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20以內減法》(精選11篇)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20以內減法》(精選11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5W 次

作爲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20以內減法》,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20以內減法》(精選11篇)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20以內減法》 篇1

活動目標:

1、感知進位加、退位減的算法,整理和歸納計算規律。

2、提高計算的速度和正確率,並從中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

3、發展幼兒的觀察力、空間想象能力。

4、讓幼兒懂得簡單的數學道理。

活動準備:

蘑菇圖形、 計算題目。

活動過程:

一、通過例題再現,喚起幼兒的回憶

1、 小明買了9個紅蘋果和2個青蘋果,再出示集合圖。

2、 用什麼方法計算?爲什麼?怎樣列式?

教師引出:9+2=11。

3、蘋果的總數是多少?如果吃掉了9個紅蘋果,還剩幾個?討論:用什麼方法計算?爲什麼?怎樣列式?

學生回答後,教師板書:11-9=

4、示圖片,在列式和計算中,體會相應的加減法算式的聯繫。

(1)從圖上看出從11個蘋果裏去掉9個,還剩2個蘋果.

(2)因爲 9加 2得 11,所以 11減 9等於 2.

(3)把9分成1和8,先用11減1再減8,得2.(即:11-9=11-1-8)

(4)把11分成10和1,先用10減9得1,再用剩下的1加1得2.(即:11-9=10-9+1)

二、 小兔採蘑菇

1、出示“小兔採蘑菇”的例題場景,請幼兒觀察加法算式和減法算式,想一想。

教師列出兩道加法算式,說一說計算方法,並歸納出進位加法可以用“湊十”的方法。

2、再列出兩道減法算式,說一說計算方法,歸納出退位減法的方法。

3、採蘑菇比賽。每個蘑菇旁邊是一道算式,完成計算後,如果正確,就直接跳到下一題,如果錯誤,則一起糾正比一比誰採的蘑菇最多最快,全部算完後選出才蘑菇最多的一組幼兒。

三、作業練習

1、教師講解操作要求,分發計算藍本子。

2、幼兒獨立完成二十以內加減法測試2。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20以內減法》 篇2

活動目標:

1、口算20以內的進位加法。

2、體驗學數學、用數學的樂趣。

3、初步培養觀察、比較和反應能力。

4、瞭解數字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初步理解數字與人們生活的關係。

活動準備:

表格、卡片。

活動過程:

一、激發興趣。

1、觀察發現、引出課題。

師:這些算式我們學過嗎?

生:學過

師:都是什麼算式?

生:都是9加幾的算式

師:以前學習了哪些幾加幾的進位加法呢?

生1:學過8加幾的進位加法。7、6、5加幾的進位加法和……

生2:7、6、5加幾的進位加法和……

二、整理知識、總結規律。

1、師:請同學們觀察,第一列算式有什麼特點?9+2、9+6、9+9

生:一個加數都是9。

師:另一個加數有怎樣的變化?你能說說算式是什麼?

生:算式是:9+3、9+4、9+5……9+9

師:第2列算式分別是什麼?生:8+4……8+9

師:觀察這兩列算式有什麼特點?

生:一個加數相同,都是9或都是8,另一個加數又逐漸多1。

2、 師:它們的和又是怎樣變化的呢?(和也逐漸多)共同整理20以內進位加法表

1:9+2= 9+3= 9+4= 9+5= 9+6= 9+7= 9+8= 9+9=

2:8+3= 8+4= 8+5= 8+6= 8+7= 8+8= 8+9= 7+4= 7+5= 7+6= 7+7= 7+8= 7+9=

3:6+5= 6+6= 6+7= 6+8= 6+9= 5+6= 5+7= 5+8= 5+9=

4:4+7= 4+8= 4+9= 3+8= 3+9= 2+9=

3、 觀察表格、發現規律,教師小結。

三、幼兒操作。

1、教師分發藍色計算本子,請有兒完成地17-18頁20以內加法練習。

2、幼兒操作教室巡迴指導,作業批改。

活動反思:

計算教學是一個長期複雜的教學過程,要提高幼兒的計算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教師、家長和孩子的共同努力纔有可能見到好的成效。

小百科:加法是基本的四則運算之一,它是指將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數、量合起來,變成一個數、量的計算。表達加法的符號爲加號“+”。進行加法時以加號將各項連接起來。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20以內減法》 篇3

20以內的退位減法,是在學習10以內加減法和20以內的加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在前面的學習當中大部分學生是有學習基礎的,他們有的是在幼兒園已有了這方面的計算訓練、有的是家長在家教自己孩子用扳手指頭的方法。所以孩子們學習這部分知識的區別只是在計算速度方面的差別。大部分孩子都能按自己的方法計算出得數。在教學本單元時,我突出體現了以下幾點:

1、以舊引新。

正向遷移教學20以內的退位減法是在學生已經認識了20以內的數,掌握了10以內加減以及20以內進位加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而在計算20以內退位減法的時候,需要學生應用學過的20以內的進位加法,也就是所謂的“算減想加”。因此,在教學新課時,我總是進行對應的進位加法口算喚醒孩子對進位加法的記憶,並出示求未知加數的算式,爲學生探索20以內退位減法搭橋鋪路。

2、創設情境。

激發興趣興趣是學生的老師,是開啓知識大門的金鑰匙。在教學中,創設學生熟悉的情境,在實際中解決數學問題。生動的生活情景,有助於學生了解現實生活中的數學,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增加對數學的親近感,體驗用數學的樂趣。例如:直觀的觀察材一年級下冊9頁的例題圖,要求學生自己提出問題,進行解答。受生活閱歷和理解能力的限制,小學生對抽象的數學知識往往難以理解。因此,例題教學充分運用了現代教學媒體,發揮直觀性作用,創設了逼真的情境,爲學生提供豐富、生動的料,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3、自主探索。

合作交流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在教學中,要給孩子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機會。在提出問題後,不急於教計算方法,給孩子充裕的時間,讓學生在自己的嘗試中摸索發現,自己探究。在合作交流中,讓孩子學會傾聽,學會互相學習。最後,在比較中,優化算法,達到教學的。目的。在教學十幾減九時,經過孩子自己的探索,一下子就想到了聯繫進位加法算加法,還有的孩子還想出了書上沒有的方法,這樣的教學跳出了書本,拓寬了學生的思路,更有利於培養孩子的創新能力。

4、反思。

在本單元的教學中,還有很多比較困惑和不足的地方。如:在練習中,有的'題組是有一定的規律,學生找到規律之後,盲目地應用規律,混淆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的規律。如:十幾減9得數應該是十幾的個位多1,而9加幾時得數的個位比幾小1,在總結完規律之後,學生喜歡應用規律快速口算,可是,不少孩子把十幾減9的得數算成比十幾個位少1。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只能禁止學生應用規律,以免出錯。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20以內減法》 篇4

教學目標

1.是學生通過20以內退位減法的整理與複習,瞭解相應的減法表的結構和算式間的聯繫;進一步鞏固20以內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地比較熟練得口算;加深對加、減法簡單問題的數量關係的理解,能正確解答總數和求部分數的簡單問題。

2.使學生經歷共同整理口算方法和減法表的過程,培養合作意識;初步體會數學內容的內在聯繫,獲得發現規律的成功法感受;培養口算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掌握十幾減幾的計算方法,並能正確計算

教時安排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複習

師:小朋友,今天在上課之前,我給大家介紹一位好朋友~~小鴨。它也來到了我們的課堂,它想請小朋友幫它一個忙,你們願意嗎?

(課件出示口算)

12-3=18-9=12-9=9+7=6+9=7+8=6+7=9+3=13-4=17-9=12-5=15-8=

師:哦,小朋友們觀察真仔細,那下面再請同學們橫着看,你又發現了什麼?

二、鞏固練習

1.複習第1題。

引導:小朋友你能用三句話說說圖例的意思嗎?能不能把下面的算式填寫完整。

學生填寫算式,交流結果,教師板書。

說說兩道算式表示的意思。

2.整理減法表。

師:同學們,這是一張關於十幾減幾的表格,請你們認真觀察第一列,你發現了一個什麼規律?可以在小組內討論討論。請你們來說說看,看哪個小組說的最好。

學生以小組爲單位展開討論,教師要參與到學生活動中,給予必要的指導。

3.複習第3題。

先讓弄清題意,然後請一些學生口算,再來說說有聯繫的一些減法算式。

4.複習第4題。

師:請小朋友認真觀察一下這道題,它要小朋友做什麼呢?比賽一下誰寫的最多。

學生獨立完成後集體反饋。

5.複習第5題。

師:你們還願意接受挑戰嗎?看看哪一組做的又快又好,2分鐘時間完成。

6.複習第6題。

讓學生看圖,指導學生看錶格說出知道什麼,要求什麼,(說明“合計”的含義)再把三句話裏的數填寫完整。

交流填寫結果,指名板演,其餘學生在課本上列式計算。

比較表格裏的條件和問題,這兩小題有什麼不同?

三、總結評價

師:在今天的複習課上,同學們表現的都很出色。你能根據減法表,按自己喜歡的順序說一說、記一記上面的算是嗎?試試看。

作業

佈置

板書

設計

教後

反思

個人初備二次備課

課時

課題複習(2)

授課類型複習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具體請境中,鞏固十幾減幾的退位減法的計算。

2.讓學生經歷數學信息的蒐集,問題的提出和解決的全過程,

3.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學習興趣,使學生想學,樂學,會學。

教學重難點學生如何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時安排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談話揭題:今天我們繼續複習20以內的退位減法(板書課題)。通過這這節課的複習,小朋友除了要能正確地、比較熟練地口算20以內的進位加、退位減,還要進一步掌握連加、連減混合計算,並能運用所學的加、減法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小朋友有信心嗎?

二、複習口算。

1.口算。

指名學生按題組口算得數,教師板書。

提問:你能說說這裏的是加法怎樣算的嗎?減法呢?

2.想聯繫,寫題組。

談話:你能寫出三道不同的僅爲假髮算式嗎?

學生說老師板書。

3.複習加減法算式。

引導:大家還記得9加急的算式嗎?我們一起從9加2開始,說一說9加急的算式。

現在再一起從11減9開始,說說十幾減9的算式。

二、鞏固練習

1.做複習第7題。

指名板演,其餘學生填在課本上。

交流得數,前四道讓學生說說口算過程。

2.做複習第8題。

師:小朋友們,今天的天氣可真不錯。操場上來了四位小朋友,讓我們一起去看看,他們正在做什麼,好嗎?

生:好。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20以內減法》 篇5

教材簡析:

十幾減7、6是在學習了十幾減9、8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大部分學生對“想加算減法”和“破十法”已經基本掌握,但還不夠熟練。本課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通過合理練習達到一定的熟練程度,切實爲後續學習打好基礎。本課還是結合具體情境,編成有趣的數學故事,利用信息提出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讓學生動腦思考,有困難的學生可以動手操作,爲學生提供充分交流的機會,肯定合理的計算方法,在交流過程還會出現幾種算法,但是學生已經傾向於用“想加算減法”計算,學生已經有了自己喜歡的方法。通過自己的計算方法解決數學問題,既提高計算價值又充分培養他們的邏輯思維。

教學目標:

1.經歷從實際情景裏提出並解決問題的過程,能利用加減法關係計算十幾減7、6,進一步理解和掌握“想加算減法”的思考方法。

2.通過直觀圖和對數據的觀察,能說出計算的思考過程。幫助學生逐步實現從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培養學生初步的遷移能力。

3.經歷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歸納整理的過程,體驗解決數學問題的樂趣。

教學準備:

主題圖、課件、實物圖片

教學重點:

掌握十幾減7、6的計算方法多樣性

教學難點:

重點感受“想加算減法”的計算方法價值

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知,孕伏新知

(課件出示)複習題:

(1)看圖列算式。

()+()=()

()-()=()

()-()=()

【設計意圖:設計複習題,突出新舊知識間的聯繫。激活學生已有的經驗,爲感受“想加算減法”的價值奠定基礎。】

二、情境引入,提出問題

(課件出示)例3主題圖。

教師:圖中兩位小朋友在幹什麼?從他們的對話中你能發現什麼數學信息?“□”表示什麼意思?

根據學生完整的回答,教師板書出問題:

(1)紅金魚的有多少條?

(2)黑金魚的有多少條?

教師:我們根據這些數學信息,怎樣幫助他們解決問題呢?

三、自主探究,內化算法

(一)分析信息,列出算式

1.分析信息

教師:要求紅金魚的有多少條,怎樣列式?

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可能會說:

女小朋友說:共有13條金魚,黑色有7條,求紅色有幾條,可以用13減去7。

教師追問:13和7各表示表示什麼意思?

(課件逐步演示)先出示金魚實物圖。

2.幫助學生理解,初步建模

“求另一部分是多少,可以用減法計算”。在此題中用總數13條減去黑色的7條,就是另外一部分紅色金魚的條數。

教師板書:13-7=

教師追問:要求黑金魚有多少條,又該怎樣解答呢?

讓學生說出理由,列出算式。

教師板書:13-6=

比較算式,引入課題並板書。

3.嘗試計算

【設計意圖:根據兩位學生賞魚的情境,通過不同觀察角度得到不同的信息,同時也提出不同的問題,爲本課學習提供了現實而有意義的素材。引導學生分析信息,爲解決問題提供直觀地表象支撐。】

(二)獨立思考,形成表象

教師可提出問題:

1.你能將自己的想法用算式表示出來嗎?

2.你能將自己的想法與同桌說一說嗎?

3.你能聽懂或讀懂同桌的方法嗎?

學生活動,同伴交流。教師觀察巡視。

(三)操作驗證,發現關係

(課件預設)可能會出現以下幾種方法:

1.“破十法”:讓學生說思考過程,把13分成3和10,10-7=3,3+3=6;把13分成3和10,10-6=4,4+3=7。

由於學生對“破十法”已經比較熟悉,不再出現直觀圖,讓學生直接說出思考過程。

2.“平十法連減”:13-3-4=6,13-3-3=7。

3.“想加算減法”:因爲7+6=13,所以13-7=6,13-6=7。

從實物圖中學生能直觀看出,並將一個加法算式和兩個減法算式聯繫在一起,體現了這種方法的便利和快捷。

4.數數的方法:從13裏一個一個減,減去7個還剩6個。

5.觀察比較:“破十法”和“想加算減法”的算式,感受後一種方法簡捷。

【設計意圖: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經驗,選擇喜歡的方法計算同時,可結合今天所學算式進行對比,體現出方法的簡捷,以便在今後中能夠熟練和正確地計算,同時讓學生通過自主嘗試、同伴交流等方式提高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四、鞏固應用,抓住聯繫

(課件出示)

(一)教材第14頁“做一做”1、2、3題。

學生練習,同伴互評,全班交流。

提出問題:你們完成速度很快,有什麼好辦法?你發現這些題有什麼聯繫?

你能寫出幾個有這種規律的算式嗎?

嘗試練習,指名板演,全班交流。

【設計意圖:“做一做”的3道題,從直觀到抽象,鞏固所學計算方法,體驗“想加算減法”的優越性,並知道在減法算式中交流減數和差的位置,能得到另一道減法算式的結果的練習過程。】

五、應用理解,回顧總結

(一)教材第16頁第10題。

1.觀察情境圖,收集信息,提出問題

(課件動態出示)

呈現情境圖,先出示一個條件和問題,讓學生補充條件。

教師:一共有15只鴨子,右邊有幾隻?要想解決問題還需要什麼條件?

指名回答,補充條件。(課件演示)

2.理解題意,列式計算

教師追問:還可以怎樣選擇信息,提出問題?

3.同伴交流,相互說一說

集體練習,全班交流,回顧反思,師生小結。

【設計意圖:此題同主題圖有點類似,培養學生從不同角度觀察收集信息,提出不同的問題。不僅讓學生對信息整理和應用能力得到提高,還能體驗到用所學知識解決數學問題的樂趣。】

六、全課總結

全班交流,暢談收穫。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20以內減法》 篇6

【教學內容】教材第10頁例1、做一做1-3題及練習二1、2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學會計算十幾減9。

2.培養學生初步的抽象思維能力。

【重點難點】通過實際操作理解算理,學會“破十法”“連減法”,掌握“想加算減法”,感悟算法的多樣性。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1.口算。

9十3 9十7 9十4 9十6

9十9 9十2 9十5 9十8

2.在括號裏填上適當的數。

9十( )=12 9十( )=13

9十( )=14 9十( )=15

9十( )=16 9十( )=17]

二、探究交流,展示彙報

1.出示教科書P10的圖。引導學生看圖,提問:誰能說一說這幅圖的意思?(有15個氣球,買了9個,還有幾個?

[小組討論,合作探究算法的多樣化:

想一想,用什麼方法計算?該怎樣列式?

學生思考回答後,教師板書:15—9=

提問:如果沒有圖,要算15減9等於幾,該怎樣想?(學生以四人爲一小組,互相商量。教師可提示學生聯繫舊知識進行計算。

[鼓勵學生用學具擺一擺或在直觀圖中圈一圈的方法理解算理。

學生彙報討論結果,可能有以下幾種情況:

(1)9加6得15,15減9等於65 想加算減法

(2)15可以分成9和6,15減9等於6;連減法

(3)10減9等於1,l加5等於6; 破十法

(4)15減5等於10,再減4等於6。 連減法

教師對學生的不同想法,應及時給予表揚,鼓勵學生多動腦筋多思考。

[進一步提問:這麼多的想法都是對的,那麼你覺得哪一種方法又快又好呢?

(鼓勵學生用想加算減的方法:想9加幾得15,15減9得6)同時板書得數“6”。)

2.小朋友玩套圈遊戲,投了14個圈,有9個沒套中,套中了幾個?

提問:

(1)要求套中了幾個,該怎樣列式?(學生回答後,教師板書:14—9=)

(2)得多少?怎樣想的?教師板書得數“ 5”。

3.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的是什麼內容?(十幾減9)教師板書課題。該怎樣計算這些題目呢?

[教師指題,引導學生總結出想加算減的方法,同時也鼓勵學生可選擇自己喜愛的方法進行計算。]

三、檢測與反饋

1.完成教科書P10“做一做”第1題。

[ 讓學生在桌子上用小棒擺一擺,邊操作邊小聲地說想的過程。然後指名說,再在方框裏填上數。]

2.完成教科書P10“做一做”第2題。

[學生獨立完成,再集體訂正。]

3.完成教科書P10“做一做”第3題。

[學生先獨立完成,再任指幾題,讓學生說一說最喜歡用什麼方法計算。]

四、課堂練習

l.完成教科書P11練習二第1、2題。

2.佈置作業。

【板書設計】

十幾減9

15-9=

10–9=1 9+6=15

1+5=6 15–9=6

【教學反思】

本節課是在學生學習20以內進位加法的基礎上展開學習的。教學本課時引導學生從情景入手收集信息,發現問題,探討解決問題的方法,通過圈一圈,畫一畫的方法理解十幾減9的不同算法,在比較中發現想加算減法是計算又快又對的一種方法,爲今後的學習做了鋪墊。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20以內減法》 篇7

第1課時

教學目標

1、組織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學習十幾減9的減法,使學生體會數學就在身邊。

2、培養學生簡單的推理能力和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

學會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計算十幾減9(主要方法:破十法和想加算減)

教學過程

情境圖:

一、談話引入

元日那天,一(2)班的小朋友去公園參加了一次有趣的遊園活動(屏幕顯示課本第10~11頁的遊園會全景圖)。請仔細觀察,在這個遊園場地上,左邊的小朋友在幹什麼?右邊的小朋友在十什麼?”)

讓我們一塊兒去看看,小朋友買了幾個氣球?

二、教學氣球圖

1.顯示圖片:阿姨兩手一共15個氣球,賣了9個。

請問學們根據這個情節提出數學問題。

學生提出的問題有:(1)還有幾個?(2)再賣幾個就全部賣完了?

2.組織學生獨立思考上述問題,然後在小組裏說一說怎麼解答。在學生說的基礎上,教師板書算式:15-9=?

3.引導學生看着氣球圖,說15-9的計算過程。

(看着氣球圖,數剩下的氣球個數/6+9=15,15-9=6

10-9=1,1+5=6/15-5=10,10-4=6/9-5=4,10-4=6)

4.評價學生以上算法,說明都正確,同時引導他們思考:你認爲哪種方法方便?

三、教學套圈圖

1.顯示圖片:看看這邊小朋友在幹什麼?(他們在玩套圈圈的遊戲。)這個遊戲的規則是一人只能投14個圈,正好輪到小明投了,我們來看看他套中了幾個圈?

2.組織學生根據以上情景提出一個數學問題。學生提出的問題一般是:還有幾個沒套中?

3.列式解答,並說一說你是怎麼算的。

剛纔小朋友從遊園活動中提出了一些數學問題,大家想出瞭解決問題的不同方法,真了不起!現在觀察這兩個算式它們有什麼相同的地方?(都是十幾減9的減法)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十幾減9的減法,板書課題:十幾減9。

例1:

1.出示12-9=□,組織學生獨立思考,用自己的方法計算結果。對略有困難的學生,允許他們用學具擺一擺,再計算。

2.組織學生交流12-9的不同算法。要求每個學生應認真傾聽別人的發言,想一想自己的算法和別人相同嗎?如果不同,哪種方法更好些呢?

3.對比、討論不同的算法。

學生討論後,教師小結:這些算法都很好,計算十幾減9的減法時,你認爲哪種方便就用哪種方法計算

鞏固練習:

完成練一練1、2、3掌握基本方法:破十法和想加算減。

小結:

這節課學了十幾減幾的減法?你怎樣計算這樣的減法?

板書設計

第二單元《20以內退位減法》教案

課 題

十幾減9

第2課時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20以內減法》 篇8

【教學目標】

1、學生初步學會計算十幾減7、6。

2、使學生通過練習,進一步理解計算退位減法的思考方法。

【教學重難點】

重點:初步掌握十幾減7、6的算理和計算方法,能夠正確地計算十幾減7、6。

難點:使學生通過練習,進一步理解計算退位減法的思考方法。

【教學過程】

一、複習回顧

1、口算

11-814-913-815-9

11-917-912-816-8

2.看卡片,說出()裏應填多少。

6十()=128十()=13

5十()=117十()=14

9十()=166十()=13

3.12—8=4,說一說想的過程。

二、互動新授

1.探究“十幾減7、6”的計算方法。

師:遊戲園除了有賣各種各樣小朋友喜歡的玩具,還有別致的景色呢。你看,這兩個小朋友在魚池邊觀察到了什麼?

教師出示課本第14頁例3圖

學生彙報:有13條金魚,黑金魚有7條,紅金魚有幾條?

有13條金魚,紅金魚有6條,黑金魚有幾條?

師:怎樣列式解決他們提出的問題?

學生彙報:13-7、13-6。

師:該怎樣計算,和小組內的同學互相說一說。

學生小組交流自己的算法,教師組織學生彙報。

2.練一練

完成課本第14頁做一做的第1題。

三、鞏固梳理,拓展應用

1.完成課本第13頁做一做的第2題。

讓學生先獨立完成,再說說上下兩題的關係。

2.完成課本第13頁做一做的第3題。

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來計算。

3.完成課本第14頁做一做的第2題。

(1)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加法算式和兩道減法算式之間的關係。

(2)由學生獨立完成。

4.完成課本第14頁做一做的第3題。

先由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在組織學生觀察所題寫的算式,說說上下兩個算式的聯繫。

四、課堂總結

師:觀察今天的算式,你發現了什麼

學生彙報,教師點明課題:今天我們所學的是十幾減7、6。

師:計算十幾減7、6,你有什麼好辦法?

學生彙報。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20以內減法》 篇9

活動意圖:

數學的加減法運算很重要。特別是20以內的加減法是各種數字運算的基礎。學好20以內的加減法,有利於活化孩子的頭腦,發展孩子的思維。

活動目標:

1、感知進位加、退位減的算法,整理和歸納計算規律。

2、提高計算的速度和正確率,並從中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

活動準備:

蘑菇圖形、 計算題目。

活動過程:

一、通過例題再現,喚起幼兒的回憶

1、 小明買了9個紅蘋果和2個青蘋果,再出示集合圖。

2、 用什麼方法計算?爲什麼?怎樣列式?

教師引出:9+2=11。

3、蘋果的總數是多少?如果吃掉了9個紅蘋果,還剩幾個?討論:用什麼方法計算?爲什麼?怎樣列式?

學生回答後,教師板書:11-9=

4、示圖片,在列式和計算中,體會相應的加減法算式的聯繫。

(1)從圖上看出從11個蘋果裏去掉9個,還剩2個蘋果.

(2)因爲 9加 2得 11,所以 11減 9等於 2.

(3)把9分成1和8,先用11減1再減8,得2.(即:11-9=11-1-8)

(4)把11分成10和1,先用10減9得1,再用剩下的1加1得2.(即:11-9=10-9+1)

二、 小兔採蘑菇

1、出示“小兔採蘑菇”的例題場景,請幼兒觀察加法算式和減法算式,想一想。

教師列出兩道加法算式,說一說計算方法,並歸納出進位加法可以用“湊十”的方法。

2、再列出兩道減法算式,說一說計算方法,歸納出退位減法的方法。

3、採蘑菇比賽。每個蘑菇旁邊是一道算式,完成計算後,如果正確,就直接跳到下一題,如果錯誤,則一起糾正比一比誰採的蘑菇最多最快,全部算完後選出才蘑菇最多的一組幼兒。

三、作業練習

1、教師講解操作要求,分發計算藍本子。

2、幼兒獨立完成二十以內加減法測試2。

活動反思:

給幼兒提供了廣闊的思維空間,讓他們在看一看、猜一猜、算一算等活動中積極動腦,在更大自由度的環境中大膽探索,促使幼兒在一系列的觀察、猜測、思考和表述中,自己發現規律,自己解決問題。使每個幼兒都能無拘無束地得到不同的提高和發展。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20以內減法》 篇10

一、十幾減9 (含用數學)本單元知識框架:口算十幾減幾 (含用數學)20以內的 退位減法用數學 (綜合應用)

二、單元學習內容的前後聯繫

已學過的相關內容:1、9加幾;2、8、7、6加幾;3、5、4、3、2加幾。4、20以內的進位加法及應用。

本單元的主要內容:

1、 十幾減9;

2、 十幾減幾;

3、 用數學解決問題。

後續學習的相關內容:

1、100以內數的讀法和寫法;

2、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及其應用。

三、學生學習情況分析

從期末的測試結果可以看出,學生都掌握了10以內加減法和20以內的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並能熟練地進行計算,但由於中間間隔了一個假期,學生的遺忘比較快,爲更好地學習《20以內的退位減法》,在學習新知前還需進行經常性的口算訓練(20以內的進位加法),爲學習新知打下了基礎。前面學生計算比較粗心,運用數學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較薄弱。因此,在教學中應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和興趣特點出發,從學生最熟悉的生活場景,如新年遊園會、春遊等引入教學,在各種操作、討論交流的活動中,探究算法。在學生掌握了20以內的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後,再引導學生把加減法知識應用於生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

四、單元教學目標

1、能夠正確地、比較迅速地計算20以內的退位減法。

2、初步學會解答“已知和與一個加數,求另一個加數”的減法應用題。

3、通過數學學習,初步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通過操作,讓學生經歷多樣化的計算過程,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五、教學重點、難點重點:熟練掌握自己喜歡的口算方法並能夠熟練地計算20以內的退位加法的口算。

五、難點:1、理解十幾減9和十幾減幾的算理並掌握其計算方法;

2、能解答求總數和求另一個加數的加、減應用題。

六、單元評價要點

1、掌握十幾減9和十幾減幾的計算方法;

2、能正確計算十幾減9和十幾減幾的口算;

3、能解答求總數和求另一個加數的加、減應用題。

七、各小節教學目標及課時安排本單元計劃課時數:11節

1、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能夠比較熟練地口算十幾減九的退位減法。

2、初步學會用加法和減法解決簡單的問題。

3、培養學生主動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4、初步滲透事物之間是相互聯繫的觀點。

2整理和複習

1、引導學生髮現20以內退位減法表的不同排列規律,培養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

2、進一步掌握20以內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

3、能熟練地計算20以內進位加法。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20以內減法》 篇11

教學目標

1.通過對20以內退位減法進行整理,找出規律,進一步鞏固此類減法。比較熟練的掌握20以內退位減法的運算。

2.培養學生的歸納整理的能力。知道不進位的兩位數加一位數、兩位數加整十數的口算方法。

教學內容:教科書的第23頁

教學設計

揭示課題

說明本節課的學習內容:20以內退位減法的整理和複習。(板書課題:整理和複習)

20以內退位減法的整理

1.找規律,填表。

出示下表。

[這個設計獨具匠心,利用課本提供的材料加以改造,讓學生找規律填空。有利於誘發學生探索規律的興趣,調動其積極性。而且不同程度的學生都能動手。實踐表明多數學生能正確的填出所缺的所有算式。]

要求:仔細觀察,從已有的算式中找到規律,把所缺的算式填出來。

(自由發言,想填哪格,就填哪格。)

2.說說爲什麼這樣填,你是怎麼想的?

[這時學生一般只能直觀地感知規律,如回答第一列第3格爲什麼填12-9,學生會說:“因爲上面是11-9、12-9,所以下面應該是13-9。”不經提示,就能自覺地用比較概括的語言來總結規律的學生畢竟不在多數。]

3.討論(出示已填完整的減法表)。

a.豎着看,第一列的得數有什麼規律?算式有什麼規律?

b.你還能發現什麼有規律的排列?

(酌情啓發:橫看,有什麼規律?豎看,有什麼規律?)

[這裏,教師先讓學生說出豎看每一列得數的規律,再讓學生想一想爲什麼差會從小到大依次增加1,從而讓學生髮現每一列的減數都相同,被減數從上至下一個比一個大1,所以差也依次增加1。這樣引導,學生容易發現規律,更爲重要的是有助於學生感悟被減數、減數與差的依存關係。類似的,橫着看也這樣引導。]

4.小組活動,動手操作,重排退位減法表。(見課本第23頁。)

(提供每組一套20以內的退位減法算式。)

小組合作把這些卡片重新有規律地排成一個表。

[教材提供的這一教學設計,既可以起到鞏固強化已有認識的作用,又具有一定的挑戰性。因爲儘管學生對這個表的規律已有所認識。但要他們自己重新構建還是有一定難度的。所以實際教學時,還需要教師通過巡視,提醒學生如有困難可以先看看書上的表再排。但一般不要照着書上的表格來排。]

利用退位減法表複習

1.把差是6……的算式一組一組地說出來。(課本第24頁的第1題。)

a.差是6的減法算式有哪幾道?想不出的可以看減法表。

[這個問題並沒有限定差是6的算式的範圍。所以一開始學生會說出原來學過的10以內差是6的算式,個別學生還可能由14-8=6、15-9=6類推出16-10=6、17-11=6等尚未學習的減法算式。對此,教師因勢利導讓學生分類,然後再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到這節課複習的退位減法上來。]

學生可能說出:6-0=6、7-1=6、8-2=6……20-14=6……引導他們分類:其中哪些是上學期已經學過的?哪些是新學的20以內的退位減法?哪些是以後要學的?

b.差是7的一組退位減法算式你能都說出來嗎?

c.你還能說出一組差是幾的退位減法?

課堂獨立練習

1.看圖列兩道加法算式和一道減法算式。(第24頁的第2題。)

2.口算,比比誰算得又對又快。(第24頁的第3題)

教學設計說明

這是一節複習課,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對學過的20以內的退位減法進行整理。爲了增強教學效果,沒有直接出示已整理好的減法表。而是讓學生看不完整的減法表,根據已出示的算式找出內在的規律,嘗試填出所缺算式。說理由時也不必很完整,就題論題,只要有道理就行。然後再通過小組討論,進行整體的觀察,從結構出發,找出一系列的規律。最後,通過利用減法卡片重建表格的活動,進一步鞏固知識。這樣安排,不僅使學生清楚20以內退位減法表的結構,同時,也培養了學生整理知識的能力。

第二部分是利用這張20以內退位減法表,找出差是6、7、8、9等的算式。在引導學生找規律時,橫着看、豎着看,減數和被減數的變化規律都較容易找到。所以這裏的引導重點放在從得數着手,看錶找出結果相同的算式,學生會發現得數相等的算式總是排在一條斜線上的。

第三部分是進行不同形式的練習。特別是口算,熟練的20以內加減法的口算是100以內加減法的基礎。

專家評析

這節複習課的重點是整理和尋找規律。教學設計的重大特點是充分考慮一年級小學生的認知特點,對教材提供的學習材料加以適當的處理。

其一,爲了突破規律的概括、表達這一難點。教師先出示一張有空缺的減法表,讓學生根據已知的算式尋找規律把表填完整,使每個同學都能參與,積極投入。在此基礎上,通過讓學生說出爲什麼這樣填的理由。先描述出一列或一行的具體規律,進一步再引導他們由發現列或行的得數規律入手,去尋找、去歸納列或行的算式規律。這樣,填表說理由→看錶說規律→重新構建表格,螺旋反覆,逐步遞進,學生印象更爲深刻,且能有效強化對整個表格的認識。

其二,對教科書練習六第一題的處理也比較細膩。順應學生的思考特點,因勢利導,使整個練習過程由開放、發散(不限制得數是6的減法算式範圍)到集中、略有收斂(把得數是7的減法算式限定在20以內退位減法範圍內),然後再略加開放、發散(“你能想出一組差是幾的退位減法?”)。從而充分發揮這道習題的功能,同時也使斜行的規律得到了進一步的鞏固。

執教:上海市浦東新區滬新小學 申慧芬

評析:上海市浦東新區教育學院 曹培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