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實用的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彙編七篇

實用的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彙編七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9W 次

作爲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教案應該怎麼寫纔好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7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實用的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彙編七篇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認知目標:觀察春天的花與鳥,激發幼兒對動、植物的興趣。

技能目標:學唱兒歌《春天》,感受春天的美。

情感目標:體驗春天給人們帶來的'快樂。

活動重點

引導幼兒在活動中如何與同伴相處活動難點用肢體動作表現歌曲活動準備前經驗準備:帶領幼兒到戶外觀察過春天的景象物質準備:與春天有關的圖片(小鳥、花、蝴蝶、蜜蜂等)

活動過程

基本環節:

活動一:花兒開了,鳥兒叫了1、學念兒歌“春天說了些什麼?”

2、帶幼兒到戶外觀察:觀察花朵、樹葉、小鳥、小草等。

3、學唱歌曲“春天”(附教材)

4、粘貼:“春天來了”,可作展出用。

5、手工:柳條與花朵(縐紙)懸掛在教室中。

活動二:小朋友樂了

(1)引出春遊

①幼兒自選動物頭飾,說出自己表演的角色名稱。

②語言引導:你們想幹什麼?到哪裏去?怎麼去?

③遊戲活動:小動物上公共汽車

(2)春遊途中

①遊戲“點名”,要求被喊到的小動物用叫聲回答。

②設置情景:小貓、小狗想上車。

③幼兒交往:

a)招呼小貓小狗;

b)給小貓小狗讓座。

(3)解決問題

①老師扮演熊婆婆的角色,提出問題:熊婆婆不想去春遊,她要去看病。

②幼兒討論:

a)熊婆婆上醫院和小動物春遊哪件事情重要?爲什麼?

b)怎麼幫助熊婆婆?

③角色交往:

a)安慰熊婆婆;

b)送熊婆婆上醫院。

(4)引導講評

①幫助別人是件最快樂的事,誇獎各位小朋友。

②回家告訴父母:春遊途中做了哪些好事?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瞭解郵局及工作人員的工作特點。

2、學習有重點地表達自己的見解,傾聽同伴的介紹。

3、養成敢想敢做、勤學、樂學的良好素質。

4、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活動準備:

1、拍攝郵局的照片並製作成多媒體

2、製作的郵筒一個

活動預設過程:

1、 回憶交流,提問問題:

--"上次我們在大馬路上看到了郵筒,也知道了郵筒裏的信都要拿到郵局去,然後由郵遞員去送信的,對嗎?那小朋友們去過郵局嗎?

你們到郵局去幹什麼呢?"

2、 出示圖片,梳理對郵局的認識師生共同討論自己對郵局的認識:

--"郵局的標誌性顏色是什麼?"(顏色)"郵局的標誌是怎麼樣的呀?""郵局有哪些功能呢?"(可以寄信、寄包裹、存錢、取錢、打電話、訂報紙雜誌、帶收煤氣、電話、自來水費等。)"看一下照片,郵局裏都有些什麼呢?"(有郵箱、有稱、有電腦、有桌子等)"圖片上的'這個人在幹什麼?"(寄包裹)爲什麼這裏有個稱啊?稱是用來幹什麼的呢?""這裏的人們在幹嗎?"(儲蓄業務)

3、 瞭解郵局工作人員的工作情況:

"這張照片上工作人員在幹什麼?"(辦理包裹業務)"這張照片上的叔叔在幹什麼?"(辦理快遞業務)"那這個阿姨又在做什麼呢?"(辦理儲蓄業務)原來啊,郵局的叔叔阿姨們都有各自的工作崗位,做的事情都是不。一樣的。

活動反思:

瞭解郵局的特點和郵局與人們生活的關係,難點是掌握寄信的步驟,在綜合活動中提高閱讀能力和語言能力。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欣賞中國古典建築和外國的建築,初步瞭解中外建築的風格與特點。

2、通過收集各種建築圖片以及佈置展覽,豐富對中外建築特徵的認識,並用語言大膽地講述自己的感受。

關注各種經典建築物,對豐富多樣的建築開始產生興趣。

 活動準備:人手一冊,實物展示儀一臺

活動過程:

一、音樂活動“數高樓”引出主題

1、教師帶領幼兒隨着音樂開展音樂遊戲“數高樓”

2、師:剛纔,我們小朋友數了許多高樓,這裏還有許多有趣的建築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二、引導幼兒觀察畫面,分別感知中國和外國的建築。

1、看圖說說:圖片上建築是什麼樣子的?你喜歡哪一座建築物?喜他什麼地方?

2、引導幼兒觀察外國建築,說說,外國建築是怎麼樣的?

三、討論活動;外國建築與中國建築有什麼不同?

四、教師重點介紹中國古建築的5個特點:

1、中國古典建築以木材、磚瓦爲主要建築材料,以木結構結構爲主要的結構方式。

2、中國古代建築的.平面佈局具有一種簡明的組織規律。

3、中國古代建築造型優美。

4、中國古代建築的裝飾豐富多彩。

5、中國古代建築特別注意跟周圍自然環境的協調。

五、師生共同佈置“各種各樣的建築”專欄,感知交流不同風格的建築藝術。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能認識並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緒情感以及原因

2、學會恰當表達自己的情緒,並找到轉移壞情緒的方法

3、願意分享身邊的人對改善自己情緒的幫助,感受與人交往的意義

4、讓幼兒知道愉快有益於身體健康。

5、學會保持愉快的心情,培養幼兒熱愛生活,快樂生活的良好情感。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讀過小豬和小象系列繪本

物質準備:心情表情貼紙若干、繪本故事ppt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師:小朋友們,大家還記得小象和小豬這一對好朋友嗎?就在前幾天,小豬畫了它每天的心情預告表,他記錄了每天發生的事情,但是不小心把對應的心情貼紙給打亂了,大家一起來幫幫他吧!

教師出示表情貼紙以及發生的事件圖片,讓幼兒進行對應的連線,引導幼兒描述並思考原因。

小結:通過小豬每天心情預報的回放我們可以看到,週一時候的小豬是悶悶不樂的,因爲這是一週上課的第一天,於是小豬給悶悶不樂的自己畫了一個不開心的表情,並在旁邊用灰色的陰天來表示;週二的小豬心情晴多雲轉晴,因爲喜歡的安安老師獎勵了他一支漂亮的`筆;週三小豬上學的時候發現弄丟了老師給他的那支筆,他大哭起來,於是週三就是黑沉沉的暴雨風氣;週四小豬迎來自己最有興趣的戶外運動課,顯得十分高興,但是他在運動過程中不小心摔了一跤,他的心情從晴天變成了大雨天氣,週五的時候小豬又快樂起來了,因爲明天就是週末,他和小象約好了要一起出去遊玩,我們可以看到小豬的心情預報表情旁邊出現了一條美麗的彩虹。

(二)繪製心情預報表讓小朋友製作動手製作自己的一週心情預報,並與同伴分享交流。

師:小朋友們都能夠認識掌握自己每天的心情,並都能把他們描繪出來,這可真棒。大家都有自己的每天的心情預報表了,無論是晴天,還是多雲天,暴雨天,或者是晴轉多雲,都是很正常的情緒。但是如果一週裏面的心情是壞天氣多過好天氣的話,小朋友們可得注意了,因爲壞天氣如果一直不消失,可是看不到彩虹的哦。

(三)一起去玩吧教師講述繪本,感受故事情境師:小象和小豬約好星期六出去玩,他們正準備玩耍的時候,一滴雨珠"啪嗒"落在小豬頭上。看到小豬高昂的興致突然轉向焦躁和絕望,小象展開一隻耳朵爲她遮雨。不過很快,雨中出現兩條快樂的小蚯蚓,於是小豬和小象也要在下雨天尋找快樂。

教師提問:爲什麼小豬不開心,爲什麼後面他又重新開心起來。

幫助幼兒瞭解朋友的重要性,並分享周圍的人爲自己的心情都提供了怎樣的幫助。

小結:我們要正確對待自己的情緒,設法擺脫壞心情,重新使自己快樂起來。小豬有了小象在旁邊一直鼓勵幫助他,因爲身邊有許許多多愛自己的人,所以我們的生活可以看到美麗的彩虹。

活動延伸

鼓勵幼兒堅持每天繪製自己的心情預報圖並與爸爸媽媽進行交流分享,思考並找到讓每天的壞心情變好的方法,培養積極樂觀的心態。

活動反思

我想從活動設計上和活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自我分析一下。

1、本次活動將天氣和心情結合起來,巧妙地將幼兒感受別人情緒與天氣預報聯繫起來,同時設計提出問題,讓孩子投入到情景中去,更好的體驗和感受各種變化的心情。

2、活動過程中,我注意用我的語言和眼神與孩子進行交流,爲他們創設了一種積極、主動的活動氛圍,充分調動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但對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方面的培養不是很好,應進一步加強。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5

活動意圖:

爲了推進和提高幼兒文明禮儀素養,園內開展了各種禮儀活動。每個班級都在用心的培養孩子的禮儀教育。大班最近推出十字文明用語大比拼,請、謝謝、對不起、您好、再見。爲了讓孩子更好地學好文明用語,我們用繪畫和手工相結合的形式做成一面面禮儀彩旗,送給街上的叔叔、阿姨、爺爺、奶奶,。另外,我們還開展了禮儀畫展,讓禮儀之花遍地開。

活動目標:

1、通過禮儀伴我行的活動,讓幼兒充分感受集體外出的興奮和喜悅。

2、幼兒學會使用十字文明用語"請、謝謝、對不起、您好、再見",能用繪畫手工的形式表現出來,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3、學習禮儀三字歌,能整齊流利的集體朗誦。

4、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

5、能認真傾聽同伴發言,且能獨立地進行操作活動

活動準備:

1、各色彩紙背面是文明用語,正面是幼兒作畫,用筷子做成彩旗。

2、各班學會禮儀三字歌。

3、注意出遊安全。

活動過程:

一、穩定幼兒情緒,做好準備工作。

上午8:45在幼兒園集合清點人數,9:00準時出發。工作人員和老師做好安全工作。

二、帶領幼兒排整齊隊伍,提醒幼兒注意安全,關注個別幼兒。鼓勵幼兒獨立行走,不跑跳、不推擠、不掉隊!

三、活動安排

1、每班幼兒人手一面彩旗,整齊排好隊出發。

2、每班輪流朗誦禮儀三字歌。《我會排隊》《紅綠燈》《行走》《環保小衛士》

3、到指定地點,把禮儀彩旗送給路人。

4、幼兒與路人合影,老師與幼兒進行合影。

四、活動結束

1、老師清點人數,帶隊回幼兒園。在返回的路上,老師要鼓勵幼兒堅持的原則。

2、組內通訊員及時發表新聞,年級組長完成大班禮儀活動小結。

活動延伸:

禮儀畫展。

活動反思:

對學生進行文明禮儀教育,是一個巨大的工程。講文明、有禮貌、重禮儀是孩子們健康成長的需要,是他們個人內在修養的表現,也是他們將來走向社會人際交往的必備素質。如果從一點一滴做起,從小養成了良好的文明禮貌行爲習慣,將來在社會生活和工作中,就能受到別人的尊重,就能建立一種良好的人際關係,就能成就一番大事業。要從小抓好這一教育,因爲不僅關係着一個少年兒童的'健康成長,更關係着我們中華民族的文明程度。爲了繼承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今天在四(2)班召開了一次主題班會。這次主題班會總的來說是開得比較成功的。這次的活動目的是通過活動,使學生懂得我們中華民族是世界聞名的“禮儀之邦”,講文明禮貌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是做人的美德,更是一個現代文明人必須具備的美德;通過主題班會活動,使學生繼承優良傳統美德,增強愛國情感,從小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初步樹立社會責任感;把禮儀常規貫穿到情景劇、小品、講故事、朗誦等各種表演形式之中,讓學生受到情趣的薰陶和思想品德的教育。這次主題班會我從三個方面切入主題,分別是校園禮儀、家庭禮儀、社會禮儀。學生在觀看錶演之後說收穫說感受,使學生受到情趣的薰陶和思想品德的教育。同學們能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說出一些熟悉的禮貌用語,課前的準備活動學生也積極參與進來,學生覺得主題班會的形式很好,樂意參與到活動中來,連平時從不發言的學生也搶着說,

搶着演,讓他們體會到了成功的喜悅。課後的時間裏,學生也能把禮貌用語常掛在嘴邊,文明之花開遍班級。當然,也有小部分學生自覺性不夠,只能堅持很短的時間,一旦沒有提醒,他們就會忘記,尤其是在上放學路上,不能主動向老師問早、問好。同學之間沒能禮貌相讓、使用禮貌用語。其實要真正讓文明禮儀之花開遍班級、開遍校園,不能只靠一節班會課的,而應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常抓不懈。

小百科:文明,是有史以來沉澱下來的,有益增強人類對客觀世界的適應和認知、符合人類精神追求、能被絕大多數人認可和接受的人文精神、發明創造以及公序良俗的總和。文明是使人類脫離野蠻狀態的所有社會行爲和自然行爲構成的集合,這些集合至少包括了以下要素:家族觀念、工具、語言、文字、信仰、宗教觀念、法律、城邦和國家等等。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6

活動目的:

1、通過讓幼兒親自參與講評自己周圍的好事,加深他們對“好事”的理解。

2、讓幼兒知道幫助別人做事,會使別人快樂的道理。

3、激發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表達、交流的興趣。

4、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

活動準備:

1、 將小朋友中典型的好事繪製成若干張圖片(內容爲:掃地、擦牆、大姐姐幫小弟弟繫鞋帶、關水龍頭等)。

2、 用紙盒自制“電視屏幕”。

3、 歌曲《幼兒園裏好事多》的錄音磁帶,錄音機。

4、 木偶小猴子一隻。

活動過程:

一、 播放歌曲《幼兒園裏好事多》,師生一起進行即興的歌表演,誘發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情緒。

二、 出示木偶小猴子,告訴幼兒,小猴今天帶來了一盤錄像帶,錄像帶中說的是小朋友們的事情,請大家評論一下:這些小朋友做了什麼事,是不是好事。

1、 出示每一幅圖的內容,引導幼兒用評價的方法識別好事。

(1)圖片中的小朋友做的是什麼事情?

(2)他(她)做得是好事嗎?

(3)爲什麼說是好事?(好事是給別人帶來快樂、使人滿意的事情)。

2、 播放幼兒的父母反映自己孩子在家做好事情況的`錄音,進一步加深幼兒對好事的理解。

三、 教師以小猴子的口吻說:小朋友在家裏和幼兒園裏做了那麼多的好事,我很高興。我們一起演唱《幼兒園裏好事多》這首歌吧。

表揚做好事的孩子,使幼兒再次體驗到做好事的愉悅,初步體驗到別人快樂我才快樂的美好情感。

四、 鼓勵小朋友多做使別人快樂的好事。

活動反思:

小桌子,誰擦的。小椅子,誰擺的……”現在每當彈起這首歌時教室裏總能響起孩子們愉快的歌聲和在間奏時的拍手聲。雖然孩子們的節奏打的並沒有那麼準,但是每次聽到,都會覺得好聽。

現在覺得很好的,其實當時在備課的時候有很多的顧慮,不過也正是這些顧慮成就了今天的這堂課。

一:孩子記不住歌詞怎麼辦?

在第一次上這節課的時候,對於孩子們來說,學唱是重點。在這個環節上,我充分利用了課件的方便,把歌詞清晰的展現在孩子面前:首先,把整首歌曲分成兩個部分來學習,第一部分是前四句,第二部分是後四句。然後,把每句歌詞單獨做成一頁,分句出示,分別學會後,再出示一張第一部分完整的歌詞請幼兒完整的學一遍,第一部分學完後,再用同樣的方法學習第二段。最後,出示完整的歌詞。這樣一來,同一首歌詞在幼兒的腦子裏記憶了三遍,而且三遍是層層遞進層層擴展的關係,所以在最後完整演唱歌曲時,歌詞就輕而易舉的被孩子唱了出來。

二:孩子不認真唱怎麼辦?

在教學中如何讓孩子在每一次唱歌時都能保持正確的坐姿演唱呢。這很大程度上需要老師不斷的提醒和鼓勵,在平時唱歌的時候,我就告訴孩子“要像小松樹一樣坐的直直的,小松樹越高唱出來的聲音就越好聽”,久而久之,只要我一說“小松樹”三個字,班裏的孩子就會馬上挺直小腰板坐直準備好要開始唱歌了。在唱歌時,也要及時的提醒孩子“小嘴巴張的圓圓的像朵小花一樣”,這些形象的比喻是孩子們喜歡的接受方式,在坐好的同時,注意力也集中了。

其實,我所遇到的每一節課都會出現很多的問題和困惑,這堂課想到了這幾點,也許下堂課就會出現不同的問題。然而,正是通過解決這些讓我煩惱憂愁的問題,使我從中收穫了很多教學上的方法和經驗,也許很多方法並不一定適用於每一堂課,但是正是這些大大小小的反饋和收穫讓我的教學思路越來越清晰,上課時的感覺也越來越順暢,從而讓我與孩子們之間的每一次交流與互動都變得越來越有默契。

小百科:幼兒園,原稱勘兒園,是幾百年前從普魯士引進的體制。舊稱蒙養園、幼稚園,爲一種學前教育機構,用於對幼兒集中進行保育和教育,通常接納三至五週歲的幼兒。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7

說一說:

小朋友,你有長處嗎?你的長處是什麼呢?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長處,你該如何向別人學習,使自己的長處越來越多呢?

聽一聽:

故事:《小河馬找長處》

森林裏進行“看誰本領大”的比賽,許多動物都得了獎。小鳥得了唱歌獎,小猴得了爬樹獎,小鹿得了跑步獎。可是小河馬在各項比賽中都輸了,他羞得滿臉通紅,悄悄地躲在草叢中哭了起來:“我,我真沒長處。”

樹上的小鳥看見了說:“別哭,別哭,各人都有自己的長處,我看你嘴巴很大,就跟我學唱歌吧!”小河馬一聽高興極了,就中跟着小鳥學唱歌,可是,他的大嗓門讓大家捂起耳朵說:“真難聽,真難聽。”小河馬難過得流出了眼淚。

小猴子看見了說:“別哭,別哭,我看你的腿長得挺粗壯,就跟我學爬樹吧。”小河馬就跟着小猴學爬樹,可是爬呀,爬呀,怎麼也爬不上去。小河馬傷心地哭了:“我,我真沒用。”

小鹿跑過來對他說:“別哭,別哭,我看你力氣挺大,就跟我學跑步吧。”小河馬就跟着小鹿學跑步,剛跑了一會兒,就累得直喘氣:“我,我真沒長處。”

小河馬沒精打采地來到河邊,這時一隻小松鼠來了。小松鼠對小河馬說:“河馬大哥,你力氣很大,又會游泳,請你幫我過河吧!”

小河馬樂意極了,他馱着小松鼠過了河。小松鼠說:“河馬大哥,謝謝你,你真有本領。”小河馬終於找到了自己的長處,它高興地說:“原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於是他在河邊設了服務站,掛了一塊牌子“免費渡河”。

找一找:

通過各種操作

不錯的活動,利用故事引導幼兒找找自己的長處。

想一想:

1、小河馬爲什麼哭?小河馬找到了自己的長處嗎?它的長處是什麼?

2、你找到了自己的長處,發現別人的長處了嗎?

演一演:

誇誇我的長處

記住:每個人都有長處,每個人都要有自信心。

大班《我也有長處》活動設計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利用故事,幫助個別幼兒發現自己的長處,培養幼兒的自信心。

2、鼓勵幼兒找出自己的長處,並能發現別人的長處,培養幼兒間相互學習的良好品質。

理論分析:

找長處,就是要幫助幼兒樹立自信心。自信心是在實踐活動中通過各種親身體驗及適當的教育形成的。只有通過各種活動,在實踐中積累成功或失敗的體驗,才能對自己的能力有所認識,才能使幼兒的身心得到全面和諧的發展。

活動準備:

1、故事《小河馬找長處》

2、各種物品,每桌若干,如繩子、皮球、白紙、油畫棒、剪刀等。

3、幼兒操作材料《我也有長處》

活動過程:

一、讓個別幼兒嘗試操作,引入課題。

1、小朋友,我這兒有繩子、皮球,你會玩嗎?你準備怎麼玩?

2、老師這兒有一張白紙,你能讓它來變魔術嗎?你準備怎麼變?

3、老師教了小朋友很多歌曲、兒歌和舞蹈,你能露一手嗎?

過渡:剛纔的小朋友的本領可真大,有的會跳繩,有的

不錯的會念兒歌,有本領就是有長處,其他小朋友想不想來找找自己的長處呢?

二、鼓勵幼兒說出自己的長處,並發現別人的長處。

1、請小朋友任意選桌子上的物品玩耍或製作,找找自己的長處。

(集體進行操作活動)

2、請小朋友說說剛纔是如何操作的?並說說你自己的長處是什麼?

(個別幼兒交流)

3、剛纔的××和××都說出了自己的長處。下面請小朋友互相說說自己的長處是什麼? (分組交流)

4、你發現了別人的長處嗎?他們的長處是什麼?別人有了長處,你該如何向他們學習呢? (個別交流)

過渡:剛纔的許多小朋友都說出了自己的長處,還發現了別人的長處。可是老師發現××和××沒有說,他們到底有沒有長處呢?

三、利用故事《小河馬找長處》,幫助個別幼兒找長處,啓發幼兒知道每個人都有長處的道理。

1、講述故事《小河馬找長處》

2、想想說說:小河馬爲什麼哭?小河馬在各項比賽中都輸了,心裏感到怎樣?它傷心地說了什麼?小河馬有長處嗎?它的長處是什麼?小河馬懂得了什麼道理?

3、小河馬明白了一個道理也找到了自己的長處。那麼××和××小朋友,現在你們有沒有找到自己的長處呢?你們的長處是什麼呢?

4、小結:小動物有自己的長處,每個小朋友也有自己的長處,而且每個人的長處可能是不一樣的,所以我們要互相學習,做個聰明能幹的小朋友。

過渡:小朋友都找到了自己的長處,開心嗎?讓我們來做做演演。

四、做做、演演:誇誇我的長處

請小朋友邊說自己的長處,邊用動作表示。

(互相表演或分組表演)

活動延伸:

1、觀看幼兒操作材料“我也有長處”,並找出與自己長處相同的畫面,在旁邊打“√”。

2、建立“誇誇我的長處”欄目,鼓勵幼兒在平時互相學習,取長補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