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品】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模板彙編六篇

【精品】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模板彙編六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8W 次

作爲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品】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模板彙編六篇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 篇1

目 的 要 求1、瞭解雞蛋的形狀,並知道雞蛋是橢圓型的。

2、初步嘗試做撕貼畫感受活動的快樂。

準 備1、幼兒人手一張白紙。

2、幼兒活動材料《美術》第4頁,油畫棒。

內 容 與 指 導1、教師引導幼兒說說雞蛋的形狀。

(1)教師出示雞蛋,請幼兒觀察。

師:小朋友們,老師手中的是什麼啊?(雞蛋)那它是什麼形狀的?(橢圓形的)2、教師引導幼兒說說雞蛋都可以用來怎麼煮,做什麼菜!而導入出今天要畫荷包蛋!

3、教師與幼兒一起打開美術活動材料《荷包蛋》。進行操作。

師:小朋友們,書上是不是都有一個鍋啊!那我們把荷包蛋都畫上去吧!那眼怎麼畫呢?(幼兒討論)4、教師講解畫荷包蛋的步驟。

(1)用白紙撕一個不規則圓形當蛋白。

(2)將"蛋白"貼在黑色的鍋底中。

(3)用黃色油畫棒在"蛋白"上畫一個橢圓形當蛋黃。

(4)用彩色筆在荷包蛋上面畫上彩色點,當蔥蒜等。

可口的荷包蛋就畫好!

5、幼兒自由畫畫,教師在旁指導,重點知道幼兒不要將蛋白撕得太大,蛋黃的顏色均勻。添加彩色點的位置和多少。

6、比比誰的蛋最香最漂亮。

教師引導幼兒把自己的畫給同伴看。一起討論自己的畫。

並挑選出畫得棒的小朋友進行點評。

7、活動結束。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掌握用棉籤畫小蝌蚪的方法。

(2)提高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及大膽作畫的能力,體驗美術活動的快樂。

(3)讓幼兒關愛小動物。

(4)在創作時體驗色彩和圖案對稱帶來的均衡美感。

(5)喜歡參加藝術活動,並能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重點難點

重點:怎樣正確使用棉籤畫畫

難點:掌握用棉籤畫小蝌蚪的方法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一幅大的池塘背景畫、幼兒每人一幅A4紙的池塘背景畫、爲每個幼兒準備一個小蝌蚪的頭飾、青蛙媽媽的頭飾一個、棉籤若干、黑色水粉顏料、調色盤若干、籃子和手紙若干、鋼琴、魚缸和幾隻小蝌蚪。

(2)經驗準備:幼兒經驗準備:課前我問孩子們,看過《小蝌蚪找媽媽》的動畫片和故事嗎?沒想到有的幼兒從來沒有看過、也沒聽過這個故事,雖然是少數的孩子,但是在課前需要孩子們都能瞭解這個故事的大概內容,於是我在網上找到了這個動畫片,還是我小時候看的上海製片廠的水墨畫的動畫片,沒想到每個孩子都聚精會神非常認真地觀看,並且要求再看一遍,連我都和他們一起重溫了我的童年了。現在的孩子只看《喜洋洋和灰太狼》之類新的動畫片。我問孩子們見過小蝌蚪嗎?大部分的孩子只是從動畫片、圖畫書上見到過,所以我決定在上課時要給孩子們拿幾隻活的小蝌蚪,他們一定很感興趣、很開心。感覺孩子接觸活的動物太少了,接觸大自然的也太少了。我讓家長回家帶孩子瞭解小蝌蚪進化青蛙的過程,有條件的話,家裏養幾隻小蝌蚪,讓孩子親身觀察,沒有的話可以看圖書和上網瞭解,雖然這個知識點不是活動目標的內容,但是通過這個活動,可以加強家園聯繫達到共同教育孩子的目的,也可以引導家長在家如何教育孩子,都教育什麼。

活動過程

一、謎語導入,引出小蝌蚪

(1)師:孩子們,今天李老師跟小朋友一起猜個謎語“大腦袋,長尾巴,從頭到尾黑黝黝,游來游去找媽媽。(打一小動物)。(謎底:小蝌蚪)

幼:孩子們一起說的:“小蝌蚪”。

(孩子們很喜歡猜謎語,他們喜歡這種文字遊戲,感覺很神祕,平時在休息的時候,我就讓孩子們經常猜謎語,可以鍛鍊孩子的思維綜合反應能力,開發智力,他們很開心這個時間段。在謎語導入過程中,我故意把語氣放慢,邊說邊做相應的動作,動作可以誇張可愛些,小班孩子們看的、聽的很認真,加上以往的謎語遊戲訓練,孩子們應該都能猜到是什麼動物——小蝌蚪。用謎語導入,爲了增加課上的趣味性,挺高孩子們的興趣。)

(2)師:那你們聽過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嗎?

幼:聽過

師:到最後小蝌蚪找到它們的媽媽了嗎?

幼:找到了。

師:那誰是小蝌蚪的媽媽?

幼:青蛙。

(在課前經驗準備的時候,有一部份孩子聽過《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但有一部分沒有聽過,我就讓所有的孩子一起欣賞了這個動畫片,也讓家長在家給孩子講了講這個故事,讓孩子們在課前有對蝌蚪和青蛙的初步瞭解,不至於在上課時感到陌生。因爲小班的上課時間是十五分鐘,爲了能在有限的時間內能更好的完成活動目標,就需要把故事的內容在課前準備好,起初本以爲孩子們應該都聽過這個故事,沒想到一部分孩子真沒聽過。應該組織家園聯繫,讓家長每晚給孩子將一個睡前小故事,同時可以讓孩子慢慢複述故事,從小班培養孩子的語言能力。)

二、瞭解小蝌蚪身體特點

(3)師:孩子們,你們看今天李老師把誰請到我們小三班了?(從紙箱裏面拿出魚缸,裏面有很多條小蝌蚪。)

幼:孩子們興奮的都站起來了,特別高興,都在喊:“小蝌蚪、小蝌蚪、小蝌蚪,有幾個小孩下坐到前面一起來看。

師:我環繞每個桌子和座位,讓孩子們仔細觀看蝌蚪長什麼樣子。

幼:有的說小蝌蚪是黑色的、有的說小蝌蚪長着圓圓的大腦袋、小蝌蚪後面有尾巴、小蝌蚪長的不像青蛙、小蝌蚪的尾巴是彎彎的等等。

師:老師跟着孩子一起總結小蝌蚪有一個大大圓圓的腦袋,腦袋後面還長着一條細細,彎彎曲曲的尾巴,小蝌蚪的身體是黑色的。老師一邊總結一邊在黑板上用彩筆做示範,畫出一個小蝌蚪,加深孩子對蝌蚪的印象。

師:好了,孩子們,小蝌蚪累了,說要回去休息一下,我們一起小聲的和他們說再見,不要吵到他們休息好嗎?

幼:孩子們逐漸小聲的和小蝌蚪們不捨得說“再見”了。

(課前準備時,我知道很多孩子都沒見過活的小蝌蚪,他們也很希望能見到,於是我找來了活的生物,這樣更能提起他們的興趣,觀察的更仔細,當時孩子們都很興奮,以至於課堂都有些混亂了,有的孩子還下坐看,其餘孩子都跟着效仿,以至於都到前面來擁擠了,當時有些慌張,這是我沒有預想到的,老師提的要求孩子們也聽不進去了,但是回頭一想,這說明孩子們對蝌蚪的興趣很高,很喜歡它們。於是我做了一個“噓”的手勢,以靜制動,很難過的說:“小蝌蚪好像很害怕了,你們都在前面擁擠,大聲說話,嚇到它們了,這時有的小朋友回到了座位,我提出要求:“讓孩子們都回到座位上,不要嚇到小蝌蚪,老師保證輪流讓每個小朋友都能看清它們,這個方法還真挺管用,每個孩子都安靜的回到座位,這是我提出了要求:“讓孩子們仔細觀察,小蝌蚪長什麼樣子?孩子們看的很認真,回答問題的時候,孩子們都很積極踊躍的回答,並且回答的都很棒。)

(4)用棉籤畫小蝌蚪

師:小蝌蚪生活在哪裏?

幼:水裏面。

師:好,小朋友請看這裏,這是一個池塘,裏面有幾條小蝌蚪,看看還有什麼?

(出示一幅老師畫好的池塘背景圖)

幼:有荷葉、有荷花、有小蝌蚪。

師:小蝌蚪喜歡羣體生活,但是池塘裏面只有幾隻小蝌蚪,我們一起把它們的其他同伴畫出來,好不好?

幼:好好

師:但是今天我們不用筆,而是用它來畫(出示棉籤),你們看這是什麼?

幼:棉籤

師:平時在什麼情況下會用到棉籤?

幼:打針前用、掏耳朵用等等。

師:不錯,我們都會在打針前用棉籤消毒皮膚,還有如果小朋友用棉籤掏耳朵可要小心,必須爸爸媽媽在的情況下才可以用,否則自己掏耳朵會有危險的。

但是今天李老師要用棉籤來畫小蝌蚪,怎麼用棉籤畫畫呢?首先,棉籤你們看是沒有顏色的,我們把棉籤蘸一下黑色顏料,看,棉籤變成黑色的了,在池塘裏畫出小蝌蚪圓圓大大的黑腦袋,之後在後面畫出一條細細彎彎曲曲的長尾巴,看,小蝌蚪游出來了,有的向右遊、有的向左遊、有的向下遊、有的向上遊,什麼方向遊的小蝌蚪都有。誰想到前面來試一試?

幼:王浠濱,馮泳琪

(當我在前面講解怎樣用棉籤畫小蝌蚪時,馮泳琪小朋友因爲好奇,不自覺的走到前面來了,於是我說:“誰想到前面來試一試?”就讓王浠濱,馮泳琪來前面畫一畫。兩個小朋友特別愛畫,畫完一個還想畫。)

師:如果小朋友不小心把手弄上了顏色,可以用籃子裏面的手紙擦擦手,然後再放進籃子裏面。如果小手很乾淨,就不用手紙擦了。還有如果畫完一個蝌蚪後,棉籤沒了顏色,再到調色盤中蘸蘸顏料繼續畫小蝌蚪,小朋友要注意不要把棉籤碰到自己的身上和其他小朋友的身上,畫完後把棉籤一定要放進調色盤中,不能亂扔。好了,孩子們我們一起試一試吧。

師:每位小朋友發紙、調色盤、籃子。

(在上美術課前,一定要在課上把要求提好,在課前要預想很多問題可能發生,比如有的會用棉籤掏耳朵,所以要告訴棉籤不能隨便使用會有危險的、在孩子用棉籤畫畫時,就會用完隨意扔到地上,所以要提出要求,不要隨意亂丟亂放,要放回到調色盤中、幼兒可能在用棉籤畫畫時,不小心蹭到手上和臉上,或衣物等其它地方,這時就需要用到手紙,不要隨意亂摸。要在行爲和衛生習慣提出要求,養成好習慣。孩子們畫的興趣很濃,課堂紀律特別好,都在認真地用棉籤畫畫,體驗用不同的繪畫工具帶來的繪畫樂趣,每個孩子畫的都特別好。)

活動展示:

把孩子們作品都展示在黑板上。

(讓孩子們講述自己畫的小蝌蚪,由於年齡小,小班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並不是很好,只有王浠濱說的較完整:“這是蝌蚪爸爸、媽媽和孩子們,它們一起出去尋找其它的小蝌蚪了。”最後,我讓孩子們彼此看一看其它小朋友畫的小蝌蚪是什麼樣子的,互相欣賞。)

師:好了,孩子們,我們一起和小蝌蚪去找媽媽好不好?

幼:好,好。

師:唱歌曲《小蝌蚪找媽媽》

(給每個孩子發一個小蝌蚪的頭飾,戴在頭上,老師戴青蛙媽媽的頭飾,把老師圍在中間,一起唱跳《小蝌蚪找媽媽》的歌曲。由於教師空間比較狹窄,跳的比較擁擠,但是孩子們唱的跳的還是特別開心。)

教學反思

1、教師自我評價:

①優點:在上好一節課時,我們一定要做好活動準備,包括了物質準備,我做了40個小蝌蚪的頭飾,讓每個孩子都能體驗模仿蝌蚪的樂趣、畫好了40幅彩色的池塘背景圖,讓每個孩子在視覺上體驗美的'樂趣,受到美的薰陶。同時要做好經驗準備,課前我問孩子們,看過《小蝌蚪找媽媽》的動畫片和故事嗎?沒想到有的幼兒從來沒有看過、也沒聽過這個故事,雖然是少數的孩子,但是在課前需要孩子們都能瞭解這個故事的大概內容,於是我在網上找到了這個動畫片,還是我小時候看的上海製片廠的水墨畫的動畫片,沒想到每個孩子都聚精會神非常認真地觀看,並且要求再看一遍,連我都和他們一起重溫了我的童年了。現在的孩子只看《喜洋洋和灰太狼》之類新的動畫片。我問孩子們見過小蝌蚪嗎?大部分的孩子只是從動畫片、圖畫書上見到過,所以我決定在上課時要給孩子們拿幾隻活的小蝌蚪,他們一定很感興趣、很開心。感覺孩子接觸活的動物太少了,接觸大自然的也太少了。我讓家長回家帶孩子瞭解小蝌蚪進化青蛙的過程,有條件的話,家裏養幾隻小蝌蚪,讓孩子親身觀察,沒有的話可以看圖書和上網瞭解,雖然這個知識點不是活動目標的內容,但是通過這個活動,可以加強家園聯繫達到共同教育孩子的目的,也可以引導家長在家如何教育孩子,都教育什麼。老師也要有經驗準備,做好預設問題,熟記教案,把每個環節可能出現的問題都要預想到,做好相應的準備和方案。孩子們上課積極性很高,興趣很濃厚,尤其是讓兩個孩子到前面做示範,畫蝌蚪,兩個孩子都不想回去了,孩子沒有用過棉籤畫畫,所以很好奇,興趣很高。美術活動,一定要把要求提明確,畫畫要求,衛生要求,把可能發生的問題都要想到,對幼兒要提出要求。

②缺點:在課前預設問題時,沒有想到再拿出活的蝌蚪時,孩子們那麼的興奮,課前準備時,我知道很多孩子都沒見過活的小蝌蚪,他們也很希望能見到,於是我找來了活的生物,這樣更能提起他們的興趣,觀察的更仔細,當時孩子們都很興奮,以至於課堂都有些混亂了,有的孩子還下坐看,其餘孩子都跟着效仿,以至於都到前面來擁擠了,當時有些慌張,這是我沒有預想到的,老師提的要求孩子們也聽不進去了,但是回頭一想,這說明孩子們對蝌蚪的興趣很高,很喜歡它們。於是我做了一個“噓”的手勢,以靜制動,很難過的說:“小蝌蚪好像很害怕了,你們都在前面擁擠,大聲說話,嚇到它們了,這時有的小朋友回到了座位,我提出要求:“讓孩子們都回到座位上,不要嚇到小蝌蚪,老師保證輪流讓每個小朋友都能看清它們,這個方法還真挺管用,每個孩子都安靜的回到座位,這是我提出了要求:“讓孩子們仔細觀察,小蝌蚪長什麼樣子?孩子們看的很認真,回答問題的時候,孩子們都很積極踊躍的回答,並且回答的都很棒。由於班級面積比較小,加上課的尾聲比較急,最後的歌表演有些倉促了。

2、總的來說這節課上的挺滿意,預設的活動目標都完成了。就是課後怕時間緊張,歌表演《小蝌蚪找媽媽》唱的太倉促了。

3、課上有出乎意料的事發生,在課前預設問題時,沒有想到在拿出活的蝌蚪時,孩子們那麼的興奮,課前準備時,我知道很多孩子都沒見過活的小蝌蚪,他們也很希望能見到,於是我找來了活的生物,這樣更能提起他們的興趣,觀察的更仔細,當時孩子們都很興奮,以至於課堂都有些混亂了,有的孩子還下坐看,其餘孩子都跟着效仿,以至於都到前面來擁擠了,當時有些慌張,這是我沒有預想到的,老師提的要求孩子們也聽不進去了,但是回頭一想,這說明孩子們對蝌蚪的興趣很高,很喜歡它們。於是我做了一個“噓”的手勢,以靜制動,很難過的說:“小蝌蚪好像很害怕了,你們都在前面擁擠,大聲說話,嚇到它們了,這時有的小朋友回到了座位,我提出要求:“讓孩子們都回到座位上,不要嚇到小蝌蚪,老師保證輪流讓每個小朋友都能看清它們,這個方法還真挺管用,每個孩子都安靜的回到座位上了。

4、如果再重新上一次這節課,我會讓孩子們嘗試用手指畫蝌蚪,體驗不同的樂趣。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幼兒能用雙手協調地撕出一定的形狀,並能組合粘貼出不同動態的人物形象。

2、體驗合作組畫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各種顏色的彩色紙若干。(大小不同)

2、記號筆人手一支,粉筆若干。

3、每組一份漿糊、抹布。

4、兩張1K的牛皮紙豎接。

 活動過程:

1.教師和幼兒一起遊戲,導入活動:

遊戲名稱:運動猜謎。在遊戲中,老師先做一些運動的動作,請幼兒猜這是什麼運動?在請幼兒來做動作,其他幼兒猜。

2、談話討論:說說這些動態,人物的頭和身體是什麼樣的?

3、出示已撕好的頭和身體,請幼兒上前擺出各種剛纔看見的動態形象。(教師可適當給予幫助)

3、交待活動內容,引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A、請幼兒用雙手協調地撕出自己頭、身體和四肢的形狀。

(能力強的幼兒可撕出三角形的身體。)

B、幼兒將撕好的頭、身體和四肢的形狀進行動態的擺放,並能用語言表達自己在做什麼運動。

C、 將頭、身體和四肢的形狀進行動態的擺放好後,用漿糊先粘住一點,然後再貼到大的牛皮紙上。

(提醒幼兒畫面合作組畫的佈局,要考慮別人貼的位置)

D、用記號筆給人物畫上五官。

E、用粉筆在邊緣上進行加粗,然後塗抹。

(注意色彩的搭配,給自己加上腮紅)

4.幼兒合作粘貼組畫,教師巡視指導,重點指導任務動態的擺放及粘貼。在大紙的構圖上,教師及時給予適當的指導

5.評價作業,展示幼兒作品。

A、集體欣賞,體驗合作組畫的樂趣。

B、聽音樂,模仿運動人物的動態。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 篇4

繪本《大西瓜》講的是鼠奶奶生病了,小老鼠要去看望奶奶。走在路上,它又熱又渴,被一條小河擋住了去路。小老鼠動腦筋過了河之後,又遇到了狐狸,最終小老鼠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氣戰勝了狐狸。進行這個活動的時候正好是夏季,所以我把它融入到了“夏天來到了”的主題活動。進行這個活動的本意有兩個,一是要培養幼兒遇到困難動腦筋、嘗試獨立解決問題的意識與能力,形成堅強的意志品質;二是要讓幼兒學習一些夏季的防暑及自我保護的方法。

目標:

1.想辦法幫助小老鼠解決在看望奶奶途中所發生的一系列問題,並大膽地表述。

2.知道夏天天氣炎熱,積累一些防暑降溫、自我保護的辦法。

準備:

1.大圖書一本,多媒體課件,小老鼠頭飾,西瓜。

2.請一位大班的幼兒在最後一個環節扮演小老鼠。

過程:

一、情景導入

師:你們瞧!誰來了?猜猜小老鼠出門要去幹什麼?(用多媒體出示“小老鼠”,同時出現“鼠奶奶躺在病牀上,額頭敷着毛巾”的畫面。)

幼:小老鼠要去看奶奶,奶奶生病了。

幼:奶奶發燒了。

師:你是怎麼知道的?

幼:我看到奶奶在牀上躺着呢。

幼:奶奶頭上還放着毛巾呢,她一定是發燒了。

師:是的,奶奶生病了。小老鼠得知奶奶生病後很着

急,就急忙去看奶奶。一路上會發生什麼事呢?

二、觀察體驗

(一)觀察多媒體畫面第1-5幅

師:從畫面上你們看到了些什麼?

師:夏天的天氣是什麼樣子的?

師:小老鼠怎麼了?

師:還有半個西瓜,小老鼠怎麼不吃了?它是怎麼做的?

(幼兒看到小老鼠戴着西瓜帽的樣子都哈哈大笑了起來。)

師:小老鼠戴着西瓜帽的樣子很滑稽是吧?那它爲什麼還要這樣做呢?

幼:夏天的太陽火辣辣的,小老鼠太熱了。

幼:我媽媽說,陽光中有紫外線,會把皮膚曬傷的。

師:是的,夏天的天氣很熱,小老鼠就想了這個辦法來降溫,保護自己,它可真聰明啊。小朋

友們,在夏天裏,你們是怎麼保護自己的呢?

幼:我出門的時候會戴上太陽帽。

幼:還要戴上太陽鏡。

幼:媽媽要塗上防曬霜呢。戴上手套。

師:小老鼠戴上西瓜帽後,就涼快多了。它繼續往前走,咦,它怎麼不走了?(一條河擋住了去路)

師:小老鼠不會游泳,這可怎麼辦啊?(幼兒爲小老鼠想辦法。)

(二)觀察多媒體畫面第6幅

師:小老鼠想到了什麼辦法?

(三)觀察多媒體畫面第7-9幅

師:又發生了什麼事?

師:狐狸要幹什麼?你從哪裏看出來的?

師:小老鼠是怎麼樣的?你有什麼辦法幫助小老鼠?

幼:我去請獵人來,把狐狸打死。

師:哦,你就是獵人,那你來試試。(幼兒舉槍瞄準,教師表演狐狸被打中的樣子。) 幼:讓小老鼠去請大象伯伯,大象伯伯用它的長鼻子把狐狸捲起來扔進河裏。

師:那大象伯伯是怎麼卷的呢?你來表演一下。

幼:小老鼠可以從地上抓一把沙子,扔到狐狸的眼睛裏,狐狸就看不見了,小老鼠就趕緊逃跑。 師:這個辦法也不錯。

師:小老鼠究竟有沒有被會理吃掉呢?最後狐狸又怎麼樣了?

三、完整欣賞

師:小老鼠來到奶奶家,把西瓜切成一片片的給奶奶吃。爲了感謝大家的幫助,它還留了一些給小朋友們吃呢。瞧,它來了!(大班幼兒扮演的小老虎分西瓜給孩子們吃,邊分邊說一些感謝的話) 幼兒邊品嚐邊說:“謝謝小老鼠。”活動結束。

蔣玲丹 20xx年3月13日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運用剪好的幾何圖形拼貼出房子。

2.通過探索交流,瞭解房子的不同組合方法。

3.對參加手工拼貼活動感興趣。

活動準備:

1.大小和顏色都不同的正方形、三角形、長方形、梯形等圖形若干,膠棒,抹布若干。

2.各種房屋造型圖片的白板課件。

3.白紙。

活動過程:

(一)出示小兔子,創設情境。

1.教師:昨天森林裏颳了一陣大風,把小兔家的房子給吹倒了,小兔想請我們小朋友幫她蓋一幢新房子,你們願意嗎?

2.教師:我們小朋友們真有愛心。我們先來看看我們可以蓋什麼樣的房子。

3.出示房子圖片1。(3個房子的。)教師:這有3個房子,看看房子上面都有什麼?(門,窗,煙囪,牆)是什麼形狀的?這些都是隻有幾層的房子?嗯,這是隻有1層的平房。

4.出示房子圖片2。(樓房和連體房。)教師:除了平房,還有這樣的房子。這是樓房,我們來看看這個樓房有幾層?(3層)這兩個房間連在一起了,我們叫連體房。這些房子是由哪些圖形寶寶造出來的呢?

小結:我們看到了平房,樓房和連體房。他們的牆有的是長方形,有的是正方形;屋頂有的是三角形,梯形,還有半圓形;窗戶有圓形,正方形;門有的是正方形,也有的是長方形。等等。

5.出示房子圖片3、4。

教師:我們再來看看。這座房子有這麼多層呢?樓房是什麼形狀的?

教師:看,這個連體房多漂亮啊,它的屋頂上還有天窗呢。

6.幼兒討論想蓋什麼房子。

教師:那我們給小兔蓋房子吧,你想爲小兔蓋一個什麼樣的房子呢?

(二)幼兒操作,教師講好規則。

1.教師:老師今天爲你們準備了許多圖形寶寶,小椅子不用搬,現在你們就開動腦筋,動起小手,爲小兔造一座漂亮的房子吧。

2.播放音樂,幼兒操作,教師巡視指導。

(三)作品評價。(請2名幼兒介紹,教師找1個不同介紹。)教師:你們爲小兔子做了這麼多的房子,她真開心,你們真能幹,表揚一下自己吧!教師:誰來介紹一下你給小兔造的什麼房子?你用了哪些圖形寶寶造了這個房子?

(四)出示圖片,欣賞其他特別的房子。

教師:生活中還有一些特別的房子呢,我們再一起來看看。

活動延伸:

教師:這些房子真特別,我們也來做小小建築師,一會到我們遊戲區裏來造一些特別的房子吧。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 篇6

一、活動背景:

小班幼兒喜歡遊戲,在玩中潛移默化地滲透活動內容,他們樂於參與,樂於嘗試。如果教師按照有關美術繪畫的要求,生硬地讓幼兒學習繪畫技能,就會使幼兒的繪畫作品失去其稚拙的情趣和獨特的魅力。針對小班幼兒的這些特點,我把孩子喜聞樂見的遊戲和內容整合成《花小豬》的活動。

本活動的設計把情感和技能緊密結合,在遊戲的環境中融入實物與顏色匹配的練習,以“找東西吃”爲線索,串聯成由“感受——體驗——參與表現”的藝術活動,以使幼兒自然、快樂、大膽地打扮“花小豬”,激發參與藝術活動的激情。

二、過程實錄:

(一)活動目標:

1、學習將實物與顏色匹配進行塗色,增進幼兒對色彩的興趣。

2、大膽作畫,發展幼兒豐富的想象力。

(二)活動準備:

蔬菜實物若干:番茄、黃瓜、土豆

花小豬手飾、音樂磁帶、彩色油畫棒、

小貓、小狗的畫紙人手一張

將地毯在室內鋪成一條彎曲的小路,放上蔬菜實物,實物旁邊放些彩色油畫棒(小石子)

(三)活動過程:

1、導入情景,激發興趣。

師:豬寶寶一家快快樂樂地生活在山上,有一天,豬媽媽對小豬說:“孩子們,你們長大了,要自己去找東西吃。”(師手上套豬的手飾)小豬說:“我去,我去!”小豬就

高高興興地上了路,到山下去找東西吃。(師幼隨音樂走上小路)

2、教師邊講述故事邊示範

(1)觀察實物,理解實物與顏色的匹配。

師:小豬走呀走呀,呀!小豬看見了什麼?(實物番茄)它高興極了,可是它又擔心起來了:哎呀,我可是壞記性,老是記不住事情,怎麼辦呢?它看到地上有許多無顏六色的小石子,馬上想到了一個好辦法:我用小石子來做個記號吧!它就用紅色的小石子在身上做了一個記號。(師示範用油畫棒塗色)

(2)繼續感受實物與顏色的關係。

師:小豬繼續往前走,它又看見了什麼呢?(實物黃瓜)

幼:黃瓜。

師:小豬這次選了什麼顏色的小石子來做記號呢?爲什麼?

幼A:綠顏色。

幼B:因爲黃瓜是綠顏色的,所以選了綠顏色的小石子。

(3) 師:小小豬走着走着,咦?它發現了什麼呀!(實物土豆)

幼:土豆。

師:我們一起來幫小小豬做記號吧!選什麼顏色的小石子呢?

(評析:讓幼兒一起做標記,起到了突出活動難點的作用,加深了對實物與顏色匹配的理解。)

師:小小豬一路上找到了許多好吃的東西,變成了一隻漂亮的小花豬,豬媽媽高興地連聲說:“你真聰明!真能幹!”

3、在遊戲情景中作畫。

(1) 師:小小豬的好朋友小小貓、小小狗它們也找到了許多好吃的東西,我們一起來幫助小小貓、小小狗做記號吧!(放音樂,幼兒按意願選擇畫紙)

(2) 幼兒作畫,教師巡迴指導,給予鼓勵。

(評析:有的孩子畫了許多顏色的圓圈,教師引導孩子欣賞,並讓孩子表達用意,孩子的想象力就得到了擴展。)

4、活動的拓展和結束。

(1)引導幼兒介紹、欣賞畫面。

師:你的小小貓(小小狗)找到了什麼東西?你給小小貓(小小狗)做了什麼記號?

(3) 分享食物。

師:小朋友幫助小小豬的朋友們找到了這麼多好吃的,小小豬也很高興,它請小朋友們一起去吃好東西,我們一起去吧!

(評析:孩子們在歡快的音樂聲中分享食物,構成了一個完整的故事情節,讓幼兒體驗了成功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