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實用的幼兒園小班教案範文集錦七篇

實用的幼兒園小班教案範文集錦七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2W 次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那麼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7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實用的幼兒園小班教案範文集錦七篇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知道我們家鄉的話是xx話,並能區分xx話和普通話。

2、能根據圖片理解童謠的內容,並學習用方言念童謠。

3、感受童謠的節奏變化和押韻的樂趣,並激發對家鄉的熱愛。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

重點難點:

理解童謠的內容,學用方言念童謠。

活動過程:

一、xx話引入,引起幼兒學習興趣。

教師指導幼兒用xx話和客人老師打招呼,讓幼兒初步感受xx話。

二、引導幼兒認識xx話,能區別xx話和普通話的不同。

1、引導幼兒認識xx話

師:小朋友你們知道我剛剛說的是什麼話嗎?

師幼用xx話和客人老師打招呼。

2、教師引入童謠,引導幼兒感受xx話和普通話的不同。

師:你聽到了哪句有趣的話?

師:這和我們小朋友平時用普通話念的兒歌一樣嗎?

三、利用多媒體課件,引導幼兒根據圖片理解童謠的內容,並學習每張圖所對應的xx話。

1、觀察ppt2,理解並學習童謠第一句

一、一、一,一啥個一?一隻小貓跑得急。

2、觀察ppt3,理解並學習童謠第二句

二、二、二,二啥個二?二隻小狗吹風涼。

3、觀察ppt4,理解並學習童謠第三句

三、三、三,三啥個三?三隻小豬爬雪山。

4、觀察ppt5,理解並學習童謠第四句

四、四、四,四啥個四?四隻老鼠偷吃油。

5、觀察ppt6,理解並學習童謠第五句

五、五、五,五啥個五?五隻小鴨捉小魚。”

四、完整念童謠,並介紹童謠的名字

1、教師五張圖一一出示,引導幼兒回憶童謠。

2、教師指圖,引導幼兒連起來完整念童謠

3、師介紹童謠名字

五、問答表演

1、教師答,幼兒問

2、教師問,幼兒答

3、集體表演

六、結束,進一步激發幼兒對家鄉話的學習興趣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藉助視頻中米卡和妞妞的故事,讓幼兒懂得遇到困難時不害怕,開動腦筋不放棄,告訴自己並相信自己一定行。

2。在活動中體驗自信的力量,鼓勵幼兒在生活中勇敢面對困難,積極地想辦法去解決困難獲取成功。

活動準備:

“相信自己我能行”故事視頻、“相信自己”歌曲、小鏡子

活動過程:

一、直接引入,觀看視頻“相信自己我能行”第一部分。

討論:小動物學校裏小動物都畫了自己喜歡的東西,小鹿老師誇獎大家都畫得很棒。可是小熊米卡怎麼啦?爲什麼米卡不開心呢?後來米卡成功的畫好了小飛機了嗎?他的表情是怎麼樣的?如果你是米卡,你也不會畫飛機的翅膀,你會怎麼辦?

二、以“戰勝困難的魔法歌”激發幼兒欣賞視頻中歌曲的興趣,鼓勵幼兒大膽跟唱。

三、觀看視頻“相信自己我能行”第二部分。

討論:小動物們在玩羊角球,小兔子妞妞爲什麼不敢參加?你願意幫助小兔子勇敢地參加嗎?小熊米卡和小鹿老師怎麼幫助小兔子的?小兔子能勇敢地玩羊角球了嗎?爲什麼?

四、幼兒牽手圍成圓圈齊唱“魔法歌”。討論:在生活中遇到困難應該怎麼辦?感受自信的力量。

六、討論:有什麼奇妙的方法怎樣讓自己變得自信?幼兒每人一面“魔鏡”,用最自信的笑容,用最洪亮的聲音,說出“我是最棒的,我能行”。幼兒自由結伴向同伴說出“我是最棒的,我能行”。

七、“自信寶貝”自由結伴魔法秀:遇到困難不害怕,告訴自己我能行。開動腦筋不放棄,相信自己一定行。遇到困難不害怕,告訴自己我能行,勇敢嘗試不放棄,相信自己一定行。我是自信寶貝,耶!

八、播放樂曲:相信自己,幼兒自由結伴舞蹈,結束活動。

活動反思:

自信是成功的基石,是一個人對自身力量的認識和充分估計,是一種良好的心理品質。幼兒自信心是兒童社會性發展的一個重要方面,能有效促進幼兒認知的發展、良好個性品質的形成。《指南》社會領域的目標3:具有自尊、自信、自主的表現,4—5歲典型表現:自己的事情儘量自己做,敢於嘗試有一定難度的活動和任務。5—6歲典型表現:遇到困難能夠堅持而不輕易求助。此次活動通過視頻中米卡和妞妞的故事,讓幼兒懂得遇到困難時不害怕,開動腦筋不放棄,告訴自己並相信自己一定行。並通過活動體驗自信的力量,鼓勵幼兒在生活中勇敢面對困難,積極地想辦法去解決困難獲取成功。

活動通過兩個視頻片段讓幼兒體驗小動物在遇到困難時如何面對並最終克服困難取得成功,在兩個視頻片段中,沒有讓幼兒回憶自己遇到困難的場景而是將故事情景拋向幼兒“如果你是小米卡,你也不會畫飛機翅膀,你會怎麼辦?”“你願意幫助小兔子妞妞勇敢地玩羊角球嗎?”,並通過朗朗上口的魔法歌曲正面引導幼兒如何面對困難,收穫自信。通過用最燦爛的笑容和最宏亮的聲音對着“魔鏡”說出“我是最棒的,相信自己我能行”,用最簡單最直接的'方法幫助幼兒樹立自信心。通過前面的鋪墊,幼兒自由結伴開展魔法秀將活動推向了高潮,最後通過一個歡快的歌曲“相信自己”結束活動,讓自信這一主題貫穿整個活動,讓幼兒成長爲自信滿滿、陽光燦爛的自信寶貝。

在活動開展中,我也不禁在思考自己的活動設計:活動通過多種形式幫助幼兒樹立自信,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是一種心理暗示與強化,但是真正的幼兒自信心的培養更多應該落腳在:創設各種機會幫助幼兒獲取成功體驗和日常生活中關注幼兒遇到困難時的適時引導,這樣才能讓我們的孩子真正地擁有陽光收穫自信!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教學內容:

唱《幸福拍手歌》

教學目標:

1.能自信、自然、有表情地演唱《幸福拍手歌》,學習在弱起歌曲的強拍開始做動作,合拍地邊唱邊表演。

2.創編新歌詞,併合着音樂邊唱邊做相應的動作。

3.愉快地參與創編、表演活動,表達對幸福生活的積極態度。教學重點:學唱歌曲《幸福拍手歌》。

教學難點:感受音樂作品歡快的情緒,用歌聲及恰當的肢體語言表現情緒。教具準備:鋼琴、《幸福拍手歌》課件。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情境導入。

1.師生問好:

師:同學們好?

生:您好,您好,老師您好!

2.談話導入:

老師:“同學們,你們認識黑板上的“幸福”這兩個字嗎?你們知道它的意思嗎?(學生答)

老師:“在生活中,有什麼事情讓我們感到幸福?說一說。”(學生自由說)

老師:“同學們,當你感到幸福的時候,你會用什麼樣的方式表達?”(學生回答)老師:“讓我們來聽一首歌,聽完告訴老師,這首歌裏是怎樣表達幸福的?”(肢體表達)

二、發聲練習。

師彈:1234|555‖

生唱:幸福幸福幸福

師彈:|1‖

生唱:幸福幸福幸福(要求:氣息平穩而有支持,聲音圓潤連貫)

三、學唱歌曲:

1.初聽歌曲《幸福拍手歌》

問:誰來告訴我?(拍拍手、跺跺腳、打打肩膀、握握手)

2.這些都是用肢體語言來表示的,對嗎?

3.揭示課題:“今天我們要學唱一首日本兒童歌曲《假如幸福的話拍拍手吧》。這首歌曲還有一個名字,叫做《幸福拍手歌》”。(板書課題)

4.請同學們打開書,看着書完整的聽一遍這首歌曲。

要求:(可跟着歌曲的節拍隨意做做動作,但是嘴巴不能發出聲音)

問:這首歌的節奏怎樣?

5.出示本首歌歌譜,解釋並學習。

6.老師讀第一段歌詞,學生仔細看歌詞。

7.老師:“同學們能不能按照節奏讀歌詞呢?”

要求:學生試一試。哪些句子讀的不好,提出來,大家一起解決。

8.學生跟錄音範唱輕聲唱一唱。

9.老師彈伴奏,學生跟唱全曲。

要求:(1)學生聽好前奏,聽老師喊拍起唱。

(2)解釋弱起,開始的這一拍要唱的弱一點。重音在小節線的後面。

(3)這一遍歌唱中不做動作。

10.完整演唱歌曲。

三、小組合作創編。

1.激發創作靈感“同學們,你們還可以用什麼動作來表達自己幸福的情感與心情呢?”讓我們當一回小小作詞家!(一段)

2.小組合作,自由編演(教師巡行檢查、指導)

3.唱一唱、演一演。

4.比一比、評一評。

四、小結

快樂的四十分鐘又要過去了,最後老師想在我的歌聲中結束我們的這節音樂課好嗎?同學要配合呦啊!

師唱:如果感到幸福你就點點頭。生做動作:點頭

師唱:如果感到幸福你就跟我走。生做動作;走兩步

師唱:如果感到幸福你就說再見、再見!生唱:再見、再見!師唱:如果感到幸福你就說再見!生唱:再見!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4

一、目標:

1、初步理解詩歌內容,感受詩歌的語言美。

2、在看看、講講、做做中學習詩歌,萌發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二、準備:

1、課件,電腦,電視機。

2、三幅場景圖(花園中花兒開放了;池塘裏魚兒在搖尾巴;樹林中樹枝長出了嫩芽)。

三、過程:

1、感知小雨點。

師:“小朋友,春天到了,你們聽,這是什麼聲音?(雨聲)

師:“小雨點從天上落下來會發出什麼聲音呢?(嘩啦啦、滴答滴答)

師:“小雨點從天上落下來時特別高興,邊落邊唱:‘沙啦啦,沙啦啦’”。

2、通過師生活動,讓幼兒感受春天的美,初步理解詩歌內容。

(1)播放視頻,回憶已有感知詩歌內容。

(2)幫助幼兒初步掌握詩歌內容,體驗春天給事物帶來的快樂情感。

師:“小雨點,沙啦啦,唱着歌兒落在什麼地方?(出示場景圖)

①小雨點落在花園裏。

師:“小雨點,沙啦啦,落在花園裏,花兒怎樣了?”“花兒會說些什麼呢?”

師:“花兒喝到了雨水,一朵一朵都開了,好像張開了嘴巴在說話。

②小雨點落在池塘裏。

師:“小雨點,沙啦啦,落在池塘裏,池塘裏有什麼?他們在幹什麼?(小魚游來游去,很開心)

師:“你們從哪裏看出小魚很開心?”(尾巴在搖來搖去)

(師小結,朗誦:小雨點,沙啦啦,落在池塘裏,魚兒搖搖小尾巴)

③小雨點落在樹林裏。

師:“小雨點,沙啦啦,落在樹林裏,樹林裏發生了什麼變化?”

師:“小樹的葉子慢慢變綠了,變大了。(引導幼兒邊做樹發芽,邊學短句:樹枝長出新嫩芽)

(師小結,朗讀:小雨點,沙啦啦,落在樹林裏,樹枝長出新嫩芽)

3、學習詩歌。

師:“小雨點,像個頑皮的小娃娃,一會兒落在這兒,一會兒落在那兒,使春天變得非常漂亮,我們把他編成一首好聽的兒歌,名字就叫《小雨點》。

(1)幼兒邊看課件邊聽老師朗誦2遍。

(2)幼兒跟老師集體念2遍。

4、結束。

師:“小雨點還可以落在哪裏呢?”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5

活動目的:

1、知道太陽的光芒有七種顏色,願意在集體中大膽表述。

2、體驗傳話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環境創設、錄音、七種顏色的太陽寶寶圖片等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

1、 師:今天天氣真好,讓我們一起到花園裏逛逛吧,多美麗

景色呀!咦?這是誰啊?(幼兒和太陽媽媽打招呼)

2、(放錄音)我是太陽媽媽,天空是我的家,美麗的地球是我生活的地方,我有七個寶寶,它們是紅寶寶、橙寶寶、黃寶寶、綠寶寶、青寶寶、藍寶寶、紫寶寶,這些寶寶天天和我在一起,哎呀,今天我的這些寶寶不知跑到哪裏去了,小朋友,你們願意幫我找找嗎?

二、遊戲:找寶寶

1、哎呦,太陽媽媽有這麼多的寶寶需要找,那你有沒有聽見太陽媽媽有哪些寶寶呢?

小結:太陽媽媽有七個寶寶,它們是紅寶寶、橙寶寶、黃寶寶、綠寶寶、青寶寶、藍寶寶、紫寶寶。

2、誰先去幫太陽媽媽找個寶寶呢?找到後要告訴太陽媽媽:你 給太陽媽媽找到了什麼寶寶。

3、集體找

師:這麼多人要去找。那這樣吧,這次我們就一起去找,每個人找一個寶寶,找到了你可以告訴太陽媽媽,也可以告訴你的朋友:你找到了什麼顏色的寶寶。

三、送寶寶回家

太陽媽媽真高興,一下字找到了這麼多寶寶,那我們快把寶寶送回家吧!

1、送寶寶

2、檢查(快瞧瞧,寶寶有沒有走錯家,是不是都回來了)

四、傳話遊戲

讓我來看看寶寶們是不是都到齊了,(邊說邊拿掉三個寶寶)好象還少了一些,哦,我知道了,寶寶說他們想和小朋友做遊戲,我呀只能把要找的寶寶的名字告訴第一個小朋友,但是得請最後一個小朋友去找,你們有什麼辦法嗎?

1、自由結伴,找五個好朋友。

2、傳話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6

目標:

1、經過拆紙盒遊戲,發展托兒的撕、剝技能,進一步激發托兒的探索興趣。

2、教育托兒自我的事情自我做。

準備:

童鞋盒包裝成的禮物盒人手一個(桔子、花生、毛巾),垃圾筒兩個

過程:

一、引入活動

1、整理散落在地上的禮物盒,引導孩子按顏色擺放。

2、教師小結:小朋友真能幹,把地上的禮物盒都撿起來了,楊教師要把這些漂亮的禮物盒送給你們。

二、物盒中的祕密

1、你喜歡什麼顏色呀?(針對孩子的回答,一一送禮物)

2、搖一搖!誰在禮物盒裏呀?我們拆開來看看好嗎?(托兒拆紙盒)

三、發現祕密

1、是誰呀?(學說:桔子、花生)

2、桔子必須很好吃,想不想吃桔子?誰會剝?(請本事強的孩子演示)

3、教師小結並簡單演示:先用食指在桔子的小肚肚上鑽一個小洞,然後,請大拇指幫忙把桔子的衣服剝開。

4、托兒團體操作剝桔子,教師觀察指導。(引導托兒用毛巾擦手)

5、托兒品嚐桔子。(鼓勵托兒與他人分享自我的勞動成果)

6、剝花生

我們小朋友自我剝桔子,教師真高興,我們自我的事情自我做!

1、看!這是什麼?(花生)花生怎樣剝呢?

2、教師示範講解剝花生,托兒嘗試剝花生。

3、托兒品嚐花生(結束)

四、延伸活動:盒子游戲

將活動後的鞋盒進行自由操作,如:築高樓、排長隊等等。

幼兒園小班手工教案範文二#:剪窗花#

活動目標:

1、學習剪窗花技能,發展小肌肉動作的協調性。

2、學習合作組畫,感受疏密、高矮、前後排列比較的美。

活動準備:

多色蠟光紙和普通紙、剪刀、膠水、蠟筆、每組一張大白紙

活動過程:

1、讓幼兒觀察桌面材料和工具,明確剪窗花的活動資料。

2、教師示範:

(1)把大方紙變成多層三角形。

(2)找準中心點,剪成花瓣形。

(3)用剪刀在三角兩邊剪出“小嘴”、“小洞”、“小縫”。

3、讓幼兒取出白紙練習剪窗花。

4、幼兒自取蠟光紙剪花朵,提醒幼兒要拿緊中心點。

5、幼兒圍在桌子自由走動粘帖紙花,然後用蠟筆或油畫棒添畫莖和葉。

6、展示幼兒作品,可引導幼兒互相評議,從中尋找疏密、上下、對稱不對稱等表現手法。

7、幼兒可根據需要修改作品,教師幫幼兒展示作品。

活動結束:

小朋友一齊探討。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7

一、活動目標:

1、能聽辯音源的方向,提高聽音的能力。

2、能遵守遊戲規則,愉快地參與遊戲。

二、活動準備:

1、小動物頭飾人手一個。

2、小仙女頭飾一個,音樂盒一個,配班老師一個。

三、活動過程:

(一)聽聽音樂:

教師以小鳥姐姐的身份:“今天,小鳥姐姐請來了一位美麗的客人——小仙女,小仙女帶來了一個漂亮的音樂盒,我們閉上眼睛一起來聽聽音樂盒裏的音樂。”

(二)跟着音樂走:

“音樂盒裏的音樂好聽嗎?”

“那我們一起聽着音樂讓小仙女帶我們到森林去玩。”

(三)玩玩遊戲:

1、“謝謝小仙女帶我們來森林,一起說再見。”(小仙女“再見有什麼事就大聲喊我。”)

2、玩拉拉手的遊戲,中途老師說天黑了,小動物將頭飾拉下遮住眼睛。教師引導幼兒想想回家的辦法。(是誰帶我們來的森林?)

3、請小仙女用她的音樂盒帶我們回家:“小仙女,小仙女,快來幫幫忙。”

4、小動物們遮着眼睛聽着音樂回到了家,拉開頭飾一起說:“謝謝小仙女,再見。”(誰幫助我們回的家?我們是聽着什麼回家的?)

遊戲重複3次後,請個別幼兒來扮手持音樂盒的小仙女。

(四)結束活動:

“想不想再玩一次遊戲?那我們去找更多的好朋友一起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