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關於幼兒園社會教案範文合集6篇

關於幼兒園社會教案範文合集6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6W 次

作爲一位傑出的老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我們應該怎麼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幼兒園社會教案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幼兒園社會教案範文合集6篇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知道擁抱會給人帶來愛和快樂。(重點)

2、能和好朋友擁抱並能說出關心的話。(難點)

3、體會與老師、同伴親密擁抱的快樂。

4、鼓勵幼兒大膽說話和積極應答。

5、激發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表達、交流的興趣。

【活動準備】

教學課件、音樂《找一個朋友抱一抱》等。

【活動過程】

一、手指謠遊戲:調動幼兒對擁抱的已有經驗。

師:大拇哥、二拇弟、中鼓樓、四小弟、五小妞妞;來看戲,手心手背心肝寶貝!

誰是心肝寶貝?

你覺得高興嗎?

誰抱過你?什麼時候?

二、播放課件、欣賞故事,創設情境,引導幼兒積極體驗擁抱的快樂。

1、通過爸爸媽媽老師擁抱嘟嘟熊的故事情境,引導幼兒回憶生活中擁抱經驗,引導幼兒感受擁抱帶來的快樂。

師:我們一起認識新朋友嘟嘟,分享嘟嘟擁抱的快樂。

(1)媽媽在家裏,誰抱過你?什麼時候?怎麼抱?

小結: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愛我們,抱我們感覺很幸福、很溫暖。

(2)老師抱嘟嘟熊,老師抱過你嗎?什麼感覺?小結:擁抱讓我們感覺很快樂。

(3)通過嘟嘟給好朋友咪咪和汪汪的擁抱的情景,引導幼兒體驗擁抱別人時的快樂。

(4)嘟嘟抱咪咪。

師:嘟嘟爲什麼要給咪咪擁抱?

好朋友傷心了,需要安慰我們可以給他擁抱哄一鬨朋友。嘟嘟是怎麼說的?我們一起學着他們的樣子試一試吧!

2、嘟嘟抱汪汪、祝賀

師:汪汪沒有哭,嘟嘟爲什麼也給他擁抱呢?原來好朋友成功了,我們也可以用擁抱表示祝賀的。

總結:擁抱可以送給關心的人、喜歡的人、擁抱讓我們感覺和開心、很溫暖、很幸福、很快樂。

三、玩“抱一抱”音樂遊戲,讓幼兒體驗與同伴、老師擁抱的快樂。

師:這裏沒有你的朋友?我們也找一找好朋友抱一抱吧!

講解遊戲玩法:幼兒便跟唱音樂遊戲。前兩句唱到“抱一抱”時,每個人要找到一個好朋友抱一抱:唱到“抱抱誰”時大家都抱抱指定的人。

四、在嘟嘟擁抱的故事情境中,激發幼兒用擁抱表達自己的情感。

師:快樂的一天結束了,嘟嘟給了老師一個大大擁抱,再見老師!

嘟嘟飛快的往家跑,她要把大大的擁抱送給爸爸媽媽。

【活動延伸】

一起去給喜歡的人送擁抱。

教學反思:

總觀這堂課,我個人覺得我抓住了本課的教學目標,對教材內容也做了正確處理,教學設計板塊清晰,發揮了小組合作的有效性,但還存在很多細節問題。

小百科:朋友是一個漢語詞語,意思是指在任意條件下,雙方的認知在一定層面上關聯在一起,不分年齡、性別、地域、種族、社會角色和宗教信仰,符合雙方的心理認知、可以在對方需要的時候給予幫助的人。朋友之間可喻爲雨中的傘、指路的燈。雙方心理契合更爲深刻時,可稱之爲知己。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2

設計理念: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只有從小參加勞動的人,才能獲得真正的幸福。確實勞動不止是一種態度、一種習慣、更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能力。而現在的孩子對成人的依賴性日趨漸強,獨立生活的能力則越來越差,缺乏勞動的概念,更缺乏對勞動的體驗。於是我設計、組織了“給椅子洗洗澡”的社會活動,本活動來源於《幼兒園課程指導》中班(上),我以“爲椅子洗澡的情節”貫穿於整個活動, 本活動注重趣味性,做到寓教於樂,在玩中培養幼兒愛勞動的情感,在做中樹立勞動光榮、勞動快樂的思想,讓幼兒逐漸養成愛勞動的好習慣。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表達勞動的過程,感受勞動的快樂。

2、鼓勵幼兒學習勞動方法,即使用清潔工具有順序地洗椅子。

3、教育幼兒要愛護小椅子,輕拿輕放,養成良好的習慣。

重點:教育幼兒要愛護小椅子,輕拿輕放,養成良好的習慣。

難點:學習使用清潔工具洗椅子,感受勞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椅子每人1張;水盆若干,抹布若干(數量和幼兒人數相同)、音樂、“椅子”錄音。

活動過程:設計意圖:

一、椅子哭了

●錄音:“嗚嗚……”師:是誰在哭呢?

●椅子:“嗚嗚……”小朋友,我是小椅子,你們身上都很乾淨,你們看,我的身上很髒,我身上爲什麼會這麼髒呢?

●你們能幫我洗個澡嗎?

二、我來給你洗洗澡

1、洗椅子

●師:你們願意幫助小椅子洗澡嗎?那我們用什麼來給小椅子洗澡呢?(老師在肯定幼兒正確回答的基礎上出示抹布、水盆)今天我們請它們來幫忙。怎麼樣才能把小椅子擦乾淨?(每個地方都要擦到)

●幼兒嘗試用抹布開始擦洗椅子,鼓勵幼兒積極表達自己在勞動過程中的快樂。

2、交流

你是怎麼洗椅子的?鼓勵個別幼兒來示範並用語言表達洗椅子的過程。

3、總結

●胡老師還把擦椅子的步驟編成了一首好聽的兒歌,我們一邊念兒歌一邊擦椅子,這樣我們會把小椅子擦得更乾淨。

●師幼一起邊念兒歌邊擦椅子。(小抹布,洗一洗、擰一擰;椅子面、擦一擦;椅子背,擦一擦;椅子腳,擦一擦;椅子檔,擦一擦,小椅子,開心啦!)

●椅子是我們的好朋友,我們還應該怎麼更好地愛護它?

三、送椅子“回家”

●椅子:小朋友,謝謝你們把我洗得這麼幹淨,以後你們要好好的愛護我噢!

●我們去看看小椅子幹了沒有,我們帶小椅子一起回活動室吧!

創設情景,幫助產生想幫助小椅子的慾望。

開拓幼兒的思維,讓幼兒自己去發現用什麼材料與方法去進行清潔小椅子。

幼兒在操作中體驗勞動的快樂,並鼓勵幼兒用語言來表達,發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結合兒歌,讓幼兒更好地掌握擦椅子的步驟。

通過討論培養幼兒愛護小椅子,輕拿輕放的好習慣。

中班社會教案:拾到東西要歸還

目標:

1、通過活動使幼兒知道拾到東西應該還給失主, 並瞭解找失主的方法。

2、引導幼兒體驗丟失東西和撿到東西后的着急心情, 找到東西和把東西還給別人時的不同情緒情感。

準備:動物頭飾、情景表演

過程:

開始部分

(一) 引起興趣,引出課題。

師:今天,老師要來變個魔術,你們想看嗎?

(二)基本部分:

1、情景表演,讓幼兒瞭解小貓丟了東西着急、 難過的心情和小兔把東西還給它以後高興的心情。

提問: 1、小貓丟了什麼?心裏怎麼樣?(着急、難過)

2、誰撿到了帽子? (小兔)

3、小兔撿到了帽子是怎麼做的? (他說了什麼?)

集體練習: 請問,這是你丟的帽子嗎?

小結: 把帽子還給了小貓,小貓可高興了,小兔着見小貓這麼高興,他心理也很高興,我們小朋友要向小兔學習,拾到東西要還給別人。

2、討論,幫助幼兒體驗丟了東西、 拾到東西還給別人等情況下的不同情感。

(1) 小朋友有沒有無過東西? 丟過什麼? 心裏怎樣?

(2) 你丟了東西,別人拾了還給你,你心裏怎樣?

(3) 你有沒有拾到過別人的東西? 你是怎麼做的? 心裏怎麼樣?

3、情景表演,激發幼兒幫助小動物的動機, 使他們體驗到幫助了別人會很快樂。

師: 看看又發生了什麼事,小動物們爲什麼難過? (看見他們難過,小朋友你們心裏怎麼樣?

(1) 提問: 小動物們這麼難過? 它們丟了東西心裏怎樣? 看見他們難過你的心裏怎樣? 那怎麼辦呢? 我們一起幫助他們(請問, 剛纔你們在哪裏玩的?) 我們到走廊裏、樓梯口、午睡室去看一看, 如果發現地上有東西就怎麼辦?

(2) 幼兒幫助小動物們找東西,(拾起來,拾起來以後怎麼做呢? 問問撿到東西后怎麼說? 請問這是你丟的東西嗎?

(3) 幼兒找東西

(4) 師: 剛纔我們幫助小動物找到了東西,還給了他們, 他們一定很高興,他們肯定會來謝謝我們的,我們小朋友把東西還給了失主做了好事,心裏怎樣? (做一做高興的樣子,笑一笑)

(5) 提問: 剛纔你撿到了什麼東西? 是怎樣還給丟東西的人的, 說了什麼話?

4、幼兒討論:

(1)拾到了東西爲什麼要還給別人?

(a)人家會難過,會着急。

(b)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能拿。

(2) (表揚自己)

討論: 找不到失主的東西該怎麼辦呢?

(三) 結束: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瞭解交通設施的演變過程,知道車、橋、路、船的變化歷史。

2、根據查找的資料,探究交通運輸方式爲什麼會發生這樣的變化,在探究中使學生了解從古到今交通發展過程對現實生活的意義。

3、培養學生查找資料,分析資料,運用資料的能力。

4、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5、鼓勵幼兒大膽說話和積極應答。

課前準備:

1、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同學們按自己的興趣,分成六個小組,參考教材提示的相關內容的學習方法蒐集資料。分組情況: 陸上交通小組(一至四組):分別查找有關路、橋、陸上交通工具(自行車組、機動車組)發展變化的資料。 水上交通小組:查找有關船的發展變化的資料。 空中交通小組:查找有關熱氣球、飛艇、飛機等飛行器發展變化的資料。

2、教師準備相應課件與資料。

教學過程活動:

活動一

由現實生活中交通運輸工具的變化導入 師:同學們,通過前幾節課的學習,我們瞭解了各種各樣的交通運輸方式,並感受到交通的變化給我們生活帶來的便利。課前佈置了讓大家採訪自己的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及身邊其他人所經歷的交通工具的變化。同學們,都整理好了嗎? (學生彙報採訪結果,教師適當鼓勵、點評)小結:就如同學們說的那樣,我們今天的交通變得越來越方便、快捷、舒適。

活動二

分組談交通的發展史 師:正如我們剛纔談到的一樣,我們今天所見到的交通設施,交通工具都經歷了逐漸發展演變的過程。它們都有着自己的歷史,自己的故事。

師:課前讓同學們按自己的興趣,分成了六個小組。分別從陸上交通、水中交通、空中交通中挑選自己喜歡的方面進行資料查找。 要求:按交通方式發展演變的順序整理查到的資料。在瞭解資料的基礎上,找到發展過程中的重大變化,並以小標題的形式加以概括。概括後請把小標題和具體時間填在表格裏,並商討如何把資料展示給大家。 開始交流整理小組的資料,學生組內整理交流。

教師的適當點播:

1、正如這位同學說得那樣,我們今天正在研究的以太陽能、燃料電池爲動力的汽車是我們未來交通發展的方向。但不知大家發現沒有,今天,我們雖有了這麼多的車,但人們用得最多的還是自行車。這是爲什麼呢?

2、再好的車,也需要寬闊平坦的道路,我們來聽一下關於道路的發展史。

3、但再好的路,也有遇到河的時候,我們要想過去就需要——橋。

4、老師也蒐集了一些有關橋的圖片,請大家看一下。邊放圖片邊講解。這是木橋,後來人

5、那有沒有不用走路、過橋的交通工具呢?船。

6、最後一組介紹什麼。 小結:這節課,同學們跟老師從古到今話交通,同學們講到了天上的飛機,陸地上的車。水中的輪船。(邊說邊板書)現在老師講講地下的地鐵,大家都坐過吧!最早的地鐵出現在1860年的英國,在開通的第一年,就運送了650萬人。我國的第一條地鐵是1969年建成的北京地鐵。地鐵爲緩解地面的交通壓力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還有埋在地下的管道運輸。早在20xx多年前,我們聰明的中國人在四川用竹子做成管道運送天然氣和滷水熬製食鹽。同學們請看圖片,現在我國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石油和全部天然氣*管道運輸,管道運輸正在我們的生活中起着越來越大的作用。

(讓學生看板書) 大家看,經過無數代人的努力,我們現在已經形成了,天上有飛機,水中有輪船,路上有汽車、火車、自行車,地下有地鐵、管道運輸的現代立體交通網。

活動三

研討交通運輸方式爲什麼會有着這樣的變化 師:通過以上各組同學的展示,使我們瞭解了交通從古到今走過的軌跡,但此時我們不能不產生這樣的疑問:交通運輸方式爲什麼會有着這樣的變化呢?請大家結合我們查到的實例,談談你的看法。

1、因爲人類勇於創新,有了夢想就永不言棄。就拿我們船來說吧,雖然,第一艘蒸汽船被稱爲“笨傢伙”,但人們沒有放棄。

2、是人們堅持不懈的精神。我給大家講一個關於橋的故事,可能對大家有所啓發。茅以升是我國著名橋樑專家,1934年春,他擔任錢塘江大橋工程處處長,以周密的勘測和精湛的設計,拿出了比當時鐵道部顧問、美國橋樑專家華德爾既好又省的方案。從1935年春正式開工起,他創造性地使用造橋方法,在兩年半的時間裏建成了長1453米,高71米的錢塘江大橋。這一壯舉顯示了中國科技工作者的聰明才智和中國人民具有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

3、因爲人類有一種永不放棄的精神。自行車剛發明時,只能用腳蹬地前進……

4、人類有一種獻身精神。從人類有了飛行的夢想,就有無數人付出了汗水、心血乃至生命,纔有了飛機的發明。

活動四

課後引伸,爲下節課做準備。 師:正如同學們說得那樣,我們一起了解了交通的歷史。交通發展的歷史,是古人用勤勞與智慧創造的。我們瞭解過去,是爲了更好地把握現在,展望未來。請同學們利用課下時間,仔細觀察我們身邊的交通所存在的問題,提出你的改進方法。在下節課時展現給大家。

活動反思:

我講授了《從古到今話交通》一課,學生們學會了很多的知識,他們瞭解了交通設施的演變過程,知道了車、船、路的變化。孩子們發言很積極,課堂氣氛特別活躍,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在課堂中,我採用了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激發了學生們的學習興趣,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很高,能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之中,孩子們的學習效率很高。

我採用了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學生們可以互相啓發、共同提高。孩子們的思維很活躍,能從多角度去思考問題,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很善於評價學生,增強了他們的自信心,學生們找到了自身的價值,嘗試到了成功的喜悅。

不足:

1.有個別學生在學習上不夠主動。

2.學生們的知識不夠豐富。

改進措施:

1.我們要關注學困生,應多表揚鼓勵他們。

2.教師應讓學生多看書,要開闊孩子們的視野。

在以後的教學中,我們要不斷地去探索、去實踐,爭取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4

有益的學習經驗:

1.理解禮貌不僅是會使用文明用語,還要態度和氣。

2.學習用和藹、熱情的態度辦事。

準備:

商店角、情境表演一個。

活動與指導:

1.觀看情境表演:在商店裏內容大意:甲售貨員說話和氣、辦事主動。例如,當她看見老奶奶來了主動詢問: “您買點什麼呀?”“我要買牙膏”。“我們這兒的牌子很多,有小白兔、中華牙膏、藍天六必治、還有高露潔,你要哪一種呀?”當顧客買完東西,她還會說: “您慢走!再見!歡迎下次再來!”而乙售貨員則正相反,他態度不好,從不關注顧客的需要。見人來了也不問要什麼,顧客所要的東西沒有,他也不主動介紹商品,一直站在那裏沒事幹。即便顧客走,他也不說再見。結果顧客一來就愛找甲,而乙則沒人搭理,他很奇怪爲什麼賣不出東西?

2.討論:

(1)你喜歡哪個售貨員?爲什麼?

(2)爲什麼甲能賣出東西,顧客盈門,而乙則冷冷清清呢?他該怎樣做纔是好售貨員。

3.小結禮貌待客的方式是態度主動又和氣。

4.請五至六名幼兒扮演售貨員,其他幼兒扮演顧客玩商店購物遊戲,練習正確禮貌交往。根據情況,遊戲可輪換角色。

幼兒園中班社會活動教案--小鳥和牽牛花

有益的學習經驗:

1.學習同情別人的疾病痛苦,知道病中的人需要關心和幫助。

2.瞭解給病人送溫暖的方式。

準備:故事、及圖片。

活動與指導:

1.看圖聽教師講故事《小鳥和牽牛花》。(故事見附錄)

2.提問:

(1)故事叫什麼名字?有誰?講了一件什麼事?

(2)小鳥生病時心裏怎麼想?它對風仙花、小草說了什麼?小草和鳳仙花又是怎麼做的?

(3)爲什麼小鳥哭了?如果你生病時,沒人看你、陪你玩,你會不會難過?

(4)誰給小鳥送來了溫暖?牽牛花是怎樣關心生病的小鳥的?它的關心有什麼用處?

3.請幼兒聯想自己說一說生病時的心情和痛苦的經歷,渴望得到哪些關懷,是誰給予了關懷,自己的心裏怎樣想。

4.啓發:小朋友生病是很痛苦的事,得到關心愛護和幫助會感覺很幸福、溫暖。如果,小朋友、老師、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生病時,我們該怎樣讓他們也感到溫暖呢?我們應該說些什麼話?做些什麼事?

5.小結並肯定幼兒的想法,鼓勵幼兒付諸行動。

附故事:

小鳥和牽牛花

在一棵很高很高的大樹上,搭着一個鳥窩,裏面住着一隻小鳥。

小鳥每天飛到大樹下邊來,跟小花、小草一塊玩,在草地上捉蟲吃。

有一天,小鳥生病了。它孤單單地躲在窩裏,心裏很悶。小鳥想:“跟大樹下面的花兒、草兒玩玩多好!”可是它飛不下去了,只好慢慢地從窩裏伸出頭來,對大樹下邊的鳳仙花說: “鳳仙花姐姐,我生病了,不能下來找你,請你上來跟我玩一會兒好嗎?”鳳仙花聽了,紅着臉兒說:“對不起,小鳥,我長得不夠高,也不會爬樹,不能上去和你玩了。”

小鳥又對大樹下面的小草說:“小草弟弟,我生病了,不能飛下來找你,請你上來跟我玩一會好嗎?”

小草聽了,搖了搖頭,說:“對不起,小鳥,我長得不夠高,也不會爬樹,不能上去和你玩了。”

小鳥看着鳳仙花和小草都不能上來跟它玩,嘆了口氣慢慢地把頭縮回去,躺在窩裏哭起來了。

大樹下面的牽牛花聽見了,就繞着大樹用力往上爬。牽牛花爬呀,爬呀,爬到了鳥窩旁。

這時,小鳥已經睡着了。

牽牛花想讓小鳥知道朋友來看它,就輕輕的吹起它的小喇叭來:“嗒滴嗒滴,嗒嗒滴嗒……”一會兒,小鳥醒了,它睜開眼一看,咦?牽牛花站在旁邊吹喇叭呢。小鳥心裏一高興,病就好多了。牽牛花看見小鳥的病好多了,就大聲吹起喇叭來:“嗒嗒滴滴嗒,滴滴嗒嗒嗒……”

小鳥隨着喇叭的聲音在樹枝上高興地跳起舞來了。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5

設計意圖:

在平時組織活動時,總會遇到孩子們一擁而上、搶着拿東西的問題,中班幼兒處於規則意識形成的關鍵期,但由於自控能力弱,這個時期的'幼兒還不太容易遵守規則。在觀察中我們發現,中班幼兒排隊時出現的問題較多,有的插隊,有的乘機推擠同伴……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很多,其中未體驗到排隊的好處以及不排隊的後果是主要原因。因此,幼兒理解和認同排隊規則至關重要。

基於以上分析,我從親身體驗遊戲切入,針對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出現的問題來設計具體的討論點。在幼兒理解和認同排隊規則的基礎上,讓幼兒進行生活實例判斷,逐步將排隊規則的養成滲透到幼兒的一日生活之中。

活動目標:

1.知道排隊的好處,理解排隊的規則。

2.積極參與討論,認同並能遵守排隊規則。

3.體驗遵守排隊規則的快樂。

活動重點:知道排隊的好處,理解排隊的規則,認同並能遵守排隊規則。

活動難點:能主動遵守排隊規則。

活動準備:

小盒子,附有生活場景照片的蛋糕盤(上下樓梯、喝水、上公共汽車、插隊、掉隊等)圖片人手兩張。

活動過程:

一、遊戲的方式進行導入

1、教師出示裝有蛋糕盤的盒子,引起幼兒的興趣。教師:今天老師帶來一個有趣的盒子要和小朋友一起來玩一個遊戲。2、介紹遊戲的規則和遊戲方法。(在規定的時間裏取出盒子裏的蛋糕盤,沒人取出兩個)

二、討論遊戲時遇到的問題教師:你們遇到什麼困難了?爲什麼沒有來得及把蛋糕盤從盒子裏拿出來?3、討論解決辦法:怎樣讓所有小朋友很快的取出玩具?4、總結取玩具方法:六個人不能同時去拿,要一個接着一個拿。

根據老師的方法再次遊戲,體驗排隊的重要性。

教師小結:原來排隊在我們的生活中很重要。

三、聯繫生活,感知排隊的重要性

1、請幼兒觀察手中的蛋糕盤:生活中擁擠地的圖片和小朋友有秩序排隊的圖片師:你喜歡哪一張圖片的小朋友?爲什麼?小朋友喝水、小朋友洗手、上公共汽車、排隊買票2、請小朋友上來用你們自己的方式將蛋糕盤放回原來的盒子裏。教師:他們是怎樣排隊的? (教師帶領幼兒一起排隊觀察是否有秩序,並進行及時的提醒)

教師總結:在生活中我們都應該有秩序的一個接着一個的排隊。

四、活動延伸在公共場合尋找哪裏還有排隊,貼上文明的標誌吧!(在日常生活中提醒並教育幼兒養成遵守行爲規範的習慣。)

秩序感的建立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很重要的,幼兒的社會秩序敏感期就在2-6歲之間形成,中班的孩子已經會排隊了,但由於孩子們不理解爲什麼要排隊,所以經常出現推擠同伴的現象,抓住這一點,我設計了體驗遊戲,讓孩子親身體驗不排隊和排隊的不同,來感受排隊的重要性。

在活動中孩子們興趣很高,一開始孩子們沒有理解這個遊戲的意義,當我問到在拿蛋糕盤的時候遇到了什麼困難時,孩子們的回答是“我沒有拿到蛋糕盤的原因是因爲跑的慢”,“我沒有拿到蛋糕盤的原因是因爲不知道選哪個”,課後我進行了分析,或許是我的遊戲設計不是很嚴謹,讓孩子認爲是搶蛋糕盤的遊戲,但是恰恰是這樣才能看到孩子們一開始爭搶、推擠的場面,與後面孩子們理解了排隊的重要性之後進行第二次遊戲時有了明顯的對比。

活動中發現我的教態需要很多方面的糾正,動作過於隨意,引導語不夠準確,語言組織需要加強,教師(成人)的言行影響着孩子;通過本次課堂實錄,讓我對自己在教學活動中的一些問題有了一個新的認識,在以後的教育教學活動中,做到嚴於律己!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體驗合作的快樂,增強團隊精神。

2、嘗試分析故事,完整的表達自己的想法,理解合作的意義。

3、鼓勵幼兒敢於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4、培養幼兒與同伴之間的相互配合。

活動重難點:

理解合作的意義,萌發合作意識。

學會與他人合作並掌握合作的技巧。

活動準備:

PPT課件(圖片、故事動畫)、“好玩的大鞋子”六雙、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隨音樂《衆人划槳開大船》進入活動室,師幼交流。

“小朋友們好,看!今天來了這麼多客人老師,我們先給客人老師打個招呼吧!“客人老師好!”

2、引入動畫片,課前猜想:

導語:“小朋友都喜歡看動畫片嗎?”今天,孔老師給小朋友準備了一個好看的動畫片,動畫片裏有一隻猴子,一隻鹿,小朋友說一說他們都有什麼本領?”

教師小結:小朋友們說得都很好,猴子和小鹿都有自己的本領,那到底發生什麼事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二)展開:

1、帶問題欣賞動畫片《猴子和鹿》,初步理解合作的意義

(1)欣賞故事一、二段,提問:它們要比賽幹什麼?小朋友們猜一猜誰會獲勝?爲什麼?

(2)欣賞故事第三段,提問:“小朋友們,誰獲勝了?

教師小結:原來爬樹摘果子是猴子的強項,所以猴子輕而易舉的獲得了比賽的勝利。

(3)欣賞故事第四——六段,提問:這一次它們比的什麼?誰獲勝了?

教師小結:比賽跑步梅花鹿獲勝了,因爲跑步是梅花鹿的強項,所以這次它獲勝了。“

(4)欣賞故事第七、八段,提問:這一次它們又要比賽什麼?猜一猜這回誰會獲得勝利?

(5)欣賞故事第九、十段,提問“猴子過不了河,梅花鹿夠不到桃子,它們倆都在乾着急,小朋友幫它們想個辦法?”

教師小結,小朋友想的辦法真好,它們倆可以合作起來完成比賽,那他們是怎樣合作的呢?我們一起看一看

(6)欣賞故事到最後提問:猴子和小鹿合作成功了嗎?它們是怎樣合作的?

教師小結,猴子和小鹿都有自己的本領,它們合作起來力量就更大。

2、出示各種圖片,讓幼兒觀察進一步加深對合作的理解

(1)出示賽艇圖片

提問:這是在幹什麼?大家在電視裏見過賽艇比賽嗎?賽艇運動員是怎樣做得,我們一起學一學?

教師小結:其實每個賽艇運動員的力量都很大,可是賽艇比賽不光需要力氣大,更重要的是合作,他們要步調一致才能取得比賽的勝利。

(2)出示拔河圖片

提問:這是在幹什麼?拔河需要合作嗎?怎麼合作?

(3)出示兩個孩子玩蹺蹺板的圖片

提問:他們在幹什麼?玩蹺蹺板需要合作嗎?爲什麼?

(4)出示推小車遊戲圖片

提問:這是在幹什麼?和誰在合作?

(5)出示桌子

提問:孩子們看這是什麼?如果把這張桌子搬到對面去,需要合作嗎?

(請一個小朋友來試試,再請幾個小朋友來試一試)

教師小結:剛纔一個小朋友沒有搬動大桌子,幾個小朋友合作就把大桌子搬起來了,看來,合作的力量真大。

3、討論:生活中的合作。

“其實我們的生活也離開合作。小朋友動腦筋想一想,平時的生活中有哪些事是需要合作才能完成的,可以說給你旁邊的小朋友聽。(幼兒討論,教師巡迴指導。)

4、遊戲體驗,進一步感受合作

遊戲“好玩的大鞋子”

(1)讓幼兒自由結合三人一組,每組一雙大鞋子,自由探索練習。

(2)討論:請成功和沒成功的幼兒都講一講自己的感想。

(3)教師講解方法,進一步強調合作,幼兒再自由練習。

(三)結束

小結:孩子們一定要記住,將來我們遇到困難的時候,一定要想到合作的力量是最大的!好,爲我們今天的合作歡呼“合作力量大”

“好孩子給客人老師說再見.”

活動反思:

亮點1:整個環節的設計遵循了先明理、後導行的原則。明理:讓幼兒先明白道理,首先我們根據故事、圖片、這些直觀的環節,初步感受合作的含義,瞭解合作的意義。然後通過遊戲,讓幼兒親身體驗合作,真正瞭解合作力量大。

亮點2:目標和重難點的定突出了具體性的教育和養成。活動過程中完成了重點、突破了難點。

亮點3:最後一個環節的遊戲“快樂的大鞋子”,比較新穎,是從成人拓展訓練項目“有軌電車”中得到的靈感,其實有很多的經典遊戲都可以充分體現合作,如:蜈蚣競走、二人三足、卷白菜等,之所以選擇“好玩的大鞋子”是因爲這個遊戲更能充分的將合作體現的淋漓盡致,如果沒有合作,遊戲將無法進行,這樣的遊戲更能讓幼兒體會合作的意義。

不足1:在嘗試分析故事,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上面還有所欠缺。

不足2:教師缺少授課經驗,和孩子的互動、交流不太嫺熟。

不足3:在幼兒體驗這一環節上,“擡桌子”多少有點牽強,沒有找到更適合幼兒體驗合作的例子。

不足4:在難點突破還有所欠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