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有關幼兒園教案合集6篇

有關幼兒園教案合集6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6W 次

作爲一名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那麼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幼兒園教案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有關幼兒園教案合集6篇

幼兒園教案 篇1

活動名稱:

蔬菜色拉

生成背景:在“綠色的植物”主題中,幼兒認識了一些常見的植物。其中知道蔬菜、瓜果有豐富的營養,對人的身體有好處。幼兒對蔬菜很感興趣,我們就開展了讓小朋友跟着媽媽上菜場參觀,自己挑選一樣喜歡的蔬菜回家做着品嚐;還和媽媽、爸爸一起合作做了許多蔬菜造型,有的幼兒還做了蔬菜色拉,來園介紹的時候說很好吃。可有的幼兒問我:“什麼是蔬菜色拉”。由此就生成了這一活動。

活動目標

1、在瞭解一些常見蔬菜的基礎上,知道其名稱、顏色、敢於大膽表達、表現。

2、嘗試混合運用水粉顏料,初步感知色彩的組合、變化美。

活動準備:蔬菜若干;顏料4-5種顏色;調羹若干;幼兒人手一份“盆子”;教師範例;蔬菜色拉。

活動重點和難點:混合運用水粉顏料

活動環節:

一、說出菜名 引發興趣

1、以語言激發興趣。

2、幼兒說出各種蔬菜的名稱、顏色。

3、小結:蔬菜不僅有豐富的營養,而且經過我們小朋友的巧手還做出了許多好看的蔬菜造型。

二、交流分享

1、請5-6名幼兒上臺介紹蔬菜造型。

2、小結:你們做的蔬菜造型真漂亮。有的蔬菜可以炒着吃,有的蔬菜可以涼拌着吃,還可以做蔬菜色拉呢。

三、情景示範 欣賞感知

1、出示範例,觀察“蔬菜色拉”。

2、教師做蔬菜色拉。

(1) 教師介紹材料。

(2)教師操作。

四、幼兒操作 大膽表現

1、幫助幼兒參觀“廚房”,選擇各種蔬菜。

2、幼兒自由選擇操作材料。

3、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1) 加入適量的蔬菜。

(2) 蓋鍋蓋要小心。

(3)及時發現幼兒的閃光點。

指導語:放放平,蓋上蓋,拌一拌,打開蓋,聞一聞,看一看,真好看!

五、展示交流 感知色彩

展示交流,感知色彩。

六、延伸活動

1、自由品嚐蔬菜色拉。

2、與老師、同伴分享。

幼兒園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能根據圖形的排列規律進行排序。

2、培養幼兒初步的觀察與比較能力,提高幼兒的判斷推理能力。

3、激發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排序的樂趣。

教學重點、難點

能根據圖形的排列規律進行排序。

活動準備

1、各種圖形若干,膠水

2、幼兒操作紙

活動過程

1、老師:“今天我收到了圖形王國送來的禮物,你們想看嗎?”(想)

“好,我麼一起來看,是什麼禮物?”

①出示一個自制頭飾,讓幼兒自己去發現這一飾物,從而激發他們自制頭飾的興趣。

②老師打開第一個禮物盒:“哇!是一個漂亮的頭飾。”(老師戴在頭上)

“好看嗎?這漂亮的頭飾是用什麼顏色的圖形做的?我們一起來看看。”

小紅旗:紅色正方形 黃色圓形 紅色正方形 黃色圓形……

③小結:圖形王國送來的頭飾是用圖形有規律的排隊的。

2、引導幼兒根據圖形排列規律接着排圖形。

“我們來看看第二個盒子裏的禮物是什麼?哇!也是漂亮的頭飾。但是它還沒做完,圖形國王請你們來幫忙呢!你們願意嗎?”

①小紅旗:黃三角形 藍圓形 黃三角形 藍圓形……

②小紅旗:黃圓形 綠三角形 綠三角形 黃圓形 綠三角形綠三角形……

小結:原來圖形王國的頭飾是用圖形有規律排隊的,所以很漂亮。

3、操作活動:(裝飾頭飾)啓發幼兒依樣接着給圖形排序。

我們再來看看第三個盒子裏的禮物是什麼?(一張請柬)

“上面寫得是什麼?我來讀一下。”老師讀請柬,“小朋友今天圖形國王邀請你們去參加一個舞會,但是你們要打扮一下自己。每個小朋友要按照圖形有規律的裝飾自己的頭飾。戴上頭飾才能進去參加舞會。”

“小朋友,你們想去參加舞會嗎?”(想)

老師出示爲幼兒準備的操作材料,有頭帶、各種圖形,請幼兒按照圖形規律依樣接着有規律的排序。

老師:“好,我們開始做好,做好了,請雙面膠幫忙。”

4、幼兒操作活動。

5、活動評價。

①老師展示個別幼兒的作品,請幼兒說說,他是怎樣做的?

②表揚做的好的幼兒。

③帶領幼兒一起去參加舞會。

6、老師:“好,舞會開始了,我們一起去參加吧!”

教學反思

這個活動《按規律排序》,目的在於訓練幼兒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整個活動以收到禮物貫穿主線。分三個環節完成,層次清晰,第一個環節通過讓幼兒自己觀察去發現圖形排隊是有規律的。通過圖形的對比引導幼兒感知圖形排隊的基本特徵。這是對幼兒進行初步判斷推理能力的訓練。第二個環節讓幼兒在發現規律的基礎上採用啓發法、提示法,引導幼兒進一步掌握並概括圖形的排列特徵。讓幼兒感受了不同顏色,不同圖形按規律排序的樂趣,也訓練了幼兒的觀察力,思維的敏捷性。

在活動中還設置一些分難易層次不同的操作材料,以滿足不同幼兒的需求。

幼兒園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理解單詞含義,學說新單詞。

2、感受英語遊戲的快樂,願意學英語。

活動準備:

1、木偶一個。

2、紅蘋果、綠橘子、黃香蕉、藍氣球各一個。

3、紅、綠、黃、藍顏色顏料、可樂瓶子兩個

活動過程:

一、複習顏色單詞,引出活動。

以木偶和幼兒打招呼,複習上次活動單詞,並引出新單詞。

師:1、“Hello Hello”是誰在和小朋友打招呼啊?(Mary)

2、出示紅蘋果What’s this?(這是什麼?)蘋果是什麼顏色的呢?用英語怎麼說?

3、出示綠橘子What’s this?那這個又是什麼顏色的呢?用英語說。

4、小朋友真棒,表揚表揚自己。(Very Very Good)

二、學習新單詞。

1、yellow

Mary拿出黃香蕉,What’s this? 它是什麼顏色的?黃色的英語叫“yellow”,全體幼兒看着香蕉跟着老師說“yellow”,走一圈請幼兒邊摸香蕉邊說“yellow”並採用變換高低請幼兒用不同音量讀單詞。

2、blue

Mary出示藍氣球,What’s this? 它的顏色是什麼?藍色叫“blue”,全體幼兒看着氣球跟着老師說“blue”,教師利用吹氣球的方式請幼兒根據氣球大小用不同音量來讀單詞,然後再放氣慢慢變小來讀,可請配班老師幫着吹氣球,老師帶着幼兒讀,注意停頓,並讀清楚。

3、分組讀單詞.....................

幼兒園教案 篇4

一、活動目標:

1、調動多種感官感知南瓜的形狀與特徵。

2、樂於探索,會關注比較生活中事物的特徵。

3、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發現。

二、活動準備:

各種不同形狀的大南瓜12-16個,南瓜食品若干、切刀、盤子9個等,各種顏色的貼紙、裝飾材料。糯米預先攪拌好,南瓜幾塊煮熟。

三、活動過程:

一、謎語導出,幼兒自由探索有關南瓜的信息

師:老師帶來了一種秋天的果實,請大家來猜一猜它是什麼?

大南瓜有很多祕密要告訴大家,請每2-3位小朋友一起去擡一個南瓜放在自己組上,摸一摸、抱一抱、看一看、說一說你發現了南瓜的什麼祕密?

幼兒自由感知獲取有關南瓜的信息,教師巡迴觀察、傾聽幼兒的發現,比一比自己的'南瓜與他人有何異同,引導幼兒避免無關事物的干擾。

二、幼兒分享交流獲得的經驗,教師引導、協助幼兒梳理信息,使之更爲完整。

師:剛纔大家和大南瓜一起做了遊戲,請你來說說你發現了南瓜的什麼祕密?

整理:

1、顏色:(哦!某某小朋友發現了南瓜的顏色是紅的,還有其他顏色嗎?)

2、形狀:(某某小朋友發現了南瓜的形狀是彎彎的,還有其他樣子的南瓜嗎?)

3、大小:(比比哪個最大?哪個最小?請某個孩子去抱一抱最大或最小的。)

三、瞭解南瓜內裏有些什麼?

師:小朋友找到了這麼多南瓜外形的祕密,那麼南瓜肚子裏有些什麼呢?

(引導幼兒猜一猜,然後教師當場打開南瓜讓幼兒觀察。)

有:瓜肉、瓜瓤、瓜子。

你們知道南瓜可以用來幹什麼的?

它的肉是什麼味道呢?可以怎樣知道呢?(幼兒回答嘗一嘗、舔一舔)

一組一組切在盆裏,放到組上,每組孩子依次去看一看、聞一聞、舔一舔。

(交流聞到的味道怎麼樣?)

四、分享生活經驗、瞭解南瓜食品。

師:你吃過用南瓜做的食品嗎?它們是什麼?(結合播放實物或照片)

今天我們有這麼多的南瓜你們想用它們做什麼呢?(幼兒回答,老師根據他們需要分組、規定每組的內容)

五、活動延伸:

1、生活區:切、刨南瓜;製作南瓜餅;收集南瓜籽。重點:各種切、刨的工具運用中引導幼兒注意安全。

2、操作區:南瓜裝飾重點:充分發揮想象裝飾不同形狀的大南瓜。

中班綜合活動:《各種各樣的糖果》

活動目的:

1、能大膽、清楚地說出自己見到或吃過的各種糖果的名稱、形狀、味道等。

2、喜愛糖果,能想象製作出各種有趣的糖果。

3、初步能夠根據糖果的口味及軟硬進行分類。

活動準備:

知識:

1、組織幼兒參觀糖果店,找一找各種各樣的糖果 。

2、幼兒品嚐過各種口味的糖果。

物質:

1、請家長收集各種有趣的糖果、糖果紙、泡沫、廣告紙、酸奶瓶等。

2、畫紙、水彩筆、雙面膠、舊報紙、水彩顏料、排筆、溼毛巾、水桶等。

活動指導:

(一)出示糖果娃娃引入,激發幼兒活動的興趣。

(二)通過回憶、交流參觀糖果店的情景,提出問題,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說出糖果的種類、名稱及外形特徵。

(三)參觀糖果王國。

1、告訴幼兒:今天糖果娃娃想邀請我們到糖果王國去做客,糖果世界裏有許許多多的糖果,我們一起去找一找糖果世界裏有沒有你在糖果店裏看到的糖。

2、帶領幼兒參觀糖果王國,請幼兒說說糖果的種類及外形特徵,如“摸起來感覺怎麼樣?是硬的還是軟的?它是什麼形狀的。

3、以糖果大王的口吻,邀請幼兒一起品嚐各種各樣的糖果,通過品嚐與交流,瞭解糖果有各種各樣的味道。

4、幼兒品嚐,引導幼兒邊品嚐邊相互交流。我吃的是什麼糖,是什麼味道的。

6、師小結:糖果有各種各樣的,有園的,有方的,有硬糖,有軟糖;有各種顏色的糖;還有各種口味的糖,有甜的,有酸的,有涼的,有又酸又甜的……

7、通過幫糖果大王整理糖果,引導幼兒根據糖果的口味、軟硬進行分類。

(四)分組活動:

1、告訴幼兒:“糖果王國裏還有許多好玩的東西,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2、介紹分組材料,並提出要求。

1)把廢紙放在盤子裏,保持桌面與地板的乾淨整潔。

2)裝飾糖果紙時把袖子捲起來,保持衣服的乾淨。

3)“糖果服裝秀”時,與同伴商量,不爭搶玩具。

3、幼兒分組進行操作。

1)提供廣告紙、剪刀、泡沫、糖紙、橡皮泥、舊報紙、水粉顏料、排筆等各種材料製作各種有趣的糖果,鼓勵幼兒捏出各種形狀的糖果。

2)提供油畫棒、畫紙、剪刀讓幼兒裝飾有趣的糖果紙,鼓勵幼兒用各種圖案、線條來裝飾。

3)提供酸奶瓶、糖果紙、雙面膠、畫紙、水彩筆、剪刀讓幼兒製作糖果人。

4)提供利用糖果紙、塑料袋製作的服裝、錄音機、磁帶,讓幼兒進行“糖果服裝秀”。

整合活動:彩色的雨滴

活動

風雨雷電是一種自然現象,在故事《彩色的雲》中,有一個孩子提出這麼一個問題:“雲可以變成雨嗎?”有關雲跟雨的話題便展開了;又有一個孩子說:“彩色的雲會下什麼樣的雨呢?”……從故事中孩子們得到了答案。但是孩子們仍意猶未盡,這些彩色的雨滴在孩子們的眼中成了精靈,可愛又好玩,彩色的雨滴究竟是什麼樣的?又可以怎麼表現呢?用什麼材料表現?……孩子們一連串的問題引發了本活動。

本活動旨在讓幼兒在觀察、遊戲中瞭解雨滴的特性;在遊戲中拓展對雨滴的想像,並能用多種形式加以表現;通過師幼互動、幼幼互動,體驗雨寶寶和小寶寶及老師之間的關愛友情,讓幼兒關注大自然,萌發探索大自然的興趣。

活動目標:

1、在愉快的遊戲中,鞏固認識紅、黃、藍、綠四種顏色,認識“彩色的雨滴”。

2、學習用多種方式表現彩色的雨滴,學會“點”和“提”(跳)的動作。

3、初步體驗合作作畫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創設牆飾“美麗的公園”,師先畫好彩色的雲、綠色的草地、小動物等;

2、錄音磁帶(風、雨、雷聲)

3、幼兒操作材料——粘貼類:彩色的藝術紙剪的“雨滴”若干、膠水;手指點畫:紅、黃、藍、綠四種顏料裝在盒子裏備用、抹布若干;棉籤畫:棉籤、四色顏料;雨滴胸飾人手一個

活動過程:

1、音樂遊戲《大自然的聲音》,激發幼兒興趣。

(1)幼兒聽音樂猜大自然的聲音。

(2)帶雨滴胸飾做遊戲“大雨和小雨”,讓幼兒感受音樂的快慢。

(3)互動遊戲“找朋友”。

要求:找相同顏色的朋友;找一樣大小的朋友

2、認識雨滴寶寶

提問:“你們這些雨滴是從哪裏來的?”“天上爲什麼會下雨呢?”“雨滴像什麼?”

3、帶領幼兒參觀牆飾“美麗的公園”,激發幼兒表現的慾望

(1)設疑:美麗的公園裏這麼多小花、小草都口渴了,怎麼辦呢?

(2)教師示範“點”、“提”的動作,幼兒徒手練習。

蘸顏料→點一下,提上來→抹布擦手,換一種顏色再畫。

4、幼兒自選材料分組活動,教師巡迴指導,提醒幼兒合作作畫

手指點畫、貼雨滴、棉籤畫

5、結束活動、評價活動

“你畫了那麼多的雨滴,小花、小草都會說些什麼呀?”引發幼兒想象、講述

中班綜合活動:繞毛線

活動目標:

1、感知毛線鬆軟、多彩的的基本特徵,瞭解毛線的用途,能運用多種方法玩毛線,發展幼兒的創造想象力。

2、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初步掌握繞毛線的基本技能。

3、能主動參與活動,體驗遊戲和動手操作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各種色彩、粗細的毛線。

2、剪刀,雙面膠,各種動物的紙板,背景圖一幅。

3、錄音磁帶等

活動過程:

一、激發興趣,引入課題。

1、律動:“繞毛線”

2、感知毛線的基本特徵。

(1)師:老師帶了許多漂亮的毛線團,請小朋友每人選一個,看一看,摸一摸你的毛線團是怎樣的。也可以和旁邊的小朋友比一下。(幼兒自由討論)

(2)請幼兒上前介紹。“我們來請你來介紹一下你的毛線團。”

二、遊戲:玩毛線。

1、這麼多毛線團真漂亮,現在我們一起找一個空的地方玩毛線團,看誰想的辦法最多,最好玩。引導幼兒創造性的玩,教師觀察指導。(可以向上仍毛線接住;將毛線擺成小河,玩“過河”的遊戲;拉一根毛線高出地面一點,玩“鑽電網”的遊戲;毛線放在後面玩“抓尾巴”的遊戲等)

2、教師請幼兒介紹:你是怎麼玩的?

3、請幼兒再次玩毛線團。“我們再來玩玩,這次可以用別的方法來玩玩毛線團。”

4、師小結:毛線寶寶真好玩,可以用來滾,可以向上拋了接住,小朋友真動腦筋。

三、用毛線設計服裝。

1、那麼毛線除了能和我們小朋友做遊戲外,還有什麼用呢?(還可以織衣服,圍巾等)

2、你們看看老師今天穿的是什麼衣服。(毛衣)不但我今天穿了毛衣,還有一個小動物也穿了毛衣來我們班做客,你們看它是誰?(小貓)

老師的衣服是用機器織的,小貓的衣服是繞出來的。(示範繞毛線的基本技能)

3、那裏有許多的小動物也想要穿漂亮的毛線衣,你們做小小設計師也來幫他們做一件好嗎?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4、評講,結束活動。

我們來看看你們的設計吧。請個別幼兒介紹。

我們和毛線做了這麼多遊戲,有的毛線團已經亂了,我們回到教室一起把它們整理好,下次再玩好嗎?

中班教學活動:《我是中班哥哥姐姐》

活動目標:

1、通過與小班弟弟妹妹的比較,發現自己的身體和本領都在變化,體驗長大的快樂。

2、主動萌發幫助小班幼兒的慾望,初步學習關心幫助弱小者。

3、學習比較、觀察、記錄的簡單方法。

活動準備:

1、知識準備:觀察新入園幼兒的一日生活。

2、材料準備:紙、筆、錄象帶。

活動過程:

一、我的身體比弟弟妹妹長得大。

1、請一幼兒與小班幼兒比較,引導幼兒從外部觀察兩者得區別。

2、每位幼兒到小班找一位幼兒進行比較,發現各部分的不同,並用繪畫的形式進行記錄。

例:(頭的大小) (高矮)

3、互相交換觀看記錄卡,講述自己的記錄結果,感知自己的身體比弟弟妹妹的大。

二、我的本領比弟弟妹妹大。

1、回憶小班幼兒的一日生活,找出與自己的不同。(從進餐、午睡、做操、畫畫等多方面啓發幼兒講述)

2、觀看自己班剛入園時的錄象,發現自身的改變。

三、幫助弟弟妹妹。

1、激發幼兒幫助他人的慾望,討論怎樣幫助弟弟妹妹。

“弟弟妹妹很小,剛來幼兒園不習慣,還在哭呢!怎麼辦啊?(幫助他)我們應該怎樣幫助他們?

2、帶幼兒來到小班,請幼兒根據自己的意願和想法幫助弟弟妹妹。

四、活動小結。

請個別幼兒講講自己是怎樣幫助弟弟妹妹的,結合現有經驗討論:怎樣更好的幫助弟弟妹妹。

整合活動《小小桂冠詩人

整合活動《小小桂冠詩人》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對葉子外形的聯想。

2、感受制作、佩帶桂冠的樂趣。

活動準備:

教師用詩歌操作材料、寬條紙、葉子

各種顏料、膠水、幼兒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1、通過上次活動的學習,幼兒已經對葉子的形狀等特點有所瞭解。

2、請幼兒回憶所見過的葉子都有哪些形狀,想一想,葉子長長可以當什麼?葉子圓圓可以當什麼?

3、幼兒一邊回憶,教師一邊出示字卡,請幼兒認讀字卡。

4、教師將操作材料發放給幼兒,請幼兒將自己的想法記錄在操作材料上。

5、教師將幼兒的想法整理、記錄下來,張貼在黑板上。

6、請幼兒一起讀一讀集體創作的《葉子詩》。

7、告訴幼兒他們作的詩很棒,將會得到一頂用葉子製作的桂冠,請幼兒自己動手製作一頂桂冠送給自己。

8、教師講解桂冠的製作方法,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9、佩戴桂冠,和幼兒一起跳起舞蹈《會跳舞的葉子》結束。

中班綜合:動物大聯想

洛社實驗幼兒園

活動意圖:

環境問題已成爲人們關注的焦點,環境的日趨破壞和人類的廝殺捕捉,使動物遭到嚴重的威脅,爲了增強幼兒的環保意識,激發幼兒保護動物的願望,結合10月4日世界動物日,生成了“動物行動周”這個主題活動。而喜歡動物似乎是每個孩子的天性,在這個活動中,小動物不時地出現在好聽的故事裏,有趣的兒歌裏,好玩的遊戲裏,它們那生動有趣的形象深深地吸引了每一個孩子。而“保護地球上最後的大象”又是孩子們關注的熱門話題,孩子們收集大象的圖片資料,畫大象的圖畫,玩遊戲,和它成了好朋友。在活動中我注重讓幼兒去直接感知和體驗,以多種形式,通過不同的途徑讓幼兒感知並積累了有關常見小動物的知識經驗,懂得了要保護動物,樹立了初步的了環保意識。

綜合活動“動物的聯想”就是在依據幼兒原有認知經驗的基礎上設計的,本次活動通過爲幼兒創設寬鬆的環境讓幼兒在自由、自主的氛圍中主動參與、積極表現、樂於交流。從而滿足每一個孩子表現與創作的慾望和需求,實現幼兒原有經驗的再現、整合與提升,發揮幼兒的想象,體驗創作的樂趣。

活動目標:

1.體驗與同伴共同創作的樂趣。

2.嘗試運用多種形式創造性地表現與動物相關的事物。

3.進一步產生愛護動物、和動物交朋友的情感。

活動準備:

(1)動物行動周展板一塊。

(2)操作材料:作畫工具,各種蔬果,廢舊材料,彩泥、剪刀、固體膠等。

活動過程:

一、出示“動物行動周”展板,介紹最新活動。

前段時間,在“動物行動周”裏,我們開展了許多有趣的活動,誰來說說?

二、引導幼兒運用多種方法,創造性地表現動物形象。

1.看到你喜歡的動物朋友,你會想到什麼呢?和好朋友討論討論?(幼兒

自由討論後回答)

2.小朋友的想法真棒,有創意。那我們一起來開展“動物大聯想”活動吧!

有“盒子大拼盤”,“蔬果大玩家”、“彩泥大世界”、“創想長卷畫”,開始行動吧!

三、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創作活動。

幼兒創作,教師巡迴指導。(重點指導長卷畫的小朋友能創造性地作畫)

四、幼兒自由欣賞交流創作的作品,共同體驗成功的快樂。

小朋友把你聯想的動物朋友介紹給好朋友和客人老師聽。

幼兒園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體會故事中人物之間的互相關心、互相幫助的美好情感。

2.啓發幼兒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提煉故事發展的線索。

3.鼓勵幼兒根據故事中人物的不同形象,設計表演的動作、神態及語言的基調。

4.培養幼兒在共同佈置場景、選擇道具、表演故事時相互合作的能力。

  活動重點:

在老師的帶領下學說小動物們想的話和。

  活動難點:

感受小動物之間相互關心、相互愛護的感情。

  活動準備:

1.動物頭飾(兔、猴、鹿、熊)若干。

2.道具:大、小蘿蔔各一個,青菜、花生米、白薯多個。

3.故事錄音。

  活動過程:

  一、設疑導入,激發學習興趣。

1.師出示蘿蔔圖片,並提問:小朋友們知道這是什麼嗎? 幼:蘿蔔。 師:誰愛吃蘿蔔啊? 幼:小白兔。

2.引出故事: 師:現在是冬天了,地裏、山上都蓋滿了雪,好冷啊,小白兔又沒東西吃了,現在他決定出去找東西吃,我們來聽聽他找到了什麼吃的,你還能聽到哪個小動物的名字。

  二、初步欣賞故事內容。

1.教師播放故事。

2.提問: 師:小白兔找到了什麼吃的? 幼:兩個蘿蔔。 師:兩個蘿蔔一樣大嗎? 幼:不一樣大,一個大的,一個小的。師:你還聽到了哪個小動物的名字? 幼:小猴,小鹿,小熊。(教師根據幼兒回答出示圖片)

3.在教師的帶領下,疏通故事情節。 師:小白兔把蘿蔔送給了誰? 幼:小猴。 師:小猴把蘿蔔送給了誰? 幼:小鹿。師:小鹿把蘿蔔送給了誰? 幼:小熊。 師:小熊又把蘿蔔送給了誰? 幼:小白兔。

  三、再欣賞故事。

1.教師根據圖片講述故事,強調小動物們想的話:

A、雪這麼大,天氣這麼冷,……在家,一定也很餓。我找到了東西,去和他一起吃。B、他想了想,知道是好朋友送給他吃的。

2.提問:

(1)小動物們出去找東西吃,他們心裏是怎麼想的? 師:小白兔找到了吃的,他心裏是怎麼想的?幼:他多高興啊!要和小猴一起吃。

(2)他們是怎麼做的? 師:小白兔是怎樣做的?(把食物送給好朋友吃) 幼:他把大的蘿蔔送給了小猴。

(3)他們看到家裏的蘿蔔知道了什麼?師:小猴經過自己的家看到了蘿蔔,他是怎樣想到?(是好朋友送來給他吃的)幼:好朋友送來給他吃的。 師:蘿蔔又是怎麼回來的呢?幼:小白兔送給了小猴,小猴送給了小鹿,小鹿送給了小熊,小熊又送給了小白兔,所以蘿蔔有回來了。 師:你們喜歡不喜歡故事中的小動物?幼:喜歡。 師:爲什麼? 幼:他們互相關心,互相幫助。 請幼兒再次完整地欣賞一遍故事。

3.故事表演。

(1)師生共同確定、佈置場地,用頭飾代表不同小動物的家。

(2)讓幼兒根據自己的意思,自由扮演角色,進行表演。

(3)請個別表演好的幼兒單獨表演一次,教師帶領大家討論:他們什麼表演得好?幼:好。

(4)在音樂伴奏下,集體再完整地表演一次.師:聽完這個故事,你覺得小動物們對自己的朋友好不好?幼:好。 師:怎麼好的?幼:他們都想這自己的好朋友。師:讓我們回去把這個好聽的故事講給好朋友聽一聽吧。好不好? 幼:好。

活動延:分角色演一演。

幼兒園教案 篇6

遊戲意圖:

幼兒園生活中,總是會給孩子準備很多令他們期待的事情,其中,親子游戲就是一個,下面,給大家準備的精彩親子游戲,相信你一定會喜歡。

遊戲準備:

螞蟻頭箍、獎品

遊戲過程:

1.家長和自己的寶寶一起準備好遊戲所需要的東西。

2.遊戲開始之前,家長和寶寶先到起點去領取兩個頭箍。

3.家長和寶寶雙方給對方戴好頭箍。

4.遊戲開始,家長首先坐在自己的那個跑道上。

5.寶寶爬到家長的身上,準備開始遊戲。

6.哨聲響起的時候,家長和寶寶一起前進。

7.家長只能用雙手和雙腳,馱着寶寶前進。

8.遊戲過程中,寶寶要使勁抱着寶寶的肩膀,不能出現掉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