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關於幼兒園教案合集10篇

關於幼兒園教案合集1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5W 次

作爲一名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幼兒園教案10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關於幼兒園教案合集10篇

幼兒園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 觀察大白菜的基本結構特徵,並把看到的想到的大白菜畫下來

2. 能用各種線描裝飾並幼兒大膽創想各式大白菜的造型

3. 感受線條構成圖畫的樂趣,喜歡寫意活動

4.根據色彩進行大膽合理的想象

5. 培養幼兒的欣賞能力

活動準備:

1. PPT課件

2. 彩紙若干、勾線筆若干

3. 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一、 瞭解大白菜的日常作用

師:小朋友,看看這是什麼?(大白菜)那麼有什麼作用呢?

小結:對,日常生活用品中常見的一種食物它有很豐富的營養。

二、 個性觀察大白菜

1.整體觀察

師:現在我們來仔細觀察下這個大白菜由什麼部分組成,你看到了什麼?

師:這個是菜葉,那這個菜葉形狀是怎麼樣的?像什麼?

師:這是菜身,形狀是怎麼樣的?像什麼?

師:這個也是大白菜,但是它是什麼形狀呢?怎麼擺放的?

小結:原來我們的大白菜是由菜葉、菜身組成的,今天除了老師的這個大白菜之外,老師還帶來了其他的大白菜

2.播放PPT,觀察對比大白菜的不同

師:請小朋友來看看,這些大白菜跟我的這個大白菜有什麼不同?

師:你們喜歡哪個大白菜?

小結:原來大白菜這麼神奇,不僅菜葉可以進行改造,菜身也可以進行改造。

三、 教師示範

師:那今天我們就來畫一畫這個造型百變的大白菜吧,首先我先來畫畫我喜歡的我想畫的大白菜樣子

師:我的大白菜畫好了,但是我想讓我的大白菜有一個漂亮的花紋,誰願意幫我畫畫看

請個別幼兒幫忙作畫

師:我還想讓我的大白菜造型變得不一樣,請小朋友來幫幫我

四、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教師巡迴指導,幫助困難的幼兒作畫,引導畫出自己想畫的大白菜樣式

五、作品展示、互評

師:請小朋友來介紹自己的畫

師:那個小朋友願意來說說自己喜歡的作品

師:每個小朋友的大白菜造型都很好看,獨一無二,那麼請小朋友在我們的生活中繼續觀察看看,還有哪些物品是可以拿來改造的。

活動反思:

本週寫意以大白菜爲作畫物品,大白菜是幼兒日常生活中經常看到且觸手可得的物品,因此以大白菜來展開作畫,讓幼兒更能理解和接受。雖然小朋友對大白菜都不陌生,卻對大白菜的結構名稱不得知,所以通過先對大白菜的整體觀察來了解大白菜的構成,所以引導部分我請一名幼兒上前來摸摸大白菜,請各位幼兒觀察發現大白菜的特點,通過實物的發現瞭解,這樣對於接下來的造型變化部位也能知曉掌握。本堂課着重講大白菜的菜葉造型變化以及裝飾,所以提問會比較側重於這方面,但發現幼兒對各部位的構成名稱還是都很難快速準確的回答,沒有真正的掌握,在引導上面還需改進。而在接下來的教師示範中,我畫了一個比較特別的的大白菜,希望幼兒在自己作畫的時候能夠有自己的想法,並且我也請了個別幼兒幫助創編,幫助打開幼兒的創作思路。爲了不讓幼兒自己作畫的時候出現千篇一律的情況,我請幼兒在作畫前都來說說自己想要畫的大白菜造型,所以之後每個幼兒創作的大白菜樣式都有了很大的不同,但與此同時我也發現很多幼兒在作畫的時候,喜歡把主要的東西偏小畫,整個畫面看上去不飽滿協調,所以在最後的點評過程我也對此問題提出了想法,希望每個幼兒在接下來的寫意繪畫活動中能夠掌握好主題與背景的比例,創作出更好的作品。

小百科:白菜原分佈於中國華北,中國各地廣泛栽培。白菜比較耐寒,喜好冷涼氣候,不適於栽植在排水不良的粘土地上。

幼兒園教案 篇2

一、活動目標:

1、通過本節課讓幼兒瞭解紅、黃、藍是色彩中的三原色,由這三種顏色相互調和可變化出橙、綠、紫色來。

2、培養幼兒對美術的興趣,會巧妙地運用三原色。

二、活動準備:

1、大故事書1本

2、紅、黃、藍色片 每人一份

3、紅、黃、藍的顏料 每人一份

4、宣紙 每人一份 5、清水 3杯

三、活動過程:

(一)出示大故事書教師講《會變顏色的小兔子》的故事。

1、故事內容:

小兔媽媽有三個孩子,一個叫小紅、一個叫小黃、另外一個叫小藍。這三個孩子都特別淘氣,有一天,它們和媽媽一起到熊貓叔叔的染坊去玩。小紅不小心摔到了黃色的染缸裏去了,等到它爬出來的時候,兔媽媽問小紅:“你是誰?”小紅一聽着急地說:“媽媽,我是小紅呀。”可是媽媽不相信;小黃摔到了藍色的染缸裏去了,等到它爬出來的時候,兔媽媽問小黃:“你是誰?”小黃一聽着急地說:“媽媽,我是小黃呀。”可是媽媽不相信;小藍摔到了紅色的染缸裏去了,等到它爬出來的時候,兔媽媽問小藍:“你是誰?”小藍一聽着急地說:“媽媽,我是小藍呀。”可是媽媽也不相信。

2、教師提問:爲什麼媽媽會認不出小紅、小黃和小藍來呢?讓我們來做一個小小的實驗吧!

3、帶着問題,引出下一個實驗的環節。

(二)小實驗:紅黃藍的奧妙

1、發給幼兒紅、黃、藍的色片,讓幼兒進行實驗。

A、紅色和黃色的色片重疊在一起,觀察一下會變成什麼顏色?(橙色)

B、黃色和藍色的色片重疊在一起,觀察一下會變成什麼顏色?(綠色)

C、藍色和紅色的色片重疊在一起,觀察一下會變成什麼顏色?(紫色)

2、老師通過利用清水和紅、黃、藍三色的顏料,對幼兒進行A、B、C項實驗進行檢驗,引發幼兒對顏色的突然變化產生興趣。

3、通過實驗讓幼兒解答故事最後的疑問:

A、爲什麼媽媽會認不出小紅來?(因爲小紅變成了橙色)

B、爲什麼媽媽會認不出小黃來?(因爲小紅變成了綠色)

C、爲什麼媽媽會認不出小藍來?(因爲小紅變成了紫色)

(三)美勞:漂亮的小手帕

1、教師演示:將方形的宣紙(生宣),對角折兩次把它折成三角形。把宣紙的三個角分別成在紅、黃、藍色的小盤子裏浸泡一會兒,讓三種顏色互相渲染在一起,在兩種顏色的交界處形成另成一種顏色,即橙、綠、紫色,然後把它輕輕的打開,就變成漂亮的小手帕了。

2、發給幼兒相同的材料,讓幼兒動手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3、把幼兒的作品展示出來。

(四)結束部份。

教師總結:今天小朋友認識了紅、黃、藍三種顏色,這三種顏色是色彩中的三原色,由它們可以變化出很多漂亮的顏色來,我們還製作了很好看的小手帕,回家以後,教爸爸媽媽來做好嗎?

幼兒園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欣賞梵高的《向日葵》,感受畫面豐富的色彩層次感,發展色彩感知能力。

2、嘗試用水粉創意畫向日葵,在繪畫造型和豐富的色彩中體現自己的主觀感受。

【活動準備】

1、向日葵圖片;輕音樂。

2、梵高的向日葵系列畫;梵高畫像。

3、水粉顏料、畫有花瓶的鉛畫紙五張、抹布等。

【活動過程】

一、配樂欣賞名畫《向日葵》,關注畫面中向日葵的色彩與造型。

1、音樂下出示向日葵圖片,引出梵高的畫《向日葵》。

師:你們看,這是什麼?是的,這是一朵向着太陽努力生長的向日葵。你們知道嗎幾百年前的一位畫家很喜歡畫向日葵,讓我們一起來細細品讀這幅畫吧。

2、欣賞梵高的作品《向日葵》。

師:你在這幅畫上看到了什麼?(一朵一朵的向日葵)

師:看了這幅畫,你有什麼感覺?(這向日葵有着太陽般絢麗的色彩)

師:這畫上的向日葵有太陽的顏色嗎?誰有發現美的眼睛?(畫上有深深淺淺的顏色)

師:背景是什麼顏色,給你什麼感覺?(黃色給人積極向上的感覺)

師:你感覺到了生命力嗎?(這些向日葵就像舞動的精靈歡快地跳着舞:向日葵有的長着葉子,有的沒有葉子;有的直直地站立着,有的彎彎的。)

師:爲什麼有些向日葵沒有花瓣?有些有花瓣?(沒有花瓣的向日葵是成熟了,長滿了沉甸甸的果實;還有花瓣的是還沒成熟,正在長大的花朵。)

師:這些花都是正面朝着我們的嗎?(這些花朝着四面八方伸展)

師:你喜歡這幅畫嗎?爲什麼?你們已經能發現美、評價美了,真棒!

3、介紹大師梵高和其他幅向日葵。

師:我們來數數花瓶裏有幾朵向日葵(15朵),梵高爺爺畫了很多幅向日葵,我們再來欣賞一下。你們想不想做梵高一樣的畫家?

4、再次觀察梳理:

梵高爺爺用不同的黃色來畫向日葵,讓我們感覺到了生命力和希望;向日葵有好多姿態:有直立的、有彎彎的、有正面的、有側面的、有高高低低的、有緊挨着的、有鬆散的。

二、教師示範徒手水粉創意畫向日葵,幼兒創作。

1、介紹本次活動的材料和示範畫法。

師:我們今天要用能幹的小手來畫漂亮的向日葵,先用拳頭沾顏料畫花盤(畫完用抹布擦手),用三根手指畫花瓣,兩根手指畫花莖。(示範正面、側面、直立和彎彎的向日葵)

2、幼兒分組創作,教師巡迴指導。

3、幼兒作畫,教師即時點評,啓發幼兒創作。

三、作品展示,幼兒相互觀摩並點評。

師:小小畫家都創作了美麗的向日葵,你們都有發現美和評價美的眼睛,來看看你喜歡哪一幅畫?爲什麼?

幼兒園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感受歌曲所表達的不同情感,激發幼兒參與音樂活動的興趣。

2、發展幼兒的音樂感受力、表現力。

3、在理解歌曲內容的基礎上初步有表情地演唱,嘗試領唱、伴唱的形式。

活動準備:

秋季樹林背景圖、小樹葉頭飾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談話“我看到小朋友都帶上了頭飾,你現在扮演的是誰啊?(小樹葉)小樹葉你們的媽媽是誰啊?原來是大樹媽媽的寶寶,我們來做一個小樹葉和大樹媽媽的遊戲好嗎?”

2、音樂表演遊戲“小樹葉”,發聲練習

教師:"現在是什麼季節?秋風起來了,秋風起來了,小樹葉被風吹得發出了什麼聲音?沙沙沙沙的響呢,你聽。(發聲練習“小樹葉沙沙”)引導孩子感受強弱和音高的不同。

二、展開 1、教師範唱

教師:小樹葉沙沙的在響好象在說話,它遇到了什麼事情了,說了些什麼?你想不想知道?答案在老師唱的一首歌裏呢,快坐下一起聽一聽。

2、學習第一段歌詞

(1) 範唱完提問:"小樹葉發生了什麼事情了?"引導幼兒完整的說一說,學習歌詞。

教師引導:"小樹葉離開了媽媽,它會害怕嗎?我們一起問問它。"(引導幼兒感受小樹葉是在給媽媽說再見呢,用輕的親切的聲音來表現沙沙沙。)

(2) 語言節奏學說歌詞

教師:"咱們一起說說小樹葉發生了什麼事情。"

3、學習第二段歌詞

(1) 教師範唱第二段。

教師:"小樹葉離開了媽媽,你說它會回來嗎?那什麼時候會回來?我們聽一聽小樹葉是怎樣說的。"

(2) 語言節奏學歌詞

教師:"聽完了,你覺得它是一個怎樣的小樹葉?勇敢的小樹葉是怎樣說的?"(引導幼兒一起說一說)

4、教師完整範唱

教師:"這首歌曲有兩段表現了小樹葉不同的心情,我先來給大家唱一唱。"

提問:"剛纔我唱的時候,第一段的沙沙沙和第二段的沙沙沙有什麼不一樣啊?"(第一段小樹葉好像在對媽媽說再見,聲音比較輕,而第二段小樹葉在勇敢對媽媽說它會回來聲音很洪亮,讓所有得人都能聽到)

教師:"咱們給這首歌曲取個名字吧,你說叫什麼呢?"

5、幼兒整首跟唱

教師:你喜歡這片勇敢的小樹葉嗎?那你來唱一唱,用你的聲音來表現出勇敢。

6、嘗試領唱和伴唱

(1) 教師領唱幼兒伴唱

教師戴上小樹葉的頭飾扮演小樹葉來領唱,小朋友來伴唱,就只唱最後一句沙沙沙。(提示用不同的聲音和感受來演唱)

(2) 個別幼兒領唱

教師:誰想扮演勇敢的小樹葉上來表演表演?

三、結束 教師:從小朋友們的歌聲中我能猜出你們一定也是勇敢的孩子是嗎?咱們到室外和勇敢的小樹葉做個遊戲好嗎?(引導幼兒學着小樹葉做飄的動作出教室)

幼兒園教案 篇5

活動準備

1、小牙刷、茶杯、電腦、錄音機、動畫軟件。

2、對牙齒的作用有了一定的認識。

活動目標

1. 讓幼兒初步瞭解齲齒的原因及齲齒的危害。

2. 教育幼兒牙齒是人體的一個重要器官,知道保護它,幫助幼兒樹立保護身體健康的意識。

活動過程

1. 猜迷,引出課題,複習牙齒的作用:

(1) 猜謎語。

(2) 出示牙齒模型,複習瞭解牙齒的作用。小結:方方的牙齒可以切斷食物,尖尖的牙齒可以撕拉食物,扁扁厚厚的牙齒把食物磨碎。它們各有各的作用,可以幫助我們把食物嚼碎,吸收有營養的食物,使我們的身體長的健康結實。

2. 瞭解齲齒形成的原因及危害。

(1) 看電腦動畫,提問:東東的牙齒爲什麼會疼?

(2) 邊看邊瞭解引起齲齒的原因。

a) 吃了東西就去睡覺。

b) 小細菌"小紅臉、小藍臉"在牙齒裏住下做壞事。

c) 牙齒就會變成什麼樣子?

(3)"小紅臉、小藍臉"有沒有找過你們?引導幼兒結合經驗談一談自己得齲齒的.感受。

(4)瞭解齲齒的危害。小結:愛吃甜食,吃過東西就去睡覺,不愛刷牙的小朋友,細菌就會在他的牙齒裏住下來,把牙齒弄黑、弄壞,弄成小洞。這樣就不能很好地咀嚼食物,而且還很疼,影響我們吃飯睡覺,說話也不清楚,牙齒也變得不好看了。

3. 教育幼兒如何保護牙齒。

(1) 怎樣將"小紅臉、小藍臉"趕走?(念刷牙歌、教東東正確的刷牙的方法)

(2) 怎樣才能不讓它們再來?小結:牙齒對我們很重要,我們要保護牙齒。每天早上和睡覺前要刷牙,刷牙方法要正確,吃完飯要漱口,保持牙齒的清潔,還要少吃甜食,這樣才能趕走"小紅臉、小藍臉"這些小細菌。如果牙齒有了小洞,要及時補起來,不要讓小細菌再來。

活動區活動

1. 在認識區中,放置一些和預防齲齒有關的正確與錯誤行爲的圖片,讓幼兒辨別,並說說"爲什麼",知道保護牙齒的正確方法。

2. 在表演區中,組織幼兒觀看<神氣龜>中學習刷牙的課程.

活動建議

1. 如果沒有動畫軟件"小紅臉、小藍臉",可以根據齲齒形成的原因和危害編成童話故事,將腐蝕牙齒的細菌起名爲"小紅臉、小藍臉",並將創編內容繪製成圖片,讓幼兒邊聽邊看,從中得到教育。

2. 在幼兒進餐以後,組織幼兒漱口,並教會幼兒漱口的正確方法。

3. 建議家長提醒自己的孩子在每天睡覺前,起牀後刷牙,並督促進孩子用正確的方法刷牙。

4. 在日常生活中,提醒孩子少吃甜食。多用牙齒咀嚼食物,鍛鍊我們的牙齒,讓它們變得更堅硬。

幼兒園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嘗試手印畫創作,能大膽地想象,有自己獨特的創意

活動準備:

顏料,白紙,抹布,水筆,手印範例

活動過程:

1、手指遊戲:爬樓梯、小孔雀

2、導入:“我們的小手真能幹,會做很多事情。今天我們來用小手學學新本領:用小手印畫,想不想試試?”

3、出示範例

(1)觀察:你覺得這兩個手印有什麼不同?

(2)想象:這兩個小手印看上去象什麼,添畫後會變成什麼?動物是怎樣睡覺的

(3)引導手指印的添畫。

4、幼兒操作

要求:

(1)想好自己想印畫什麼,然後印出不同手印。

(2)擦手後添畫,手、手臂不要靠在顏料未乾的紙上。

 活動結束:

(1)先完成的幼兒結伴講述自己的作品

(2)集體欣賞:你的小手變成了什麼?

幼兒園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通過實踐和觀察,探究畫面中人物造型變化與摺紙的關係。

2.探究多種摺疊的方法大膽創作人物。

3.感受在有摺疊的紙上作畫的誇張效果,體驗其中的樂趣。

教學重點:

探究畫面人物造型變化與摺紙的關係。

探究多種摺疊方法大膽創作人物。

教學方法

直觀教具法,啓發引導法、操作法、談話法、分享交流法、比較分析法、總結歸納法

教學準備

1.經驗準備:會畫人物,會收放學習用具的常規。

2.實物準備:哈哈鏡,長方形桌子8張,籃子8個,小型吸鐵石若干個、水彩筆若干支、黑板兩塊、淺黃A4紙若干張、摺疊的白色A4紙若干。

課時安排

1課時參考資料《重慶版大班幼兒用書 藝術下冊》、《綱要》、網絡資源

教學設計

一、照哈哈鏡,感受哈哈鏡中自己的變化。

1.引導幼兒照哈哈鏡時自由交談自己的發現與感受。

2.請個別幼兒講述哈哈鏡中自己身體的變化。

【設計意圖:此環節屬於導入環節,通過幼兒照哈哈鏡,感受自己變化,激發幼兒活動的興趣】

二、幼兒在紙上繪畫出"哈哈鏡中的我"。

1.幼兒自由繪畫"哈哈鏡中的我"。

2.欣賞並小結作品。

【設計意圖:此環節幼兒繪畫出哈哈鏡中的誇張自己,培養大班幼兒的觀察能力,同時爲下一環節做鋪墊。】

三分鐘左右七分鐘左右大班藝術活動教案:我的身體變變變三、觀察討論,探究畫面人物造型與紙張摺疊的關係。

1.引導幼兒用摺疊的方法在紙上再次畫出"哈哈鏡裏的我"。

2.引導幼兒打開摺疊過的紙,觀察摺紙上人物的變化,並探究人物變化的原因。

3.幼兒思考並連接斷開處的方法,並討論連線後人物的變化。

4.展示作品:欣賞作品並小結研究後的結果。

小結:畫在折線上的部位在打開後都會變化,所以我們想要把人的某個部位變形,就要把那個部位畫在折線上。

【設計意圖:此環節屬於探索環節,幼兒探索在摺紙上畫人後"變"與"沒變"的原因,梳理出人物造型變化與摺紙的關係。】

四、探索用不同的摺疊方法創作誇張的人物。

1.教師引導幼兒多種摺疊紙的方法。

2.幼兒在多種摺疊紙上畫自己。

3.幼兒相互欣賞和介紹作品。

4.啓發幼兒在摺疊的紙上繪畫其它物體,將創作活動延伸到生活中。

【設計意圖:讓幼兒帶着摺疊繪畫的經驗,去探索多種摺疊紙的方法繪畫自己,從而體驗用不同的摺疊方法創作更加誇張人物的樂趣。】

五、遊戲:我的身體變變變。

引導幼兒自由做"我的身體變變變"的遊戲。

【設計意圖:讓孩子在遊戲中體驗身體變化的的樂趣,讓快樂伴隨活動結束。】

十二分分鐘左右十二分鐘左右兩分鐘左右

幼兒園教案 篇8

活動設計背景

我設計的這個活動是小班上學期的英語活動,對於小班年齡段的幼兒來說,英語是個新鮮事物,他們對此有着濃厚的興趣,他們喜歡英語單詞、律動、兒歌……認識新的英語單詞是他們值得驕傲的事情之一。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對於英語的興趣,讓幼兒樂意參與英語活動。

2、在教師的帶領下,讓幼兒瞭解幾種水果的英文名稱。

3、鼓勵幼兒能模仿教師說英語。

  活動準備

盒子和不透明小袋子一個,蘋果、梨、橘子、香蕉的實物及圖片各若干,一幅畫有一棵大樹的畫,刀、碟子、餐紙,多媒體課件。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認讀單詞“apple”、“banana”、“pear”、“orange”。

難點: 理解句型I like…

活動準備

材料準備:掛圖、大小單詞卡、點讀筆;水果(蘋果、香蕉、梨、橘子)、布袋。

環境準備:將裝有4種水果的小單詞卡分別放在幼兒椅子下。

活動過程:

一、Warming-up(熱身活動)

教師和幼兒一起表演歌曲Hello,並相互問好。

二、Presentation(內容呈現)

1、教師拿出裝有水果的布袋,讓幼兒伸手到布袋裏摸一摸,再聞一聞,猜猜口袋裏裝的是什麼。

2、請幼兒將水果從布袋裏拿出來,教師用英語逐一介紹“Apple,apple,It’s an apple.”

其他水果方法同上。

3、教師出示掛圖,用點讀筆點讀掛圖上的單詞,引導幼兒跟讀。

三、Practice(活動操練)

遊戲:大聲小聲

1. 教師分別出示“apple”“banana”的大單詞字卡,教師小聲讀,幼兒大聲跟讀; 教師大聲讀,幼兒則小聲讀。

2. 教師出示“pear”、“orange”的大單詞字卡,教師從下往上舉,教讀聲音由小到大,幼兒跟讀聲音也由小到大,反之,教師從上到下舉時,聲音由大到小,最後到沒聲。

四、Production(創造鞏固)

1、遊戲:教師出示“banana”大單詞字卡,說出句型“I like banana”,請拿到“banana”小單詞卡的幼兒把字卡舉起,並將其放入貼有”banana”小單詞卡的籃子內。

“apple”、“pear”、“orange”的方法同上。

2、師幼道別

師幼同唱《Goodbye song 》。

五、活動結束

教學反思

這個教學活動的預設活動目標基本達成,幼兒對該活動也很有興趣,特別是在遊戲“大聲小聲”這個環節裏最爲突出,部分幼兒還能初步了理解重點句型並學說句型,教學環節也較緊湊、流暢。

但我個人課後覺得該活動也有很多不足之處,其一:該活動如果在第三個環節(活動操練)上再加兩個遊戲的話效果會更好,每個單詞玩一個遊戲,更能提高幼兒的興趣和積極性,也助於幼兒加深對單詞的印象。其二:在第四個環節(鞏固創造)裏,由於幼兒人數過多,導致有部分幼兒把小單詞卡錯放到別的籃子裏而教師未能發現進而及時糾正。

如果再給我一次機會,我會在第三個環節再加上2個小遊戲,讓活動變得更有趣;還有在第四個環節,因爲人數過多而出現的這個現象,我會採取分小組的方法來解決,在以後的教學活動中要杜絕這類現象再次發生。

幼兒園教案 篇9

活動背景: 在一次戶外活動時,小朋友看到蝴蝶在花叢中飛來飛去忙着採蜜,他們對蝴蝶充滿了好奇,你一句我一句的在說:蝴蝶是從哪裏來?它怎麼會飛?它的衣服怎麼這麼漂亮等等?爲幫助幼兒能更好的瞭解蝴蝶,結合《美麗的春天》這一主題,我設計了這個語言活動,使他們對蝴蝶的生長過程有一個全面瞭解。

活動目的: 1、能理解故事的內容,瞭解毛毛蟲變成蝴蝶的基本過程。

2、學習量詞:個、根、顆、塊、片;學說短語:我吃了……

活動準備 圖片教具:毛毛蟲一條,一個蘋果、兩根香蕉、三顆葡萄、四塊巧克力、五片樹葉;

活動過程: 1、創設情景。教師頭戴毛毛蟲頭飾,告訴幼兒,老師今天變成了毛毛蟲媽媽,做毛毛蟲可好玩了,你們想不想做毛毛蟲,一起來跟着媽媽爬一爬。

2、分段講述故事,運用圖片幫助幼兒理解故事。

毛毛蟲爬啊爬,爬地很累了,肚子餓了,就要吃東西了,我們聽聽毛毛蟲吃了什麼?分段欣賞故事,邊講故事邊放多媒體。

毛毛蟲的肚子餓了,吃了什麼?

根據幼兒回答出示圖片,重點指出吃的是什麼顏色的什麼水果,複習顏色,數數,學習量詞:個,根,棵,塊,片。

第一天,毛毛蟲吃了什麼?吃了幾個?是什麼顏色的?

第二天,毛毛蟲吃了什麼?吃了幾根?是什麼顏色的?

第三天,毛毛蟲吃了什麼?吃了幾顆?是什麼顏色的?

第四天,毛毛蟲吃了什麼?吃了幾塊?是什麼顏色的?

第五天,毛毛蟲吃了什麼?吃了幾片?是什麼顏色的?

根據幼兒回答重點學習量詞。

3、完整欣賞故事,理解毛毛蟲與蝴蝶之間的關係。(放多媒體)毛毛蟲吃了那麼多的東西,吃飽後它會做什麼呢?我們再來聽一遍故事。

毛毛蟲吃飽了,肚子怎樣了?(不再咕嚕咕嚕叫了)它做了個什麼動作(結個蛹把自己包起來好好地睡一覺)老師做動作,幼兒模仿。醒來後它發現了什麼?(長出了一對美麗的翅膀)毛毛蟲就變成了什麼?(美麗的蝴蝶)小結:毛毛蟲吃飽後長大了,結了蛹,睡一覺後變成了一隻美麗的蝴蝶。

4、情景遊戲,複習故事內容。

1)毛毛蟲跟着媽媽一起出發。

2)第一天我吃了什麼?引導幼兒學說“我吃了…”,然後邊爬邊找相應的實物卡片,模仿毛毛蟲吃東西,第二天——第五天遊戲相同。

3)毛毛蟲吃飽了,做了什麼動作?跟着老師一起模仿毛毛蟲團緊身體結蛹然後變蝴蝶的過程。

5、活動結束:

我們都變成了美麗的蝴蝶了,來,我們一起飛一飛,天氣真好,我們到草地上去飛一飛吧。”帶領小朋友去場地上做“蝴蝶飛”的遊戲。

活動反思: 相對小班的孩子來說,他們對事物的認識往往都是停留在表面上,思維特點是由直覺行動思維向具體形象思維發展,看到美麗的蝴蝶,想到的也是自己所看到的表面上的、比較直觀的外表現象。本次活動,讓幼兒通過自己扮演毛毛蟲,在具體的情景中、在有趣的故事中讓幼兒知道毛毛蟲是吃了東西、睡了一覺才變成美麗的蝴蝶。活動中,運用遊戲法讓幼兒對毛毛蟲五天吃的東西有了一個量的認識,在爬爬玩玩中學說短語,既符合幼兒好奇的天性,提高了口語能力,又達到活動的目標。

幼兒園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1、能仔細觀察大圖書,藉助畫面熟悉故事內容。

2、通過欣賞故事,聯繫生活實際,體驗同伴間友情的溫暖。

教學準備:

大書 小熊、小兔手偶 幻燈圖片 背景音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利用手偶引出故事主人公。

大家好,我是小熊,我喜歡吃蜂蜜,喜歡跳舞做遊戲;大家好,我是小兔,我喜歡吃蘿蔔,也喜歡跳舞做遊戲,我們每天都在一起玩,是一對好朋友。

二、熟悉故事內容

1、可是有一天,小熊沒有出來做遊戲,他怎麼了?(出示第一張小熊生病的圖片)

你生病時是什麼感覺?

2、小熊眼睛看哪裏?在想什麼事情?在期盼什麼?(出示第二張圖片)

3、猜一猜小熊會跟小兔說什麼?當小兔知道小熊生病了,小兔會怎樣做?(出示第三張圖片)

4、依次出示第四、五、六、七張圖片:小兔在幹什麼?會對小熊說什麼?小熊有什麼感覺?仔細觀察他們的表情。

出示第八、九張圖片:小兔跳到小熊牀上做什麼?他會跟小熊說什麼?小熊感覺怎樣?

三、完整欣賞故事,體驗同伴間友情的溫暖。

1、配音樂,完整欣賞故事。

2、聯繫生活實際,談自己的想法

如果你的好朋友生病了,你會怎麼照顧他?

活動自評:選擇《小熊生病了》這節活動時我考慮了兩點,一是考慮我班孩子年齡特點,而是考慮到我班孩子接觸分享閱讀只有兩個月的時間,所以選了這個故事簡單、畫面比較清晰的圖片來進行教育活動。

設計思路:首先利用手偶引出故事的主人公,並且指出他們是一對好朋友,這樣爲後面故事的開展做了鋪墊。

其次通過仔細觀察每幅圖片,調動孩子思維,在看圖過程中讓他們知道生病了很需要別人的陪伴。

通過第二遍完整的欣賞故事,讓孩子們非常容易的熟悉故事內容,這樣第一個目標也自然而然達到了。

欣賞完故事讓幼兒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說一說如果你的好朋友生病了你會怎麼辦?體現出同伴間互相關心、照顧的友情。可因孩子對這方面的生活經驗不是很多,在進行此環節時孩子注意力開始分散,效果不是很好,所以此目標完成的不夠理想。

總之,整節活動的思路是比較清晰的,活動進行比較流暢,孩子們能投入到活動中一起觀看,一起思考。只是最後一個環節孩子注意力有些分散,我想主要是與他們的生活經驗接觸的不多有關。自身存在的問題是在活動中如何提問、如何引導孩子、對孩子的回答應該怎樣迴應等這些方面做的不好,這是一種教育技能,也是需要教師的一種教育智慧,這也是我今後努力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