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小班《驚愕進行曲》教案2篇

幼兒園小班《驚愕進行曲》教案2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2W 次

作爲一名老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我們應該怎麼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小班《驚愕進行曲》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小班《驚愕進行曲》教案2篇

幼兒園小班《驚愕進行曲》教案1

【活動目標】

1、理解樂曲內容,感受樂曲歡快的氣氛。

2、初步培養幼兒對音樂的感受能力和節奏感,能按節奏一下一下的拍出來和表演動作。

3、體驗音樂遊戲活動帶來的快樂。

4、認真傾聽並積極參與歌唱活動。

5、感知多媒體畫面的動感,體驗活動的快樂。

【活動設計】

平時每當孩子聽音樂的時候,他們都會感到開心,快樂。小班幼兒注意力容易分散,如果活動過程不能激發他們的興趣,並使他們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很難使他們投入到活動中去。本活動音樂簡單,內容淺顯生動,在活動中通過讓幼兒聽一聽、拍一拍、動一動、玩一玩,在遊戲中使幼兒表現出濃厚的興趣,也發展了幼兒的注意力、想象力、表現力和創造力。我想音樂欣賞正是培養幼兒對音樂的感受和理解能力的好機會,於是我設計了本次活動。

【活動準備】

《嚇了一跳》PPT及循環音樂,紙箱搭建的門,充氣榔頭。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兒歌《小老鼠上燈臺》引出今天的主活動。

二、熟悉、瞭解樂曲。

1、師:“剛纔的兒歌裏都有誰呀?”“今天,這兩個小動物也來到了我們班,想不想知道它們發生了什麼事情嗎?”

2、請幼兒分段欣賞動畫片。圍繞問題展開討論,瞭解故事情節。

師:“小貓在什麼地方?誰來猜猜它想幹什麼呢?”“老鼠洞裏的小老鼠知道了貓來吃它們會做些什麼呢?”“貓咪得到了什麼懲罰?”“小老鼠們高興嗎,他們高興的在幹什麼呢?”

3、完整的欣賞一遍。(第二遍音樂)邊欣賞邊出示圖片。

教師講述音樂故事情節:第一段音樂是貓咪在走路,走着走着肚子餓了,想去捉老鼠吃。哎呀,小老鼠真危險啊!聽,“嘭”的一聲。勇敢的小老鼠拿起了錘子向貓砸去,貓被砸暈了。第二段音樂音樂是小老鼠們開心的`在慶祝,高興的在唱歌跳舞呢。

三、音樂遊戲。

1、師:“下面請小朋友坐着來扮演小貓和小老鼠,我們來玩個遊戲。我把手放在腿上時,你們拍腿當作小貓咪在走路。貓咪是怎麼走路的,我們一起來走一走,我們輕一點不要讓老鼠聽到了。‘啪’(拍手一下)哎呀!貓咪被老鼠發現了,我們一起來把貓咪砸暈。小老鼠們真高興,我們一起來拍拍肩。”

2、跟音樂拍打聲勢。師:“好了聽,貓咪來了。”(第三遍音樂)

四、表演音樂。

1、請幼兒用自己的肢體語言表演貓咪走路、砸暈的樣子和小老鼠們高興跳舞的樣子。(請個別幼兒來表演)

2、師:“讓我們一起跟着音樂來表演。(第四遍音樂)

3、在情景中表演。(走到老鼠洞前)

師:“小朋友看看這是老鼠的家,我請小朋友來表演勇敢的老鼠,饞嘴的貓咪,和跳舞的小老鼠們。(第五、六遍音樂,讓幼兒在音樂表演的歡快氣氛中,真正體驗嚇一跳的感覺。)

五、知識的學習。

“小朋友們玩的開心嗎?今天我們聽的這首音樂的名字叫《驚愕進行曲》,它是奧地利著名的作曲家海頓的作品,記住了嗎?”再次問幼兒音樂的名字。(表揚結束活動)

活動反思:

1.動畫的干擾。因爲音樂和動畫是一體的,所以每次放音樂就會有動畫畫面出現,這直接影響了孩子的第一次完整傾聽。本來通過觀看圖譜、講故事已經潛移默化地讓孩子感受了段落、樂句、節奏,卻因爲動畫畫面地出現而得不到匹配與細化,孩子們更關注畫面而音樂落到了次要的地位,本來音樂的節奏、樂句和段落是非常明顯的,是很好地培養孩子音樂傾聽和分辨能力的機會。但是還是被畫面干擾到了。不過圖譜潛移默化的作用還是在後來孩子模仿貓咪的樣子裏感受出來一點。可以嘗試在第二課時裏進行細化。

2.孩子的自主發揮。反觀這節課,感覺我這個老師好像都是在跟着孩子走的。從欣賞音樂到表演,都是孩子提出“要聽”“老師,你演貓咪我們演老鼠”,毋庸置疑,這是孩子對這一選材的肯定,和對音樂欣賞、表演的興趣。另外一方面,可能說明孩子對着有情節、有故事的音樂有着自然的表演的慾望。當然,在今天的活動中還好,不過如果是孩子的不合理的提議,老師也要及時地駁回的。

幼兒園小班《驚愕進行曲》教案2

活動目標:

1.感受音樂的段落,體會與故事相契合的旋律節奏。

2.培養節奏感和音樂表現力。

3.通過圖片理解歌詞內容,並能根據歌詞內容展開大膽的想象。

4.能大膽表現歌曲的內容、情感。

活動準備:

音樂(驚愕進行曲)、圖譜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譜,講述故事。

導語:今天,曹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幅圖,講的是貓和老鼠的故事。你們仔細看一看,貓和老鼠之間發生了什麼事?

幼兒觀察、猜測。孩子一下子看到了音符,猜測是老鼠在唱歌,又發現了腳印,從而猜測貓到貓在做什麼,老鼠們爲什麼會開心地唱歌。

教師完整講述故事:有一隻小貓睡醒了很餓,就去找老鼠,找呀找呀找,發現了老鼠洞,就想着去捉它們,可是,走到老鼠洞的門口,卻被老鼠們當頭一棒,小貓被打得頭昏眼花,最後暈倒在地。而老鼠們在老鼠洞裏歡呼慶祝。

二、完整聽音樂,猜測音樂和故事是怎樣匹配的。

導語:聽音樂,猜一猜,哪一段是小貓,哪一段是老鼠?哪一段是小貓被打?哪一段是老鼠們在歡呼?孩子們聽完故事後還想再聽一遍,所以我就對他們說,老師不講了,有一個音樂講的就是這個貓和老鼠的故事,請她們聽聽看,哪裏是小貓在找老鼠,哪裏是小貓被老鼠打到,哪裏是小老鼠在高興地唱歌跳舞。

第一遍完整欣賞。動畫的畫面對孩子的影響很大,許多孩子非常關注動畫。徐家熠很清晰地聽出來嚇了一跳的地方就是小老鼠捶貓咪的地方。

第二遍完整欣賞的時候我還是沒有把動畫放出來,就一直有孩子叫要看。我覺得自己比較模糊地把段落的答案強加給孩子了,直接告訴孩子:小老鼠捶打貓咪的前面就是第一段,講的是小貓找老鼠,後面的音樂就是第二段,講的是小老鼠開心地唱歌跳舞。

第三遍就完整欣賞動畫了。

三、聽音樂表演。

1、看圖譜在位置上做動作。

我本來的設計是孩子們看圖譜在位置上有節奏地動作,但是有的孩子一直要看動畫。有的孩子提議我做貓咪,他們一起做老鼠。所以我就順其自然地這樣分角色表演了。

2、分角色表演

後來的活動就比較自然了,孩子們非常喜歡錶演,所以就從老師演貓,小朋友演老鼠——兩個小朋友演貓,其他小朋友演老鼠——更多小朋友演貓,其他小朋友演老鼠。

活動反思:

1.動畫的干擾。因爲音樂和動畫是一體的,所以每次放音樂就會有動畫畫面出現,這直接影響了孩子的第一次完整傾聽。本來通過觀看圖譜、講故事已經潛移默化地讓孩子感受了段落、樂句、節奏,卻因爲動畫畫面地出現而得不到匹配與細化,孩子們更關注畫面而音樂落到了次要的地位,本來音樂的節奏、樂句和段落是非常明顯的,是很好地培養孩子音樂傾聽和分辨能力的機會。但是還是被畫面干擾到了。不過圖譜潛移默化的作用還是在後來孩子模仿貓咪的樣子裏感受出來一點。可以嘗試在第二課時裏進行細化。

2.孩子的自主發揮。反觀這節課,感覺我這個老師好像都是在跟着孩子走的.。從欣賞音樂到表演,都是孩子提出“要聽”“老師,你演貓咪我們演老鼠”,毋庸置疑,這是孩子對這一選材的肯定,和對音樂欣賞、表演的興趣。另外一方面,可能說明孩子對着有情節、有故事的音樂有着自然的表演的慾望。當然,在今天的活動中還好,不過如果是孩子的不合理的提議,老師也要及時地駁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