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實用的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模板彙總10篇

實用的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模板彙總1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4W 次

作爲一位傑出的教職工,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那麼優秀的教案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用的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模板彙總10篇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用看圖譜的方式學唱歌曲,理解歌曲內容。感受小鬧鐘機靈、活潑的藝術形象。

2、學習用二聲部合唱的方式演唱歌曲,體驗合作完成歌唱作品的快樂。

3、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4、對音樂活動感興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樂。

5、能大膽表現歌曲的內容、情感。

活動準備:

小豬睡前在牀上纏媽媽講故事、小豬賴牀的圖片各一;7:00、8:00的鐘面各一;圖譜;幼兒已經認識小鬧鐘,在生活中知道用時間來規範自己的作息。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題,理解歌曲內容

1、回憶小鬧鐘的特點

2、出示8:00這個鐘面

3、出示小豬纏着媽媽講故事的圖片

4、結合圖譜學唱歌曲的第二聲部,教師示範後,幼兒學唱。

5、同樣以這個方式出示7:00鐘面和小豬賴牀的圖片,學習小鬧鐘叫小豬起牀。

二、藉助圖譜學唱歌曲第一聲部

1、介紹這是一首二聲部合唱的歌曲

2、教師示範唱歌曲的第一聲部,幼兒欣賞。

3、提問幼兒第一聲部的內容,並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圖譜,並解釋圖譜,跟念歌詞

4、教師演唱,幼兒再次欣賞5、幼兒學唱歌曲兩遍

三、完整演唱歌曲,體現歌曲活潑、輕快的曲調。

1、第一次幼兒合作完整演唱時請配班老師和我一起各在一個聲部和孩子一起演唱。

2、第二次演唱時互換聲部

3、第三次幼兒獨立演唱,教師在一邊指圖譜提示

4、第四次幼兒演唱,教師悄悄地錄音。

四、欣賞自己的歌唱作品

1、欣賞演唱錄音,體驗合作完成作品的快樂。

2、脫離圖譜完整表演唱歌曲。

課後反思:

在現實生活中,幼兒對於小鬧鐘已再熟悉不過,我以一首《我會變》激發了幼兒的興趣,接着就變出了一件小禮物,原本我想直接把它變出來,後來一想,要想吸引幼兒,最重要的就是投入於行動中,因此,我就讓幼兒上來用手觸摸下,由於人都有好奇心,這時的他們,安靜的一點聲音都沒有,我叫了2位幼兒上來,最後,我揭開紗布,原來是一隻小鬧鐘,頓時,深深吸引了他們。在這堂課中,幼兒很喜歡這首歌,我估計跟我創編的動作也有極大的關係,幼兒不僅喜歡唱,更喜歡用肢體動作來表現,最後,在他們熟悉歌詞的同時,我變出了一個青蛙鍾與小羊鐘的頭飾,此時,他們表演的慾望更加強烈了,對這首歌掌握的也不錯。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小班新生剛入園,很多幼兒會表現出與親人的分離焦慮。爲了讓孩子們儘快適應幼兒園的生活,我創設了對幼兒園環境也同樣陌生的小兔子形象,通過兔子塗塗和妮妮的視角讓孩子們感受他們是怎麼融入這個環境的。

《指南》中指出3-4歲幼兒“能模仿學唱短小歌曲”、“能跟隨熟悉的音樂做身體動作”,音樂《我愛我的幼兒園》樂句短小、簡單,內容淺顯易懂,它主要描寫了孩子們在幼兒園裏有很多好朋友朋友,在幼兒園裏唱歌、跳舞非常快樂的一個場景,通過小故事引入,再加入節奏、動作,幫助了孩子學習歌曲,最後孩子們也能感受到“哇!原來幼兒園是有很多有趣的、開心的事情的”,從而也減輕了他們的分離焦慮,讓他們更快融入幼兒園的生活。

活動目標

1. 能借助老師的動作和圖譜理解歌詞,並學唱歌曲。

2. 會隨音樂做身體動作,萌發愛幼兒園的情感。

活動重點

能借助老師的動作和圖譜理解歌詞,並學唱歌曲。

活動難點

初步學習聽前奏演唱歌曲。會隨音樂做身體動作。

活動準備

1. 經驗準備:孩子們已經參觀並熟悉幼兒園

2. 物質準備:幼兒園的環境照片、孩子們唱歌跳舞的視頻、圖譜

活動過程

教學反思

一、觀看課件,引起興趣

師:今天,小兔子塗塗和妮妮來到了他們不認識的地方,請你們仔細看看這是哪裏呀?

師:原來,這是你們的幼兒園呀!塗塗妮妮剛來到這個地方,它們覺得有點陌生、有點害怕,這個時候出現了小朋友們,他們在幹什麼呀?

師:原來小朋友們在唱歌跳舞呢!塗塗妮妮問:“哥哥姐姐,什麼事情讓你們這麼開心呀?”小朋友們回答:“(教師清唱)我愛我的幼兒園,幼兒園裏朋友多,又唱歌來又跳舞,大家一起真快樂。”

二、欣賞歌曲,學習演唱

1. 熟悉圖譜

師:小朋友剛剛你們聽到了什麼?他們爲什麼這麼開心呢?

師:(出示圖譜)老師把小朋友們說的話畫在這裏了。(支架一般可以提前準備畫好,不需要現場畫;如果孩子第一遍聽出的歌詞不多,可以在聆聽一遍,儘量將整個音樂的框架按照歌詞搭建好,整個歌曲中如果有比較難理解的歌詞,教師可以拋問題,引導幼兒理解)

師:這麼好聽的歌曲,那請你們也跟着老師一起來唱一唱吧。

2. 教師彈唱,孩子跟隨節奏拍手(建議教師帶着孩子看着圖譜清唱,2-3遍後,教師可以彈唱,孩子試着拍手做簡單的節奏輔助

3. 教師伴奏,孩子學習演唱歌曲 一般小班孩子5-6遍後基本可以

4. 在孩子基本會唱後,教師後期也可以根據孩子的需要撤離部分支架,比如某個句子中的一個圖片。慢慢增多,甚至到全部撤離,達到本次活動重點理解歌曲、學唱歌曲。

師:現在請你們跟着老師一起來唱一唱,要注意哦,唱的時候,我們要聽鋼琴先唱一句,然後再開始唱哦。

三、鞏固歌曲

1. 請幼兒進行表演(可以請動作比較有創意的孩子進行同伴展示,每個孩子也可以自由發揮)

2. 請幾對好朋友一起表演

現在塗塗妮妮特別想看小朋友們表演,你們誰願意帶着你的好朋友一起來表演給塗塗妮妮看呢,老師給你們伴奏哦。

四、活動延伸,總結師:你們覺得來幼兒園是什麼心情呢?你們喜歡來幼兒園嗎?那你們明天可以唱着這首歌曲來幼兒園哦!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3

學習活動:

蘋果歌

活動目標:

1、願意和同伴一起參與歌唱活動,感受歌曲活潑歡快的特點。

2、學習簡單的仿編並演唱大家聽。

3、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4、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小班音樂活動教案《蘋果歌》

活動準備:

1、立體“蘋果樹”(製作成粘貼式,可隨時取放“蘋果”)及蘋果、西瓜、葡萄、香蕉等水果實物或圖片。

2、幼兒已對這些水果有初步的認識。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一、學唱歌曲

1、出示蘋果實物或圖片,引導幼兒討論:蘋果長在什麼地方?

2、出示立體蘋果樹,教師邊有節奏地朗誦歌詞“樹上許多紅蘋果,一個一個摘下來”,邊演示把“蘋果”一一摘下。

3、教師邊朗誦“我們喜歡吃蘋果,身體健康多快活”,邊把摘下”的蘋果“送給想要的幼兒,鼓勵幼兒做出各種吃蘋果的樣子。

4、請個別幼兒摘“蘋果“。期於幼兒拍手念歌詞。

5、教師範唱,幼兒跟唱。

6、請幼兒輪流摘蘋果,教師與其餘幼兒爲其配唱。

二、仿編歌曲

1、你還喜歡吃什麼水果?這種水果長在哪裏?

2、鼓勵幼兒把自己喜歡的水果名稱編進歌曲中,唱給大家聽。

教學反思:

《蘋果歌》是小班的一個音樂活動,歌詞形象生動,旋律簡單上口,表演性很強。讓幼兒學得生動有趣,並獲得更多的發展。我參照課程教案結合我們班幼兒年齡特點,對一些活動環節和細節進行了修改,活動開展的很順利,在此我做了一個簡單的梳理。

活動導入,隨着音樂伴奏進入活動室,激起了孩子們的學習慾望和新鮮感,在音樂的伴隨下,孩子們很快進入了狀態。藉助圖片、動作的幫助孩子們很快理解熟悉了歌曲內容。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4

預設活動:

一、組織討論

1、你想表演什麼節目?

2、文藝演出節目的要求是什麼?

3、商量選出2-3個節目。(出示統計表)

4、表演節目需要做哪些準備工作?

二、分組準備

預設:1、畫海報

2、做飾品

3、設計服裝

4、排練節目

三、模擬展示表演

設計思路:

音樂藝術教育是我園的特色之一,我班幾乎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拿手節目。在進行《快樂的新年》這一主題活動時,針對在新年聯歡活動中“我們班應該表演什麼節目?”孩子之間發生了分歧,每一個孩子都想在這一活動中能展示自己的才華。

然而對於中班孩子而言,要自由組合編排一個表演的節目還是非常有難度的。表演節目的形式是什麼?需要什麼道具?要做哪些準備?今天的這個活動就是在此基礎上幫助孩子解決這些問題,同時激發孩子敢於探索、勇於表現的慾望以及初步具有與人合作的意識,爲其以後參與這樣的活動打下良好的基礎。

活動目標:

1、能講述自己所瞭解的關於演出的一些知識。

2、初步具有解決問題的能力。

3、能利用已有的經驗、知識及技能大膽創作,體驗成功的喜悅。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5

 教學活動目標:

在嘗試學習中國武術的動作中,感受中國武術的力量和精神。

活動準備:

音樂(中國功夫)、動作圖片、紅腰帶若干、錄像(李連杰武打片段、武術的種類PPT)

 活動過程:

導入:猜猜看,我最近在學一種什麼本領呢?(中國功夫)想不想看我給你們露一手?(想)可是我纔剛剛開始學,表演的不太好,請你們看看我師傅的表演吧!

 一、感受學習

1、明星演示中國功夫(視頻)

先來認識一下我的師傅,看看他是誰?你們認識他嗎?(李連杰)他叫李連杰,他可是我們中國有名的武術明星。

2、 幼兒經驗展現

(1)你喜歡他的哪個動作?

(2)再看一次把你喜歡的動作記下了

(3)你還會其他什麼武術動作?來試試看。

小結:現在我們知道武術有很多動作,打起來是很有精神、有力的。

 二、分組分散學習

3、 武術祕籍

(1)、我是跟師傅學的中國功夫,那我師傅和這些武術明星的功夫都是怎樣練出來的呢?

(2)、看,是從這些《武術祕籍》上學來的。看看都有些什麼祕籍。

華山祕籍 少林祕籍 武當祕籍

4、四人一組,5、 每組一份祕籍,6、 聽音樂學動作。

(1)、我們今天有多少小朋友來學武術?12個小朋友,三本祕籍(分成三組)怎麼分?每組幾個人?

(2)、你們來看看祕籍上的動作來學一學,然後把四個動作連起來做一做。

(3)、聽音樂做動作:音樂一共有四句,一句做一個動作(做兩遍)

(4)、提問:跟音樂練武術時怎麼樣就能練整齊?(音樂變動作就變)

 三、武林大會(功夫大賽)

現在我們要舉辦武林大會,看看哪一組能得武林盟主。

(1) 發給幼兒紅腰帶,自己系一系。(像繫鞋帶一樣,兩個朋友碰碰手,繞個圈拉一下,再繞一次)

(2) 請幼兒再次看動作,準備比賽

選評委

(1)、第一回合,我們來比整齊。到底哪兩個隊先勝出呢?請評委老師舉手表決。

(2)、第二回合,我們來比力量和精神。請輸的那一派當評委(贏的用中國功夫的動作來感謝評委老師。)

小結:中國功夫需要在不斷的練習才能打得好。

四、延伸:武術的種類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6

教材分析:

最近,我們開展了“快樂的六個寶”的主題活動,在這一主題中,我們在一系列有趣的活動中和幼兒一起積極地運用感官去感知周圍的世界。引導讓幼兒通過運用自己的感官在說說、做做、玩玩中獲得真切、具體的感受和經驗,主動建構有關知識的經驗世界。而這是一首活潑富有童趣的歌曲,通過遊戲的方式讓幼兒在音樂中感知手的動作變化和與身體接觸,進一步瞭解身體的不同部位,從而產生愉快的情緒。這首歌曲的音域爲6度(1=D)最高音b,歌曲的旋律主要在兒童最感舒適的音域內進行,速度爲中速,節拍爲2/4拍,節奏平穩,節奏是音樂要素之一,這首歌曲正是運用了這樣的節奏來表現遊戲時的歡快的情緒,適合小班幼兒演唱。

活動目標:

1、熟悉歌曲旋律,根據歌詞內容做相應的動作。

2、能和教師一起學唱歌曲,對歌唱活動感興趣。願意嘗試仿編並表演。

3、樂意參加音樂活動,從中獲得愉快的情緒體驗。

活動準備:

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一、遊戲:合攏放開。

1、先用小手的遊戲引起幼兒的興趣。

師“寶寶們,我們先來用小手玩個遊戲,把你們的小手伸出來。”

小手拍拍拍

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伸出來;

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舉起來;

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抱起來;

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藏起來。

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變出來!

幼兒:這個遊戲是我們以前玩過的,孩子們對這個遊戲非常感興趣,一玩這個遊戲,孩子們會馬上安靜下來,眼睛看着老師,跟着老師投入地玩起來。

(評析:興趣是人們從事任何活動的強有力的動力之一,尤其是幼兒興趣可以吸引幼兒去參加各種活動,積極學習各種知識,從而發展各種能力。小班孩子在活動前情緒容易不穩定,爲了激發幼兒的興趣,開始部分主要是要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引發他的興趣,爲以下的學習提供良好的基礎。)

2、幼兒聽有節奏的口令,用手指做合攏、放開的動作。

師:今天,老師還要帶小朋友玩一個新的遊戲,聽好老師說什麼,請寶寶來做動作。看看誰的小手最能幹。

師:合攏、放開。(反覆幾次,交換順序。)

讓幼兒知道合攏就是兩手合在一起,放開就是把手分開放在兩邊。

幼兒:在這個環節中,孩子們的注意力都非常集中,都表現得很積極興奮,想知道老師到底會發出什麼樣的口令。在老師發出口令後,寶寶們馬上做了起來。有的寶寶還會跟着老師說合攏放開。

(評析:遊戲是小班幼兒的最愛,它在幼兒學習中起着重要的動力作用。讓幼兒在學中玩、玩中學,則不會使幼兒感到枯燥無味,同時讓幼兒體驗在集體活動中的樂趣。這一環節中,運用遊戲的方式直接進入教學內容。)

3、教師邊做動作邊提問:小手放哪裏?(或小手幹什麼?)

師:剛纔寶寶們的小手真能幹,現在,請寶寶們看看老師的手在幹什麼。

師做小手拍拍拍和小手放腿上的動作。請幼兒說說老師的手在做什麼。

幼兒:老師在拍手、老師把手放在腿上。

師幫助幼兒用歌詞中的話進行總結,並引導幼兒邊說邊用小手做一做。

幼兒:邊做模仿動作邊回答:小手拍拍拍和小手放腿上。

4、引導幼兒玩小手爬的遊戲。

師:小手除了玩這些遊戲,還會做什麼呢?

師做爬呀爬呀的動作,邊做邊引導幼兒回答,小手在做什麼。小手爬到了哪裏,會指一指什麼呢。

(評析:老師通過設置提問,創設遊戲情景,把幼兒帶入一個有趣的遊戲氛圍中,引導幼兒結合自己的已有經驗,在說說、做做中理解歌曲的內容,着個環節的分段教學法加深了幼兒對歌曲的印象,讓幼兒熟悉了歌詞,爲後面的學唱整首歌曲做好了鋪墊。)

二、學念歌詞。

1、教師念歌詞,請幼兒說出小手做哪些動作。

師:老師的手要連起來做動作了,看看老師的手是怎麼做的。

2、幼兒有節奏地念歌詞並學做動作。

(評析:這一環節是引導幼兒有節奏地朗誦,讓理解、記憶歌詞。這是幫助幼兒掌握歌曲節奏和記憶歌詞的既簡單又有效的方法。首先,我引導幼兒邊拍邊做動作邊朗誦歌詞,然後,引導幼兒單獨進行嘗試學習。這個過程注重發揮了幼兒的創造性、主動性,讓幼兒在主動探索中學。)

三、學習歌曲。

1、教師完整演唱兩次,請幼兒說出小手做了哪些動作。

先是無伴奏唱,然後在音樂伴奏下唱。

(評析:這裏我運用了整體教唱的方法,把歌曲作爲一個完整的形象呈現在幼兒面前,幼兒也把它作爲一個完整的形象來接受的,這樣幼兒容易進入歌曲特定意境,引起幼兒一定的情感體驗帶着感情演唱。整體教唱法比較適合音樂藝術的特點。在運用整體教唱法時,我特別注意了前期鋪墊工作。教師的整首範唱,歌詞的學習都爲整體教唱打下了基礎。)

2、帶領幼兒邊唱歌曲邊做相應的動作。

(評析:在表演歌曲中,老師引導幼兒通過自己的理解來表現歌曲的歡快情緒,同時也提供給幼兒自我表現的機會。)

3、幼兒集體演唱,要求唱清歌詞。

(評析:在幼兒演唱的過程中,我還注意變化形式、靈活運用。由於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注意力集中時間短,整個教學活動要幼兒從頭到尾整首學唱,一邊一邊的重複是不符合綱要精神的,因此,我設計了多種形式,比如無伴奏整體教唱,因爲幼兒跟人聲學唱比跟樂器學唱容易些,在沒有伴奏的情況下幼兒更能聽清歌詞、曲調的特點。另外還運用了分組表演唱、個別和集體的對唱等形式。再針對較難掌握的地方進行分句教唱。這樣不會使幼兒感到乏味和疲勞。)

4、幼兒學唱歌曲中上行的變化,聲音應由弱漸強。

(評析:引導幼兒正確處理歌曲中的強弱變化是音樂活動中的難點,在這一環節中,我通過擬人化的提示,讓幼兒瞭解小手在爬的時候,越爬越上,越爬越高興,所以聲音也慢慢地變響。)

5、幼兒跟隨音樂邊唱邊做動作。

6、師幼共同表演。

7、請男孩、女孩分別表演。

(評析:運用表情、動作與同伴交流表現歌曲。因爲音樂是一門表情藝術、表演藝術,音樂以其獨特的語言形式作用與人們的感官,通過表演演唱使聽衆感受音樂的藝術形象,產生聯想和想象,進而達到審美的目的。由於幼兒的年齡較小,常常以自我爲中心。通過運用表情、動作來表現歌曲,並在表演中能有意識的與同伴進行交流與合作,對幼兒來說有一定的難度,需要經過教師的引導和幫助經過自己的努力才能做到。)

四、學習仿編歌詞。

1、除了唱眼睛、鼻子、小嘴巴,我們還能把什麼也唱到歌曲中?

(評析:採用提問的方法,引導幼兒有目的地、仔細地觀察,啓發幼兒積極思維。我運用啓發性提問讓幼兒將生活經驗和穴道的新知識聯繫在一起,擴展了幼兒的思維。)

2、師幼共同演唱幼兒改編的歌曲。

3、幼兒嘗試自己改編歌詞並演唱。如:“這是頭髮這是肩膀這是小肚皮。”

4、請個別有創意的幼兒表演,師幼共同欣賞。

(評析:音樂是幼兒的天性,幼兒園的音樂教育是促進幼兒全面發展的重要教育手段。如今,倡導“讓幼兒主動學習,讓孩子成爲學習的主人。”已成爲教育工作者的共識。然而,如何在你教我學的歌唱活動中發揮孩子的主體性,使枯燥平淡的歌唱教學變得生動活潑和富有兒童情趣,是人們常常遇到的一個問題。在這個活動中,我遵循了幼兒學習的規律和幼兒的年齡特點,在《綱要》新理念的指導下,整個學習活動,始終以幼兒爲主體,變過去的“要我學”爲現在的“我要學”。遵循由淺入深的教學原則,幼兒在唱唱、聽聽、看看、想想、動動的輕鬆氣氛中掌握活動的`重、難點。本活動意在打破傳統單一教學模式,通過師幼互動,運用形象生動的遊戲,以鼓勵、賞識的方法來調動幼兒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使幼兒愉快地投入到整個活動中。)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學習用快且跳躍和慢且連貫的兩種不同的方式歌唱,以表現歌曲的形象、內容、情感。進一步感受和表現歌曲的前奏、間奏和尾奏。

2、在老師的啓發幫助下,學習爲歌曲創編第4段歌詞,並努力創造出與他人不同的表示親熱的動作。

3、學習體驗在歌唱活動中進行創造、合作表演、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請大班小朋友學會分角色有表情地進行歌表演。

活動過程:

1、猜謎語。

教師請幼兒猜謎:“肥頭大耳一身膘,每天吃飽睡大覺,走路搖着小尾巴,嘴裏唱着哼哼調。”猜一動物名稱。

2、欣賞歌表演。

(1)教師請大班小朋友分角色(小豬、小羊、兔子、豬媽媽)有表情地進行歌表演1~3段,並組織本班幼兒欣賞,知道歌曲中的人物、事件。

(2)請幼兒再次欣賞歌表演,並要求幼兒一起隨節奏念中間對白處髒死啦,走開!念時應表現出厭惡的情感。

3、學唱新歌。

(1)教師帶領幼兒學唱新歌1~3段,並提醒幼兒在間奏和尾奏部分的等待。

(2)啓發幼兒用不同的表情和方式演唱,教師提問:

1)豬小弟去找朋友玩的時候,他的心裏怎樣?(高興)應該怎麼唱(稍快且稍跳躍)

2)豬小弟哭着回家時,他的心裏又是怎樣?(傷心)應該怎麼唱(慢且較連貫)

4、創編第4段歌詞及尾奏部分的親密動作。

1)師:“大家都喜歡乾淨的孩子,現在小豬洗乾淨了,他的朋友會怎樣對待他呢?”請幼兒一起討論

2)教師幫助幼兒創編第4段歌詞並填入歌曲中。

3)

教師鼓勵幼兒在尾奏部分創造出與他人不同的親密動作(如擁抱、觸摸等),並請幼兒中做得比較好的面對大家單獨表演。

5、分角色進行歌表演

(1)教師請幼兒再次欣賞大班小朋友分角色歌表演(1~4段),引導幼兒觀摩時,注意觀察大班小朋友的表情。

(2)教師請幼兒自由結伴,自己分配角色模仿大班小朋友進行歌表演,並在尾奏部分儘量想出與他人不同的親密動作,並有感情的表演出來。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8

活動設計

音樂活動是一種審美教育活動,通過美的活動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賦予幼兒一種審美的態度,本活動選自託班教材,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2-3歲的幼兒是最好模仿的小表演家。託班的孩子年齡很小,但是我發現他們對拍手點頭這些簡單的身體動作很感興趣,有時有的孩子在哭,老師帶着孩子們拍手時,他也會和老師孩子們一起拍起手來。而且唱着歌拍手還可以培養孩子們的節奏感。爲此,我根據孩子們的特點設計了這一活動,使孩子們在活動中能大膽表現自己,爲孩子們今後的發展打基礎。

活動目標

1、初步培養幼兒對音樂活動的興趣。

2、喜歡音樂,樂意隨老師做一些簡單的動作。

活動重難點

對於託班幼兒來說,他們剛開始接觸音樂,因此幼兒對音樂的感受有一定的難度,於是前期我先讓幼兒和老師練習拍手、拍腿、點頭等動作,再讓幼兒看樣學樣照我做,最後感受音樂幼兒感受穩定拍,使幼兒參與活動,喜歡音樂活動。

重點:喜歡音樂活動,樂意跟隨老師做簡單的動作。

難點:能連續隨音樂做出簡單的動作。

活動準備音樂VCD

活動過程

一、導入:問好時間

老師拍手說:你好小朋友。老師再邊拍手邊引導幼兒回答:你好,老師。老師還可以和個別幼兒拍手有節奏的問好。可以組織幼兒多練習幾遍,爲後面的活動做準備。

二、在玩遊戲的過程中掌握節拍:

1、看誰做得對:

現在我們一起來玩一個遊戲吧,看誰做得又對又快,老師說:拍手,你們就說:拍手,而且要邊說邊拍手,然後在幼兒熟悉拍手的基礎上練習拍肩、拍頭、拍腿、踏腳等。

2、請你和我這樣做:

剛纔我們玩了拍手、點頭、踏腳的遊戲,小朋友都玩得特別的開心,今天老師還把剛纔我們玩的小遊戲編成了一首好聽的歌謠,現在老師就把它邊說邊做給你們看,"請你和我拍拍手,你們和我一起說:我就和你拍拍手"。老師示範一遍,小朋友也和老師一起邊說邊做好嗎?在幼兒熟悉拍手的基礎上,以同樣的方法練習點頭和踏腳等動作。

三、感受音樂:

1、初步感受音樂

我們來聽一首好聽的歌,播放音樂,老師隨音樂做動作,音樂結束後老師提問:老師剛纔做什麼動作了?老師邊做動作邊引導幼兒說出拍手、點頭、踏腳,老師讓幼兒說出的同時做相應的動作,

2、進一步感受音樂,表現音樂

老師播放音樂,和幼兒一起來表演《拍手點頭舞》(2-3遍)

四、活動結束

今天老師和你們玩的很開心,你們玩的開心嗎?和老師一起說老師再見。老師邊拍手邊說:再見,小朋友。幼兒邊拍手邊說:再見,老師。

活動反思

託班幼兒天真,活潑好動,對世界充滿好奇,好模仿,有較強的敏感性,他們正處於智力潛能開發的重要時期。從音樂起步,讓音樂走進幼兒的心靈,使幼兒的生活音樂化,給幼兒以美感,提高幼兒的情感體驗,陶冶幼兒的情操。在這次的活動過程中,幼兒的年齡雖小,但通過老師的適當引導,喜歡聽熟悉的音樂,能模仿一些簡單的身體動作,能和老師一起參與活動,在活動中大膽的表現自己。

不足:可以在活動後面加一個創編活動,通過老師的提示引導幼兒創編不同的身體部位(比如拍肩、聳肩、轉手、眨眼等),讓幼兒自己動腦。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9

活動準備

1、影片《劉三姐》的VCD

2、對歌的掛圖

3、壯族音樂《小金風》、《什麼水面打筋斗》。

活動過程

1.複習壯族舞蹈《小金風》。

2.欣賞影片《劉三姐》片段,講述劉三姐與阿牛哥、莫老爺、秀才們對歌的故事,瞭解廣西壯族人民愛對歌的風俗習慣。然後討論對山歌的形式以及壯族的服飾、道具等。

3.欣賞對歌的音樂《什麼水面打筋斗》。

(1)聽錄音,要求幼兒安靜仔細地聽。

(2)教師以猜謎語的形式引導幼兒理解歌中的內容,如“什麼水面打筋斗”“什麼水面起高樓”“什麼水面撐雨傘”“什麼水面共白頭”。

4.學唱歌曲《什麼水面打筋斗》。

(1)整體教唱歌曲,要求幼兒唱好附點音符和切分音符。

(2)教師唱領唱部分,幼兒集體唱齊唱部分。

5.學習創編歌詞。

(1)教師示範創編歌詞,例如“什麼有腳不走路”……

(2)幼兒學習創編歌詞。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初步感受歌曲輕快、跳躍的旋律,嘗試用簡單的身體動作體現歌曲中陪我、親我、誇我、抱我的動作。

2.樂於參與音樂欣賞活動,體驗被親人疼愛和關心的幸福感受。

3.隨歌曲旋律唱出來。

4.能唱準曲調,吐字清晰,並能大膽的在集體面前演唱。

 活動準備

1.《愛我,你就抱抱我》PPT課件;

2.人手一個玩具娃娃,放玩具的椅袋(自帶玩具預先放進椅袋裏)。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

1.教師播放PPT中歌曲的前奏(序),引導幼兒仔細傾聽,初步激發幼兒體驗愛的情感。

教師出示PPT中第一張寶寶照片,導入語:小伴侶,這是誰? !

幼兒回答:小寶寶。

教師:聽一聽,這個小寶寶說了什麼?

問題重現:小寶寶說了什麼?

幼兒自由回答。

2.教師總結:哦,本來這個小寶寶想得到爸爸媽媽很多很多的愛!

評析:這樣的導入是情感的初步體驗,同時也是瞭解整首歌曲的前奏部分所講述的內容。

二、完整欣賞音樂,初步感受歌曲溫馨、甜蜜的意境。

教師:那麼,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首歌曲。

1.教師提問:聽了這首歌曲你心裏感覺怎麼樣?

2.幼兒回答:感覺很開心、很快樂(引導幼兒說很幸福。)

3.教師總結:

這首歌聽起來是慢慢的,還是快快的?

快快的,聽了以後很開心,很高興。

4.教師設置情境:現在我們一邊聽音樂一邊想一想,爸爸媽媽是怎樣陪陪我、親親我、誇誇我、抱抱我的?(播放A段,引出下一重點環節說的部分。)

三、分段欣賞音樂,進一步感受歌曲輕快、跳躍的旋律。

過程描述:

完整欣賞音樂時,我觀察孩子們的面部心情,每個孩子的臉上都洋溢着笑容。當問題聽了這首歌曲你心裏感覺怎麼樣提出後,孩子們能較準確地表達本身的感受很開心。隨後繼續提出問題:這首歌聽起來是慢慢的,還是快快的?或許是小班幼兒年齡小的緣故,記憶力還比力有限,孩子們一下子沒有說出來。我就試着哼唱歌曲的主要旋律,並加以動作提示。由於是老師近距離的清唱,孩子們傾聽得比力認真,能準確地說出快快的。

(一)欣賞說的部分:

1.小伴侶,你聽到歌曲裏是怎麼說的呢?

2.幼兒大膽地回答。(教師按照回答出示相應動作圖片並同步清唱歌曲;如幼兒回答不出,教師可直接播放圖片及音樂,引導幼兒說出。)

3.教師:你們的耳朵真靈,都聽出了寶寶喜歡爸爸媽媽陪陪、親親、誇誇、抱抱。你喜不喜歡被爸爸媽媽陪陪、親親、誇誇、抱抱的感覺?

4.幼兒回答:喜歡!

5.教師:那麼今天,我來做你們的媽媽,你們做我可愛的寶寶好欠好?寶寶要怎麼對我說?

6.幼兒大膽回答愛我你就X X我。

(1)第一個回答出的孩子請上前。教師:這個寶寶說愛我你就X X我,那麼我就X你。(伴奏。)教師必然要做出溫馨的動作,讓孩子有充分的情感體驗。(伴奏。)

(2)其他寶寶也來說說,愛我你就XX我。女寶寶先來吧。(女幼兒圍着老師說,老師就做x x動作。)男寶寶也來說說。(男幼兒圍着老師說,老師就做xx動作。伴奏。)

小結:媽媽X着你們好幸福啊!

7.教師提問:寶寶還可以對我說什麼?(可以用開火車形式逐一進行,伴奏。)

過程描述:

在與孩子互動的過程中,孩子們體現得很興奮,很踊躍。問題的提出都能得到孩子們的積極迴應,孩子們樂於上前與老師有親密的肢體接觸。因爲,在這一環節中,孩子們已經進入到角色身份中去了:老師是媽媽,他們是寶寶,這也是孩子們一貫巴望的情感體驗。師幼互動良好。

(二)欣賞唱的部分:

1.教師:小伴侶,剛纔我做你們的媽媽陪陪你、親親你、誇誇你、抱抱你,你覺得幸福嗎?

2.教師:現在你們來做爸爸媽媽,你們也有本身的寶寶,請你把寶寶輕輕地抱起來,讓他睡在你的臂彎裏。(教師邊提要求邊示範)多舒服呀!來,讓我們和小寶寶一起聽一聽歌曲裏唱了什麼?

3.幼兒傾聽唱的部分,感受唱段鮮明的節奏旋律。

4.教師:你們想當爸爸媽媽嗎?

5.教師:男孩子,你可是小寶寶的爸爸哦;女孩子,你可是小寶寶的媽媽哦。你們必然要好喜好愛本身的寶寶,掩護好你的寶寶!我們一起聽着音樂來和寶寶跳舞吧!

6.逐一類推,及時捕獲幼兒中各種陪、親、誇、抱的動作(和娃娃互動一遍)。

7.教師:和寶寶跳舞開心嗎?想不想再和寶寶完整地跳一遍?

 過程描述:

這個環節,孩子們有了新的情感體驗,角色的轉換讓孩子們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更高了。爲了資助幼兒能完成從被人關愛到關愛別人的情感轉變,我在請幼兒抱娃娃前進行了一些操作方面的指導,如怎樣正確地抱娃娃,讓孩子們在抱的過程中不再茫然,而是帶着一份責任與愛,真正體驗爸爸媽媽對本身的關愛。

四、完整欣賞歌曲,引導幼兒完整傾聽並樂於嘗試用動作體現歌曲。

1.教師:這首歌曲的名字叫《愛我,你就抱抱我!》,讓我們一起放鬆一下,和寶寶再來欣賞一遍這首幸福的歌曲吧!

2.小結:孩子們,有愛就有幸福,讓我們把愛和幸福去帶給更多的人吧!(教師帶幼兒離開活動場地,自然結束。)

活動反思

音樂欣賞活動對於教師來講要有必然的欣賞能力,基本功底要紮實。對小班幼兒來說,選材是至關重要的旋律和內容必然是幼兒熟悉和易於接受的。每個孩子都有本身的爸爸和媽媽,並深愛着爸爸媽媽。此歌曲的旋律歡快,歌詞又是小班幼兒能理解的,不消老師去解釋,只要給幼兒創設一個充滿愛的溫馨氛圍,幼兒很快就會進入狀態。因此我選擇了這首充滿童趣和愛的歌曲。由於歌曲比力長,考慮到小班幼兒年齡特點,我做了適當的剪切,把原作品重複說唱設計成簡單說唱的形式,並把歌曲中的說唱部分作爲讓孩子欣賞的重點。

在活動中,我採用PPT等多媒體手段,並結合情境演出,讓孩子在欣賞音樂的過程中,體驗、感受歌曲中傳遞的被親人疼愛和關心的幸福感受,從而培養幼兒健康、積極的情感和對音樂的審美能力。在各個環節的處理上層層遞進,用先聽,再師幼互動,到最後與娃娃互動,讓幼兒的情感體驗在角色的轉換中一步步提升,由此,將活動推向高潮。

不足的地方是,活動中讓孩子表達的機會不是很多,可以鄙人次組織活動的時候將提問設計得更細化一些,讓孩子參與的面更廣。

小百科:擁抱,人類行爲,禮儀名詞。拼音 yōng bào,摟抱,多表示親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