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實用】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範文合集8篇

【實用】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範文合集8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7W 次

作爲一位傑出的老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8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實用】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範文合集8篇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認識半圓和橢圓,能從許多圖形中找出這兩種圖形,並能點數其數量。

2.能從活動中體驗圓與半圓、橢圓之間的異同,拼出自己感興趣的物體。

3.培養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圓,半圓,橢圓,數量若干(每種同類圖形的大小,顏色有區別,如有紅圓,綠圓,大圓小圓等)。

2.用幾種圖形拼成的金魚、熊貓等。

3.操作材料每人一份。

活動過程:

一、認識半圓和橢圓,區分他們與圓的不同。

1.認識半圓,並與圓做比較。

(出示圓)這是什麼?圓寶寶會變魔術,看看他變成了什麼?半圓和圓有什麼不一樣?

2.認識橢圓並與圓做比較。

圓寶寶又要變了,現在又變成了什麼?

(出示橢圓)誰知道這個圖形叫什麼?橢圓和圓有什麼不同?

二、遊戲:看誰拿的對。

遊戲:每個幼兒手拿一個圓形(圓、半圓或橢圓)。

例如:教師說圓寶寶,手拿圓形的小朋友把手舉高並大聲說我是圓形。

三、在拼貼的圖形中找出半圓和橢圓,並用電子錶現其數量。

1.出示拼貼好的金魚,讓幼兒找一找哪裏是半圓和橢圓,並能數出他的.圓、半圓和橢圓的數量,並用數字來表示。

2.出示拼貼好的熊貓,讓幼兒找一找哪裏是半圓哪裏是橢圓形,並能數出他的圓、半圓和橢圓的數量,並用數字來表示。

四、幼兒操作,展示幼兒作品。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2

一.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在活動中能感知3以內的數量,能夠手口一致的點數

2.學習按數量來分配,感知3以內數量的相應物品的.排列順序

二.活動準備:

小籃子三個(籃子上分別印有1~3的點子),動物卡片,食物卡片.

三.活動過程:

1. 集體活動.

1)學習手口一致的點數.

a. 學習手口一致的點數,點小籃子的數量和籃子上的點數.

T: 小朋友來看一看這兒有幾個籃子啊?

S: 有三個

T: 那我們來看看這個籃子上有幾個小黃點啊?

S: 一個(兩個,三個)

2) 按數量物品匹配

a. 再次引導幼兒觀察籃子上的點數,數一數每個籃子上的點子.

b.引導幼兒將食物送入相應點數的籃子中去(如.一塊餅乾住一個點子的籃子中)

c.引導幼兒說X塊餅乾在X個點子的籃子中.

2. 幼兒操作活動

1)送食物

引導幼兒將按籃子中的動物數量送食物,完成後說一說,如 “X條小魚有X碗米飯”

2) 檢查幼兒完成的效果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3

一、活動目標:

1、學習用自然測量的方法量長方形的邊長,感知長方形的特徵,並能找出生活中與長方形相似的物體。

2、比較正方形與長方形的異同。

3、培養幼兒的注意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二、活動準備:

長、正方形卡紙各1(長方形的寬和正方形的邊長一樣長),長短、粗細相同的紅色、綠色小棒各1根,其長度爲長方形的寬的一半。

三、活動過程:

(一)複習認識正方形。

1、教師出示正方形卡紙,提問:這是什麼圖形?正方形是什麼樣子的?

2、你們怎麼知道正方形的四條邊是一樣長?除了用眼睛看還有什麼辦法可以知道?(將正方形粘貼在黑板上,示範用小棒測量正方形的邊)

(二)測量長方形。

1、教師出示長方形卡片,提問:這是什麼圖形?它和正方形有什麼不同的地方?有什麼相同的地方呢?

(教師在長方形卡片後面粘貼上磁釘,在黑板上展示長方形,並在黑板上演示長方形的特徵並和正方形卡片進行重疊比較。初步瞭解長方形和正方形一樣有四個一樣大的角,但四條邊不一樣長。)

2、教師出示紅色、綠色小棒,演示並驗證這兩根小棒一樣長。

3、小朋友想不想量一量長方形的邊長呢?教師演示測量長方形的邊:將紅色小棒的一頭與邊對齊,不能超出也不能有空隙,小棒和邊要靠在一起,接下去拿綠色的小棒緊靠紅色的小棒,不能重疊在一起,也不能有空隙,第三部將前面的空色小棒取出姐在綠色小棒後面,記住一共比劃了幾根小棒。

4、長方形的長邊有幾根小棒長?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

5、請一名幼兒按老師演示的方法測量長方形的短邊有多長,引導其他幼兒觀察,測量的方法是否正確。

6、現在你們知道長方形是什麼樣子的嗎?:4個角一樣大,相對的'兩條邊一樣長,相鄰的兩條邊不一樣長,這樣的圖形叫長方形。

(三)尋找長方形的物體。

1、那小朋友們看一看我們的教室,有哪些物體是長方形的?(如牆、桌子、窗等。)

2、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長方形的物體,那請小朋友回家的時候、在外面玩的時候也可以觀察一下,還有哪些物體是長方形的?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能排出10以內自然數列,學習確定物體在序列中的位置。

2、能正確地運用序數詞,會用第幾來表示物體在序列所在的位置。

3、引導幼兒對數字產生興趣。

4、有興趣參加數學活動。

教學重點、難點

1、靈活運用10以內的序數,正確運用序數詞。

2、引導幼兒思考,使幼兒靈活地掌握序數知識,培養幼兒思維的靈活性。

活動準備

教具:數字1~10,圖卡,數字掛錶

學具:圖卡,幼兒操作卡,數卡,

活動過程

一、導入學習

老師向幼兒展示1到5的序數卡片,引導幼兒描述這五個序數。

幼兒:1像鉛筆能寫字2像天鵝水中游3像耳朵聽聲音4像紅旗迎風飄

5像魚鉤把魚釣

老師:很好。現在大家看一下我手中的掛錶。這是什麼?(用手指着口哨)

幼1:口哨。

老師:對了。那麼它看起來像什麼?

幼2:像6、

老師;是啊!所以啊,6像口哨咧嘴笑。

幼兒:6像口哨咧嘴笑。

接着展示其他四張圖片,引發幼兒思考,並得出對7到10的描述:

7像鋤頭能耕地8像葫蘆藤上吊9像勺子能盛湯10像鉛筆加雞蛋

二、做遊戲

找10個幼兒來參加遊戲

將標有1到10的十個數字卡片打亂順序,翻過來放在桌子上,讓10個幼兒分別抽取一張卡片,並按照上面的數字序數站在正確的'順序。最後看每個幼兒是否都能找對自己的位置。這個任務交給在臺下的幼兒來完成。老師負責檢驗他們是否正確。當每個幼兒都能找對自己的位置時,再讓這10個幼兒打亂順序,兩人互換卡片,重新排列順序,正確排列後把卡片收起來,老師隨意叫出一個學生的名字,讓臺下的幼兒來判斷該幼兒處在第幾的位置。讓其餘的幼兒也輪流來參加這個遊戲,最終讓每個幼兒都能靈活運用序數詞。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物體的形狀和顏色進行分類。

2、用情景的學習方法培養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

3、發展幼兒的思維能力。

4、提高邏輯推理能力,養成有序做事的好習慣。

5、提高數數的興趣和積極思維的能力。

活動準備:

1、幼兒每人一套操作材料(一個小綠人,紅、黃、藍衣服/褲子各一)。

2、幼兒每人一個圖形寶寶(三角形或正方形)。

3、教師一套操作材料(二個小綠人,紅、黃、藍衣服/褲子各一,紅、黃、藍色圖卡,三角形、正方形各一個。

4、大分類圖一張,√兩個,小分類圖六張。

活動過程:

一、以導遊的身份帶幼兒去數學王國——圖形寶寶家。

1、找圖形寶寶。引導幼兒觀察圖形的形狀和顏色。

2、送圖形寶寶回家。重點學會看分類圖,並在此基礎上進行圖形分類。

二、到數學王國——服裝店。

1、引導幼兒觀察衣服和褲子的顏色。

2、請一位幼兒整理服裝(其中一件),要做到行色對應。

3、再次學習看分類圖,鞏固對分類圖的認識。

三、給小綠人穿衣。

出示小綠人,老師在分類圖操作√讓幼兒幫忙給小綠人穿衣。

四、幼兒分組進行給小綠人穿衣,每組一張小分類圖。

教學反思:

幼兒園的數學活動相對於其他活動枯燥、單調,容易使幼兒失去學習興趣。因爲這個時期的幼兒年齡小,邏輯思維尚未發展,所以本次活動中我爲幼兒創設了一個可操作的豐富材料的環境,爲幼兒創設了一個可選擇性、可操作性的空間。使幼兒能獨立的.操作材料,並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幼兒的自主性,選擇性,獨立性得到了充分的體現。通過一系列的遊戲活動,達到了主題總目標預設的要求。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對數量在10 以內的兩個集合進行多少的比較。

2.嘗試正確說出兩個集合的數量多幾少幾的關係。

重點難點:

《我的數學》第4頁。

活動準備:

《我的數學》第4頁。

活動過程:

一、教師通過幼兒和椅子的數量幫助幼兒進行兩個集合之間的數量比較。先請幾名幼兒站上來,再在幼兒面前隨意放幾張椅子。請其他幼兒判斷幼兒和椅子的數量誰多誰少,以及他們之間相差的.數量,並說說自己的理由。最後請幼兒坐到椅子上來驗證結果。

1.這裏有幾個小朋友(椅子)?你是怎麼數的?

2.小朋友多還是椅子多?爲什麼?

3.小朋友比椅子多(少)幾個?你是怎麼知道的?

4.請小朋友坐到椅子上,多出了幾個小朋友(幾張小椅子)?你說對了嗎?

二、再隨意拿取教室裏隨手可得的物品,帶領幼兒繼續做練習,兩個集合的數量都不要超過10,如果幼兒整體能力很強,教室可以嘗試增加數量。但不要超過15。

三、請幼兒翻開《我的數學》至第4頁,數一數畫面上的椅子和被子分別有幾個,並說出多出的數量。

活動反思:

讓孩子在玩玩、想想、分分、吃吃中輕鬆學數學。活動中我給孩子提供了大量自主探索和操作練習的機會,讓孩子在操作中探索,在探索中發現,在發現中理解,效果很好。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7

教學理論依據:幼兒園數學是一門系統性、邏輯性很強的學科,有着自身的特點和規律,新《綱要》提出“數學教育必須要讓幼兒能從生活和遊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係並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教師要引導幼兒對周圍環境中數、量、形、時間和空間等現象產生興趣,建構初步的數概念,並學習用簡單的數學方法解決生活和遊戲中某些簡單的問題。”由此可見生活化、遊戲化已經成爲構建數學課程最基本的原則。因此,在今天的活動中,我爲幼兒設置一定的情景,使幼兒參與到活動中來,儘量讓抽象的數的邏輯概念在具體的事物中理解,讓幼兒在遊戲中獲得知識。在學習相鄰數的過程中,讓幼兒自主尋找數字的相鄰數,理解相鄰數的關係,爲幼兒提供主動探索的機會。

實施策略:(1)設置角色遊戲的情景,通過情趣化、有趣化的遊戲使幼兒參與到活動中來。數量充足、有趣的數學操作材料能最大限度地激發幼兒主動探索的願望,更有利於幼兒掌握知識,完成教學的目標。讓幼兒真正意義上做到“玩中學,學中樂”,從而達到“寓教於樂,寓教於生活”的目的。

(2)爲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在本活動中還採用了猜測法、模仿法、遊戲法、操作法、驗證法等教學方法;提問方式也將採用個別提問和集體提問等多種提問方式。讓幼兒在聽聽、猜猜、說說、玩玩的過程中融入學習,獲得知識和經驗。

(3)在活動的過程中,幫助幼兒理解“鄰居關係”、複習數的排列、數與數的關係,爲幼兒後面理解“相鄰數”的概念,理解相鄰數之間的關係打下基礎,遵循了幼兒數學學習由易到難、由簡單到複雜的循序漸進的規律。其中,學習2的相鄰數是個重要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理解什麼是相鄰數,及相鄰數的關係,從而爲探索3、4、5的相鄰數作鋪墊。在整個過程中,讓幼兒處於主動探索狀態,引導幼兒自己得出結論。

教學目標:1、用設置情景的形式激發幼兒對數學的興趣。

2、知道相鄰數的概念,掌握5以內各數的相鄰數。

3、理解並說出多1或少1的關係。

4、發展幼兒的比較的能力和思維的靈活性。

教學準備:背景圖兩幅,課件,小羊服飾及頭飾,數字卡片,操作材料,卡通汽車一輛等。

教學重點:知道相鄰數的概念,掌握5以內各數的相鄰數。

教學難點:理解並能說出相鄰數間多1或少1的關係。

教學過程: 1、複習6以內的數。

師:“小朋友們,今天我給大家帶來了幾隻小動物,它們要到我們班級來做客,和大家交朋友,你們歡迎嗎?我們來一起看看他們是誰呢?”教師依次出示幾種小動物的的圖片,請幼兒說出他們的名字。

幼:“小貓、小狗、小兔、大象、小鹿、小猴。”

師:“嗯。不錯。今天我還給這些小動物們建了房子了,小動物們可高興了,你想讓它們住在那所房子裏呢?”

(幼兒將動物隨意貼到相應的房子裏。)

師:“哦,現在,所有的小動物都有了自己的房子了。我們知道,我們自己的房子都是有門牌號的,可小動物們的房子還沒有門牌號呢,他們的朋友們來找他們玩,認錯門可不好。怎麼辦呢?”

幼:“給他們的房子上貼上門牌號。”

師:“好吧。那我來試試。”(老師將1—6的數字隨意貼到房子上。)

幼:“老師,不對,3在2的後面,你怎麼貼到4後面了呢?”

師:“哦。是麼?我貼的不對麼?爲什麼3要在2的後面?”

幼:“3就應該在2的後面,在4的前面。數數的時候就是這樣數的,先數2再數3,然後數4。”

師:“哦,你的意思是3的好朋友是2和4嘍。”

幼:“對。”

師:“哦,我明白了。我改正。那現在我貼的對吧?”

幼:“對了。”

師:“看我把1的位置貼的對不對?”

幼:“對。”

師:“看我把4的位置貼的對不對?”

幼:“不對。”

師:“爲什麼不對?”

幼:“4應該貼到3的後面。”

請一個幼兒上來貼到正確的位置,並請幼兒說說4的好朋友是誰。

師:“那5的位置貼的對嗎?”

幼:“對。”

師:“5的好朋友是誰呢?”

幼:“是4和6。”重新確認一下1—6的位置,正確以後請幼兒說說2、3、4、5、的好朋友都是誰。

2、學習1—5的`相鄰數,進一步理解相鄰數的含義。

師:“那現在我們來看看小動物們都住在幾號房子裏吧。”(小貓1號、小狗2號、小兔3號、大象4號、小鹿5號、小猴6號)

師:“嗯,那我們再試着找找他們的鄰居都是誰呢?”

幼:“小狗的鄰居是小貓、小兔;小兔的鄰居是小狗、大象… …”

師:“小朋友們還真是聰明。小狗的鄰居是小貓、小兔,那小狗住在幾號房子裏呢?”

幼:“2號。”

師:“那2的鄰居應該是誰呢?”

幼:“1和3唄。”

師:“那3的鄰居呢?”

幼:“2和4。”

師:“那4的鄰居呢?”

幼兒:“是3和5。”

師:“5號的鄰居呢?”

幼兒:“是4和6。”請多個幼兒起來說,進一步鞏固相鄰數。

4、進行紙張練習,鞏固知識。

師:“你們可真聰明。我一說就會了。現在呢,我要考考你們了,我給大家準備了幾道題目,你們可要認真做哦。”

教師出示題紙作業:在一張紙上畫了一些圓點,先請幼兒說說他們的相鄰數是幾,並在空格里填上相應的圓點。

(幼兒做練習,教師指導。)

5、習題展示,鼓勵幼兒。

6、延伸活動:

師:“小朋友剛纔做的真好,老師很高興。現在我請小朋友一起來做個好玩的遊戲,遊戲的名字是《數字娃娃》。”

目標:1、體驗合作遊戲的快樂

2、複習1—5以內的相鄰數。

準備:1、1-5的塑料立體數字5套

2、1-5的“數字娃娃”圖片5個

7、教師先教會幼兒學說兒歌,多數幼兒掌握以後,向幼兒交代遊戲的玩法。

幼兒分組進行遊戲,在背誦兒歌的同時傳遞“數字娃娃”,兒歌結束時“數字娃娃”落在誰手裏,誰就從“數字娃娃”的兜裏抽一張數字卡,抽出的數字卡就是他的幸運數字,然後他便從摸箱裏爲自己的幸運數找到朋友。

提醒幼兒傳遞“數字娃娃”時,要勻速、穩拿,避免忽快忽慢。

8、教師小結,結束活動。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8

活動名稱:認識橢圓形

活動目標:認識橢圓形,感知橢圓形的基本特徵。

活動準備:

教具:圓形、橢圓形各一個,紙條一根。

學具:人手同等大小的圓形、橢圓形各一個,紙條一根(與圓形的直徑等長);第一、二組,給橢圓形塗色;第三、四組,給最多的圓點打“*”第五、六組:看符號填圓點。

活動過程:

一、集體活動

1、認識橢圓形。

出示橢圓形,“它是不是圓形呢?”(不是)“你從什麼地方看出它不是圓形的呢?”“我們一起來比一比。”(引導幼兒將前面的兩個圖形重疊在一起進行比較,證實橢圓形比圓形長。)“那麼這個圖形叫什麼名字呢?”(橢圓形)“橢圓形除了比圓形長以外,還有哪裏和圓形不一樣呢?”(引導幼兒先將圓形左右對摺再上下對摺,並用紙條測量兩次的折印,驗證圓形兩條折印一樣長;然後再引導幼兒將橢圓形上下對摺,再次測量折印,驗證橢圓形的折印不一樣長。

2、小結橢圓形的特徵。

“橢圓形兩頭比圓形長,上下對摺和左右對摺出來的折印不一樣長。”

3、說出日常生活中類似橢圓形的.物體。

“你在家裏、幼兒園裏還看到哪些東西像橢圓形?”

二、小組活動

1、第一、二組,給橢圓形塗色。

“把橢圓形找出來塗上同一種顏色。”

2、第三、四組,給最多的點子打“*”

3、第五、六組,看符號填圓點。

三、活動評價

展示個別幼兒給橢圓形塗色的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