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教案及反思集合15篇

幼兒園教案及反思集合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2W 次

作爲一名老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教案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幼兒園教案及反思,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兒園教案及反思集合15篇

幼兒園教案及反思1

活動目標:

1、瞭解端午的來歷和習俗,如:吃糉子、插艾草、划龍舟。

2、瞭解糉子的各種口味。

3、樂於參與端午節的活動。

4、知道端午節是幾月幾號。

活動準備:

插艾草、划龍舟的圖片,各種糉子圖片。

活動過程

一、出示划龍舟的圖片,引出活動主題。

1、出示圖片:小朋友,你們知道圖片上的人在幹什麼嗎?什麼節日人們會舉行划龍舟比賽呢?(讓幼兒知道是端午節。)

二、瞭解端午節的來歷與習俗。

1、你們知道端午節是怎麼來的嗎?

2、請幼兒說一說。

3、講述〈屈原的故事〉,讓幼兒瞭解端午的由來:端午爲什麼要划龍舟呢?老師講述划龍舟的來歷。

4、展示艾草圖片,讓幼兒初步瞭解插艾草的原因:你們知道端午節除了吃糉子、划龍舟之外,還有什麼風俗習慣嗎?

5、帶領幼兒學習簡單的.端午兒歌:五月五,端午到,吃糉子,插艾草,划龍舟呀真熱鬧。

三、結束活動。

1、表揚上課認真的幼兒。

教學反思:

活動前幾天,老師們就已經給孩子們講解了許多關於端午節習俗。孩子們被老師講述的故事感動着,其中最爲孩子們津津樂道和印象深刻的就是“屈原的故事”,通過老師的講解,孩子們瞭解了端午節的來歷及意義,瞭解了我國傳統的風俗習慣及文化。

我們開展這樣的活動,目的是讓孩子們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通過活動的開展,小朋友們都知道了農曆五月初五是一家人團聚的日子,有吃五黃、掛五端、染紅蛋、佩香包、賽龍舟、品糉子的習俗。

幼兒園教案及反思2

活動目標

1、在看看,聞聞,吃吃中認識橘子。

2、學習獨立地剝桔子皮,體驗活動所帶來的快樂。

3、願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錶達自己的想法。

4、初步瞭解橘子的小常識。

重點難點

橘子的顏色,味道,形狀。

活動準備

橘子若干,布袋一個,盤子、盆子、毛巾若干。

活動過程

一、教師出示一個布袋,讓孩子猜猜裏面有啥東西?(一個橘子)。

1、引導幼兒用多種感官感知橘子,通過看看、摸摸、聞聞,猜猜裏面有什麼東西?

2、猜對地幼兒給以鼓勵、表揚。

3、教師鼓勵幼兒說出:“這是橘子”。

二、教師示範剝桔子。

1、提醒幼兒把橘子皮、核放到盆子裏,不要亂丟地上。

2、鼓勵幼兒一起動手剝橘子。

3、邊念:“剝呀剝呀剝橘子,橘子皮要剝掉。”

三、認識橘子的顏色、味道、形狀。

1、讓幼兒說出橘黃色、酸的、甜的'、不酸也不甜、圓圓的。

2、說出:“橘子橘子酸酸的,大家吃了哈哈笑;”

“橘子橘子甜甜的,大家吃了笑哈哈。”

四、今天我們班來了好多客人老師,我們把好吃的橘子分給他們嚐嚐,好嗎?

五、活動結束。

教學反思

幼兒基本上跟着教師的提問思路去認識橘子,並動手操作主動探索橘子的形狀,顏色,味道。

小百科:橘子中的維生素A還能夠增強人體在黑暗環境中的視力和治療夜盲症。橘子不宜食用過量,吃太多會患有胡蘿蔔素血癥,皮膚呈深黃色,如同黃疸一般。

幼兒園教案及反思3

一、活動目標:

1、根據故事情節熟悉音樂,並隨着音樂的變化換動作,學玩音樂遊戲《風中的'小鴨》。

2、創編颳大風和刮小風時的動作。

3、遵守遊戲規則與同伴共享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音樂磁帶

二、活動過程:

1、在優美抒情的《化蝶》樂曲聲中,邊做蝴蝶飛舞邊愉快地進入教室與同伴交往。(事先請幾位小朋友坐在教室中,表示“花”,進行蝴蝶找花的活動)

2、複習歌曲《柳樹姑娘》

a、齊唱歌曲

b、進行簡單的表演

3、學玩音樂遊戲。

a、欣賞故事:早晨,鴨媽媽帶着她的寶寶們,搖搖擺擺地來到草地上走走,

到池塘裏遊遊,走走,玩得真高興。突然,天變了,颳風了,風一會大,一會兒小,鴨寶寶們嚇得不知如何是好。鴨媽媽說:“孩子們!別害怕,只要我們緊緊地抱住大樹,躲在大石頭後面,大風就不會把。

b、傾聽音樂,感知樂曲ABA結構,並聯想故事情節。

c、在座位上做隨樂動作。A段音樂用雙手食指合拍地點雙腿,表示鴨走和自 由游泳動作。B段音樂控制不動。

d、在教室內自由找空間做鴨子游泳動作,B段音樂控制不動。

e、創編括風動作。

傾聽B段音樂,區分樂曲中的力度變化,並隨樂動作,教師反饋部分幼兒 動作,供幼兒交流、學習。

f、全體幼兒隨B段音樂做括風動作。

g分角色遊戲。

部分幼兒扮“風”坐在座位上,其他幼兒扮演小鴨,隨樂遊戲。

h、交換角色。

幼兒園教案及反思4

活動要求:

1、培養敏銳細緻的觀察力。

2、根據觀察的細節畫出同伴。

活動準備:

海報紙、彩色筆。

觀察與指導:

1、集體合作爲教師畫像。

孩子們能有機會在黑板上用粉筆爲老師畫像,十分高興。爲了調動更多的孩子,我讓他們一人畫一個小部分,這樣既爲更多的孩子創設了機會,又適當降低了難度。我發現連平時很內向的孩子也樂意地舉起手,爲我作畫。

集體創作的結果是在黑板上的我大腦袋、小圓眼、長披髮、小胳膊小腿,全然一副卡通小老師的模樣,實在談不上一點相似。呵呵,小傢伙們可不顧這許多,美滋滋地欣賞着自己的作品——寫真畫。我也忍俊不禁地笑了:“謝謝大家,我很喜歡。”

點評:這個環節是提醒幼兒重視觀察,細心捕捉被畫人身上的顯著特徵,然後再進行創作。當然,孩子的寫生能力

是有限的',我們不能注重創作的結果,而在於過程,是否具有寫生的興趣與發展潛能。

2、兩人一組仔細觀察對方畫下彼此模樣。

接下來是小朋友爲同伴創作了。有了剛纔的經驗,大家大膽多了(老師都說我們畫得很好)。他們三三兩兩地聚在一起,商量着誰爲誰畫。餘晏跑來說:“我和她都畫黃馨蝶”。三個人如何互相合作呢?孩子還沒有這個概念,我告訴他們A—B—C,每個人都能畫別人,也都能被別人畫到,孩子們很樂意接受這個方法。希望遇到類似的問題時,他們能夠有相應的經驗。

鄭凱騰和王葉輝兩人互相繪畫,他們仔細地觀察對方,敏銳捕捉對方的特徵,凱騰的畫面上葉輝正坐在椅子上,胸前掛着胸卡,上面還很認真地寫“組長”兩個字。他解釋說:“我是按照葉輝身上組長牌的樣子學寫下來的。”真是個聰明的孩子。他們倆的畫沒有色彩,全是線條勾勒,已十分接近寫生作品了。

昕宜、樂樂等幾個對色彩感興趣的孩子作品絢麗多彩;幾個能力弱些的孩子也作出了令他們自己滿意的作品;有的小朋友有好幾個好朋友爲他寫生,真是人緣好也……

最後,他們要求我在畫面上幫着寫下“我的好朋友XXX”。看見他們快樂的樣子,我祝福他們永遠快樂成長。

幼兒園教案及反思5

活動目標:

1、用動作表現歌曲中3/4、2/4拍的節奏。

2、根據歌詞內容做相應的動作。

3、積極投入活動體驗遊戲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魚網一個。

活動過程:

一、在《郊遊》樂曲伴奏下進教室。

二、複習歌曲《在農場裏》。

三、感受歌曲《小蝌蚪》的樂曲旋律,理解歌詞內容,並做動作。

1、傾聽教師範唱。“青蛙媽媽的孩子小蝌蚪在唱歌,大家注意聽,它唱了些什麼?”

2、根據歌詞內容,師生共同創編動作。

3、在教師帶領下,邊念兒歌邊做動作,表現歌曲中3/4、2/4拍的節奏變化。

4、在歌曲旋律伴奏下,嘗試配歌詞,學唱歌曲。

5、在歌曲錄音的幫助下,邊唱歌曲邊做動作。

四、邊唱歌,邊玩遊戲。

1、教師講解遊戲玩法及規則。

“小蝌蚪邊唱歌邊在水裏遊,玩得很開心,調皮的孩子拿來魚網捉小蝌蚪,靈活的小蝌蚪快快地游回去了。”“魚網出現時,小蝌蚪才能游回家去!”

完整遊戲,幼兒邊唱歌邊按歌詞內容和歌曲節拍做動作,歌曲結束,魚網出現,小蝌蚪逃回家去。 在自然角中投放小蝌蚪並向幼兒介紹小蝌蚪變青蛙的過程。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 在《郊遊》樂曲伴奏下進教室。複習歌曲《在農場裏》然後學唱歌曲。

最後邊唱歌邊玩遊戲。

活動反思:我們班的幼兒大都生活在小區之中,對於小蝌蚪這個動物形狀並不熟悉,因此,在學習時孩子可能不會太理解,這樣就會影響遊戲的效果。考慮到這種情況,因此,在活動前,我帶來了許多小蝌蚪,並放到自然角中,孩子們見了,一到自由活動,他們就擁向自然角,好奇地觀察着小蝌蚪,在觀察中,他們瞭解了小蝌蚪的外型特徵及它們游泳的姿態,在談論中,他們瞭解了小蝌蚪的生長過程,對小蝌蚪有了豐富的生活經驗。在孩子對小蝌蚪有了豐富的'生活經驗以後,我們就開始組織孩子進行活動,在活動中,孩子們紛紛熱烈地談論着對小蝌蚪的認識,這時老師用歌詞進行簡單總結,使孩子們在不知不覺中掌握了歌詞內容,接着在欣賞音樂旋律中我們引導孩子自己嘗試着進行演唱,孩子們在不知不覺中就哼出了歌曲,體現了孩子在活動中的主體地位。接着,我們在組織孩子進行遊戲活動,在進行遊戲時是孩子們最投入,也是最高興的時候,由於他們對蝌蚪的游泳姿勢並不陌生,他們紛紛地模仿小蝌蚪的游泳姿態表演着,非常開心、愉快。中班音樂遊戲反思

幼兒園教案及反思6

活動目標:

1、幼兒運用各種工具、材料,大膽裝飾美麗的舞臺。

2、積累使用剪刀的經驗。

3、幼兒在活動中愉快地進行創造、表演。

活動準備:

1、鉛畫紙、各色皺紋紙、蠟光紙、卡紙、即時貼。

2、水粉顏料、各色油畫棒、牙刷、杯託、紙杯、擦手的溼毛巾、剪刀、糨糊、雙面膠、透明膠、小籮筐(人手一份)。

3、音樂磁帶、各種花盆等。

 活動過程:

一、談話,激發幼兒活動的興趣

最近我發現我們小朋友都很喜歡錶演,今天幼兒園裏來了許多客人老師,我們一起來裝扮舞臺,把你們的本領表演給他們看,好嗎?讓客人老師們看一看,哪位小朋友的手兒最靈巧,最能幹。

二、介紹材料及用法

這兒有一些材料,大家看一下,你們都認識嗎?會使用嗎?

三、裝扮舞臺

1 、裝飾背景

老師這裏有一個舞臺,可是顏色太單調了,老師想借用一下你們靈巧的雙手,把它裝扮成一個五彩繽紛,漂亮的大舞臺,好嗎?

師生一起用各種材料裝扮舞臺。

2、 剪貼操作

小朋友們真能幹,把舞臺裝扮得真漂亮,我們一起再來做些漂亮的花,讓舞臺變得更美些,好嗎?

老師給小朋友們準備了許多材料,請小朋友去選擇自己喜歡的材料,繼續裝扮美麗的舞臺,好嗎?

師生一起用各種材料再次裝扮舞臺。

四、活動評價

舞臺裝扮好了,請小朋友看一看,你覺得舞臺哪裏最漂亮?爲什麼?哪裏還需要改進一下?(自評、他評)

五、遊戲:時裝表演

小朋友們,我們一起來進行時裝表演吧!把這美好的一刻拍下來,好嗎?(小朋友自由表演,與客人老師合影留念。)

教學反思:

“六一”期間我班的幼兒特別愛表演,針對這一現象,根據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藉助“裝扮舞臺”這一新穎的題材,我設計並開展了此活動。

在活動中,我爲幼兒創設了一個寬鬆愉快的'環境,讓幼兒自由選擇各種工具、材料,積極、大膽、主動地進行操作、創造,共同裝扮美麗的舞臺,通過這次活動,不僅提高了幼兒動手、動腦的能力,也提高了幼兒感受美、欣賞美進而表現美的能力,最後在愉快、輕鬆的時裝表演中結束活動,讓幼兒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

我覺得在整個活動過程中,讓幼兒交流討論的機會還不是很多,比如在第二次裝扮舞臺(剪貼操作時,可以讓幼兒集體討論或分小組商議一下,相互講講自己的想法及如何使用各種材料,讓舞臺變得更美些。)

觀摩意見和建議:

活動設計巧妙,構思新穎,教師創設了寬鬆愉快的環境,讓幼兒在活動中積極主動的操作、創造,活動中不僅提高了幼兒動手、動腦的能力,也提高了幼兒感受美、表現美的能力。

建議:

在利用其他材料裝飾舞臺時,可以讓幼兒多交流,互相合作。

幼兒園教案及反思7

活動目標:

1、懂得預防溺水的相關知識。

2、增強安全意識,預防溺水事件發生。

活動準備:自制課件

活動過程: 一、導入

二、瞭解令人心痛的溺水事件?

討論:你從中體會到什麼?

三、看相關圖片,體會失去孩子後父母的悲痛

討論:你看到什麼?想到什麼?

四、學習《中國兒童意外溺水調查報告》

五、教育幼兒如何預防溺水

1、不要獨自一人外出游泳,更不要到不摸底和不知水情或比較危險且易發生溺水傷亡事故的地方去游泳。選擇好的游泳場所,對場所的環境(如該水庫、浴場是否衛生,水下是否平坦,有無暗礁、暗流、雜草,水域的深淺等情況)要了解清楚。

2、必須要有組織並在老師或熟悉水性的人的帶領下去游泳。以便互相照顧。如果集體組織外出游泳,下水前後都要清點人數、並指定救生員做安全保護。

3、要清楚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平時四肢就容易抽筋者不宜參加游泳或不要到深水區游泳。要做好下水前的準備,先活動活動身體,如水溫太低應先在淺水處用水淋洗身體,待適應水溫後再下水游泳;鑲有假牙的`同學,應將假牙取下,以防嗆水時假牙落入食管或氣管。

4、對自己的水性要有自知之明,下水後不能逞能,不要貿然跳水和潛泳,更不能互相打鬧,以免喝水和溺水。不要在急流和漩渦處游泳。

5、在游泳中如果突然覺得身體不舒服,如眩暈、噁心、心慌、氣短等,要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

六、教育幼兒遇到他人溺水時如何施救

教學反思: 教學主要是通過教師課件演示、學生討論、角色扮演來完成,使學生認識到了在河道、水渠、池塘、水井、水池、水庫中嬉水落水的危險;知道了在路上的井蓋以及開放性水域無明顯警告標誌和隔離欄的地方危險性大;不會游泳,游泳時間過長,疲勞過度,在水中突發病尤其是心臟病,盲目遊入深水漩渦很容易造成溺水事故。讓學生掌握了一定的溺水自救與預防知識,達到了教育的目的。但是,安全教育不是一二節課就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在教育教學工作中,要將安全工作細緻化、常態化。生命安全,警鐘長鳴!

幼兒園教案及反思8

活動目標

1.知道同伴之間應該互相幫助,友好相處。

2.學習與同伴友好相處的方法。

3.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喜歡並嘗試創編故事結尾,並樂意和同伴一起學編。

教學重點、難點

學習與同伴友好相處的方法。

活動準備

課件“小豬上幼兒園”(故事,圖片)

活動過程

開始部分:

1.請幼兒欣賞我園的圖片,引導幼兒說這是哪裏!

2.小豬三歲了也來上幼兒園了,小朋友想知道小豬在幼兒園的故事嗎?

基本部分:

1.教師引導幼兒欣賞課件“小豬上幼兒園”並提問:

1) 小豬喜歡上幼兒園嗎?

2)小夥伴們喜歡小豬嗎?

2.分段討論:

1)小豬是怎樣和小夥伴們玩的?

2) 爲什麼大家都不喜歡和它玩?

3.引導幼兒討論:

幫助小豬想想有什麼 好辦法能讓小夥伴喜歡它!

4.引導幼兒表演:

如果你是小豬的話你會怎麼做?

(教師配合表演)

結束部分:

教師與幼兒一起總結:

小夥伴之間要友好相處,互相關心,互相幫助。

變化延伸:

園內延伸 :

1.講故事圖片投放在語言區,請幼兒練習講故事!

2.將幼兒日常生活中互相關心,互相幫助的情景拍攝下來請大家感受“大家庭”的溫暖

家庭延伸: 要孩子在家爲爸爸媽媽講講自己是如何在幼兒園與小夥伴相處的,以及大家在一起的一些趣事。

附故事:小豬上幼兒園

小豬上幼兒園了,幼兒園裏可真好玩:漂亮的教室,有趣的玩具,豐富的圖書,還有許多的小夥伴,他開心極了!

可是,幼兒園裏的小夥伴都不喜歡和小豬玩。“咦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小熊從家帶了一本新的圖畫書到幼兒園,小豬看見了,從小熊手裏搶過來就看;

小兔搭好了大樓房,小豬一腳就給踢到了,還哈哈大笑;小貓在拼玩具,小豬搶了就跑;小狗在廁所不小心摔倒了,小豬看見了,衝小狗直做鬼臉。。。。。。

小夥伴們很生氣,都不理他了。小豬沒有了朋友,感到很孤單,也很難過,他多麼希望小夥伴們能和他一起玩呀!那麼他該怎麼辦呢?

教學反思

我上完這節課以後自認爲教學效果很好,上課孩子對多媒體的`課件很感興趣,和我的互動性提問和表演配合很積極!孩子們的興趣很高!從課上的孩子回答和表現,到課後孩子的表現可以看到我的教學目標得到了很好的體現 !面對孩子能準確的表述出自己的意願,並可以用肢體表現出來這本身就是有難度的!

我的不足:對孩子的提問要細化!

在討論時可以給孩子適當的提示!

如果再上一次的話我會調整自己的提問,語言給予孩子適當的提示!

準備多組圖片:可以要孩子來判斷小豬的對與錯!增強孩子的是非辨別能力!

幼兒園教案及反思9

小班體育活動《小雞捉蟲》

活動目標: 1、知道快速跑的方法:注意力集中,快速前後擺動雙臂。

2、提高快速應變奔跑及身體協調能力,且在快速跑的時候不與他人碰撞。

3、願意參與遊戲,能在遊戲中感受合作的快樂以及救出同伴的成就感。

活動準備:

1、母雞、狐狸頭飾各1個、小雞頭飾若干(和幼兒人數相等)、“蟲子”

(飲料瓶、易拉罐)若干、錄音機、磁帶(《老母雞》音樂)。

2、情境創設:佈置“小雞家”和“狐狸家”的.場景。

 玩法:

1、帶雞寶寶到樹林裏找蟲吃,遇到狐狸後快速跑回家裏。在家裏“雞寶寶”查詢有沒有丟失同伴,並一同商量救同伴的方法。教師在旁指導。帶雞寶寶一起去救同伴,要求:輕輕跑出去躲到大樹後面,等雞媽媽把同伴救出後一起快速跑回家,同時注意不要和同伴相撞。

幼兒園教案及反思10

《綱要》中指出:培養幼兒喜歡藝術活動,並能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藝術表現活動。讓幼兒在音樂遊戲中與同伴交流情感,彼此建立起信任、瞭解和友誼。因此在組織小班音樂遊戲活動《小兔和狼》前,我認真揣摩教材,根據小班孩子的年齡特點,在活動前先豐富幼兒的經驗,併爲活動做了教具以及各方面的準備工作,一節活動進行下來,感覺基本達到我想要的教學效果。下面我就說說我這節活動的收穫和感受:

一、激發幼兒的表現欲

爲了激發幼兒的表現欲,活動一開始,我就以兔媽媽的身份帶幼兒到森林裏玩,自然地進入教室,通過音樂律動作爲本次活動的開場導入,幼兒在《兔子舞》的音樂中模仿小兔子跳到草地上,這個環節在無形中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爲接下來模仿小兔子和大灰狼打下了基礎。

二、音樂活動要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實際水平

小班的幼兒比較喜歡模仿,本次音樂遊戲正好適合幼兒。另外,幼兒在小班的時候動作發展水平不是很高,所以這裏我沒有苛求幼兒一定要有多優美的動作來表現小兔子和大灰狼,而是將重點放在音樂上。首先欣賞a段音樂,分辨出音樂中的動物客人是小兔子,然後進行簡單模仿;再欣賞b段音樂,發現跟第一段音樂不一樣,b段音樂是大灰狼,然後才進行完整遊戲。我採用了循序漸進的教學法,由淺入深,由易到難,這樣能保持幼兒主動參與的熱度,幼兒不會以太簡單而感到枯燥乏味,也不會以太複雜而感到縮手縮腳,只有這樣,孩子們纔會感到親切,易學、易掌握,有了成功感,他們以後進行活動時,也會情緒歡樂,學習積極性高,興趣濃厚。

三、利用多種形式爲音樂遊戲做鋪墊

要上好一節好的音樂遊戲課,還需要很多的準備工作做鋪墊。比如本次活動中,我爲幼兒創設了一個較好的遊戲環境,佈置了草地、房子、大樹等等,使得幼兒很容易就進入了角色,在完整遊戲時,孩子們完全沉浸在情境中,樂於聽音樂玩遊戲,在大灰狼音樂出來時,很快的找地方藏了起來。

四、及時表揚、重點指導、鼓勵幼兒參與到活動中來

表揚是激發幼兒表現自己的良藥。表揚還能保護幼兒剛剛萌芽的自尊心,讓幼兒體會到活動的樂趣。在第一次播放a段音樂時,很多孩子還不一下子都聽出音樂中藏着的動物客人是小兔子,許多小朋友都回答了“小貓、小雞、小鴨”等等,甚至還有幼兒回答了“獅子、老虎”,,在這裏,我採用了鼓勵的方式,請幼兒“在想一些、“仔細的聽一聽”,揭曉答案後再用表揚的方式鼓勵幼兒“猜一猜小兔子在幹什麼”。

本次活動仍有很多不足之處。在幼兒欣賞a段音樂後,我沒有請幼兒嘗試自己模仿小兔子,而是在老師帶領下模仿,這就侷限了幼兒的思維,沒有給幼兒一個獨立思考的空間;並且在第一次遊戲時,有的小兔子因爲沒有藏好或是動了而被大灰狼抓住,我沒有跟幼兒強調這一後果,所以小朋友們在第二次玩遊戲時,沒有重視會被大灰狼抓住;另外,第二次遊戲時,我只請了一個幼兒來做大灰狼,幼兒的參與性不足,應該要多請幾個小朋友來做大灰狼,使幼兒充分體驗到兩段音樂的不同。總體來說,活動目標達成還是較好。

幼兒園教案及反思11

一、感謝

非常感謝我們××市教育局幼兒園教研這個團隊,給了我這次與各位專家、同行面對面交流、學習的機會。今天與其說是和大家分享,還不如說是請幼教專家和同行來幫助我們團隊來解疑答惑。

二、產生的背景

爲什麼會選擇一個這樣的主題呢?近段時間我們班一直在進行“拜訪大樹”的主題,《指南》藝術領域中“感受與欣賞”目標1中提到的“喜歡自然界和生活中美的事物”,“創造與表現”裏目標2“具有初步的藝術表現與創作力”“能用自己製作的美術作品佈置環境、美化生活”。於是我們帶孩子走進社區,有意識的感受、發現、收集與樹有關的美的事物,如樹上掉落的樹葉,修剪的樹枝、藤條等。鼓勵孩子用這些樹身上美的事物大膽的、創造性的進行組合拼貼、編織、拓印、繪畫等。用這些物品創作出具有個性化的作品,來佈置我們的教室、美化我們的環境,提高孩子的成功感和成就感。所以,我選擇了這個主題並設計了這個活動,引導孩子發現、收集生活中、自然界中美的事物,既而用這些美的事物進行藝術的提升和創造,使我們的環境更加的美化。

三、材料投放方式的調整

這一次的活動我們是圍繞《指南》中藝術領域的一種初步嘗試。這堂課我們試教了很多次,嘗試了很多的方法,美工類的活動課前材料的準備非常的重要,最開始??每一組投放一種樹身上的材料,如有的是樹枝??都是是原生態的材料。我們發現孩子粘貼很難固定,製作出的作品也很相似。這樣更多的是老師在牽引孩子,沒有體現指南中“支持幼兒自發的藝術表現和創造”。後來我們做了大的調整,四組每一組都投放相同的材料除了樹身上原生態的材料還有毛毛球、扭扭棒、彩色鈕釦等,色彩豔麗便於造型的其他輔材給孩子,材料更多更豐富,創造了更多的機會和條件,更多的體現了孩子們的想法和創意。

四、遵循實施《指南》的四大基本原則

1、關注幼兒學習與發展的整體性

本次活動注重領域之間、目標之間的相互滲透和整合。活動前面的引導部分,教師引導幼兒清楚完整的表述自己創作的想法(圖片),同時集體交流環節也給了所有

孩子交流的機會(圖片),滿足他們表達的慾望,這是與語言領域的有機整合。在孩子進行創作教師指導的環節,有孩子用彩色毛球裝扮自己作品時,教師引導孩子在注重顏色搭配的同時還融入了數學領域的按顏色的規律排序的方法來裝扮自己的作品(圖片),(圖片:試教中樹葉裝飾木板畫的舉例:對稱、數量)。幼兒在自主操作中,(圖片)在用彩條纏繞樹枝時候,孩子一個人他不能很好的完成,知道主動尋求他人幫助,旁邊的小朋友溝通交流。一個人抓住底部一個人纏繞,共同合作解決問題,在活動中他的社會交往也無處不在。

這個活動看起來是一個純藝術領域的活動,但是我們依靠“以幼兒爲本”的理念與教育能力,也能整體的促進幼兒的學習與發展。

2、尊重幼兒發展的個體差異

本次活動也充分考慮到了幼兒的個體差異,所以在第一課時製作半成品的作品時,完全是幼兒自主的選擇(圖片),可以組合粘貼畫框、纏繞花環、製作小樹、木板上畫畫,尊重幼兒的同時也考慮到了幼兒的.個體差異性。在幼兒動手操作的環節,特別注重幼兒發展的連續性與階段性,不急於求成,讓每一個幼兒可以按照自己的速度、自己的節奏在完成自己的作品。老師也因勢利導(圖片),有時等一等,有時推一推、有時冷靜的觀察分析,提供必要的支持。評價環節,對每個幼兒的作品都給予及時的肯定,全部展示(圖片),滿足了每個幼兒獲得表揚和承認的需要,讓幼兒個性健康發展。

3、尊重幼兒學習方式和特點,滿足幼兒認知的需要

在本次活動中,從設計到各個環節的實施我們充分的尊重了幼兒的學習方式和特點。活動前期,在“拜訪大樹’的主題中我們帶幼兒走進社區,拾落葉、揀樹枝,觀察、發現、收集樹身上美的事物(圖片),幼兒能與周圍環境互動,並通過自己創作想象製作出的美作品打扮我們的教室。使藝術來源於生活又迴歸於生活。今天的活動,給每一桌幼兒都提供了具有選擇性的材料(圖片),爲幼兒創作的興趣,參與的自主性、主動性、創造了很好的條件。幼兒能夠自由的選擇、自己喜歡的材料,主動裝扮自己的作品。(圖片:一小朋友努力的想用樹枝來裝扮自己作品,但是用膠水怎麼也粘不牢,努力了很多次都沒有成功,他認真的看着旁邊的小朋友用創意泥固定樹枝成功了,模仿着也粘牢了)幼兒積極的進行自我學習,並遇到困難不輕易放棄,想辦法——主動模仿——來解決自己的問題。(圖片:這一張圖片是來自於試教時,我用的是其他班的孩子,平時對於纏繞這種技巧幾乎沒有這樣的經驗,一開始怎麼也不能把彩條纏繞到樹枝上,總是鬆動。於是教師採用介入式指導,它爲什麼總是纏不緊?可以怎麼辦?引導孩子可以兩兩合作,一人抓住纏繞的下端,另一人繼續纏繞,這樣很快就成功了)。

幼兒園教案及反思12

活動目標

1.喜愛文學作品,體驗貓變大後發生的趣事。

2.能隨故事情節展開想像,嘗試續編故事。

活動準備

已簡單瞭解酵母的作用。

活動過程

1.看看越變越大的貓。 ——幼兒分散自由結伴欣賞圖片,教師啓發幼兒重點觀察圖中貓的變化。 ——引導幼兒說說:你看到了什麼?小貓有什麼變化? ——這是一隻麪包房裏的貓,它爲什麼會變得越來越大?讓我們聽聽故事吧!

2.聽聽麪包房裏的貓的故事。 ——傾聽故事第l節至第7節。 ——小貓莫格的家在哪兒?它是怎麼變大的? ——小貓是怎樣越變越大的? 它變得像什麼?(幫助幼兒理解莫格在逐步變大) ——引導幼兒討論:你覺得小貓變大好不好?會發生什麼事?爲什麼? ——莫格越變越大,麪包房裏都裝不下它了,它只好住到外面去了,你們猜它會碰到哪些事呢? ——傾聽故事後半部分。 ——洪水來了,是誰救了大家?它是怎樣做的? ——雖然莫格的變大,給大家添了不少麻煩,可是,也正因爲它的變大才擋住了洪水,救了大家。

3.編編有可能發生的故事。 ——變大的莫格還會遇到哪些事呢? ——引導幼兒大膽想像莫格變大以後發生的事情。 ——幫助幼兒整理續編的故事情節。(如:提示幼兒小貓變大後還會變小嗎?會發生哪些事情呢?)

活動建議

1.活動後,提供角色指偶投放到區角,讓幼兒跟着錄音講講故事,也可根據自己續編的內容,自制指偶在區角中操作講述。

2.活動中,也可讓幼兒用肢體(藉助身體的伸展)來表現小貓吃完酵母后,越變越大的形體,體驗變化的樂趣。

附:麪包房裏的貓

胖麪包師每天早晨很早很早就起牀去做麪包。他先在麪糰裏放上酵母讓麪糰慢慢脹起來,越變越大,再放到爐子裏去烤成麪包。

莫格是胖麪包師養的小貓,每天早上都到麪包房去捉老鼠。捉完老鼠,它就趴在爐子邊上打瞌睡。

這幾天,外面總是下大雨,小貓莫格追老鼠,淋得全身都溼透了。

胖麪包師心疼地用毛中把莫格擦乾,把酵母放到牛奶裏讓莫格喝下去。麪包師說:“莫格,你受涼了,吃一點酵母就不會感冒了。”莫格喝了有酵母的牛奶,又趴到爐子邊上打瞌睡。

睡着睡着,莫格的身體脹起來,越變越大,越變越大。

一開始莫格變得像綿羊一樣大。

後來它變得像馬一樣大。

再後來莫格變得像河馬一樣大。

莫格越變越大,麪包房裏都裝不下它了。莫格只好住到外面去。它擋在馬路上,汽車開不了,人也走不了。

麪包師只好帶着莫格往城外走去。他們走到一個山谷的.河邊,莫格餓得走不動了。

麪包師回去把麪包和麪團都拿來給它吃,莫格吃了以後,身體又脹起來,變得像一頭大象了。

莫格變得越大,越能吃,大家都來幫麪包師給莫格送吃的東西,莫格還是吃不飽。

莫格就趴在小河邊吃魚。天下雨,河水越漲越高。突然,山上衝下來洪水。不好!洪水衝到城市裏會把麪包師和大家的房子都沖塌的。想到這裏,莫格一下子就坐到河裏去,洪水擋住了。

麪包師跑去告訴大家,趕快躲到山坡上去。

莫格坐在山谷的河裏,擋住了洪水,它的後邊變成了一個大湖。

麪包師和大家趕快修水壩。高高的水壩修好後,莫格才從河裏出來。

它趴在山坡上看見面包房和其他的房子都好好的,心裏很開心。大家給莫格掛上了獎牌,上面寫着:越變越大的莫格,救了我們。

《麪包房裏的貓》反思:

故事對於孩子來說,是一個充滿好奇和想象的海洋,是幼兒學習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內容,有其一定的教育價值。因爲每個故事中所蘊涵的深意需要通過老師的挖掘和合理引導讓孩子獲得,教學中我帶領着學生圍繞主人公性格特點展開學習。

首先,開始部分,就是直接出示圖片,讓幼兒自主地欣賞掛圖,啓發幼兒重點觀察貓的變化,以這種方式讓幼兒先來猜測故事的內容,從而引起傾聽故事的興趣,爲講述故事做好了一個鋪墊。從畫面中也知道了貓是住在麪包房裏的,爲什麼會越變越大呢?讓孩子自由討論,從中得出了很多的答案,爲揭開故事謎底讓幼兒傾聽故事的注意力更集中了。

接下來,我是分段講述故事內容,對於孩子們的猜測,經過故事的講述,大家都認爲故事的發展是合情合理的,那麼在提問和對故事的理解上,孩子們都回答的非常好,不僅很完整,也鍛鍊口語表達能力,在大家都有把握的教學上,孩子們的主動性和大膽性得到了提高。最後,我故意放慢了講述的腳步,孩子們頓時傾聽的更爲認真,現場的氣氛也是非常安靜,大家都在等待老師故事的真相,原來貓躺在河上不是懶惰,不是影響別人,而是爲了擋住涌向城市的洪水,猜測的過程不但大大提高了幼兒對故事的興趣,而且這種行爲對大班孩子的觀察、思維、理解力上都有了進一步的挑戰。

在這個活動,我給予了孩子們足夠的想想和創編故事的空間,抓住莫格變大的特徵,鼓勵幼兒進行合理的想象,以此讓孩子意識到:任何人都能利用自身的優勢在某些方面幫助到大家,孩子們創編的內容很有趣,也能夠把握住莫格體形的特徵合理創編。

幼兒園教案及反思13

活動目標:

1、愉快地閱讀繪本,感受蘊含其中的誇張幽默。

2、願意介紹自己對故事的理解,大膽想象故事內容。

3、一起快樂地合作製作連環畫,體驗創作的樂趣。

4、理解繪本內容,記清主要情節,初步學習人物的簡單對話。

5、理解繪本內容,豐富相關詞彙。

活動重難點:

感受故事中神奇的想象,並能展開想象製作連環畫

知道故事的結構:前面是想象世界,後面是現實世界

活動準備:

1、大書

2、小書若干

3、空白連環畫紙,筆

4、PPT

活動過程:

1、PPT播放“玩遊戲”圖片,引起幼兒的興趣

師:有一個聰明的小男孩,他有很多奇特的想法,我們來看看他在想些什麼呢?

師:他想和誰玩什麼遊戲?

幼:和狐狸玩娃娃家。

幼:和袋鼠下棋。

幼:給大蟒蛇講故事。

幼:用螞蟻搭積木。

師:你想玩這樣的遊戲嗎?你想和誰玩什麼樣的遊戲?

幼:和小兔子玩娃娃家。

幼:和長頸鹿捉迷藏。

2、根據畫面大膽想象,講述自己的理解

師:小男孩還有奇特的想法,我們來看看吧!

師:啊呀!發生什麼事了?(起牀)

師:瞧!小男孩又想做什麼?

幼:大吊車把他拎起來。

幼:老虎給他穿衣服。

師:海豚幫他洗臉。

3、幼兒自主閱讀繪本

(1)自主閱讀猜測故事內容

師:書裏還有很多奇特的想法,請你們找一找。

師::你最喜歡小男孩的哪種想法?

(2)教師完整講述故事

師:其實小男孩的這些奇特想法都藏在了一個有趣的故事裏,這個故事的名字叫《啊哈!幼兒園》,我們來聽聽究竟是怎麼回事吧!

師:你們發現了嗎?這個故事裏除了小男孩奇特的想法,還有些什麼呢?

4、創編故事

師:再過幾天,我們就要從幼兒園畢業,進入小學一年級的生活,你們和小男孩一樣想過嗎?在小學裏誰是你的老師嗎?你的小學是什麼樣子的?你的小學在哪裏?誰是你的新朋友?(每組一個創編內容)

師:和你一組的小朋友討論一下,我們來比比哪組的想法最奇特?

師:你們的想法真有趣,我們來把它畫下來吧!

師:老師給你們準備了空白的'連環畫紙,把你們剛剛編的故事畫在小紙片上,然後帖在連環畫紙上。

師:請你們介紹一下自己的故事吧!

5、結束活動

師:小朋友的想法很奇特,我們把它也做成一本有趣的故事書吧!書的名字叫《啊哈,小學》

師:我們回到教師繼續把這本書完成吧!

活動反思:

由於故事的想象奇特,所以引起了孩子濃濃的閱讀興趣。通過教師的啓發、引導,幼兒能夠大膽想象幼兒園裏各種神奇的生活情境,並且能夠認真投入到自主閱讀的過程中,每個孩子在自己閱讀小書的時候,都能仔細地觀察畫面,並且準確的把想象部分內容描述出來,很好的突破本次活動的重點。

分析教師在教育教學中語言組織方面有所欠缺,既然是早期閱讀,那麼在整個組織過程中就應該運用一些故事中優美的語言來貫穿整個活動,而這個故事的句式就是:你想過……,其實呢…….。

在突破活動的難點時,教師運用通過集體閱讀故事大書,自主觀察的方法,幼兒很難發現故事的結構:前面是想象世界,後面是現實世界。因爲在幼兒自主閱讀的過程中,教師用白紙把現實部分擋住了,幼兒沒有充分接觸到完整的故事內容,應該讓幼兒接觸到完整的故事內容,突破難點。

既然是大班幼兒,那麼在創編連環畫的過程中幼兒可以自由選擇自己想創編的內容,教師不需要給每組指定好創編內容。

幼兒園教案及反思14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以及故事中“漏”的實際含義。

2、細緻觀察畫面,對角色的心理活動進行猜測與推理,並大膽表述。

3、感受故事有趣的情節,萌發對民間故事的興趣。

4、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

5、萌發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活動準備:

故事PPT

活動過程:

一、觀察封面,激發幼兒閱讀興趣。

1、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本繪本圖書,在這本繪本圖書的封面上你看到了什麼?

2、師:老爺爺、老奶奶在幹嘛?爲什麼擡頭?表情是什麼樣?

3、師:到底發生了什麼事讓爺爺奶奶這樣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聽一聽。

二、播放PPT,觀察圖片,瞭解故事。

1、出示圖片。師:看,有個什麼動物呀?驢長的怎麼樣?除了驢還有誰?

2、師講述故事第一段:從前有座驢背山,山腰間住着個王老漢,王老漢家養了一頭大胖驢。

3、出示圖片。師:這時,誰來了。還有誰?他會是誰呢?爲什麼是小偷?(瞧那賊溜溜的眼睛像什麼人啊?)

4、出示圖片。師:老虎和小偷看到了這麼肥的的驢心裏都是怎麼想的?(幼兒講述,師貼圖。)

5、出示課件圖片。師:晚上。他們來了。老虎怎麼來?(偷偷摸摸,趴着來的。)小偷怎麼來?眼睛爲什麼向後看?(東張西望)爲社麼戴帽子?(模仿小偷的動作。)

6、出示圖片:老虎在幹什麼?(牆破了,挖牆角)小偷在幹什麼?(屋頂上,扒開屋頂)

7、出示圖片。王老漢被驚醒了,起牀了。奶奶呢?(有點醒,半夢半醒)。奶奶說:xxxxx。那漏是什麼意思呢?

8、老虎明白漏的意思嗎?從哪裏看出來的。(什麼情況下才抓這頭啊!)小偷呢?師講述老虎和小偷的心裏活動。

9、出示圖片。小偷掉那裏?從哪裏看出來?他們倆嚇的`邊跑邊喊:“哎呀,是漏啊。”他們認爲漏是什麼?(旋風 石頭)

10、下雨了,老虎和小偷還想着大胖驢,一回頭老虎和小偷碰了面,老虎認爲誰是漏,小偷認爲誰是漏。遇到後她們心裏怎麼樣。

三、完整閱讀,找出故事的結局。

1、師:故事還沒有完,大胖驢被吃掉、偷走了嗎?你從哪兒知道的?這漏到底是什麼呢?

2、師:這個故事中的老虎和小偷怎麼樣?真愚蠢真笨,這故事可真有趣,真搞笑。

3、師:今天老師講的這個故事的名字叫《漏》。老師示範書寫“漏”邊說邊講解漏子的結構。

活動反思:

這個繪本選自中國民間故事“漏”,爲了貼切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語言發展特點,故事中的語言比較兒童化合生活化,其中的一些像聲詞,如:骨碌骨碌、悉悉索索、沙沙等既生動形象又能引起幼兒的閱讀興趣。在整個故事中“漏”作爲貫穿故事始終的一條主線,因此孩子對“漏”其後的背景理解很重要。只有當孩子在相對熟悉的背景下理解故事時,纔會投入到對些許不熟悉的情節邏輯中隱藏線索的察覺和思考之中。在現實生活中幼兒已經很少接觸到房屋漏雨這樣的現象,對於“漏”雨缺少直觀的認識,所以要讓孩子先弄懂什麼是漏。孩子只有理解了什麼是“漏”,才能理解故事的有趣情節和其中的詼諧幽默之處。我在這個環節準備了玩沙的篩子,當孩子們分不清是“漏”還是“肉”時,我讓孩子觀察“沙子從篩子裏漏下來的情景”,當我再問孩子們:“知道什麼是漏了嗎?”他們異口同聲地說:“漏沙的漏”。

故事《漏》中有三處精彩的畫面,分別是情節推進發展的三個**段:一是小偷從屋頂緊張摔落到老虎背;二是小偷和老虎因爲害怕狂奔撞樹後復又被雨淋後回頭的相視;三是最終滾落山坡後的直面相對。而這三幅圖中的僅有的人物語言分別就是三句話:哎呀,是漏呀!啊,“漏”又來了!“漏”啊!三句話在三種不同的情境下,三次分別從小偷和老虎的嘴裏說出,一次比一次滑稽、一次比一次幽默、也一次又一次的將故事推向趣味的極致。

在活動的結尾,將漢字“漏”用畫圖的形式演繹出來:這是一個房子,外面下雨了,裏面也有雨,這個字念什麼?孩子們大聲地說:“漏”,激發孩子們對中國漢字的喜愛之情。如果我能在像聲詞,如:骨碌骨碌、悉悉索索、沙沙等地方插入相應的音效,可能會更加吸引孩子的感官。

小百科:漏是指物體由孔或縫透過。

幼兒園教案及反思15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多感官參與創新思維活動,體驗參與集體遊戲的樂趣

2、激發幼兒大膽說出自己的觀點,培養求異思維的習慣及初步的創新意識。

3、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與辯論能力。

4、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運用自己喜歡的的方式表達表現。

【活動準備】

物品各種若干、用廢舊物品製作的玩具若干、課件、製作玩具的廢舊物品材料若干。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

出示手偶小熊:小朋友,看這是誰?今天呀小熊過生日,要請好多的小動物一起來慶祝呢。看都有誰,他們在做什麼?

(二)出示課件,欣賞故事《小熊過生日》

1、結合課件講故事:

第一幅:畫面上的小動物在幹什麼?幼兒1:在共同舉杯祝小熊生日快樂。幼兒2:在喝飲料。

第二幅:小兔和小狗怎麼了,它們在爭論什麼呢?小狗說:易拉罐喝完就沒用了,扔到垃圾桶就好了。小兔說:不是的,易拉罐還可以做筆筒。

第三幅:他們吃完飯又做了些什麼?面對一堆鉛筆屑他們又在討論什麼呢?

第四幅:哦,原來小狗說:鉛筆屑是垃圾,丟在地上是不衛生的,而小兔說:鉛筆屑可以做裝飾畫。

2、教師小結:引導幼兒簡單總結故事內容,讓幼兒初步瞭解原來任何一件物品都有他好的一面和不好的一面,從不同的角度看就會有不同的說法。

(三)遊戲:從不同角度說

1、小朋友你們見過什麼樣的物品?它們的優點有多少?缺點有多少呢?請小朋友也來玩玩這個“從不同角度說”的遊戲,好嗎?

孩子們回答。

教師總結:有煙盒、藥盒、火柴盒、粉筆盒、鞋盒等,紙杯、掛曆紙、蛋殼、舊電池、酸奶瓶、VCD片、玉米秸、竹竿等。

2、小朋友,你們真聰明,現在我們一起來看課件:

請幼兒觀看物品,並請倆個幼兒分別說出他們不同的.觀點,從不同角度說出該物品好的一面和不好的一面,說得越多越好,觀點越新穎越好。培養幼兒求異思維習慣。

教師小結:

小朋友,任何東西從不同的角度看就會有不同的作用,你們千萬不要小看身邊任何一件看似沒用的東西,說不定用處可大了,所以,以後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事情要從多個角度去看,去想。

(四)組合創新和分組操作:

小小設計師《我來變》

你們喜歡當一名小小設計師嗎?(喜歡)那我們一起動動小手選擇不同的廢舊材料物品設計有趣的作品,比比誰設計的作品新穎獨特。(幼兒操作,老師巡迴指導)

引導幼兒用不同的物品,通過畫、剪、粘貼、包裝等組合創新出新穎獨特的玩具和物品。從中體驗成功的樂趣。

(五)活動結束:

作品展,對孩子的創新設計加以肯定和鼓勵。

【活動反思】

用不同的知識解答應用題一課是引導學生靈活運用已學的知識來解答應用題,主要是比的關係,分數關係,倍數關係三種分析方法。雖然方法不相同,但是這三種關係之間是可以相互轉化的。根據這些數量間的轉化,就可以靈活運用不同的知識來解答一道應用題。

引入部分,我創造了一個情景:計算機報名參加比賽,據張老師統計男女生人數比5:2,由此讓學生說出知道相關數學信息,由此學生了解是比的關係,分數關係,倍數關係,由此近於新課,問題是在小結時,我的總結不到位,比分數倍數是可以互相轉化。雖然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學生認識到倍數關係分數關係比的關係可以相互轉化。在後面具體解題過程中能夠從從角度解應用題,達到了我設計的目的,在那道練習中,學生已經突破了轉化數量關係這個難點,由此得出了我都沒有預料到的多種解法。

例題爲了貼近生活,所以沒有用課本上的例題,而是改編成學生身邊的事情,雖說數字沒變,但內容改編了之後學生很感興趣,比原題感覺要輕鬆,讓學生根據題目中的數量關係轉化得到另幾種關係後就放手讓學生分組自由解答,我在巡視的時候特意加以引導,基本上人人有不同解法,最多學生得到了9種的解法,我巡視中發現做不出來或做得的不錯也能說不清楚的學生就引導學生畫圖,對後面集體訂正講解的時候效果很好,學生說的清楚,大家聽得明白。

課後練習中我還是改編已知條件男生和全班人數比5:7,目的便於學生加深理解。最後安排的練習頗有難度,是判斷一道應用題的幾種解法哪種是對的,哪種是錯的,錯在哪裏。因爲放給學生思考的時間很短,所以效果不是很好,所以這個練習應該怎樣設計還有待商榷。

課後收穫:課前引導部分鋪墊做的好,課上的重難點就容易突破。例題過於死板,要更加貼近生活,可以大膽修改。

課後困惑:應用題的複習課,練習應該怎樣設計?因爲要留給學生思考分析時間,練習量少而精,我覺得練習設計還存在問題不顧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