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美術教案合集8篇

幼兒園美術教案合集8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W 次

作爲一名老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麼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美術教案8篇,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園美術教案合集8篇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繪畫與撕紙是幼兒美術創作中常用的兩種方式,與繪畫相比,撕紙的藝術張力更勝於繪畫,有更強的抽象性和隨機性。而且取材方便環保,更利於培養幼兒的創造意識環保意識。一般而言,幼兒在4歲左右便可展開較爲系統地撕紙技法培養,到其5~6歲時就可實現基本的撕紙創作,然這是針對有豐富撕紙經驗的幼兒而言。但是通過對我班幼兒的接觸後發現,隨讓他們都已是5~6歲幼兒,卻有98%的人從未接觸過撕紙,更有個別幼兒問我“徐老師,什麼是撕紙?”我差點倒地吐血,指了指教室的牆飾讓他自己去看。經過這個小插曲,我更下定決心對他們進行撕紙的‘掃盲’。之所以想到將其與旅遊遊戲相結合,是受到了我班餐前活動時隨機產生的旅遊排隊練習的啓發。剛好這次上課的地點是在一樓的操場上,這對於我班幼兒是比較陌生的,難免興奮,與其壓制他們,還不如找個途徑加以引導爲尚,所以我設計了這堂快樂花園。

活動目標:

1、感受撕紙活動的快樂,讓幼兒體驗撕紙創作的成就感。

2、感受撕紙人物的動態,瞭解人物的基本組成形狀。

3、初步掌握撕紙的基本技法並運用於人物創作中去。活動重點:感受撕紙人物的動態,瞭解人物的基本組成形狀。活動難點:初步掌握撕紙的基本技法並運用於人物創作中去。材料準備:

知識經驗準備:

1、提前有一週左右在離園活動是介紹撕紙的一些基本形狀撕法,幼兒自行回家練習。

2、牆飾上展示撕紙人物,讓幼兒在環境中感受到撕紙藝術的美。

材料準備:

1、幼兒繪底好的花園卡紙(人手一張)

2、各種廣告紙、廢報紙、白紙

3、膠棒、馬克筆、垃圾袋

4、導遊帽、導遊旗、口哨、遊客編碼

5、各式撕紙範畫

活動過程:

一、教師以導遊身份導入,引導幼兒參觀“快樂花園”。

1、遊客排隊,導遊介紹本次旅遊地點及講解遊客須知。“各位旅客請注意,請戴好您的遊客編碼,排好隊,不要隨意離隊走動,我們的快樂花園之旅即將啓程,祝您旅途愉快。”

2、導遊帶領幼兒(遊客)參觀花園並欣賞畫作,自由討論。

“各位旅客,我們旅行的目的地‘快樂花園’已到達,請安靜的排隊,做好參觀準備。”

“這些畫上的小朋友在快樂花園裏玩的可開心了,你仔細觀察他們都有什麼動態呢?”(幼兒:“有正面的”“有練瑜伽的”)

3、導遊小結,旅客集合準備進入遊客體驗區。

“剛纔我們參觀了快樂花園,裏面有花、有樹、還有畫。”“這裏面有正面動態的小朋友、側面動態的小朋友和背面動態的小朋友,他們有的在花叢中跳舞,有的在看花,還有的在??”

“我們參觀了這麼多畫,那你發現裏面的小朋友都是?”

(幼兒:撕的)

二、教師引導幼兒進行操作。

1、引導幼兒參觀人物突出的範畫,討論並小結出撕紙人物的特點。

“他們的臉臉是什麼形狀的呢?”

(幼兒:圓的)

“他們的脖子、手手和腳腳是什麼形狀的呢?”(幼兒:方形的)

“圓圓的臉,細細長長的脖子,以梯形、方形爲主的衣服,長長的手手和腳腳,誇張的動態。”

2、幼兒在教師的帶領下進行初次創作並融入自我創造。

“花園裏的小朋友有這麼多動態,現在請小朋友和我一

起進行創作,體驗撕紙的樂趣。但是請你們自己想人物的動態,不要照抄我的哦!只要把我撕人的方法學會就可以了。”

3、巡迴指導,適時幫助個別幼兒,給予一定啓發。

4、點評部分幼兒畫作並小結。

“各位旅客,我們今天的快樂花園之旅第一站撕紙人物體驗活動即將結束,現在讓我們一起再來重溫一下今天學到的本領吧!要撕出圓圓的臉,其中的一種方法就是把方形的四個角撕掉即可;脖子、身體、手和腳都是方形朋友,最最重要的是一定要讓你的人物動起來。”

三、導遊爲遊客拍照留念。

“爲了給您的旅程留下美好的回憶,下面是集體留影時間,合影期間請保持安靜有序,請勿互相推擠,謝謝。”

效果分析:本次活動重難點已基本達成,幼兒對撕紙的初次嘗試十分成功,作品水平也遠遠高出預計,‘掃盲’活動圓滿成功。

教學反思:通過這次教學活動我發現了很多有美術天分的幼兒,也發現了自己在上課中的不足,像點評幼兒畫作是可以更多的讓幼兒開口,我卻包辦代替了,所謂世間出真知,我會力求——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觀察每種樹不同的發芽現象,在繪畫不同形狀的樹木同時,用不同色彩的縐紋紙團兒進行粘貼,表現出不同樹木的發芽過程。

2.發展小肌肉動作,儘可能將紙團兒團緊團小。

3.培養幼兒初步的創造能力。

4.能展開豐富的想象,大膽自信地向同伴介紹自己的作品。

活動準備:

綠、粉、黃色縐紋紙頭,膠水,繪畫工具。

活動與指導:

1.組織幼兒在幼兒園附近環境中觀察春季樹木的變化,不同的樹形(區分喬木和灌木)觀察芽苞的顏色。

2.用油畫棒在作業紙上畫出不同的樹木,教幼兒畫樹時掌握正確的分枝方法。

3.將自己選擇的紙頭兒用拇指和食指團成很緊很小的紙團,分別沾在發芽的樹枝上。

4.注意指導幼兒沿樹枝的左右兩方面沾,不要只沽一邊,學會使用不同的顏色紙團兒沾不同的數木。

活動建議:

1.組織幼兒到戶外大自然中感受季節的變化,多看幾種樹的發芽後再進行此活動。

2.可在教育活動前將各色紙團團好,減少集體活動時間。

3.在春季主題繪畫中用這種方法豐富作品內容。

4.可以採用其他物品代替紙團當芽苞作畫。

日常生活根據季節多引導幼兒深入自然,瞭解自然,產生熱愛好奇的情感,願意表現自己的感受。

家園配合號召家長帶幼兒到郊外進行踏青活動,提高幼兒對周圍環境的感知能力和表現大自然的熱情。

活動反思 :

老師通過使用擬人話的語音,指導幼兒作畫。不僅便於孩子的理解,還更好的激發孩子對繪畫活動的興趣。所以本活動能較好的完成教學目的,孩子在老師擬文化語音的指導下將繪畫技能很自然的融入整個活動中,使幼兒學得輕鬆,學得開心,很輕鬆的練習樹木的畫法。整個活動輕鬆有趣。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體驗與老師間的美好感情,提高幼兒對繪畫的興趣。

2、初步培養幼兒臨摹做畫的能力,並學習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情感。

3、引導幼兒初步學畫人的上半身,簡單畫出人的五官,並表現出老師的明顯特徵。

活動準備

1、老師的照片

2、幼兒黑色水彩筆,蠟筆,畫紙。

活動過程一、談話導入

1.出示老師的照片你們看看照片上的人是誰呀?

你怎麼看出是(王)老師呀?誰能說一說王老師長的'什麼樣子?

2.教師:請小朋友說說我長得什麼樣子呢?

鼓勵幼兒大膽說出自己的看法。

二、展開1.老師想請小朋友幫老師一個忙好不好?你們能給老師畫張相嗎?

2.觀察教師:現在請小朋友仔細看看老師。

請幼兒描述老師的基本形象和主要特徵。(頭髮的長短,是圓臉還是長臉,眼睛是大是小)3.教師邊講解邊演示繪畫的步驟。

4.佈置作業,提出要求。

(1) 在繪畫前要注意仔細觀察老師的基本特徵,觀察完先用黑色水彩筆畫出形象,再動手塗色。

(2)在繪畫時要保持畫面的乾淨。

(3)用色要大膽,美觀。塗色要均勻。

5.幼兒作畫,教師巡迴指導。

(1)指導幼兒掌握畫畫的正確順序。

(2)指導幼兒注意觀察老師的明顯特徵。

三,結束佈置

幼兒作品"我喜愛的老師"展,請幼兒互相參觀、介紹,並互評畫的像不像。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 學習將圓形紙剪貼成錐形。

2. 加深對昆蟲的認識。

3. 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4. 感受色彩對比。

教學重點、難點

培養幼兒手眼協調能力.引導幼兒觀察步驟圖完成作品。

活動準備

1. 剪刀、雙面膠若干,畫有樹葉的圖畫和畫有縱向格子的遊戲紙若干。

2. 每個幼兒《快樂手工》一冊。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仔細觀察步驟圖製作的先後步驟來完成作品。

1. 先剪出七星瓢蟲頭部和身體的輪廓。

2. 在裁剪處剪一刀,提醒幼兒別剪太深。

3. 在粉色粘貼處貼上雙面膠,注意粘貼的邊緣要對齊,貼緊,壓平.幫助幼兒掌握內貼的粘貼方法,教師巡視給予動手能力弱的幼兒適當幫助。

4. 展示作品,相互評價誰的作品最漂亮,教師給予表揚。

二、七星瓢蟲是益蟲

1.七星瓢蟲身上有幾個斑點?它們住在哪裏?喜歡吃什麼?

2.小朋友還見過哪些不一樣的瓢蟲?

3.教師小結:背上有七個斑點的是七星瓢蟲,它們是益蟲.它們喜歡住在植物從中,捕食麥蚜,棉蚜,桃蚜等害蟲減少害蟲對農作物的損害,被稱爲“活農藥”有些有十二個斑點或者二十個八斑點的瓢蟲是危害植物的害蟲。

三、七星瓢蟲遊戲

1.把七星瓢蟲放在桌子上,吹氣讓它前進,到達有害蟲的葉子上消滅害蟲。

2.分組讓幼兒將瓢蟲放在1—10的格子上,以石頭,剪子布前進一格,比一比誰先到終點。

教學反思

對於這節手工課,總的來說大部分幼兒都能獨立完成得很好,基本都能自己按照步驟圖來完成作品,也能懂得七星瓢蟲是益蟲,就是在延伸遊戲的時候,我選擇在室內進行,沒能讓幼兒自主的發掘幼兒的玩法。我應該把遊戲延伸到戶外進行,讓幼兒自由發揮玩法。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 讓幼兒瞭解紙團粘貼的方法,鞏固學過的團球、粘貼等技能。

2. 引導幼兒體驗畫面的立體美和操作活動的樂趣,培養幼兒認真、仔細操作的良好習慣。

活動準備

1.課件-照片:山楂樹

2.幼兒用作業紙、綠紙,紅皺紋紙、膠水若干,抹布每組一塊。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 交流談話:

教師:秋天是個收穫的季節,各種各樣的果樹都結滿了果實,不僅好吃也很好看。

請小朋友說說,秋天都有哪些果樹?

二、展開

1. 出示大幅範畫,引起幼兒的興趣。

(1)今天,我們就來做一棵美麗的大樹。

教師引導幼兒觀察、感受畫面的立體美,激勵幼兒動手製作的願望。

(2)這幅畫看上去怎麼樣?

與其它彩筆畫的畫有什麼不同?

這幅畫是用什麼材料做的?怎樣做的?

(啓發幼兒說出這幅畫是剪樹葉粘貼在紙上,用紅紙團成的山楂粘貼在樹葉上,

就像一棵立體大樹。)

2. 教師示範製作方法。

(1)用綠紙剪成各種形狀的樹葉,然後用膠水把“樹葉”一片一片的粘在樹冠上,

成爲一棵美麗的大樹。

(2)用紅紙團成“山楂”,粘貼在大樹上。

3. 交待要求,幼兒動手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重點指導幼兒用綠紙剪樹葉,提醒幼兒樹葉都要粘貼在適當的位置。

能力強的幼兒,粘貼結束後,可以用彩筆添畫其它景物(藍天、白雲、小鳥等)

三、結束

1. 評價作品

今天,我們又學了一個新本領;製作立體大樹

大家貼的都很好,現在我們互相看一看,誰的大樹樹葉茂密,大樹最美麗。

2.幼兒互相欣賞與評價,教師總結。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 比較各種動物不同的特徵,大膽畫出各種動物的造型,把握它們的基本結構和某些細節。

2. 與同伴合作創編故事畫面,體驗合作的快樂。

活動準備

1. 材料:動物卡片、音樂、剪刀、背景畫、彩紙、勾線筆。

2. 知識準備:已經閱讀過《月亮的味道》。

活動過程:

1. 感知與體驗動物嘗月亮的味道。

(1) 師:你能看出這是哪本書上的一個畫面嗎?(出示完整的畫面內容)

(2) 師:故事的開始部分說小烏龜很想嘗月亮的味道,可夠不着。烏龜想了怎樣的辦法?你能用故事中語言來說說嗎?

(3) 小結:你看它們用不斷疊高、互相合作的辦法嚐到了月亮的味道。

2.創設情景,激發幼兒創作的願望。

師:這件事讓所有的小動物很羨慕,你看老師也爲每組準備了背景圖,我們能否讓各種各樣的動物也來疊一疊,一起創編新的《月亮的味道》的故事呢!

3.探索與發現各種動物的特徵與結構。

(1)師:那你猜會有哪些動物也想來嘗月亮的味道呢?

(若干幼兒回答)

(2)師:誰能根據以往的經驗說說XX動物是長得怎樣?

(針對先前小朋友回答的一種動物教師追問)

(3)師:在小籃子裏也有很多的動物圖片,請你選一張看看是否認識呢?

(4)請一位幼兒在展臺上介紹動物名稱,以及長得怎樣?教師也選一張對其造型對比。

(5)與身邊小朋友交流。

(6)分享幼兒找到的動物特徵。

師:請你們來與大家分享一下觀察到的動物樣子?

4.幼兒創作並交流。

(1)師: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完成新的《月亮的故事》吧!

(2)幼兒繪畫、操作。(提醒可以邊做邊說)

5.欣賞評價作品。

(1)你對自己的作品還滿意嗎?你覺得作品的哪裏最值得你自豪呢?(重點:圍繞特徵)

(2)讓我們一起講講新的《月亮的味道》故事吧?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7

【活動意圖】

繪本閱讀是孩子喜聞樂見的一種閱讀形式,孩子們可以在繪本閱讀中掌握知識、提高認識、體驗快樂。繪本《艾瑪過化裝節》幽默、離奇,畫面生動,以簡單的植物爲背景,由此可以看到艾瑪和他的朋友們生活環境的美麗和溫馨,色彩純淨柔和,構圖充滿童趣,特別是每隻大象的動態都各不相同,形象可愛,是幼兒喜歡的類型。讓幼兒在欣賞美、表達美、創造美的過程中獲得技能的發展和提高。

【活動目標】

1.觀察繪本畫面色彩、圖形,並大膽表述。

2.用自己喜歡的形狀、不同顏色、裝飾大象。

3.體驗創造的快樂。

【活動準備】

1.繪本《艾瑪過化裝節》的PPT。

2.大象跳舞的Flash。

3.範畫一幅及不同形態大象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

1.艾瑪的特別之處。

是誰?(出示PPT)這隻大象和平時的大象有什麼不一樣?

(二)理解故事內容,激發創作慾望。

1.森林裏要舉行“化裝節”,艾瑪和它的朋友們在想什麼呢?

2.天亮了,發生什麼事情了?所有大象都變一模一樣會有什麼麻煩?

3.如果你是大象,怎麼打扮自己,讓自己變得漂亮而與衆不同?

(三)自選圖案進行創作。

1.如果你是大象,你會用什麼圖形來裝飾自己?(三角形、方形、圓形等等)

2.出示範畫,觀察圖形的不同。

3.作畫要求。

4.幼兒繪畫,教師巡迴指導。

(四)參加化裝節結束活動。

活動延伸:開展一次化裝節活動。

【活動反思】

繪本中的文字把整個故事帶進了充滿童趣可愛的氛圍,展現了艾瑪幽默的特色。活動在幫助孩子提升合作技能的同時,發展着孩子一個隨機應變的能力。在組織教學中也要根據讀本的內容靈活地制定課時目標。情景閱讀是需要老師設置一定的教學情景,引起孩子學習的慾望達到提高孩子各方面的能力的。

不足之處:

1、幼兒自主閱讀的成分不多。

2、問題的設置不夠簡潔。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嘗試利用紙的摺疊變化創作不同的“拉拉”小人,感受人物比例變化帶來的誇張效果。

2、樂意體驗在摺痕內畫畫的樂趣。

活動準備

範例2張、人手粉藍各色紙3張、勾線筆人手一支、展示板。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入課題,理解“頂天立地”

1、師:小朋友喜歡畫畫嗎?你最喜歡畫什麼?

2、師:今天老師讓小朋友們畫一個“頂天立地”的孩子,他叫“拉拉”。拉拉最喜歡用頭頂着天,腳踩着地,因爲他很想快快長大。

3、出示範畫,觀察範例。

師:給小朋友一點時間,觀察一下拉拉的模樣和大小,你要是觀察好了就請舉手。

師:現在請小朋友在籮筐裏拿一張白色的紙,一支記號筆,把“拉拉”畫在白紙上,記住,他是一個頂天立地的人哦。

4、幼兒作畫,觀察是否符合要求。

師:檢查一下你畫得是不是一個頂天立地的“拉拉”?

  二、在教師折過的紙上畫“拉拉”,發現畫面造型與紙張摺疊的關係

1、出示粉色紙,請幼兒說說,跟剛纔的那張紙有什麼區別?

2、請幼兒選擇粉色紙,在有摺痕的紙上畫“拉拉”。

教師提出要求

(1)不能打開有摺痕的紙

(2)畫面飽滿,“頂天立地”

3、展示部分幼兒的作品

師:你發現了什麼?拉拉的哪個部位斷開了?爲什麼會斷開?

想一想,斷開的地方爲何不一樣?他們斷開的地方都是畫在哪裏的?(答:摺痕上的)

有什麼辦法能把斷開的部位鏈接起來?這一次你又發現了什麼?

4、引導幼兒打開自己的作品,連接斷開部分,感受變形樂趣。

小結:畫在折線上的部位在打開後都會變長,所以如果想要把拉拉的哪個部位變長,就要把那個部位畫在折線上。

  三、第三次的嘗試自己摺紙後作畫

1、師:如果讓你再變一次,你會讓拉拉的哪個部位變?

2、教師交代要求

(1)取藍色紙每人一張

(2)自己根據想要變形的部位進行摺紙

(3)打開連接後,能在摺痕部位內添加有趣的畫面效果。

3、幼兒組內相互交流,發現。

4、出示幾張幼兒作品,進行賞析,從部位變化、變形效果、添加畫面入手。

5、全體幼兒相互欣賞同伴的作品後,最後一張作品進行展示。

活動延伸

1、出示一張橫折2次的“拉拉”,讓幼兒猜這一次“拉拉”的哪些部位會變?

2、幼兒再次思考新的問題並延伸操作。

幼兒園中班美術教案。學好美術課程可以很好的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讓孩子變得更聰明,還可以強化孩子的創造想象能力,讓孩子變得充滿創造力,提高孩子的審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