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選幼兒園小班教案集錦九篇

精選幼兒園小班教案集錦九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3W 次

作爲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9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幼兒園小班教案集錦九篇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發展直線跑的能力。

2、滿足運動、審美、娛樂和模仿需要,發展審美和模仿能力,愉悅情緒。

3、鞏固和豐富對燕子的認識,增強愛燕情感。

4、培養友誼感。

5、發展行爲目的性和注意能力。

6、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活動玩法】

畫兩條相距15-20米平行線,一邊爲家,放一排健身圈當燕巢;

另一邊爲草場,放幾盆盆花。幼兒蹲在“燕窩”內當小燕,一人一個窩。遊戲開始時,錄音機播放樂曲,同時媽媽(由教師當)說:“天亮了!小燕快起來跟媽媽去練飛、學捉蟲!”

幼兒一齊跑出跟着跑向草場先跟燕媽媽學小燕舞,然後自由玩耍。聽到雞媽媽大聲叫:“下雨了!快回家!”小燕快速跑回燕窩。遊戲可設置小花貓角色,小燕外出時小花貓偷走一些燕窩。小燕跑回先找到窩的可邀請沒找到窩的小燕到自己窩來。

【活動規則】

1、燕媽媽說完“學捉蟲”和“快回家”時才能跑出和跑回。

2、別人不邀請不準進到人家的窩裏去。

【活動建議】

1、此遊戲由搭窩、外出、學習、返窩、助友五個活動構成,外出和返窩是主體活動這五個活動都是由操作活動、動機和目的、對象、自控和環境與結果等要素構成。六個要素是相互聯繫和相互影響的。六個要素都有各自的發展功能。它們也都是可以變化的。要深入研究和發揮它們的功能,要充分利用它們的可變性創編新玩法,在創編遊戲中發揮和發展幼兒的創造潛能。

2、此遊戲的動作包括跑、取放健身圈、舞蹈和一些模仿活動。跑的動作是實現遊戲目的主要動作。跑的動作可以是自然跑,也可用模仿跑、舞蹈步;可以分散跑,也可2人結對跑、排隊跑;可統一跑的動作,也可由幼兒自由選擇。跑法是根據教育目的來選擇的。舞蹈動作可由教師教,也可引導幼兒自由選擇或創編。其內容可以是反映小燕活動的,也可由各種跑的動作組合而成的。

3、幼兒返窩時有的是邊跑邊找窩,直接向所找的窩跑去,有的是隨大家跑回,到家後再找窩,這反映幼兒的行動目的性的差異。教師應引導幼兒聽到返回信號後就找窩,使跑有目標,提高行動的目的性。

4、有些幼兒見身前的窩已有人時不能馬上往別處找空窩,這反映幼兒缺乏活動經驗和思維靈活性差。教師可提示“附近窩裏都有人怎樣辦?”讓幼兒思考或討論,也可以在活動中及時提示幼兒快往別處找窩。

5、可鼓勵幼兒自己找好窩後,要幫助沒找到窩的同伴找窩,或請他到自己的窩裏來,以培養互相關心、樂於助人的好品德。

6、“家”與“草場”的距離不宜少於10米,並應逐步加大距離。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小班的幼兒對外界新鮮的事物十分感興趣,可是對於生活中常常看見、聽見的事物常常會忽視,就如我們吃完東西的瓶子小朋友們往往會吃完了就扔了,不會對其產生興趣,所以我在活動的開始先以幼兒生活中常聽到的聲音來吸引幼兒的注意,並辨別生活中的不同的聲音,然後拿出空瓶子來讓幼兒研究,如何讓其發出聲音,再放入黃豆,讓幼兒知道力氣的大小和豆子的多少都會影響瓶子聲音的輕響,最後,加入糖果,讓幼兒知道軟硬不同的糖果發出的聲音也不同。

活動目標:

1.能辨別生活中不同的聲音。

2.在爲樂曲伴奏中,感受聲音的輕響。

3.體驗探索聲音的樂趣,樂於表達自己的經驗和感受。

活動準備:

1.笑聲、雞叫、喇叭等聲音,大鼓和小鼓音樂

2.每人一隻塑料小瓶,塑料筐個,黃豆若干,兩瓶軟硬不同的糖果,大鼓小鼓各一個(圖片)。

活動過程:

一、生活中的聲音

師:小朋友們,仔細聽,這是什麼聲音啊?是大人的聲音還是小寶寶的笑聲呢?

師:這是小寶寶夜裏睡覺夢見好玩的事情所以笑出聲音來了,早上媽媽請了一個小動物來幫忙叫醒小寶寶,我們一起來聽一聽是什麼小動物?我們一起來叫一下吧!

師:除了大公雞會叫,還有什麼小動物會叫呢?我們一起來叫叫看。其實,還有很多動物會叫,只是今天媽媽請了大公雞來把小寶寶叫醒。

師:小寶寶起牀了,你們聽他在幹什麼呢?

師:我們起牀要先拉小便、洗臉再來上幼兒園,你們在來幼兒園的路上會聽到什麼聲音呢?你們來聽聽看小寶寶聽到了什麼聲音?接下來要到幼兒園了,到幼兒園見到老師要怎麼說呀?哇,我們小朋友們都和小寶寶一樣是一個懂禮貌的小朋友。

二、讓小瓶發出聲音,爲大鼓小鼓伴奏

1.讓空瓶子發出聲音

師:寶寶來到幼兒園,老師要和寶寶一起玩啦。這裏有一個瓶子,你能讓它發出聲音嗎?(幼兒每人取一小瓶子,探索用各種辦法讓它發出聲音)。

2.用瓶子裝豆讓它發出聲音

師:這個瓶子我們來搖一搖,怎麼才能讓它搖起來有聲音呢?噢,裝點東西進去,老師這裏有許多豆子,小豆和瓶子在一塊能發出聲音嗎?那我們一起去裝點黃豆來試一下,記住裝完豆寶寶的瓶子要蓋緊哦,不然豆寶寶會跑出的。

引導幼兒跟着節奏搖瓶子:用兒歌“你的小瓶子,有聲音嗎?有有有”有節奏地引導幼兒搖瓶子。

3.用豆寶寶演奏《大鼓和小鼓》歌曲

師:現在把我們的雙腿變成一張小牀,讓我們的豆寶寶躺在小牀上休息一下,我們千萬不要去打擾它哦!,老師這裏有一首歌曲,小朋友們要仔細聽,等一下舉手告訴老師你們聽到了什麼。

師:你們聽到了大鼓和小鼓,那大鼓小鼓的聲音是怎麼樣的?那我們一起用我們手上的瓶子來試試看,大鼓的聲音很響的,我們要怎麼來演奏呢?那小鼓呢?演奏大鼓的時候力氣要怎麼樣啊?演奏小鼓的時候力氣要怎樣?

師:你們說演奏大鼓的時候要力氣大啊?好的,我這裏有一個空瓶子,我裝3個豆寶寶進去,我力氣用的大,豆寶寶的聲音像大鼓的聲音嗎?那怎麼辦?裝多一點?好的,我全都裝滿來,有聲音嗎?怎麼辦?

小結:豆子放的太少聲音小,裝滿了會沒有聲音,我們要放的稍微多一點,不能太多,力氣再大一點,這樣纔是大鼓的聲音,現在請豆寶寶裝的少的小朋友再去裝一點豆寶寶吧,記住不能裝的太多哦,不然豆寶寶會發不出聲音的哦!

三、比較軟硬糖果發出來的聲音

師:現在請小朋友們把你們的豆寶寶放到凳子底下休息一下,老師這裏有兩種糖果,你們覺得是小兔的罐子還是小貓的罐子會發出大鼓的聲音?

師:我要請幾個小朋友來摸一摸,嘗一嘗我們的糖果。哪顆硬一點,哪顆軟一點?你覺得哪種糖果可以發出大鼓的聲音,是這樣的嗎?那你放到嘴裏試一下吧!小朋友們你們也來試一下,看看他說的對不對。

師:現在要請小朋友來搖搖看,你們都猜對了嗎?

四、用瓶子不同的聲音爲“大鼓小鼓”伴奏

師;你喜歡哪一種糖果,請站在那種糖果的下面,小朋友們爲這兩種糖果伴奏,當輪到你喜歡的糖果的時候你再跳哦!

師:現在請小朋友們回位置上去吧,我要變成一把大剪刀,這邊的小朋友幫大鼓演奏,這邊的小朋友幫小鼓演奏,看看哪一邊的小朋友演奏的最好。

五、活動結束

師:現在我們一起搖着我們的豆寶寶和後面的老師說再見吧!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主題說明

上幼兒園啦!在家裏倍受寵愛的小寶貝們,帶着許多小問號,要離開爸爸媽媽的懷抱,進入一個全新的世界,開始學習在集體中獨立地生活。可是,面對陌生的環境幼兒多少有些恐懼和焦慮,幫助幼兒們儘快熟悉幼兒園,適應集體生活,是我們開展這個主題活動的初衷。

主題目標

1、對幼兒園產生親切感和安全感,逐漸習慣和適應集體生活。

2、喜歡自己的朋友,體驗與老師、同伴一起活動、分享快樂。

活動內容:布袋偶表演《高高興興上幼兒園》

活動目標:

1、知道自己長大了,要上幼兒園做遊戲、學本領。

2、喜歡幼兒園,願意來幼兒園。

活動準備:

布袋小鴨、幼兒園大門(積木拼搭)

活動過程:

一、激趣導入

1、教師出示布袋小鴨跟小朋友打招呼,吸引幼兒的注意與興趣。

2、教師邊表演邊講述故事《小鴨上幼兒園》

二、知道自己長大了,要像小鴨一樣到幼兒園來學本領。

1、提問:小鴨是怎麼上幼兒園的?今天我們班誰像小鴨一樣高高興興上幼兒園的?

2、小結:爸爸媽媽上班去了,我們也已經長大了,要高高興興上幼兒園做遊戲、學本領。

3、欣賞兒歌《上幼兒園》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喜歡錶演,願意學說重複的短句,發準“柿子”、“狗”、“蛋糕”、“橘子”、“果”、等字音。說短句:“甜甜的____我愛吃”

2、豐富幼兒對常見水果的認識

3、知道收到別人的禮物要表示感謝。

4、能自由發揮想像,在集體面前大膽講述。

5、萌發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活動準備:

1、貓、狗、兔、熊、猴、老鼠的頭飾。

2、梨、蘋果、橘子、香蕉、獅子等水果蛋糕一個。

3、小熊的家,“汽車”錄音機,錄音帶。

活動過程:

1、一名幼兒扮演小熊,老師扮演小司機,其他幼兒分別扮演小貓、小狗、小兔、小猴、小老鼠。

2、以小熊過生日,請好朋友到家裏去做客的遊戲情景,引出活動,激發幼兒活動的興趣(小熊道白)

3、教師(司機)說:“今天小熊過生日,要請好朋友到家裏做客,我開車幫小熊把好朋友接到家裏去,引導幼兒分別說短句:“我是____”及“我送小熊甜甜的____”

4、教師開車請小動物上車,一起來到小熊叫,互相問好,小動物分別送禮物,學說重複短句:“送你甜甜的____,祝你生日快樂”小熊說短句:“甜甜的____我愛吃,謝謝你,”“不客氣”等禮貌用語。

5、與小熊共同唱“生日快樂”歌曲,共同分享生日蛋糕,小熊分給小動物每人一塊蛋糕說:“請你吃甜甜的蛋糕”小動物說:“甜甜的蛋糕,我愛吃,謝謝你”小動物可把蛋糕送給客人吃,重複說短句。

在遊戲過程中,教師要重點指導幼兒的發音,鼓勵幼兒大膽地表演,說學短句。對個別幼兒的錯誤發音要及時糾正,對當時糾正不過來的個別發音,教師不要強化,使孩子失去信心,要多給予鼓勵,日常活動時,或個別活動時再進行糾正,激發孩子學習興趣,增強信心,使他有成功感。

活動反思

這節課是小班的課程,我是應用的白板進行教學,非常吸引幼兒,幼兒課上表現的很活躍,更能着我的思路走。學習興趣濃,活動目標基本完成。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聽聽、看看、說說幾種常見的鈴聲,知道鈴聲的意思及與我們生活簡單聯繫

2、願意參加集體活動,體驗共同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大圖書、音樂

活動過程:

一、摸一摸,激發興趣

遊戲:摸摸你的**,**在哪裏?

小結:小眼睛會看,小耳朵會聽,本領真大!

二、聽一聽,區別鈴聲

1、鬧鐘鈴

這是什麼鈴兒在說話?鬧鐘丁零零,好像在對喜洋洋說什麼呀?

起牀要做些什麼事情?模仿自己穿衣服、自己穿褲子……

小結:鬧鐘丁零零,我要起牀啦,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真是能幹的好寶寶。

2、電話鈴

電話響了會唱什麼歌?電話丁零零,好像對喜洋洋說什麼話?

遊戲:打電話

小結:電話丁零零,請問你是誰,打好電話說再見,是個有禮貌的好寶寶。

3、車鈴

喜洋洋騎的是什麼車?聽聽發出了什麼聲音?

車鈴丁零零,好像在說什麼?

小結:車鈴丁零零,快快讓開吧。過馬路走橫道線,做個安全的小寶寶。

4、門鈴

門鈴叮叮咚,好像在說什麼?

遊戲:做客

我們和喜洋洋一起去看朋友做客吧。《看朋友》

三、說一說,鈴兒響叮噹

四、唱一唱,體驗快樂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初步熟悉樂曲的旋律,學習分辨音樂的上行和下行,能有節奏地做猴子爬樹和下樹的動作。

2.嘗試用不同的動作表現猴子玩耍、爬上樹和滑下樹等靈巧、頑皮的樣子。

3.樂意參與動作創編活動,有做與衆不同的動作的意識。

4.欣賞歌曲,感受歌曲活潑有趣的特點。

5.讓幼兒感受歌曲歡快的節奏。

活動重點:

初步熟悉樂曲的旋律,能有節奏地做猴子爬樹和下樹的動作。

活動難點:

嘗試用不同的動作表現猴子玩耍、爬上樹和滑下樹等靈巧、頑皮的樣子。

活動準備:

1.猴子圖片一幅。

2.幼兒用書《猴子爬樹》。

活動過程:

一、快慢遊戲,感受樂曲旋律。

1.進行"快慢遊戲"。

2."當你聽到的音樂是很慢的,請你跟着音樂有節奏的`拍拍小手。當你聽到的音樂是很快的時候請你雙手握拳在胸前旋轉。"

二、出示猴子圖片師:這是誰?(小猴子)它有什麼本領?(會爬樹)師:誰來表演小猴爬樹的樣子?

三、觀察幼兒用書《猴子爬樹》畫面,學習用動作表現猴子爬樹

1.師:小猴是怎麼爬樹的?(幼兒學做動作)是一下子爬上去的嗎?它先在哪裏?(樹底下)最後爬到哪裏?(樹頂上)

2.教師哼唱樂曲上行部分,幼兒練習有節奏地爬樹。

3.教師引導幼兒創編猴子在樹上玩耍的動作。

師:小猴爬上樹後會玩些什麼呢?會做什麼動作?(反饋個別有的的經典動作,指導全體幼兒一起模仿練習。)

4.引導幼兒用動作表現猴子滑下樹,鼓勵幼兒大膽地自由表現。

師:小猴是怎麼從樹頂上滑下來的?(很快地從樹上滑下來)

四、將猴子的動作與音樂匹配,聽音樂做動作

1.教師分別彈奏三段音樂,引導幼兒選擇相應的動作,嘗試把音樂和動作相匹配。

師:這段音樂是怎麼樣的?感覺小猴子在幹什麼?

2.教師分別哼唱三段音樂,指導幼兒練習有節奏地做猴子爬上樹、玩耍、下樹、睡覺休息的動作,教師用體態動作提示幼兒將動作與音樂進行匹配。

師:過渡:剛剛,我們和小猴一起聽着音樂玩了猴子爬樹的遊戲。現在,我們把猴子爬上樹、摘果子、下樹的遊戲連起來,聽着音樂玩一玩吧。這一次我們一起來表演一下吧。

3.幼兒跟隨音樂合拍地做猴子爬樹的動作。在動作轉換時,根據幼兒動作掌握的情況,用語言或動作提示幼兒。

4.教師鼓勵幼兒自編有創意的猴子玩耍動作,帶領全體幼兒模仿練習,表現出猴子靈巧、頑皮的樣子。

師:除了這樣下樹,還能怎樣下樹呢?

5.再次練習動作。

師:讓我們趕緊下樹,把果子分給好朋友吃吧。

五、合作遊戲,體驗遊戲快樂。

師:現在,我們來玩一個更好玩的遊戲:請小朋友兩兩合作,一位當小猴,一位當大樹,一起聽着音樂來玩一玩。

六、幼兒完整地聽音樂做動作1-2遍,然後聽音樂模仿猴子的動作走出教室。

師:我們一起學着小猴子的動作到外面去爬樹吧!

教學反思:

進行了學習活動“猴子爬樹”,感覺班級裏的小朋友對這個活動還是很感興趣的。他們能愉快的和老師一起欣賞音樂,感受音樂形象的有趣;他們能仔細地觀看木偶的表演,瞭解音樂所表現的內容;他們能積極地參與動作表演和創編活動,體驗表現的樂趣。活動中孩子們積極開動腦筋,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對音樂的理解。他們會使用一些好聽的詞句,如:可愛、活潑等來形容小猴子,而老師也積極迴應,用“小猴子聽到他們的話愉快地跳起舞來”的話語激發幼兒表達的意願。老師用集體練習與個別演示的方法,讓幼兒理解聽音樂做動作。孩子們基本上都能跟着音樂的節奏表演。班級裏的幼兒每一個都參與到活動中,學地很開心。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熟悉樂曲旋律,感受樂曲中的快、慢節奏。

2.能跟隨音樂的節奏,表現鞋匠不同的修鞋動作。

3.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模仿活動的樂趣。

4.欣賞歌曲,感受歌曲活潑有趣的特點。

5.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

活動準備:

大鞋子圖片,膠水圖片,釘子、針線圖片,音樂《洋娃娃和小熊跳舞》、《鞋匠之舞》

活動重、難點:

能跟隨音樂的節奏,表現鞋匠的不同修鞋動作。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小朋友們你們喜歡跳舞嗎?

那請你們找一個好朋友我們一起跟着音樂來跳舞。(播放《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我們都知道,跳舞需要舞蹈鞋,我這裏有一隻鞋子,請你看一看它長的什麼樣?(很大),對啦,它長的特別大,那你猜猜它是誰的鞋呢?它是巨人的鞋。

今天巨人準備開一場舞會,可是他的鞋子脫線了,還破了一個大洞。怎麼辦呢?(修一修)

怎麼修鞋子呢?(幼兒說說鞋子怎麼修,並表演下修鞋子的動作)

教師根據幼兒說出的方法總結修鞋的方法:塗膠水、釘釘子、縫線。

二、感受音樂

1.傾聽音樂

我們一起來聽一首修鞋的音樂,聽聽節奏有哪裏不一樣?(播放《1鞋匠之舞》音樂)

你聽到了什麼節奏?你猜猜鞋匠這時候會做什麼?

總結:音樂裏面有慢慢的節奏,鞋匠會在這時候拿膠水、錘子、針線。節奏變化的時候,鞋匠就開始塗膠水、敲錘子、縫鞋子。

2.幼兒學習修鞋動作

我們一起跟着音樂學一學鞋匠是怎樣修鞋子的。注意你的動作要標準,不要破壞鞋子哦。

我們先來試試(教師先輕哼一遍,指導幼兒有節奏的塗膠水、釘釘子、縫線)我放音樂嘍,注意聽。(播放《1鞋匠之舞》音樂)

(幼兒跟隨教師分段學習塗膠水、釘釘子、縫線的動作)

3.幼兒跟隨音樂表演

你們學會修鞋子的方法了嗎?那我們一起來幫巨人修鞋子。

(播放《2鞋匠之舞》音樂)(幼兒跟隨音樂和老師一起表演修鞋動作)(音樂分四段)

第一段做塗膠水動作,第二段做釘釘子動作,第三段做縫鞋子動作,鞋子修好了,第四段做跳舞的動作。

看看鞋子修好了嗎?我看看。我覺得腳後跟還有一點沒有修牢固,我們再來修修牢。

站起來,我們一起來修(再一次表演,播放《2鞋匠之舞》音樂)

三、結束

鞋子修好了,巨人很開心,他非常感謝你們的幫助,想請你們一起去參加舞會,你們願意嗎?讓我們一起跳起來。(播放《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內容太多,小班幼兒不能完全掌握很多內容,應該把掌握音樂節奏作爲活動重難點解決,根據一稿內容在活動中增添的節奏圖譜沒有起到重要作用,我應該在引導幼兒聽音樂做動作之前引導幼兒看圖譜,理解圖譜意思,在理解的基礎上,看着圖譜做動作,這樣幼兒可以自己嘗試做出相應的動作。

在感受音樂的部分,我花的時間太多了,導致後面拖了很長時間,應該在感受音樂的時候就單純的讓幼兒聽,簡單的說說自己對音樂的感受,不需要花很長時間來談感受。另外,在活動開始和結束的時候可以將活動的重難點引入其中,將重難點前置解決掉一些,爲後面的環節做鋪墊。

活動中,幼兒的情緒和活動氣氛還是不是高漲,因此活動開始部分,我應該選用一些孩子喜歡的、好玩的遊戲,調動孩子的情緒,讓孩子在一個放鬆的氣氛下進行活動。

小百科:鞋子有着悠久的發展史。大約在5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時期,就出現了獸皮縫製的最原始的鞋。鞋子是人們保護腳不受傷的一種工具。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在比較中區分長方形、梯形、橢圓形。

2、發展幼兒的觀察力、和初步的邏輯思維。

3、養成大膽用色、均勻塗色的良好習慣。

4、能呈現自己的作品,並能欣賞別人的作品。

環境創設

老鼠畫貓圖片一張

幼兒操作教具、油畫棒人手一份

重點與難點

區分長方形、梯形、橢圓形

活動過程:

一、觀察圖片

1、圖中畫的是什麼?是有哪些圖形組成的?

2、老鼠肚子餓了,它找到1支筆,一口咬住了,鉛筆對它說:“你別咬我,讓我畫一副畫。”

二、演示活動

教師邊說邊在黑板上作畫:

1、鉛筆先畫了個扁扁的圓形,它是什麼形狀的?

2、鉛筆再畫了一個上窄下寬的圖形,看看像什麼圖形?

3、現在鉛筆畫的是什麼圖形?

4、看看,還畫了些什麼圖形?

5、鉛筆畫出的像誰呀?——貓,老鼠嚇得逃跑了。

6、數一數貓是由幾個什麼樣的圖形拼成的?

三、塗色活動

幼兒在練習紙上將長方形、梯形、橢圓形分別塗上不同顏色。

價值分析:

在擬人化的演示比較中區分長方形、梯形、橢圓形,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在畫畫、猜猜中,進一步鞏固對梯形的認識。

在塗色活動中體驗長方形、梯形、橢圓形的區別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初步感知兩種顏色配合後能發生變化。

2.嘗試用簡單的語言描述實驗的過程和結果。

3.讓幼兒學會初步的記錄方法。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礦泉水瓶、顏料、多媒體課件、橡皮泥、牙刷、畫有裙子的畫、音樂。

活動過程:

1.教師通過與幼兒共同玩魔術,激發幼兒對本節課的興趣。

(1)老師要變魔術了,幼兒與教師一起喊:水寶寶,水寶寶,變變變。(變紅色)

(2)請幾名幼兒一起來試一試這個魔術(分別變紅、黃、藍色)

(3)出示各種顏色物品的幻燈片,讓幼兒說出物品的顏色,以便加深幼兒對紅、黃、藍色的認識。

2.幼兒自由操作,探索兩種顏色配合後的效果。

(1)教師爲幼兒出示記錄紙、橡皮泥,教師講清楚使用的方法:根據記錄紙上提供的兩種顏色,將這兩種顏色的橡皮泥捏到一起,看看會變成什麼顏色,然後將相應的顏色記錄在記錄紙上。

(2)幼兒每人一張記錄紙,幼兒自由操作進行記錄。

(3)教師爲幼兒展示幼兒的操作記錄表,並讓幼兒講述自己的實驗結果。

3.遊戲:看誰說的對又快

(1)教師說紅加黃,引導幼兒說變橙色,依次類推。

(2)遊戲:教師邊說邊出示卡片,配上音樂與幼兒玩遊戲:教師說紅加黃,幼兒說變橙色,看誰說的對又快。

4.動手爲裙子塗顏色,加深對知識點的鞏固。

(1)教師爲幼兒出示沒有顏色的三件裙子的畫,請第一組小朋友爲我設計一件橙色的裙子,請第二組小朋友爲我設計一件紫色的裙子,請第三組小朋友設計一件綠色的裙子,但是老師這裏只有紅、黃、藍色的顏料和牙刷,怎麼辦呢?

(2)教師爲幼兒師範操作的方法,之後請各組小朋友共同完成。

(3)教師展示幼兒的作品。

5.請小朋友回家跟你的爸爸媽媽一起試一試,看看別的兩種顏色混合在一起是不是也能變成其他的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