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有關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集錦十篇

有關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集錦十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5W 次

作爲一位傑出的教職工,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要怎麼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10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有關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集錦十篇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1

 活動目的:

初步學習用手勢和簡單的語音向成人要玩具。

 活動準備:

每人一份色彩鮮豔的玩具。

 活動過程:

1.教師面前放幾件色彩鮮豔的.玩具,問孩子:“你們喜歡嗎?想不想要?想要玩具就點點頭,用手指給我看,老師就把玩具給你玩。”教師發現有某個孩子表示想要的意思就請他上來。教師先問他要什麼,然後讓孩子用手指,已會講話的孩子可用嘴說,那怕孩子從嘴裏說出一個音,如:嗯、啊,說出一個詞,如:要、玩、拿等都可以。孩子說了教師一定要表揚。

2.孩子向家長要玩具。家長面前有若干玩具,孩子坐在家長的對面,孩子想要玩具時,家長要“逼”孩子指和說;“寶寶,是不是要汽車呀,你說‘要’我就給你。”每要一件玩具都是如此,如果孩子有表示一定要表揚。教師和家長也要根據孩子本身的發展情況來提要求。

注意事項:

活動中,教師和家長注意個別差異,根據孩子本身的發展情況提出要求,因人而異,區別對待。

活動結束:

小朋友一起探討。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讓幼兒與他人分享食物與玩具。

2、學習關心同伴和他人。

活動一、分香蕉 活動目標: 1、通過情景表演讓幼兒初步感知與別人分享是快樂的事。

2、學習關心別人,和他人分享。

活動準備:情景表演 活動過程: 1、提出要求,觀看錶演。媽媽買了小明最愛吃的香蕉,回到家中。小明很高興的接過香蕉。一根組奶奶,一根給媽媽,留下一根給爸爸,剩下一根自己吃。奶奶,媽媽誇獎小明,小明聽了心裏真高興,臉上笑眯眯的.。

2、通過提問幫助幼兒感知與別人分享是快樂的事。 A、小明爲什麼臉上笑眯眯的? B、小明爲什麼高興? C、奶奶,媽媽爲什麼誇獎小明?

小結:小明把最喜歡吃的香蕉,分給奶奶、媽媽,爸爸吃,關心他們。奶奶,媽媽誇獎他,所以他感到高興、快樂。 D、如果你是小明,你會怎麼做?

活動二:吃桔子 活動目標:通過實際活動讓幼兒學習如何與他人分享,體會分享後的快樂。活動準備:少於幼兒人數的桔子。

活動過程:

1、教師分發少於幼兒人數的桔子,設置問題。 今天,老師帶來了我最喜歡吃的桔子,我要分給大家吃。

2、啓發幼兒想辦法,關心他人。 提問:哎呀!桔子不夠分了,怎麼辦?

3、表揚關心他人,分桔子的幼兒。 教師把桔子分給小朋友,看到你們喜歡吃桔子,心裏真高興。

討論

A、開始,有些小朋友沒有拿到桔子心裏怎麼樣?

B、你們吃到桔子心裏怎麼樣?

C、你們爲什麼把桔子分給小朋友吃?

小結:我們關心別人,別人就會快樂。看到別人快樂,我們心裏就會高興。

活動三;和朋友一起分享。 活動目標:讓幼兒主動地關心他人。活動準備:每週一交,請小朋友帶最喜歡的玩具或食物來園。

活動過程:

1、教師提出活動的要求。我們關心別人,別人就會快樂。看到別人快樂,我們心裏就會高興。以後我們把最喜歡的玩具或食物帶到幼兒園,給好朋友玩和吃。

2、活動中提醒幼兒愛護別人的玩具。

3、每次活動結束後,教師都要詢問幼兒的感受,解決存在的問題。引導幼兒從關心他人中獲得快樂。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3

有益的學習經驗:

1、喜歡與同伴一起過節,感受節日快樂。

2、能把自己的物品同小朋友一起分享。

活動準備:

每人備一份小食品或小玩具;與大班聯繫,協商一起過節的事。

活動與指導:

1、佈置兒幼帶好自己的訓、禮品跟隨教師來到其他班級內,指導他們主動向其他班小朋友祝賀節日,並在老師的安排下,找到自己的`朋友。

2、組織幼兒玩“擊鼓傳花”的遊戲,鼓聲停花落誰手誰就表演節目。要求幼兒爲同伴的表演鼓掌,以示歡迎。

3、示意幼兒把自己的小禮品取出來與其他小朋友一起分享。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 、 知道玩具是我們的好朋友,不僅能給我們帶來快樂,還能幫助我們學到本領。

2 、 教育幼兒,讓其知道要愛護玩具,玩過玩具後要把玩具放回原處,並擺放整齊。

3 、 喜歡參與遊戲,體驗。

4 、 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知道玩具是我們的好朋友,不僅能給我們帶來快樂,還能幫助我們學到本領。

難點、 教育幼兒,讓其知道要愛護玩具,玩過玩具後要把玩具放回原處,並擺放整齊。

活動準備

1 、 自制影像1個;

2 、各種玩具,布娃娃若干,玩具櫃3張(上面貼有相應的標記)

3、 寶寶收拾玩具的教學碟1張

4、歌曲〈〈送玩具回家〉〉

活動過程

一、小玩具,你爲什麼哭了?

(1)說一說玩具 師、小朋友們你們喜歡玩具嗎?(喜歡)爲什麼喜歡?(因爲玩具好玩) 玩玩具時 ,你們的心情怎麼樣?(很高興,很開心.......

(2)玩具哭了 師、聽,這是誰在哭呀?(哭聲響起)讓我們去看一看!(播放影像,玩具在哭) 是玩具哭了......師、原來是玩具寶寶在哭,請問它爲什麼在哭呀? (放得不好,亂七八糟的它們沒有家了) 我們一起來問問玩具寶寶吧! 齊問、玩具寶寶你爲什麼哭呀?(播放影像、玩具說話) 師、玩具的家在哪裏?(櫃子裏) 我們一起叫小主人把玩具寶寶送回家吧。(播放影像、玩具回家)

(3)送玩具回家(要求送玩具回家要擺放整齊......)

二、玩具玩具我們一起玩

(1)出示三個櫃子,裏面放滿三種玩具、布娃娃,小汽車,積木 師、哈哈,又到我們玩遊戲的時間了。你們看老師這裏有好多的玩具分別放在三個櫃子裏,這兒就是他們的'家

(2)、幼兒玩玩具

(3)、收拾玩具

(4)、小結 寶貝們都很棒,已經把玩具放回原處,而且放得很整齊,玩具寶寶可喜歡你們啦,加油。

三、玩具玩具,在家我會收好你

(1)幼兒交流 師、你們家裏有玩具嗎?(有)你們是怎樣收拾好玩具的?......

(2)播放寶寶收拾玩具教學碟

(3)師小結

四、我們一起唱首歌

師、小朋友,我們都學會整理玩具了。老師把收拾整理玩具編成了一首好聽的歌曲我們一起看來唱吧。歌曲(送玩具回家)

(4)活動結束

教學反思

本節課是針對剛入園不久的小班寶寶學習狀況和年齡特點,採用多種的教學方式,使幼兒在形式豐富的活動中愉快地學習;通過對寶寶收拾玩具的教學碟的觀看,留給寶寶深刻的印象,爲寶寶們樹立了良好的學習榜樣。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5

設計意圖:

現在的獨生子女往往都擁有較多玩具,如何真正發揮玩具的作用,值得我們思考。小班孩子尤其依戀玩具,玩具往往被他們視爲有生命的玩伴。爲此,我針對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設計了本活動。

目標:

1.認識幾種玩具,知道它們的玩法,並嘗試用簡短的語句表達。

2.嘗試通過玩具結交朋友,體驗分享的快樂。

準備:

1.每桌一籃玩具,幼兒每人自帶一件玩具。

2.教師準備小熊、小汽車玩具。

3.背景音樂。

過程:

一、瞭解兩種玩具的玩法

(一)小熊

1.出示小熊玩具。

師:今天有客人朋友來我們班,是誰呢?(出示小熊)原來是小熊,是我們的玩具朋友。

2.小熊和小朋友互相問好。

3.說說小熊的玩法。

師:小熊要和我們做好朋友。我們和小熊在一起可以怎麼玩呀?(小熊小熊抱抱你,小熊小熊拉拉手,小熊小熊轉個圈……)

(二)小汽車

1.出示小汽車玩具。

師:老師今天還帶來了另一個玩具朋友,它是誰呢?嘟嘟……嘟嘟……汽車汽車在哪裏?快來讓我找一找。哦,找到了。汽車汽車在這裏(出示汽車)。

2.說說汽車的.玩法。(汽車汽車開開,汽車汽車停停……)

[析:教師用擬人化的方式引出了幼兒比較熟悉的兩種玩具,並通過語言示範引導幼兒瞭解玩具的玩法,這樣一方面激發了幼兒的活動興趣,另一方面爲後面的交往活動提供了語言示範]。

二、玩自己的玩具

1.幼兒拿自己的玩具玩。

師:你們把什麼玩具朋友帶到幼兒園來了?讓我們去找一找吧。(在音樂聲中,幼兒邊和教師一起說“××××在哪裏?快讓我來找一找”,邊拿出自己的玩具。)

師:帶着你的玩具朋友回到座位上,和它玩一玩吧。

2.幼兒說說玩具的玩法。

師:誰來說說你是怎麼玩的?(引導幼兒用簡短完整的語句來表達,例如,小鳥小鳥飛飛,小兔小兔跳跳。)

[析:這一環節,教師通過讓幼兒找一找、玩一玩、說一說幾個步驟,引導幼兒玩自己的玩具,體驗其中的樂趣,並嘗試表達自己的玩法。]

三、找同伴一起玩玩具

1.玩具小兔找朋友。

師:咦,我好像聽到誰在說話。噢,原來是小兔在說“我想找個玩具朋友一起玩”。(出示玩具小兔)原來玩具小兔也喜歡找朋友啊。誰來幫幫小兔?

2.幼兒兩兩結伴玩玩具。

師:你們的玩具寶寶看到小兔玩具找到朋友一起玩時的高興勁兒,好羨慕啊,也想找個朋友玩玩。好,讓我們一起來幫幫它們吧。現在請你幫自己的玩具寶寶找個朋友一起玩玩。

3.幼兒介紹玩法。

師:大家玩得真好。現在請你們讓玩具好朋友手拉手坐在一起吧。請哪位小朋友來說說,你們的玩具寶寶是怎麼玩的?(引導幼兒嘗試用簡短的語句來表達,例如,小兔小貓跳個舞,小雞小鴨唱唱歌。)

4.幼兒嘗試兩個以上同伴一起玩玩具。

師:玩具寶寶說跟朋友在一起玩很開心,朋友再多一些一定更開心。讓我們多找幾個朋友一起玩吧。玩的時侯可要注意安全噢。

[析:這一環節,教師通過創設一定情境(玩具寶寶想要找朋友、想找更多的朋友),引導幼兒走出自我,關注同伴,嘗試在與同伴的合作中進一步體驗分享的快樂。]

四、把玩具送回家

師:玩具寶寶說,出來玩了很久了,應該回家了。我們把它們送回家吧。想一想你的玩具寶寶的家在哪裏,想好了再把它送回去。

[析:只玩不收幾乎是幼兒的通病,在培養幼兒良好習慣的過程中這些細節不容忽視。教師結合幼兒平時出門玩累了要回家的經驗,要求幼兒把玩具寶寶送回家,這樣一方面可讓活動有個圓滿的結局,另一方面也可讓幼兒意識到做事要有始有終。]

延伸活動:

遊戲活動時幼兒結伴分享玩具。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知道遇到困難不能哭,要學着自己想辦法解決。

2.學習自己動手解決問題,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幼兒準備:每人一個橘子、每人一份含有包裝的糖果。

2.教師準備:"生日歌"音樂、狗寶寶頭飾一個、情景表演的小朋友。

活動過程:

(一)情景表演,創設問題

1.播放生日歌,引發幼兒的興趣。

教師:你們聽到了什麼聲音呀?今天是誰過生日呢?

2.幼兒觀看情景表演。

小狗:小朋友你們好,今天是我的生日,朋友們送給我好多禮物,我真開心!還有棒棒糖呢?這是我最喜歡吃得。哎呀!怎麼打不開呀!嗚嗚嗚……

(二)討論分析,解決問題

1.幼兒討論。

教師:今天是誰的生日呀?小狗爲什麼哭呢?如果你是小狗你會怎麼做?

2.幫助小狗。

教師:誰願意幫助小狗打開棒棒糖?

3.請出小狗教師:我們把小狗請出來吧,小狗你不要哭了,我們幫你把棒棒糖打開了。

小狗:謝謝你們,我太難爲情了,遇到這麼小的事情還哭。以後我遇到困難的時候,一定要學着自己想辦法去解決。

教師:小狗也知道了,當我們遇到困難的'時候,不能哭,要學着自己動腦筋想辦法去解決。

(三)自己動手,初步體驗。

1.小狗請客。

小狗:小朋友今天是我的生日,我請大家吃橘子。

教師:我們該怎麼說?(謝謝小狗,祝你生日快樂!)

2.幼兒嘗試幼兒學習自己獨立剝橘子,教師給予獨立剝橘子的孩子獎勵。

教師:你是自己剝的橘子嗎?吃到了橘子心裏覺得怎麼樣?

(四)遊戲比賽,體驗昇華。

教師:小狗還有禮物要送給我們呢,猜猜是什麼?

教師:小狗說要讓小朋友進行剝糖果比賽,看那一組的小朋友在規定的時間裏,糖剝的最多。要等老師說開始以後才能剝,剝好的糖果放在中間盤子裏。

教師小結:今天我們和小狗一起過生日,你們開心嘛?我們還發現了,原來我們的小手也這麼能幹,會自己動手來解決問題。

(五)歌曲表演,體驗樂趣。

師生共同參與,表演結束。 活動反思:

1、節省第一次打開包裝前的討論環節,讓幼兒自由探索打開包裝的方法,在品嚐食物後交流自己的方法。

2、活動中引導幼兒邊品嚐邊交流自己吃到的食物的味道,這樣不利於幼兒咀嚼與消化,更容易噎到,這是很危險的,如果提醒幼兒“將口中的食物咽乾淨後再說話”就比較安全了,也有利於幼兒養成良好的進餐習慣。

3、“通過多種途徑解決問題”這一目標更多的傾向於科學領域,即便是作爲社會領域的目標,也應該通過其他活動來實現,

4、在幼兒嘗試打開包裝前,可以請全體幼兒回憶並討論以前吃過的東西是怎樣打開的,在嘗試探索的環節中就可以直接請幼兒操作了。

5、活動中發現有幼兒爭搶、不與他人分享的情況,這是今後在活動中需要重點培養的目標。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通過欣賞故事,瞭解自己和別人生氣的原因、表現及消氣的方法。

2、學會用自己的方式嘗試自我調節不愉快的情緒。

3、體驗自我調節情緒的樂趣。

【活動準備】

1、課件《開心寶寶》;

2、生氣時的圖片若干、表情圖片(臉紅、蕨嘴巴、皺眉、瞪眼睛);

3、消氣方法圖片若干;

4、頭飾(生氣蟲)。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生氣蟲”導入,激發幼兒興趣

師:小朋友你們好!你知道我是誰嗎?你們猜一猜?

幼:你是小蟲子

幼:你是蟋蟀。

幼:你是蟑螂。

師:你們都沒有猜對,我是生氣蟲。我做了什麼事情呢?你們想不想知道?

師:請你們一起看一看故事《生氣蟲飛上天》就明白了。(教師播放課件《生氣蟲飛上天》)

[在中班時期的幼兒對周圍的事物充滿了好奇,他們會以自己的方式去發現他們想要的答案在本環節中教師採用了生氣蟲發生了一件有事情,以“生氣蟲飛上天”的情境引起他們參與活動的興趣。]

二、以情境“生氣蟲”,瞭解生氣的原因及生氣時的表現

1、故事中生氣的原因

師:我怎麼了?

幼:你飛上了天了。

師:爲什麼會飛上天?

幼:你想讓小動物們都變生氣,結果他們都沒有生氣,我就很生氣,就飛上了天。

師:我怎麼讓小豬生氣的?

幼:你給小豬做了一塊變心蛋糕。

師:爲什麼小豬生氣了?

幼:小豬吃了變心蛋糕,不信任他的好朋友

師:小豬生氣時表情怎麼樣?(教師出示圖片)

幼:小豬的表情是臉會變紅。

幼:小豬的表情是皺眉頭、噘嘴巴。

幼:小豬的表情是瞪眼睛。

幼:小豬的肚子會不斷地變大飛到天空中。

2、自己生氣的原因。

師:平時你們會不會生氣?什麼原因會讓你生氣呢?

幼:媽媽不給我買我想要的東西是我會生氣。

幼:沒有人給我玩我會生氣。

幼:媽媽打我,我會生氣。

幼:我和小朋友吵架我會生氣。

師:生氣的時候表情是什麼樣的(教師出示生氣原因圖譜、並請幼兒表演3~4名幼兒)

幼:我生氣的表情:臉會變紅、皺眉頭、噘嘴巴、瞪眼睛?

[在本環節中教師藉助課件、圖片、動作表現、等多種具有直觀形象的手段,層層遞進的引導幼兒瞭解釋自己生氣的原因。及自己心情愉快的方法。從而有效的將有將幼兒教師創設一系列的活動中,從而激發了幼兒參與活動的熱情,將原本枯燥的講述、探索過程變得生動、形象、富有趣味性激發了幼兒自主學習的動力,使他們真正的'在學中樂,樂中學的道理。本環節教師通過幼兒自己經歷道想象中有效的結合達到了本節課的難點。爲下面的難點做好了鋪墊。]

三、講述消氣的方法,能遇到不愉快的事情嘗試自我調節情緒。

師:你們生氣的時候心情怎麼樣?

幼:我生氣的時候心情難過/傷心/痛苦/不高興

師:如果經常生氣,對我們有什麼害處?

幼:經常生氣容易生病。

幼:經常生氣沒有好朋友。

幼:經常生氣心裏難受不舒服。

師:以後你還會生氣嗎?你喜歡什麼樣的心情?

幼:我喜歡高興心情。

幼:我喜歡快樂、開心的心情。

師:高興時你會怎麼做?

幼:我高興時我想唱歌。

幼:我高興時我跳舞。

幼:我高興時我畫畫。

師:那怎麼樣才能讓你們的心情高興起來呢?我們一起看一看課件就知道了。(教師播放課件《生氣蟲飛上天》)

師:小豬是怎麼樣高興起來的?

幼:好朋友幫助了他、他們一起唱歌、跳舞,變得很開心。

師:平時你遇到不開心、不愉快的事的時候,你會用什麼方法讓自己高興起來。

請小朋友互相說一說。

幼:我如果遇到不愉快的事的時候我會和好朋友一起玩。

幼:我如果遇到不愉快的事的時候我會看書。

幼:我如果遇到不愉快的事的時候我會跳舞。

幼:我如果遇到不愉快的事的時候我會吃東西。

幼:我若果遇到不愉快的事的時候我給自己說笑話。

[在本環節中,教師利用幼兒的以有經驗,再根據教師的課件。讓幼兒充分的瞭解到生氣給我們帶來的害處,同時也瞭解到如何去讓自己高興。並嘗試在歡快的音樂中體驗快樂是一件非常開心、有趣的一件事情。自己樂意去嘗試快樂消除不開心的事情。最後達到了本節課的重點內容。]

四、創設情境“我們來比賽”以畫連環畫的形式繪畫出消氣的不同方法。

師:你們想不想把你們使自己快樂樂的方法記錄下來。

幼:想。

師:我們比比誰的方法記錄的最多。

師:小朋友又怎麼多方法使自己不生氣,我在也不做生氣蟲了。我要做一個高興蟲和小朋友一起高高興興的到外面做遊戲。你們願意嗎?

幼:我們願意和你一起玩。(幼兒與教師一起走出教室到戶外)

[在本環節中,教師鼓勵幼兒續深入探索使自己快樂的方法。同時讓幼兒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記錄自己發現地使自己快樂的方法。進一步的讓幼兒得到了快樂。爲他們以後的在解決爲題或是遇到得不到滿足、心情不高興、傷心……有了更好地解決方式。同時可以用這些方法給別人帶來快樂。]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在動手製作湯圓中感受冬至的節日氣氛。

知道冬至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簡單瞭解冬至的飲食習俗。

嘗試動手製作湯圓。

活動準備

課件準備:《九九歌》童謠音頻及圖片;“湯圓”圖片;“湯圓”手工成品圖。

材料準備:超輕黏土、卡紙剪成的紙盤。

活動過程

播放童謠音頻及圖片《九九歌》,引出活動主題。

——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一首很特別的童謠,名字叫《九九歌》,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吧。

——童謠中出現了哪些數字?

——這些數字是什麼意思呢?

小結:這是一首描寫天氣變化的童謠,童謠中出現了一到九九個數字,所以叫《九九歌》或者《數九歌》。人們習慣從冬至這天開始“數九”,每九天算一個“九”,冬至是一九的第一天。數完九個九之後,冬天結束,春天就來到了。

組織談話,引導幼兒瞭解冬至,知道冬至是中國的傳統節日。

——你們知道冬至是個什麼日子嗎?

——冬至是哪一天?

小結:冬至又叫“冬節”,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日期在每年的12月22日左右。

出示圖片“湯圓”,引導幼兒瞭解冬至的飲食習俗。

——冬至這天,你家會吃些什麼?

——湯圓是什麼形狀的?(圓圓的)

——湯圓有什麼顏色?(白色、紅色、黃色、紫色……)

小結:冬至這天,各地有不同的風俗,北方地區有冬至吃餃子習慣。南方地區有冬至吃湯圓的習慣。

出示手工成品圖,播放童謠音頻《九九歌》,發放材料“超輕黏土、紙盤”,鼓勵幼兒動手製作湯圓。

(可根據風俗習慣將湯圓換成餃子)

——我們一起動手來製作好吃的`湯圓吧。

——我們可以用各種顏色的超輕黏土製作湯圓,還可以把湯圓搓成你喜歡的形狀。搓好的湯圓要放在紙盤子上哦。

溫馨提示

童謠《九九歌》的內容不要求幼兒理解,教師在講解內容的時候不宜太深入或時間太久。

活動延伸

區域活動

在美工區,投放材料“超輕黏土”,鼓勵幼兒動手製作餃子。

日常活動

將幼兒製作好的湯圓裝飾在班級的美工區內,供幼兒欣賞。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9

一、活動分析

隨着社會經濟的發展,私家車的擁有量與日俱增,由此也引發了許多交通問題。據統計,中國每年有1.85萬名14歲以下的兒童死於交通事故,而且,這一數據還在不斷被刷新。幼兒由於年齡小,缺乏自我保護能力,安全意識較差。爲了加強幼兒過馬路時的安全意識,保障幼兒的安全,幼兒園應有針對性的`開展了交通安全教育活動,強化幼兒遵守交通規則的意識。

二、活動目標

(一)知識目標:知道在馬路上要遵守“紅燈停、綠燈行”的交通規則。

(二)能力目標:理解“紅燈停,綠燈行”的重要性,強化幼兒的安全意識和遵守規則的能力。

(三)情感目標:積極參與遊戲活動,體驗模仿遊戲的快樂。

三、活動重、難點

(一)重點:形象地感知交通常識——過馬路要小心走斑馬線,紅燈停,綠燈行。

(二)難點:日常生活中,較自覺地遵守交通規則。

四、教學方法

本次活動採用多媒體課件、情景模擬遊戲等引導幼兒參與活動,選擇了幼兒日常生活中經常會遇到的幾個場景,並請家長在平時參與教育活動,實現家園共育,以增強幼兒的安全意識、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五、活動過程

(一)遊戲導人,發現問題。

1.請幼兒從馬路的一端騎過去,看誰先到達。

2.請幼兒分兩隊站在馬路的兩端,然後騎車到路的另一端,看誰先到達。

3.出示兩條路(成十字形),請幼兒分隊站在四個端點,同時騎車到路的另一端,看誰最先到達。

(二)師幼討論,引出紅綠燈。

提問:剛纔在騎車的過程中發現了什麼問題?爲什麼會這樣?有什麼辦法能幫助我們呢?

(三)觀看錄像,瞭解紅綠燈的用處。

提問:你們在什麼地方見過紅綠燈?(出示十字路口圖片)紅綠燈有什麼用處?

小結:紅綠燈是不出聲的交通警察,紅燈是停止信號,綠燈是通行信號。(複習《紅綠燈》兒歌:十字路口紅綠燈,紅燈綠燈分得清,紅燈停,綠燈行,遵守規則我最行)

(四)觀看交通事故視頻.討論不遵守交通規則的危害。

提問:如果不遵守紅燈停、綠燈行的規則會有什麼後果呢?這些事故爲什麼會發生?出了事故會有什麼後果?

(五)觀看動畫片,拓展交通知識。

提問:你從動畫片裏知道了什麼?(行人不能走車行道.小朋友不能在馬路上跳繩、踢球、玩遊戲等)

小結:以後在馬路上不僅自己要遵守交通規則,還要提醒家人也要遵守交通規則,這樣才能保證自己和家人的安全。

(六)遊戲《小小紅綠燈》。

帶幼兒到佈置好的遊戲場景中,配班教師穿着交警制服,手裏拿着紅綠燈站在十字路口指揮交通。

師:接下來我們玩一個遊戲。我們現在都是小司機,每人開一輛車出來,要穿過馬路去停車場。過馬路時我們要走哪裏呢?(斑馬線)開到馬路上我們要注意看什麼呢?(紅綠信號燈)小司機們要聽從紅綠燈的指揮,做到紅燈停、綠燈行。

遊戲數次後,幼兒騎車出活動室。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喜歡木偶表演,併產生操作木偶的願望。

2、在故事角色的影響下,樂意天天上幼兒園。

活動準備:

1、小白兔、小鴨子、小花貓木偶,幼兒背景圖片(小班1號掛圖)

2、錄音機、磁帶

活動過程:

1、出示幼兒園背景圖,提問:這是什麼地方?有誰?他去幹什麼?

2、示範表演木偶戲“高高興興上幼兒園”,請幼兒觀看。

3、再次表演木偶戲,鼓勵幼兒邊看邊學說角色之間的對話。

4、演出謝幕時,請幼兒觀看木偶的'形象特點及簡單的操作技巧邀請個別幼兒嘗試操作。

5、送給每個幼兒一個指偶,讓幼兒自由玩耍,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