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合集八篇

【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合集八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04W 次

作爲一位傑出的老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藉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8篇,歡迎大家分享。

【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合集八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 初步認識相反的概念。

2、 通過動作和表情表現故事中人物的不同性格。

3、 能分析故事情節,培養想象力。

4、 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活動準備:

故事《吉吉和磨磨》、故事圖片

活動過程:

1、 教師運用故事圖卡講述故事《吉吉和磨磨》注意根據故事情節加快和放慢語速,並運用不同的語氣語調錶現兩個主人翁不同的生活特點,讓幼兒感受快慢節奏。

2、 提問,進一步理解故事內容。

吉吉的說話的特點是什麼?磨磨說話的特點呢?故事中吉吉和磨磨做的那些事是相反的?(如吉吉說話快,磨磨說話慢等)

3、故事表演:請幼兒模仿故事中人物的特點。

4、和幼兒討論:除了快和慢以外,生活中還有什麼相反的現象?可以用什麼詞語來表達?(多和少、大和小、長和短、粗和細)(長尾巴、短尾巴,高個子、矮個子,大西瓜、小草莓,多一些、少一點,)

5、 相反詞遊戲:

運用拍手打節拍的方式與幼兒玩問答遊戲。(可以先從大和小的事物開始,讓幼兒熟悉玩法,如大公雞和小公雞,大門牙和小門牙。當幼兒熟悉玩法後,再換爲長短、高矮、胖瘦等相反詞。)教師可視具體情況改變打節拍的方式,如用腳踏地、用手拍膝等。

吉吉和磨磨

吉吉是個小兔子,磨磨是個小烏龜。吉吉說話好快好快,磨磨說話呢,好慢,好慢。磨磨說一句話的時間,吉吉可以講完一個故事。但是,他們說話都很清楚。

吉吉喜歡長得很快很快的花,磨磨喜歡長得很慢很慢的花。吉吉種的花開了又謝了,磨磨種的花纔剛剛要開呢!但是,他們的花都非常好看。

吉吉看書好快好快,磨磨看書呢,好慢,好慢。吉吉一本接一本的看了好多書,磨磨才仔仔細細的看完一本書。但是,他們都學到了許多東西。

吉吉打鼓咚咚咚咚,磨磨打鼓咚—咚———咚————咚。吉吉敲三角鐵叮叮叮叮,磨磨敲三角鐵叮————叮————叮—————叮。這樣的音樂不合拍,吉吉和磨磨都不喜歡聽。

怎麼辦呢?他們想了一個好辦法:叮叮咚!叮叮咚!叮叮咚!叮叮叮咚!叮叮叮咚!叮叮叮咚!吉吉和磨磨知道了,這樣合奏起來真好聽!

從此以後,吉吉和磨磨學會了同心協力做一件事情。他們一起參加“兩人三腳”的賽跑。一、二,一、二,吉吉跑得稍微慢一點,磨磨跑得稍微快一點,他們還得了第一名!

吉吉很快,磨磨很慢,可是,吉吉和磨磨是很好的朋友。

活動反思:

在《吉吉和磨磨》活動中,幼兒對活動很感興趣,通過圖片的觀察、故事的講述,孩子感知了故事中蘊含的相反關係,從而對“相反”概念有了更深的認識。在玩 “相反詞配對”遊戲時,我讓幼兒在相關物品、生活中找找、說說反義詞,並通過一系列的遊戲,讓幼兒知道生活中到處都存在着相反的現象。但整個活動動得太少。在一點就是前期的準備不充分,故事不夠熟悉,所以在講第一遍的時候漏掉了一點(9)大班語言教案《牙齒旅行記》活動目標:

1、仔細傾聽故事,初步瞭解人體各消化器官的名稱及其功能,感受人體消化過程的奇妙。

2、積累正確的保護人體消化器官的好習慣。

3、引導幼兒細緻觀察畫面,激發幼兒的想象力。

4、能分析故事情節,培養想象力。

活動準備:

1、幼兒經驗:對於身體中消化器官十分好奇,知道認識嘴巴、胃比較常見的器官。

2、教學課件:《牙齒旅行記》PPT。

活動過程:

一、 導入故事情景

1、討論:看圖片猜猜,洋洋是個怎樣的女孩?

2、分段講述故事。

提問:饞嘴的女孩洋洋身上發生了一件什麼事?牙齒吞下去之後會怎麼樣?

二、 初步瞭解各消化器官的名稱和作用

1、結合ppt分段講述故事(認識消化器官並瞭解它們的作用)

重點討論:

1)胃的形狀像什麼?胃有什麼作用?

2)小腸的工作是什麼呢?

3)大腸喜歡做什麼?食物被大腸吸完水分以後會變成什麼呢?

2、結合人體模型圖鞏固消化器官的順序和功能

小結:原來女巫從嘴巴里進去,經過了食道、胃、小腸、大腸,最後從肛門裏出來了。這些器官都有自己的工作,只有完成了這些工作後食物才能順利地進入下一個器官。

三、 遊戲:問問答(提供認識消化器官以及如何保護它們的問題)

遊戲規則:自由分成人數一樣多的兩組進行輪流回答問題。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能明白遵守紀律的重要性,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2、懂得尊重、關心、愛護、體諒他人。

3、加強幼兒的自信心及積極的對待事情的態度。

4、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鍊他們的個人能力。

5、培養幼兒完整、連貫地表達能力和對事物的判斷能力。

活動過程

活動一:談話“我長大了”師:小朋友,現在你們是大班的哥哥姐姐了,在幼兒園應該怎麼做?在家呢?幼兒的談話記錄:

在幼兒園“要幫助老師做事情。”“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好。”“要和小朋友友好相處。”

“要幫助小朋友們做事情。”“不打架、不罵人、不搶玩具。”“排隊要快、不推不擠。”

“少玩玩具,多看書,多學習,還要學會認字。”“愛護花草樹木,愛護動物。”“要保持清潔,不亂扔垃圾。”

“要收拾好自己玩過的玩具。”“不大吵大鬧,認真聽講。”在家裏“不吵爸爸、媽媽買玩具。”

“幫家裏人做力所能及的事。”“要尊重老人。”“少看電視,多畫畫,多學習。”“自己吃好飯,不浪費糧食。”

“要看好弟弟、妹妹。”“不做危險的動作,不亂吃東西。”“要講禮貌,會倒茶給客人喝。”

活動二:統計“我家有幾口”致家長的一封信尊敬的家長:您好!

我們現在在進行“我長大了”的主題活動,旨在樹立幼兒尊重、關愛他人;能參與家庭分工及勇敢、負責任、守規則、解決問題等良好品質。

請您協助幼兒將自己近期的進步或在家會做的事用圖文形式做一本書(書名自定)。請下週三帶來。

注:請家長將《家園聯繫手冊》填寫好下週交來。感謝您的支持!

大班級分析:幼兒通過統計活動,能瞭解家庭的人口。

活動三:“大帶小活動”談話師:你們是幼兒園大班的哥哥姐姐了,你們應該怎麼幫助弟弟妹妹呢?

幼兒的談話記錄:主題小結:幼兒知道自己已經長大了,會做許多事情,並願意爲成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教學反思:

利用多種感觀讓幼兒去認知事物是我們常用的教學方法。在活動中,我發現幼兒們的態度積極,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創造力也得到發揮。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能兩兩匹配的數是雙數,剩下一個不能兩兩匹配的數是單數。

2、教幼兒能區別10以內的單雙數,學習兩個兩個地計數。

3、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發展幼兒思維的敏捷性、邏輯性。

5、培養幼兒對數字的認識能力。

活動準備:

準備磁性教具:1-10的數字卡;一套水果圖片。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教師引導幼兒複習從1正數到10,然後從10倒數到1。

(二)基本部分

1、教師出示水果圖片,引導幼兒先說出名稱,再數出是幾個?最後用相應的數字卡表示出來。

2、教幼兒學習用筆把水果兩個兩個地圈起來,看看哪幾種水果剛好兩個兩個地圈好;哪幾種水果還掉有一個。

3、圈起來後,告訴幼兒像剛好圈起來的水果數字2、4、6、8、10是雙數;還剩一個沒有圈起來的水果數字1、3、5、7、9是單數。

4、進一步引導幼兒學習區分單雙數並理解單雙數的含義。遊戲:"手拉手"。

請數名幼兒到前面來分成兩組,然後讓每組的幼兒兩兩進行手拉手,拉手後,看看哪組的幼兒剛好匹配成對,哪組卻剩有一人;最後說出哪組是單數,哪組是雙數。

5、利用遊戲"數字寶寶回家"區別10以內的單雙數。

(1)引導幼兒在1-10的數字中分別找出哪些數字是單數,哪些數字是雙數。

(2)練習看標記分類擺放單雙數。("·"表示單數,"··"表示雙數)讓幼兒按標記把1-10數字卡送到單雙數的家。

(三)結束部分:

啓發幼兒到戶外找一找哪些東西是單數,哪些東西是雙數。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中,幼兒的積極性比較高,但是過程中,老師說的太多,沒有讓幼兒充分的操作探索。活動中,可以請幼兒有兩次操作,第一次,讓幼兒用探索的方法來感受對稱剪紙;通過感受和對比,再整理幼兒的經驗與對稱剪紙的方法,最後,再進行操作。而剪出更多的小人則作爲提升,激起幼兒在以後區角中再次嘗試的興趣。活動中,老師只要抓住一兩個重點進行講解,儘量做到少而精,不然,反而束縛、誤導了幼兒的思維。而在活動中,也要儘量的多給幼兒探索、操作的時間。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認識各種各樣的尺,瞭解其用途,發展幼兒的觀察、思維能力。

2、初步學習直尺的使用方法,培養幼兒對測量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ppt課件:各種各樣的尺

2、幼兒每人一把尺子。

過程過程

一、認識各種各樣的尺。

1、課件:各種各樣的尺

(1)請幼兒將自己認識的尺子給小朋友介紹。

要求說出叫什麼尺,有什麼特點和用途。

(2)教師講解各種尺的特徵。

2、討論交流

請幼兒說一說比較有趣、特殊的尺。

3、引導幼兒歸納有些什麼樣的尺,各有什麼用途。

二、比較尺的不同點和相同點

1、找出尺的不同點。

(1)這麼多的尺都是不是一樣的?有什麼不同?

(個別幼兒發言,其他幼兒補充。)

(2)引導幼兒歸納,從用途、材料、形狀等不同方面進行小結。

2、找出尺的共同點。

尺有這麼多不同,有沒有相同的地方?

小結:它們上面都有刻度,都是用來測量物體長度的工具。

三、測量活動。

1、學習測量長度的方法。

(1)請幼兒拿出自己的尺,嘗試測量桌子的長度。

(以各自的尺爲單位測量。)

(2)請幼兒說說是怎樣測量的。

(3)引導幼兒小結測量長度的方法:

測量時尺與被測量物的起點要對齊,每量一尺要做上記號,

接着量時尺的一端要與記號對齊,要記住量了多少尺,不能漏計,

也不能多計,最後的測量結果就是物體的長度。

2、實際測量:測量課桌的長度(120釐米)。

(1)幼兒用自己的尺測量。

(可讓幼兒反覆測量,說出測量距離。)

(2)討論:爲什麼你們測量的課桌長度會出現不同的數字?

小結:尺的長短不同,所以量出的結果也不同。

(3)教師幫助幼兒測量課桌的長度(120釐米)。

活動延伸

在活動區域投放各種直尺,供幼兒選用。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一、主題分析:

服飾使人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隨着科技的進步與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服飾越來越豐富,花樣越來越多,孩子們每天都會結出大量不同的服飾,我們的`服飾。讓幼兒在生活中體驗設計、創造以及與同伴合作遊戲的快樂,感受不同服飾的美;能積極參與蒐集資料,並用恰當的語言、藝術等手段大膽的表達、表現對服裝、鞋、保等服飾的瞭解與認識,並能創造性地進行設計與製作;瞭解腐蝕與人們的密切關係,直到服裝、鞋、包時有多種材料之長的,有不同的樣式和功能,並能進行分類、統計、測量等;懂得愛惜服飾。

 二、主題準備:

蒐集不同功能、大小、顏色、材料的鞋子實物和圖片;大、小鞋各一雙,《大鞋和小鞋》錄音帶;故事圖片和課件,收集廢舊材料;製作鞋子的卡紙、彩紙、皺紋紙、小飾品等;蒐集廣告詞、塑料布、軟尺、記錄表。

三、主題反思:

到了大班,孩子們開始關注自己和他人的服飾,喜歡設計、表演等活動。本主題從服飾的大家族中選取了幼兒經常接觸的鞋、服裝、包三個切入點,引導幼兒進行深入的探究。教師還要注意通過引導幼兒蒐集資料,創造項設計、製作、表演、講述、交流等不同的形式,激發幼兒對服飾的興趣。教師也可根據幼兒的興趣,將服裝、鞋、包單獨生成主題,深入研究,也可根據當地資源聲稱其他服飾類主題,如絲巾、帽子、釦子等。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學習7的加減,能根據花朵顏色的不同列出加、減法算式並進行7以內數的加減運算。

2、進一步鞏固對加、減法算式及其含義的理解。

3、愛動腦筋,能積極參與加減運算活動。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有看圖列組成式的經驗,學習過6以內各數的加減和7的組成。

2、物質準備: ,

——教具:圖片一張(上面畫7只猴子,其中1只小猴,6只大猴;2只猴子在樹上,5只猴子在草地上;3只猴子在吃香蕉,4只在吃蘋果。)

——學具:《幼兒用書》(p11、12、13頁),幼兒人手一支筆。

活動過程:

1、看猴子去。

——教師:還記得《7只小猴去旅行》的故事嗎?小猴們旅行回來了,我們去看看它們吧。

——教師(出示圖片):小猴在哪裏?它們都在幹什麼?

——請幼兒說一說每個小猴子的位置,以及它們正在做什麼?如:1只小猴子,6只大猴子………

——教師:你能用一道算式來表示嗎?

——引導幼兒列加法或減法算式,並說一說每個數字表示什麼意思。如:1+6=7

表示1只小猴子和6只大猴子合起來是7只猴子。再如:7—1=6表示7只猴子中,有一隻小猴子剩下的都是大猴子。

——繼續引發幼兒的思考:你還能列出和剛纔不一樣的算式嗎?

2、幼兒操作活動。

——看圖按特徵標記列算式。請幼兒觀察畫面上的實物有多少?它們的顏色和其它特徵是怎樣的?然後,列出7的第一組加法或減法算式。

——觀察連續的三幅圖,講述圖片的含義,列出加減算式。

——帶領幼兒分別打開《幼兒用書》第12、13頁,引導幼兒練習7的第二組、第三組加減運算。(也可採用分組練習的方式,本活動只完成一頁練習,其它練習放在日常或區域中進行。)

3、活動評價。

請幼兒介紹“看特徵列算式”的活動,鼓勵幼兒說出每道算式的意思,幫助幼兒理解加減法的含義。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活動設計背景

本班幼兒出現了用硬物掏耳朵的現象,這樣不科學,更是不安全。因此我們設計本活動讓幼兒認識耳朵的簡單結構,並認識一些保護耳朵的常識。

活動目標

1.瞭解耳朵的基本結構。

2.知道怎樣保護耳朵。

3.初步瞭解耳朵的小常識。

4.安靜傾聽同伴的講話,並感受大家一起談話的愉悅。

教學重點、難點

在活動中認識耳朵並知道怎樣保護耳朵。

活動準備

易拉罐做成的各種響罐(裏面裝的物體不同)

活動過程

過程一:導入

1,教師出示響罐,引起幼兒的興趣。

2,幼兒根據自己聽到的聲音進行判斷。

3,教師引導得出結論,是用耳朵聽出拉罐裏裝的是沙子的。

過程二:認識耳朵。

1, 教師引導,小朋友的耳朵真靈敏,你們知道自己的耳朵是什麼樣子的嗎?幼兒多數回答:耳朵像“3”。

2, 教師請幼兒看看教材上耳朵的解剖圖,教師給幼兒講解耳朵的結構。(耳朵結構分三部分:外耳,中耳,內耳)

3, 教師示範並給幼兒講解聲音的傳播過程。

過程三:遊戲——聲音的傳遞。

1, 教師按4個幼兒爲一組分別扮演外耳,中耳,內耳和大腦,4個幼兒每隔1米站一個排成一排。

2, 教師說一個詞語給扮演外耳的幼兒,扮演外耳的幼兒依次傳給扮演中耳的幼兒,再依次傳給扮演內耳的幼兒,最後傳給扮演大腦的幼兒。由最後一個幼兒說出教師說的詞語,看那組“耳朵”傳聲音最準確。

過程四:保護耳朵

1, 教師:你們有掏耳朵的習慣嗎?當耳朵癢癢的時候你們怎麼辦?幼兒根據自己的習慣自由回答。

2, 教師提示,耳朵是不能掏的!耳垢對耳朵具有保護作用,能抑制細菌的滋生和繁殖,並阻擋灰塵的進入。

3, 耳疼或不舒服的時候應馬上告訴老師或家長,及時去醫院檢查。

拓展活動

教師扮演醫生給幼兒講述保護耳朵的衛生知識。加強對不掏耳朵等習慣的引導。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結束後,我發現幼兒還是學到了很多的東西。課後,很多的幼兒都給我說,再也不用手去掏耳朵了,並且保證會保護好自己的耳朵,不要讓耳朵受到傷害。照這樣看,本次活動的基本目的還是達到了。但在活動過程中,很多不足之處也體現出來了。像對耳朵基本結構的展示還不夠形象,不能引起幼兒很大的興趣,以後組織活動時要充分考慮幼兒的興趣,理解力,接受能力。

小百科:耳位於眼睛後面,它具有辨別振動的功能,能將振動發出的聲音轉換成神經信號,然後傳給大腦。在腦中,這些信號又被翻譯成我們可以理解的詞語、音樂和其他聲音。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讓幼兒通過觀看錄像,欣賞、觀察風箏,激發幼兒製作風箏的慾望,學習風箏的簡單製作方法。

2、通過活動,讓幼兒體驗動手製作的快樂。

3、活動中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和幫助別人的快樂。

4、嘗試用線條記錄實驗結果,並能用恰當的詞彙進行描述。

活動準備:

1、各種各樣的風箏。

2、風箏會現場的錄像。

3、錄音機、錄音帶。

4、教師製作的風箏作品一個

5、製作風箏的材料(楟稈、不同形狀的紙、綵帶)若干、雙面膠等。

活動過程:

(一)導入:猜謎語引出風箏

引導語:小朋友,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一個謎語,看看誰能猜出來。

謎語:

天上一隻鳥,用線拴的牢,不怕大風吹,就怕細雨飄。

(風箏)

小朋友見過風箏嗎?見過什麼樣的風箏?請爲小朋友描述一下它的樣子。

(二)基本過程:

欣賞、觀察風箏,瞭解風箏的基本製作過程。

引導語: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許多風箏,想請小朋友欣賞一下,看看哪些是你們見過的,哪些是你們沒見過的,它們是什麼樣子的?(幼兒欣賞)你最喜歡哪一個?請把它拿過來。

提問:

1、你爲什麼喜歡這個風箏?

2、你知道這麼漂亮的風箏是怎樣做成的嗎?(引導幼兒發現風箏的對稱美)

(三)看錄像,激發幼兒製作風箏的願望。

引導語:小朋友這麼聰明,表現的真棒,老師要獎勵你們一件禮物,你想不想知道是什麼?在給你們禮物之前我要先考考你們,你們知道風箏會是哪一天嗎?聞名世界的風箏之都是哪裏呢?每年的4月20日全世界的風箏愛好者都會來濰坊參加國際風箏節,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的禮物就是風箏會現場的錄像,請小朋友仔細的看一看。(放錄像)提問:錄像裏有什麼樣的風箏?看完錄像你有什麼感受嗎?

(四)嘗試製作風箏,體驗合作的愉快。

引導語:再過幾天就是今年的風箏會了,你想不想也製做一個美麗的風箏去濰坊參加風箏會呢?那麼你想製作一個什麼樣的風箏?(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創新)那還等什麼?老師爲小朋友準備了一些材料,請小朋友儘量製作,如果你覺得自己製作有困難可以兩個或三個小朋友一起製作,製作完畢以後,請將垃圾收到小盆裏。(幼兒動手操作)在製作的過程中,放輕緩、優美的音樂。

(五)展示、欣賞作品。

引導語:小朋友,請將你們製作的風箏帶過來,給大家展示一下,你製作的是什麼風箏,是怎樣製作的?咱們來個風箏展示表演吧。

(六)結束部分:

引導語:小朋友製作的風箏這麼漂亮,我們趕快到外面放飛一下,練習練習,過幾天在風箏會上大顯身手。

活動反思:

新《綱要》中指出:活動要來源於幼兒的生活,開展幼兒感興趣的事情。這不孩子們對今天的活動表現得非常好,尤其是在討論選用材料時他們的奇思妙想讓我震驚。還有在製作過程中他們敢於嘗試利用自己的方法及材料進行製作,極大的發揮了他們的創造力、想象力。還有在作品展示時,孩子們大膽的講述自己的風箏。在這自然的環境中爲孩子們營造願意表達的氛圍,使他們輕鬆的表達自己的心聲。幾個人一起製作更培養了孩子的合作精神,從而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