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範文集錦四篇

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範文集錦四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9.46K 次

作爲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要開展教案准備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快來參考教案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範文集錦四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初步體驗數量爲5的物品可以分成兩個部分

2、在活動中學習掌握5的分解與組合

3、通過感知分解組合的關係,提高對數學活動的興趣。

4、讓孩子們能正確判斷數量。

5、培養幼兒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習慣。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PPT,黑板上展示操作——盤子,數字,符號卡,操作題…

2、經驗準備:接觸過5以內數的分合

活動過程:

一、遊戲導入:《數字問答遊戲》

二、活動環節

1、觀看並操作課件《分草莓》

(1)教師引導引導幼兒將5顆草莓分在兩個盤子裏,可以怎麼分呢?

(2)教師示範將5顆草莓分成1顆和4顆。

(3)請幼兒操作,嘗試不同的分法。

教師:還可以怎麼分呢?請小朋友試試看吧!

(4)教師小結:5顆草莓可以分成

1顆草莓和4顆草莓

4顆草莓和1顆草莓

2顆草莓和3顆草莓

3顆草莓和2顆草莓

一共有4種分法。

2、觀看課件《學習分合式》,認識分合號及分合式。

(1)認識分合號

教師:這是分合號,用分合號就可以很方便把剛纔分草莓的結果記錄下來。

(2)教師示範分合式及讀法

教師:5顆草莓分成了1顆和4顆,所以5可以分成1和4;1顆草莓和4顆草莓合起來是5顆草莓,所以1和4合起來是5。

3、操作課件《數字卡片》,進一步瞭解5的分解組合。

教師: 請根據卡片上的數字及圖案數量,找出合起來是5的兩張不同形狀的卡片。

4、操作課件《彩色氣球》,鞏固5的分解組合。

教師:請給氣球塗上紅藍兩種顏色,塗完後用對應的分合式記錄下來。

三、教師將分合式彙總到黑板上進行展示。

教師:小朋友看一看有幾種分法?請小朋友分分看。

幼兒:4種。

教師:這4種分法怎樣記錄讓我們看起來更清晰呢?

幼兒:按順序記。

教師:我們分成的數字叫部分數,記錄時可以按一個部分數遞增,另一個部分數遞減的規律,這樣看起來更清楚。

教師和幼兒一起按規律記錄。

四、分組活動

第一二組:《塗一塗》根據分合式數字將每種花塗上兩種不同顏色,

第三四組:《貼一貼》根據圖案在方框裏貼出相應的數字。

第五六組:《連一連》將數字合起來是5的兩張撲克牌連起來

五、交流小結

1.幼兒講述操作過程

2教師根據幼兒不同的表現給予相應的總結。

3.師幼兒共同收拾整理材料

六、活動延伸

在一日活動中可以引導幼兒利用周圍事物練習5的分解組合,比如:每隻手上的5根手指頭,衣服上的5顆鈕釦等。

活動反思:

在本次活動中活動圍繞着給小動物分房子進行,形象可愛的教具,如:可愛的小動物、小貓、小狗、大象等,還有漂亮的小房子的圖。再加上幼兒樂於幫助小動物分房子的喜悅心情,充分調動了幼兒動手操作、自主探索的積極性。在第一次給小動物分房子並記錄的過程中,幼兒通過操作、探索,找出了“5”的4種分法,在展示幼兒分房記錄時,有的孩子沒有找出了“5”的4種分法,還有的分出的一組數字合起來不是“5”,但大多數幼兒都能用語言表述自己的分合操作。這是孩子們第一次嘗試記錄,對沒有掌握好的在下一個環節中我會多給予關注。接下來引導幼兒學習有序進行“5”的分合,幼兒觀察“5”的分解式,初步掌握有序的進行“5”的分合,瞭解數組成的遞增、遞減規律、互相交換的規律。幼兒在第二次爲小動物分房子時,掌握了有序的`進行“5”的分解組成,記錄每次分房的結果。活動在遊戲《找朋友》的歡快氣氛中結束,幼兒通過探索、操作、交流、在玩中學,學中玩,達到活動目標與幼兒興趣最優化的結合。

孩子們對活動興趣濃厚,積極參與到操作活動中去,體驗分合活動的樂趣。遊戲是幼兒的最愛,是激發幼兒學習數學的最佳手段,於是,在教學中我便爲幼兒創設了寬鬆、民主、愉快的學習氛圍,幼兒在各種遊戲活動中一邊遊戲一邊學習,玩中學、做中學,寓教於樂。

整個活動過程,通過讓幼兒自主嘗試探索,層層遞進,每個環節發散幼兒思維,從而知道了5的分與合,並能用較爲清楚的語言表達分與合的過程。在活動中,幼兒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又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充分體現了“幼兒在前,教師在後”的以幼兒爲主體的新理念,並創設了較好的生生互動的環境。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知道因坐的位置不同,看到的實物之間的左右、遠近、遮擋關係不同。

2.用擺貼組畫的方法練習將空間關係轉化爲平面關係。

活動準備:

每兩個孩子一張桌子,將桌子排成一個圓圈,中間擺一張圓桌,檯布一塊(以便擺放觀察實物)。三隻大小、顏色不同的花瓶,兩隻顏色不同的蘋果,一隻有柄和嘴的水壺,幼兒入手一份擺貼材料(要塑封,以便調整和多次使用)。

活動過程:

一、引導孩子仔細觀察水壺,通過交流,知道因各自坐的位置不同,看到水壺柄、嘴的左右、遮擋情況和圖案是不同的。

二、組織孩子們遷移以上經驗,仔細觀察兩隻花瓶的左右、遮擋、遠近關係,並嘗試用擺貼的辦法來展示自己觀察的情況。

1.老師換上兩隻花瓶,提示孩子仔細觀察,鼓勵孩子把自己看到的情況與大家交流,主要請三種情況的孩子交流:a.大花瓶在我的左(右)邊,小花瓶在我的右(左)邊。b.大花瓶遮掉了小花瓶,或小花瓶遮掉了大花瓶的一部分。c.小花瓶離我近(遠),大花瓶離我遠(近)。

2.請小朋友嘗試用擺貼的辦法將自己看到兩隻花瓶的左右、遮擋、遠近情況展示出來(老師提示在他們面前材料盤裏取一份擺貼材料)。

3.幼兒操作,老師觀察孩子們擺貼的情況。

三、引導幼兒運用以上經驗,對五樣實物進行仔細觀察併合理擺貼,組合一幅美麗的寫生畫。

四、組織孩子相互檢查評價和調整,在展示和欣賞作品中獲得美的感受和成功的喜悅。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學習太陽和月亮的英語單詞: sun 、 moon.

體驗學習英語的快樂。

鍛鍊幼兒語言表達能力。

材料準備

月亮、太陽圖片一張。

幻燈片。

活動流程

一、情境導入

手指韻律操、兒歌《我上幼兒園》。

教師提問:“小朋友上幼兒園的時候,在天空中看見了誰?”

(引出太陽公公)

二、學習單詞

1.介紹單詞sun

教師提問:“太陽公公距離我們太遠了,大點聲音喊。”

2.引起幼兒好奇心

(幻燈片,太陽公公不高興,學生每人說一遍。展示太陽公公高興的圖片。)

3.學習單詞moon

教師說:“太陽公公下山了,月亮姐姐爬上來了。

(幻燈片,介紹圓月和小月牙)

4.遊戲:

(圖片未圖色,讓小朋友圖色,增加學習興趣。)

教師說:“月亮姐姐爲什麼不開心?因爲沒有穿漂亮的衣服,我們給它穿小衣服!

(鞏固月亮的單詞)

三、知識鞏固遊戲

太陽升起來,小朋友起牀。月亮爬上來小朋友睡覺。

四、活動延伸

通過學習英語單詞,使兒童簡單瞭解月亮的圓缺。增強學英語的興趣及知識的瞭解。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學習演唱歌曲,理解歌曲內容、含義。

2、感受並用自己的聲音表現出歌曲豪邁、積極向上的情感。

3、運用誇張的表情和體態動作表現歌曲內容。

重難點分析:

培養學生的音樂感知力和創造力,促進音樂情感的表現和想象。

活動準備:

音樂磁帶《一個師傅仨徒弟》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回憶有關《西遊記》的故事,瞭解其中主要的故事情節。提問:《西遊記》的故事裏面都有誰?“一個師傅仨徒弟”去幹什麼?一路上遇到了什麼困難?最後解決了嗎?

2、請幼兒欣賞歌曲《一個師傅仨徒弟》。

聽後討論:與自己知道的《西遊記》故事相比較是否有相同的地方?歌裏都說了些什麼?

3、引導幼兒學唱歌曲中的重點部分。

(1)引導幼兒感受歌曲中的重複處:“什麼妖魔鬼怪......”爲什麼這兒要重複?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意見。

(2)幼兒學唱重複處“什麼妖魔鬼怪........”進一步感受此處的豪邁情緒。

(3)引導幼兒感受結尾處“邪惡壓不過正義”的旋律特點,並啓發幼兒思考爲什麼句尾旋律要越來越高。

(4)讓幼兒學唱歌曲結尾最後一句“邪惡壓不過正義”,進一步感受此處的豪邁、積極向上的情緒。

4、引導幼兒完整地演唱歌曲《一個師傅仨徒弟》。

活動反思:

通過直觀的多媒體畫面,由學生感興趣的動畫片引入新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慾望、在欣賞《一個師傅仨徒弟》,我根據學生的身心特點,運用談話、講故事、模仿、表演等形式,讓學生在一片歡笑聲中學會運用身體動作、神態來展示歌曲的內容,化抽象爲形象,加深學生的音樂感知力和創造力,促進音樂情感的表現和想象。在學習童謠《唐僧騎馬咚得咚》時,我讓學生分組自由創編動作,表達內心的情感,充分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和表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