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選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彙編十篇

精選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彙編十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2W 次

作爲一名老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要怎麼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1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彙編十篇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理解歌曲內容,學會演唱歌曲。

2.體驗歌曲優美的旋律以及合作演唱的效果。

重點難點:理解歌曲內容,學會演唱歌曲。

環境與材料:音樂錄音帶

重點指導體:驗歌曲優美的旋律以及合作演唱的效果。

一次備課

聽故事

--教師將歌曲內容改編成一個小故事,提問:故事裏有誰?他們的小船搖到了哪裏?他們看到了什麼?

欣賞歌曲

--教師範唱歌曲,幼兒小聲跟唱,同時鼓勵幼兒爲歌曲拍節奏。每聽一遍歌曲就變換一種拍節奏動作。這樣可以提高喲額聽歌的興趣,從而使幼兒在聽歌的過程中,由小聲跟唱到逐漸熟悉,學會歌曲。

合唱

--教師播放歌曲錄音,請幼兒傾聽並注意區分錄音中兩個聲部的演唱方法。

--請幼兒唱主旋律,教師配伴唱。

--幼兒分爲兩組,在教師指揮下一組唱旋律,一組唱伴唱,並引導幼兒唱好歌曲中的頓音、漸強、漸弱。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什麼結子高又高》這首歌選自《劉三姐》選曲。是廣西壯族的山歌,曲調優美、琅琅上口,其問答式的山歌對唱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供幼兒創作新歌詞,培養幼兒善於思考,並勇於接受挑戰,互動合作的空間很大。讓幼兒嘗試自己填詞,嘗試自己將猜謎匹配到已經熟悉的歌曲旋律之中,深受孩子的喜愛,孩子們唱着屬於自己的山歌,體驗和分享着成功與合作的快樂。

活動一:演唱歌曲《什麼結子高又高》

活動目標

1.通過猜謎遊戲感受山歌對唱的特點,並體驗對唱山歌的樂趣。

2.探索與歌詞相匹配的圖片,理解、記憶歌詞。

活動準備

農作物圖片:高梁、玉米、豆角、芝麻;圖譜(附後)。

活動過程

1.以猜唱謎語的形式引入歌曲。

告訴幼兒要請大家猜謎語,謎底就藏在這首《什麼結子高又高》的山歌中,教師演唱歌曲謎面,請幼兒來猜一猜四種農作物。

2.教師邊畫圖,邊問邊唱。

3.幼兒猜謎,教師出示四種農作物圖片供幼兒選擇、匹配相對應的歌詞。

4.幼兒邊看圖譜,邊嘗試演唱歌曲。

5.教師請幼兒尋找學習中的困難之處,大家一起互相幫助。

6.通過教師與幼兒對唱的形式練習演唱歌曲。

教師唱謎面,幼兒唱謎底,襯詞部分一起唱。如:(師)哎,什麼結子高又高咧?(合)嗨高又高;

(幼)哎,高粱結子高又高咧,(合)嗨高又高。當採用完整接唱時發現對於幼兒有一定難度時,便及時調整爲先分旬接唱,再對唱的形式。師幼合作對唱歌曲,幼兒非常投入,師幼互動效果好。

7.以對山歌比賽的遊戲形式,開展男女幼兒對賽山歌活動,男女幼兒輪流問答,並嘗試自編動作進行表演唱。

說明:原曲調爲島調,幼兒學習適宜G調,教學中可選擇易於幼兒接受的第一段,歌曲最後一句幼兒不易掌握可改多留說詞。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學習用接唱和對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2、嘗試獨立地按節奏創編謎語歌詞,玩猜謎遊戲。

3、體驗有節奏地念象聲詞的快樂,在一次次的更高要求中感受到挑戰性,並勇於戰勝困難。

活動準備:數張謎語造作圖片

重點:願意通過問答的形式歌唱謎語歌

難點:模仿歌曲中描寫動物外形習性的歌曲進行創編並歌唱。

過程:

一、開始部分:熟悉歌曲內容,學習用歌曲回答出謎語的答案

師:今天老師帶來一首有趣的歌,請你們仔細聽,猜猜看歌裏唱的是誰呢?

1、 教師邊出示圖邊唱:腦袋圓圓的,眼睛亮亮的,銼銼銼銼銼,你們大家猜猜看,這是什麼動物?(清唱1―2遍)

2、 師:你們猜出了嗎歌裏唱的是誰(人,小兔子,大灰狼)

3、 師:腦袋圓圓的,眼睛亮亮的小動物還真不少。歌裏面有一句我覺得最好聽你們聽(老師隨琴唱),你們能用這一句把你們的答案告訴我嗎?

4、 請兩名幼兒試這回答。師提問:你猜的是什麼?你可以怎麼回答我?(引導幼兒發現可以用各種發法,將動物的名稱填到歌詞中去)

5、 幼兒集體唱各唱各的謎底

師:現在請你們一起把你們自己的謎底唱給我聽,你猜的是什麼,那你就要唱?先聽我來問。

6、 隨機點幼兒請幼兒回答

師:腦袋圓圓的,腦袋大大的動物還有嗎,請你再想一個,如果我提問後點到你,你就要站起來完整唱着來回答我

二、換謎語:幼兒通過謎語遊戲,瞭解基本特點,及熟練歌曲的問答結構的歌唱

師:下面我的歌詞要變了,你們猜猜這次我唱的是什麼小動物?

1、腦袋圓圓的,眼睛亮亮的,耳朵尖尖的,鬍子長長的

2、幼兒討論後得出一致的答案,並完整的唱出答案

3、師:你們真聰明,我的歌詞又換了腦袋圓圓的,眼睛亮亮的,身上有羽毛,打開像扇子

4、請一名幼兒回答問題部分

師:你知道我唱的是什麼小動物嗎,唱出告訴我好嗎?

5、幼兒一起唱歌回答

6、連續猜兩個謎語:牙齒尖尖的,皮膚皺皺的(請一個幼兒個別回答)

身上有座山,能夠駝東西

三:不看圖片聽老師唱歌提問

師:小朋友怎麼這麼厲害,對了剛纔我用圖片在提醒你們,現在我不用圖片了,聽好了。

1、請幼兒猜兩則謎語:腿兒粗粗的,牙齒尖尖的;身上有口袋,走路跳、跳、跳。

四:自己嘗試按節奏創編

師:我肚子裏準備的小動物都讓你們猜出了,你們自己能編個謎語讓大家猜猜嗎?

1、請你們先想想,全體幼兒在音樂下自己自由創編一次

2、提醒策略:可不可以加上小動物喜歡吃什麼?

可不可以加上小動物什麼樣子?

可不可以加上小動物的叫聲呢?

3、請一名幼兒上來創編

4、教師加以整理完善,幼兒一起歌唱回答

5、表揚完全是自己唱出提問部分的幼兒

五、結束部分:商量出這首歌曲的名字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動物狂歡節

活動的生成原因及背景:

目前,幼兒園音樂教育仍然側重於“雙基”教學,在音樂教學中較注重培養幼兒唱歌、跳舞學的能力,忽略了對孩子音樂欣賞能力的培養。而今,音樂教育提倡適應兒童個性,擴展創造性經驗的音樂欣賞教育,美國音樂教育家穆賽爾提出:“音樂教育就是欣賞教育,就是爲了欣賞而進行的教育”。這種新的教育理念給予我極大的啓示。於是我在音樂角投放了音樂形象生動明顯的樂曲《賽馬》、《小白船》、《真假娃娃》等,留意孩子們對這些音樂的反應,注重蒐集捕捉來自孩子們的信息。我驚喜的發現他們對音樂的反應是不由自主的。就連平時音樂活動中不積極的孩子也被吸引了過來;他們隨音樂或快或慢,或高興或悲傷,或真實或詼諧地表達着自己對音樂的理解。雖然每個孩子的動作不同,但從表情我們可以看出他們大致的感受都是相同的。其間,音樂象根無形的指揮棒,混合着空氣調控着我及每位孩子。

捕捉到的信息:

a、大班孩子已經有了較強的音樂感受力與表現能力。

b、孩子們在平時的生活、遊戲中已經接觸、感受到了一些生動、明快的音樂形象。他們對這種寬敞的活動形式,思維方式,無限放大的想象空間特別感興趣。

設計思路:

這首曲子是一首世界名曲,音樂形象鮮明,生動,曲調轉換對比強烈,易於幼兒理解、感受,並運用不同肢體語言動作來表達音樂所表現的情緒,情感,並引領幼兒展開想象,在遊戲中感悟音樂元素,感受優美音樂所帶來的意境美。

活動目標:

1、感受和體驗音樂中不同節奏,不同樂器所表達的音樂形象,並運用身體動作來表現音樂內涵。

2、體驗在音樂變化時及時控制和轉換自己的情緒、動作,培養對音樂欣賞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動物狂歡節》CD,多媒體課件

2、動物頭飾、森林環境創設

活動過程:

一、分段引導幼兒傾聽音樂、初步用身體動作,語言表現音樂形象。

1、森林裏舉行動物狂歡節啦,瞧,蹦蹦跳躍的袋鼠,調皮靈巧的小鳥,慢慢走路的烏龜,還有各種可愛、憨厚的動物們踩踏着或重或輕的步伐,好快樂的前進着,第一個出場的是驕傲尊貴的………(音樂開始)

師幼圍坐成半圓,師用生動的語言描述來引導(激發幼兒產生繼續傾聽的願望)

2、小朋友們剛纔聽到哪些動物走來了?

師:它們怎麼來的?學一學,做一做

幼兒:自發表演自己喜歡的音樂形象。(師幼一起互動爲後面的自發表演打好基礎)

二、音畫合壁,進一步感受、體驗音樂,師幼用動作表現對音樂的理解。

1、課件與音樂、同步播放,進一步感受音樂。

① 你們聽到音樂、看到出場的動物,讓我們學學它的樣子,看看誰最像?

② 老師與幼兒一起學小鳥,烏龜等,並用生動的語言渲染氣氛。

③ 你想當獅王、小鳥、小兔還是大象呢?

師:大獅王邀請我們去森林裏參加動物狂歡節,可是要我們隨着剛纔的音樂,邊表演邊去,我們能不能做到呢?

2、顛倒音樂播放順序,讓幼兒用動作、表情表現出來,幫助幼兒感受理解音樂形象,並更準確的記憶音樂。

大象一小鳥一小兔一獅王

④ 逐段分析音樂,表演音樂,師身心投入地融入表演動作並帶動幼兒投入其中。

⑤ 師:這些動物中誰走路最快。

師:誰走得最慢?誰走得最輕?誰的步伐又是最重的?

(這樣通過對比,讓幼兒充分理解不同輕重緩急的音樂可表現不同動物形象,還可幫助幼兒記憶音樂的不同節奏,不同情緒,不同旋律)

三、身臨其境,分角色投入表演

1、教師帶幼兒自選角色並戴上頭飾,按音樂形象順序走入事先佈置好的森林,去參加動物狂歡節。

師:現在我們扮演自己喜歡的動物,聽到音樂後按順序排隊走進大森林

幼:戴頭飾

師:看看誰的耳朵最靈,可不能聽錯喲

1、播放完整的音樂,師幼表演

2、聽音樂,按自己的角色隨意做合適的動作,隨大獅王到室外去做遊戲。

點評:

這是將經典音樂具體作爲幼兒欣賞的遊戲活動的一個很好的嘗試。可是將遊戲自然滲透在音樂教育的情境中,使幼兒在積極愉快的情緒狀態下參與音樂活動,不僅是一個觀念問題,也是一個技術問題。根據許卓婭教授一種全新音樂教育的評價理念,價值第一,情境第二,策略第三。我將試用這樣的理念來評價活動。

首先,通過這個活動目標,設計者主要讓幼兒在活動中感受,理解音樂的不同情緒、節奏、強弱,並運用身體動作表現出來,感受到音樂的美,體會音樂的樂趣,真正做到呼吸音樂,讓音樂動起來,幼兒表現欲得到了釋放,感受理解力增強了。

其次,在本活動中,設計者先創設了極具審美的音畫合壁的意境,幫助幼兒從聽覺,視覺運動覺來欣賞理解音樂,然後創設森林環境,讓幼兒做森林的主人去參加動物狂歡節,這使幼兒走進音樂,融入音樂發生了質的飛躍。展現了一幅極具動感的大自然境界,這使人們深切感受到:理想的音樂教育活動應該是以審美感動爲基礎。

本活動最大限度地留給幼兒想像的空間,教師主導地位體現的恰如其分,始終傳遞了這樣一個信息,我是多麼享受這個音樂,多麼享受音樂帶來的快樂!多麼享受因走進音樂而帶來的樂趣!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舞蹈——《小籬笆》

活動目標:

1,熟悉旋律,學習小籬笆舞蹈的基本動作。

2,通過新的學習,能夠跟隨老師完成基本動作。

3,樂意跟隨音樂跳舞。

活動準備:鋼琴伴奏《小籬笆》,熱身舞蹈《暖和和的太陽》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引發幼兒興趣。

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今天上的是什麼課嗎?舞蹈課。那麼在上舞蹈課之前,我們應該做什麼?熱身!"

二,播放音樂,做熱身運動。

師:"小朋友們,跟着老師一起動起來吧。"

三,鋼琴《小籬笆》,讓幼兒熟悉音樂。

師:"老師接下來要教給小朋友一個舞蹈,現在,請小朋友聽聽這首舞蹈的旋律。"鋼琴彈奏《小籬笆》。

師:"小朋友們有沒有覺得這音樂很熟悉啊?它叫什麼名字?《小籬笆》。我們之前有學習過小籬笆的歌曲,小朋友們還會唱嗎?那麼,老師表演一遍小籬笆的舞蹈,小朋友們可以跟着鋼琴唱小籬笆,爲老師伴奏。"

四,教師剖析動作,幼兒學習動作。

1,教學重點:

鍛鍊幼兒手腳的協調性,幼兒能跟隨音樂跳出大部分的舞蹈。

2,幼兒回憶動作。

師:"老師表演完了,那現在哪位小朋友可以告訴老師,老師剛剛跳舞用了哪些動作?"

請幼兒回答。師:"哦,我剛纔做了這個動作,那麼,老師剛纔做這個動作的時候小朋友們在唱小籬笆的哪句歌詞?是'青青的草兒發嫩芽'這句歌詞對不對。那小朋友你們看,老師的這個動作像不像小草在發芽啊?那我們都來學習一下小草發芽這個動作好嗎?首先,小草還沒有發芽之前的動作是什麼樣的?兩隻手掌和在一起,放在身體的前面,放低一點。然後,小草開始長大,我們的兩隻手慢慢的向上,在長大的時候,小草很高興,於是它就邊搖邊長,我們的手,也要左右搖,來試一下,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好,現在小草露出地面了,它要發芽了,小草發芽是什麼樣子的,這樣的是不是,好,那麼我們把它連起來做一遍。"教師邊唱歌詞邊做動作。

師:"那麼,你們還記得老師做了其他什麼動作嗎?"

3.教師有順序的教導幼兒學習動作。

師:"我們剛纔學了幾個動作,現在,老師要把整個舞蹈的動作交給你們。"

1x8 前奏:身體左右搖晃,往右搖的同時踮起左腳,反之亦然,身體左搖右腳踮起。兩隻手在身體的兩邊微微攤開,當腳踮起來的時候,手微微張開。同時壓腕。

師:"身體左右搖晃,往右手搖的時候,左腳要踮起來,往左手要的時候,右腳也要踮起來。兩隻手在身體的兩邊微微攤開,當腳踮起來的時候,我們的手,也要張得稍微開一點。同時,我們的手掌往下壓,指尖是往下的,就像老師這樣。壓完,回來。好,我們來試一下。"

1x8 雙手舉上頭頂,身體左右搖晃,腳隨身體踮起來,向右搖踮左腳。兩隻手是隨身體的搖晃而左右大幅度的搖擺。方向與身體一致。

師:"現在我們來學第一句歌詞的動作,小朋友們還記得第一句歌詞嗎?'微風吹進小籬笆',那麼,我們是怎樣用動作來表示微風的呢?雙手左右搖。老師也是用這個動作來表示微風的。不過,老師的手是伸的高高的,在左右搖的時候啊,身體也在左右搖晃,你們還記得剛剛學的前奏的動作嗎?身體是怎麼搖的?我們這個身體的動作和剛剛的動作時一樣的,只有手的動作改變了,身體往左邊搖的時候,手也往左邊搖。我們來試一下。跟着歌詞再來一遍。"

1x8 雙手高舉,一手高一手與身體成九十度角,腳尖踮起來,往高舉的手的那一邊轉一圈。眼睛看向低的手。接着雙手在頭頂前指尖相碰,手臂保持平行,並微微下蹲。然後放下。

師:"那麼,第二句歌詞是什麼?'把春天送到我的家'。那小朋友都是用什麼動作來表示家的?老師是這樣表示的,把我們的手伸到頭的前面,然後兩隻手的指尖碰在一起,注意,我們的手臂不可以張得太開,太開就不像一個家了。稍微的開一點點就可以了。同時,我們還要蹲下一點,不要蹲的太多。這是家的表示,那前面還有一個動作,我們一起來學一學。我們把手伸起來,右手伸的高一點,左手伸的低一點,同時開始轉圈,從舉得高的那隻手那邊開始轉,但是,要腳尖踮起來轉,這樣會轉的更好看,在轉的時候,我們的眼睛,要看着我們舉得比較矮的那隻手。來我們轉一下試試。跟着歌詞再跳一遍。"

1x8 前四拍雙手高舉,呈120度角,同時擡頭向上看。後四拍,雙手交叉放在胳膊上,頭向右倒兩拍,再向左倒兩拍。

師:"下一句歌詞'太陽出來天氣暖',好,我們來表示太陽出來了,讓我們把雙手高高的舉起來,舉得開一點,同時頭也要向上看,看太陽出來了。接着,我們把手收回來,在身體前交叉,要兩隻手都能碰到另一隻手的手臂,同時,頭向右邊倒,然後向左邊到。我們把這兩個動作做一遍,再跟着歌詞做一遍。"

1x8 雙手和在一起,由下往上手腕左右搖動,身體同時一起左右搖擺,身體與手搖擺的方向一致。最後一拍,合併的雙手張開手腕內側部分貼在一起同時停止身體和手的搖晃。

師:"再接下來一句歌詞是'輕輕地草兒發嫩芽',這句歌詞的動作我們剛剛已經學過了,我們來回憶一下,再跟着歌詞做一遍。"

1x8雙手平伸在身前兩隻手提壓腕交替進行。雙手從身體的中間開始移到右邊,在移到左邊。同時左腳腳尖點地四拍,再右腳腳尖點地四拍。

師:"'野外的小河流水啦'這句歌詞中,小河流水你們會用什麼動作表示?我用這個動作,把手伸起來,一隻手的手背向上擡,一隻手的手背向下壓,這兩隻手不能同時做同一個動作,接着,把手背向上擡的手向下壓,另一隻手的手背向上擡,就這樣,一直做這兩個動作,都練一練。做着兩個動作的同時,手慢慢的向右邊移動,同時左腳踮起來,腳的前半部分踩在地上。然後手由右邊移向左邊,同時右腳放下,左腳踮起來。我們做一遍,跟着歌詞再做一次。"

1x8 雙手屈伸於胸前,手掌向前,雙手保持一定的距離左右擺動並慢慢的往下移動,同時身體左右搖擺,與雙手的方向一致。前四拍膝蓋慢慢蹲下,後四拍膝蓋慢慢伸直。

師:"'籬笆的積雪融化啦'我們來學一學這動作,小朋友們知道擦玻璃的動作嗎?把手伸到和我們肩膀差不多的地方,手掌要對着老師,你們只能看見手背,然後雙手左右搖擺,兩隻手要有一些距離,然後慢慢的往下移動。在做這個動作的同時,身體也要左右搖擺,我們的雙腳併攏,膝蓋慢慢的蹲下,再起來。我們來做一遍,跟着歌詞再做一遍。"

2x8右手高舉,左手低舉與右手成180度角,手指張開,轉動手腕,同時左腳點地八拍。後八拍右手高舉,左手低舉,手腕轉動,右腳點地。

師:"'滴滴滴滴滴滴答,滴滴滴滴滴滴答'這是最後兩句歌詞。動作也和簡單,我們來學一下。把我們的右手舉高,左手舉得低一點,,張開我的五個手指,然後轉動手,同時左腳踮起來,像我們之前做的一樣,這樣做八拍,然後,緩過來,左手舉高,右手低一點,同樣張開手指轉動,這時我們踮起的是右腳,這樣再做八拍。好我們連起來,跟着歌詞做一遍。"

4.教師帶領幼兒跟隨音樂跳一遍舞蹈

師:"好,我們把整個舞蹈都學了下來,那麼,我們跟着音樂完整的跳一遍吧,小朋友們要把歌詞唱出來。"

5.讓幼兒單獨跳一遍舞蹈。

師:"小朋友們很厲害,那麼你們能夠自己跳一遍嗎?老師不跳,就你們跳。"

6.讓幼兒自由的尋找對象跳舞

師:"現在,你們找一個好朋友來一起跳這個舞蹈,看一看是誰跳的根更好。"

五.活動延伸:

師:"小朋友們都學會了這個舞蹈啊,那麼你們可以跳給其他人看。"

大班音樂活動教案--鼓上的小動物

一、遊戲目標

1.讓幼兒感知音的輕重變化。

2.鼓勵幼兒大膽設計小動物在鼓上跳躍的形象,訓練幼兒思維的獨創性。

二、遊戲準備

打鼓一個,黃豆若干。

三、遊戲規則或玩法

1.引導幼兒觀察,激發興趣。

(1)鼓面上放一些黃豆,老師用不同的力敲擊鼓面,觀察黃豆變化。

(2)放音樂,老師根據音樂的強、弱擊鼓,重點感受:音強則黃豆跳得高,音弱則黃豆跳得低。

2.幼兒學做小黃豆,聽音樂的強弱跳動,老師敲鼓提示。老師讓幼兒表現音樂輕重及動作有創造性的幼兒示範表演給大家看。

3.鼓勵幼兒想想,除了黃豆會在鼓上跳,還有什麼動物也會在鼓上跳?怎樣跳?造型、動作怎樣?

(1)一名幼兒擊鼓,其他幼兒創編小動物在鼓上跳,並能表現出輕、重音及動物獨特的動作,音樂一停,即定格某種動物造型。先讓一名設計者帶領全班幼兒聽音樂表演。

(2)教師評價:請剛纔表演有創新的幼兒擊鼓,其他幼兒繼續創編動物在鼓上跳舞。

(3)請幼兒三人、四人、五人成一組設計不同的動物跳的動作,鼓一停,即擺出各種造型定格。

四、遊戲評價

目標實現

程 度

內容適合

程 度

活動設計

趣味程度

幼兒的“三

性”表現

存在

問題

等級

評價

注:好100%-80%,中79%-60%,差60%以下。

(tracy編輯)

大班音樂教案--花兒朵朵開(公開課)

活動背景

隨着春天的來臨,“花”成了幼兒關注的焦點。在“有用的植物”這一主題中,大家談論着自己喜歡的花,瞭解着花的特殊作用和有趣的寓意。

在參觀了花市、花園後,幼兒不僅認識了更多的花,而且被花的千姿百態深深吸引。幼兒試着用各種材料製作花,欣賞關於花的`各種歌曲,還在班級裏開起了自己的花店…

爲了讓幼兒進一步個性化地表達對花的情感,提升對生活中美的追求與嚮往,設計了本次音樂活動“花兒朵朵開”。活動中融入了流行音樂與經典的音樂段落,藉助音樂讓幼兒充分感受與表達花開放時的美麗。

活動目標

1.在“種花”“開花”的音樂情景中,能伴隨音樂的變化用舞蹈動作大膽地表達表現。

2.進一步感受春天裏花兒朵朵開放的美麗多姿。

活動準備

與主題相關的經驗(略):多媒體課件、音樂錄音。

活動過程

演唱歌曲《茉莉花》進入情景。

一、種花

1.聽賞A段音樂,引出“種花”。

師:有一些小朋友天天盼望着春天到來。因爲花仙子送給他們一包珍貴的禮物――一各種各樣的花籽。春天一到,小朋友們趕緊拿着這包花籽來到街心花園,他們到花園裏去幹什麼呢?讓我們來聽一聽。(聽賞A段音樂。)

2.聽賞教師歌唱,感受A段樂曲“種花”的歡樂。

3.幼兒跟隨A段音樂表現種花。教師先請個別幼兒交流自己種花的動作與各種節奏;師生隨着音樂展開對話。(我在這兒種了一朵“××”花。)

二、開花

1.聽賞B段音樂。

師:暖暖的春風輕輕吹,春雨沙沙地澆灌着大地,不多久,花種子發生了變化。(教師彈奏B段音樂。)

師:你從音樂裏聽到花種子怎麼了?

2.幼兒表演花種子生長、開花的過程。

3.欣賞多媒體,進一步感受花種子隨音樂的變化生長開花的過程。教師引導幼兒跟隨音樂變(結束後請幼兒交流“看了以後有什麼感覺”。)

4.幼兒結伴表現花種子的生長過程。教師引導幼兒跟隨音樂變化進行表現。

5.分配角色,合作表現B段音樂。

師:誰會幫助花種子長大、開花?(引導幼兒遷移已有的主題經驗,並用舞蹈動作表現。)

師:(結語)花代表着美麗,象徵着幸福,祝福世界上的每個人幸福快樂。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能用強弱不同的聲音演唱歌曲,並嘗試根據歌詞曲內容創編表演動作和遊戲。

2.在歌曲的表演與遊戲活動中能積極參與、大膽表現,體驗表演與遊戲的快樂。

3、學玩音樂遊戲《熊和石頭人》。在學習歌曲表演的基礎上,結合遊戲情節,注意隨着音樂的變化而變換動作。

4、能根據教師提供的舞曲音樂即興舞蹈,並在"熊"出現時能保持自由造型不動。

5、遵守遊戲規則,體驗與同伴合作遊戲及控制性活動帶來的快樂。

6、理解歌曲內容,豐富相關詞彙。

活動準備:

音樂、圖譜、大熊頭飾、已初步學會歌曲的演唱。

活動過程:

一、 複習並熟練歌曲的演唱。

1.T:“老師帶來了一首歌曲的圖譜,我們一起看一看,你知道是哪一首歌曲嗎?”

(評析:以圖譜幫助幼兒回憶歌曲,這樣的呈現方式顯得很自然,這樣的逐步喚醒法也比較符合幼兒的學習特點。)

2.複習演唱歌曲。

3.老師也來唱一唱,鼓勵幼兒聽聽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4.(結合圖譜提問)

T:“哪一句最特別?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前半句和後半句一樣嗎?有什麼不一樣?爲什麼要這樣唱?”

前半句:告訴大家大熊來了;後半句:趕緊輕輕地隱蔽,別讓大熊發現。

5.幼兒集體演唱歌曲,要求能用強弱不同的聲音表現歌曲的最後一句。

(評析:這一環節裏包含了聽辨強弱和表現強弱的學習點,結合歌曲情節進行的先聽辨後學唱的教學策略,幫助幼兒理解了“怎麼樣?”“爲什麼?”兩個問題,使之後的學唱變得輕鬆。)

二、自由探索表演,爲歌曲創編表演動作。

1.T:“這首歌曲真好聽,如果加上動作表演一定更美,我們可以爲歌曲配上哪些好看的大作呢?”(鼓勵幼兒找個好朋友唱唱、想想,爲歌曲配上好看的動作)

2.鼓勵幼兒三兩分組,討論歌曲的表演,老師給予適當的指導。

3.請個別幼兒嘗試表演。(關注動作的節奏和美感,並鼓勵相互學習。)

(評析:仔細分析歌曲我們會發現,歌曲內容非常簡單,在動作表演上基本沒有什麼難度,鼓勵幼兒“唱唱、想想,爲歌曲配上好看的動作”,使這一環節的學習變得自主,同時,也爲表演的多樣化創造了條件。)

4.嘗試第一次表演。

5.討論交流:“你覺得哪一句不太會表演?”引導幼兒探索適合的動作並相互學習。

(評析:鼓勵幼兒提出自己學習中的困難,通過相互的學習幫助解決,這裏既體現了一個自主學習的理念,也是在幫助幼兒豐富一個學習方法。)

6.幫助幼兒梳理表演動作,再次表演。關注幼兒之間的相互學習。(也可以表演給個人老師看)

7.T:“剛纔歌曲裏唱到大熊來了,聽,是誰來了?”爲什麼覺得是大熊來的?聽了這段音樂你有什麼感覺?”

8.隨樂模仿大熊的表演。

1)幼兒學習用雙手在膝蓋上一拍一次“學熊走”。

2)幼兒學習模仿大熊表演。

(評析:將大熊的表演這一次學習環節分爲了兩個部分,有效地幫助幼兒更好掌握一拍一次這個節奏,爲之後的遊戲打基礎。)

三、根據歌曲內容,嘗試設計遊戲方案,並快樂遊戲。

1.提出歌曲可以變成好玩的遊戲。“把這首好聽的歌變成遊戲一起玩一玩。”

2.討論遊戲方案,鼓勵幼兒說說變成遊戲可以怎麼玩?(a角色b情節)

1)啓發提問:遊戲要有誰?大熊什麼時候出現?大熊出現前小朋友做什麼?大熊出現後小朋友怎麼辦?

2)練習變石頭人的本領。(提出相關要求)

3)大熊可以把誰帶走?

4)預設遊戲方案:歌曲前半段幼兒自由演唱並表演,唱到“大家可別亂跑”時,幼兒變“石頭人”,老師彈奏大熊音樂,大熊角色出場,將動的“石頭人”帶走。

3.快樂遊戲。

根據幼兒的遊戲情況做一些小結和和提示,也可以對石頭人的扮演提出新的要求,遊戲可進行2~3次。

4.學習"熊走"動作。

鼓勵幼兒在"熊走"音樂聲中,用不動的動作扮演"熊",併合拍地行走。

5.小結,結束活動。

教學反思

《熊和石頭人》是一個以遊戲爲主的韻律活動,在實際教學中,深受小朋友的喜愛,我覺得其中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一,教材本身它具有遊戲性,有情節,小朋友對有情節的遊戲,特別是兇猛的動物吃小動物的遊戲特別感性趣;

第二,歌曲裏面的小動物:小鳥、小兔、大熊等是小朋友比較熟悉,又比較喜歡的小動物,小朋友對模仿小動物表演具有天然的喜好;

第三,幼兒對石頭人的造型非常喜歡,平時孩子們經常玩“木頭人”的遊戲,孩子們對做出一個造型控制不動,非常感興趣;

第四,歌曲簡單,唱起來朗朗上口,易於表演。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要小朋友感興趣,那麼,學起來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小百科:熊是食肉目熊科動物的通稱,熊平時還算溫和,但是受到挑釁或遇到危險時,容易暴怒,打鬥起來非常兇猛。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學唱新歌《我們都是好朋友》,激發幼兒保護環境的熱烈情感。

2.在掌握歌曲旋律的基礎上,根據圖片的暗示掌握歌詞並主動匹配旋律,填詞演唱歌曲。

3.努力用美好的歌聲來表達對大自然的熱愛,呼喚人們關心愛護大自然。

活動準備:

1.2幅圖片(小兔、小鳥、小魚、熊貓的大自然家園被污染後的樣子。第二幅:環境恢復以後的樣子)2.音樂磁帶活動過程:

1.律動活動。

師:聽,森林裏快樂的音樂會開始了,小動物們讓我們隨着音樂一起快樂地舞動吧。

師:天黑了,森林裏慢慢地安靜了下來,小動物們回到家,一個個進入了夢鄉。

2.複習兒歌《夢》。

第一遍,一幼兒朗誦,其餘幼兒隨鋼琴伴奏哼鳴。

第二遍,衆幼兒集體朗誦。"小兔的夢是綠綠的,蝴蝶的夢是紅紅的,小鳥的夢是藍藍的,小魚的夢是青青的,大家的夢是甜甜的。"3.新授歌曲師:本來小動物的夢都是這樣甜美啊、溫馨的,可是昨天晚上,它們做的夢都是很不開心的。

(1)教師出示掛圖1描述圖片中環境被污染的情況,以及小動物們傷心地樣子。

(2)教師提問:小朋友,夢裏的情景你喜歡嗎?爲了不讓我們周圍的環境變成這樣,平時我們用什麼方法來保護我們的環境呢?

(3)教師小結:小朋友們說得真好,是啊,我們應該留一片綠草給小兔,留一片藍天給小鳥,留一片清泉給小魚,留一片森林給熊貓。

(4)教師針對小結提問:剛纔你們有什麼不懂的嗎?

(5)朗誦歌詞師:小朋友說的真好,小動物們聽見了,讓我謝謝你們,他們說:"我們都是好朋友,世界變得更美妙。"小朋友說的和小動物們說的和在一起就是一首好聽的mp3/target=_blankclass=infotextkey>兒歌《我們都是好朋友》,我們一起看着圖來說一說好不好?

師:讓我們跟隨熟悉的旋律一起來說一說。

師:最後兩句小動物們說得時候是怎樣的心情呢?聲音要怎麼樣呢?

(6)幼兒嘗試自己填詞演唱。

①幼兒自由隨歌曲旋律填詞演唱1-2遍。

②教師帶幼兒一起演唱。

③針對幼兒歌唱的情況教師提出問題:你們發現什麼地方沒有和音樂很好地配合?

④重點:清泉,(節奏的變化)森林(低音)⑤請幼兒集體隨鋼琴伴奏集體演唱。

4.總結歌曲爲我們展示了這麼一副美麗的圖畫,如果我們平時能很好的保護環境,這幅圖畫就能變成現實的優美環境一直存在於我們的身邊了,讓我們一起努力吧!

一、活動課題:

《我們都是好朋友》(大班音樂)二、設計意圖:

《綱要》中明確指出:要教育幼兒愛護動植物、關心周圍環境、親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資源,並具有初步的的環保意識。結合我市創建生態城市的工作要求,我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結合實際情況,從幼兒最感興趣的動物朋友入手,設計了本次音樂活動。

三、活動目標:

1、熟悉歌曲旋律,初步學唱歌曲。

2、探索看圖理解記憶歌詞,並模仿創編部分歌詞。

3、感受歌曲和諧快樂的情緒,增強幼兒的環保意識。

四、活動準備:

1、動物圖片、背景圖、音樂。

2、幼兒已有初步的環保意識,知道動物和我們人類是共同生活在同一個地球上。

五、教學方法:

1、直觀演示法:我運用圖片直觀地向幼兒展示,引導幼兒認真觀察,調動幼兒的學習興趣,從而引發他們積極地思考。

2、探究法:活動中,我爲幼兒創設了一個開放的探究環境,鼓勵幼兒主動參與討論、大膽進行猜測。

3、多元激勵法:我注重每個孩子的想法,善於運用多種激勵的方法,如語言讚美、發笑臉娃娃、摸摸孩子的頭等,讓孩子在心理上獲得滿足感。

六、教學過程:

(一)出示圖片,引出主題。

1、師:小朋友,你們喜歡自己的家嗎?可是有一羣小動物卻急急忙忙想要離開它們的家,這是爲什麼呢?

2、教師出示《小動物搬家》圖片,幼兒觀察交流。

3、教師引導幼兒說出因爲環境受到了污染,所以小動物的家園遭到了破壞,小動物們就會變得無家可歸。

(二)熟悉旋律,理解歌詞。

1、師:小動物看到自己的家園變成了這樣,心裏非常難過。聽,它們在說什麼呢?

2、教師用小動物的語氣說歌詞,並逐一出示小動物的圖片。小兔說:“請留一片綠草給我”;小鳥說:“請留一片藍天給我”;小魚說:“請留一片清泉給我”;大熊貓說:“請留一片森林給我”。它們齊聲說:“我們都是好朋友,世界變得更美妙。”

3、師:聽到了嗎?小動物們說的多好呀!它們多麼希望自己擁有一個舒適、美好的生活空間啊!老師也把小動物的話編成了一首歌,歌名叫《我們都是好朋友》,老師把小動物希望的家園唱到了歌曲裏。你們聽……教師清唱歌曲。

4、師:你聽到什麼了呢?(幼兒自由回答)5、師:老師用歌聲把小動物們的家園唱出來了,你們看,這些美麗的地方是誰的家呢?(教師出示綠綠的小草、藍藍的天空、密密的森林、清清的河水背景圖)現在請小朋友再來聽一聽這首歌曲,然後把小動物送回它們的家園,好嗎?

6、教師邊彈琴邊唱第二遍歌曲。

7、師:誰願意來送小動物回家?請個別幼兒上前,集體念歌詞把動物圖片送到相應的位置。

8、師:剛纔小朋友把小動物們送回家送得對不對呢?我們一起跟着音樂來唱一唱。教師放音樂,幼兒集體學習歌曲。

9、師:我們小朋友真棒!都把小動物送回到自己的家園了,那它們現在的心情怎麼樣呢?就讓我們來唱一唱這首歌爲它們慶祝一下吧!幼兒再次集體歌唱。

10、師:真好聽,小動物還想聽小朋友唱這首歌呢,我們再來一遍,怎麼樣?幼兒集體歌唱。

11、師:我們也是動物的好朋友,小動物們找到自己的家園了,那我們的心情怎麼樣呢?(快樂的)現在我們就用快樂的歌聲把小動物的喜悅唱出來吧!

12、分角色表演歌曲。師:現在我們來玩個遊戲,請第一組小朋友唱小兔,第二組小朋友唱小鳥,第三組小朋友唱小魚,第四組小朋友唱大熊貓,最後兩句集體唱。

(三)創編歌詞,拓展思維。

1、師:在這些美麗的家園裏,除了歌裏唱的這些小動物,還有很多的動物朋友呢!看,又來了一羣小動物!教師出示動物圖片。

2、師:現在我們能不能將這些小動物編到歌曲裏來唱一唱呢?幼兒看圖完整地演唱歌曲一遍,體驗成功後的快樂。

3、師:老師還給小朋友準備了一些小動物,現在請小朋友也把它們唱到歌曲裏去好嗎?幼兒自由創編。

4、請個別幼兒上前創編歌曲。

(四)延伸:

師:在自然界中,不但動物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還有其他的,像花草呀、、樹木呀、山水呀、微生物呀也都是我們的好朋友,我們都要保護它們,保護身邊的環境,保護居住的地球,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相親相愛生活在一起,我們的家園纔會變得更美好!

七、教學效果:

這是一首大班環保歌曲,因爲現在正在創建生態城市,所以我們平時有關環保方面的活動很多,如:組織幼兒進行“綠色”繪畫、製作綠色展板、利用晨間談話加強幼兒的環保意識等,因此幼兒對這方面的知識掌握得也比較多。在備課時,我就在想:如何將這節普通的音樂課上得跟人家不一樣呢?最後我決定從情感入手,因爲小動物是很受幼兒喜愛的,但是歌中的小動物卻因爲環境污染而失去了家園,所以活動中我決定要把孩子們對小動物的那種同情激發出來。事實證明,孩子們也是深深地沉浸在我創造的那種情感氛圍之中,歌曲中小動物們的遭遇引起了孩子們的共鳴,從而進一步激發了其要保護小動物的情感,很好地完成了教學目標。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6

音樂作品分析

《打字機》這首樂曲是l950年美國著名作曲家、指揮家安德森所做,原爲管絃樂曲,這裏選用的是輕音樂曲。

打字機原文爲“typewriter”,按美國俚語可譯爲機槍,按英國俚語可譯爲“擊打”,從而本曲亦可理解爲緊張激烈的格鬥場面。小朋友們現在很少能見到打字機了,但在電腦尚未誕生之前,打字機曾經風靡一時,美國寫字樓中處處飛揚着打字機的聲音。安德森就是從這富有節奏的音響中獲得靈感,創作了這首世界聞名的管絃樂小品《打字機》。他獨具匠心地用真正的打字機作爲節奏樂器,襯托着快速靈巧的旋律,描繪出大城市寫字樓中喧囂的打字機聲和繁忙的辦公場面。樂曲的第一段最爲精彩,均勻連續的八分音符采用頓音形式奏出,單純而輕快,與伴奏聲部打字機急速的擊鍵聲、連續三小節後出現的鈴聲以及推動機頭的咔嚓聲等交織在一起,形成了7一一片忙碌緊張的氣氛。因該樂曲中鈴鐺的特定音效以及緊張的節奏特點深深吸引着孩子們,所以我們將這首世界名曲引入音樂欣賞教學的課堂。

幼兒發展特點分析

首先,經過3年的培養,幼兒已經具備了聆聽音樂的興趣和能力,並能根據自身的生活經驗與音樂感受進行匹配,爲此,此次活動中我們會關注幼兒自己對音樂的獨特感受,讓幼兒調動原有經驗來理解此部作品;其次,幼兒對樂曲中鈴鐺的特殊音色非常感興趣且很敏感,活動中可以調動幼兒自己的經驗和動怍來表示鈴鐺的出現;第三,此首作品第五樂句速度快、鈴鐺出現密度大、節奏類型複雜,會給幼兒在聽辨及表達表現上帶來一定難度,但由於幼兒有看圖譜的經驗,對符號有一定理解能力,所以教師可採用視覺符號幫助幼兒梳理規律.將流動且看不見的音樂轉化成可視的圖譜,讓幼兒通過視覺參與來精確觀察和學習,梳理鈴鐺出現的次數及規律。

本次活動我們立足準確把握大班幼兒已有經驗開展學習活動,用開放的心態聆聽幼兒對樂曲的感受和理解,充分尊重幼兒體驗,支持幼兒自主表達,並嘗試以小組合作方式達成教學目標的實現。

活動目標

1.感知樂曲中鈴聲出現的規律。

2.用探究創編的方法創編故事情景和表演方式,在教師問題引導下用反思評價的方法來不斷提高自己表達的水平,能夠了解圖譜是幫助理解樂曲的工具。

3.當自己的意見沒有被採納時,能夠積極進行心理疏解,能以感謝的心態接受他人的合理建議,在團體合怍時樂意與同伴協商,共同解決問題。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打字機》音樂、

“打字機”動畫視頻、移動白板、水彩筆。

經驗準備:之前播放過《打字機》音樂。

活動重點

通過肢體動作感應樂曲中鈴鐺的特定音色。

活動難點

通過肢體動作較準確地表達樂曲休止及切分處鈴鐺的特定音色。

活動過程

(一)欣賞《打字機》全曲,通過提問引導幼兒表達感受。

師:“前幾天我們聽了一首音樂,今天請你再聽一聽,這個音樂帶給你什麼樣的感覺?或者說這個音樂讓你想到了什麼?讓你覺得發生了一件什麼事情?”

教師播放音樂,幼兒認真傾聽。

師:“還需要再聽一遍嗎?覺得需要再聽一遍的請舉手。”

約有8~1O名幼兒舉手。

師:“我們爲這幾名小朋友再聽一一遍,好不好?”

傾聽後幼兒紛紛舉手表達自己的感受。

幼1:“我覺得像是直梯在上行,上到二層又超重了,上廠三層又超重了。”

幼2:“我覺得是小朋友在彈鋼琴,‘叮’的一聲就說明下課了。”

幼3:“我覺得像是啄木鳥在給樹治病,等到‘叮’的時候啄木鳥就飛走了,去治下一棵樹。”

幼4:“我覺得像是上學快遲到了,就急急忙忙上電梯。‘叮’的時候有一個人要下電梯了。”

師:“噢,她跟剛纔那個男生不一樣,剛纔是一個超重的故事,現在是一個小學生要坐着電梯去上課,到了一個樓層下來一個人。”

幼5:“沒有‘叮’的時候,車在開,是綠燈,有‘叮’的時候是紅燈。”

師:“他講了一個發生在馬路上汽車行駛的事情。”

幼6:“沒有‘叮’的時候貓在抓老鼠,老鼠跑到洞裏去了,貓伸進洞裏去抓老鼠沒抓着。‘叮’的時候老鼠拿大錘子砸貓的手,貓大叫了一聲。

師:“他講了一個貓和老鼠的故事。貓在追逐老鼠,然後老鼠跑到洞裏,貓伸到洞裏去抓它。發生什麼事情了?”

幼7:“‘叮’的時候老鼠砸了貓的手一下!”

幼8:“我覺得是有‘叮’的時候時鐘在正常轉,沒有‘叮’的時候時鐘就加快了。”

(二)分別請幼兒隨樂用動作表達自己聆聽後的感受,初步感應樂曲中鈴鐺的特定音色。

先請一組小朋友上前隨樂表演交通工具——火車和汽車。

幼兒表演後,教師模仿表演幼兒做踩剎車動作:“這個動作是在幹什麼?”

全體幼兒:“踩剎車!”

師:“猜對了,我們給自己鼓鼓掌!”

再請兩組小朋友表演動物,一組扮演啄木鳥,一組扮演貓和老鼠。

表演後教師分別點評。

如針對貓和老鼠組:

師:“你們覺得誰是貓,誰是老鼠,從哪兒看出來的?”

幼:“我覺得A是貓,B是老鼠,因爲B做了一個砸的動作。”

師:“猜對了嗎?”

扮演的幼兒微笑點頭。

師:“對這兩位小朋友的表演,有沒有什麼建議?”

幼1:“剛纔有一點亂,下次商量一下,做一個不亂的貓和老鼠。”

幼2:“我有一點建議。下次可以在線上跑,紫點(地上的標記)就是老鼠洞,圈就是貓追老鼠的路線。老鼠在砸完貓後就跑到下一個老鼠洞。”

教師給予提建議的小朋友掌聲,同時引導表演的小朋友接納他人的意見。

(三)依據情景分組,各組創編律動,感應樂曲特定音效。

1.按故事情景分成小汽車組、啄木鳥組、貓和老鼠組,幼兒自由選擇相應的小組。

2.各小組共同創編肢體律動,教師巡視指導。

(四)集體分享各小組成果,幼兒進行建設性評價。同時各小組根據評價進行調整並展示調整成果。

1.小汽車組隨樂表演。

師:“誰來給小汽車組提點建議?沒發言的小朋友試試。”

幼1:“小朋友開車時要握緊方向盤。”

師:“噢,他駕駛的動作有些危險,下次駕駛時把方向盤握住了。”“還有沒有別的建議?給這個小組也行,給某個小朋友也行。”

幼2:“穿藍衣服的小朋友開車的時候總是跺腳,希望下次別跺腳了。”

師:“應該什麼時候跺腳?”

幼:“‘叮’的時候。”

師:“‘叮’的時候紅燈亮時才能踩剎車,接受嗎?” (幼兒接受並說:“謝謝。”)

幼3:“我給這個小組提個意見,以後你們商量一下,做統一的動作。因爲有的小朋友的動作有點亂。”

師:“那他們需要一些排練的時間。你們接受嗎?”

師:“我們這個小組再來一遍,爭取把他們提的意見都採納了,好不好?”

幼兒再次表演後教師進行深入的引導。

師:“我有一個問題,怎麼馬路上沒有紅燈,司機也踩剎車了呢?”

其他小朋友都表示贊同。

師:“有一段馬路紅燈特別密集,這段路老有紅燈,該怎樣開車?”

幼:“開一次踩一次剎車!”

師:“我給你唱着,你來一遍。”(幼兒肢體表達得非常準確。)

師:“好,我們再給他們最後一次展示的機會,看他們能不能從紅燈最密集的地方開過去!”

幼兒隨音樂表演,同伴掌聲鼓勵。

2.貓和老鼠組隨樂表演。

師:“仔細看啊,我們要幫助他們把這個追逐遊戲玩兒得更棒!”

幼1:“小老鼠沒有‘叮’的時候就砸貓了。”

師:“下次注意聽到‘叮’的時候再砸。”

幼2:“小老鼠一直躺在地上,‘叮’的時候要快點起來。”

師:“要聽着音樂坐起和躺下,也就是進洞和出洞的動作,好嗎?”

(表演的小朋友對提建議的小朋友表示感謝,同時接受。)

幼3:“貓追老鼠,老鼠要跑到下一個洞裏。”

師:“你跟老師試一下吧!”

(師幼配合解決問題。)

描和老鼠再次表演。

3.啄木鳥組隨樂表演得非常好,博得掌聲一片。

師:“誰先來表揚他們一下?”

幼1:“我覺得啄木鳥組的小朋友他們集合起來,先商量,商量好了角色,一個小朋友扮演的是大樹,一個小朋友扮演的是啄木鳥,還有互換。”

(五)欣賞全曲,梳理圖譜。

師:“剛剛我們玩過的音樂遊戲裏鈴鐺一共響了多少次?”

幼兒紛紛答:“4次。”“6次。”“聽一遍就知道了。”

幼兒共同傾聽一遍音樂,可是回答仍然不統一:“9次!”“11次!”

師:“我們不能用少數服從多數的方式了,這是很科學的事情,我們一起來聽一聽,畫一畫,看看一共響了幾次。”

共同聽音樂,教師在白板上畫出圖譜。

師:“你們覺得哪個符號可以表示‘叮’?”

幼:“豎線的符號。”

師:“我們來數一數,1、2、3……9。9次,給猜對的小朋友鼓鼓掌!”

幼兒齊聲歡呼,非常高興。

(六)樂曲介紹。

師:“這麼好玩的曲子,叫什麼名字呢?”

幼:“玩具兵進行曲。”

師:“我來告訴你們吧,這首曲子是美國作曲家、指揮家安德森創作的。他在辦公室打字的時候,聽到打字機發出的‘嗒嗒嗒’的擊鍵聲以及換行的‘叮’聲,促發了他的創作靈感,寫下了這首世界聞名的音樂作品《打字機))。”

和幼兒一起欣賞“打字機”動畫視頻。幼兒欣賞一遍後要求再次欣賞。

師:“找想給小朋友提個建議,安德森很善於發現生活中的聲音,並用音樂將它們表現出來,希望小朋友們也能用心去聆聽和發現生活中美妙的聲音,以後也做出好聽的曲子,讓我們得到一種美的享受。”

活動反思

記得第一次開展《打字機》音樂欣賞活動時,我根據樂曲的時代背景及由來,在活動前預設了“打字小姐在辦公室打字”的故事情景,引導幼兒在這個情境中學習活動。在整個活動過程中,教師積極爲幼兒提供自主表達、討論的時間空間,注重支持幼兒感受體驗的個性表達。孩子們參與積極,情緒體驗快樂,活動效果良好。雖說活動比較成功,但用專業的眼光審視此次活動,一些瑕疵漸漸浮現出來,如,該故事情境是由教師活動前預設好的,孩子們始終在一個故事情境下進行學習活動,而且該活動情境與幼兒生活經驗距離有點遠。於是活動過後,我向自己提出新的挑戰:能否給幼兒提供更加開放的學習空間?教師能否退位,變顯性指導爲隱性指導?能否進一步提高幼兒的參與度,把諸如創設故事情境、提取動作、組織評價等機會交還給幼兒?爲此我嘗試建立一種教師退到幕後支持幼兒自主學習的新教學模式,變顯性教爲隱性支持幼兒自主學習,變集體學習爲小組合作分享學習,變教師主導評價爲幼兒評價爲主,整個過程中充分尊重幼兒的情緒情感體驗。

首先,讓幼兒分享對音樂的感受。我們爲幼兒提供欣賞音樂的廣闊空間,由幼兒聆聽音樂後自己表達感受,進而確立故事情境。參加活動的20名幼兒共創編了“彈鋼琴故事”、“火車遊戲”、“電梯遊戲”、“跑步遊戲”等9個故事情境。孩子們的枳極反應帶給我無限的驚奇,我們從中選取了“開汽車”、“貓和老鼠”、“啄木鳥醫生”三個故事情境。

其次,開展分組體驗感受。在自己設置的故事情境裏學習,幼兒們開心不已,主動積極。同時,在分組合作遊戲中,教師重點關注每個小組負責人的引導,以及幼兒對各小組多元評價環節的指導。在啄木鳥醫生遊戲小組,我對小組長說:“聽音樂後,你們感覺發生了啄木鳥醫生給大樹治病的故事。現在從動作上看,你們這個小組的成員都扮演的是啄木鳥醫生,沒有看到它治病的對象呀?”在這樣的啓發下,小組長趕緊召集組員說:“我有一個想法,我們的故事應該有兩個角色,啄木鳥和大樹。現在我們來商量一下分成兩組,誰來扮演醫生?誰來扮演生病的大樹?”就這樣孩子們欣然接受了小組長的提議,依靠協商合作完成了分角色詮釋“啄木鳥醫生”的故事。

第三,引導幼兒自主多元評價。在分享各小組故事環節,他們的表現受到孩子們的認可與掌聲鼓勵。緊接着,我開始引導幼兒對各小組開展指向學習品質和知識技能的評價: “誰先來誇誇他們,然後給他們小組提一個建議。”幾名幼兒開始圍繞教師的提問進行評價:“他們用一起商量的辦法來分配角色,扮演了故事裏的大樹和啄木鳥,我覺得這個做法特別好,值得我們學習。”“音樂中有一段鈴鐺聲音特別密集,我建議你們要仔細聽音樂,啄木鳥可以先給離自己最近的大樹看病。”啄木鳥小組欣然接受了同伴的建議,並試着調整大樹間的距離,完善小組的表演,果然解決了樂曲中鈴鐺密集處的難題。同伴間進行評價,不僅令幼兒的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獲得了發展,還能起到互幫互助、自我成長的學習效果。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學習看圖識方位並隨音樂的節奏合拍地做相應的動作。

2、樂意與同伴合作探索與遊戲,體驗音樂遊戲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圖譜、音樂。

活動過程:

一、教師帶幼兒隨音樂進教室。

二、引導幼兒學會看圖並進行遊戲。

(一)師:小紅和小蘭也想和我們做遊戲,大家來看看,他們在圈上玩的是什麼樣的遊戲?(出示圖1)師帶領幼兒逐一觀察圖譜並做動作。

請幼兒起立找到自己的朋友,跟着音樂玩一次。

(二)遊戲一:相同方向轉圈。(圖2)1、師:

1、我們來看看小紅小蘭帶來了什麼樣的遊戲。

2、他們在玩什麼樣的遊戲?怎麼站的?他們的 方向呢?

2、請幼兒扮演小紅小蘭站在內圈、外圈上。

3、跟着音樂前四句玩一玩(重點是在走的時候要走到 下一個 點,避免有的小朋 友丟了朋友。)4、出示(圖3、4、5、6)交待玩法。

5、請幼兒和着完整的音樂做遊戲。

(三)遊戲二:"剪刀、石頭、布"

1、師:小紅小蘭想讓遊戲更好玩,來看看怎麼玩的。(出示圖7貼在圖6上)2、在歌曲的那一部分玩的"剪刀、石頭、布"?

3、教師和幼兒玩"剪刀、石頭、布",問:輸的怎麼懲罰?打平手怎麼辦?

4、請幼兒和着音樂玩遊戲,在音樂最後一句提醒幼兒玩"剪刀、石頭、布"的 遊戲。

(四)遊戲三:相反方向轉圈找朋友。

1、師:小紅小蘭想讓遊戲更有趣,我們看看怎麼玩?(把圖8貼在圖2上)2、師:有什麼變化?誰變了?

3、請幼兒和着音樂玩相反方向轉圈的遊戲。

三、延伸:變換走的動作遊戲

1、師: 誰能走的更有趣、更好玩呢?請幼兒模仿有趣的走法。

2、請幼兒站在圈上和着音樂玩有趣的走的遊戲。

3、師:你們還有這麼多有趣的走法,我們到外面去玩一玩好嗎?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通過動作與音樂的結合練習,學習歌曲《HELLO》;

2、用輪奏的方式讓幼兒進行節奏練習;

3、通過玩氣球的活動,讓幼兒進行動作的練習,並學會傾聽音樂。

4、對音樂活動感興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樂。

5、感受音樂的歡快熱烈的情緒。

活動準備:

1、氣球人手一個,

2、樂器:沙錘、鈴鼓、木魚

3、鋼琴伴奏、音樂光盤。

活動過程:

一、學習歌曲。

1、引入:小朋友,剛纔我跟你們說HELLO了嗎?HELLO!HELLO!HELLO!HELLO!

2、“HELLO,HAOAREYOU?”向幼兒問好,並讓幼兒學習用英語向老師問好。

3、師範唱歌曲。並讓幼兒一句一句地跟唱。

(1)分兩句跟唱,老師用手勢引導幼兒,“一句在上面,一句在下面。”

(2)幼兒與老師一起完整跟唱。

4、動作練習:“當你跟朋友說HELLO時,手會怎樣呢?(招手)”

(1)請一名幼兒出來幫忙。師邊唱邊示範動作。

(2)幼兒兩兩找朋友來練習。“現在跟你的好朋友面對面,先握握手,``````”

(3)鋼琴伴奏,幼兒隨音樂來做動作。並提醒幼兒在什麼音樂要找朋友,老師帶幼兒跳起來去找新朋友。

二、節奏練習

1、把幼兒分成3部分(切成三塊草莓蛋糕),並通過叫蛋糕的形式來鞏固幼兒對自己是第幾塊蛋糕的記憶。

2、老師分別給第一塊、第二塊、第三塊示範動作。(老師哼音樂)

3、幼兒在老師的哼唱中練習2次。

4、聽音樂練習2次,老師提示幼兒做動作是的表情與精神。

5、讓幼兒拿樂器練習。老師先示範樂器的使用方法,然後幼兒在來練習。

6、聽音樂,用樂器來演奏2到3次。

7、收樂器。

三、玩氣球

1、“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個神祕的禮物,看看是什麼?”

2“氣球怎樣纔會飛起來啊?怎樣纔可以讓它不會掉下來呢?引導幼兒說出各種方法,並用身體各部位示範頂氣球。

4、請2名幼兒出來頂氣球。師用語言引導幼兒用各個部位頂氣球。

5、“等一下,我們聽着好聽的音樂來頂哦。你可以用你的手,用你的頭````來頂氣球。老師說停就要停下來哦。”

6、幼兒聽音樂玩氣球,第一次音樂停了,師提醒幼兒;第二次停了,讓幼兒變成木頭人不動,第三次停了,讓氣球掉下來。

7、繼續聽音樂來玩氣球,並在中間不定時地間斷音樂,讓幼兒傾聽音樂什麼時候停下來。

四、複習歌曲,創編歌曲。

1、讓幼兒傾聽音樂,猜猜是什麼歌?並把氣球當好朋友,隨音樂跳舞。

2、“剛纔我們進來時說HELLO,那我們要走了,要跟老師們說什麼呢?

3、老師範唱歌曲一遍,讓幼兒聽音樂跟唱一遍,並對着客人老師跟唱。

5、活動結束。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輕快的情緒,初步學習用兩個聲部進行演唱歌曲。

2、在圖譜的幫助下演唱歌曲。

3、積極參與活動,體驗歌唱活動的快樂。

4、通過學唱歌曲,體驗歌曲的氛圍。

5、能唱準曲調,吐字清晰,並能大膽的在集體面前演唱。

活動準備:

圖譜。

活動過程:

一、練聲。

“孩子們,讓我們先來亮一亮咱們的嗓子吧!”

二、學習歌曲。

1、欣賞教師範唱,瞭解歌曲與內容。

“今天,有位小姑娘,她也要上山摘草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好聽嗎?”“這首歌曲比較輕快,非常的好聽。歌曲的名字就叫《摘草莓》。”出示背景圖。

2、再次欣賞教師範唱。

“再來仔細地聽一聽,聽聽歌曲裏唱了什麼?”

根據孩子的回答,取出大圖譜,放於黑板。

3、擺放圖譜。

“誰來把這些圖譜根據歌曲擺一擺?”擺得對不對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4、看圖完整演唱第一聲部,將歌詞與圖譜匹配。

“讓我們看着圖譜跟着老師輕輕地來唱一唱。”

三、練習兩個聲部。

1、討論、瞭解第二聲部演唱的位置。

“老師這兒還有一些小圖譜,爲了使歌曲更好聽,我們還要在歌曲里加入小圖譜,放在哪兒呢?”

“不僅要唱大圖譜,還要唱小圖譜,小圖譜怎麼唱呢?”

2、教師唱第一聲部,並用體態提示幼兒演唱第二聲部。

“我們來試一試唱這首歌,你們唱大圖譜,我來唱小圖譜。”

3、將幼兒分成兩個聲部演唱2——3遍。

“在唱歌的時候,我們要一邊唱歌,一邊聽別人的聲音,和別人的聲音和諧一致就好聽了。”

四、活動結束。

“我們把這麼好聽的歌去唱給弟弟妹妹們聽聽吧!”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通過故事情節,幫助幼兒感受理解音樂三段體的變化過程。

2、初步學會合拍地做胖鴨走、瘦鴨走及做運動的動作。

3、感受音樂活動中帶來的快樂,知道肥胖會給人們的活動帶來不方便,我們應提倡合理飲食,運動健身。

活動準備:

音樂(瑞典狂想曲前半段)圖片(胖鴨、瘦鴨)運動圖譜

活動過程:

一、出示胖鴨圖片,幼兒觀察講述:誰來了?他長得怎麼樣?你怎麼看出它很胖?(用動作表示)

二、故事導入課題,探索A段動作。

1、教師講述唐老鴨的故事,重點講述肥胖給唐老鴨帶來不方便:上樓很吃力、小動物們笑話它、醫生告訴他肥胖會帶來很多疾病、跑步比賽得到倒數第一名。

2、探索胖鴨走路動作,個別模仿→教師→全體模仿。

3、合音樂節奏表演第一段動作。

三、探索B段動作

1、傾聽音樂,讓幼兒說說象在幹什麼?

2、引出運動主題,探索運動的方式和動作,教師用簡圖的方式記錄。

3、帶領幼兒按順序把運動動作喊節奏做一遍。

4、試着合音樂節奏做運動動作。(選擇有代表性的動作)

四、探索C段動作

1、出示瘦鴨圖,激發幼兒興趣。通過故事激發幼兒表演慾望,帶領幼兒探索瘦鴨走與胖鴨走動作的區別。

2、用故事情節引導幼兒做瘦鴨跑步動作。

3、隨音樂做瘦鴨奔跑動作。(注意提醒幼兒跑步時與別人共享空間)

五、完整表演

1、幼兒完整欣賞音樂,感受節奏快慢的區別。

2、帶領幼兒根據設計的情節來合節奏表演動作。

注意讓幼兒在結束的地方擺造型表示慶祝跑步得第一的心情。

3、重複表演1-2次(幼兒可以邀請客人老師一起參與運動)。

六、教師"通過故事,我們懂得了什麼道理?""我們平時該怎樣做呢?"

1、注意飲食:少吃零食、多吃水果蔬菜,不挑食。

2、注意運動健身。

3、祝願每個孩子都是健康的、快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