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大班科學《蝸牛》教案範文(精選12篇)

幼兒園大班科學《蝸牛》教案範文(精選12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6W 次

作爲一名教職工,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案准備工作,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教案應該怎麼寫纔好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大班科學《蝸牛》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園大班科學《蝸牛》教案範文(精選12篇)

幼兒園大班科學《蝸牛》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觀察蝸牛的外形特徵、爬行方式,瞭解蝸牛的生活環境與習性。

2、培養幼兒的觀察興趣和動手操作、動腦思考的良好習慣,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

3、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現。

4、通過觀察、交流與討論等活動,感知周圍事物的不斷變化,知道一切都在變。

活動準備:

放大鏡、玻璃瓶、塑料板、木板、玻璃板、木棍、各種食物等。

活動過程:

一、捉蝸牛

雨過天晴,帶領幼兒到野外捉蝸牛,引導幼兒觀察蝸牛喜歡住在什麼地方。提問:你是在哪兒捉到蝸牛的?捉了幾個?

二、採用多種方法觀察蝸牛

1、用放大鏡觀察蝸牛的外形,說出其特徵。

2、用手觸摸蝸牛的身體和殼,輕觸蝸牛的“角”,看有何反應。

3、將蝸牛分別放在塑料板、木板和玻璃板上爬行,觀察留下了什麼,從玻璃板的背面觀察蝸牛的身體。

4、遊戲:蝸牛賽跑。每個幼兒選取自己的“最佳選手”參賽,看哪個蝸牛獲得冠軍,從而觀察蝸牛的爬行方式。

5、讓蝸牛相互揹負着爬行。觀察大蝸牛馱着小蝸牛、小蝸牛馱着大蝸牛爬行有什麼不同,小蝸牛馱闐大蝸牛是怎樣爬行的。

6、讓蝸牛在豎立的木棍上向上爬,不斷調轉木棍的方蝸牛(大班科學)向,看看蝸牛會怎樣,蝸牛爲什麼掉不下來?

7、幼兒自由觀察,引導幼兒創造更多的觀察方法。

三、喂蝸牛

鼓勵幼兒用不同的食物喂蝸牛,觀察一下它們愛吃什麼。

四、養蝸牛

和幼兒一起討論飼養蝸牛的條件。

創設下列不同條件,讓幼兒觀察,動腦思考:你想將你的蝸牛放在哪個“家”裏飼養?爲什麼?

1、將蝸牛放入空瓶中,瓶中蓋上玻璃。

2、將蝸牛放入有水的瓶子中,瓶口蓋上紗布。

3、將蝸牛放入有幹沙的瓶子裏,瓶口蓋上紗布。

4、將蝸牛放入有溼沙的瓶子裏,瓶口蓋上紗布。

鼓勵幼兒想辦法爲蝸牛創設更好的“家”。

幼兒在歡快的“蝸牛與黃鸝鳥”的樂曲中,模仿蝸牛爬行的動作,結束活動。

幼兒園大班科學《蝸牛》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認識蝸牛,初步瞭解蝸牛的外形特徵及生活習性。

2、萌發對事物的探究興趣。

活動準備:

1、圖片——蝸牛

2、放大鏡等。

活動過程:

一、認識蝸牛

1、瞭解蝸牛的外形特徵。

(1)蝸牛的身體是什麼樣的?

引導幼兒討論。

教師:蝸牛的背上有殼,像小房子,它的殼是一圈一圈的。

(2)蝸牛的頭上有什麼?

讓幼兒知道,蝸牛的頭上有兩根細細的腳,叫觸角。

(3)蝸牛的眼睛長在哪裏呢?

告訴幼兒蝸牛的眼睛就長在觸角上。

(4)蝸牛是怎樣走路的呢?它有腳嗎?

2、讓幼兒自由討論:蝸牛有沒有腳

教師講解,蝸牛有腳的,你知道爲什麼看不到蝸牛的腳嗎?

二、觀察蝸牛的腳

教師:蝸牛到底有沒有腳,讓我們一起去找找,仔細地看一下。

通過觀察,幼兒發現蝸牛真的有腳,而且是一隻腳,就像鞋底一樣。

三、瞭解蝸牛的生活習性

1、蝸牛爬行。

你們知道蝸牛走過的地方會留下什麼?

教師:你們看,小蝸牛在爬的時候身體在蠕動,它的腹部就會分泌出這種白色的沾液,看上去就像白線一樣。

原來蝸牛是靠身體蠕動來爬行的,它分泌這種白色的沾液,是爲了讓身體更潤滑,這樣在爬行的時候就不會擦傷皮膚了,而且前進的更快。

2、交流蝸牛的生活習性

(1)在什麼季節我們可以看到蝸牛?

(2)最近你看到過蝸牛嗎?爲什麼?

交流後讓幼兒知道,蝸牛不但要冬眠,還要夏眠。

四、探索知識

螺螄,跟蝸牛相比,有什麼相同或不同的地方?

幼兒園大班科學《蝸牛》教案 篇3

教材說明:

本課教材中的蝸牛主要是用螺旋線畫出不同動態的蝸牛,並添畫環境。

教學目的:

1.掌握蝸牛的基本形象特徵,正確地畫出不同形態的蝸牛;2.通過畫蝸牛,學生能掌握畫圓形動物的方法;3.培養學生善於動腦和善於想象的能力。

教學重點:認識圓形並用基本形畫蝸牛。

教學難點:畫出蝸牛的不同動態。

教具準備:

1.老師準備:彩色粉筆、蝸牛動態變化分析圖一幅、蝸牛在潮溼的草地上活動畫一幅。2.學生準備:塑料水彩筆、美術課本、圖畫紙。

教學方法:

講述法、演示法、練習法。

教學過程:

1.導語:在夏天的雨季裏,同學們都見到過蝸牛爬行的情景,看它那揹着自己的“小屋”在草地上自由自在蠕動的姿態,真惹人喜愛。那麼大家想不想把它那可愛的樣子畫下來呢?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畫蝸牛。

2.板書課題:蝸牛

3.新授:

(1)講解怎樣畫蝸牛。演示畫法(邊演示邊講解)。畫法步驟(用彩色粉筆畫):

請同學們練習兩遍畫法。

(2)講解怎樣畫各種姿態的蝸牛。師:蝸牛喜歡在潮溼的地方活動。它們有向前爬行的,有向後爬行的,有擡頭的,有低頭的等各種不同的姿態。這些神態各異的蝸牛,我們該如何去畫呢?(出示蝸牛動態變化分析圖一幅)擡頭的;向前爬的;向後爬的;低頭的。(教師設問,各種姿態的蝸牛哪裏在變動?)

(3)教師總結蝸牛動態畫法規律。強調:蝸牛不同動態的畫法主要是肉體的變化,圓殼不動,因此畫蝸牛先畫圓殼,再根據蝸牛的不同動態畫出肉體及觸角。

(4)啓發引導學生繪畫:師:蝸牛喜歡在什麼地方爬行?師生共同討論:如何讓蝸牛自由自在地爬行。(出示範畫:蝸牛在潮溼的草地上爬行。)教師:請同學們看示範畫,畫面上的蝸牛是在幹什麼?上:天空上有什麼?(烏雲)是什麼顏色?下:草地上有什麼?(花草、蘑菇)是什麼顏色?

4.課堂練習。

教師:同學們,如果你是一隻蝸牛,會喜歡什麼樣的活動呢?

教師:如默默地爬行,與另一隻蝸牛親熱地說話等。

教師:請兩名同學說出自己要畫的場面。

作業要求:在草地上畫出不同姿態的小蝸牛(最少五隻)。

注意事項:

①抓住蝸牛圓殼和肉體的畫法特點。

②注意圓殼和肉體的比例關係。

③色彩要活潑鮮豔。

(教師巡視指導,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5.課外作業:在生活中觀察各種蝸牛的動態並寫生蝸牛。

板書設計:

課題(板書)

演示畫蝸牛的步驟

蝸牛動態變化分析圖

幼兒園大班科學《蝸牛》教案 篇4

教材解析

這是一篇童話,以一隻可愛的小蝸牛和它慈愛的媽媽之間有趣的對話呈現故事情節。小蝸牛在媽媽的提示下去樹林玩,由於爬得慢,總是錯過原來的季節,看到了下一個季節的風景。課文藉助小蝸牛先後3次去樹林裏的故事,幫助學生了解四季的不同特點以及蝸牛爬得慢的特點。

課文以小蝸牛的視角,生動鮮活展現了一年四季的自然變化。本課的最大特點是第二、三、四自然段結構相同,小蝸牛的動作和蝸牛媽媽的語言不斷反覆。這種不斷復現的情節,有利於學生習得語言,發展思維。

這是本套教材首次出現的一篇沒有全文注音的課文,只給部分難字注了拼音,配有4幅色彩豔麗、季節特徵明顯的插圖,以連環畫的形式呈現,旨在培養學生看圖學文、自主識字、獨立閱讀的能力。

教學目標

1、認識“住、孩”等12個生字和王字旁1個偏旁;會寫“對、媽”等4個字。

2、藉助圖畫、生活經驗,讀懂課文,瞭解一年四季的不同特點。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藉助圖畫、生活經驗,讀懂課文,瞭解一年四季的不同特點。

教學難點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建議

一、識字寫字

1、識字。本課要求認識的王字旁,是以前學過的“王”字變化而來的。可以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比較字變成偏旁後的差別。如“王”變成王字旁後,長橫變成了提,“玩”字的左右兩部分要相讓。爲減輕學生學習的難度,本課部分生字標註了拼音。

要充分發揮拼音的作用,引導學生讀準字音。“住”是翹舌音;“吧、呀”是語氣詞,要讀輕聲;“久、全、變”是三拼音節,要把音節拼讀完整;“吧、發、芽、爬、呀”都有相同的韻母,可以對比着讀一讀。

學生初讀課文,會遇到一些沒有注音的生字。對於這些不認識的字,要充分發揮連環畫的作用,引導學生大膽猜讀。如,“蝸牛、草莓、蘑菇、發芽”中的生字,圖畫已做了明顯的提示,聯繫生活經驗,學生就能猜出是什麼字。受方言的影響,有的學生猜出的字與生字的讀音可能有差異,教師可安排互動交流的環節,引導學生讀準字音。

此外,還可以運用多種方法,引導學生大膽猜測字義。

關於王字旁:王字旁的字在古代都和玉有關。本課認讀字“玩”和讀寫字“全”都有一個王字旁,“玩”在《說文》中的解釋是“弄也”。

“全”在《說文》中的解釋是“純玉”。

(1)藉助形聲字的構字規律。“草莓、蘑菇、芽”這一組字都有草字頭,說明這些字都與植物有關。

(2)結合語境和生活經驗。“小蝸牛爬呀,爬呀”中的“爬”,“快去摘草莓”中的“摘”,“樹葉全掉了”中的“掉”,都可以結合語境和生活經驗,猜測它們的大致意思。

(3)有的生字,如“孩子”的“孩“,“碧綠”的“碧”,適宜組成詞讓學生認識,不要孤立地去認。

本課要求認識的12個生字,可以藉助生字與熟字的聯繫,幫助學生記住字形。

(1)給已學字加偏旁:巴—吧、爬;牙—呀、芽。

(2)與已學的形近字做比較:金—全;田—回。

2、寫字。

本課4個要寫的字都是合體字。“對、媽”是左右結構,左窄右寬,要提示學生注意偏旁相讓後帶來的字形變化;“全”是上下結構,“回”是全包圍結構。要提示學生注意不同的字形結構,每個偏旁的書寫是不一樣的:左右結構的字,偏旁顯長、顯瘦;上下結構、包圍結構的字,偏旁顯寬、顯扁。讓學生知道,寫合體字要有左右、上下、裏外相互協調的意識。

本課4個字書寫要點:

5畫,合體字。

對左邊“又”的第二筆變長點;右邊“寸”的'橫畫變短,豎鉤要寫直,點要落在田字格的中心點上。

6畫,合體字。

媽注意女字旁的提從橫中線起筆,往右上略斜,豎折折鉤起筆的豎則落在豎中線上。

6畫,合體字。

全“人”字頭蓋住下面的“王”部,“王”部的第一橫落在橫中線上,最後一長橫要舒展。

6畫,合體字。

回國字框,字體顯寬扁。豎畫都要微微往裏斜,四橫、四豎的間距要均勻。

本課要寫的字,可以與熟字組成新詞,如“不對、對比、上回、下回、回來、回去”,學有餘力的學生可以寫一寫。

二、課文學習

1、朗讀指導。本課的學習要避免一上來就是教師的示範朗讀或者聽錄音。要讓學生自己嘗試着借

助連環畫獨立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想辦法認識。在學生能正確識讀生字的基礎上,讓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教師再進行有針對性的朗讀指導。

課文主要由蝸牛媽媽和小蝸牛的對話組成,可以引導學生根據人物身份的不同讀出不同的語氣。如蝸牛媽媽的話要讀出親切、溫和的語氣,小蝸牛的話要讀出天真可愛的感覺來。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想象自己是蝸牛媽媽或小蝸牛,分角色來進行對話。

蝸牛媽媽說:“哦,已經是夏天了!快去摘幾顆草莓回來。”蝸牛媽媽說:“哦,已經是秋天了!快去採幾個蘑菇回來。”蝸牛媽媽說:“哦,已經是冬天了!你就待在家裏過冬吧。”

這是蝸牛媽媽說的3句話,是典型的童話語言,反覆出現,有利於學生把握故事情節;句式一致,有利於開展語言學習。蝸牛媽媽的“哦”,

說明她很驚訝,和反覆的“快去……”說明蝸牛媽媽很着急,也很慈愛,要連起來進行整體訓練。同樣的,小蝸牛的話在課文中也出現了3次,3次的表達也有類似的語言特點。

還可以抓住一些關鍵詞語,引導學生讀出感受。比如通過“已經”一詞,可以強調小蝸牛錯過了原來的季節,分別遇到了“夏天、秋天、冬天”;讀“小蝸牛爬呀,爬呀,好久才爬回來”時,可以讀得慢一些,進一步感受小蝸牛爬得慢的特點。

本課輕聲詞語比較多,如“孩子、葉子、回來、地上、已經”。結合平時說話規律,

注意“吧、呀、呢”等語氣詞的輕聲和“着、了、的”等助詞的輕聲。輕聲詞語的朗讀,可以在句子中隨語流細心體會。

2、理解運用。本文理解中有一個關鍵點,就是對於蝸牛爬行速度的理解。如果學生對蝸牛完全不熟

悉,不知道蝸牛是一種爬行非常緩慢的動物,那麼就很難理解課文內容。教師可以在課前出示圖片或者視頻,讓學生了解蝸牛及其行動方式,從而掃清這個潛在的認知難點。

本文淺顯易懂,教學時不必分析講解,在多種形式的朗讀中能理解課文內容即可。可以藉助圖片和表格等直觀形式,讓學生梳理課文信息,弄清楚四季代表的事物,尤其是樹葉的變化。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聯繫生活經驗說說四季裏大自然還有哪些變化,引導學生養成樂於觀察自然的好習慣。

可採用文字和圖片連線的方式,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四季的變化:

春天草莓(圖片)春天樹葉黃了

夏天蘑菇(圖片)夏天樹葉發芽

秋天雪(圖片)秋天樹葉碧綠碧綠

冬天小樹發芽(圖片)冬天樹葉全掉了

3、課後練習。課後第一題和第二題都提示了本課語文學習的重要方法:一是要圖文對照,讀懂課文;二

是遇到不認識的字,要藉助圖畫大膽猜測。這兩道練習題,都應與課文的學習相結合。如,先讓學生對照圖畫,自己讀讀課文,遇到不注拼音的生字,就藉助圖畫來猜。在初讀課文的環節,就完成課後第一題和第二題。

三、問題提示

《小蝸牛》一課爲什麼有的段落之間有空行?

作爲連環畫課文,在版式上與其他課文有所不同。全文按照春夏秋冬的順序,把課文分爲四個部分,併爲每個部分配上精美的插圖,體現了連環畫課文的特點,更加重視圖與文之間的對照,以方便學生藉助圖畫閱讀。

教學設計舉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藉助插圖、拼音,認識12個生字,學寫“對、媽”2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認識四季的不同特點。

教學過程:

一、激趣引入

1、出示謎語,引出故事

沒有腳,沒有手,背上房子到處走,有誰把它碰一碰,趕緊躲進房裏頭。

2、課件出示“蝸牛”,學生自由談談對蝸牛的印象。

3、導語:我們今天學習的課文,講述的就是它們的故事。

讓我們一起讀讀課文吧!

二、藉助圖畫初讀課文,隨文識字學生第一次接

1、學生先說說這篇課文與以往課文的區別。觸不是全文注音的課

2、自主閱讀課文,遇到有注音的地方多讀幾遍,遇到讀文,交流識字的方不出的地方看圖猜想。法,不僅能解決他們。

3、全班交流:認識了哪些字?是怎麼認識的?在交流中,面對的實際問題,而學生把猜讀中的錯誤改正過來。且也能提高他們自主。

4、自由讀課文,力求做到正確、流利,教師巡視指導。識字的能力。

三、藉助插圖,認識四季

(一)瞭解樹木的變化,藉助拼音、圖片認讀部分生字

1、引導:小蝸牛爬呀爬,小樹林裏的小樹變化可大了,你們都知道嗎?

2、出示文中4幅小樹的插圖和4個句子(“芽、全、掉、滿、碧”都帶注音):

樹葉全變黃了。用圖文結合的形

樹葉全掉了。式認讀文中難點句,小樹發芽了。

3、插圖與句子配對,請學生讀準上面4句話。透,也是生字認讀任

4、請學生按小樹的生長過程給4句話排排順序。務的分解。

(二)瞭解其他景物的變化,認識四季

1、過渡:哇,在小樹不斷的變化中,四季早已悄悄走過。小蝸牛爬呀爬,發現其實不僅是小樹,還有很多景物也會悄悄地告訴我們四季的信息呢。

2、出示“草莓”“蘑菇”“雪”的帶文字的圖片,請學生根據圖讀準詞語。

3、引導:這些景物屬於哪個季節呢?請你把它們放到相應的圖(小樹的圖)下去。

4、出示下面的句式,讓學生把圖上的內容說一說。

小樹,已經是了。

樹葉,地上,已經是了。

5、課間操——念兒歌,關注“芽、草莓、蘑菇、蓋、全、變”等詞。

(1)引導:四季的景物真多呀!你分得清嗎?

(2)出示兒歌讀讀。

葉芽葉芽點點,已經已經春天;草莓草莓甜甜,已經已經夏天;蘑菇蘑菇圓圓,已經已經秋天;白雪蓋住地面,全變全變不見。

四、字詞盤點,書寫“對、媽”

1、出示“對、媽”,提示學生注意偏旁相讓後帶來的字形變化。

2、指導學生書寫“對”。

(1)田字格板書範寫(見寫字指導)。

(2)學生集體書空、練寫。

3、指導學生書寫“媽”(步驟同“對”)。

4、反饋評價:第一步,展示優秀書寫;第二步,出示問題範例,糾正;第三步,學生再練寫一個字。

幼兒園大班科學《蝸牛》教案 篇5

一、活動目標:

1、根據畫面上實物的顏色以及人物身上的色彩猜測想象故事情節。

2、能關注畫面中“第×天”的數字,並嘗試根據“第×天”的提示自制故事圖卡。

3、學習看圖格講述故事,並在講述過程中充分享受變化帶來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師:課件《變色蝸牛》、故事記錄卡大的、圖片若干

幼:

1、人手一份六行三列格子紙

2、人手一個小筐(內裝各種顏色的蝸牛、水果、蔬菜貼紙)

三、活動過程:

1、開始部分:以幼兒喜歡的猜謎活動進入活動主題,引起幼兒興趣。

(1)小朋友們喜歡猜謎語嗎?今天姚老師也給你們帶來了一則謎語,仔細聽。“名字叫做牛,不會拉犁頭,說它力氣小,揹着房子走”,請猜一個動物。

(2)小朋友們真是聰明,那麼姚老師還想請你們猜猜,小蝸牛喜歡吃什麼?(分析:教師的提問具有開放性,幼兒的思維非常開闊,可以進行無限的想象。幼兒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回答的面很廣:“蝸牛喜歡吃泥巴”,“我覺得蝸牛喜歡吃葡萄,因爲我喜歡吃葡萄”,“我想小蝸牛喜歡吃青菜”。)

(3)今天姚老師給小朋友們欣賞一個故事《變色蝸牛》,看看故事裏面的小蝸牛吃了什麼東西?

2、基本部分:

(1)幼兒邊看課件,教師根據故事內容進行提問。

a.小蝸牛想去幹什麼?發生了什麼有趣的事情?

b.小蝸牛第一次想吃什麼?變成了什麼?

c.小蝸牛第二次想吃什麼?變成了什麼?

d.小蝸牛第三次想吃什麼?變成了什麼?

(3)根據故事貼小圖卡。

a.今天姚老師給每位小朋友準備了一張神奇的表格還有很多漂亮的圖片,姚老師要請小朋友將剛剛聽到的故事貼出來,小蝸牛第一次想吃的是什麼啊?它變成了什麼顏色?(當幼兒回答的時候,教師示範貼到黑板上)

b.這格子紙真好玩,可以把剛剛的故事記錄下來,第一次小蝸牛吃的是綠青菜,那麼第二次、第三次想吃的又是什麼?請小朋友輕輕搬椅凳選個空位子坐下來,自己去貼一貼,邊貼邊說一說,好不好?大家看發生了什麼事?

(4)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5)幼兒互講故事。

3、結束部分:小蝸牛們都吃飽了吧,跟着蝸牛媽媽到外面去散步吧!

幼兒園大班科學《蝸牛》教案 篇6

設計意圖

小班幼兒年齡小,手腕肌肉尚未發育完善,手眼不能協調一致。開展陶泥動手製作的活動可以增強幼兒的手眼協調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通過陶泥教學活動,不僅能使幼兒掌握一些簡單的塑造物體形象的方法和技能,並能增強幼兒手的協調性、靈活性,促進其智力的發展。在上學期的陶泥活動中,孩子們初步掌握了捏、團、搓、壓等技能,學會了搓麪條、團湯圓等。在此基礎上本學期我結合了小班孩子喜愛動物的年齡特點設計了此活動《蝸牛》。

活動目標

1、學習用泥條盤繞的方法制作蝸牛。

2、願意和同伴交流、討論,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創意。

3、養成耐心、細緻做事的習慣,對陶藝活動感興趣。

重難點分析

活動重點:學習用泥條盤繞的方法制作蝸牛。

活動難點:用泥條盤繞的方法制作蝸牛,願意和同伴交流、討論,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創意。

活動準備

蝸牛圖片多幅、陶泥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片,引起幼兒的興趣

教師:小朋友們,你們看,這是哪個小動物呀?你在哪裏見到小蝸牛過?它在幹什麼?

二、觀察蝸牛圖片,瞭解蝸牛的外形特徵

1、觀察蝸牛的身體。

師:小朋友,你們看,蝸牛頭上有什麼?(觸角)

2、觀察蝸牛背上的殼。

師:你們有沒有注意到蝸牛背上有個什麼?(殼)

3、幼兒嘗試用肢體動作表現蝸牛的基本動態。

師:誰來說說,你看到小蝸牛在幹什麼?它是怎麼爬的?誰來學一學?

三、教師引導幼兒創作小蝸牛

1、師:小蝸牛真可愛,小朋友,你們想不想把你喜歡的小蝸牛用陶泥做出來呀?今天老師要請小朋友們用陶泥嘗試製作各種各樣的蝸牛。

2、師幼討論,練習蝸牛的製作方法。

3、教師示範用泥條盤繞的方法制作蝸牛。

四、幼兒製作,教師指導

鼓勵幼兒大膽創作各種不同姿態的蝸牛,教師個別指導。

五、活動評價

幼兒將製作的蝸牛展示出來,互相評價。說說你喜歡哪位小朋友製作的蝸牛,爲什麼?

課後反思

在這個活動中,我引導了幼兒觀察蝸牛的外形特徵,幼兒瞭解了蝸牛有觸角和眼睛還有身上的殼。但是在幼兒創作的環節中,由於時間和材料準備的關係,我沒有讓幼兒給蝸牛製作眼睛和觸角,有點小遺憾,這部分我是在課後幫助幼兒一起完成的。在製作蝸牛的時候,我引導孩子們把蝸牛的殼和身體都放在一起進行盤條了,經過這次活動,我建議可將其兩分開盤條,做出來的蝸牛還要逼真。

幼兒園大班科學《蝸牛》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瞭解蝸牛的外形特徵,能用螺旋線畫出貝殼,並大膽用線條、圖案裝飾。

2、初步學習以擬人的方法畫蝸牛,以及色彩的搭配技巧。

3、懂得要安靜做畫,鼓勵、啓發幼兒要不怕困難,做堅強的人。

教學重點:

學習畫蝸牛並塗色

教學難點:

抓住蝸牛的特徵,使線條流暢,作品生動形象

活動準備:

課件、畫紙,彩筆等

活動過程:

一、猜謎語,引出主題。

教師:小朋友,今天有一隻可愛的小動物來到了我們課室裏,它"沒有腳,沒有手,背上房子到處走,有誰把它碰一碰,趕緊躲進房裏頭"這是什麼小動物呢?你們猜一猜是誰?(蝸牛)

二、利用課件,觀察蝸牛的外形特徵。

1、教師:小朋友,蝸牛的樣子是怎樣的?我們一起看一看吧。(教師和幼兒一起觀察蝸牛,然後提問:幼兒根據自己的觀察和經驗進行講述,如貝殼——圓圓的,有美麗的花紋;身體——長長的,軟軟的等;它們可愛嗎?)

2、教師:蝸牛身上有什麼?什麼形狀的?殼上還有什麼?(一圈一圈的螺旋線,還有許多小花紋,非常美麗!)貝殼的顏色怎樣?(有棕色的、黃色的、紅色的……)

3、教師:蝸牛的身體又怎樣呢?(長長的、厚厚的)頭上有什麼?(一對觸角、一雙眼睛、還有一個小嘴巴)

三、教師講解示範。

1、蝸牛長得這麼可愛,我們一起把它們畫下來吧。你們想怎樣畫呢?(鼓勵幼兒大膽把想法說出來)

2、示範蝸牛的畫法:

教師:那我們今天就畫一隻美麗的大蝸牛吧。

老師把畫蝸牛的方法編成了一首小兒歌,下面我就教小朋友們邊說兒歌邊畫。蝸牛外形螺旋形,一圈一圈往外轉,畫出身子像條蟲,前頭圓圓後面尖,一對觸角伸出來,觸角上面畫眼睛。

3、教師和幼兒一起畫蝸牛。下面就請小朋友們和老師一起來一步一步的來畫,看一看哪位小朋友能畫出漂亮的小蝸牛。

(1)用線條、圖案裝飾蝸牛的殼教師:蝸牛喜歡美麗的殼,我們用線條和圖案給它裝飾一下。可以先用線條把貝殼分成一小塊一小塊的,可以選用直線、斜線、波紋線等線條。

教師:除了線條,我們還可以畫上美麗的圖案,如圓形、心形、雲朵形等。

(2)學習兩種顏色交替使用塗色教師:接着,我們給蝸牛穿一件美麗的衣服。用兩種鮮豔的顏色交替使用塗色,這樣看上去很有規律,也很美麗!

三、結束部分:

蝸牛們知道我們把他們畫得這麼漂亮,可高興了,它們邀請我們和它們一起唱歌跳舞,你們高興嗎?好,讓我們一起唱起來跳起來吧。師生同唱:蝸牛與黃鸝鳥。

活動延伸:把幼兒作品張貼出來,讓幼兒互相欣賞、互相觀摩學習。

教學反思:

幼兒對筆墨較感興趣,能在玩中學,玩中有所收穫,特別在控制水份方面有較好的表現。

自然界中的昆蟲的品種繁多,形態各異,色彩斑斕,爲自然界境添了不少的情趣。

幼兒園大班科學《蝸牛》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學習用螺旋線表現出蝸牛的基本特徵。

2、鼓勵幼兒大膽作畫,並能豐富畫面。

3、在創作時體驗色彩和圖案對稱帶來的均衡美感。

4、大膽嘗試繪畫,並用對稱的方法進行裝飾。

5、培養幼兒的欣賞能力。

活動準備

1、圖片:蝸牛。

2、幼兒用畫紙,蠟筆。

活動過程

1、出示蝸牛圖片,引起幼兒興趣。

教師: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一張很有趣的圖片,上面有小朋友最喜歡的小動物,你沒看!

圖片上的小動物是什麼

仔細看看蝸牛的身子是什麼樣子的?

引導幼兒觀察蝸牛殼的外形特徵。

2、理解“螺旋線”

教師邊講邊做動作:蝸牛小時候也很小的,後來它一點一點長大,背上的殼也一圈一圈越長越大,後來就長成了一隻大蝸牛。

教師:你們說蝸牛的身子是怎樣長大的呢?

引導幼兒做書空練習。

3、幼兒繪畫,教師輔導。

教師:可愛的小蝸牛畫好以後,再給小蝸牛佈置一個漂亮的家好不好?

想一想,怎樣才能把小蝸牛的家佈置的漂亮一些呢?

啓發幼兒可添上些花、草。

繪畫要求

用好看的顏色給蝸牛畫出螺旋形的背殼,將蝸牛畫大。

引導幼兒多畫一些蝸牛,並能豐富畫面。

4、展示幼兒作品,集體欣賞。

幼兒園大班科學《蝸牛》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認識“住、孩”等12個生字和王字旁1個偏旁;會寫“對、媽”等4個字。

2。藉助圖畫、生活經驗,讀懂課文,瞭解一年四季的不同特點。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藉助圖畫、生活經驗,讀懂課文,認識四季。

【教學難點】瞭解四季的不同特點。藉助圖畫、生活經驗理解課文。

【教學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4個生字。(重點)

2。對照圖畫,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重點)

3。瞭解課文內容。(難點)

【教具準備】課件(筆順動態演示朗讀音視頻建議使用榮德基小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教師口述:

1。媽媽派小蝸牛到樹林裏玩、摘草莓、採蘑菇,可小蝸牛一次都沒能完成媽媽的任務,這是爲什麼呢?讓我們走進課文去看一看。

(板書課題:14小蝸牛)指名讀課題,齊讀課題。

2。出示本課時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設計意圖:問題導入,激起學生學習的樂趣,自然過渡到課文的學習中來。】

二、初讀感知

1。聽範讀。聽範讀,邊聽邊畫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讀音。

2。學生初讀。要求: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努力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3。檢查初讀情況

(1)認讀生字

練讀詞語,讀生字,再組詞,識記生字。

①出示帶生字的新詞,讓學生認讀。

居住住房孩子小孩玩耍玩球走吧去吧發生發現發芽嫩芽爬行爬上來呀走呀永久許久回家回來全國全部變化變色

(重點指導生字前鼻音“玩全變”,翹舌音“住”等。)

②學習禾木旁1個偏旁

“王”,書空筆順,找出帶有這個偏旁的字讀一讀,知道含有“王”的字多與“玉”有關。

指導寫王字旁1個偏旁:

注意:本課要求認識的王字旁,是以前學過的“王”字變化而來的。可以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比較字變成偏旁後的差別。如“王”變成王字旁後,長橫變成了提。

③你認爲哪些詞語易讀錯或難讀,再反覆讀。

④多元識字

同學們,你們有什麼好的辦法記住這些生字嗎?

例如:

A。給已學字加偏旁:巴—吧、爬;牙—呀、芽。

B。與已學的形近字做比較:金—全;田—回。

(2)學習多音字:發(fāfà)

練①讀一讀下面的句子,看看你有什麼發現?

小樹發芽了。

這裏的加點字“發”讀一聲“fā”,意思是“產生,出現”,還有一個讀音是“fà”,意思是“人的前額、雙耳和頭頸部以上生長的毛”。組詞分別如下:

發fā(發現)(發生)

fà(白髮)(理髮)

②讀一讀:

我發(fā)現媽媽的頭上有白髮(fà)了。

【設計意圖:多音字的學習,從字音到組詞再到句子,層層推進,完成對多音字系統學習,使學生學會鑑別多音字的方法。】

(3)摘蘋果遊戲。

每讀對一個字,就得一個蘋果,看誰摘得多。

(4)理解詞語

練把詞語和意思連起來。

發芽由上而下地遮掩。

許多很多。

蓋種子的胚胎髮育長大,突破種皮而出。

(5)指名讀課文,同學互評:字音是否正確,句子是否通順。

四、學習“會寫字”

對媽全回

1。學生字

認讀含有會寫字的詞語,讀會寫字,觀察筆順,掌握結構、音序、部首,組詞,造句。

2。指導書寫

(1)觀察生字書寫特點,交流。

(2)老師範寫,學生練寫。

“對”:左邊“又”的第二筆變長點;右邊“寸”的橫畫變短,豎鉤要寫直,要落在田字格的中心點上。

“媽”:注意女字旁的提從橫中線起筆,往右上略斜,豎折折鉤起筆的豎則落在豎中線上。

“全”:“人”字頭蓋住下面的“王”部,“王”部的第一橫落在橫中線上,最後

一長橫要舒展。

“回”:國字框,字體顯寬扁。豎畫都要微微往裏斜,四橫、四豎的間距要均勻。

練學生練寫,教師巡視指導。投影展示書寫正確、美觀的字詞,相互借鑑。和課本對照,及時改正。

3。指名讀課文,同學互評:字音是否正確,句子是否通順。

【設計意圖:會寫字的指導,細緻到位,使學生從小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和正確的寫字姿勢。】

五、課堂小結

初讀課文後,你感受到了什麼?

初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我們瞭解了小樹林裏一年四季的變化,還有小蝸牛爬行速度很慢的特點。

六、當堂檢測

七、課後作業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對照圖畫,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重點)

2。理解課文,懂得做事要善於抓住時機,還要有自己的判斷。(難點)

【教具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課前導入

1。大海爲我們提供了許多的貝殼,我們用它們串成美麗的項鍊,但是,你知道嗎?大海也有一條條可愛的項鍊,大海的項鍊是什麼?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看看吧!板書課題,齊讀課題。(板書:14小蝸牛)

2。出示本課學習目標和重難點。

二、品讀釋疑

1.小蝸牛和媽媽一共進行了幾次對話?(3次)你是怎麼找到的?

在學生的交流中,認識冒號、引號,並簡單瞭解用法。

2.你能找到他們的第一次對話在第幾自然段嗎?

指名朗讀第2、3自然段,教師相機正音。

3.這次對話講述的是什麼時候?蝸牛媽媽讓小蝸牛去哪兒幹什麼?

(1)指名讀第2自然段。

(2)交流、彙報教師提出的問題。

4.從這個自然段中,你還知道了什麼?(春天來了,小樹發芽了。)你知道春天還有哪些特點嗎?(板書:春天看小樹發芽)

預設:燕子從南方飛回來了、小草從地下鑽出來了、小河裏的冰融化了……

5.圖文結合,指導朗讀。

導學:蝸牛媽媽是怎麼對小蝸牛說的呢?

(1)看第一幅圖,觀察小蝸牛和蝸牛媽媽在一起時的表情和姿態,想象一下,這對母子感情怎麼樣?(很好、很幸福)蝸牛媽媽會怎樣對小蝸牛說話呢?

學生自由練讀。

(2)指名朗讀,注意聲音要輕柔,語速可以稍慢,讀出媽媽對小蝸牛的疼愛。

(3)小蝸牛看到蝸牛媽媽說的景象了嗎?(沒有)爲什麼?你是怎麼知道的?

指導讀第3自然段第1句話。(“爬呀,爬呀”和“好久”要重讀,而且語速要慢。)

(4)那他看到了什麼?

出示第二幅圖,說一說小蝸牛看到的草莓什麼樣?(又大又紅)

(5)指導朗讀第3自然段小蝸牛的話,要讀出小蝸牛的天真無邪。

(6)同桌分角色朗讀小蝸牛和蝸牛媽媽的第一次對話,並評出最優秀的到前面戴頭飾表演。

【設計意圖:學習課文,注意學生多種方式的朗讀指導,邊讀邊悟,是低年級學習語文的正確方法。】

6。誰知道小蝸牛接着看到的是什麼季節的景象?請同學們讀一讀小蝸牛和蝸牛媽媽的第二次對話。你是從哪句話知道是夏天的,用橫線畫出來。

出示第二次對話內容:

蝸牛媽媽說:“哦,已經是夏天了!快去摘幾顆草莓回來。”

小蝸牛爬呀,爬呀,好久才爬回來。它說:“媽媽,草莓沒有了,地上長着蘑菇,樹葉全變黃了。”

(1)這部分是誰說的?請你讀一讀。你能用媽媽對孩子說話的語氣來讀一讀這部分嗎?

(2)理解“已經”一詞,用“已經”說一句話。

預設:我已經是一名小學生了。我已經吃完早飯了。

(指導朗讀蝸牛媽媽的話,注意重讀“已經”這個詞。)

(3)從蝸牛媽媽的這句話中你還知道了什麼?

預設:蝸牛媽媽讓小蝸牛去摘幾顆草莓。

蝸牛媽媽讓小蝸牛快去摘幾顆草莓。

仿寫:

幾顆草莓幾個蘑菇

幾()學生幾()老師

幾()鉛筆幾()橡皮

幾()樹幾()花

(4)小組交流:小蝸牛摘到草莓了嗎?爲什麼?它又看到了什麼?

預設:小蝸牛沒摘到草莓,因爲草莓沒有了,它看到了樹葉黃了,地上長着蘑菇。

(5)指名全班交流。

(6)指導朗讀第二次對話。注意讀出小蝸牛和蝸牛媽媽的不同語氣。

①自由練讀。

②指名朗讀。

③分角色朗讀。

【設計意圖:課文的學習,注意說話的訓練,注意多種方法的朗讀,這正是重課程的語文教育。】

7.自主學習第三次對話。

蝸牛媽媽讓小蝸牛去摘草莓,可它沒摘到,這是爲什麼呢?下面請同學們小組合作,自學第三次對話。

(1)出示自學提示:

①小蝸牛和蝸牛媽媽的這次對話與前兩次有什麼不同?

②用橫線畫出蝸牛媽媽讓小蝸牛幹什麼的句子。

③用浪線畫出小蝸牛說的話,多讀幾遍,說一說你知道了什麼。

④從最後一個自然段中你讀懂了什麼?

(2)小組之間交流,教師巡視。

(3)指名交流。

三、總結全文,拓展延伸。

1。小蝸牛爲什麼每次都不能完成媽媽交給的任務?

因爲小蝸牛的爬行速度很慢,所以它每次爬回來的時候季節都變了。

2。對照圖畫,讀一讀課文。

本文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小故事,通過蝸牛媽媽和小蝸牛的對話,體現了小樹林四季的景色特點。朗讀時,一邊觀察圖片,一邊理解四季不同的景色特點。讀小蝸牛的話語調要稍高,讀出季節的變化。

3。在圖畫的幫助下,你猜出了下面加點的是什麼字嗎?

蝸牛發現草莓蘑菇

4。推薦閱讀《小蝸牛》。

聽讀《小蝸牛》,瞭解蝸牛的慢吞吞的特點,試着把兒歌背誦下來。

5。資料鏈接:《蝸牛》

【設計意圖:總結全文,聯繫結合圖片朗讀課文,練習猜字,提高了識字和朗讀能力。】

四、閱讀方法解密

藉助圖畫、生活實際朗讀課文

本文沒有全文注音,只給部分難字注音,配有四幅色彩豔麗、季節特徵明顯的插圖,以連環畫的形式呈現。朗讀時,我們要藉助連環畫和生活實際,猜測一些生字的讀音,然後放入課文中練習朗讀,看是否通順。

五、課文主旨

本文寫了什麼?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本文講了從春天到秋天,媽媽派小蝸牛到樹林裏玩,順便看小樹發芽,摘草莓,採蘑菇,可小蝸牛每次都沒能完成媽媽交給的任務的故事,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做事情要抓住時機,還要有自己的判斷。

六、學會寫法

學一法:語言描寫

本文是按季節變化安排材料的,但季節變化並沒有直接寫,而是通過小蝸牛和蝸牛媽媽的對話寫出了季節的變化,充滿了趣味性。如:“媽媽,小樹長滿了葉子,碧綠碧綠的,地上還長着許多草莓呢。”

舉一例:“怎樣可能!”媽媽焦急的說,“這早上還好好的,怎樣到學校就發燒了呢?

練一練:你也試着寫一寫人物的語言吧!

示例:老師說:“是你們的小腳踩出來的呀,你們不停地跑呀跑呀,踩破了大地媽媽的衣服,小草就偷偷鑽出來了。”

七、課堂小結

同學們,通過學習,我們知道了蝸牛媽媽派小蝸牛到樹林裏玩,順便看小樹發芽,摘草莓,採蘑菇,可小蝸牛每次都沒能完成媽媽交給的任務的故事,從中我們知道了做任何事情都要抓住時機,還要有自己的判斷,不能別人說什麼就是什麼。

八、主題延伸

四季裏,大自然還有哪些變化?

九、當堂檢測

十、課後作業

板書設計(課件25)

春天玩看小樹發芽長滿葉子草莓

小夏天摘草莓回長着蘑菇樹葉黃了四季交替

蝸秋天採蘑菇來蓋着雪樹葉掉了

牛冬天家裏過冬時

課後反思

成功之處:

《語文課程標準》中強調:“應該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體會、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在低年級閱讀教學中,應不失時機地對學生進行口語訓練,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所以,課堂上我非常重視詞語的積累和語言的表達。抓住“已經”等訓練學生表達。通過讓學生模仿課文,對話練習自己眼中的四季,讓學生學會在生活中運用對話。

不足之處:

由於時間安排不太恰當,模仿練習對話環節顯得倉促,學生說得不充分。

幼兒園大班科學《蝸牛》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根據畫面上實物的顏色以及人物身上的色彩猜測想象故事情節。

2、能關注畫面中“第×天”的數字,並初步學習根據“第×天”的提示翻閱圖書。

3、能注意傾聽他人講述,並在講述過程中充分享受變化帶來的樂趣。

4、探索、發現生活中蝸牛的特徵。

5、培養幼兒大膽發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1、教具:綠色、橙色、藍色、紅色、黃色、紫色的蝸牛圖各一個,與蝸牛顏色相同的字卡各一個,分別寫上“第1天”、“第2天”、“第3天”、“第4天”、“第5天”、“第6天”。樹葉、桔子、喇叭花、草莓和辣椒、梨子和檸檬、葡萄和茄子各一份。白色蝸牛一個。大圖書一本。

活動過程:

一、出示小蝸牛圖,導入活動。

1、請小朋友仔細聽聽,是誰來了?窸窣、窸窣、窸窣,誰慢慢吞吞地爬過來了啦?

2、(出示小蝸牛圖)看,原來是一隻小蝸牛慢慢吞吞地爬過來了。你會象小蝸牛一樣慢慢吞吞地爬嗎?我們一起來學一學。

3、引導幼兒一邊學爬一邊嘴裏說:“窸窣、窸窣,一隻小蝸牛慢慢吞吞地爬過來了。”

二、引導幼兒根據字卡顏色猜測小蝸牛顏色的變化,激發幼兒的興趣。

1、這隻小蝸牛每天要吃許多的東西,我們一起來看看,小蝸牛吃了好東西以後,發生了什麼有趣的事情。

2、(分別出示字卡及彩色小蝸牛)第一天,變成了一隻綠色的蝸牛。第二天,變成了一隻橙色的蝸牛。第三天,它會變成什麼顏色的小蝸牛呢?請你猜猜。你怎麼知道是紅色的蝸牛?從哪裏看出來的?

3、用猜猜、找找、配對的方法,讓幼兒感受蝸牛變化的樂趣。

三、引導幼兒觀察大圖書,並根據圖書畫面進行簡單回憶,初步瞭解圖書內容。

1、小蝸牛每天變來變去,真奇怪!媽媽到底給它吃了什麼好吃的東西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這本大圖書。

2、出示大圖書封面,向幼兒介紹圖書名稱《變色蝸牛》。

3、教師用較慢的速度翻書,並用語言提醒幼兒注意觀察食物。

4、提問:小蝸牛吃了好吃的東西就會變顏色了?

5、引導幼兒學說象聲詞。(採用個別與集體練習的形式,鼓勵幼兒大聲學一學。)

四、教師和幼兒共同閱讀大書《變色蝸牛》。

五、發散思維:

小蝸牛每天都吃這麼多好吃的東西,多開心。如果讓你給小蝸牛送好吃的東西,你會給它吃什麼呢?它又會變成什麼顏色的蝸牛呢?

(鼓勵幼兒用“第七天,它吃了……,變成了一隻×色的蝸牛。”講述)

附:故事:變色蝸牛

“蟋唆,蟋唆。”一隻蝸牛慢慢吞吞地爬過來。

第一天,“沙沙,沙沙。”它吃了一片綠色的葉子,變成了一隻綠色的蝸牛。

第二天,“嚓嚓,嚓嚓。”它吃了一片橙色的桔子,變成了一隻橙色的蝸牛。

第三天,“咂咂,咂咂。”它吃了兩朵藍色的喇叭花,變成了一隻藍色的蝸牛。

第四天,“咕茲,咕茲。”它吃了一隻紅色的辣椒和一顆紅色的草莓,變成了一隻紅色的蝸牛。

第五天,“咔嚓,咔嚓。”它吃了一黃色的梨子和一個黃色的檸檬,,變成了一隻黃色的蝸牛。

第六天,“啊嗚,啊嗚!”它吃了一串紫色的葡萄和一個紫色的大茄子。這回它會變成一隻什麼顏色的蝸牛呢?

第七天,小蝸牛,它會吃什麼顏色的東西?又會變成一隻什麼顏色的蝸牛呢?請你想一想,畫一畫,再說一說。

幼兒園大班科學《蝸牛》教案 篇11

【教材版本】

蘇教版小語國標本二年級下冊

【教材解讀】

寓言故事《蝸牛的獎盃》講的是善飛的蝸牛獲得飛行比賽的冠軍獎盃以後,自我陶醉,不思進取,結果翅膀退化,喪失了飛行的能力。課文可分爲三段。第一、二自然段寫從前的蝸牛飛行本領高超,獲得了冠軍獎盃。第三自然段寫蝸牛獲得冠軍獎盃後自滿自足守着獎盃,不思進取。第四自然段寫蝸牛因不再聯繫飛行,翅膀退化了,再也不能飛上天了。兩幅插圖中蝸牛的形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蝸牛的樣子和神情給學生以豐富的想象空間,有利於引發學生對寓意的感悟。

【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應着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這種能力的培養也應是語文實踐。語文實踐的途徑和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本設計以學生爲主體,讓學生在讀——演——說的語文實踐中,實現心靈與文本的碰撞,從而達到語文教學的目的。

【教學要求】

1、使學生喜歡讀課文,讀得正確、流利、有感情。

2、抓住“自由、遙遙領先、得意洋洋、成天、勉強”等詞語,幫助學生讀懂課文內容。

3、藉助看圖、表演等形式,引導學生與文本、教師、學生進行對話,在充分的體驗中懂得“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的道理。

【教學重點】

多讀書,讀好書,讀中悟。

【教具準備】

幻燈片製作、蝸牛頭飾、動物板貼。

【教學時間】

本課計劃教學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任務: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學習生字詞,理解詞語。讀準生字,讀通句子。

第一課時

一、看圖激趣,質疑導入

1、(出示蝸牛圖片)小朋友,你們認識它嗎?你能給大家介紹一下蝸牛嗎?

2、大家談得真好,可是你知道嗎?在很久很久以前,蝸牛還長着一對大翅膀呢!看,(出示長翅膀的蝸牛)多可愛的小蝸牛!

3、看到這兩幅圖,你有什麼疑問嗎?

4、今天,我們來看看《蝸牛的獎盃》這篇課文。板書課題。讀題。學習生字“獎”,讀準三拼音,寫這個字應注意什麼?(學生討論)

二、初讀課文

1、這隻小蝸牛的翅膀是怎麼丟失的呢?請大家打開書本,自由讀課文。

2、出示讀書要求

A、第一遍,讀準字音,不認識的字多讀幾遍。

B、第二遍,給課文標好自然段,並畫出不理解的詞。

C、第三遍,用自己的話說說蝸牛的翅膀是怎麼丟失的。

3、學生按要求自讀課文。

4、檢查自讀情況

A、出示生字

B、指名分自然段讀

C、談談蝸牛的翅膀是怎麼丟失的嗎?

三、學習生字

1、學生到信息平臺自學生字。

2、學生用口訣、謎語、順口溜識記生字。

3、教師指導書寫較難的生字,(翅、蜓、蜜)認識新偏旁(支)。學生當小老師。

四、學生描紅,老師巡堂。

五、課外拓展閱讀10分鐘

師閱讀有關蝸牛的資料。

第二課時

一、激趣導入引導發現

1、猜謎導入:名字叫做牛,不會拉犁頭。說它力氣小,揹着房子走。(師相機板書:蝸牛)

2、誰能向大家介紹介紹蝸牛?(板貼:蝸牛爬行圖)

3、師設懸念:蝸牛原來可不是這樣的,它是什麼樣兒的呢?讀讀這段話大家就知道了!(多媒體顯示課文的第一自然段)

4、讀完了第一段,小朋友你們有什麼想法呀?

——蝸牛的翅膀怎麼變成了一個硬殼?

——蝸牛怎麼會發生這麼大的變化?

——翅膀怎麼沒了,硬殼哪裏來的?

5、蝸牛怎麼會有這麼大的變化?同學們都想知道,讀了《蝸牛的獎盃》這個故事你們就會明白的。(相機板書:的獎盃)

二、情境體驗,品味課文

(一)學習第一自然段。

1、(出示蝸牛飛行圖)我們一起來看,這就是蝸牛很久以前的樣子,那時,它長着一對有力的翅膀,飛起來可帶勁了!課文的第一自然段是這樣寫的,引讀第一自然段,突出“有力”。

2、“自由”,是一種怎樣的感覺呢?小朋友,你什麼時候感覺到非常自由呢?(?)

3、以前的蝸牛憑着一對有力的翅膀,可以想飛到哪裏就飛到哪裏,它真是自由自在,開心極了!再讀第一自然段,讀出這種感覺來。

有一次,動物王國舉行了一次飛行比賽,很多小動物都參加了,小蝸牛也去了,它們比賽的結果怎樣呢?

(二)學習第二自然段。

1、自己大聲讀讀課文的第二自然段,看看你會有什麼發現?你是從哪讀出來的?(遙遙領先、甩下、所有)

2、板貼會意,理解“遙遙領先”:

小朋友,假如這裏就是當時飛行比賽的現場,蜜蜂、蜻蜓、蝴蝶分別飛在這裏(板貼),小蝸牛該飛在哪呢?誰來給小蝸牛擺擺位置。

小蝸牛比別人領先得多,沒有人能趕上它,就叫“遙遙領先”,指導讀3詞。

3、讀好詞語,再讀句子,就會更精彩。指名讀,男生齊讀。

4、蝸牛憑着出色的飛行本領獲得了冠軍,還得到了讓人羨慕不已的獎盃呢!冠軍獎盃是什麼樣的?(漂亮、金光閃閃、好看)

5、入境體驗:小朋友,假如你就是那獲勝的小蝸牛,此時此刻,你就站在那高高的領獎臺上,手捧着金光閃閃的獎盃,你最想說什麼?

對於獎盃,小朋友都有自己的想法,文中的小蝸牛又有怎樣的表現呢?和同桌一塊兒讀第三自然段,用一個詞來說說小蝸牛的表現。

(三)學習第三自然段。

1、同桌讀第三自然段,找詞語。

2、出示“得意洋洋”,指導朗讀。

3、學習表現蝸牛得意洋洋的句子。引讀第一、二、三句話。

4、說話練習:老師納悶了,這蝸牛成天把獎盃背在身上,它究竟想幹嗎呢?(想讓別人都知道)那它一定會揹着獎盃到處炫耀吧!它會怎麼跟別人說呢?

5、指導朗讀第一、二句話。(評價:小朋友說得真好,彷彿就是一隻只得意的蝸牛了!如果你能把這兩句話也讀得得意洋洋,那你一定能當讀書大王了!我們來比賽吧,誰讀得好,老師就要把這個可愛的蝸牛頭飾獎給他,自己先好好練練吧。)

(1)自己練讀。

(2)比賽讀。

(3)老師認爲,我能比你讀得更好,聽!(師讀,讀漏“成天”一詞)少一個詞有什麼事?(成天是指天天、每時每刻,少了它就不夠得意)。

評價:說得有道理,讀得也比我棒,我甘拜下風,向你學習,跟你握手,把頭飾獎給你。

6、提問引導:假如蝸牛不把這又大又重的獎盃背在身上,蝸牛會怎樣?

7、表演體驗:

請一位學生扮演小蝸牛,戴上頭飾,背上獎盃,全班小朋友都是動物王國的成員,快去跟它們炫耀炫耀吧!

(表揚:看,小蝸牛更得意了,炫耀得更帶勁了!)

天色漸漸晚了,小蝸牛,快放下獎盃到軟軟的草地上睡覺吧!(不,我睡獎盃)

蝸牛說它今天就睡獎盃裏了,你想想,睡在獎盃裏舒服嗎?(冷冰冰、硬邦邦)

大家都說不好,小蝸牛,你就別睡獎盃了吧!(不,生怕別人偷)

蝸牛就是這樣,白天揹着獎盃四處炫耀,晚上就睡在獎盃裏,日子過去了一天又一天,咱們都是它的好夥伴,看着它揹着那又大又重的獎盃,誰來勸勸它吧!

8、看來,這隻蝸牛是把自己取得的成績看得太重要了!現在我們再完整地讀一至三句,體會小蝸牛驕傲自滿的心情。

9、引讀第四句話。

讀到這裏,你的眼前彷彿出現了怎樣的畫面?(蝸牛想飛卻不能飛了。)

(四)學習第四自然段。

1、過渡:(相機出示投影)從一個飛行冠軍到只能慢慢爬行,從一個金燦燦的獎盃到一塊毫不起眼的硬殼。蝸牛的心情又是怎樣呢?(沉重)用這樣的語氣一起讀讀第四自然段。

2、讀了這一段你知道了什麼?指名回答。出示爬行的蝸牛圖,相機指導理解“退化”、“勉強”的意思。蝸牛的翅膀爲什麼退化了?

3、將蝸牛的兩幅圖進行對照:現在蝸牛的心情是怎樣的?把它的心情讀出來。指名讀,評價。

三、拓展延伸,迴歸整體,滲透教育。

1、這篇課文我們學完了,老師有一個問題不明白:蝸牛原來是了不起的飛行冠軍,現在卻只能在地上慢慢地爬行。是什麼原因使它發生了這麼大的變化?請你把課文再讀一遍,相信你會理解得更深,回答得更好。

2、看到再也不能飛上天的蝸牛,你想對它說些什麼?

3、師總結:是呀,同學們,在你們的學習生活中,你們會得到獎狀,得到獎品,也可能會得到獎盃,但是千萬不能驕傲,不能像這隻蝸牛一樣讓獎盃阻礙了自己前進。而應該讓它成爲激勵我們不斷進步的動力。

四、課後練習,佈置作業。

1、畫一隻蝸牛

2、把這個故事講給熟悉的人聽

3、把你想對蝸牛說的話寫下來

【附板書】

蝸牛的獎盃

(得意洋洋)

飛得快爬得慢

幼兒園大班科學《蝸牛》教案 篇12

活動目標:

1、知道蝸牛具體會面所吃食物而呈現的不同顏色。

2、學習短句:小蝸牛吃了一隻xxx,變成了x蝸牛。

3、能通過顏色大膽聯想物品,較清楚的講述自己的相法。

4、根據已有經驗,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5、願意欣賞散文,感知散文語言的優美,風趣。

活動準備:

1、教具準備:課件

2、教學準備:人手一張蝸牛照片,各種顏色水果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觀看“蝸牛”圖像,說說,認認,豐富詞語:慢吞吞。

二、欣賞故事(變色蝸牛)

1、猜猜,小蝸牛喜歡吃什麼。幼兒可以結合經驗回答。

2、欣賞故事(變色蝸牛),看看故事裏的蝸牛吃了什麼東西了,幼兒看課件,回答故事中的提問。

a、小蝸牛先吃了什麼?(綠顏色的樹葉)變成了什麼?(綠顏色的蝸牛)

b、小蝸牛又吃了什麼?(紅顏色的草莓)變成了什麼?(紅顏色的蝸牛)

c、小蝸牛怎麼變成黃色的了?(吃了黃色的梨子,變成了黃顏色的蝸牛)

3、知識遷移,出示紫色的蝸牛,幼兒說說其顏色,引導幼兒說出小蝸牛爲什麼變成紫色。鞏固短句:小蝸牛吃了一隻xxx,變成了x蝸牛。

4、遊戲:變色蝸牛a、今天我給小蝸牛還準備了很多好吃的呢,我們來比一比誰的眼睛最亮,能最快爲小蝸牛找到好吃的。如果你找到了請你來說說:小蝸牛吃了一隻xxx,變成了x蝸牛。看看誰找的又快,說的又好聽。

現在我們一起去找吧!

b、你的小蝸牛吃了什麼變成了什麼顏色的呢?請你把你的發現去跟後面的老師介紹一下吧!看看誰說的最好聽!

三、結束活動。

向身後的爸爸媽媽介紹介紹,我的手裏的蝸牛爲什麼變成這個顏色的了。

活動反思:

通過使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通過顏色鮮豔的圖片給幼兒以感官上的刺激,調動了幼兒參與活動,認真傾聽故事的積極性。其次選擇的故事內容比較適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故事內容中的短句的重複有助於教育目標的落實最後是每一個環節的展開與實施比較自然、緊湊,體現遞進的關係,有助於突破重難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