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遊覽圖作用大》幼兒園大班教案範文

《遊覽圖作用大》幼兒園大班教案範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79W 次

【活動目標】

《遊覽圖作用大》幼兒園大班教案範文

1、學會看導遊圖、瞭解導遊圖的作用;

2、能利用導遊圖設計遊覽路線、解決實際問題;

3、能與同伴協商合作完成任務、體驗與同伴合作的快樂。

【活動重難點】

重點:學會看遊覽圖、並瞭解其作用。

難點:能夠利用遊覽圖解決實際問題設計遊覽路線。

【活動準備】

動物園遊覽圖、彩色打印圖每組一張;彩筆、抹布。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引出主題。

小朋友、我們今天去一個好玩的地方:亞洲最大的野生動物主題園、你們想去嗎?爲了方便我們參觀動物園、管理員給我們寄來了一張動物園的景點遊覽圖、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吧。

二、出示遊覽圖、指導幼兒觀察線路。

(一)先整體感知、然後分區觀察。

1、這張遊覽圖你們能看懂嗎?上面有什麼?

2、引導幼兒分區觀察:動物管理員悄悄告訴我、爲了方便大家參觀、他們把動物們進行了歸類分區、現在請你們來找一找、一共分爲哪幾個區?

3、這裏除了有許許多的動物、你還發現有什麼標誌、這些標誌告訴我們什麼?

(二)我說你猜:進一步熟悉動物場館在導遊圖中的方位。

1、教師通過不同場館的方位提示描述動物館的位置、請幼兒猜一猜。

2、請個別幼兒按照剛纔教師師範的方法描述動物場館的位置、其他幼兒猜。

三、實踐活動:

(一)找一找:老師指定某個動物場館、讓幼兒嘗試尋找到達的路線、比一比誰找的路線短、爲之後分組選擇路線打下基礎。

(二)畫一畫:按要求畫出指定遊覽路線。

1、提出畫路線圖要求:參觀動物園有許多條路線可以走、到底選哪條呢?爲了增加遊戲的難度、要求每組的路線必須滿足所有組員的願望、而有線路不能重複走、還必須要經過兩個洗手間。

2、請小朋友六人一組進行自由結伴分組、並學會協商、誰負責拿筆記錄、誰適合作介紹。

(三)介紹各組的路線。

請每組選出的代表說出自己組走的路線、經過了哪些動物館。

四、延伸活動:

(一)你還在哪裏見過類似的平面圖?這些圖可以爲我們提供哪些幫助?

(二)教師小結:生活中的平面圖可以幫助我們儘快地熟悉陌生的環境、並且能順利地到達想要去的地方。

說課稿:

一、說教材

(一)教材分析:本次活動內容選自《幼兒園適應性發展課程》大班主題活動《去旅行》。《綱要》中指出、教育活動內容的選擇“既要貼近幼兒的生活”、“又要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隨着幼兒年齡的增長、跟隨成人外出的機會增多、景區遊覽圖、場館佈局圖、安全逃生圖、小區路線圖等平面示意圖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如果幼兒能夠初步看懂這些平面示意圖既符合幼兒的現實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戰性、並有利於培養幼兒解決現實中可能遇到問題的能力。

(二)設計意圖:活動結合幼兒已有的知識經驗和學習特點、努力爲幼兒營造一個寬鬆、和諧的學習氛圍、讓幼兒積極主體地參與學習活動中、體現幼兒的主體地位。而幼兒與同伴的協商、合作能力是在共同活動的過程中培養和提高的、因此本次活動還着重引導幼兒在遊戲化的學習使用動物園遊覽圖的同時、提供給幼兒嘗試協商、討論確定遊覽路線的實踐機會、提高幼兒合作、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活動目標:活動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着導向作用。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認知水平及實際情況、本次活動確立了以下三點目標:1、學會看導遊圖、瞭解導遊圖的作用;2、能利用導遊圖設計遊覽路線、解決實際問題;3、能與同伴協商合作完成任務、體驗與同伴合作的快樂。

(四)活動重難點:由於幼兒對此類知識少有經驗、因此我將本活動的重點定位在學會看遊覽圖、並瞭解其作用。難點是能夠利用導遊圖解決實際問題設計遊覽路線。

二、說教法

《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爲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教師要心中有目標、眼中有幼兒、以互動開放的理念、讓幼兒真正成爲學習的主體。因此、本次活動中我主要採用了以下三種教學方法:情境體驗法、設疑置趣法、多元整合法。

1.首先是情境體驗法。逼真的遊戲情境更能激發幼兒主動參與活動的興趣、因此活動開始就用開門見山的方式說出本次“參觀動物園”的活動內容、孩子的已有經驗對這一內容並不陌生、並且也非常感興趣、這就首先抓住了孩子們的興趣點、並且整個活動將這一線索貫穿始終、讓孩子們始終沉浸在“參觀動物園”的遊戲情境中。

2.其次是設疑置趣法。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爲重要。通過有效提問、會使幼兒引發思考、對所感知的經驗進行整理。你能看懂遊覽圖嗎?獅子館在什麼位置呢?走什麼路線才能到達呢?一個個問題將孩子推到了探索的前沿、讓幼兒自己主動參與活動、探究發現遊覽圖的特點和作用、並學以致用、逐步深入。

3.最後是多元整合法。任何教育都不是單領域的、在一節活動中能夠給孩子最大程度的將各領域經驗知識互相滲透。此次活動不僅僅是單純對遊覽圖的認識、還在整個活動中有機的結合了空間方位、同伴協商、分工合作等因素。

三、說學法

在活動過程中、教師要營造一個寬鬆的氛圍、激發幼兒內在的學習動機、調動幼兒的多種感官和已有經驗參與探究、讓幼兒通過看一看、想一想、說一說、試一試等方法、在與材料、同伴、老師的互動中、學會看遊覽圖、瞭解其作用、並在日常生活中嘗試解決實際問題。鍛鍊與同伴共同協商、合作的經驗及能力。

四、說活動過程

首先開門見山直接導入今天活動的主題:參觀動物園、讓幼兒對今天的活動充滿了興趣和參與的渴望。

其次出示動物園遊覽圖、指導幼兒觀察線路、使幼兒學會認真觀察圖片的每一個細節、並瞭解他們的作用。這環節重點讓幼兒知道:導遊圖中不僅有動物館的標誌、還有我們生活中需要的場所標誌、使我們對動物園的整體佈局有了瞭解、給我們的遊玩帶來了便利。爲了熟悉不同場館在遊覽圖中的方位、教師通過示範描述讓孩子學會用語言進行表述、發展口語表達能力和空間方位的認知。

第三、在幼兒熟悉了方位之後、讓幼兒動手進行實踐。此環節重點讓幼兒掌握:有了遊覽圖、遊客就更加清楚自己想看的動物的具體方位了、進一步理解導遊圖的功能。

第四、在延伸部分、讓孩子們對平面圖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與生活相結合、瞭解這些平面圖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那些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