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八篇

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八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W 次

作爲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編寫教案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麼優秀的教案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8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八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 讓孩子們知道什麼花在秋天開放以及瞭解這些花的特徵。

2. 剪綵紙製作波斯菊。

活動準備

彩紙,剪刀,膠水

教學具圖片

■活動過程

[導入]

1. 用猜謎語的方法向孩子們介紹波斯菊。

- 我是一朵花,我在秋天裏開放。

- 我的莖幹很細,但是我的個子很高,我喜歡在秋風中“跳舞”。我是誰呢?

[展開]

1. 談談波斯菊。

- 你看過波斯菊嗎?

- 你在哪兒見到的波斯菊?

- 你看過波斯菊後有什麼感想?

2. 說說哪些花在秋天裏開放。

- 在秋天裏你能看見哪些花?

- 哪些種類的花在秋天裏開放呢?

1) 波斯菊

到了秋天,山上,田野上和路邊的花池裏都能看見盛開的波斯菊。

它有白色,紅色,黃色,粉紅色和紫色等等。

波斯菊大約有1-2m高,在秋風裏細長的莖幹指向天空。

2) 野菊花

它生長於山間或田野上,是一種野生的菊花,隨處可見。

它在9月盛開,葉子是橢圓形的,也有鋸齒形的。

野菊花很矮,有絨毛,只有69-90cm高,有許多刺。但是它的花瓣可以用作藥材。

3) 鳳仙花

我們用裝有鳳仙花的水來染指甲。

由於它的外形有點兒像鳳凰,所以又叫它金鳳花。

- 從很早以前,到了秋天,人們就把紅色的鳳仙花侵入水中,然後用染紅的水塗指甲。那個時候的男人也塗紅色的指甲,這是爲什麼呢?

(原來這是因爲從很早以前我們的祖先就用鳳仙花來驅趕黴運,所以男人也塗指甲。)

3. 研究一下製作波斯菊的材料。

- 製作波斯菊需要什麼材料呢?

- 利用彩紙怎樣才能製作出波斯菊呢?

4. 用彩紙製作波斯菊。

① 把彩紙剪成細細的長方形。

② 把剪好的彩紙幾張疊在一起做出波斯菊的模樣。

③ 一邊粘彩紙一邊修正波斯菊的花瓣。

④ 在圖片中花梗的上面粘上波斯菊。

[結尾]

1. 讓孩子們把自己做的菊花介紹給朋友們

2. 總結活動

[活動圖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數學活動:蠶豆

活動目標:

1、瞭解蠶豆的生長過程。

2、能根據蠶豆的不同特徵學習5的組成,並作特徵標記。

3、在活動中能積極參與,細心作業。

活動準備:

1、課件:蠶豆;

2、排序卡5份;

3、蠶豆5籃;

4、作業卡5種;

5、點、數

牌每人一張;

6、音樂:“挪威舞曲”“找朋友”。

活動程序:

(一)蠶豆一生——瞭解蠶豆的生長過程。

過渡語:軟軟的泥土裏睡着一粒種子寶寶,你認識它嗎?

1、看課件提問:小蠶豆是怎樣長大的?

2、小組合作進行蠶豆生長過程的排序。

3、看課件瞭解蠶豆的生長過程。

4、用動作隨音樂表現蠶豆的生長過程。

5、用歌曲演唱蠶豆的一生。

評析:在這個環節中,通過課件、身體動作、圖片排序、歌詞演唱等多種形式使幼兒清晰地掌握了蠶豆的生長過程。

(二)蠶豆分家——學習5的分成。

過渡語:小蠶豆長大後變老了,變成了蠶豆的種子,農民伯伯就把它們採下來,剝出來。

1、比較觀察:蠶豆種子有什麼不一樣嗎?

2、分類記錄:幫助蠶豆寶寶來分家。

(1)請幼兒介紹和猜測作業紙的做法。

(2)幼兒自選作業:

難度一:看圖分類並記錄和作標記。

難度二:根據特徵標記把蠶豆寶寶送回家。

難度三:分類盒分類記數。

難度四:分類粘貼記數。

難度五:分類記數並做標記。

3、講評作業。

評析:各種難度和做法給了各種層次和能力的幼兒以選擇的機會,他們還根據蠶豆的

許多不同進行分類,無形中又學習了5的組成,又學習了製作特徵標記,幼兒的收穫很多。

(三)蠶豆遊戲——複習5的組成。

過渡語:我們幫助了蠶豆分了家,它要和我們小朋友一起做遊戲呢?

1、遊戲玩法:每人先把卡片貼在胸前,隨音樂找朋友,要找和自己相應的卡片合起

來是5,然後一起玩炒蠶豆的娛樂遊戲。

2、交換牌子再進行遊戲。

3、老師出示炒熟的蠶豆:蠶豆炒熟了,我們一起到外面去吃好吃的蠶豆吧!

總評:首先整個活動圍繞蠶豆,把科學和數學巧妙結合在一起,實現了領域內的有機

整合;其次整個活動體現了幼兒自主性、主動性,體現了以人爲本的教學理念;另外,活

動還體現了趣味性、遊戲化的教學風格,使幼兒學習得自然、輕鬆。

活動延伸:

1、根據作業情況進行糾正或交換作業卡進行活動。

2、在自然角繼續觀察蠶豆的生長過程,並學習照顧蠶豆。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鞏固幼兒對幾種常見樹木的認識,形成落葉樹、常綠樹的概念。

2.學習將對落葉樹與常綠樹進行分類。

3.發展幼兒觀察與比較的概括能力。

活動準備

ppt課件:落葉樹 常綠樹

幼兒園課件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小朋友,我們在馬路旁,公園裏,都能看到許多的大樹,現在我們來說一說你見過哪些樹,知道樹的名字嗎?

(幼兒互說,複習對見過樹木的認識)

二、展開

1.課件演示

出示幼兒已認識的落葉樹

(1)這些是什麼樹?

柳樹

槐樹

銀杏樹

水杉

(2)這些樹的葉子是怎樣的?

(觀察樹葉,瞭解樹葉的差異)

(3)你知道這些樹在秋天有些什麼變化嗎?

小結:這些樹到了秋季,樹葉很快就枯黃落下來,最後樹枝上是光禿禿的,到了第二年樹枝上又發出嫩芽,長出樹葉.

(4)這些會落葉的樹,我們叫它們什麼樹呢?

豐富:落葉樹

2.課件演示

出示幼兒已認識的常綠樹

(1)你們認識這些樹嗎?

油松

紅松

(2)看看這些樹的葉子是什麼形狀的?

(3)你知道這些樹在秋天有些什麼變化嗎?

小結:這些樹,一年四季樹的葉子都能保持是綠色的,當然冬季相對春夏季來說綠色要淡一些,但它不會完全枯黃而脫落,只是慢慢地少量的脫落,也就是說樹上一直有樹葉,而且一直保持是綠色的

豐富:常綠樹

3.哪些樹木到了秋天會落葉?哪些樹木到了冬天光禿禿的?還有哪些一年四季是常綠的?

(1)課件演示:找一找 落葉樹 常綠樹

教師與幼兒一起概括常綠樹、落葉樹。

(2)引導幼兒說說對常綠樹,落葉樹的理解。

三、結束

1.帶領幼兒到戶外觀察、認識幼兒園的樹木。

2.說一說:常綠樹和落葉樹。

探索求知:信息是如何傳遞的

1、 活動目標:

1)幼兒能夠積極的從不同途徑、用不同的方法收集傳遞信息,

2)幼兒在活動中瞭解信息傳遞的不同渠道,學習使用不同的信息工具。

2、 活動準備:幼兒通過查詢、採訪等方式瞭解相關知識。

3、 活動過程:

1) 交流:我所知道的信息傳遞的方式。可啓發幼兒從物體發信號、用聲音發信號、用文字發信號等幾個方面考慮。如:通過手勢、旗語、煙火等物體發信號;通過吹號、打鈴、敲鼓、廣播電話等聲音發信號;用信鴿捎帶、郵局傳遞、發傳真、發電子郵件等多種文字形式發信號。

2) 教師配圖講述有關人們傳遞信息的故事。如:古時候長城的烽火臺上燃煙火傳遞敵情;抗日戰爭時期,用放倒消息樹的辦法報告敵人的去向等。

3) 討論:現在人們怎樣傳遞信息?引導幼兒瞭解常用的通訊工具。

4) 組織幼兒玩通訊遊戲傳電話:教師將幼兒分爲兩組,分別向每組的第一個人說一句悄悄話,開始後,再一個一個的往後傳,各組最後一個報告電話內容,傳的又快又準的一組爲勝。

4、 活動延伸:

1) 組織幼兒自己操作電腦。

2) 在活動區內提供半成品材料,學習製作這些通訊工具,爲幼兒開展角色遊戲提供道具。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作品分析】:

初讀這本書,我彷彿回到了那個愛幻想、任性的小時候,這是一個幻想故事,而幻想與現實之間又存在着千絲萬縷的聯繫。繪本中的貝尼就像我們的幼兒,在現實生活中幼兒無暇顧及大人教他們繫了無數次的鞋帶,當鞋帶再次散落時,他們依舊不去理會它。幼兒總是熱衷於幻想着自己想做卻又暫時做不了的'事情:媽媽要貝尼繫好鞋帶,可是貝尼不會,而且他也沒有時間讓媽媽教他——因爲他正要趕着去潛水,探索一艘在他房間裏沉沒的船隻;因爲他要乘坐自己的宇宙飛船去拜訪遠方的星球;因爲他要和印第安人一起騎馬打獵……在驚心動魄的冒險旅途中,貝尼遇到了一個難題:他得牢牢綁住一個長着兩條尾巴的怪物,才能救出小女孩克拉拉……也許每個孩子都是在幻想中長大的,同時在幻想遊戲中享受學習的樂趣。

【活動目標】:

1.通過閱讀繪本,學會觀察畫面中一些重要的暗示。

2.理解故事內容,瞭解貝尼都幹了些什麼事情並大膽地表述出來。

3.感受“幻想”所帶來的樂趣並能體會到這些幻想與現實生活息息相關的。

【活動準備】:繪本PPT、人手一本繪本、輕音樂、“繫鞋帶的鞋子”若干。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今天我們班來了一位新朋友(PPT1:貝尼),瞧,他就是貝尼。他都會幹些什麼呢?想不想知道?——出示書名、繪本封面:貝尼都會幹什麼

二、讀封面

激興趣師:仔細觀察,你在封面上看到了什麼?小朋友們,看到了這麼多的東西,那貝尼究竟想幹什麼?我想這個故事肯定很有意思,那就一起出發去看個究竟了吧!

【指導策略】:封面上出現的事物,都是繪本中貝尼進行幻想遊戲的“小線索”。通過初看封面,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從孩子的觀察中想象繪本的內容(貝尼都會幹什麼)。帶着疑問去看繪本,能讀懂更多的東西。

三、觀看課件,想象情節

1.師:讓我們輕輕地打開環襯:你看到了什麼呀?(PPT2:一條長長的鞋帶)再來看看書的最後一頁:你又看到了什麼?(PPT3:兩幅圖片同時出現在一張PPT)看來這兩條鞋帶很重要哦!猜猜:這鞋帶和貝尼有什麼關係嗎?

2.師:這條神祕的鞋帶就帶着我們拉開了故事的帷幕——(PPT4:P2-3)你們看,媽媽和貝尼在幹什麼?我們來聽聽,他們在說什麼?(放對話音頻)你剛纔聽到他們在說什麼?貝尼要去幹什麼?這是真的嗎?我們一起來看看。

3.師:請幼兒將椅子後書袋中的繪本取出,選擇一種舒適的姿勢從第4頁開始閱讀(師放輕音樂)看完後請幼兒將書放在桌上。貝尼都幹了什麼事?請你完整地說一說。

【指導策略】:在閱讀繪本時,幼兒更享受翻閱與直接感受畫面的過程。預先感知故事內容,並說出自己所看到的,有利於對整個故事的理解。

4.出示(PPT5:P4-5頁)貝尼潛向水底的一艘沉船。師:哇,你在水底看到了哪些有意思的事兒?

5.出示(PPT6:P6-9頁)師講述:接着貝尼又去探索那一個個黑洞裏藏着的祕密。貝尼還駕駛着自己的宇宙飛船,去拜訪了遙遠的星球。

6.出示(PPT8:P10-11頁)從遙遠的星球回來後貝尼遊遍了熱帶叢林。師:小朋友們,在熱帶叢林裏,有特別吸引你眼球的嗎?說來聽聽!引導幼兒按照一定的順序來觀察叢林。

7.出示(PPT9:12-15頁)師:馴服了“百獸之王”老虎的貝尼累壞了,他準備放鬆下,哇,在這裏你又看到了什麼?這麼多鳥兒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飛翔,貝尼也和鳥兒們一起飛翔。

8.出示(PPT11:16-19頁)師講述:飛翔後貝尼緊跟着印第安人一起穿越北美洲的大草原去打獵,真厲害啊!然後,貝尼登上了世界最高峯!(補充介紹世界上最高峯是珠穆朗瑪峯,海拔8488米)在那裏,他看見了小女孩克拉拉。她怎麼啦?出示(PPT13: 20-21頁)哦,原來,她被紅毛怪物囚禁在一個小房子裏,貝尼好想從那個長着兩條尾巴的紅毛怪物手中救出克拉拉。貝尼是怎麼做的?如果你是貝尼,這時你會想什麼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

【指導策略】: “水底潛水—探索黑洞—拜訪星球—遊遍叢林—馬戲團訓虎—天空飛翔—大草原打獵—登上最高峯—勇救克拉拉”通過幼兒語言的表述和教師的提煉,幼兒能明白貝尼都幹了什麼。

9.師:貝尼想到了什麼辦法呢?我們接着看下面的故事,貝尼終於學會繫鞋帶了。小朋友們,你們會繫鞋帶嗎?上課前,我調查了班上會繫鞋帶的情況,很多幼兒都還不會繫鞋帶,我們也和貝尼一起來學習繫鞋帶吧!教師拿出事先準備好的“鞋子”和鞋帶練習繫鞋帶(逐幅出現繫鞋帶順序圖,進行練習)現在,貝尼終於學會了繫鞋帶,把怪物的兩條尾巴綁在樹上,成功地救出了克拉拉。我們也學會了繫鞋帶,回家後還要多做練習哦!

、重拾細節,尋找暗示師:故事講到這兒,你的心中有什麼疑問嗎?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兒啊?要不咱們回過頭來再去看看(重看繪本),仔仔細細地觀察一番,看看能發現什麼可疑的地方,好不好?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體驗廣告創作的樂趣,享受成功的喜悅。

2.嘗試運用剪、貼、添畫的方法創造出一幅創意廣告畫。

3.進一步學習在指定的範圍內均勻地進行美術活動。

4.培養幼兒對美的欣賞能力,體驗成功帶來的喜悅。

活動準備:

1.材料準備:記號筆、剪刀、膠水、彩色紙、收集廣告宣傳印刷品等。

2.知識經驗準備:幼兒關注過各種類型的廣告,活動前組織幼兒集體看電視廣告。教師需瞭解廣告的類型及用途,熟悉廣告畫製作的方法。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欣賞廣告感知內容。

——上次,老師和大家一起看了那些產品的電視廣告?

——有牛奶、巧克力、點讀機、奶粉等等。(教師可根據情況準備孩子常見、熟悉的廣告)

——除了電視廣告外,你孩子啊什麼地方看到過廣告?是什麼樣的?

——能夠做廣告的地方非常多,報紙、雜誌、電腦遊戲上都能夠做廣告,超市還有專門的廣告小冊子。(出示幾張廣告圖片,讓幼兒欣賞)

2.討論瞭解廣告的作用。

——廣告有什麼作用?

——廣告可以使我們瞭解產品,知道各種信息,方便我們的生活。

——世界上最早的廣告—通過聲音來進行傳播,叫做“口頭廣告”。

——至今發現最早的印刷廣告—我國北宋時期一家針鋪的廣告。

二、幼兒操作:設計廣告

1.教師提示設計要點。

——我們瞭解這麼多廣告,現在請你們來做廣告設計師,設計一幅廣告畫。

——你們想設計什麼產品的廣告呢?食品、日用品、遊樂園、商店……

——想一想,你要設計的廣告畫裏有哪些內容?

——爲了讓人們瞭解產品,廣告畫裏需要有產品圖片,人物或者文字介紹……

——老師和小朋友一起收集了一些廣告宣傳印刷品,你們可以選擇自己需要的產品圖片,轉世圖案或者文字剪下來,貼在你的畫紙上。

2.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將廣告宣傳印刷品上需要的產品圖片、裝飾圖案或者文字沿着輪廓剪下來。(提醒使用剪刀注意安全)

——降價好的產品圖片、裝飾圖案或者文字粘貼在畫紙上。

難點:設計粘貼產品圖片、裝飾圖案或者文字的位置。

——根據你的設計可以選擇粘貼在畫紙的中間、兩邊、 上方或者下方。

重點:剪貼完成後引導孩子添畫。

——如果你覺得剪下來的廣告紙還不完整,就用記號筆把要添加的東西畫在空白的位置。

——廣告張貼出來,一定要吸引大家的注意,想一想誰在廣告裏?

——發揮想象力,給我們的廣告畫上用記號筆大膽添畫人物。這樣廣告畫就變的更生動啦。

三、展示作品、交流分享

——說以後所,你的創意廣告畫要告訴大傢什麼呢?宣傳的是什麼產品?

——你的廣告畫真成功,吸引了很多人。

——請你爲你的廣告畫設計依據好聽的廣告語吧,讓它變得更有吸引力。

活動反思:

活動中出現了很多的問題:在導入部分時間過長主線有點偏離,可以將廣告紙直接呈現讓孩子們能看到廣告的內容,直接在將廣告的類型和作用引導出來,在廣告的類型上老師應該給予一定的小結這樣可以讓幼兒更瞭解。在指導時沒有及時觀察到幼兒設計廣告的位置比較單一。在幼兒操作時教師出現“教學冷藏”,老師不可以只是巡視嘴巴一定要不停地說,要及時給幼兒提供幫助、應巡視中教師引導幼兒畫面中的不足。整個活動沒有體現出教學的標準特別是知識點,老師應該給與清晰的交代給孩子一定的探索空間特別是知識點:至今發現最早的印刷廣告是我國北宋時期一家針鋪的廣告。再添畫過程中可以涉及到相關和相似。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欣賞故事,理解花婆婆在做一件讓世界變得美麗的事情的情節。

2、瞭解四季的花卉,樂意用完整的語言進行表達。

3、領會故事蘊含的寓意和哲理。

4、喜歡並嘗試創編故事結尾,並樂意和同伴一起學編。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對一年四季的花有初步瞭解。

2、材料準備:四季花的圖片若干、《花婆婆》PPT、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一、說說美麗的涵義

1、什麼叫美麗?(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簡單提升,然後追問:在你眼中哪些是美麗的?)

2、過渡語:能不能做一件讓世界變得美麗的事呢?請聽故事。

二、理解故事

1、說說小女孩的願望(開始至她還不知道將來會做什麼樣的事)

提問:小女孩答應爺爺做哪三件事?

小結:去旅行、住海邊、做讓世界變得更美麗的事。

提問:女孩會做什麼事讓世界變得更美麗?(幼兒大膽猜測,教師提升)

小結:不管做什麼事,只要你去努力做都可以完成。

2、交流花婆婆做的事(接着講述到結尾)

提問:花婆婆做了讓世界美麗的事嗎?是怎麼做的?(幼兒根據故事內容回答)

小結:她購買花種,在各個地方都撒上花種,讓人們一年四季都能看到美麗的鮮花。

提問:每個季節裏,住在鎮上的人們可以看到哪些鮮花開放?

小結:到處都盛開着藍色的、紫色的和粉紅色的花朵。

提問:你知道哪些藍色的、紫色的和粉紅色的花朵?(根據幼兒的回答及時出示圖片)哪些花在春天開放?或荷花在什麼季節開放?(幼兒回答後將花放到相應的季節,並以問答的形式一起小結)

三、完整欣賞

提問:爲什麼大家都叫她花婆婆?(結合故事回答)

小結:她一年四季都在種花,直到頭髮花白還依然在繼續種花。

四、經驗遷移

提問:你覺得還可以做什麼事讓世界變得更美麗呢?(幼兒大膽講述,教師提升)

小結:其實讓世界變得更美麗的事有很多,只要我們有這個願望,努力去做,就一定能實現!

教學反思:

在看過整個活動設計後,我們所要想的就是目標是如何在過程中得以體現,而過程又是怎麼有效地達成目標的。針對這樣的思考,仔細衡量《花婆婆》這個活動的目標和過程,發現目標和過程是相互呼應的。目標一是理解故事並對四季的花卉感興趣,樂意用不同的韻律節奏進行表達。在活動過程中,分爲看圖片認識四季的花和有節奏地念四季花兒的兒歌兩大部分,讓孩子們對四季的花兒有初步瞭解,並大膽表現四季花兒盛開的美好。目標二是體會“做一件讓世界變得美好的事情”的美好。當活動以故事《花婆婆》開始後,整個活動過程的進行都是在讓孩子們體會做一些美好的事情,正如最後的總結“孩子們,請你記住並努力去做這件美好的事情,等你們長大了,世界因爲有你們,會變得更美好!”由此可見,活動目標是培養幼兒的能力和情感的總方向,活動過程就是運用各種適合幼兒的形式來具體實施和操作。兩者緊密結合,相互促進,共同構成整個活動。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感受新年帶來的喜悅有成長的,知道自己長大了;

2、有成長的自豪感,增強孩子的自主性。

3、培養幼兒競爭,參與集體活動的意識。

4、願意積極參加活動,感受節日的快樂。

5、知道節日的時間、來歷和風俗習慣,感受節日的氣氛。

活動時間:20xx年12月31日

活動地點:大二班教室。

活動準備:報子、氣球、零食等

活動形式:

一、開場:

1、師幼共致新年賀詞

新年的臉紅了;新年的心兒飛了;新年拉近了我們成長的距離;新年染紅了我們快樂的生活;當鮮紅的太陽躍上地平線,我們又迎來了新的一天。靈犬悄然而去,兔子一路奔來,在這辭舊迎新之際,我們歡聚一堂,載歌載舞,共同慶祝新年的到來;在這裏,我們祝大家:新年快樂、身體健康、萬事如意、閤家幸福

2、齊唱:《新年好》(中英文)

二、主題活動:

(一)、幼兒節目展示

1、歌曲:《勞動最光榮》

2、歌舞表演:《讀書郎》

3、兒歌:《魔術師》

(二)、遊戲

1、遊戲:《吹氣球》

2、智力遊戲:《是非題》

3、遊戲:《魔毯》

4、遊戲:《摸箱 》

(三)、幸運氣球

在活動高潮部分進行“扎球”遊戲。準備氣球10個。以擊鼓傳花的形式選擇幼兒來抽取幸運幼兒,並請幸運幼兒選擇氣球扎球,內設不同幸運獎品。

(四)、幼兒個人才藝展示

三、結束活動:

(一)、全體師幼跳兔子舞

老師與幼兒共同跳兔子舞。

(二)、致結束詞:

這裏歡歌笑語,這裏滿堂融融,這裏暢想未來,這裏放飛新世紀的夢想。讓我們記住這美好的時光,再次祝大家新年快樂,兔年好運!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讓我們幼兒園全體教師對組織活動都有了領悟與總結,相信我們幼兒園在領導與教師的共同努力下,一定會越辦越好。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8

一、活動目標:

1.能圍繞故事情節的發展,通過提問、討論等手段來幫助孩子理解故事和內容。

2.通過故事,讓幼兒瞭解一些城市空氣淨化的初淺知識,並初步激發幼兒保護環境的意識。

3.鼓勵幼兒大膽地用較清楚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

二、重點與難點:

1.引導幼兒用較清楚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

2.瞭解淨化空氣的初淺知識,激發環保意識。

三、材料與環境創設:

1.大森林與城市的背景圖。

2.多媒體幻燈、故事錄音磁帶。

3.綠色環保小衛士的標記。

四、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 師:(出示城市背景圖)有一隻小猴,從森林來到大城市,小猴非常開心,我們來猜猜它爲什麼很開心?

(二)、講述故事、啓發設問、討論:

1.師講述第一、二段上半部分。 好,我們來聽聽故事裏小猴爲什麼開心,後來又怎麼樣? 提問:(1)小猴爲什麼會得這種病?(輔:小猴在大森林裏從來不生這種病)

(2)城市裏的空氣爲什麼會受到污染?

(3)小猴又該怎麼辦?(請幼兒討論)

2.好!我們來聽聽醫生是怎麼說的?小猴又是怎麼做的? 你有沒有好的辦法來讓城市裏的空氣不受污染? (啓發幼兒討論,想各種辦法) (輔:煙囪冒煙怎麼辦?汽車後面排出的尾氣有毒怎麼辦?城裏的人還是這麼擁擠怎麼辦?)

3.繼續講述。 好!我們來聽聽小猴是用什麼辦法來讓城市裏的人也能吸到新鮮的空氣?

(三)完整講述: 這故事真好聽,它使我們知道了讓空氣新鮮的辦法。好我們來完整地聽一遍好嗎。

(四)延伸活動:人人爭做環保小衛士,讓我們的家鄉更美麗。 師:小猴城裏的空氣變得甜甜的、香香的,大家生活在那裏,決得很開心,身體也很好。現在,我們的家長紹興也想成爲大家心目中最美、最文明的城市,小朋友們願不願意爲它出一份力?想想你們能做些什麼?(幼兒討論,想各種辦法) 師:出示標記,告訴它的用處。 就要督促與提醒一切違犯環保的人。

評析: 《綱要》中提出,要讓幼兒接觸社會,初步瞭解人與環境的相互依存關係。“空氣變新鮮了”這個故事。從環保的角度向幼兒展示了當今大城市中存在的問題,取材現實,有一定的教育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