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選】幼兒園教案範文集錦9篇

【精選】幼兒園教案範文集錦9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6W 次

作爲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那麼優秀的教案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教案1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精選】幼兒園教案範文集錦9篇

幼兒園教案 篇1

尋找面孔

活動目的:

通過觀察“少女與老人”的掛圖,讓學生懂得觀察事物應有目的、有條理,應集中注意力,便展開合理想象,進而培養自己的觀察興趣。

教學重點:通過觀察找出圖中的所有面孔

教學難點:通過觀察,培養學生的觀察興趣和良好的觀察習慣。

活動準備:

掛圖:少女與老人、小紅花

活動過程:

一、導入

今天這節課我們先來做一個有趣的看圖遊戲,希望大家聽清楚老師的要求,積極參加,好嗎?

(出示少女與老人的圖片)你們看到了什麼?(少女和老人)

其實不只是老人或者少女,只要你們仔細看,就會發現圖裏有很多不同的面孔。今天,我們就來做這個遊戲,比比誰找得多、找得準。

二、活動與訓練

⒈說明遊戲的方法和規則:

這個遊戲分兩步進行。

第一步:老師給大家兩分鐘時間,每個學生仔細看,把自己看到的面孔數寫在答案紙上。同桌之間不能討論交流,因爲我們今天的活動是個人蔘賽活動。

第二步:討論交流。同學們先告訴我自己找到了幾張面孔,接下來老師請大家指出看到的面孔所在的部位。講對一個可以拿出一朵小紅花放在桌上。注意:在討論過程中,同事們不能再修改自己原先的答案。

⒉學生進行看圖遊戲。

⒊討論交流:

⑴請學生用手勢表示所看到的幾張面孔。

⑵說出所找到。那些面孔所在的位置。(先請找到少的學生說)教找對的同學都可以拿出小紅花的桌面上。

⑶共 張面孔,全找出來的同學請舉手,找出八個請舉手,找出七個……爲什麼同樣在兩分鐘時間裏,有的同學找到了八九個,而有的只找到兩三個呢?請你們討論一下。

⑷我們請得小紅花最多的同學來說說,他們是怎麼找全的?

三、教師小結:

在投影片上尋找面孔時,要按從上到下的順序;第一眼先看明顯的圖案,先尋找易找的,再找難找的;要展開合理的想象。

幼兒園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能積極參與探索活動和關心周圍生活中的小科技產品。

2、瞭解紙吸水後易變形的特點,比較發現經特殊加工後的紙杯所具有的輕便、衛生、不吸水、不污染環境等特點。

3、在操作活動中仔細觀察善於發現問題,有初步的比較分析的能力。

活動準備:

自制紙杯、一次性紙杯幼兒各一隻,毛筆一隻,一張白紙和一張塗有蠟的紙。

重點:

瞭解紙會吸水,會變形的特點。

難點:

圖上蠟的的紙杯所具有的輕便、衛生、不吸水、不污染環境等特點。

活動過程:

今天我們要來做個實驗,你們看桌上有什麼?(兩個紙杯,一盆水)

那這兩隻杯子有什麼區別嗎?說出相同點和不同點。

1、紙吸水易變形,變爛的特點

a、 紙折的紙杯盛水,發現了什麼?

b、 用一次性的紙杯來盛水,又發現了什麼?讓幼兒積極回答

  小結:

紙會吸水,會變形,會變軟。

2、兩種紙杯進行比較

a、提問:兩隻紙杯同樣是用紙做的,一隻變軟了,變形了,而另一隻還是很好呢?爲什麼呢?(用手摸,刮,捏會發現什麼?)

b、小實驗:出示兩張紙,一張是塗了蠟的紙,另一張是沒塗蠟的紙,再用毛筆刷,發現什麼?(一張紙把水吸在紙上了,而另一張不吸於水)

小結:蠟不吸於水

3、 通過實驗我們發現紙杯有哪些優點:拿起來輕便,衛生,不吸水,不污染環境的優點。

4、 製作飛碟

啓發幼兒紙杯有這麼多的優點,但你們想想它除了能盛水還能幹什麼用呢?(可以做飛碟,讓幼兒動手操作)

幼兒園教案 篇3

設計思路:

麥子是很普通的一種農作物,但對於幼兒來說,卻是很生疏的;況且現在的孩子大部分是獨生子女,嬌生慣養,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不知道糧食來之不易,因此我設計了這節課,引導幼兒瞭解小麥,教育幼兒尊重農民的辛勤勞動,養成愛惜糧食的習慣。

活動目標:

1.教育幼兒尊重農民的辛勤勞動,養成愛惜糧食的習慣。

2.培養幼兒的動腦思考能力和反映能力。

3.引導幼兒認識小麥的生長過程及其與人們生活的密切關係。

重難點分析:

1.重點:讓幼兒瞭解小麥的生長過程和用途,教育幼兒節約糧食。

2.難點:區分出各種麥製品。

活動準備:

1.按教學要求自制的《小麥的一生》課件一盤:小麥的生長過程;兒歌《大饅頭,哪裏來》。

2.實物小麥一株,麥粉制的食品,麥杆工藝品。

活動過程:

一.以談話的形式導入

引導幼兒瞭解小麥的外形特徵和組成部分,認識其根、莖、葉的形狀;並瞭解小麥的播種和收穫季節。

1.師:小朋友都見過小麥嗎?它長得什麼樣? 讓孩子自由討論小麥的外形特徵和組成部分。

2.出示實物小麥,引導幼兒瞭解小麥的外形特徵和組成部分, 認識其根、莖、葉的形狀:小麥的莖俗稱麥秸,空心、有節、光滑、葉狹長;莖的頂端長麥穗,麥穗有針一樣的麥芒,麥穗成熟時是金黃色的。

3.出示課件:引導幼兒瞭解小麥的播種和收穫季節:秋季農民把麥種播在地裏;冬季壓實麥苗;到第二年春天,麥苗長得綠油油的,並逐漸長大、抽穗、開花、結籽;5月底6月初,麥子慢慢地由綠變黃,成熟,農民伯伯開始收麥,叫夏收。

二.出示各種麥製品,瞭解麥子的用途。

1.出示各種麥製品,引導幼兒瞭解這都是用麥子做的。

2.引導幼兒瞭解麥子的用途:麥粒可磨成麪粉;麪粉可做成饅頭、麪條、餃子、蛋糕、餅乾、麪包等;麥秸可編制各種草帽、扇子、墊子、草包等,也可作燃料和泥牆皮。

3.遊戲“麥爺爺找孩子”。 請一個幼兒帶上小麥頭飾,當麥爺爺。其餘小朋友當面粉製品(把麪粉製品的圖片掛在幼兒胸前)。麥爺爺說:“我的孩子不見了,他們都變了樣,哪是我的孩子呀?”幼兒依次說:“我是麪包,是麥爺爺的孩子。”“我是餅乾,是麥爺爺的孩子。”

三.聯想活動:

小麥是夏季裏成熟的糧食作物,你在夏季裏還見過哪些糧食作物?(早稻、玉米、高粱、番薯......)

四.教育幼兒愛惜糧食。

通過兒歌《大饅頭,哪裏來》體驗農民伯伯的辛勤勞動,珍惜農民伯伯的勞動成果,愛惜糧食,不剩飯,不掉飯粒。

兒歌:《大饅頭,哪裏來》

大大的饅頭哪裏來?白白的麪粉做出來;

白白的麪粉哪裏來?黃黃的小麥磨出來;

黃黃的小麥哪裏來?農民伯伯種出來。

伯伯阿姨勞動忙,大家都要愛惜糧。

幼兒園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學習畫人物畫,能表現出媽媽的主要特徵。

2、培養幼兒對媽媽愛的情感。

3、培養幼兒的欣賞能力。

4、鼓勵幼兒樂於參與繪畫活動,體驗繪畫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一張媽媽的圖片,一張換了新發型的媽媽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

老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今天是什麼節日嗎?”

“今天是三八婦女節,也是我們媽媽的節日。我們每個人都有媽媽,老師的媽媽連圓圓的,留着短頭髮,大大的眼睛,也有點胖胖的。那我們小朋友的媽媽呢?是長什麼的?請小朋友來說說,你媽媽的長相。”

2、引出活動內容

老師:“不管我們媽媽長的怎麼樣,我們都愛我們的媽媽,都是我們的漂亮媽媽,對不對?

今天啊既然是我們媽媽的節日,我們要不要送禮物呢?老師啊準備了一件禮物,它呀不用花錢,是老師畫出來的,想不想看看?”

老師出示一個新發型的媽媽的圖片

老師:“我呢,給我的媽媽換了個新發型,作爲禮物送給媽媽,那小朋友呢,你們想送給媽媽什麼呢?加下來,就請小朋友來畫畫自己的漂亮媽媽,你可以幫媽媽換個新發型,可以幫媽媽換一件新衣服,都可以,動手來畫出個漂亮媽媽來。

3、請小朋友們自己畫

4、展示優秀作品,做簡要評價

總結:老師和小朋友都是媽媽生的,是媽媽辛辛苦苦把我們養大的,我們都愛自己的媽媽。小朋友們回家後可以對媽媽說一聲,“媽媽,我愛你!”

幼兒園教案 篇5

一、說背景

在“我愛我家”的主題活動中,孩子們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對家人的情感從爸爸媽媽延伸到家中的其他成員,儘管本主題已接近尾聲,但孩子對於家人的依戀情感並沒有因此而淡漠或結束,他們在近階段的活動中明顯感受到和家人在一起的快樂與甜蜜,而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之一就是情緒容易反覆,個別孩子在早上來園時仍流露出對母親的不捨,甚至哭着不願見到母親離去,隨着新年的腳步越來越近,外地的孩子在日常活動中會談到過年時會和爸爸媽媽回老家看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他們也有了和家人團聚的意識,爲了使孩子能安心、開心地在幼兒園了生活,習慣媽媽不在身邊卻又能感受到媽媽的關愛,我設計了本次活動親情樹,讓幼兒通過自己親手製作家人的心並把它放在幼兒園,使他們身臨其境地感受到家人的心和自己在一起。

二、說教材

《綱要》中的教育目標中提到“積極地嘗試運用語言及其他非語言方式表達和表現生活,具有一定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本次活動在理解故事《媽媽的心》的基礎上讓幼兒體驗到媽媽的心和自己在一起幼兒園的快樂,同時能夠想到家裏的其他親人,從而“對與自己生活密切相

關的人產生認同感、親切感,能覺察並尊重他人的情緒和需要”。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對家人的依戀很少會用比較合適的語言進行表達,他們最常做的就是哭或撒嬌,而本次活動中的故事既能讓孩子從中得到啓發,原來這樣也會有媽媽在身邊的感覺,又能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根據能力差異,幼兒在本次活動對於故事中的對話,既可以學說也可以仿編,能力強的孩子還可以把自己的想法用語言表達出來。

三、說價值

1.本次活動中幼兒在理解故事內容的基礎上開口表達自己對家人不捨的情感,並將這種情感延伸到其他家庭成員身上,既增進了和家人的情感聯繫,又鍛鍊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2.活動過程中,幼兒在挑選裝扮家人照片的心形樹葉過程中,對多種顏色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3.由於現在孩子的父母多數是獨生子女,孩子對家人的稱呼只限於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個別孩子家中會有舅舅、叔叔等親戚,通過本次活動,讓孩子在交流中獲得更多的對家中親戚長輩的稱呼,豐富幼兒的認知內容。

4.對於創新方面的考慮,除了讓孩子在活動中模仿、學說表達想念家人的話以外,更多的是鼓勵孩子向其他家人表達情感或說出和故事中不同的內容。

5.本次活動特別邀請家長參與,既充分利

用了家長資源,又讓孩子在真實情景的演繹中獲得語言表達的經驗。

6.製作的'故事圖書除了在活動中作爲理解故事的媒介,加深孩子的印象,更是可以投放在區域活動中,讓幼兒以閱讀圖書的形式進行表演或改編,既提高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又激發了幼兒的想象力,而活動中裝扮的親情樹也可以用於活動室的環境佈置。

四、說教學法

說教法:

故事想象法:以表現故事情節的方法,給幼兒留有求異的空間。如故事中是把媽媽的心帶到幼兒園,在操作中孩子可能還會想到把爺爺奶奶或其他家人的心帶到幼兒園來。

提問引導法:通過有效的提問,讓孩子在理解故事內容的基礎上,充分展開想象,並用語言表達出自己把誰的心帶到幼兒園來了。

情景創設法:讓幼兒親手把自己製作好的心形樹葉貼到親情樹上,再佈置在活動室,讓孩子在幼兒園的生活中真切感受到家人的心就陪伴在自己身邊的感覺。

家園共育互動法:本次活動中的照片都是由家長配合提供的,爲了進一步加強家園聯繫和活動的效果,我還邀請了幾位家長以真實的情景來演繹故事,讓幼兒通過視、聽結合的方式理解故事,學說故事,甚至編構故事。

說學法:

操作體驗法:當孩子把家人的照片貼在心形樹葉上時,能夠體驗到把家人的心一起帶來的真實感受,體驗家人的心和自己在一起的快樂。

同伴影響法:通過個別幼兒的回答或表現來引發多數幼兒開口表達的興趣,在交流互動中有一定的與人交往的意識,有傾聽的習慣和開口表達的願望。

五、說過程

本次活動分爲五個環節:情景激趣——理解故事——製作家人的心——討論分享——活動延伸:裝扮親情樹

第一個環節是情景激趣,用出示一顆紅心的方法激發幼兒尋找真相的興趣,並擴散他們的思維,可以憑自己的經驗和想象進行回答。

第二個環節是理解故事:第一層次是先以邊看圖書邊聽故事的方式讓幼兒對故事有個初步的瞭解,再請個別家長和自己的孩子及時互動,以情景表演的形式激發其他幼兒模仿故事中人物的興趣;第二層次是將想念家人的情感從媽媽身上遷移到別的家人身上後,讓幼兒按照自己的想法學說故事中的對話。

第三個環節是讓幼兒自己動手操作,從找照片到將照片貼到自己挑選的不同顏色的心形樹葉上,親身體驗到把家人的心帶到幼兒園來的快樂。

第四個環節是討論分享:請幼兒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說一說自己想把誰的心帶到幼兒園,並大膽仿編故事中的人物對話,會說“XX,我好想你喲,我要把你的心帶到幼兒園”。

第五個環節:活動延伸,裝扮親情樹,讓幼兒和個別家長一起將自己製作的心形樹葉粘貼到親情樹上,身臨其境地感受家人的心和自己一起在幼兒園的親切與溫馨。

幼兒園教案 篇6

一、教學目標:

1、幼兒能自由想象,創造性地畫出不同的怪面娃娃。

2、鼓勵幼兒大膽構思出奇特的畫面。

3、感受創作的喜悅。

二教材分析:

本次活動來源於:新世紀主題探究課程——《娃娃看天下》。(這一美術活動是該主題延伸出來地一個分支。)在這一主題活動中孩子們對世界充滿了好奇和想象,總是問:“真的有外星人嗎?”“外星人是什麼樣子?”等問題,由此教師抓住學前兒童的想象具有誇張,奇特,擬人等特點,和幼兒一起生成了本活動。該選材新奇、有趣、很好的調動幼兒創造的積極性,可充分挖掘他們身心蘊藏着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讓他們體驗創作的樂趣。教師借用多媒體這一獨特的教學手段,提供讓幼兒通過視覺得來的原材料與儲存在頭腦中地意象融合在一起,經頭腦加工創造出內容豐富,構思奇特的畫面。

三、活動設計:

1幼兒觀看課件“怪面娃娃”啓發想象

(1)、看一看娃娃怪在哪裏?

(2)、想一想怪娃娃是由那些物體組合成的?

2講一講自己的構思並與大家交流。

(1)、你看到怪面娃娃是什麼樣子的?

(2)、你準備怎樣設計這個怪面娃娃?

3、鼓勵幼兒大膽自信地繪畫“怪面娃娃”。

(1)啓發幼兒繪出與衆不同

(2)、色彩鮮豔的怪面娃娃。

(3)將怪面娃娃做成面具。

4、幼兒相互交流、欣賞作品,體驗成功的喜悅。戴上各自怪面娃娃的面具,播放音樂參加怪面娃娃舞會。

幼兒園教案 篇7

準備:

1、背景圖

2、白雲、小鳥、小羊、小魚、蝴蝶每人一個

3、天空、樹林、草地、河水、幼兒園

過程:

(一)、 引入主題

1、 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新朋友。

2、 你們想知道他們是誰嗎?

3、 對了你們說對了。

4、 現在就讓我們這些好朋友起一做個遊戲吧。

5、 你們玩完了也累了。

6、 現在聽音樂找到自己的家,教兒歌。

7、 你們都找到了自己的家。

8、 現在我們幫助他們也找到自己的家好嗎?

(二)、 教師提問

1、 藍藍的天空是誰的家?

茂密的樹林是誰的家?

綠綠的草地是誰的家?

清清的河水是誰的家?

紅紅的花朵是誰的家?

美麗的幼兒園是誰的家?

2、 幼兒看圖分組說

3、 幼兒看圖連貫的集體說

(三)、讓幼兒充分想象,創編兒歌

1、你們都把好朋友送回家了,請你們在動腦筋想一想。

藍藍的天空還是誰的家?

茂密的樹林還是誰的家?

綠綠的草地還是誰的家?

清清的河水還是誰的家?

紅紅的花朵還是誰的家?

美麗的幼兒園還是誰的家?

2、明天我們一起把大家想的聚在一起說給小朋友聽,我們一起再來做個遊戲吧。

目標:

1、引導幼兒理解兒歌內容,掌握兒歌的結構特點。什麼是什麼的家。

2、鼓勵幼兒根據兒歌提供的線索,嘗試初步創編兒歌的興趣。

幼兒園教案 篇8

  活動產生背景:

瓶子在寶寶的生活中多處可見,我們常見到寶寶抱瓶子、滾瓶子、推瓶子、踢瓶子等,他們對用各式各樣的瓶子玩遊戲青睞有加。從孩子的興趣出發,我挖掘了瓶子對寶寶的教育價值和潛能,設計了本次活動。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在各種形式的活動中獲得多方面的知識經驗,感受玩瓶子所帶來的樂趣。

2.讓幼兒樂於參與操作、遊戲等活動,能大方地與同伴和老師交往,增強幼兒動作的協調性。

  活動準備:

1.音樂:歌曲《照鏡子》《大貓和小貓》《小老鼠和小花貓》。

2.各種透明瓶子人手1個,瓶蓋上貼2~4個五角星,調羹、蠶豆、花生等自然物若干。

3.粘貼“老鼠”用的眼睛、鬍子、尾巴。

4.小貓胸飾每人1個。

  活動過程:

(一)瓶子操

1.寶寶扮小貓隨《照鏡子》音樂抱着瓶子(沒有瓶蓋)做操:變高、變矮、變胖、變瘦。

2.寶寶們互相比較瓶子的大小、高矮、胖瘦、長短等。

評析:《照鏡子》音樂中的情節正好和瓶子的特徵相匹配,音樂也爲寶寶比較瓶子做了鋪墊,這就調動了寶寶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二)蓋瓶蓋

1.請寶寶仔細看看瓶子上缺了什麼?並進一步引導寶寶認識瓶蓋的各種顏色(紅、黃、綠、藍、白、黑)。

2.要求寶寶給自己的瓶子找個合適的瓶蓋。

3.數數瓶蓋上點子的多少,並互相比較多與少。

4.喂瓶娃娃吃東西,引導能力強的寶寶注意將五角星與食物數量相匹配。

評析:本次環節引入自然,此環節活動充分利用了瓶子的數學價值,如可以根據瓶子大小蓋瓶蓋、複習瓶蓋的顏色、根據瓶蓋上五角星數量的多少喂瓶子娃娃吃東西,同時還鍛鍊寶寶吃飯的技能。

(三)瓶樂會

1.讓瓶子來唱歌:寶寶搖晃瓶子發出不同的聲音,初步感受用力大小與聲音大小的關係。

2。演唱歌曲《大貓和小貓》,並用瓶子樂器演奏,提醒寶寶用力的大小要與歌詞相匹配。

評析:瓶子裏裝了東西以後,寶寶會搖晃發出聲響,自然進入本次環節,引導寶寶感受用力與聲音大小的關係,並同時運用於藝術領域,爲歌曲《大貓和小貓)伴奏,顯得流暢和自然。

(四)瓶老鼠

1.提問:小貓喜歡吃什麼?

2.觀察瓶老鼠:引導寶寶用好聽的語言描述老鼠的眼睛、鬍子和尾巴,如尖尖的、圓溜溜的等。

3.製作瓶老鼠:在瓶子上粘貼眼睛、鬍子和尾巴。

4.音樂遊戲“貓捉老鼠”:把瓶子口的線拉開,寶寶牽着線走,聽到貓來了,快速逃跑。

評析:由瓶子娃娃吃東西引出貓寶寶吃老鼠,然後進入美術活動,粘貼瓶老鼠,做好後,把事先系在瓶口的線拉開,變成了拖拉玩具,非常受寶寶的歡迎,也爲音樂遊戲做好了準備。

  活動延伸:

1、戶外活動時可繼續玩這個遊戲。

2.鼓勵幼兒玩出更多有關瓶子的遊戲,如“繞瓶走”“趕瓶子”等。

  活動理念:

在生活中整合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頒佈以來,“在生活中整合”已經成爲幼兒園課程改革的一個殼點。本次活動就力圖體現“生活化”和“整合性”。

1.來自生活——突出一個“趣”字。

瓶子是寶寶喜歡的東西,搖一搖、滾一滾、踢一踢、蓋一蓋、敲一敲、裝一裝等,寶寶對瓶子可以說有一份特殊的感情,因此選擇瓶子來組織本次活動帶有濃郁的生活氣息,也給寶寶的學習帶來了樂趣,能寓教於樂。

2.通過生活——突出一個“活”字。

首先是體現了泛靈論的思想。寶寶年齡小,對世事萬物都賦予生命的氣息,在寶寶眼裏,一切東西都是有生命的,是活生生的。在本次活動中我針對寶寶的這個特點,設計了以下環節的活動,例如把瓶子變成了娃娃,讓寶寶比較瓶子的身材、給瓶子戴帽子、餵食物、讓瓶娃娃唱歌、給瓶子貼上簡單的圖形變成讓它可愛的小老鼠等。在寶寶的眼裏,瓶子真正成了一個活靈活現的有生命的東西。

其次是體現了領域整合的靈活性。培養完整的人是現代教育提出的新思想,實踐也證明,孩子是不可能純粹單面地受教育和成長的,孩子年齡越小,學科的影子就要越淡。課程的整合可以指導和幫助幼兒從小完整地觀察、認識世界,進而去把握整個世界。因此,本次活動以“瓶子”爲主線,以寶寶熟悉和喜愛的“貓”爲主角、以“音樂活動”爲主要表現形式,靈活整合各個領域的知識,如音樂中的打擊樂與歌唱表演;數學中的形狀、點數、配對;科學中的聲音大小與用力大小的關係;健康領域的喂娃娃吃東西;美術中的粘貼製作;社會領域的禮貌、環保教育;語言領域的英語複習、反義詞練習等等。整個活動力求自然流暢,有血有肉,體現整合的靈活性,而不是牽強附會。

3.迴歸生活——突出一個“動”字。

生活是動態的,幼兒的活動不僅要注重“活”,更要體現“動”。在新課程中,“動”表現爲學生真正的動手動腦,強調“體驗性”,而且,年齡越小的孩子,越強調在體驗中學習。因此,在本次活動中,我給寶寶準備了充足的學具,讓寶寶用眼睛看,用耳朵聽,用嘴表達,用手操作,用自己的身體去親身經歷,用自己的心靈去感悟。從本次活動也可以看出,寶寶是不斷地在動中學,在做中學,在用中學,在玩中學,在快樂中學。

4.高於生活——突出一個“情”字。

課程僅僅迴歸於幼兒的生活是不夠的,還必須高於幼兒的生活。本次活動通過寶寶與瓶子多種形式的互動,突出了生活中的“情”字。生活是充滿感情的,沒有情調的生活會索然無味。本次活動的“情”主要體現在激發寶寶熱愛生活的情感上:讓寶寶在潛意識裏感受到生活的情調——既然不起眼的瓶子就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如此多的快樂和啓發,那麼生活中的一木一石、一碗一筷更能給我們的生活增添樂趣,從而讓寶寶更加熱愛生活,也對形成寶寶積極健康的心理,養成其積極樂觀的個性非常有利。

幼兒園教案 篇9

教案前言:小年是臘月二十三,再過幾天就是小年了,想那家鄉的街邊和小巷又糖瓜無處不在了吧,小孩子們們又抓着糖瓜在瘋跑吧!我幻想着童年時的記憶,幾個夥伴一起瘋跑在大街上,拿着糖瓜互相炫耀。

  教案目的:

1、回憶春節裏放鞭炮和煙花的情景,嘗試用繪畫的形式表現出來。

2、激發小班幼兒向哥哥姐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姐學習的願望,體驗混齡活動的快樂。

3、通幼兒園中班優秀教案過世界無煙日教案大帶小活動,培養大班幼兒的社會交往能力和自主能力以及自信心。

活動準備:紙、筆。

教案准備:大人們慶新年的圖片以及歌曲磁帶;課前排練大班孩子表演歌曲《新年好》。

  教案建議:

1、看圖片討論:大人們怎樣慶祝新年的到來?

2、欣賞大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班哥哥姐姐表演的歌曲《新年好》(英文)。

3、跟大班哥哥姐姐學唱歌曲《新年好》(英文)。採用“一幫一”形式學唱。

4、爲歌曲編配動作,隨音樂載歌載舞。

  活動過程:

一、啓發談話,引出主題。

1、春節裏你們在家裏有沒有放鞭炮和煙花呀?你們放的鞭炮和煙花是怎麼樣的呀?是在什麼地方放的呢?

2、那你們能不能把你們放鞭炮、煙花時的情景畫出來呢?

二、幼兒嘗試畫。現在我請你們把自己放鞭炮、煙花時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的情景畫出來好嗎?幼兒開始作畫,教師巡迴指導。

三、相互欣賞作品。給同伴介紹作品的內容。

四、將幼兒的作品陳列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