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有關幼兒園小班教案(通用15篇)

有關幼兒園小班教案(通用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7W 次

作爲一位傑出的老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有關幼兒園小班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有關幼兒園小班教案(通用15篇)

有關幼兒園小班教案1

活動目標:

1、熟悉歌曲的旋律和內容,學唱歌曲。

2、嘗試用聲音的強弱、動作幅度的大小感受和表現歌曲。

3、體驗集體演唱活動的樂趣。

4、通過對歌曲的欣賞以及對歌詞的理解。

5、初步學習用對唱的方式演唱歌曲《大貓和小貓》。

活動準備:

1、大貓和小貓圖片及頭飾。

2、節奏圖譜。

活動過程:

一、導入,理解動物形象的大小與演唱力度有關。

1、出示大貓小貓圖片:看今天老師請來了誰和我們一起玩?

指大貓:它是誰呀?(大貓)

指小貓:那它呢?(小貓)

2、比較大貓和小貓的形象

大貓和小貓叫起來一樣嗎?(不一樣)

大貓怎麼叫的?(請幼兒跟着學一學,“喵喵喵喵喵—”引導幼兒叫的聲音大一些,有力一些)

小貓怎麼叫的?(也請大家一起學一學,引導幼兒叫得聲音小一些,可愛一點)

二、熟悉歌曲旋律和內容,學唱歌曲。

1、老師示範演唱(老師清唱一遍)

大貓小貓和我們小二班的小朋友在一起真開心,它們高興的唱起了歌。我們一起來聽聽他們在唱些什麼?

2、大貓在說什麼?引導幼兒用歌詞回答:我是一隻大貓,我的聲音很大,喵喵喵喵喵—

小貓在說什麼?引導幼兒說出:我是一隻小貓,我的聲音很小,喵喵喵喵喵—

3、老師有表情的演唱歌曲的前半部分,幼兒演唱叫聲部分。

引導幼兒用聲音的強弱表現大貓和小貓。

4、完整學唱歌曲

三、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表演演唱歌曲

活動反思:

這是一首女兒非常喜歡的歌曲。它歌詞與旋律都比較簡單,容易上口,歌曲內容又形象生動,活潑可愛,所以說這是一首比較適合小班幼兒學唱的歌曲。也許正是因爲歌詞、旋律都表較簡單,所以在活動的組織過程中我忽略了對歌曲的欣賞。

如果說活動內容的選擇是合理的.,那麼我覺得可能我的活動組織形式不太適合幼兒,特別是分角色哪一環節,在活動的組織過程中我就明顯的意識到小班幼兒不適合這種方式,對於小班孩子來說集體的學習、模仿、表演可能是更爲合理化的。另外,小班的孩子的學習方式更傾向於在動作先行,所以可能讓孩子的做做、玩玩的遊戲中學習更爲適合,那麼如何來實施這種模式呢?這是我在今後的工作中需要思考的問題。

有關幼兒園小班教案2

幼兒園小班體育活動---快樂跳跳跳

小五班(屈生愛)

設計意圖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強調:幼兒園要根據幼兒的特點,組織形式多樣、生動有趣的體育活動、並利用幼兒園感興趣的方式發展基本動作,提高動作的協調性、靈活性,激發幼兒的參與體育活動的願望。據此,我選擇幼兒感興趣、安全簡便的圈作爲活動材料,以“小兔跳”等各種跳這樣一個遊戲情節貫穿活動,吸引小班幼兒積極參與體育活動,在遊戲中玩,在玩中發展動作。活動目標:

1、探索各種跳法,能依據信號做動作。

2、練習單腳、雙跳、夾物跳着前進,發展動作的靈活性和協調性。

3、體驗體育活動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

呼啦圈若干個、毛絨玩具若干個

活動過程

一、熱身運動(師幼做課前熱身)

師:寶寶們,我是兔媽媽,你們是兔寶寶,今天媽媽要帶你們一起去大森林旅遊嘍,開心嗎?

師:跟着我一起出發吧!

兔子舞(音樂)

二、任務一:探索跳法

師:這兒有好多小房子啊,趕緊去找一個自己的家。(每個孩子找一個呼啦圈站進去。)

師:寶寶們,我來問問你們,你們會跳嗎?那我請一個寶貝到中間來跳跳看,請!(請兩三名孩子在大圈中間展示跳的動作)師:你們還有不一樣的跳法嗎?(再次請若干名孩子出來嘗試不同跳法)

師:寶寶們跳起來真可愛,通過嘗試我們知道了跳有很多種,有雙腳跳,有單腳跳??這些寶寶們都會跳嗎?

師:這次出來旅遊,兔村長可是讓我帶着任務卡出來的,瞧!我來讀一讀裏面到底要我們完成什麼任務!

師:親愛的兔寶寶們,請你們一起聽着媽媽的指令信號來跳,指令信號慢你就慢慢跳,指令信號快你就快快跳,你可以變來變去用

不一樣的`跳,但是指令信號一停,寶寶們就要回到自己的家裏休息,聽懂村長的任務了嗎?(快節奏)

師:剛纔我們跳完回家是兩隻腳回的,這次要請你用一隻腳來跳回家。(慢節奏)

師:誰先找到家?寶寶們都找到了.這次我要請你們用雙腳跳回家了。(快節奏)

師:寶寶們回家的速度可真快,這次要用單腳跳回家了(慢節奏)

三、任務二:嘗試用跳的方法前進

(把呼啦圈羣在場地正中迅速擺成長S型,請幼兒自己嘗試用各種跳的方法前進。)

師:現在寶貝們都會各種各樣的跳法,真厲害!我們出發去找下一張任務卡。

師:瞧!我們又收到了一張新的任務卡,我來讀一讀,村長說兔寶寶們第一個任務完成得真棒!接下來一個任務就是請大家去找最後一張任務卡,想找到這個任務卡,必須跳着通過一座彩色橋,當你跳着前進時,如果碰到紅色圈,就要單腳跳,綠色圈要雙腳跳,跳完以後就從那邊回來排好隊繼續跳,聽懂了嗎?

四、任務三:送動物回家

(把呼啦圈放在場地一頭拉成橫着的弧形,當做小動物的家。)師:寶貝們,我們通過彩虹橋啦.瞧!最後一張任務來了,我來幫大家讀一讀:兔寶寶你們好,你們的任務都完成得很棒,現在森林裏有很多動物都找不到家了,最後一個任務請你在這個大森林裏去找一個小動物,然後把小動物夾在你的腿中間,跳着把它送回家,最後請你站守在它的家門外保護它。記住,一個家只能進一個小動物,聽懂了嗎?

師:有了寶寶們的幫助小動物們都回家了,我們的任務完成了開心嗎?

師:開心的兔寶貝們一起來放鬆一下吧!

師:我們帶着小動物回教室和其他朋友一起跳舞吧!

有關幼兒園小班教案3

《綱要》中指出:科學教育應密切聯繫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想象作爲科學探索的對象。教師抓住幼兒園喜歡玩水的特性,創設遊戲情境,讓幼兒通過觀察、探索,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幫助幼兒初步瞭解物體的沉浮現象。下面快隨應屆畢業生網小編來看看“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小螞蟻過河》”。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小螞蟻過河》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物體沉浮,激發幼兒探索、發現的樂趣。

2、體驗玩水的樂趣,對操作活動感興趣。

3、學習把沉、浮物體作簡單分類和記錄。

活動準備:

1、木塊、石頭、泡沫、點心盤、鑰匙、玩具(幼兒操作材料)。

2、記錄紙人手一份,螞蟻過河圖片。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

師:今天天氣真好,小動物們出來玩了,瞧,這是誰呀?(螞蟻)

師:小螞蟻爬着爬着餓了,發現遠處有棵蘋果樹,就爬過去,可是面前出現了一條小河,請小朋友幫螞蟻想辦法怎麼才能過河?

二、認識沉與浮現象

1.師做實驗,先放石頭。

師:“瞧,這些材料誰能幫螞蟻過河呀?我們先拿石頭來試一試”

問:你發現了什麼?石頭怎麼啦?

師小結:由於石頭比較重,放在水中會掉下去,這種現象我們叫“沉”,會沉下去的材料,能當螞蟻的小船嗎?

2.師第二次做實驗,放泡沫

問:你發現了什麼?

師小結:由於泡沫比較輕,放在水中會飄在表面上,不會掉下去,這種現象我們叫“浮”。現在我們把小螞蟻放到上面,你們看它過河了嗎?

3.鞏固幼兒對沉浮現象的認識

剛纔我們看了,放在水中,比較重的東西會掉下去的,我們叫它“沉”,不會掉下去的,我們叫它“浮”。

(活動反思:從這個環節上看,孩子對沉與浮的現象,能具體地表述出來,也對此活動很感興趣。但在讓幼兒對比石頭與木頭的環節上,由於所取的材料不合理,石頭太小了,而木頭卻較大,在視覺上,給孩子造成干擾,因此有的孩子認爲木頭比較重,導致無法讓孩子準確的判斷:石頭與木頭哪個比較重,哪個纔會沉下去。如果選擇與木頭一樣大的石頭,幼兒便可以一眼看出,石頭比較重的原理。因而也不會在此環節上浪費太多的時間。)

三、幼兒操作,並記錄操作結果。

1.幼兒認識材料

師:現在請小朋友來幫螞蟻想辦法,看,老師爲你們準備了很多的材料,看看有什麼?請小朋友把各種材料都拿來試一試,看看哪些東西會浮起來,可以當螞蟻的小船。

2.提操作要求和記錄方法

師:在玩的.時候,老師也爲小朋友準備了記錄單,如果這個材料會會浮起來,請把手上的貼貼紙貼在水面上,如果會沉下去,請把手上的貼貼紙貼在水底。

3.幼兒操作,教師指導記錄

四、教師評價

1.小朋友都做好了,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2.教師驗證

(活動反思:從記錄的結果上看,大部分孩子能準確記錄出沉浮的現象,其中盤子這一材料的實驗出現分歧,有的孩子記錄是沉,有的孩子記錄是浮,藉此機會,我進行隨機教育,讓不同結果的兩名幼兒現場操作,爲什麼你認爲是沉?而你卻是浮呢?兩個小朋友用同一種材料,爲什麼結果是不同的呢?通過現場實驗,孩子知道由於放的方式不一樣,結果也是不同的,很好地利用教育契機,給孩子正確的引導。但在幼兒使用記錄卡的方面上看,由於記錄卡設計不太合理,有的幼兒把整張記錄卡都貼滿了,完全看不出是沉還是浮;如果老師在水盆中間畫條中介線,在中線以上表示沉,中線以下表示浮,就能很輕鬆地解決結果不分明的問題。)

有關幼兒園小班教案4

活動目標:

1、願意參與體育遊戲體驗遊戲的樂趣

2、能根據指令做相應的動作。

活動準備

已認識西瓜,知道西瓜的外形

活動過程:

1、教師引導幼兒討論西瓜的外型特徵。

師:小朋友們!西瓜長的什麼樣子?

想一個什麼好辦法,讓大家一起變成一個大西瓜?

2、手拉手變成大西瓜。

師:變成一個大西瓜。(幼兒手拉手,圍成一個大圓圈)。

變成一個小西瓜。(幼兒手拉手,碎步朝圓心走,變成一個小圓圈)。

3、遊戲:切西瓜幼兒圍成一個圈,師幼共同有節奏的念兒歌:"切、切、切西瓜,我們的西瓜香又甜,要吃西瓜切開來。"同時教師邊走邊有節奏的'在幼兒拉手處做切西瓜狀,兒歌唸完時,教師手停留在哪兩位小朋友中間,這兩位小朋友就把手放開,拉着其餘小朋友的手往圓心跑,表示西瓜被切開了。大家做吃西瓜的狀態,遊戲繼續開始。遊戲進行若干次後,可由幼兒來切西瓜。

4、活動結束,教師總結

有關幼兒園小班教案5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歡快活潑的風格,能愉快地演唱歌曲。

2.聽音樂用肢體動作表現歌曲。

活動準備:

1.提前讓幼兒認識了小金魚,瞭解金魚的外部特徵2.背景音樂 3.金魚頭飾4.彩虹傘活動過程:

一.導入,請幼兒自由表演小魚遊。

1、幼兒邊聽音樂邊跟老師做小魚遊的動作進入教室。

師:小朋友小魚都會怎樣游水呢?

師:哇,原來小魚可以有這麼多的姿勢游水呀,那現在讓我們一起聽着音樂,來做小魚遊吧!

2、小魚們遊得可真愉快呀!剛纔聽了這首歌曲你有什麼感覺呢?(你覺得音樂歡快嗎?)二.學唱歌曲:

1、請幼兒完整的欣賞第一遍歌曲。

師:讓我們再來仔細地聽一遍這首好聽的《小金魚》吧。

2、欣賞第二遍歌曲,讓幼兒熟悉歌詞。

師:剛纔你都聽到小金魚怎麼樣了?

老師按着幼兒說出歌詞的順序貼出圖片,並按着圖片將歌詞配着音樂說一遍。

3、跟音樂說歌詞。

請幼兒跟老師一起跟着音樂說歌詞(兩遍)歌詞:我是小金魚,住在池塘裏,游過來游過去,總是不適宜。努力遊努力遊,遊過了小河,一天又一天,來到大海邊。

4、加上肢體動作唱歌。

師:小朋友們說的.可真好呀,你瞧,小金魚來了(老師戴上頭飾邊唱歌邊做動作)5、學唱歌曲。

師:小朋友也想做漂亮的小金魚嗎?(給幼兒帶上頭飾跟老師一起邊表演邊演唱)6、請幼兒有感情、有表情的演唱歌曲。(表揚:XXX小朋友是一條快樂的小金魚,你們瞧他唱歌的時候多高興呀!)三.結束遊戲:網魚幼兒唱最後一遍歌曲時,老師在最後一句時出示"漁網"網住小魚。

師:我們一起到大海里去網魚吧。

帶領幼兒離開教室。

有關幼兒園小班教案6

 活動目標:

1、引導孩子感受美妙的雪景,領略冬季的自然風光。

2、培養孩子清楚表述和大膽表演的能力。

3、進一步瞭解雪的特徵,認識動物的'不同特徵。

活動準備:

1、帶幼兒觀賞雪景,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2、掛圖、故事磁帶。

3、動物頭飾、“貓鼻子”、“鴨嘴巴”、“狗爪子”等道具。

 活動過程:

1、下雪天,帶孩子欣賞雪景,並討論:

——下雪後周圍景象有什麼變化?

——地上有什麼變化呀?

——走在雪地上有什麼感覺?

2、引導幼兒欣賞故事《冬天的小路》。

3、出示掛圖並提問有關故事內容的問題:

——下雪了,大樹、屋頂、小路都有什麼變化?

——小動物是怎樣掃雪的?

引導幼兒初步理解並學說動詞“推”、“鏟”、“扒”、“掃”。

4、幼兒聽故事自選道具進行表演,教師應及時提醒幼兒邊做動作邊講故事。

5、延伸活動:將動物頭飾放在表演區,讓幼兒隨時即興進行表演。

有關幼兒園小班教案7

活動目標:

1、學習用簡單的圖形,嘗試大膽地表現蘑菇房的基本特徵,

2、樂意向同伴介紹蘑菇房,與同伴一起分享快樂。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人手一冊、筆、紙。

活動過程:

一、教師和幼兒一起打開幼兒用書,共同閱讀故事《蘑菇房子》,引出主題。

二、認識蘑菇房子的特徵,瞭解作畫方法。

1、引導幼兒觀察蘑菇房子,說說:蘑菇房子是什麼樣子的?房頂是什麼形狀的?房子又是什麼形狀的?蘑菇房子上還有什麼?

蘑菇房子房頂是半圓形的,房子是長方形的。房子上有窗戶門。

談談房子應該畫的如何才能住得下小白兔?(房子應該畫的大,才能住得下小白兔。)

幼兒想象你想畫怎樣的門窗?(可以是正方形、半圓形、圓形等等)

三、幼兒大膽作畫。

師鼓勵幼兒蘑菇房子畫要大的。繪畫大膽,門窗自由發揮想象、塗色均勻。

四、展覽作品,相互評價。

幼兒相互觀摩蘑菇房子。教師組織幼兒說說自己喜歡的`房子,爲什麼?表揚作畫大膽、塗色均勻的幼兒。

有益的學習經驗:

1、喜歡摺紙活動。

2、學習摺疊繪畫的方法表現小動物的形象。

準備:

三角形紙、彩筆、圖畫紙,小狗、小貓、小豬的範例。

活動與指導:

1、出示可愛的小動物的範例請幼兒欣賞,可選擇自己喜歡哪個小動物。

2、學習摺疊繪畫小動物,會在小動物形象上描畫五官。

3、幼兒自行練習折繪自己喜歡的小動物。

4、鼓勵幼兒多折幾個動物,畫小動物不同的動態。

建議:

教幼兒學習看摺紙圖。

日常生活

1、豐富幼兒關於小狗、小貓、小豬的知識。

2、學習“一隻哈巴狗”的舞蹈及歌曲:“我愛我的小動物”。

家園配合

鼓勵稱讚幼兒動手摺疊學畫的積極性。

有關幼兒園小班教案8

活動目標:

1、利用科學圖畫書,初步瞭解動物嗯嗯的特徵及作用。(重點)

2、能用語言大膽地描述不同的嗯嗯。(難點)

活動準備:

ppt、圖書《是誰嗯嗯在我頭上》、動物圖片以及相應的嗯嗯圖片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書,引起幼兒興趣。

"這是誰啊?它頭上有什麼呢?""這是誰的恩恩呢?"

二、集體看圖書,老師講述故事,引導幼兒認識常見動物的嗯嗯。

重點引導幼兒講述幼兒描述嗯嗯的特徵。

三、教師小結

原來小動物們的嗯嗯大小、形狀、顏色都是不一樣的,有的是大大的,有的是小小的、有的是圓圓的.、有的是長長的、有的是黃黃的、有的是白白的、有的是黑黑的。

四、幼兒操作

爲小動物匹配嗯嗯,鞏固對動物嗯嗯的認識。

1、交代要求

2、幼兒操作

3、請幼兒將自己匹配好的找一位客人老師說一說。

五、活動結束。

有關幼兒園小班教案9

音樂,幾乎無人不愛。聽音樂不僅能陶冶情操、感化世界,還能淨化思想、舒緩心情。

記得曾經有人說過“音樂是天使在唱歌”,也有人說“學音樂的孩子不會變壞”......其實音樂的好處遠遠不止這些,它就像一個大大的禮盒,裏面有很多讓我們驚喜的禮物。也許寶寶年紀還小的時候,無法完全領略,但隨着成長,他會發現,這些東西值得用一生的時間來慢慢領略、享受。

音樂遊戲是讓兒童在遊戲中學習音樂,感受音樂的流動、旋律的起伏、節 奏的跳躍、音色的變化、速度的統一與變化,並隨時根據音樂的變化作出反應,在遊戲中學會聽辨不同旋律、 節奏、節拍、速度等音樂的基本要素,訓練了聽覺、視覺和運動覺,從而達到音樂學習的目的。

音樂遊戲除了 具有“音樂性”這一主要特點外,還應具有自然性、趣味性、創造性等遊戲的共同特點。本文爲大家介紹一個適合幼兒園小班音樂遊戲優質課《漂亮的紙條舞》,一起去看看吧!

活動目標:

1.感受紙條在空中飛舞的姿態。

2. 用肢體動作充分表現對樂曲的感受。

三、活動準備音樂

《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各種顏色的綵帶 室外活動場地

四、活動的重點:

能夠讓幼兒跟着音樂來和紙條一起跳舞難點:引發幼兒的想象,啓發幼兒用多種方法讓紙條動起來,跳起舞來

五、活動過程

1、認識紙條--大家手拉手,我們一起來打氣,變成一個大氣球,--"大氣球,小氣球"這個遊戲好玩嗎?你看這是什麼?(教師拿出紙條)

2.和紙條跳起舞--紙條來到了幼兒園,它看到了小朋友和老師玩的這麼開心,它也很想和我們一起來做遊戲來跳舞。

--教師將紙條舉高,你看紙條想跳舞了。同時讓幼兒感受一下紙條在風中跳舞的姿態--你看紙條長長的,軟軟的,漂亮嗎?那誰願意和紙條做朋友呢?

--誰願意帶着紙條讓紙條的舞跳的更好看呢?

--教師給幼兒發放紙條(在發放中,可以讓幼兒任意的挑選顏色)--那怎麼才能讓紙條在跳起舞來呢?(讓搖動手中的紙條幼兒自由想象)--可以請跳的好的幼兒站到中間,把自己想象的動作交給別的幼兒,讓大家一起來學學,並請幼兒觀察紙條舞動的線條。

--教師也可以引導幼兒做一些舞動的`方法,可以是有節奏的抖動紙條等等3.和紙條一起跳舞--我們的紙條跳的真好,現在我們跟着音樂來好嗎?

--教師播放音樂,讓全部幼兒手拿紙條紙條,自己自由的跳。並能在音樂節奏的伴隨下舞動紙條(教師在舞動紙條的時候可以引導幼兒橫着甩,豎着甩,轉圈舞動,或者加上剛剛幼兒自己想象的動作)--下面請小朋友跟着老師把剛剛你們跳的動作在跟着老師一起來跳跳學學,看看那個小朋友跳的最好,學得最好?

--老師把剛剛把你們所想的小朋友的動作,編成一個簡單的小律動,一起跟着老師來學學跳跳。

--小朋友學得真好,那現在我們跟着音樂帶着紙條快樂的來跳舞吧--教師播放音樂,組織幼兒學這個簡單的律動音樂遊戲--在跳着這個律動中教師一定要引導幼兒怎樣更好的舞動彩條,讓幼兒能在遊戲中利用肢體動作充分表現對樂曲的感受。

--在音樂遊戲中,教師可以引導幼兒分辨音樂的節奏,音樂慢的時候我們就讓紙條跳的慢一點,音樂快一點的時候就讓紙條跳的快一點。

4、活動延伸--小朋友跳的真好,現在我們請其他老師和我們一起來跳彩條舞好嗎?

有關幼兒園小班教案10

教學目標

1、樂意參與活動,體驗玩石頭的樂趣

2、學習按石頭的特徵有規律的進行排序

3、發展幼兒的數數和分類、排序的能力

教學準備

石頭若干,每人一隻筐

教學過程

(一)引題

回憶故事,引導幼兒一起去鋪路

(活動一開始通過老師簡短的話,既幫助幼兒複習了有關故事的角色,同時也揭示了本次活動的主題。運用開門見山的方法和去幫兔姐弟來引起幼兒鋪路的興趣。爲整個活動的有序開展奠定了基礎。)

(二)撿石頭

1、觀察石頭

1)看看這裏有多少石頭?

2)這些石頭是怎麼樣的?

3)小結:原來石頭是各種各樣的。有大有小,有的粗糙,有的光滑。

(讓幼兒通過自己的觀察,進一步掌握、瞭解石頭的特徵,並突出了石頭特徵中的大和小,粗糙和光滑,爲後面的根據石頭的特徵進行排序埋下了伏筆。同時在這一環節中,既發展了幼兒的觀察能力,又使他們的語言得到了發展。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幼兒不僅說出了石頭有各種各樣的顏色,有粗糙的,有光滑的,有大的,有小的,還有的幼兒說出了石頭是冷冷的,摸上去象冰一樣,這些都

<>

說明了幼兒比較細緻的觀察能力。如果在教學中老師能及時的抓住幼兒的這一回答引導幼兒再細緻的進行觀察、描述,那麼更加體現了多種教育內容的整合。可見老師心中應該時時裝有整合的目標。使整合真正落實、體現,而不是單純的爲了整合而整合。)

2、撿石頭——能數量撿石頭

1)聽口令撿石頭

2)聽拍手聲撿石頭

3)石頭排隊,你撿了幾塊石頭?

(第一次讓幼兒撿石頭的環節中老師給了幼兒多種的刺激,通過聽口令、拍手、小鈴的聲音等不同的方法來讓幼兒撿相應的石頭。然後又讓幼兒自己數數撿來的石頭一共有幾塊。同時老師又把石頭的數量控制在6以內。使的幼兒能數的清楚、正確。然後讓幼兒根據石頭的光滑、粗糙的特徵分類,使得幼兒對於石頭的這兩個特徵有了進一步的鞏固瞭解,又爲下一環節的撿石頭奠定了物質的準備。)

3、分類

把撿到的石頭送回家:光滑的石頭放在紅筐裏,粗糙的石頭放在綠筐裏

4、撿石頭

1)要求幼兒在規定的時間裏撿不同的'石頭

2)數數你撿到了多少石頭?

(再一次讓幼兒來撿石頭,而這次撿石頭老師充分的放手,讓幼兒自由的撿石頭,但是在放手的同時又有一定的控制,如讓幼兒一塊一塊的撿不同的石頭,主要是爲後面的排序作好準備。由於幼兒動作有快慢,撿的時候有的幼兒一塊一塊的在挑選,有的則見一塊撿一塊。因此幼兒撿的數量都不一樣,這樣在數數的時候也顯示了差距。同時每位幼兒不同數量的石頭也爲後面的排序鋪路造成了數量上的差距。但是在教學的時候,老師的時間沒有很好的控制,給幼兒的時間稍長了點,導致有的幼兒撿了17、18塊石頭,數量過多。不僅爲數數帶來了難度,更影響了後面的排序。)

(三)鋪路

1、幼兒自由鋪路

2、交流:你用石頭是怎麼鋪的?(老師把幼兒的鋪法陳列在黑板上)

3、學別人的方法鋪路

4、學習按間隔的方法進行鋪路

(用石頭鋪路是本次活動的重點,也是難點。由於有了前面對石頭特徵的瞭解的鋪墊,因此在幼兒自由鋪路的時候,有的幼兒是按照大的石頭排好再排小的石頭,有的幼兒則是先排光滑的石頭再排粗糙的石頭。而有的幼兒雖然整條路是沒有規律的,但是在路的某一段有一定的規律,如有的幼兒用大小間隔的方法拍了四塊石頭。有的幼兒用光滑粗糙間隔的方法拍了三塊石頭。老師在孩子自由鋪路的時候進行了細緻的觀察,敏銳的觀察到孩子的排序方法。在孩子交流的時候讓他們把好的方法說給同伴聽,並通過在黑板上的現場圖示,讓幼兒更加的看清楚排序的方法。在圖示的基礎上讓幼兒根據圖示來進行對應的排序。在幼兒自己經驗的基礎上老師加以提升,讓幼兒學習間隔的排序方法。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老師對於幼兒原有經驗的提升顯得着急了點,如果在提升的時候能更仔細、詳細就更加完美了。)

(四)延伸活動

1、今天我們一起鋪了一條石頭路,上次我們去哪裏走過?

2、一起去踩踩自己鋪的石頭路

(最後通過回憶在梅苑公園走石頭路的經歷,再次激發幼兒走石頭的興趣。)

有關幼兒園小班教案11

教材分析:本次活動的重難點是鼓勵幼兒大膽地向同伴介紹自己,並說出自己的姓名、年齡。初步培養幼兒主動交往的能力。

活動目標:

1、在遊戲中引導幼兒學習自我介紹的方法,培養幼兒主動交往能力。

2、幼兒主動地大膽地向同伴介紹自己的名字、年齡。

3、啓發幼兒大膽想象,還有哪些場合需要自我介紹,初步培養幼兒發散思維的能力。

活動準備:

1、木偶娃娃1個,玩具電話2部。

2、幼兒每人自制名片1張(幼兒自己的照片裁成名版大小,背面寫上姓名和年齡)。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木偶娃娃和電話,以“娃娃”的'口吻進行自我介紹:“小朋友們好!我叫×××,今年3歲,今天是我的生日,我想請一些新朋友到我家來做客,你們願意來嗎?誰要想來,請給我打電話,告訴我:你叫什麼名字,幾歲了”。[點評:以遊戲的形式展開課題,激發幼兒介紹自我的興趣。

2、請願意做客的幼兒來給娃娃打電話,並向娃娃介紹自己的名字、年齡等。[點評:通過打電話,幼兒能很快掌握自我介紹的方法,爲幼兒的主動交往打下基礎。

3、教師組織討論,提出啓發性問題:小朋友你們在什麼時候向別人介紹自己呢?(如:媽媽帶着去陌生人家中做客、表演節目、打電話、迷路時等)。引導幼兒發散性地思考問題。[點評:開發性問題的提出,讓幼兒在已有生活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打開思路,培養了幼兒發散思維的能力。

4、玩遊戲:送名片。鼓勵幼兒主動去尋找一位夥伴,通過自我介紹,互送名片的形式去認識新朋友。[點評:幼兒主動交往能力在遊戲中得到鍛鍊。互送名片增加了遊戲的趣味性,也能反映當今社會的人際交往的方式。

5、教師小結:今天我們學會了一種認識朋友的新方法——介紹自己。你們把朋友的名片帶回家中介紹給爸爸媽媽。明天,我們到娃娃家做客也可以把自己的名片送給娃娃。[點評:父母的積極參與,有助於幼兒主動交往。同時,名片背面的名字可給父母提示,幫助幼兒正確地說出同伴姓名。名片每天輪換使用,以激發幼兒持續的交往行爲。

活動延伸:

鼓勵幼兒向木偶娃娃大膽地介紹自己並請能力強的幼兒介紹同伴;帶幼兒到別的班級去玩,鼓勵幼兒大膽地主動交往:“我是××,是×班小朋友,你叫什麼?”“我是×××,你能幫我個忙嗎?”讓幼兒在實際生活中提高交往能力日常生活滲透:

在角色遊戲中繼續培養幼兒主動交往的能力;讓幼兒到隔壁班老師處請求幫助;參觀幼兒園各部門,增加鍛鍊機會。

家園同步:家長多帶孩子出門與人交往,鼓勵孩子大膽、主動地向別人介紹自己。

創新教學方法與策略:改變了傳統單純的自我介紹方式,在遊戲中層層深入地讓幼兒愉快地掌握了自我介紹的方法,並讓幼兒運用這一方法去進行主動交往,有效地調動了幼兒學習的主動性,初步培養了幼兒主動交往的能力。

有關幼兒園小班教案12

一、設計思路

進入秋季,各種各樣的種子都成熟了。爲此,我們請家長和小朋友們一起蒐集種子,準備在教室裏佈置一個“種子角”。在我整理種子的時候,小朋友們圍到我的身邊,爭相介紹自己帶來的種子。有的孩子爲了驗證別人的說法,試圖用小手拿種子。大家擠成一團,差點沒把種子打翻。就在這時,一絲靈感閃現:對,何不抓住幼兒感興趣的事,組織一次關於種子的活動,來拓展幼兒的經驗和知識呢?

二、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給種子做標籤等活動,認識各種各樣常見的種子。

2、瞭解個別種子的生長習性,產生探索種子奧祕的慾望。

 三、活動準備:

貼有空白標籤的各種袋裝的種子人手一份,數字標籤若干,水彩筆人手一支,展示板(圖一)、蝴蝶花記錄表(圖二)人手一份。

 四、活動過程

 1、活動引入

教師雙手合起來,請小朋友猜:“發揮你的想象,猜猜,老師的手裏有什麼?”“桌上的.小筐裏也有許多種子,你找一袋,看看,它是什麼樣子?叫什麼名字?”

 2、認識、介紹種子

(1)請幼兒介紹自己手裏的種子。

師:“你找的是什麼種子?它是什麼樣子的?”

(2)給種子做標籤

首先,引導幼兒相互交流種子發芽後的生長狀態。師:“XX種子發芽後,會長成什麼樣子呢?”

然後,讓幼兒嘗試給種子做標籤。師:“每個袋子上都有一個標籤,請你動動腦筋,想個辦法,在標籤上做個標記,讓別人一看就知道是什麼種子。”

(3)給種子做數字標籤

師:“每袋種子的數量都一樣嗎?我們來數一數。數完後,找出相應的數字標籤貼在上面,好嗎?”

3、展示種子

(1)介紹展示板(圖一),重點向幼兒介紹數量、大小的匹配。

(2)把種子放到展示板的相應位置上。師:“讓我們根據種子的大小、多少,把它們送到展示板的相應位置上。”

4、瞭解個別種子的生長習性

(1)介紹蝴蝶花種子及它的生長習性(圖二)。師:“每樣種子都有自己的生長特點。這兒有一份介紹蝴蝶花種子的資料,我們來看一看。”

(2)介紹記錄表,請幼兒回家後完成。

師:“小朋友們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尋找這些種子的生長祕密。那我們用什麼方法能知道這些祕密呢?”“對了,我們可以問家長,可以查閱圖書,還可以上網查詢,更可以自己親自種一些種子……辦法很多很多,那我們就回去試一試吧!”

 5、活動延伸

關於種子的活動,可組織以上介紹的綜合活動,也可根據孩子的興趣,舉行種子收集、種子展覽、種子分類、種子遊戲(貼、穿、印、猜豆、做遊戲、做響罐等)、種子記錄(數量、標記、發芽)、種子猜想、種子探祕等等活動。

有關幼兒園小班教案13

教學理論依據 學前兒童言語發展理論中指出:3-4歲是幼兒語言發展的關鍵期,這個時期孩子的語言發展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外界的環境刺激響。因此,在語言教學中教師要爲幼兒創造一個自由、寬鬆的語言環境,支持、鼓勵幼兒與教師、同伴或其他人交談,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本次活動根據小班幼兒年齡特點,爲其創設大膽猜想、自由表達的語言環境及寓教於樂的情境式遊戲環境,讓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氛圍和環境中感受兒歌的優美語言和意境。

實施策略 策略一:啓發引導、主動學習:運用啓發式的方法充分利用詩歌的特點,啓發幼兒積極思考,大膽想象、自由表述,達到主動學習的目的。

策略二:大小圖片、理解梳理:自制繪本中採用大圖片與小圖片相結合的方法。大圖幫助幼兒理解兒歌內容,小圖幫助幼兒梳理並熟悉詩歌內容。

策略三:插入音樂、情感渲染:在朗誦、遊戲、仿編時選用合適的音樂會使兒歌的意境更美、情感更濃,更便於幼兒理解、接受、記憶兒歌內容。

策略四:創設情境、嘗試仿編:“幫朋友找夢”的遊戲,讓幼兒在自由表達與幫助朋友的環節中不僅能感受到仿編兒歌的樂趣。

活動目標 1、理解兒歌內容,感受兒歌中描述的事物與顏色的關係。

2、學習朗誦並運用兒歌中的句式進行仿編,感受兒歌的語言美。

活動準備 1.自制繪本《夢》、音樂

2.水果、蔬菜、小動物等圖片若干,自制小屏風。

活動重點 理解兒歌內容,感受兒歌中描述的事物與顏色的關係。

活動難點 運用兒歌中的句式進行仿編。

活動過程 1、開始部分:教師與幼兒談話,激發幼兒學習興趣。

“你們做過夢嗎?”(……)

“有四位小客人也愛做夢,讓我們一起聽聽。”

基本部分 (1)學習詩歌《夢》,理解詩歌內容。

1欣賞自制繪本《夢》,理解詩歌內容。

第一幅圖:師:這是誰?小草在幹什麼?小草愛做夢,她夢到了什麼呢?小草的夢可能是什麼顏色?

小結:小草愛做夢,夢是綠綠的。

第二幅圖:師:小花愛做夢,它夢到了什麼?小花的夢可能是什麼顏色呢?

小結:小花愛做夢,夢是紅紅的。

第三幅圖:師:白雲愛做夢,它的夢可能是什麼顏色?

小結:白雲愛做夢,夢是藍藍的。

第四幅圖:師:小朋友愛做夢,她的'夢可能是什麼顏色?

小結:(教師幫助幼兒梳理經驗)小朋友愛做夢,夢是彩色的。

(2)回顧詩歌內容,幫助記憶。

師:剛纔都是誰愛做夢?(出示“第五幅圖片”詩歌中的形象全部呈現在一幅畫面中)

教師幫助幼兒梳理,呈現完整兒歌的內容。

(3)幼兒欣賞教師朗誦詩歌《夢》。(播放背景音樂)

師: 《夢》 小草愛做夢,夢是綠綠的;

小花愛做夢,夢是紅紅的;

白雲愛做夢,夢是藍藍的;

小朋友愛做夢,夢是彩色的。

師:聽完以後你有什麼感覺?讓我們也用甜甜的、美美的聲音來試一試!

(4)幼兒完整朗誦詩歌1―2遍(根據幼兒掌握情況及時調整)。

3、幼兒嘗試仿編兒歌 (1)通過“幫朋友找夢”的情境遊戲,讓每位幼兒成爲仿編者。

(2)每位幼兒選擇一位“朋友”猜測其夢的顏色,嘗試用兒歌中的句式進行仿編。教師進行個別或小組的巡迴指導。(

(3)送“朋友”進夢鄉。幼兒按照自己的猜想將手中的“朋友”送入 “夢鄉”。

(4)伴隨着好聽的音樂,幼兒串聯仿編兒歌並集體朗誦。

4、結束部分 伴隨音樂進入彩色夢境。

有關幼兒園小班教案14

活動目標:

1、觀察自己的手,用印畫的方法印出手印。

2、創造性地印畫不同的手形,體驗小手變變變的樂趣。

重點難點:

1、幼兒印畫時畫面易髒,要着重輔導。

2、幼兒印畫時手容易移位。

活動準備:

繪畫前組織幼兒做各種手影遊戲,豐富相關經驗,幼兒活動材料紙及水粉顏料和調色盤

活動過程:

一、小手變魔術。

1、我們有一雙能幹的手,你的小手會幹什麼呢?老師的手還會變魔術,邊念兒歌,邊用雙手造形:我有兩隻手,左手和右手,變呀變呀變,變成……

2、引導幼兒觀察手的不同造型,想象手變成了什麼,像什麼。(山、樹枝、仙人掌、花等)

3、師幼共同遊戲,體會用手造形的多種可能。

二、印一印小手的魔術。

1、引導幼兒討論:怎麼樣把小手變的魔術印下來?

2、教師示範印畫的方法:想好印什麼造型,把手蘸上自己喜歡的顏料印在紙上。

3、幼兒作畫,教師巡迴指導。提醒幼兒印畫時放在紙上的手不能隨意動。鼓勵幼兒大膽想象,用小手變換出不同的造形。

三、結束活動。

1、請個別幼兒說一說自己印的'小手魔術。

《小手印的快樂》教學背景我們設計活動主要是圍繞孩子的。託班幼兒年齡小,如果我們單純地用小班方式來做,收穫甚小,但以魔術的形式來教,效果會更加明顯。遊戲是託班幼兒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內容。讓幼兒在遊戲中學習,在遊戲中快樂成長吧!

有關幼兒園小班教案15

小班健康教案《輕輕跳慢慢跑》

活動目標:

1.能理解兒歌內容,知道不能用力踩踏小草,要愛護小草。

2.喜歡念兒歌,會用動作表現“輕輕跳、慢慢跑”。

活動準備:

小兔、小狗、小草、小朋友圖片。

活動過程:

1、講故事,引起學兒歌的興趣。

小兔來到草地上高興地使勁跳,小狗來到草地上高興地使勁跑。寶寶看見了,連忙說:“小兔小兔輕輕跳,小狗小狗慢慢跑,要是踩疼小青草,我就不跟你們好了。”小兔聽了,輕輕跳了;小狗聽了,慢慢跑了。寶寶高興地說:“小兔、小狗你們真好。”

2、理解兒歌內容。

寶寶爲什麼要小兔輕輕跳,小狗慢慢跑?

知道跳一跳、踏一踏雖然很有趣,但會影響別人。要愛護小草,不在小草地上用力蹦跳。

3、學念兒歌。

鼓勵幼兒會邊念兒歌邊用動作表現“輕輕跳、慢慢跑”。

建議:

啓發幼兒想一想,還有什麼時候不能發出響響的`踏踏聲影響別人?(午睡時,上課時,大人看書時??)

評價:

1、會邊念兒歌邊用動作表現小兔的輕輕跳,小狗的慢慢跑。

2、逐步理解踏一踏雖然很有趣,但卻不能影響別人。

兒歌

輕輕

小兔小兔輕輕跳,

小狗小狗慢慢跑,

要是踩疼小青草,

我就不和你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