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教案:散步15篇

幼兒園教案:散步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6W 次

作爲一名教學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我們該怎麼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教案:散步,歡迎閱讀與收藏。

幼兒園教案:散步15篇

幼兒園教案:散步1

設計意圖

《母雞蘿絲去散步》是一本外國經典圖畫書,它的文字與畫面形成一種非常滑稽的對比:文字講述的是母雞蘿絲去散步的平淡無奇的故事,而圖畫則還講述了狐狸追逐獵物卻屢屢受挫的故事。

爲了引導幼兒在笑聲中理解故事內容,重點講述出隱藏在文字背後的故事。我決定分三個環節來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分析故事,並感受、體驗故事所帶來的樂趣:看圖聽故事學動詞――自主閱讀、大膽講述――作品欣賞與經驗分享。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細緻觀察畫面,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

2.鼓勵幼兒大膽表述自己對故事內容和情節發展的理解。

活動準備

圖畫書、農場地圖圖片、紙偶母雞。

活動過程

1.出示“農場地圖”,激發幼兒的好奇心。

師:今天,老師帶給小朋友一個非常有趣的故事――《母雞蘿絲去散步》。這是母雞蘿絲生活的農場,你看到了什麼?

2.講述故事,引導幼兒注意動詞。

教師一邊講述故事.一邊用紙偶母雞在地圖上演示她散步時經過的地方,並運用語氣、體態和手勢引導幼兒注意動詞。

提問:母雞蘿絲都去過哪些地方?(院子、池塘、草堆、磨房、籬笆、蜜蜂房。)

提問:它是怎麼來到這些地方的?你看到了哪些動作?(走過、繞過、越過、穿過、鑽過。)

師:今天,母雞蘿絲又去散步了,會發生什麼事呢?快去書裏找找吧

3.引導幼兒自主閱讀、發現圖畫中的`樂趣。

提問:你們看完書爲什麼都笑了呢?看到了什麼?發生了什麼事?你能講講自己感到最可笑的那頁故事嗎?

先請個別幼兒在集體面前講講自己最喜歡的一頁故事,再讓幼兒以小組形式互相講述、交流。鼓勵幼兒大膽講述圖書部分內容,教師根據幼兒的講述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畫面,幫助幼兒正確理解故事內容。

4、師幼共同閱讀,加深理解。

師:老師來講母雞蘿絲散步的故事,小朋友們來講狐狸發生的故事,好嗎?

講完後引導幼兒給這個故事起個新名字。

活動延伸

可以和孩子繼續討論:你喜歡這個故事嗎?這是一隻什麼樣的母雞?什麼樣的狐狸?讓孩子體會並描述母雞和狐狸的性格特點。還可以引導幼兒表演這個故事。

幼兒園教案:散步2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家長能瞭解一些針對小班幼兒進行親子閱讀的指導方法。

2.家長能指導幼兒學習一頁一頁輕輕翻看圖書,仔細觀察畫面,鼓勵孩子講述。

3.通過圍繞繪本的多元表現形式,體驗親子閱讀的樂趣。

活動準備:

圖書人手一本,PPT,活動音樂。

活動過程:

一、介紹家長,相互問好。

1.相互問好。

2.交代任務。

教師:今天我們要來做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和媽媽一起來看一本書,書的名字叫《散步》。現在請小朋友把書從後面的口袋裏拿出來,和媽媽一起看到小夾子夾住的地方。

二、親子閱讀,瞭解家長指導孩子閱讀的經驗。

1.第一次親子自由閱讀,教師記錄閱讀情況。

2.教師通過提問家長,瞭解親子閱讀指導方法。

小結:根據閱讀情況,記錄每一種方式,並做調查。

3.教師通過提問幼兒,瞭解親子閱讀的效果。

教師:好,在你們的指導下,孩子們到底獲得了多少經驗呢?現在讓我們來看一看。

(1)請問在剛纔的故事裏,你看到了哪些小動物?(哦,小青蛙來了)還有誰呢?

(2)他們在幹什麼?

(3)小動物們和誰一起去散步?

(4)他們散步的時候天氣是什麼樣的?

(5)小青蛙怎樣去散步的?

總結:各位家長,從剛纔的提問中,我們可以發現,同樣是第一次閱讀故事,有的孩子獲得的信息量比較大,有的就比較少,這跟你們共同閱讀時的順序、方法、你們的導讀、和孩子觀察畫面時的仔細程度有很大的.關係。因此,我們在指導孩子閱讀這本書時,要關注到畫面色彩,小動物的數量,顏色、叫聲、形態和畫面的一些細節。比如說雨絲的變化、布娃娃的表情等等,只有關注到細節的變化,才能尋找到閱讀的線索,歸納出閱讀的內容。

三、教師導讀,展示教師閱讀指導策略。

總結:各位家長,剛纔我通過提問和遊戲的方法來和孩子一起閱讀了兩幅畫面。由於小班的孩子以表象感性思維爲主,準確地提問可以幫助她們仔細觀察畫面,適量的遊戲可以增加閱讀時的情趣,當然,閱讀習慣的養成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在閱讀中我們還要幫助孩子學會愛護圖書,有順序的翻看,和與他人交流。

四、完整閱讀,親子表演。

1.第二次親子閱讀,教師提出閱讀建議。

教師:那現在請小朋友再來和媽媽一起讀一讀這本書。這一次我們有這樣的要求:

(1)請媽媽把座位靠近孩子,環抱着他一起看,把書拿在孩子的手裏。

(2)從封面開始指導孩子一頁一頁有順序的看,把整本書看完。

(3)請媽媽從封面一直到封底,把裏面所有的信息詳細介紹給孩子,包括作者,譯者等等。

五、完整講述故事。

活動延伸:

家園活動:家長平時利用一些時間和孩子一起閱讀,讓孩子體會閱讀的快樂並喜歡閱讀。

幼兒園教案:散步3

學習目標:

1、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感悟文章在生活小事和細節中表現的親情美。

2、揣摩文中一些關鍵詞、句的深層含義,學會聯繫語境理解詞句。

3、懂得珍惜親情、關愛家庭。

重點:

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感悟文章在生活小事和細節中表現的親情美。

難點:

指導學生在閱讀中如何發現美、品評美;培養他們尊老愛幼、懂得珍惜親情、關愛家庭的意識和情感。

教學方法:

1、品讀教學法。

2、討論法與點撥法相結合。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自制)。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設計:(播放音樂《我愛我的家》)

讓愛天天住你家,讓愛天天住我家,讓我們全心全意愛我們的家。今天我們來學習莫懷戚先生的《散步》。展示課題《散步》莫懷戚

二、理解文意,整體感知:

1、聽錄音,邊聽邊在自己易讀錯的字上注音,不理解的詞作標記。

2、請再讀課文,《散步》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

3、從文章中的.字裏行間,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家庭?請用一個詞語概括。

三、朗讀品味:

1、朗讀你最喜歡的句段,並說說你喜歡的理由。

根據學生喜歡不同的段落,讓學生說出喜歡的理由。

2、、思考:題目“散步”是從文章主要事件的角度確定的,你覺得這個題目好嗎?請你換一個角度爲本文擬一個題目,並說說你的理由。

如:三代同行;我們在田野上散步……

四、感悟親情:

1、“我的母親老了,她早已習慣聽從他強壯的兒子;我的兒子還小,還習慣聽從他高大的父親;妻子呢,在外面,她總是聽我的。”

引導:爲什麼一家人都會聽“我”的?這裏麪包含着哪幾種親情?

分析:“我”是一家人的主心骨,平日“我”就是一個講原則的人,家人都信任“我”。這裏麪包含着母子情、父子情、夫妻情。

2、我和妻子都慢慢地,穩穩地,走得很小心,好像我背上的同他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

引導:爲什麼母親和兒子並不重,但我和妻子要走得很慢、很小心?爲什麼說“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

同學暢所欲言……

同學們討論的很激烈,在這個家庭裏他們互相尊重,互相關心,於是就營造了一個和諧的家庭,而尊老愛幼就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教師小結:本段從字面上看,這是形容他們走得很小心,走的是小路,唯恐哪一步有閃失,特別是母親,是經不起摔跌的,非穩當不可。從形象上看,很有象徵意義,整個世界,大詞小用,突出中年人的責任,既要贍養老一代,又要撫養下一代,一個家庭是這樣,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又何嘗不是這樣?

親情是甘泉,給我們枯乾的心靈以滋潤,正如本文所寫,美好的親情往往體現在平凡的小事中,細細回顧你的經歷,讓我們盡情的來抒寫美好的親情。

五、動情落筆,抒寫親情:

我們對親情有說不完的故事,講不完的細節。生活本就是這樣美好、溫馨。情到濃時轉成文,請同學們把自己對親情的感受寫下來。

六、小結:

親愛的同學們,家是一個幸福的搖籃,需要我們去用心呵護;家更是一副沉沉的擔子,需要我們用責任來擔當。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撐起一片愛的天空,營造一個幸福的家園。一個家是如此,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更是如此啊!

讓我們所有的家都永遠充滿着愛,永遠洋溢着濃濃的親情!

七、作業:

1、爲父母做一件表達自己心意的事。

2、把做這件事的感受寫下來。

幼兒園教案:散步4

設計意圖:

標誌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對於成年人已司空見慣,但幼兒並不完全瞭解其中的含義。《兔子先生去散步》是日本作家五味太郎的撕紙故事,由許多標誌穿成一個非常好的故事。初次讀到這個故事,我被作者的巧妙構思深深吸引。它能激發幼兒對標誌的興趣,感受到標誌與生活的關係,由此我上了這樣一節課。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對標誌的興趣。

2.認識生活中常見的標誌,理解標誌的含義。

活動準備:

1. 《兔子先生去散步》電子文檔,故事中的標誌圖片

2. 生活中的標誌ppt

活動過程:

1. 標誌激趣。

出示兔子先生家的圖片,猜猜這是誰的家?你是怎麼知道的?

師:小朋友們真聰明,這就是兔子先生的家,它家的門上有一個兔子的標誌。今天兔子先生請我們和他一起去散步,小朋友想去嗎?

2. 聽故事,認識標誌。

(1)聽看故事,隨情節猜猜它們是什麼標誌,它告訴兔子先生什麼?

(2)回顧情節,談話交流:和兔子先生散步時,你看到了什麼標誌?(根據幼兒回答,貼出相應標誌。)

(3)根據標誌完整回顧故事情節。

3. 聯繫生活,認識各種標誌。

(1)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很多標誌,你認識它們嗎?它告訴我們什麼?

(2)你還知道那些標誌?

(3)師小結:生活中還有許多各種各樣的'標誌,請小朋友們以後多觀察,把你知道的標誌告訴小朋友和老師。

4.活動延伸:你也設計一些標誌,讓兔子先生和你去散步好嗎?想設的小朋友可以去圖書區設計。

活動反思:

在認識標誌的過程中,幼兒的注意力很集中,他們的反應很快,觀察很仔細,能根據畫面的提示很快猜出標誌的含義。由孩子們對故事的專注可以看出這個故事是多麼的有趣,幼兒喜歡這個故事,故事激發了幼兒認識標誌的興趣和創造熱情,他們創作出各種標誌,互相講述。

幼兒園教案:散步5

活動目標:

1、通過多種閱讀手段理解圖畫書內容,瞭解故事中母雞和狐狸的特殊經歷,感受故事詼諧幽默的情節。

2、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運用自己喜歡的的方式表達表現。小組合作,共同商量表達表現的形式,大膽表演。

活動準備:大黑板背景、小圖書、小道具等。

活動實錄:

一、導入

師:今天要講的故事就在身後的農場裏,你看到了什麼?

幼:蜂房、池塘、草堆、磨坊,從文字上知道的。

師:磨坊是什麼地方?

幼:磨坊是磨麪粉的房子。

師:我們來看看故事的主人公,不僅長得漂亮還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蘿絲,這麼好的天氣母雞蘿絲去散步了,散步的時候心情會怎麼樣?

幼:散步的時候會很輕鬆、很爽、全身上下都舒服,可以使身體健康,感覺很涼快。

二、幼兒閱讀小圖書

師:母雞蘿絲去散步時可能會發生什麼事情?可能會發生一些不愉快的事情,發生一些意外的事情。仔細看看,母雞蘿絲去散步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幼兒翻閱圖書,教師適時介入。)

師:你們已經笑得前仰後翻了。你們看到了什麼?

幼:狐狸踩到了地上的耙子,因爲它只注意到母雞蘿絲,沒有看到地上的`耙子。

師:農民伯伯用的耙子叫什麼?

幼:釘耙。

師:我們可以用一個好聽的詞“自作自受”。

幼:啞巴吃黃連有口說不出。

師:爲什麼不能說出來?

幼:有聲音就會讓母雞蘿絲髮現,狐狸不敢發出聲音。

師:母雞蘿絲去散步是怎麼樣的?

幼:母雞擡頭挺胸很神氣的樣子,它輕鬆又自由自在,雄赳赳、氣昂昂地根本沒有留意後面有壞蛋跟着。

師:狐狸跟在後面好像在幹什麼?

幼:狐狸在打壞主意,它的眼珠在骨碌碌地轉着。

三、幼兒動態表演圖書內容

師:後面還發生了很多好玩的事情,我們一起到書裏去找經過哪些地方?發生了哪些事情?剛纔聽到了笑聲,你發現哪裏特別有趣、好笑?

幼:狐狸撲到草堆裏去了。

師:草堆上發生的事情從哪裏到哪裏?

幼:從11頁到13頁,狐狸想撲過去吃母雞,結果掉進草堆裏了。

師:從15 18頁,經過磨坊的時候,發生了什麼事情?

幼:母雞蘿絲絆到了繩子,結果麪粉都灑在狐狸身上,變成了麪粉狐狸了。

幼:從7 10頁狐狸經過池塘,結果撲到池塘裏,青蛙都撲到狐狸身上來了。

師:還有很多好笑的事情,我們可以用表演的方式來告訴大家,現在我們小組商量一下,我們用童話劇的方式來表演。(幼兒討論商量)

第一小組:表演7—10頁。

一位幼兒擔任故事中的旁白,其他三位幼兒分別擔任母雞蘿絲、青蛙、狐狸。

選用歌曲《郊遊》的曲調,改編歌詞來表演:“走走走走走,母雞蘿絲在前走,走走走走走,狐狸跟在後”。

第二小組:表演1 10頁。

以啞劇的方式來表演,請大家猜表演的是什麼內容。

第三小組:表演3~5頁。

用快板的形式交流。

四、交流議論

師:講了這麼多故事,母雞身後發生了很多危險,她都不知道,結果安全到家了,你覺得這是一隻什麼樣的母雞?

幼:很輕鬆、很勇敢、悠閒自在的、優雅的母雞。

師:狐狸給你什麼感覺?

幼:很笨、超不動腦筋、自作自受、倒黴得啞口無言。

師:這一路走來有很多麻煩的事情,母雞什麼也不知道,但是她身後的狐狸卻很倒黴。以後母雞蘿絲去散步,狐狸還會跟在後面嗎?狐狸又會怎麼倒黴呢?我們用表演或者畫畫的方式繼續編下去。

附故事: 母雞蘿絲去散步

一天傍晚,母雞蘿絲出門去散步,被一隻狐狸看見了。他躡手躡腳緊緊地跟在母雞身後,母雞一點也沒覺察。

母雞走過院子,狐狸猛撲上去,可是一腳踩在釘耙上,反被釘耙當頭一棒,打得暈頭轉向。狐狸不死心,仍舊躡手躡腳緊緊地跟在母雞身後,母雞一點也沒覺察。

母雞繞過池塘,狐狸又猛撲上去,可是竄進了池塘裏,變成落湯雞。狐狸不死心,仍舊躡手躡腳緊緊地跟在母雞身後,母雞一點也沒覺察。

母雞越過草堆,狐狸再猛撲上去,可是摔進了草堆裏,爬也爬不起。狐狸不死心,仍舊躡手躡腳緊緊地跟在母雞身後,母雞一點也沒覺察。

母雞經過磨坊,狐狸躲在磨坊後面,可是母雞的腳絆到了拴麪粉袋的繩子,一袋麪粉從滑輪上掉下來,正巧砸在狐狸頭上。狐狸不死心,仍舊躡手躡腳緊緊地跟在母雞身後,母雞一點也沒覺察。

母雞鑽過籬笆,狐狸身子太大,只好跳過籬笆,一下落在小車裏,小車咕嚕嚕地滾向蜂房,一大羣蜜蜂衝了出來,追得狐狸落荒而逃,母雞一點也沒覺察。母雞蘿絲散完步按時回到家,正好吃晚飯。

幼兒園教案:散步6

教學目標:

1、通過閱讀母雞蘿絲去散步小圖、上下圖的對比觀察,瞭解故事的情節,通過一組圖片排序,瞭解故事情節的發生和發展,培養細緻觀察和較完整表述能力。

2、通過傾聽教師對圖書書面語言的朗讀,提升依據畫面展開想象並用較豐富的語彙進行表述的能力。

3、參與閱讀與討論,體驗母雞蘿絲去散步故事的奇特與幽默,初步瞭解故事中主人公的性格特徵,進一步激發閱讀圖書的興趣。

4、讓幼兒大膽表達自己對故事內容的猜測與想象。

活動準備:

教具:圖書《母雞蘿絲去散步》一本,幻燈片一套。

學具:幼兒人手一套小圖片(6幅)

活動過程:

1、介紹書名,觀察封面。

教師:我們一起來看一本書,書名叫《母雞蘿絲去散步》。

看看,封面上有誰?

2、幼兒講述小圖片。

(1)教師:蘿絲散步的時候經過了許多地方,在這些地方發生了一些奇特的事情。那到底她經過了什麼地方又發生了什麼樣奇特的事情呢?老師給你們提供了六幅圖,請你們仔細的看並且輕輕的說一說。

(2)幼兒看小圖說故事。

(3)教師:蘿絲散步的時候經過了哪些地方?請小朋友說一說。

(4)教師:蘿絲散步的時候在經過這些地方發生了奇特的.事情,你對哪件事情最感興趣,請你說一說。

(5)請幼兒逐一說六幅小圖。

3、幼兒給小圖排序

(1)教師:蘿絲散步,先經過了哪些地方,後經過了哪些地方,又經過了哪些地方,是有順序的?請小朋友看一看幻燈,要仔細的看,等會要給你的小圖進行排序。

(2)幼兒觀看幻燈。

(3)教師:你記住了嗎?請你按順序排一排。

(4)教師與幼兒一起說一說蘿絲散步的路線。

4、幼兒兩兩說小圖。

教師:蘿絲散步的時候經過了哪些地方?發生了什麼奇特的事情?請你和旁邊的朋友說一說。

5、教師閱讀圖書。

教師:那到底書上是怎樣講這個故事的呢?

討論:你們覺得書上說的和你們說的哪個有趣?爲什麼?

6、幼兒仿照書面語言再次講述小圖片。

7、討論:蘿絲散步的時候,狐狸始終跟在後面,蘿絲知道嗎?

狐狸只要一撲就可以捉到蘿絲,爲什麼它一直沒有捉到?

教師:小朋友討論的非常激烈,我們將通過下次閱讀,再來尋找這些問題的答案。

設計意圖

《母雞蘿絲去散步》是一本外國經典圖畫書,它的文字與畫面形成一種非常滑稽的對比:文字講述的是母雞蘿絲去散步的平淡無奇的故事,而圖畫則還講述了狐狸追逐獵物卻屢屢受挫的故事。爲了引導幼兒在笑聲中理解故事內容,重點講述出隱藏在文字背後的故事。我決定分三個環節來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分析故事,並感受、體驗故事所帶來的樂趣:看圖聽故事學動詞——自主閱讀、大膽講述——作品欣賞與經驗分享。

幼兒園教案:散步7

活動目標:

1、模擬故事裏的各種聲音,用不同的樂器(或相同的樂器)及不同的'方法進行演奏。

2、嘗試運用迴旋曲按場景以小組輪換的方式表演,體驗合作表演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各種樂器,母雞散步經過的故事場景圖片。

2、幼兒已聽過故事,並探索過部分情節的聲音。

3、樂曲《稻草中的火雞》。

活動過程:

一、引出故事主題

1、今天天氣真好,母雞蘿絲準備出門去散步了。

2、幼兒聽音樂用肢體動作學母雞蘿絲散步,思考怎麼表現母雞蘿絲悠閒散步的樣子。

二、講述故事,組織討論

1、回憶故事。

(1)母雞蘿絲去散步時經過哪些地方?它先去哪裏再去哪裏?

(2)在散步時發生了一些什麼事情?

(3)狐狸的壞主意得逞了嗎?

2、共同探討。

(1)選擇其中一個情節,分辨其中的聲音,如:你最喜歡哪段故事?在這段故事裏能聽到什麼聲音?這些聲音是怎樣的?什麼聲音在前,什麼聲音在後?

(2)思考用什麼樂器可以表現這些聲音。

(3)嘗試用樂器表演,共同分辨選用哪種樂器比較合適。

(4)部分幼兒表演。

三、小組練習,共同表現

1、幼兒自由結伴,分別選擇一個場景,共同商議選用的樂器。

2、小組內進行分工,按聲音出現的先後進行練習。

3、交流各組的表現。看看說說每個小組用了什麼好方法。

4、共同表演:

(1)由一個幼兒扮演母雞蘿絲,用肢體動作表現散步的情景,其餘各組幼兒表現不同的場景。

(2)母雞蘿絲按故事順序分別經過各組,到達某一組時,該組幼兒立即起立用樂器表演故事場景,直至故事結束。

幼兒園教案:散步8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通過觀察故事畫面,練習創編故事。

2.幼兒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閱讀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內容,並能利用電子圖書嘗試講述故事。

材料準備:

電子白板、電子圖書、木偶。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故事第一頁和最後一頁,請幼兒瞭解圖片內容後進行想象,並清楚地講述自己的想法

(1)出示母雞木偶,以母雞的聲調講話吸引幼兒注意,激發興趣。

師:大家好!我是母雞蘿絲,前兩天我給你們看了兩張圖片,還記得嗎?現在咱們一起再來看一看。

(2)教師出示圖片一,(圖片一里的母雞蘿絲走出雞舍去散步。它沒有發現一隻狐狸從後面悄悄跟了上來)引導幼兒描述圖片中的內容。

(3)教師出示圖片二,(狐狸沒有得逞,母雞蘿絲安全地回到雞舍)引導幼兒描述圖片內容。

(4)根據以上兩張圖片引導幼兒討論並回答問題。

師:狐狸在路上遇到了什麼事,狐狸爲什麼沒有捉到母雞?請幼兒討論,

給予充分的時間鼓勵幼兒大膽地想象,清楚地表述自己的想法。

分析:通過觀察圖片,孩子們立刻就會產生一種擔心和好奇:狐狸跟着母雞,肯定沒安好心。接下來母雞怎樣安然無恙地回窩了呢,中間發生了什麼事?母雞知道狐狸跟着自己嗎?狐狸會抓住這隻母雞嗎?於是他們忍不住產生了閱讀的興趣。教師鼓勵孩子大膽地猜測故事接下來的情節,充分發揮想象力。

2.引導幼兒通過閱讀電子圖書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內容,根據故事情節思考並回答問題

師:故事裏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咱們一起來看看!

教師操作電子圖書、電子白板,請幼兒觀察圖片中的內容。在講到狐狸每次撲上去捉母雞的情景時,分別暫停。待幼兒看清圖片內容後,鼓勵幼兒大膽想象並回答問題。

師:狐狸會遇到什麼事情?它捉到母雞了嗎?請你說一說。

3.教師用木偶表演,請幼兒完整地欣賞一遍故事

分析:通過短暫的停頓,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圖畫,激起幼兒對後面故事情節的猜測與期待,並引導幼兒嘗試用自己的語言進行描述。教師先設置情境引起幼兒強烈的探究興趣,尤其是對母雞蘿絲神態的觀察與描述,再和躲在後面的狐狸聯繫起來,進一步引發幼兒的想象和創編的'積極性,然後再揭曉答案。當他們猜中答案以後,就會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4.幼兒操作電子圖書完整地欣賞故事,教師巡迴聆聽、並指導

師:電子圖書裏還有幾張圖片是小朋友沒看過的。

師:好的,一會兒請小朋友看電子圖書時,仔細看看狐狸又遇到什麼事情了,請小朋友一頁一頁的把故事裏的內容看明白,一起講一講。

分析:活動動靜交替,幼兒從在教師引導下看、想象和說過渡到了自己獨立欣賞並講述,這一活動方式進一步激發了幼兒閱讀的積極性,符合大班幼兒的學習特點。幼兒自己操作電腦,觀看故事,更進一步與故事接觸,對故事的內容又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和暢想。

5.教師小結

師:原來呀,狐狸碰到了這麼多倒黴的事情,這真是一隻倒黴的狐狸呀!

今天小朋友講得都非常好!下一次我們要把這個故事編成一個童話劇,在表演區咱們一起排練好嗎?

幼兒園教案:散步9

設計思路:

繪本《兔子先生去散步》是日本作家五味太朗的作品。這是一本討論標誌的書,許多標誌串成一個故事,有些是我們常見的,有些是從來沒見過的,但只要稍稍用心體會便能猜出它們代表的意思。故事裏還暗含了情感教育的內容,如兔子先生從斜坡上摔下來會有小貓馬上去扶起來。兔子先生掉進洞裏了小老鼠會去安慰它,帶它去家裏做客,去航海,最後成爲了好朋友。

中班的孩子思維發展比較快,生活經驗有所豐富,想像力和表達能力都有所發展。我依託繪本內容,設計了一節社會領域活動,希望孩子們通過繪本瞭解生活中標誌的重要性,並能留心觀察身邊大大小小的標誌。

活動目標

1.大膽猜測標誌在書中的意思,理解故事內容。

2.認識生活中常見標誌,瞭解其意義和用途。

3.樂意表達自己的想法,願意傾聽同伴的猜測。

活動準備:

1.《兔子先生去散步》ppt 。

2.生活中常見的標誌若干。

活動過程

1.播放故事封面,引導幼兒觀察,說出故事的主人公兔子先生,引出故事《兔子先生去散步》。

師:看,今天老師給你們請來了誰?(出示兔子先生)他是兔子先生還是兔子小姐?爲什麼?(因爲有領帶)有一個關於兔子先生的故事,我們一起聽聽吧。故事的名字叫《兔子先生去散步》,散步是什麼意思?(到外面去走走)

2.以故事情節爲線索,聯繫生活經驗,展開想象,試着根據事物的主要特徵想象各種標誌的意思。

(1)師:在一片美麗的樹林裏,有一棟漂亮的房子,你知道這是誰的家嗎?爲什麼?(是兔子先生的家,因爲門上有兔子的標誌)。

師:有了標誌真方便,很快就知道這是誰的家了。

(2)師:一天,兔子先生出門去散步,一出門就看到一個標誌。(往前走)於是兔子先生按照標誌接着往前走,咦?這是什麼標誌?(樓梯)兔子先生看了看,哦,是樓梯的標誌。於是,兔子先生就上了樓梯。提問:上下樓梯要注意什麼?接下來又是什麼標誌?這是什麼形狀?(橋)

小結:標誌上彎彎的形狀代表拱形的橋洞,上面是平坦的橋面。師:我們小朋友平時過橋要注意些什麼呢?上橋、下橋的橋面很陡,我們要慢慢走,小心摔跤。兔子先生小心地走過了橋。

(3)繼續播放課件:

他繼續往前走,又看到了一個奇怪的標誌,(小心斜坡)這個標誌兔子先生好像不知道,結果摔了下來。孩子們,當你遇到不懂或不知道的事情,你會怎麼做?(幼兒嘗試求助)

小結:遇到困難不要着急,先仔細觀察,再動動小腦筋,也可以去求助別人,互相幫助。

又有一個奇怪的標誌,你們看這個標誌像什麼呢?兔子先生剛剛從斜坡上摔了下來,摔破了腿,很痛,所以怎麼樣啊?(哭了)所以這是眼淚汪汪的標誌。幸運的是他遇到了貓醫生。醫生幫它擦了點藥水。接下來兔子先生要作一個選擇,是回家去還是繼續往前走?(幼兒猜測)

師:不管你的選擇是什麼,只要能說出合適的理由,這就是最好的答案。

看看兔子先生是怎麼選擇的。當然是繼續往前走嘍!貓醫生提醒它:路上小心,一定要看清楚標誌哦!兔子先生說:知道了,謝謝你!這又是一個什麼標誌(小心坑洞)兔子先生光顧着跟貓醫生說再見了,沒看清楚標誌就繼續往前走,結果掉進了洞裏。

師:有些標誌可以提醒我們,避免可能發生的危險,所以我們要注意觀察我們周圍的標誌哦。

你們猜猜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幼兒猜測)

小結:原來這是小老鼠的家。小老鼠家的門上也有一個標誌(船)

小老鼠邀請兔子先生到他家裏做客,他們一起去划船、看海。看,這又是什麼標誌?(鼓勵幼兒大膽猜測)這是好朋友的標誌,他們成了好朋友。

3.回憶兔子先生一路上看到哪些標誌。

師:兔子先生在散步的路上都遇到了哪些標誌?

4.認識各種生活中常見的標誌。

師: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很多標誌,我們一起看一看,說一說。

指示標誌:告訴我們正確的做法。

警告標誌:提醒我們可能發生的危險。

禁止標誌:告訴我們這些事情不可以做。

5.我們認識這麼多標誌,課後可以畫一畫標誌,還可以設計新的標誌。

6.現在,我們一起出去散散步,找一找我們的.幼兒園裏有哪些標誌吧。

活動反思:

在認識標誌的過程中,幼兒的注意力很集中,他們的觀察很仔細,能根據畫面的提示很快猜出標誌的含義。教師在與幼兒共讀繪本的過程中,總結了幾個知識點,比如,“有了標誌真方便,很快就能知道這是誰的家了。”“有些標誌可以提醒我們避免可能發生的危險。”“遇到不明白的事情要仔細觀察,在開動小腦筋,也可以請大人幫忙。”幼兒的知識經驗是零散的、不完整的,需要教師加以總結、提升,使之系統化,教師通過喚醒幼兒已有經驗提高集體活動的有效性。

幼兒園教案:散步10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圖片,創造性地運用不同的線,形表現同一物體形象。

2.根據幼兒生活經驗聯想,構成有情趣的畫面。

活動準備:

1.幼兒有一定的刮畫經驗。

2.圖片,作畫工具。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認識橫切面。

1.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根線條,我要帶着他去散步哦!看看我的線條是怎樣散步的。(教案:)瞧!線條走啊走啊,咦?走成了什麼呀?(一個大大的圓)接着我們再到圓裏面去走一走,看!線條走成了什麼呀?

2.師:究竟是什麼呢?一一看!(PPT)你們都吃過嗎?這是把柚子橫着切開後的樣子,我們叫他柚子的橫切面,在柚子的橫切面裏面藏着哪些線條呀?

3.師:你們想帶着線條去旅行嗎?桌子上準備了竹筆和刮畫紙,請你試一試吧。

4.幼兒嘗試自主造型,教師指導幼兒畫出柚子造型。

二、幼兒第一次操作,感知線條粗細。

1.請個別幼兒介紹自己的作品。

師:誰願意來介紹一下你的作品,你的線條走了那些形狀?

2.比較兩幅畫的區別,發現粗細線條的畫法。

師:我們來看看這兩幅圖畫有什麼不同的地方?你是怎麼畫出粗粗的線條的呢?(筆尾)那我要畫細細的線條呢?

3.幼兒嘗試粗線條與細線條的不同畫法。

師:我們一起來試一試,用筆尾畫一條粗粗的線。再把筆反過來用筆尖畫一條細細的線。

4.欣賞老師的繪畫作品。

師:今天老師也畫了一幅柚子的切面畫,你們想看嗎?(想)看看我都用到哪些線條?

5.:原來我們的竹筆可以留下粗粗的、細細的線條,還可以留下鋸齒線、彈簧線。(教案:)曲線各種不同的.線條,把這些線條組合在一起的時候會讓我們的畫面變得更豐滿,更美!

三、聯繫生活,豐富幼兒線條的認識。

1.出示洋蔥切面畫。

師:在我們生活中,除了水果有漂亮的橫切面,蔬菜也有哦,看看這是哪種蔬菜的切面畫?(洋蔥)看看在這幅切面畫裏用了哪些線條?

2.出示玉米橫切面。

師:這是什麼的橫切面呢?(玉米)它的橫切面可以怎麼畫呢?(出示切面畫,幼兒欣賞)漂亮嗎?

3.幼兒嘗試畫出各種蔬菜橫切面。

(1)師:原來蔬菜和水果裏面藏着這麼多漂亮的線條呢?今天老師還帶來了許多蔬菜水果的橫切面,你們想來畫一畫這些橫切面嗎?你想畫哪一種橫切面,和你的好朋友說一說。

(2)師:想好畫什麼了嗎?在畫之前老師有兩個要求:1、畫一種蔬菜或水果的切面畫;2、用粗細不同的各種線條來裝飾你的圖畫。

4.幼兒開始作畫,教師巡迴指導幼兒。

四、送畫。

幼兒將自己創作的切面畫作爲禮物送給爸爸或媽媽。

幼兒園教案:散步11

設計思路:

最近正在開展“我在馬路邊”的主題活動,我們帶孩子走出校園,找路,小朋友們認識了幼兒園的園牌、標誌性的圖案、所在的路名和門牌號,由此對標誌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中班孩子雖思維較活躍,但發現問題、大膽提出問題能力相對還有所欠缺。因此這個活動從語言領域中的創意出發,爲他們創設寬鬆的環境,從孩子感興趣的標誌人手,帶孩子在猜圖遊戲中認識標誌、探索標誌、感知標誌在生活中的作用。針對中班孩子的年齡特點、能力差異等,主要運用差異性師幼互動介入策略、分享交流策略等。

活動目標:

1.觀察、理解故事中的標誌,感受標誌對我們生活的幫助並願意關注。

2.能在集體面前分享、表述自己的經驗。

活動準備:

《兔子先生去散步》大圖書;書中標誌;生活中常見標誌。

活動過程:

一、看看、猜猜標誌(引起興趣,並初步引發對標誌的關注。)

1.教師出示“安靜”的標誌。

提問:爲什麼你們看見這張圖都不說話了?

小結:哦,原來這是一個安靜的標誌,它提醒我們別出聲,該安靜了。

2.猜猜“兔子”標誌。

你們這麼聰明,那再給大家看一個標誌,猜猜可能是什麼意思?(直接引導孩子從兔子帶着的領帶中看出是“兔子先生”。)

小結:生活中有很多標誌,標誌是圖案也會是文字,標誌是要仔細看認真猜的。(在互動中告訴孩子怎樣認識標誌。)

二、看看、說說故事《兔子先生去散步》

兔子先生要出門去散步,這一路上也有很多標誌。兔子先生一路會發生什麼有趣的事情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故事《兔子先生去散步》。

1.看大圖書,解讀書中出現的.標誌與故事情節之間的關係。

第4頁:這個標誌畫了什麼?是什麼意思?

第6頁:這次的標誌畫了什麼?這個標誌想要告訴兔子先生什麼?

第8頁:兔子先生又看見了什麼標誌?

第12頁:

(1)兔子先生蹦蹦跳跳過了橋!哎呀,發生了什麼事情?兔子先生爲什麼會摔跤?

(2)摔跤了,該怎麼辦?哪裏有醫院呢?你在什麼地方看見過這個紅十字?

第14頁:

(1)包紮好了,兔子先生看見前面有兩個標誌,你說兔子先生是繼續走還是回家去呢?爲什麼?

(2)兔子先生如果繼續往前走,該注意什麼呢?(激發幼兒已有的經驗o)

第16頁:瞧,又有標誌了,可能是什麼意思?

第18頁:哎呀,兔子先生掉進洞裏了,你想對它說些什麼?

第20頁:是呀,兔子先生真不小心。不過,還好這次沒有受傷。看這裏又出現一個標誌,這個標誌貼在什麼地方?打開門會是什麼地方?

第22頁:好美的大海啊!海里有一艘船,這個標誌貼在船上是爲什麼? (鞏固認識標誌在生活中的意義。)

2.總結故事。

提問:

(1)故事裏,兔子先生一共碰到多少個標誌?

(2)看了大圖書,你們覺得標誌重要嗎?爲什麼?

小結:生活中有各種各樣的標誌。有的是告訴大家周圍的情況,有的是警告大家有危險,有的是禁止我們做一些事情。注意周圍的標誌,就會更安全。(提煉總結,提升幼兒個體經驗。)

三、找找、說說生活中的標誌(在互動中交流分享,提升個體經驗。)

1.說說自己認識的標誌。

提問:這裏,我們也找到了很多標誌,你認識嗎?在哪裏看見過?

2.延伸:在周圍的生活環境中尋找、認識標誌。

幼兒園教案:散步12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瞭解故事情節的發生和發展,培養細緻觀察和完整表述的能力。

2、運用已有生活經驗,根據畫面大膽想象、推測並表達對故事情節的理解。

3、感受圖畫書的詼諧與幽默。

活動準備

放大的圖畫書散頁若干、圖書《母雞蘿絲去散步》一本,幻燈片一套,動畫。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介紹帶來的圖書

2、師:小朋友,你們散過步嗎?你們一般都去哪裏散步?

小結:散步是一件很悠閒的事情,隨便走走,看看風景,放鬆一下心情。

3、師:今天,母雞蘿絲也要出門去散步,她準備去哪兒呢?農場裏有哪些地方呢? 一起認識院子、磨坊、池塘等地方。

二、 觀察圖片,學習運用已有經驗進行猜想、觀察和表述

1、出示圖片①,學習根據畫面進行猜測

(1)師:母雞蘿絲出門去散步,她準備欣賞這美麗的農場風光。可是,在這安靜、祥和的背後,卻隱藏着危險。危險在哪兒呢?這隻狐狸想幹什麼呀?

引導幼兒通過觀察狐狸的眼睛、嘴巴、動作猜測出狐狸想吃母雞蘿絲的。

小結:看圖畫書要學會的第一個本領就是——仔細觀察畫面。

(2)師:蘿絲知道她面臨的危險嗎?你是從哪裏看出來的?

引導幼兒學一學母雞蘿絲的樣子,學說:她擡着頭、挺着胸,邁開大步向前走。

2、學習觀察圖片,猜測故事情節一

﹙1﹚出示圖片②:走過院子

師:想象一下,狐狸會抓住螺絲嗎?爲什麼?鼓勵幼兒大膽想象

﹙2﹚出示圖片③,學習加入適當的擬聲詞講述畫面

想象:釘耙打在狐狸的臉上會發出什麼聲音?可憐的.狐狸被打得怎樣?與幼兒一起把擬聲詞和狐狸被打的樣子加進去講講這幅畫面。

小結:看來呀,要把故事講清楚,就必須要仔細觀察、大膽想象。

3、在老師的引導下自主觀察圖片,猜測、講述故事情節二

(1)出示圖片④⑤,幼兒嘗試講述

蘿絲繞過池塘的時候,狐狸又幹了什麼?結果又是怎樣的呢?請幼兒仔細觀察、大膽想象,講給旁邊的好朋友聽一聽。

(2)請幼兒上前講述並邀請其他幼兒進行評價。

(3)教師協助幼兒將故事講述得更生動、完整。

學習關注細節,讓講述更生動:加進表示聲音的詞;掉進水裏可能會發生什麼事情;畫面上小動物被嚇跑的細節。

小結:原來除了仔細觀察,大膽想象,還要注意細節。這樣的故事才能講得完整又生動。

4、鼓勵幼兒自主講述情節三、四

(1)梳理母雞接下來的散步路線:越過乾草堆(理解越過)、經過磨坊

(2)鼓勵自主觀察、講述

越過乾草堆、經過磨坊的時候,又可能會發生什麼奇特的事情呢?請兩組小朋友比一比,哪一組的過程清晰,想象大膽,細節也關注到。

幼兒自主講述後分組講述,啓發幼兒進行評價。

三、談話,教育幼兒要學會觀察

提問:這是一隻怎樣的狐狸?陳述你的理由

小結:生活中處處都需要仔細觀察,這樣才能讓危險遠離。

四、觀看動畫

1、看動畫

2、提問:蘿絲真的一點都不知道後面有隻壞狐狸跟着嗎?爲什麼

3、結尾:看來呀,一個有趣的故事,不但能夠給我們帶來快樂,還能帶給我們一些值得思考的問題。

佈置任務:將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再和他們討論狐狸和母雞蘿絲在她們心中是什麼樣的。

幼兒園教案:散步13

【活動目標】

1.觀察畫面,理解圖畫書內容。

2.用語言、動作表現小蛇幫助小動物過水坑的情節。

3.自主閱讀中體驗圖畫書的趣味性。

【活動準備】

1.故事課件。

2.故事書人手一本。

3.平衡木。

【活動過程】

(一)觀察封面。

封面上有誰?它在幹什麼?

(二)集體閱讀。

1.觀察畫面,共同講述故事內容。

2.討論、交流第六頁單頁多圖的閱讀方法。

能看懂這幅畫面嗎?你是怎麼看的?請你和邊上的好朋友說一說。

3.幼兒猜測並講故事。

誰來說說發生了什麼事?

4.講述第九頁單頁多圖的.畫面。

這幅圖上發生了什麼事?

(三)自主閱讀,交流圖畫書內容。

1.以兒歌的形式提出閱讀要求。

圖畫書,手中拿,一頁一頁輕輕翻,哪些動物來過橋,請你仔細找一找。

2.幼兒自主閱讀。

3.閱讀後交流。

你看到哪些動物也要過橋?你還發現了哪些有趣的畫面?

(四)集體完整閱讀圖畫書。

(五)閱讀拓展。

《好餓的小蛇》也是發生在小蛇身上的趣事。

活動延伸:

語言區:續編故事《小蛇散步》。

表演區:表演小蛇幫助動物過水坑的情節。

活動反思:

《小蛇散步》是日本繪本作家伊東寬先生的作品。主要以小蛇有趣、可愛的神態、充滿疑問的故事情節,深深的吸引了小朋友們。作品語言詼諧幽默,繪畫風格獨特,在創作中注意給讀者留下想象的空間,尤其是封面、封底、扉頁和尾頁的巧妙構思,處處暗藏機趣,給人驚喜和幽默。讓小朋友們懂得助人爲樂的道理,感受幫助別人後的快樂。

不足之處:

真正讓幼兒體會、感受小蛇幫助別人後的喜悅之情還不夠到位,只是表面化地讓幼兒知道一下。

幼兒園教案:散步14

活動目標

1、仔細觀察畫面,根據畫面呈現的信息進行推測、想象,並大膽表達。

2、喜愛閱讀活動,感受小狗的心情變化。

3、能自由發揮想像,在集體面前大膽講述。

4、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

活動準備

1、 繪本《小狗去散步》ppt。

2、與情節相對應的圖片6組(詹姆斯——玩拼圖、奶奶——織毛衣、爸爸——看報紙、媽媽——畫畫、寶寶——哭鬧、公雞母雞——叫叫嚷嚷)。

活動過程

一、仔細觀察封面及扉頁,認識故事的主人公小狗克萊門汀。

1、 觀察封面,猜測小狗克萊門汀在做什麼。

教師出示封面,引導幼兒觀察並進行猜測。

師:封面上是誰?它可能在做什麼?

教師需儘可能地請幼兒說出自己的看法,在幼兒充分表達之後進行小結。

2、 揭示書名,集體聊聊散步,喚起幼兒關於散步的經驗。

師:這本書的名字叫《小狗去散步》,散步是做什麼?你散過步嗎?和誰一起?

師小結:和家人一起散步是最快樂的事情。

二、共同閱讀繪本前半部分,觀察畫面細節,嘗試用自己的語言去表達對故事的理解。

1、師幼共同閱讀繪本第2~3頁,瞭解故事背景並形成閱讀期待。

師:這是什麼地方?小狗克萊門汀做了些什麼事?

師:小狗看到了什麼?它會去做什麼?

教師注意引導幼兒進行全面、細緻的觀察,關注畫面中的關鍵信息。

2、師幼共同閱讀第4~15頁,仔細觀察畫面信息,思考並猜測故事發展。

(1)教師通過提問,引導幼兒共讀第4~7頁,瞭解故事。

師:克萊門汀去找誰了?小男孩在做什麼?你從哪裏看出來?

師:你覺得小男孩會不會和小狗克萊門汀一起去散步呢?

師:接下來又發生了些什麼事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師:奶奶在做什麼?她會不會和小狗一起去散步?

(2)教師提出問題,連續播放繪本ppt第8~15頁,播完師幼共同回顧、總結情節發展。

師:小狗克萊門汀非常想要找人和它一起出門去散步,可好像每個人都有自己在做的事情,不願意去散步,小狗到底有沒有找到人陪它一起去散步呢?它還會不會去找呢?接下來請小朋友們仔細往下看,看完告訴我答案。

教師可以根據幼兒的需求多次播放繪本ppt。

師:小狗又去找了誰?

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相應的組圖圖卡,幫助幼兒梳理故事情節,鼓勵幼兒用較爲完整的話表達。

(3)師幼共同閱讀第16~17頁,感受克萊門汀的心情。

師:克萊門汀在家裏轉來轉去,找了好多人,但大家都沒空陪它去散步。你們說,小狗的心情怎麼樣?爲什麼?

三、結合已有的故事情節和自身經驗創編故事。

師:有點難過的.克萊門汀接下來會做什麼?接着又會發生什麼事呢?

幼1:克萊門汀會去找爺爺,爺爺可能在燒飯。

幼2:克萊門汀會去找外婆,外婆肯定在買菜。

幼3:克萊門汀會去找姐姐,姐姐肯定在唱歌。

幼4:克萊門汀會去找哥哥,哥哥在打籃球。

幼5:克萊門汀會去找外公,外公在種菜。

幼6:克萊門汀會去找小貓,小貓在吃魚。

……

教師可以把幼兒創編的故事畫在圖片上,作爲幼兒語言區域遊戲的材料。

四、共讀繪本後半段,感受故事所傳遞的快樂。

1、 共讀繪本第18~30頁。

師:到底克萊門汀有沒有去散步呢?我們一起看看書。

教師一邊播放繪本畫面,一邊朗讀文字。

師:後來的故事是什麼樣的?

鼓勵幼兒用自己的語言說出故事的發展,但不要求太完整和細緻,只要幼兒能說出“他們做完事情到處找小狗,最後終於找到正在睡覺的小狗,大家一起去散步”就可以了。

師:再看看,這個時候克萊門汀的心情怎樣?

2、 共讀繪本的後環襯,也就是第34~35頁。

師:一起來看看,他們一家人散步經過了哪裏?

五、閱讀結束,大家一起去散步。

師:這麼好的天氣,我們大家也一起出門去散步吧。

幼兒園教案:散步15

【活動準備】

1、幼兒事先有幫助家人或同伴的經驗。

2、《小蛇散步》ppt

【活動過程】

一、猜謎導入活動

1、師:“身上花花綠綠,走路彎彎曲曲,沒有手和腳”。下了很長時間的春雨終於停了,外面的空氣真好啊!小蛇要出門去散步。(出示繪本封面)

二、欣賞繪本,理解故事內容,感受助人爲樂的情感

1、(觀看圖1)師:“小蛇爬着爬着,咦!路中間出現了一個大水坑。該怎麼過去呢?誰來幫小蛇想想辦法?”(個別幼兒說說)

2、(觀看小圖)師:“那讓我們一起看看小蛇是怎麼過去的。小蛇想‘這點小事難不倒我只要這樣……’它先把腦袋伸過去,弓起身體就像什麼?(一座小橋)然後把尾巴縮回來就行了。”

3、師:“突然遠處傳來一個聲音,“請等一下、請等一下”是誰呢?(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網)幼兒猜一猜(觀看陰影圖猜:小螞蟻、小蝸牛、小老鼠)他們想過去它會對小蛇說什麼?(個別幼兒說說)“能從你的背上爬過去嗎?”它是怎麼說的?

4、師:“小蛇幫助了小動物們,小動物們會怎麼樣呢?(集體說說、鞠躬道謝)小蛇幫助了朋友心裏感覺怎麼樣?(開心)小蛇會說什麼呢?小蛇說“能幫助你們,我就很快樂”。那麼小朋友你們幫助別人的時候心情是不是和小蛇一樣呢?(是)

5、師:這時又有人要過大水坑,是誰呢?“汪汪汪請讓我也過去吧!是誰啊?原來是大狗。小蛇說“可以,可以”。(看書第三頁)大狗嗒嗒嗒的從小蛇背上走過,你們看小蛇的表情怎麼了?它的眼睛爲什麼要張得大大的?

6、師:“瞧!大狗後面還跟着誰?讓我們看看到底是誰。猜謎語:腦袋大、鬍子稀,頭髮蓬鬆不梳理,又兇猛、又暴躁,經常吼叫發脾氣”(獅子)獅子也想從小蛇背上走過去,如果你是小蛇,你會怎麼做呢?爲什麼?讓我們看看故事裏的小蛇是怎麼做的。(看書第四頁)小蛇最後還是讓獅子咣咣咣的從它背上走過,小蛇怎麼樣了?

7、師:“咚咚咚後面還跟着一位動物朋友,是誰?(長鼻子大象)大象說:“讓我也過去吧!”大象竟然也想從小蛇背上走過去。大象那麼重,小蛇會不會讓大象過去呢?爲什麼?

8、(觀看書第六頁)師:“看,現在小蛇怎麼了?怎麼會變成這樣呢?小蛇呼~~~的吐了口氣,終於緩過了勁來,竟然沒有受一點傷。小蛇棒不棒?

9、小結:師:“今天小蛇用自己的本領幫助了這麼多的朋友心裏真開心。那它幫助了哪些朋友呢?(小螞蟻、小蝸牛、小老鼠、大狗、獅子最後還有大象)

三、遷移內化

1、師:“你有沒有幫助過別人呢?你幫助別人後的心情是什麼樣的?

2、小結:原來用自己的.本領幫助別人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而且還會交到更多的好朋友。

反思:

這個故事以小蛇有趣、可愛的神態、充滿疑問的故事情節,深深的吸引了小朋友們。在整個活動中,小朋友們觀察得都很很仔細,小到小蛇臉上的表情都能關注,通過故事,也知道了我們要關心朋友。最後讓孩子們說說發生在身邊助人爲樂的事情,讓小朋友們懂得助人爲樂的道理。活動中也存在一些不足:教師的話語不夠簡潔,留給小朋友們動腦思考的環節還不夠多。在今後的語言教學活動中,要多向有經驗的教師學習,爭取把語言課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