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熱門】幼兒園大班教案範文合集5篇

【熱門】幼兒園大班教案範文合集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8W 次

作爲一名老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那要怎麼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5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熱門】幼兒園大班教案範文合集5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初步感知理解詩歌中"家"的含義,讀準"樹林、田野、花園"的字音。

2、藉助教師提供的圖片,學習詩歌,並遷移生活經驗,進行仿編詩歌的活動。

3、積極參與仿編活動,體驗仿編後的成功感。

4、理解詩歌所用的比喻手法,學會有感情地朗誦詩歌。

5、藉助圖文並茂,以圖爲主的形式,培養孩子仔細閱讀的習慣,激發閱讀興趣。

活動準備:

磁性圖片:雲朵、花朵、小鳥、魚兒、小朋友;天空、田野、樹林、小河、幼兒園。

幼兒用書人手一冊。

活動過程:

一、歌曲《辦家家》

音樂起,教師帶領幼兒隨着音樂邊唱歌邊表演《辦家家》。

二、引導幼兒觀察圖片,初步瞭解詩歌的內容。

教師分別出示圖片:雲朵、花朵、小鳥、魚兒、小朋友,提問:這是什麼?它(他)們的家在哪裏?啓發幼兒說出:天空、田野、樹林、小河、幼兒園。並根據幼兒的講述出示相應圖片。

三、教師採用提問的方式,鼓勵幼兒講出詩歌的部分內容。

1、教師指着天空,說:藍色的天空是誰的家?

2、教師指出田野,說:廣闊的田野,是……採用等待或放慢速度的方式鼓勵幼兒接着往下說出:是花朵的家。

3、下面幾句詩的學習方法同上,並帶領幼兒重複說一遍。

四、教師帶領幼兒根據圖片的提問完整地朗誦1-2遍。

五、教師採用提問的方式,幫助幼兒進一步理解每段句中事物之間的聯繫。教師可以這樣提問:

1、爲什麼說藍色的天空是雲朵的家?

2、爲什麼說廣闊的田野是花朵的家?

3、按照上述方法,引導提問,理解詩歌的含義。

六、帶領幼兒打開幼兒用書,閱讀"幼兒觀察圖夾文",閱讀詩歌《家》。

七、教師引導幼兒根據原詩歌的結構仿編部分詩歌。建議提問:

1、藍色的天空是雲朵的家,還是誰的家?還有誰在天空上?

2、廣闊的田野還是誰的家?

3、密密的樹林還是誰的家?

4、清清的小河除了是魚兒的家?還是誰的家?(鼓勵幼兒仿編每段詩歌的第二句,教師可以將幼兒仿編的內容,快速地畫在紙上,然後,帶領幼兒完整地念一念仿編的詩歌。

八、教師進一步激發幼兒的想象,鼓勵幼兒仿編詩歌。

活動反思:

我選擇“家”這首詩歌,是因爲幼兒喜歡小動物,幼兒對他們的生活習性比較瞭解,整個活動的設計,我以啓發和誘導爲主,加之配樂詩朗誦,配備背景圖,插入圖片,幼兒戴上頭飾表演,學習詞組,最後粘貼“家”,並圍繞目標按三個層次有步驟的進行。活動過程中有欣賞、有學習詩歌;有學習表演、學習詞組;有將詩歌內容用美術活動形式表現出來。由於形式多樣,因而幼兒的參與意識強,學習的積極性高。尤其是讓幼兒進行詩歌表演,我給孩子提供的場地、道具、頭飾,讓幼兒在扮演中學習詞組,他們模仿小動物的動作特別優美,幼兒完全進入角色,既理解了詩歌內容,又將自己熔於角色之中,在角色中體驗,學習詞組。總之,詩歌“家” 的活動設計,由於自己選擇的內容是幼兒喜歡的、瞭解的、熟悉的小動物,加之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貼近幼兒的生活,我又爲幼兒提供了具體、豐富的材料,讓幼兒學習詩歌、表演詩歌、學習詞組,用美術活動展示詩歌的內容,讓幼兒結隊子組合,找朋友粘貼“家”。每個層次的安排緊湊、嚴密,環環相扣,互相銜接。幼兒可以說、可以表演、可以粘貼,他們在一種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學習詩歌和詞組,既不枯燥,又完成了教學目標教學效果很好。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引導幼兒按圖片內容的順序進行較細緻的觀察,鼓勵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

2、繼續培養幼兒傾聽習慣。

3、讓幼兒感受到助人爲樂的情感,知道遇事要動腦筋,想辦法。

教學準備:

大圖片6張、小圖片8張、錄音故事《奇怪的橋》、動物頭飾。

教學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教師用親切的語言激發孩子的興趣)

師:小朋友們,你們好,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幾幅圖畫,你們想不想看一看啊?

二、觀察圖片,說一說

(教師用語言、手勢、形體動作引導幼兒按圖片內容的順序進行細緻的觀察,鼓勵幼兒大膽想象,積極發言,引導幼兒說完整話,教師及時評價。滲透助人爲樂的情感。)

(一)教師引導:

1、你看到了什麼?(提示幼兒要說完整話)

2、看到這幅畫你想到了什麼?

3、你能看着這幅畫,說幾句話嗎?

(二)在觀察、講述第六幅圖畫的時候,教師引導,使學生感受助人爲樂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

(三)欣賞完整的故事。(幫助幼兒熟悉、聽懂、學說普通話,培養幼兒注意傾聽的習慣,教師通過提問題,提高幼兒的語言理解力。)

三、放錄音故事《奇怪的橋》

提問:故事中有哪幾種小動物?原本鴨媽媽是來幫忙的,後來沒有幫上,可是雞媽媽也過了河,這是怎麼回事呢?請小朋友豎起你們的小耳朵仔細的聽一聽。

四、分組講故事

(由於幼兒學習具有個別化的特點,所以在這一環節中,設計了幼兒用自己的語言創造性的講述,既提高了孩子的表達能力,也發展了孩子的想象力。)

(一)提前分好組

(二)老師提要求:每個人都要講一講,一個人講話的.時候,其他小朋友要認真聽。

五、個別幼兒講故事

(鼓勵幼兒當衆表達,表達時自然、從容、自信。)

1、請一個小朋友講故事,其他人認真聽。教師提示:他講的好不好?爲什麼?

2、注重評價,教師要用鼓勵性的語言進行評價,使幼兒明確自己講的好,好在哪?其他小朋友學,應該學什麼?

六、結束部分:表演故事《奇怪的橋》

(通過表演加深孩子們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同時,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

1、幼兒自主選擇扮演的角色,教師組織好孩子。

2、放錄音故事,教師和孩子一起表演。

教學反思:

《綱要》指出:幼兒的語言是通過在生活中積極主動地運用而發展起來的,單靠教師直接"教"是難以掌握的,教室應充分利用各種機會,引導幼兒積極運用語言交往。在本課內容中,通過教師引導幼兒觀察畫面內容,並用語言講述內容和故事情節,鼓勵幼兒當衆表達,在講述中發展語言表達能力的。幼兒看到美麗的圖畫,興趣濃厚,觀察畫面很認真,很細緻,基本上能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講出來,不足之處如下:

1、教師對於幼兒的習慣培養這方面強調的不夠,應隨時關注孩子的習慣培養,如傾聽習慣、站姿、舉手姿勢等。

2、教師的評價過於簡單,或乾脆不評價。遇到一些特殊的"回答",教室不予理睬,這樣會影響幼兒回答問題的積極性。

3、個別幼兒沒有照顧到,可能整個活動他都是旁觀者,沒有參與進來。

改進措施:

1、教師隨時用啓發式的語言提示幼兒如何"聽",如何"站",如何舉手等常規習慣,要常抓不懈。

2、教師評價要具體,如某某的聲音真好聽,某某站的真直,某某舉手舉的真精神等,如遇意外情況,可請小朋友評一評,既避免老師的尷尬,又發展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3、教師要面向全體,對於一些能力較弱的幼兒,教師也要關注到,可以請他們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或重複一下其他小朋友的話,這樣可鍛鍊他們當衆說話的能力。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數字對幼兒來說是空洞枯燥,但幼兒對生活中的物品充滿了樂趣,於是我將一個個的數字融入幼兒的生活,激發幼兒對數學的興趣,讓幼兒通過自己的親身經驗來感受單、雙數的概念、並區分10以內的單、雙數,本次活動設計的主導是讓幼兒在遊戲的情景中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依據:《指南》提出成人要善於發現和保護幼兒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實際生活機會,引導幼兒通過觀察、比較、操作、實驗等方法,學習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等等。

活動目標:

1、通過幼兒嘗試操作,能熟練區分10以內的單、雙數。

2、培養幼兒從身邊事物中發現單雙數的能力。

3、體會數學的生活化,體驗數學遊戲的樂趣。

4、發展觀察、辨別、歸案的能力。

活動準備:

1、課件、音樂《小樹葉》、玩具小火車。

2、幼兒分組操作材料(樹葉、小貓小狗圖片、鈕釦、瓶蓋)依據:《指南》指出5-6歲幼兒能發現事物簡單的排序規律,並嘗試創造新的排列規律;同時,教師應充分運用廢舊品,讓幼兒在有效的探索中充分發展。

活動重難點:

正確區分10以內的單雙數,知道兩相配的是雙數,餘下的一個不能兩兩相配的是單數。

依據:《指南》指出5-6歲能發現生活中許多問題都可以用數學的方法來解決,體驗解決問題的樂趣。

活動過程:

(一)以歌曲導入活動,激發幼兒興趣。

(二)學習新知,讓幼兒找出10以內的單數、雙數。

1、出示掛圖,讓幼兒感知什麼是單數,什麼是雙數。

2、幼兒分組操作(小貓小狗圖片、鈕釦、瓶蓋廢舊品),嘗試區分10以內的單、雙數。

(三)開火車體驗學數學快樂,結束教學。

依據:《指南》指出要讓幼兒在生活中感知數學,幼兒每天接觸的各種事物都會和數、量、形有關,教師應充分運用廢舊品,讓幼兒在有效的探索中充分發展。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幼兒能夠學習10的分成幼兒能養成思考問題的習慣幼兒能夠相互交流自己的答案

準備材料:

幼兒分組(如:四組,準備40顆糖果,每組10顆)糖果可是手工製作的假糖果。

小白兔卡片9張(每張分別有1,2,3,4,5,6,7,8,9只小白兔),胡蘿蔔卡片9張(每張分別有1,2,3,4,5,6,7,8,9根胡蘿蔔)故事導入:小熊媽媽給小熊10顆糖果,叫小熊把它們分成兩份。

師:有幾種分法?怎麼分?(分法糖果)我們大家分組跟小夥伴們說一說好不好?

幼兒討論完後,請每組幼兒的一位小朋友說他的分法。

活動過程:

師:我們大家都有自己的分法,那讓我們看下小熊是怎麼分的?

PPT演示,並在演示過程中提問幼兒?

師:大家說小熊分的對不對?

幼:對!

師:那我們獎勵小熊吃糖果好不好?

幼:好。

師用PPT演示圖片糖果。

鞏固過程:師:小朋友,小熊有糖果吃,你們想不想吃啊?

幼:想。

師:那老師待會給你們題目,答對的小朋友就獎勵糖果。

PPT出示題目,請個別幼兒回答,糖果統一下課發。

結束:遊戲:小白兔找蘿蔔請18名幼兒上來,9個拿不同數量的小白兔的卡片,9個拿不同數量的胡蘿蔔卡片。

說明遊戲規則:

小白兔要去找能和自己合成10的胡蘿蔔。

小白兔排一行,胡蘿蔔排一行。面對面站着,兩行之間相距3米左右。讓小白兔一個一個跳過去找和自己可以合成10的胡蘿蔔。一個找完之後問沒有參與遊戲的小朋友有沒找對。

總結:遊戲結束,問幼兒今天學了什麼?

師:10可以分成……幼:1和9師:10可以分成……幼:2和8……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想象生活中各種像繩子的事物。

2、體驗形體表演的樂趣。

3、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兒歌的童趣。

4、引導幼兒細緻觀察畫面,激發幼兒的想象力。

  活動準備:

兒歌:《繩子象什麼》【附】;各式粗細長短不一的繩子。

  活動過程:

老師邊念“兒歌《繩子象什麼》”,邊做出兒歌內容的大致形體的動作,如:

——“繩子細長長”:雙手向上,雙腳墊高,將身體往上拉。

——“像小蛇”:扭動身體左右晃動。

——“粗短短”:慢慢將身體左右縮至最小。

——“Q又軟”:前後搖動身體。

——“圍圈圈”:趴在地板上雙手繞成圓圈狀。

——“開進大花園”:匍匐前進。

和幼兒討論繩子擺盪、抖動時像什麼?繞成圓圈、三角形、正方形又像什麼?

用繩子配合形體動作做出各種可能的聯想物,如:洗澡的毛毛蟲、游泳的鴨子、跳舞的小丑、軟綿綿的棉花糖、粘粘的口香糖。

記錄幼兒對繩子產生的聯想物,進行“繩子變身”的遊戲。

請幼兒假裝自己是繩子試試看,變成聯想物的樣,如:

——老師:“繩子變身了。”

——幼兒:“變什麼?”

——老師:“變成會轉動的電風扇”

老師示範動作,帶動幼兒參與。

幼兒配合口令做動作的同時,可用節奏輕快的音樂作爲開始結束動作的號令。

將幼兒聯想的內容在海報紙上,張貼在語言區,供有興趣的幼兒繼續“變身”。

  活動評價:

能用繩子配合形體表現聯想的東西

能配合口令做動作。

【附】兒歌《繩子像什麼》

繩子細長長,像小蛇兒在路中央,像麪條兒Q又軟,繩子圍圈圈,像一列火車開進大花園!

  活動反思:

不足:整個活動我缺少幼兒爲主體

建議:遵循由淺入深的教學原則,幼兒在看看、聽聽、想想、說說、玩玩的輕鬆愉悅氛圍中掌握了活動重難點,在活動中,幼兒運用了以下學習方法。

1、觀察法:幼兒通過觀看圖片,直接感知理解兒歌內容。

2、討論談話法:幼兒在討論,談話中能大膽地說出自己的理解和看法,是幼兒語言發展的一個最好時機。

3、體驗法:幼兒在運用動作來體驗兒歌所表達的情感中無形中增加了對這首兒歌更好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