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寶寶教案範文(通用5篇)

幼兒園寶寶教案範文(通用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73W 次

作爲一名專爲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快來參考教案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寶寶教案範文(通用5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兒園寶寶教案範文(通用5篇)

  幼兒園寶寶教案1

  一、目標:

1、會用自己喜歡的顏色塗蔬菜

2、認識蔬菜的名稱。

3、喜歡和同伴根據蔬菜的顏色學習創編兒歌。

  二、準備:

1、西紅柿小青菜、茄子、蘿蔔等實物。

2、油畫棒未塗色的蔬菜圖片若干張。

3、紙合一個。

  三、過程:

1、引起興趣,導入活動。

星期天,老師買了一些蔬菜來招待小4班的小朋友人,這些蔬菜都藏在盒子裏。請小朋友猜猜盒子裏有哪些蔬菜?幼兒猜蔬菜的名稱。剛纔小朋友說了許多蔬菜的名稱。老師請小朋友摸一摸盒子裏到底還有哪些蔬菜?

2、幼兒感知蔬菜,並說出它們的顏色。

幼兒分別拿出蔬菜,說出蔬菜名稱。把這些蔬菜寶寶說給好朋友聽一聽。幼兒互相交流。老師帶來了幾種蔬菜寶寶?有四種蔬菜寶寶。這四種蔬菜寶寶顏色一樣嗎?不一樣。幼兒分別說出蔬菜的顏色。老師出示實物,請幼兒分別說出他們的顏色。西紅柿是紅顏色,青菜是綠色。茄子是紫色,蘿蔔是白色。老師把這些蔬菜寶寶說一句好聽的兒歌。

3、創編兒歌。

(1)、老師邊編兒歌邊出示圖片。西紅柿紅又紅,茄子紫又紫。

(2)、請幼兒創編蘿蔔和青菜的兒歌。蘿蔔白又白,青菜綠又綠。

(3)、集體朗誦兒歌一次。

(4)、請個別幼兒朗誦。

  四、幼兒練習

1、幼兒練習用自己喜歡的顏色給蔬菜寶寶穿衣服

2、老師巡迴指導

  幼兒園寶寶教案2

  活動目的:

1、幼兒能夠辨別不同的聲音,使幼兒對聲音產生探究的慾望。

2、培養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3、幼兒積極主動參與和操作。

4、發展幼兒聽覺、觀察力、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沙子、小石子、小鐵片、黃豆、卡通空八寶粥罐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罐寶寶,激發幼兒學習興趣

2、認識罐寶寶的食物:沙子、黃豆、小石子、小鐵片。

3、操作活動

1)指導幼兒隨意給每個罐寶寶喂一樣食物並提醒幼兒蓋嚴蓋子。

2)引導幼兒上下左右搖一搖罐寶寶,讓他們自由地跳起來。

3)啓發幼兒相互猜測罐寶寶吃的是什麼,並將相同聲音的罐寶寶配對成舞伴,在舞曲中快樂地舞蹈。

4、請幼兒幫罐寶寶找更多的食物和朋友

有的幼兒認爲罐寶寶吃飽了可以喝水,我肯定了幼兒的想法,並引導幼兒聽一聽罐寶寶肚裏的水聲,拓展了幼兒的視野與經驗。

  活動總結

通過遊戲的形式讓幼兒體會了探究的過程和快樂。在活動中,孩子在製作的同時,提高了幼兒的觀察力,動手能力而且也提高了注意力、聽覺。在遊戲中可以使他們在玩中學、在學中玩,沒有絲毫的壓力。

  幼兒園寶寶教案3

  設計意圖:

小班幼兒經常會在生活中關注物體的形狀,如:餅乾是什麼形狀的?紅旗是什麼形狀的?《綱要》中說:善於發現幼兒感興趣的`事物、遊戲和偶發事件中所隱含的教育價值,把握時機,積極引導。因此,針對小班幼兒年齡特點,我設計了"圖形寶寶"的活動,讓孩子在遊戲探索中對圖形產生興趣,並通過觀察、比較、想象、動手,初步感知不同圖形的不同特徵。

  教案目標:

1、通過觀察以及操作活動鞏固對長方形、圓形,三角形的認識,準確說出他們的名稱並能辨認這幾種形狀。

2、能初步排除圖形大小、顏色的干擾,正確辨認並將圖形分類,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

  活動重點:

教幼兒學習按物體的顏色、形狀進行分類。

  活動難點:

初步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

  教案准備:

教師示範材料一份,幼兒操作材料人手一份,圖形寶寶的家兩個。

  教案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出示三角形,讓幼兒辨認圖形形狀。並請幼兒說一說三角形穿的是什麼顏色的衣服?

(評析:孩子們知道圖形寶寶穿了不一樣顏色的衣服,在觀察的情境中對圖形寶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2、出示正方形,讓幼兒辨認圖形形狀。

師:"它又是穿着什麼衣服啊?"

3、再次出示其他圖形,請幼兒們說一說。

二、教師講解、示範

1、師:"老師想把這些圖形寶寶來分一分,我們一起把黃顏色的圖形寶寶放在一起,把綠顏色的圖形寶寶也放在一起,那你們知道老師是怎麼把它們分類的嗎?

2、老師跟圖形寶寶們做了一個家。你們看它們出來玩、忘記自己的在哪裏了,怎麼辦啊?你們想想幫助它們啊?

3、幼兒送圖形寶寶回家。

(評析:幼兒缺少集體遊戲的訓練,操作中有些混亂。)

三、講一講

幼兒互相講一講自己認識的圖形。

師:圖形寶寶們爲了謝謝小朋友們,它們想和我們交朋友,想試試我們小朋友是不是每一個都認識它們。

案例分析:

現在的孩子對於圖形基本都能認識,本次活動內容過於簡單,未考慮到幼兒的最近發展區。《綱要》中要求教育內容既貼近幼兒的生活,又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將幼兒的教育融入幼兒生活,讓幼兒在快樂的遊戲中主動地發掘真、善、美,獲取真知,是幼兒園課程最根本的出發點。而各個年齡段幼兒對遊戲的愛好又都不一樣,對於小班幼兒來說,模仿遊戲可以提高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又可以發展幼兒的觀察、思維能力。是孩子們最感興趣的遊戲類型。

如何讓幼兒真正做到"玩中學,學中玩"是本此活動需要改進的地方;其次教師應提供更多的時間讓幼兒展示自我,通過與環境、材料、同伴、教師的互動在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得到自主發展。

  幼兒園寶寶教案4

  活動目標:

1、進一步掌握幾何圖形的特徵。

2、發展幼兒觀察力、想象力和靈活的思維能力。

3、培養幼兒關注生活的態度。

  活動準備:

1、三張白紙上分別畫好幾何圖形。

2、兒人手一支鉛筆、一個幾何圖形、一把剪刀、一張空白的紙以及一張畫有幾何圖形的作業紙;每桌几何圖形若干;擦手毛巾;糨糊。

3、教師用的幾何圖形一套(長方形、正方形、梯形、三角形、圓形、半圓形、橢圓形)

  活動過程:

  一、興趣激發:

1、師:今天,齊老師請來了一些朋友要來我們班作客,它們是誰呢?(師出示正方形、圓形)

問:正方形有什麼特點?

圓形有什麼特點?

2、咦!有什麼事讓正方形、圓形娃娃這麼高興呢?原來今天它們要一起過生日。許多朋友要來祝賀。你們看!它們是誰?(師分別出示長方形、正方形、梯形、三角形、圓形、半圓形、橢圓形)

3、師:喲!這麼多客人,你們看看誰長得和正方形有些象呢?

你們幫正方形娃娃找到了相象的朋友,那跟圓形相象的朋友在哪兒呢?我們也來幫它找找。

  二、興趣體驗:

  (一)觀察探索

1、捉迷藏

三角形雖然沒有相象的朋友,但大家都願意和它一起玩。這會兒它們玩起了捉迷藏的遊戲。

(1)幼兒找圖形並填表格。師巡迴指導。

(2)幼兒說一說找到什麼圖形有幾個。

師:小朋友真能幹,躲在一起的長方形、正方形、梯形、三角形、圓形、半圓形、橢圓形都被你們找出來了。

(3)幼兒說一說在生活中這些幾何圖形喜歡躲在哪裏?

  (二)趣味遊戲

1、變魔術

現在齊老師要請小朋友來當魔術師,用這些圖形變出許多小圖形娃娃來。

(1)幼兒變魔術(大圖形變小圖形)

(2)問:你能告訴我你用什麼圖形變成哪些小圖形?

2、拼圖案

師:你們變出這麼多的圖形娃娃,今天是正方形、圓形娃娃的生日。我們就用小朋友變出的小圖形和老師爲你們準備的圖形拼一幅漂亮的畫當作生日禮物送給它們好嗎?

(1)幼兒拼貼(師巡迴指導)

(2)幼兒說一說用什麼圖形拼成什麼送給正方形、圓形娃娃。

  三、活動結束:

哎呀!天快黑了,正方形、圓形娃娃要回家了,我們趕快把禮物送給它們吧!

  四、活動延伸:

在活動區投放幾何圖形,幼兒自願組合幾何圖案。

  活動反思:

大班綜合活動《圖形寶寶》的設計思路是:大班幼兒已經認識了長方形、正方形、梯形、三角形、圓形、半圓形、橢圓形,對幾何圖形有着濃厚的興趣。本活動是嘗試將科學領域與藝術領域相結合。活動以圖形娃娃過生日爲主線,通過聽聽、看看、找找、剪剪、拼拼、講講等不同途徑,幫助幼兒進一步感知、並掌握有關幾何圖形的基本特徵。充分調動幼兒的各種感官,滿足幼兒探索發現、嘗試創作的慾望,符合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

  適宜性行爲:

1、教師注重各領域融合,互相滲透。

2、教師關注幼兒的個體差異。如在請幼兒找圖形並進行記錄時教師設計了不同類型的圖形。有簡單的、有複雜的;有的事先畫出圖案中躲着的圖形讓幼兒找找有幾個、有的則讓幼兒自己找出圖形並數數有幾個;最後讓幼兒用幾何圖形拼圖、組畫變化多,形象生動,容易滿足不同層次幼兒心理要求,使他們享受到表現自我能力的樂趣。

3、課前知識準備充分。活動前我與幼兒一同認識了許多含有幾何圖形的物品,幫助他們積累知識經驗,而本次活動則是實現幼兒原有經驗的再現、整合與提升。

4、把幾何圖形與實際生活有機結合,讓幼兒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不適宜行爲:

1、活動中過分地依賴於事先所設計的環節,現場應變能力不夠。

2、教師引導不夠。幼兒的思維在不同程度上存在一定的侷限性。如:聯繫生活環節。讓幼兒從生活中尋找幾何圖形,教師的導語限制了幼兒的思維,以致於幼兒的回答侷限於汽車上、窗戶上。可見,教師的引導語必須有助於拓展幼兒的思維,這樣幼兒的回答情況纔不會單一。

3、生生互動不夠。在幼兒找圖形環節時,教師可以請幼兒互相來檢查、驗證是否正確,這樣通過與同伴交流,不僅能提高幼兒之間的合作探究能力又能進一步幫助幼兒辨別圖形,能讓幼兒更快、更好的體驗成功之後的快樂感。

  幼兒園寶寶教案5

  【活動目標

1、初步體驗父母與寶寶之間愛的情感。

2、通過動作的表現,感受歌曲的韻律。

活動準備

錄音帶,照片,地墊每人一個,娃娃家

活動過程

一、活動開始

1、入場:小朋友們,娃娃家裏用漂亮的小墊子鋪成了小路,我們爬上去吧。

2、熱身活動:腳尖碰一碰,碰一碰!小手繞一繞,啪啪啪!頭兒搖一搖,搖一搖!

3、讓我們象小鐘表一樣,擺一擺我們的身體。

二、基本過程

1、放錄音:聽一聽這是什麼歌曲?歌曲裏唱了什麼啊?

2、看看媽媽的照片,激發孩子對媽媽的感情。

“小朋友,平時媽媽親你是什麼感覺啊?你們喜歡不喜歡媽媽親你呀?”

3、“那麼今天我們在娃娃家裏,很開心的,我們一起和媽媽親親好不好呀?”

4、教師演示教具唱歌曲,唱第一句可用手指指在小臉上,唱第二句搖搖頭,唱第三句雙手懷抱,念第四句,搖搖身體。(幼兒可自由跟唱)

5、老師放一段好聽的音樂,我們伴着音樂來做動作。

(三)教師帶領小兒唱歌曲。

(四)教師:“你們唱得真好聽,我們今天回家就唱給媽媽聽好不好呀?”

三、活動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