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教條示龍場諸生讀後感範文(精選3篇)

教條示龍場諸生讀後感範文(精選3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9W 次

教條示龍場諸生讀後感範文(精選3篇)

教條示龍場諸生讀後感範文(精選3篇)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爲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後感了。爲了讓您不再爲寫讀後感頭疼,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教條示龍場諸生讀後感範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條示龍場諸生讀後感1

一篇好文章、一本好書,在不同的時期閱讀,就會產生不同的效果,取得不一樣的收穫。學校將《教條示龍場諸生》這篇文章作爲我們致良知學習的第一篇,是非常合適的。陽明先生的“立志”、“勤學”、“改過”、“責善”這王門四規,寄託了陽明先生對世人的良苦用心,這看似毫不出奇的八個字,闡釋了貫穿指導一個人一生的基本理念。深刻正確認識,反覆領悟精髓,行之必定對我們今後的工作、生活、學習等產生巨大促進作用。

首先陽明先生所說的立志,不是簡單的對工作的策劃,而是可以理解爲人生的一場策劃,雖然作爲普通人,我們無法個個都立志成爲聖賢,但所立志向至少要向善而非作惡,所謂吾心安處即吾鄉,那麼又要怎麼讓自己心安呢?就我而言,因爲從事的是學校學籍管理和招生工作,這項工作事關人民羣衆的切身利益,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一切以人民的根本利益爲中心,是政府貫徹以民爲本原則,執政爲民的一個重要體現。那麼在學校學籍管理和招生工作讓學生、家長滿意,便是我心安之所在,便是我應該立的志向。

至於責善,陽明先生明確指出:責善就是互相監督、提醒。一個人在工作中,難免會犯錯,就拿我來說,在學籍管理中出現不少失誤,給學校工作帶來一定的影響,就到今天,還到教育科修改高中學籍。知道過錯,就要有勇氣改正,敢於承擔責任,所以,爲了避免今後給學校工作帶來影響,前天向學校提出了工作變動申請。外在的監督、提醒,不僅僅指好朋友之間的互相糾錯,一個單位的制度,也是對人的一種監督、提醒。在好的制度下,壞人也能變好人;在壞的制度下,好人也能變壞人。凡是好的制度,都是一些人在良知命令下做出來的。陽明先生知行合一致良知的.人生態度確實需要加強宣傳,讓更多的人受其感化,讓大家在交流時,能更多一些真誠。

  教條示龍場諸生讀後感2

“立志”

“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雖百工技藝,未有不本於志者。”先生用兩句簡單的話說明了立志的重要性。心中有志、心之所之、心之所向,即人要有一個既定的目標和遠大的理想。有明確的目標和理想,纔會有前進的動力。“立大志”離不開“立小志”。我要求學生在每個階段“立小志”,寫“立志勤學卡”,其實也是讓學生要明確近期的學習目標。當階段性目標逐漸實現就會促成質的飛越。當然,“大志”就是我們的遠期目標,是我們的終極目標。所有的“小志”都是爲實現“大志”做準備。求學時,我立志成爲一名教師;現在我成爲一名教師,更應該思考要成爲一名什麼樣的教師,心有所思是不可小覷的力量,心有所思還要付諸於實踐,朝着立定的目標,堅持不懈的努力,才能一步一步的接近目標,達成目標。

“勤學”

“凡學之不勤,必其志之尚未篤也”。有了既定的目標,還要通過學習不斷創新。在工作中勤奮學習,不抱怨,盡己責。不要好大喜功,更不要因小小成就就沾沾自喜、洋洋自得。時刻以謙虛勤學的態度習他人之長,清自身之短。尤其在教學過程中,虛心向有經驗的教師請教學習,以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

“改過”

“故不貴於無過,而貴於改過”。在工作中應當做是去清楚的認識到自己的不足,而不是隱藏自己的不足,通過問題折射出自己的問題從而改之。虛心聽取別人的教誨,在教學中汲取經驗,不斷的完善自己。

“責善”

“‘責善,朋友之道’,然需‘忠告而善道之’”。責善是朋友相處之道,也是互相提升之道,扶持之道。在工作中,對別人建議和意見應注意語氣,避免傷害到他人的自尊心,儘量的採用委婉的方式代替強硬的方式。

  教條示龍場諸生讀後感3

跟隨盤子老師學習陽明心學接近1年,這段時間經常去阪田學堂學習。2個月前在官總的阪田學堂參加《教條示龍場諸生》的共學,當時感受不深,印象中僅有立志、勤學、改過和擇善這8個字,心中只覺得這8個字實在過於淺顯。

然後最近1個月,我突然對於這8個字有了重新的解讀,原來這八字戒律我條條都違背,實在是自以爲是加上自欺欺人。

立志不清,望塵莫及

7月下旬參加了呂錚老師的籤售會,看了一些呂老師的簡介。他年近30,傳媒出身,做過一段時間記者。現在以文字爲生,寫出了銷量百萬的天機破,他還出版了關於顧準和袁世凱等人的書籍。

8月份中旬一個新媒體小姐姐離職,她說自己的時間很寶貴,在這裏耽誤不起,也不喜歡品牌中心的管理模式。我做離職文件整理和清理電腦時,發現她在電腦裏面存了一些小說篇章,我把內容和標題放在百度搜索,居然找不到,原來這位小姐姐在眼皮底下勤筆不綴。

回頭看看自己,少女時代倒是每年拿作文一等獎,可是畢業以後,很早就轉攻品牌了,目前爲止一週寫不了兩千字,可惜了一張國家編輯記者從業資格證,沉睡了快10年了。

今天想到寫一本書,策劃了一週篇章,就翻篇忘記了。明天想賺點塊錢,蒐集下資訊看看什麼項目和行業熱門。後天想去練拳,每週去武館打卡喝茶。外後天去學室內設計,掛了2門課程…

沒有恆定的志向可真不是好事,這樣下去實在不妙,人與人的差距就是這樣形成的…

點到不止,屢教不改

點到即止,得饒人處且饒人。這句話總在電視裏看到。我自認爲這句話說的很對,自以爲對人也是友善和不太計較的,可是突然有一天,我發現自己有時候是得理不饒人的,沒有做到點到即止。有些話因爲直接和真實,纔會讓人接受不了。縱使對方有錯,多留點情面也是好的。

剛入職1家連鎖餐飲集團,手下的新媒體運營不出活。平均每月發佈2篇軟文,自媒體賬號沒有註冊完成,寫報價單看不出費用怎麼合計來的。

我在部門從7月開始實行每週工作制,發現他的工作量偏少,每週工作量不到3天,於是我對他進行了1個多月的引導,收效甚微。他說自己文案不擅長,公司可以再找1個,它主要不負責寫東西。我也是震驚了。

原本計劃帶他去湖南參加培訓,再給點時間看看效果,實在不行調崗做媒介。結果調查發現這小夥確定好下家,還來佔用培訓名額,我挑明瞭這件事情,我說重了幾句,他就自我放棄加上心生怨念了。這小夥在基層聚衆造謠了不少莫須有和添油加醋的事情,平白招惹了不少麻煩。

其實這個事情,我應該用懷柔政策。有些人類似聖人的兄弟“象”,只能感化,用直接剛硬的方式反而不能促使事情好轉。

縱使我自問心中無愧,也應該點到即止,這點確實是我的過錯。

擇善無度,過於剛直

我現在單身,除了緣分和挑剔的原因,還有一點就是“責善無度”。有時候工作中受到他人的攻擊,也是這個原因。

勸勉向善本來是件好事,但是需要用委婉適當的方式。如果一上來就揭露他人的過惡,說人家怎麼不好,擺事實說各種問題,令他無地自容,他將羞愧難看,憤怒不已。到這一步,其實就是在刺激和引導人家作惡了。

那麼我這哪裏是在擇善呢,我又怎麼會又好果子吃呢。

有時候有些朋友做了一些小惡,比如老婆即將臨盆的朋友,晚上玩得太晚,我會去不客氣的指責他,讓他早點走,然後他就會漸漸退出我的朋友圈。

有些男生追求我的時候,我發現他和其他女生走的太近,或者過於膚淺無力。我就直接把話挑明,質問對方並指出他的貪心或者膚淺,然後追求者就無疾而終了。

每個人都是希望被寬容相待的,沒人喜歡自己的短處比攻擊。試想自己若是被人家不客氣的質問時候,又會如何呢?到30歲我才終於明白了這麼一點道理。

從心出發,時刻修行

500年前的《教條示龍場諸生》確實講出最質樸也最博大的真理,他的致良知真是中國偉大的力量。以後的路還很遠,我要在心學這條路上時刻修行,不斷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