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中班春節語言教案(精選15篇)

幼兒園中班春節語言教案(精選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5W 次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時常需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我們應該怎麼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中班春節語言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園中班春節語言教案(精選15篇)

幼兒園中班春節語言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瞭解春節過年風俗的由來,知道春節是中國人的節日。

2、體驗過節的喜慶氛圍。

3、引導幼兒通過多種方法和手段記錄並介紹春節。

4、讓幼兒瞭解節日的由來,感受節日歡樂的氣氛,一起歡度節日。

5、體驗和大家一起過節的快樂。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瞭解有關春節的風俗習慣

教學難點:能夠與同伴大膽交流,並用各種方法表達過春節時開心、熱鬧的情景。

活動準備

1、PP教具,鞭炮的聲音,紅包袋;

2、小長條紅紙,大長條紅紙和紅色底板的字卡,糨糊。

活動過程:

活動一:瞭解春節

1、(聽鞭炮的聲音),這是什麼聲音?什麼時候要放鞭炮?

2、(出示紅包袋),這是什麼?什麼時候會拿紅包?

3、你知道哪些春節的風俗?

4、今年你怎樣過的春節?

活動二:春節歌謠

1、孩子們展示帶來的春節裏各種喜慶用品,如:春聯、中國結、福字等,

2、交流春節裏興、最難忘的事情;

活動三:裝點教室:

利用事先準備好的材料製作各種各樣的燈籠,如:魚燈、兔子燈、狗燈等,

活動四:交流慶祝方式:

春節裏有形式多樣的慶祝表演,舞龍舞獅就是非常典型的慶祝方式。孩子們用收集的紙盒和綵帶等不同材料連接做成一條龍,然後由幼兒分別扮演龍頭、龍身、龍尾,一個接着一個,在“金蛇狂舞”音樂的伴奏下,不斷地改變舞龍的姿勢,親身感受春節熱鬧的氣氛。

活動五:家園互動:

請家長參與我們的活動,和孩子一起收集春節用品、帶來燈謎等,在無形中讓家長懂得讓孩子參與收集資料、材料的過程也是學習的過程。

幼兒園中班春節語言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理解兒歌內容,交流討論學說兒歌,感受歡度春節的氛圍。

2、積累兒歌中"剝"、"搓"、"踩"、"舞"、等動詞,會在生活中正確使用。

3、培養幼兒與他人分享合作的社會品質及關心他人的情感。

4、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活動準備

1、教學掛圖、幼兒用書。

2、春節歌謠、錄音磁帶、各種小動物角色圖片。

活動過程

一、聽音樂磁帶,激發幼兒的興趣。

1、遠處傳來熱鬧的背景音樂和鞭炮聲。

提問:猜猜是什麼事情這麼熱鬧?春節的時候你都做些什麼?

二、聽聽、看看、講講理解兒歌內容,學習兒歌。

1、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講述。

提問:圖片上有誰?他們的心情怎麼樣爲什麼?

2、教師朗誦兒歌,幼兒欣賞。

提問:有哪些小動物興高采烈的迎接春節?他們是怎樣迎接春節的?

他們說了什麼祝福的話?

3、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鼓勵幼兒做出相應的動作。

三、以遊戲的形式,學習動詞。

1、教師做動作幼兒說出動詞。

2、變化遊戲方式,請個別幼兒做動作大家說動詞。

四、通過各種形式朗誦兒歌,體驗與同伴合作朗誦的快樂。

1、利用圖片,教師和幼兒共同朗誦兒歌。

2、請部分幼兒分角色表演兒歌。

3、鼓勵幼兒與同伴合作朗誦。

教學反思

這節課結束,孩子們都還沉浸在歡樂的氛圍中,大家瞭解了"過新年"的風俗,在延伸環節更是讓幼兒的激情得以釋放到極致。今後就讓幼兒在課堂上能說,有看、有動(操作)。

幼兒園中班春節語言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交流過年的所見所聞所感,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養成良好的傾聽習慣。

2、學會與別人分享自己的快樂,感受喜慶的春節給人們帶來的快樂。

3、學會把自己的生活實景創編成兒歌,促進幼兒邏輯思維能力的發展。

活動重難點:

1、把自己過年的真實生活場景編成兒歌。

2、引導幼兒大膽、流利的與別人交流自己過年的點點滴滴。

活動準備:

1、過年的鞭炮聲、鑼鼓聲、拜年聲的錄音磁帶。

2、迎新年過新年慶新年的教學課件。

活動過程:

1、老師播放鞭炮聲、鑼鼓聲、拜年聲的錄音磁帶,提問幼兒聽到了什麼?什麼時候能聽到這樣的聲音?

2、老師提問:春節你們是怎麼過的?做了什麼事?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請幼兒相互交流自己在春節的所見所聞所感。)

3、老師:小朋友們真棒,我們來看看其他小朋友是怎樣過年的?(播放準備過年過年的課件。)

4、老師:其他小朋友過年和你們過年一樣嗎?哪些是一樣的?哪些是不一樣的?(讓幼兒瞭解我國南北方的過年習俗,開拓幼兒眼界。)

5、老師小結:過年的很多習俗都是相同的,讓我們把這些習俗編成一首兒歌吧!過年前,我們要做什麼?春節到了,我們又做什麼?看到什麼?

6、老師和幼兒一起念過年真熱鬧的兒歌,回味過年的點點滴滴。(老師通過不同的方式引導幼兒念兒歌,如分組念,扮演角色念。)

7、老師:過年這麼熱鬧,讓我們再來放一放鞭炮、敲一敲鑼鼓、舞一舞龍炮吧!(引導幼兒扮演角色,一起放鞭炮、敲鑼鼓、舞龍炮到教室外,結束教學活動。)

溫馨提示:

1、在教學活動中,老師要注意引導幼兒大膽的與別人交流,鼓勵幼兒說一說自己是怎樣過年的,學會和別人一起分享自己的快樂。

2、老師要逐步引導幼兒學會將自己在春節的生活場景創編成兒歌,鍛鍊幼兒的思維能力。(如過年前,我們是怎樣迎接新的一年的?春節到了,我們都做什麼?)

幼兒園中班春節語言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回憶和模仿春節人們互相拜年祝賀的話,進一步感受節日的喜悅。在快樂大拜年的活動中體驗到集體生活的快樂。

2、願意與老師和同伴大膽交往,說說自己過新年的趣事,與同伴一起分享快樂。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與爸爸媽媽一起拜年

材料準備:零食若干,《新年好》的音樂,VCD動畫影碟

活動重點:

願意大膽地說說講講

活動難點:

能與其他班級的朋友老是一起活動

活動過程

一、入場(將幼兒領入小二班),幼兒之間、師生之間相互拜年。

二、新年好

1、前些日子,我們剛過了一箇中國人最熱鬧的節日,是什麼節日呀?

2、過了春節就代表我們大家又都長大一歲了,所以今天我們都特別地開心,

因爲過了年,我們好朋友又見面了,在這裏,我們所有的老師祝小朋友:新年快樂、學習進步、身體健康、快樂成長(一人一句)

三、互相拜年:

1、你們有什麼祝福的話要對老師和小朋友們說的呢?

想一想,過春節的時候,爸爸媽媽帶你們去做客,大家見面是怎樣說的?你是怎麼說祝福的話的?

2、同伴間互相拜年,或找老師拜年,手握手,說說祝福的話。(新年音樂)

四、聊新年

1、你們是怎樣過新年的?做了哪些有趣的事情?哪一件事情讓你覺得最開心?(放煙火,放鞭炮,串門拜年,拿紅包……)

2、引導幼兒與同伴一起邊吃零食邊聊聊自己過新年的趣事,一起分享節日的快樂。

五、和小一班的朋友、老師一起相互拜年;給廚房、老師拜年。

幼兒園中班春節語言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瞭解新年的一些風俗習慣和由來。

2.能大膽的與同伴交流、體驗過新年的活動。

3.感受與同伴一起辭舊迎新的喜悅,感受過年的歡樂。

4.參與節日遊戲。

5.體驗和大家一起過節的快樂。

活動重點:

瞭解新年的一些風俗習慣和由來。

活動難點:

能大膽的與同伴交流、體驗過新年的活動。

活動準備:

課件、剪刀、紙、紅包若干個。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歌曲表演《新年好》

二、基本部分:

1.你們過年的時候都幹些什麼?

2.瞭解過年的習俗和由來。

我們過新年時除了要放鞭炮外,一家人還要在一起吃年夜飯、穿上漂亮的新衣服、走親訪友互相拜年、送新年賀卡、貼春聯、貼福字、大人給小孩送壓歲錢、舞龍舞獅等。

3.教師提問:“那人們過新年時爲什麼要貼春聯、穿紅衣、放鞭炮呢?(幼兒自由發表意見或和同伴相互交流)

4.欣賞故事《年獸來了》。

(1)年獸最怕什麼呢?

(2)年獸最怕三種東西:光、聲響,還有紅色。所以人們爲了嚇走年獸,常用貼春聯、穿紅衣、放鞭炮等方式來過年,見面時,還彼此說“恭喜恭喜”祝福彼此平安。

5.分組過新年,感受過年的歡樂。

“過年真開心,你們看各族人民都在互相拜年,(看拜年的課件)那我們就挑選你喜歡的方式來過年吧。”

第一組:互相拜年。

第二組:包餃子。

第三組:剪窗花。

第四組:拼年畫。

三、結束活動,分享過年的喜悅。

過完年,我們小朋友就長大了一歲,那我們就不但要團結同伴,還要尊敬父母和老師,孝敬老人。

幼兒園中班春節語言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通過遊戲區的活動,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和交往能力。

2、感受與同伴一起辭舊迎新的喜悅,感受過年的歡樂。

3、瞭解春節的一些風俗習慣和由來,加深幼兒對中國傳統節日的認識和了解。

活動準備:

1、紅色正方形紙長方形紙若干。

2、剪刀、水筆、蠟筆。

3、錄音機、磁帶。

4、課件一個。

5、自制的“龍、獅”兩條、紅包若干個。

活動過程:

一、幼兒觀看放鞭炮的課件,引起幼兒的興趣。

1、教師提問:漂亮的禮花和鞭炮聲使你們想到了什麼?(引導幼兒結合已有經驗進行講述)

幼兒A:我想到了新郎新娘結婚我們去喝喜酒。

幼兒B:我家飯店開業也放了鞭炮。

幼兒C:國慶節的時候也要放鞭炮的。

幼兒D:放鞭炮了,要過新年了。

(評析:幼兒已有的一定的生活經驗,當看到五彩繽紛的禮花鞭炮時,滔滔不絕地講起自己的親身經歷,老師也給了幼兒充分表達自己想法的機會。)

2、教師小結:對呀,在各種喜慶的場合我們都要放鞭炮。特別是過新年的時候,家家戶戶都要放鞭炮。

二、瞭解過年的習俗和由來。

1、教師提問:過新年時除了要放鞭炮外,我們還會幹什麼呢?(引導幼兒自由發表自己的意見,講到一種習俗就打開課件欣賞。)

幼兒A:過新年時一家人要在一起吃年夜飯。

幼兒B:爸爸媽媽還會給我穿新衣服呢。

幼兒C:我的爺爺給我送了100元壓歲錢。

幼兒D:還要說一些祝福的話,我的阿姨去年打電話祝我們新年快樂。

(評析:適時播放課件起了調節作用,儘管都是看,但內容不一樣,幼兒不會感到厭煩,通過課件的欣賞加深了對過年習俗的瞭解,大大提高了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2、教師小結:我們過新年時除了要放鞭炮外,一家人還要在一起吃年夜飯、穿上漂亮的新衣服、走親訪友互相拜年、送新年賀卡、貼春聯、貼福字、大人給小孩送壓歲錢、舞龍舞獅等。

3、教師提問:“那人們過新年時爲什麼要貼春聯、穿紅衣、放鞭炮呢?(幼兒自由發表意見或和同伴相互交流)

4、邊看課件邊欣賞故事《年獸來了》。

(1)、年獸最怕什麼呢?

(2)、年獸最怕三種東西:光、聲響,還有紅色。所以人們爲了嚇走年獸,常用貼春聯、穿紅衣、放鞭炮等方式來過年,見面時,還彼此說“恭喜恭喜”祝福彼此平安。

(評析:通過邊看邊聽的形式來幫助幼兒瞭解過新年習俗的由來,直觀易記且能牢牢抓住幼兒的注意力。)

三、分組過新年,感受過年的歡樂。

1、師:“過年真開心,你們看各族人民都在互相拜年,(看拜年的課件)那我們就挑選你喜歡的方式來過年吧。”

第一組:在熱鬧愉悅的音樂聲中互相拜年和發紅包。

第二組:合作舞龍舞獅。

第三組:卷炮竹,放鞭炮。

第四組:設計製作賀卡、做窗花、製作簡單的春聯。

2、幼兒按自己的意願選擇區域進行活動。

3、教師巡迴指導,鼓勵幼兒積極參與“過新年”的小組活動。

(評析:通過分小組的慶祝活動滿足了幼兒想過新年的願望,並使每個幼兒都得到了愉悅的體驗,使幼兒的情緒和活動氣氛達到了高潮。)

四、結束活動,分享過年的喜悅。

1、思想教育:過完年,我們小朋友就長大了一歲,那我們就不但要團結同伴,還要尊敬父母和老師,孝敬老人。

2、小朋友們一起帶着自制的賀卡、春聯和窗花,舞着獅子去給其他小朋友拜年。(帶着幼兒隨着歡慶的音樂出活動室。)

幼兒園中班春節語言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充分體會傳統節日的氛圍,使春節這個傳統佳節的年俗能夠得到完好得繼承與發展。

2、幼兒在家長的指導和幫助下和家長合作,完成一至兩道簡單的菜餚,體驗春節的樂趣。

3、學會分享、交流、合作,好東西要和朋友一起分享,同樣在遇到難題知道“人多力量大”的道理,和同伴合作解決。

4、感受節日的歡樂氣氛。與老師與家長共同歡度佳節。

5、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加深幼兒對傳統節日的體驗,培養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教學難點:理解春節這類傳統節日在中華民族文化中佔據的重要地位,樹立繼承和發揚民族文化的理想。

活動準備

1、物品準備:春聯、紅燈籠、窗花、福字等基本的教室佈置。

2、素材準備:喜慶的傳統春節音樂和春節相關的電視節目或PPT,製作餃子的材料。

3、節目準備:師幼精心準備的各類節目;部分幼兒家長蒞臨。

活動過程

1、大家一起貼福字和春聯、掛紅燈籠,感受春節濃濃的喜悅氛圍;觀看春節相關的電視節目,瞭解各地春節不同的風俗。

2、師幼準備的聯歡會,譬如樂器演奏、朗誦、童話劇、舞蹈、歌曲等,老師、幼兒、家長共同聯歡。

3、在老師和家長的指導下,讓幼兒體驗了包餃子、煮餃子、吃餃子的樂趣,知道餃子可以有很多種餡,每種餡都有各自的營養,不可以挑食。

4、幼兒園和家長緊密配合,請每一位小朋友都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做一至兩道拿手菜餚,在活動當天帶來幼兒園,和小朋友、家長、老師一起品嚐。品嚐的全程播放喜慶的春節音樂。

幼兒園中班春節語言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感受節日的喜慶氣氛,體驗節日的快樂。

2、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激發幼兒的想象力。

3、讓幼兒知道“春節”是農曆新年,瞭解春節的一些習俗。

活動準備:

1、佈置新年的環境。民間樂曲《喜洋洋》等錄音帶。

2、蒐集各種有關“年”的材料豐富活動區

3、請家長配合,帶幼兒一起購買年貨,觀察節日期間周圍環境的變化,體驗節日的快樂。

活動過程:

1、播放民間樂曲《喜洋洋》,啓發幼兒隨意自由舞蹈,感受歡樂的情緒。

2、請幼兒說說周圍環境的變化。

(評改:告訴幼兒元旦是公曆新年,我國還有一個農曆新年叫春節。)

3、聽故事《年的故事》

4、師生討論:我國人民過春節有哪些習俗?

老師小節:我國人民過春節的習俗有:全家團圓、吃水餃、貼春聯、放鞭炮、拜年、舞獅玩龍等

5、讓幼兒說說自己和家人是怎麼樣過春節的。

6、教師總結:“春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春節期間人們的主要活動有哪些。

結束部分:

提出要求:燃放鞭炮、焰火和遊戲時一定要注意安全;鼓勵幼兒春節時學做“小主人”,幫助家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走親訪友要有禮貌。

教後記:

孩子們感受到了節日的喜慶氣氛,體驗了節日的快樂,知道了“春節”是農曆新年,瞭解了春節的一些習俗。

幼兒園中班春節語言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感受中國傳統文化和喜慶氛圍。

2、瞭解傳統節日,增強民族感情。

3、讓學生了解新年的習俗,讓學生了解新年的習俗。

4、通過參加節日環境創設,感受參與節日慶祝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關於過年的故事、圖片。視頻展示臺。傳統年畫、花燈、剪紙、對聯、燈籠、賀年卡。幼兒用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1、引出過年主題。

(1)小朋友都喜歡過年。那你們知道爲什麼過年嗎?

(2)導入故事

相傳在很早以前有一個村子,村子裏的人快快樂樂的生活着。可是一天,來了一頭怪獸,它頭上長着尖尖的粗粗的大角,眼睛非常大,像會噴火。嘴巴張開了比大獅子嘴巴還要大。這頭怪獸的:就叫做“年”。自從“年”來了以後,村子裏的豬、牛、馬、羊都被吃了,後來它還要吃人,大家都非常害怕。這時候不知道誰發現一個祕密,於是大家都在門上貼上紅紙,掛上紅燈籠,在門口放鞭炮。原來“年”害怕紅色和爆竹的聲音,嚇得逃走了。從此,人們過上了快快樂樂的生活,人們爲了一直過幸福的生活,每到這個時候,總要在門上貼上紅紙,而且寫上一些吉祥的話,這就是現在的對聯、再放爆竹,一代一代的傳下來,這就是過年。”“過年也叫過春節,因爲那一天是我們中國農曆的第一天,它象徵着希望春天趕快到來,這是我們中國人特有的節日。”

(3)講一講過年曾自己最有意義的一件事

①對聯。出示紅紙、毛筆。請學毛筆字的小朋友寫對聯。

②包餛鈍。出示餛飩皮、菜餡,請小朋友包餛鈍。

③掛紅燈籠。爲什麼掛紅燈籠就有了一種喜慶的氣氛呢?

出示大紅蠟光紙,金紙,動手做燈籠。

④互相拜年。遠方親朋無法見面,怎麼辦?發賀年卡。(製作賀年卡)

⑤放鞭炮。你放過鞭炮嗎?好玩嗎?

⑥介紹年畫。年畫有許多種。

年畫就是過年時張貼的畫,只有中國有。

這幅畫看上去感覺怎麼樣?表達什麼意思?

⑦介紹花燈。舞龍燈,舞獅子。(圖片)

“龍和獅子都是中華民族的象徵,蘊含喜慶和吉祥。

⑧剪紙:(展示窗花)

2、師生動手操作。

(1)幼兒自由分組操作。

①剪紙;②做燈籠;③包餛飩;④寫對聯;⑤做賀卡;⑥畫年畫。

(2)教師動手參與其中。

3、共同佈置教室。

將師幼共同操作自制的作品裝飾教室。

請食堂師傅下好餛飩,幼兒共同分享。

幼兒園中班春節語言教案 篇10

教案目標:

1.知道新年即將來臨,在新的一年裏,自己會有許多變化,並大膽表達自己的願望。

2.樂意對周圍人表達自己的祝福。

3.學習一些表達的方法。

教案准備:

1.瞭解去年和今年自己的身高體重情況以及帶若干件已經穿小的衣物。

2.每人都已收到一張來自於父母或老師或同伴的賀卡,並將其佈置成一個“賀卡展”。

3.做賀卡用的厚紙和一些用來裝飾的彩紙。

活動流程

感知經驗,自己身高體重,自己穿小的衣服——激發情感,談話——表達情感——給新年老人寫信,做賀卡,送賀卡

(一)感知經驗

1.準備自己的身高體重卡。 說明:事先讓幼兒瞭解並記錄自己今年與去年的身高體重的變化。其方法可以是用數字記錄,也可創設一個角落,形象地記錄着幼兒的身高體重變化情況。

2.與父母一起準備自己穿小的衣物。 說明:幼兒在準備過程中,獲得自己已經長大了的感性經驗。

(二)激發情感

1.說說我們在長大。

說明:

①可以先說說自己在長大。在幼兒說出自己身高體重的變化後,說說哪裏可以證明自己在長大,如“我的褲子短了”、“我的鞋子小了”,甚至可以讓幼兒來穿套一下小了的衣物,和同伴共享長大的喜悅。

②可以說說別人在長大。說說同伴身體的長大和能力的“長大”。

2.記錄現在的情況。 說明:記錄現在的情況,等明年再來看看我們的變化。老師可以用大張的白紙,刻畫孩子的身高;幼兒的手、腳沾上顏料,印畫在紙上,並保存好記錄,來年再用。

(三〕表達情感

1.給新年老人寫信。 說明:畫畫自己在新一年裏的願望。

①老師可以引導幼兒討論寫信格式:

a.畫新年老人的頭;

b.畫自己的願望;

c.畫自己的頭或寫上自己的名字;

d.寫日期。 老師可根據班上孩子的情況,或引導幼兒畫新年老人頭,也可老師代爲畫好,以激發幼兒與新年老人交流的願望。

②介紹自己信的內容。 老師應儘量引導幼兒講述清楚自己的願望。

③也可將信寫給親人,如媽媽、奶奶等等,以增進孩子與成人的交流。

2.做賀卡。

說明:

①引導幼兒欣賞“賀卡展”。

②談談自己喜歡哪一張賀卡。 老師引導:

a.從卡的封面來有,可以用各種裝飾紙裝飾。

b.從卡的內容圖畫來看,知道在卡的裏面畫上自己的祝福。

③幼兒動手做卡。

3.送賀卡。

幼兒園中班春節語言教案 篇11

過年嘍教案適用於中班的春節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能用完整、連貫的語言表述過年做的事情,說一說家鄉過年的各種習俗活動,感受過年的歡快氣氛,快來看看幼兒園過年嘍教案吧。

活動目標:

1、說一說家鄉過年的各種習俗活動,感受過年的歡快氣氛。

2、能用完整、連貫的語言表述過年做的事情。

3、簡單瞭解節日的來歷,知道其全稱、日期和意義。

4、願意參加活動,感受節日的快樂。

活動重點:能用完整、連貫的語言表述過年做的事情。

活動難點:說一說家鄉過年的各種習俗活動,感受過年的歡快氣氛。

活動準備:幼兒用書、磁帶。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1、教師通過提問,引導幼兒回憶過年時的經驗,引起幼兒講述的興趣。

2、教師:小朋友,你們喜歡過年嗎?爲什麼?(引導幼兒大膽的說出自己在過年的時候,做過的趣事)

二、教師請幼兒講述自己過年做些什麼事情。

1、教師:小朋友們在過年時,你們會做些什麼事情?

2、教師:過年的時候時,你們的爸爸媽媽都會做些什麼?

3、教師總結:在過年的時候,你們的爸爸媽媽會把家裏打掃得乾乾淨淨,還會買很多吃的、穿的、用的東西,迎接新的一年來到。

三、通過兒歌熟悉過年的各種習俗。

1、教師朗誦兒歌,讓幼兒從兒歌中瞭解一些年俗的活動。

2、教師:有一首兒歌說的就是過年要做的事情,兒歌的名字就叫“過年嘍”,讓我們一起來聽聽,過年會做哪些事吧!

2、教師提問:

①教師:這首兒歌名字叫什麼?

②教師:兒歌中說了,過年會做哪些事情呢?

四、拓展講述內容,請幼兒說說,你過年的時候還想做些什麼事情?

爲什麼?

五、發給小朋友幼兒用書,引導幼兒翻開“過年嘍”,進行自主閱讀,朗誦兒歌。

小百科:春節,即農曆新年,是一年之歲首,亦爲傳統意義上的“年節”。俗稱新春、新歲、新年、新禧、年禧、大年等,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歲、過年、過大年。春節歷史悠久,由上古時代歲首祈年祭祀演變而來。萬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祈年祭祀、敬天法祖,報本反始也。春節的起源蘊含着深邃的文化內涵,在傳承發展中承載了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在春節期間,全國各地均有舉行各種慶賀新春活動,熱鬧喜慶的氣氛洋溢;這些活動以除舊佈新、迎禧接福、拜神祭祖、祈求豐年爲主要內容,形式豐富多彩,帶有濃郁的各地域特色,凝聚着中華傳統文化精華。

幼兒園中班春節語言教案 篇12

一、活動目標

1、運用物品特徵與諧音學說祝福語,體驗人們互相關心的美好情感。

2、能按1—6的數量選擇和學說相對應的祝福語。

3、體驗明顯的季節特徵。

4、通過禮物來對顏色感興趣。

二、活動準備

1、幼兒在區域活動中製作的燈籠、湯圓、糕、魚和糖果等。

2、卡片:一—六;1—6、

3、幼兒根據祝福語所畫的祝福畫。

三、活動過程

(一)回憶交流春節的祝福

1、看着祝福圖畫,說說拜年的話。

(1)老師任意挑選祝福畫,幼兒說出祝福語。

(2)個別幼兒自由選擇祝福畫,其餘幼兒說出不同的祝福語。

2、談論:用圖畫表示祝福,還可以有其他祝福方式:

(1)可以自己動手做做玩玩,用物品來表示祝福。

圍繞各種物品說說祝福的意義:

燈籠——紅紅火火 糕——高高興興 湯圓——團團圓圓

糖果——談甜蜜蜜 魚——年年有餘 甘蔗——節節高升

(2)可以互相送送紅包,表達對朋友的'祝福。

(二)找找祝福語中的數字

1、圍繞祝福語中的數字展開搜索、討論、匹配。

(1)從祝福語中,找找有哪些不同的數字?

(2)用摸一摸、找一找、配一配的方法,玩玩1——6與一——六的數字配對遊戲。

2、找出與漢字“一——六”所表示的數量相對應的祝福畫。

(1)出示卡片“一——六”,交流用這些漢字表示的祝福語,並尋找相應的祝福畫。

(2)討論:還有哪些祝福話語中也躲着數字?

3、試着用數字的祝福語來互相祝福。

(三)向大家拜年

1、討論:可以用怎樣的祝福語讓別人開心。

2、用各種“甜甜話”向其他老師、家長拜年。

四、活動結束

1、評價

2、總結

幼兒園中班春節語言教案 篇13

活動目標:

1、仔細觀察畫面,講述各種擺脫年的方法。

2、瞭解各種過年的習俗。

3、體驗明顯的季節特徵。

4、體驗和大家一起過節的快樂。

活動準備:

課件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片,認識年

1、你們知道年嗎?年到底是什麼呢?(怪物、傳說)

2、(出示圖一)老師這裏就有一個關於“年”的傳說,瞧!這就是年,看看它長的什麼樣子?(四眼怪物非常可怕)

3、年頭長觸角……它的樣子十分的可怕。每到一年的最後一天年就悄悄地從山上衝下來,把那羣孤獨的人們通通吃掉!

二、觀察圖片,瞭解擺脫年獸的方法

1、你們願意就這麼被年吃掉嗎?(不願意)那你們有什麼辦法趕走年呢?(幼兒自由講述)

2、那我們看看傳說中人們是怎麼擺脫年的呢。(出示圖片)

3、你看懂了了嗎?你看懂了哪一幅圖?誰願意向大家介紹一下。

⑴放鞭炮:爲什麼年聽到鞭炮聲會嚇得躲起來呢?(原來熱鬧的聲音讓“年”感到害怕)

那過新年時還有什麼聲音也很熱鬧,也能把年趕走呢?

⑵紅燈籠:爲什麼大紅燈籠高高掛就能把年嚇跑?(原來,喜慶的紅色讓“年”感到害怕)

新年中,還有哪些東西也是紅色的,也會讓年感到害怕呢?

⑶年夜飯:爲什麼過年時要做一桌美味佳餚呢?這些美味是給誰準備的?一家人坐在一起吃年夜飯是什麼感覺?(熱鬧、溫馨)而年只是孤零零的一個人,所以他害怕看到一家人團團圓圓、熱熱鬧鬧的在一起。

⑷穿紅衣跳舞:一羣人穿紅衣跳舞,特別熱鬧,年可是很怕熱鬧的呢!

⑸年畫:小朋友手裏拿了什麼?(其實,它是一幅畫,裏面隱含着吉祥的意思,它有個好聽的名字叫做年畫)爲什麼要貼年畫呢?(喜慶,熱鬧才能趕走年)除了年畫之外,過年時我們還要貼什麼?

⑹拜年:拜年時要說什麼?(各種吉祥話)當你聽到吉祥話時你的心情是怎樣的?(甜甜蜜蜜的)那還會害怕年嗎?(不會)當然,年是最害怕看到開心的人了!

4、完整講述:故事中介紹了這麼多趕走年的喜慶辦法,誰能夠把這些方法完整的說一說呢?

5、小結:原來年害怕響聲、害怕鮮豔的紅色,害怕團團圓圓,害怕一切熱鬧、開心的東西。

三、經驗提升:豐富各地過年的習俗

⒈過度:所以我們現在也會用放鞭炮等熱熱鬧鬧的方法趕走年,那除了這些方法之外,你知道還有哪些過年的習俗嗎?

⒉觀察課件,邊看邊講,瞭解各地過年的習俗:其實呀每個地方都有不同的過年方法。看!

⑴團圓飯:團團圓圓

⑵到各家各戶拜年:互相祝福

⑶舞龍燈:歡騰喜慶

⑷舞獅:同上

⑸踩高蹺:節節高升,步步高

⑹包餃子做餛飩:一起慶祝大家長大一歲了!

⑺做年糕:節節高升

小結:

原來,每個地方過年的習俗都不一樣,但一樣的都是大家都是熱熱鬧鬧、喜氣洋洋、快快樂樂地度過年的,這樣,年就會害怕出來吃人了。

小百科:

農曆十二月二十三/二十四日祭竈,是日入夜後要把竈臺刷乾淨,把舊的竈君取下燒掉,除至夕日晨早把新像貼上,一送一迎,都要擺置酒肉、糖果、甘蔗、米果等,燒香、點燭、放紙炮。民間祭竈,源於古人拜火習俗,祭竈在中國民間有幾千年歷史了,竈神信仰都是中國百姓對“衣食有餘”夢想追求的反映。

幼兒園中班春節語言教案 篇14

活動目標:

1、通過談話使幼兒回憶過春節的快樂,共同分享快樂。

2、引導幼兒認真聽其他小朋友的講話,培養幼兒傾聽習慣。

活動準備:

幼兒春節活動的照片。

活動過程:

一、欣賞重現

1、教師與幼兒互相問春節好。

師:你是在哪裏過春節的?

2、春節你去了哪裏玩?和誰去的

看到了什麼?

春節你吃過什麼好吃的東西?

二、引導發現

1、有的小朋友春節好拍了照片,你們想看嗎?大家把春節照的照片拿出來,然後找朋友,一起看。(小朋友三五成羣地一起看)

2、幼兒講述自己在春節時的有趣的事情。

三、交流討論

現在有小朋友想看看其他小朋友的照片,那就把你的照片貼到語言區的牆上,給其他小朋友看看你在過春節的有趣的事。

四、延伸活動

幼兒邊看邊講述邊用紙筆畫出自己過春節的事。

幼兒園中班春節語言教案 篇15

教學目的

1、瞭解有關春節的文化、歷史,欣賞不同地區不同習俗,培養學生注意觀察生活、熱愛生活、體會美好生活的情趣。

2、嘗試着採用多種材料和工具來製作春節的小禮物,表達自己美好心願。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

3、將記憶中,春節的美好景象用繪畫的方式表達出來,畫面要體現出春節的喜慶氣氛和熱鬧場面。

4、讓幼兒知道節日的時間。

5、通過討論,激發過節日的情感,知道要愉快、合理地過節。

教學重點

瞭解有關春節的歷史、、文化習俗,加深對民族傳統文化的瞭解。

教學難點

用不同的材料製作各種小禮物。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把學生帶到事先佈置好的教室裏,請學生們欣賞陳列在教室裏和他們自己帶來的工藝品,觀看有關春節喜慶的場面,各地不同習俗的錄像。

提問:

①春節有關知識。

②春節有關習俗。

學生討論

二、講授新課

(一)提問:

1、你認爲春節令你最難忘的、有趣場面有哪些?

2、你準備這樣去表現它才能表達出節日美好、、歡樂喜慶場面?

(二)慶個別學生示範其他同學看書、欣賞其他同學的美術作品。

書中的圖給你什麼啓示

(三)學生對示範作業進行評價:

這些美術作品有哪些值得你學習和借鑑的?

(四)通過討論來完善自己將要繪製的作業構思。

欣賞其他同學的作品交流經驗。

三、學生創作

1、可採用多種繪畫形式。

2、可以組爲單位畫一幅長卷。

四、展評交流

學生互評、教師點評。

哪些作品內容豐富多彩,形象生動,色彩鮮豔?

五、擴展延伸

你還想了解哪些關於節日方面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