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終身成長》讀後感

《終身成長》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5W 次

《終身成長》通過大量案例闡述了固定思維模式和成長型思維模式下人們對待事物的不同心態,包括面對失敗,過程中自己也是不自覺的做對比,看看自己通常是哪種模式?也是有意思的體驗。接下來小編整理了《終身成長》讀後感,歡迎大家閱讀。

《終身成長》讀後感

  《終身成長》讀後感1

我們的思維模式——固定模式還是成長型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我們做事的態度。固定模式保持原樣,自我否定,而成長型模式促進我們積極思考:怎麼樣才能達到我們的目標。

有一句話說沒有你做不到的,只有你想不到的。這其實也是要打破固有的想法,尋找到新的突破點。思維方式的不同,帶來的人生體驗和結果是不同的,有時候甚至是天壤之別。面對任何的困難,我們要積極想辦法去做,去行動,在行動中一點一點地糾正自己前進的方向,向着目標奔進。有時候我們對未來沒有設立目標,不知道想做什麼,這可能是我們沒有遇到好的老師、朋友,而父母在此方面也不懂,也不可能對我們提供大的幫助。但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們可以多讀書,與書交朋友,從書中看到並學習別人是如何思考改變自己人生的。別人能做到的,我們也可以做到。設立目標,制定可行的計劃,按計劃去做,把注意力集中在這上面,你的專注力會引發你的大腦思考這個問題,冥冥之中,有力量會聯通你的目標與行動之間的距離,而你所遇到的人和事都會促進你實現自己的目標。你要有這樣的信念——你一定會達成自己的目標與願望,只要你認真去做,因爲所有的事情都敵不過認真二字。

《終身成長》——願我們都活到老,學到老!

  《終身成長》讀後感2

近日讀了《終身成長》一書,讀了一半,有了些許感悟,就隨便寫點。

思維分固定型思維模式和成長型思維模式,本書作者不是一棒子打死一個的態度,他認爲這兩張模式都存在,它們不是非此即彼的關係,一個人會同時具備這兩種思維模式,不同的時間只使用其中一種而已。當然,使用了不同的模式就帶來了不同的結果。結果顯示,成長型思維模式狀態往往能給人帶來好的結果。

那什麼是固定型思維呢?生活中我們常說一句話,“道理我都懂,就是做不到”“我也想努力啊,可我不會啊!”前面一句是我常說的話,後面一句我是兒子常說的。顯然我們都是固定型思維模式的人。爲什麼這麼說呢?

因爲固定型思維模式的人會很難付諸行動,對他們來說,行動了也會有失敗的可能,而這件事情失敗就表示我這個人也很失敗,努力了也可能失敗,還努力幹嘛呢?爲了讓自己看起來不那麼差,於是就不努力,不努力你總不能說我天生能力差吧!爲了保護自己的自尊,他們放棄努力。我給孩子規定了時間,讓他在這個時間內完成什麼作業,然後我去檢查的時候才發現他更本做不到。我就會很有情緒,始終認爲他不主動想要變得更好,不在乎他在別人眼中的好壞,因自己有那一點點努力就停滯不前。我也總是在情緒中發泄自己的不滿,跟他講道理,讓他再努力一點。“你太讓我失望了。你是有努力,但這點努力還不夠。我給你的時間,你都幹嘛了?是我給你的時間不夠還是你根本就沒想要抓緊?”

被我指責了一通之後,他說:“是我的問題。”在這之後他又做了一個作業,這次是又積極又努力,很快就做完了,做完後他告訴我:“媽媽,你知道我這次爲什麼做的這麼快嗎?因爲我腦子裏一直有個鈴鐺在響,它提醒着我。所以我就很快很好,不然……”

我一直都在強調努力的不夠,要主動想好,因爲我曾經真的經歷過這樣一段想努力,但最終沒能實現的事情。那是高中的高考前了,我的成績一直不理想,我很想提高成績,也告訴自己要努力才行,那段時間努力聽,可已經越來越多的內容聽不懂了,越來越多的題目不會做了。我百爪撓心啊,想努力,可就是找不到一努力就能上去的學習方法。我內心有些放棄了,我不想努力了,因爲努力了也沒用,也提高不了。就這樣我和努力這件事結下了不解之緣,現在只要我看見孩子不努力,我就受不了。看見他不努力就像看見當初放棄努力的我自己。我用發泄情緒繼續保護我的那一點點自尊。

發現了嗎?固定型思維模式的人會爲自己找到藉口不去做某些事,比如不去找學習方法。不去總結自己的問題,而只想着改正錯誤。成長型思維模式的人會更看中行動和方法,看中如何努力提高自己。

可笑的是,一次我把兒子留在車裏,我回家取個東西,回來時他不願意了,說我怎麼去了這麼久,他快悶死了,其實也不到10分鐘,而且車窗是開着的。他一個勁的怪我,也讓我很快有了情緒,跟他理論了半天,他說:“你只考慮自己,都不考慮我,你說什麼都是對的,我說什麼都不對。你覺得快就是快,是吧!那我還覺得慢呢!你覺得快那是你覺得。”理論中我絲毫沒覺得自己不對,只想着“他覺得不舒服了,應該自己想辦法,而不是指責別人。一味地指責別人是不對的。”

不過他的話還是讓我察覺到我沒有同理他的感受,也沒能看到他的情緒和需要了。我立刻收拾好自己的情緒,感受他的感受,最後我送給兒子一個小鈴鐺,希望在我有情緒的時候,讓兒子用它來提醒我,這一下他的情緒平復了許多。他鬆開了緊鎖的眉頭,臉上露出來信任的微笑。

當情緒來臨時,我很容易陷入固定型思維模式,這是隻要觀察情緒就可以,不要讓頭腦跟着情緒走。這一點很難,真的很難。不是一次兩次的事,可能需要幾年的時間,不斷的重複練習觀察情緒而不作爲。

就目前而言,我需要幫助兒子總結學習方法,總結自己的不足,在不足的地方多練習而不是責怪他不夠努力。努力這個詞不夠具體和細節化,孩子聽不懂。比如,他不懂題目的意思,那就要每天閱讀,最好讀完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作業方面不求做快,只求做對。生活中引導孩子多思考。當然了,要想做到這些,首先父母必須是會主動這樣做的人,不是爲孩子而特意做的,是父母本生就是個愛思考的人,是個愛看書,愛思考,愛總結,求隊而不求快的人。當然後如我們本來不是這樣的人,現在開始努力練習,讓自己朝這方向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