、發現生活中竹子的多樣性及特徵。

教學重點、難點

本次活動的重點是鞏固複習裝飾的方法。

難點是能大膽地在竹子上進行創作。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沒有裝飾裝飾和做了不同層次部分裝飾的 竹子,竹片,竹節,水粉顏料,排筆,勾線筆,蠟筆,水彩筆,棉籤,已經裝飾好的竹子範畫作品,輕音樂。

知識準備:知道裝飾的方法

活動過程

1、導入

師:小朋友,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很好玩的玩具。想知道嗎?

2、出示範例。

師;哇,這些竹子和你們以前玩的竹子有什麼不一樣呢?

3,請幼兒相互討論,然後回答問題:

師:請你和你身邊的小夥伴相互說一說,這些竹子用了什麼方法來裝飾的?幼兒自由回答,老師在下面指導。

教師逐一出示竹子,師生共同總結。

師:這些竹子用了點,線條,圖案,色塊,圖案,對稱的方法進行裝飾。今天我們就用這些方法來裝飾竹子。

師:現在請小朋友選擇你喜歡的材料和繪畫工具來裝飾竹子。看誰把竹子裝飾得最漂亮。

4、幼兒構思作畫,教師觀察指導。

5、作品展示和展示分享交流

師:請將你的作品拿給客人老師或者小夥伴看一看。

教學反思

幼兒對本次活動特別感興趣,比較輕鬆地實現了教學目標。活動中,在老師的引導下,幼兒能大膽的發揮想象,靈活的運用多種裝飾方法和繪畫工具裝飾竹子。本次活動充分體現了以幼兒爲主體,照顧到了不同能力的幼兒,讓幼兒在有輕音樂的環境中輕鬆自由的作畫。本次活動充分利用了農村資源,選取幼兒常見而且感興趣的事物。在活動中,教師語言簡潔,富有感染力和親和力。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認識1~10的序數,學習確定物體在序列中的位置。

2、掌握序數詞,會用第幾準確地表示物體在序列中的位置。

3、認真聽清楚各項活動的規則,用過的物品能歸還原處。

4、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發展幼兒思維的敏捷性、邏輯性。

5、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材料準備

1、幼兒人手一本《幼兒園課程指導.數學》。

2、小黑板一塊,粉筆若干。投影儀

活動過程

1、發放《幼兒園課程指導.數學》,幼兒人手一本。

2、集體活動

(1)按數拍手。

“我們來聽數拍手,我報幾你們就拍幾下。”

(2)認識序數。

老師在投影儀上出示書畫面。“有幾張小椅子,椅子上有幾個小朋友?第幾張椅子是空着的?我們按順序說說空着的小椅子的位置。”教師手指第三張空椅子。“這是第幾張空椅子?誰會用一個數字來表示這張小椅子的位置?”“你在這裏寫上‘3’表示什麼意思呢?”“我們平時還可以用‘3’來表示什麼?”“現在你知道數字有幾個用處了嗎?”(表示物體的位置,表示物體的數量。)

“能在每張空椅子上都寫上一個數字來表示它們的位置嗎?”老師蓋着第三第六第九張空椅子。“誰能說說,哪幾張椅子不見了?你又是怎麼發現的呢?誰幫助你一看就知道第幾張椅子不見了?”

3、分組活動。

數數第幾張椅子是空的。

“說說範樣上每張椅子的位置,看看第幾張椅子沒人來,是空的',請你把能表示空椅子位置的數字寫在書上,邊做邊講,第幾張椅子是空的,做完後說說哪幾張椅子是空的。”

教師巡迴指導。

教學反思:

通過本次教學活動,讓我瞭解了孩子對數學都很薄弱,爲了能夠使他們對數學感興趣,我準備在以後的數學活動中多加遊戲,做到讓幼兒在玩中樂、玩中學的目的。真正讓幼兒成爲學習的主人,不斷提升幼兒的自主探究能力。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初步掌握謎語的特點,引起對猜謎語的興趣。

2、在老師的啓發下,學習按物體的主要特徵來猜謎語。

3、發展幼兒的思維能力,想象力及大膽在集體面前表達自己想法的能力。

  重點:

讓幼兒懂得謎語的特點,並喜歡猜謎語。

  難點:

讓幼兒知道猜謎語要仔細聽清楚每個字和每句話,並把幾句話連起來想,因爲謎面的每句話都是與謎底有關聯的。

  活動準備:

兩隻盒子,裏面分別裝有小青蛙玩具和肥皂。

  活動過程:

一、集中幼兒注意力,引起對猜謎的興趣。

1、出示兩隻盒子,提問:每隻盒子裏都裝着一樣東西不能看怎麼猜出裏面的東西呢?

2、告訴幼兒,老師要給大家念一首兒歌,這首兒歌是講一樣東西,但兒歌中不講出這樣東西的 名稱只講出它的樣子,用處或者是顏色,聲音和其他特點,這樣的兒歌叫謎語。

3、提醒幼兒仔細地聽,聽完後把幾句話連起來想一想,猜猜是什麼東西。

二.幼兒學習猜謎語。

1、先猜第一隻盒子裏的東西。

(1)教師朗讀謎語:小小遊泳家,說話呱呱呱,常在田裏住,捉蟲保莊稼。

(2)先請幼兒想一想,猜一猜,猜出的幼兒到老師耳邊來講。

(3)再次朗讀謎語,並解釋謎語。(幫助能力較差的幼兒理解)

(4)再請幼兒猜。(有意請能力中等及稍差的幼兒)

(5)教師出示小青蛙玩具,分析謎語內容,幫助幼兒掌握猜謎的方法:第一句是講小青蛙的愛好, 第二句是講小青蛙的叫聲,第三句是講小青蛙的住處,第四句是講小青蛙的本領。

(6)小結(鞏固掌握謎語的特點):兒歌中的四句話都和小青蛙有關係,說出了小青蛙的愛好,聲音特點和本領。但兒歌中並沒有"青蛙"兩個字,而是讓小朋友猜,這就是謎語。

2、猜一猜第二隻盒子裏的東西。

(1)教師朗讀謎語:看看像塊糕,不能用嘴咬,沾水搓一搓,都是白泡泡。

(2)教師解釋"沾水"的含義。

(3)請幼兒自己猜,猜出後到老師耳邊說出來。

(4)教師在桌上準備一盆水,再準備一塊肥皂,一塊方積木,一隻小紙盒,請一名幼兒到前面來取出自己所猜的物品,請大家評評他猜得對不對。

(5)通過操作活動幫助幼兒理解謎語,並請幼兒一起告訴老師謎語講的是什麼東西(6)提問:你們怎麼會猜出是肥皂的?(鼓勵幼兒大膽地表達想法)(7)小結:這四句話中雖然沒有肥皂這兩個字,但把肥皂的樣子和特點講出來了,所以小朋友一下就能猜出是"肥皂"了。

3、老師再請幼兒猜一則謎語,要求幼兒猜出來後不要用嘴講出來,而是到教室裏去找出來。

(1)教師念謎語:一個寶寶,圓頭圓腦;拍一拍,跳一跳;拍得輕,跳得低,拍得重,跳得高。

(2)猜到的幼兒就去找。(教室內放若干只皮球)(3)找到的幼兒可以拍一拍,講一講,這個謎語說出了皮球的什麼特點?

(4)提問:你們爲什麼找皮球?除了皮球還能猜別的嗎?

三、分組活動:猜謎語1、幼兒自由組合,四人一組圍坐成一個小圓圈。要求幼兒在老師講的時候認真聽,聽完後動腦猜。猜出來後,小組內幼兒相互講講爲什這樣猜。

2、教師巡迴指導,重點幫助理解力差的幼兒理解謎語。

3、教師每次朗讀一則謎語,幼兒猜出後,就出示掛圖,指導幼兒看看,講講。

教師共提供三則謎語:

丁零零,一頭說話一頭聽,兩人不見面,說話聽得清。

紅眼睛,白皮襖,長耳朵,真靈巧,愛吃蘿蔔愛吃草,走起路來蹦蹦跳

身上穿着花花衣,兩隻翅膀真美麗,不會唱歌愛跳舞,花叢裏面採花蜜。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學習手口一致地朗誦快板兒歌《拜年》,探索不同的念快板地方法。

2、運用模仿、商討和合作的方式,感受說快板的樂趣。

3、在與同伴互動學習的過程中,積累解決問題的方法,體驗合作學習的快樂。

4、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5、感受樂曲歡快富有律動感的情緒。

活動準備:投影儀、幼兒用書每人一本,快板。

活動過程:

一、觀看教師表演快板兒歌《拜年》,初步感知兒歌內容。

老師有節奏地念快板兒歌。

老師:剛纔,你聽到了什麼,你想來試試嗎?

請幾個幼兒上來學習打快板,注意握的姿勢,全班幼兒一起隨快板節奏年兒歌。

二、引導幼兒看圖學習兒歌。

老師出示圖片,請幼兒觀察,剛纔咱們聽了快板拜年,現在咱們一起來看看,人們是怎樣拜年的。請幼兒說出圖上人們在幹嗎?小朋友對爺爺、奶奶、爸爸、媽媽要說些什麼?老師用兒歌總結。如張燈結綵放鞭炮,左鄰右舍貼春聯。解釋一下張燈結綵和左鄰右舍(根據孩子的理解程度說明兒歌的意思。)全班看圖念兒歌。

提問:這是一首快板兒歌,這首兒歌的名字叫什麼?

三、學習打竹板念兒歌。

1、老師帶領幼兒邊念兒歌邊帶領幼兒右節奏地拍手。

2、老師打竹板帶領孩子念兒歌,老師放慢念兒歌的速度,讓大多數幼兒跟上。

3、分組跟老師的竹板念兒歌。

教學反思:

《拜年》這首兒歌的內容還是比較多的,讓孩子掌握兒歌的內容,還是有一定的挑戰性,特別是一些書面詞語“張燈結綵”“左鄰右舍”等詞語,還是比較難的。我採用圖文結合的方法,讓孩子們通過圖畫 和簡單的文字提示,將兒歌展示出來,如“張燈結綵放鞭炮”我就畫一個燈在再畫一串鞭炮表示;“左鄰右舍貼春聯”我寫下文字“左”“右”再畫一副春聯來提示孩子,而這些提示都是孩子們好我共同討論 ,當時在黑板是畫出來的,這比老師事先準備好要更能讓孩子們理解和記憶。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觀察畫面,感知黑熊的動作及行爲,理解畫面內容。

2、探索黑熊種玉米的過程以及教師的語言提示,嘗試進行排圖講述活動。

3、樂意用樂器爲小動物伴奏,體驗慶豐收情景。

4、培養幼兒大膽發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5、知道故事中象聲詞運用的趣味性。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小黑熊玩具一個,玉米棒一個。打擊樂器若干。

活動過程:

1、通過提問,引出主題

師:秋天到了,農田裏的莊稼豐收了,你知道哪些農作物成熟了?你知道這些莊稼是什麼時候播種的嗎?種下去要做哪些事情呢?

師:出示玉米和小熊,一起讀有趣的故事。

2、引導幼兒打開幼兒用書,鼓勵幼兒自主閱讀畫面,探索發現存在的問題。

師:看圖說說故事裏有誰?他在做什麼?你覺得故事中黑熊應該怎樣種玉米?

幼兒自主閱讀,然後與同伴交流。

請個別幼兒在集體面前講述自己對畫面的理解。

3、探索正確的排圖方法,引導幼兒看圖講述故事。

師:你覺得黑熊重玉米應該先做什麼?後做什麼?再做什麼?最後做什麼?

請個別幼兒上來給圖片排出正確的序列。

教師提問:

(1)這是什麼季節?春天到了,黑熊在地裏做什麼?

(2)每天早上,黑熊到玉米地做什麼?,累得怎樣了?

(3)這是什麼季節?黑熊到玉米地做什麼?你覺得他高興嗎?

(4)收穫了這麼多玉米,黑熊是怎麼做的?大家在一起是怎樣的表情?

教師帶領幼兒完整地講述故事。

4、音樂活動:拔根蘆柴花

活動重點難點:

1、重點:觀察畫面,感知黑熊的動作及行爲,理解畫面內容。

2、難點:探索黑熊種玉米的過程以及教師的語言提示,嘗試進行排圖講述活動。

活動反思:

根據本節課的活動目標,設計的教學環節比較合理,教學具的準備也很充分,充分地調動了幼兒的眼、手、腦等參與感知活動。存在的不足之處就是在引導幼兒深處挖掘教學內容的內涵方面有欠缺,思想教育的內容沒有全面展開。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將更加註重教學內容與思想教育並存,充分調動的積極性。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8

整理這是一個心理健康活動,從這個活動中我們能明顯地感受到教師的用意,她要昇華的是孩子愛的情感,要讓孩子知道愛父母,怎樣愛父母。由於現在的孩子多爲獨生子女,很多孩子都表現出了自私,只知道索取卻不知道回報,所以對孩子的關愛教育是極爲重要的。孩子首先愛的是自己,然後再是親人,再是身邊的人,再往後就是對祖國的愛,在大班進行愛身邊親人的教育是非常符合孩子年齡特點的,也是極爲需要的。

一、 評選材

這個活動非常貼近孩子的生活經驗,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父母,也都在與自己的父母相處,孩子能感受到父母對他的關愛,一點一滴,這些都爲這個活動奠定了情感基礎,也使孩子在活動中有話可說,但是很多孩子只是能感受,卻不知道自己該用什麼方式去表達對父母的愛,這個活動以此爲切入點,不僅讓孩子知道父母對自己的付出,更要讓孩子知道自己也應該爲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以及做哪些事。

二、 評目標:

雖然我並沒有看到過這個活動的目標,但通過觀摩整個教學活動,卻能讓我深刻地感受到活動的目的所在,那就是對孩子愛的教育,讓孩子學習表達自己對父母的愛,而且活動目標的達成度是很高的。

三、 評準備:

1、教師自身的準備:活動中教師態度溫和,聲音輕柔,非常得有親和力,這就使整個活動氛圍輕鬆,孩子在活動中沒有一絲緊張感,孩子都能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教師爲活動創編了手的情境表演,雖然很簡單,卻能深深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而且又能很好地詮釋故事的情節,增加活動的趣味性。

2、物質準備:教師在活動中準備了磚塊、愛心卡和音樂,這些材料是隨手可得的,但卻都體現了教師的用心:所選取的音樂緊扣活動主題,又能給活動營造出一種輕鬆的氛圍;磚塊是讓孩子來體驗付出和分擔的,更能孩子感受到父母的辛苦,以及自己該爲父母分擔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爲實現教育目標服務;愛心卡是鼓勵孩子讓旁邊聽課的老師畫的,增進了全場的融洽,而且最後彙集愛心卡,讓孩子集中交流,互相分享彼此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