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烏塔讀後感11篇

烏塔讀後感11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8W 次

烏塔讀後感11篇

烏塔讀後感11篇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你有什麼領悟呢?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後感呢?那麼你真的會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烏塔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烏塔讀後感1

最近,我們學習了《烏塔》這篇課文,這篇課文講的是一個叫烏塔的德國小女孩獨自旅行很多國家的故事。

讀完這篇課文,我想到了自己。我今年已經10歲了,但是還不會燒菜,洗衣服,去旅行的話,也是跟着媽媽一起去的,從來沒有試過自己去旅行。

元旦的時候,媽媽急着要出門,就把公交卡交給了我,讓我自己坐車去妹妹家。我在黃山區坐上車,本來應該在職工醫院下車,可是,我到了阿波羅那一站,已經下車了,然後步行到了妹妹家,這件事,讓我很懊喪。

通過這件事,我深深地體會到,我缺乏獨立生活的能力。可是,我想了想我的周圍的同學,他們也和我一樣,依然是飯來張口的小皇帝或者小公主,甚至現在上學也要別人接送,我覺得我們應該擺脫小皇帝,小公主,做一個自力更生的人,這樣長大之後,對社會纔能有用。

我們每個少先隊員,要做到自力更生,不依靠別人。首先要做到:一,每天晚上要把自己的書包收拾好,不要等到每天早上匆忙之下再收拾,這樣很容易忘帶書本;二,上學的時候,不要讓家長送你,這樣會耽誤父母的時間;三,不要賴牀,如果你賴牀,父母連叫三聲你還不起來,我就給你的父母支一個我媽經常用的招,她喊我之後,我還不起來,她就會用涼水敷我的臉,或直接把我的被子掀開;四,要學着在生活上,幫父母做點事情,學會生活的技能。

我覺得做到了這些,我們也能像烏塔一樣自力更生,將來一定會能很好地照顧自己,照顧自己的父母,做一個能幹、有用的人。爲了這個目標,讓我們一起努力吧……

烏塔讀後感2

這個星期,我學了一篇課文——《烏塔》,使我有無限的感觸。

14歲的烏塔要遊歐洲,可旅費是自己掙的,還閱讀關於要旅行的國家的書。外國父母和中國父母一樣,都愛自己的孩子。可愛的方式卻截然不同,外國家長讓自己的孩子去闖,讓自己的孩子受磨難,讓他們有自理能力,一切靠自己。而中國家長呢?他們把自己的孩子“封”起來,“含在嘴裏怕化了,捧在手裏怕摔了,”記得一次,學校搞“夏令營”是在大堰,我想去,大堰並不遠,可父母怕我過不好,吃不好……我只好作罷。在家裏,我是“小公主”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只要我開口,父母金山銀山也會拿來,只要家裏那件事不依我,我會大吵大鬧,父母只得依我。還有一次,剛開學,外婆外公、爺爺奶奶都來了,過馬路時爸爸、媽媽分別站在我的兩旁,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形成包圍圈,團團把我圍起來。溺愛會使孩子沒有自理能力,自私自利。

我和烏塔呢?烏塔在烈日炎炎下打工,我在空調房裏看電視。相比之下我可算養尊處優了。與此同時,外國孩子在成長,真正認識到社會。而中國孩子卻永遠是長不大的孩子,成爲社會上的“寄生蟲”。

中國家長,放手吧。你們的溺愛會使孩子沒有快樂。中國家長,孩子不能一直是溫室裏的花朵,經過大自然的字樣生長的花朵才最美。“花盆裏栽不出蒼松,鳥籠裏飛不出雄鷹”,只有讓孩子自己闖,纔是真正的愛。中國家長,放手吧,讓孩子去闖蕩世界,讓孩子成爲最美的鮮花。

烏塔讀後感3

我讀了一篇叫《烏塔》的文章,這篇文章主要寫了小作者在羅馬旅遊的時候認識了一個叫烏塔的小姑娘。烏塔是一個人來歐洲遊歷的,她們還一起談了自己國家的孩子們缺少興趣的問題。

其實,在我看這篇文章的時候,我也覺得很奇怪。在我們中國,有哪一個14歲的孩子敢一個人遊歷歐洲呢?如果是的孩子敢去,那我們的父母、家人也肯定不會同意的啊!從這點上看,我想烏塔必定是個獨立性很強和勇敢的孩子。俗話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我想烏塔這次旅行是她最有意義的一件事,如果是我們這樣的孩子,肯定不會像烏塔一樣有這樣的機會,烏塔也肯定從這次旅行中學到了不少的知識。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其實在我的生活中,有很多機會讓我培養自己。比如:上次我們說好一起去潮州玩,我非常高興,但一聽到爸爸媽媽不去,我立刻退縮。爸爸媽媽也讓我去的,只是我怕我管不好自己,所以我纔不肯去的。現在回想起來還真的有些後悔,如果我和烏塔比,我肯定勝不過她了。

說起來我的獨立性也不是很好。有的時候不習慣疊被子,只是媽媽催才肯疊;冷的時候又不加衣服;還有的時候不記得帶紅領巾回學校,只能再買一條了……再看看烏塔吧,爲了去這次施行,她準備了三年時間,閱讀其它國家的書籍;爲了掙旅費,烏塔又去幫餐館或超市發廣告……如果我有這樣的機會,我想爸爸媽媽一定放心我一個人出外的。

獨立生活、獨立學習是每個小學生必做的事,讓我們一起學習烏塔吧!

烏塔讀後感4

烏塔,僅僅是一個14歲的小姑娘,卻自己一個人遊歷歐洲!這對於沒有出過遠門的孩子是一件不可想象的事。

在中國幾乎沒有發生過這樣的事。要是真有一箇中國孩子要外出旅遊,即使自己願意,可是,他的父母一定是一千一萬個不同意。怕孩子遇到危險啦,又怕孩子餓肚子啦……。總覺得孩子永遠長不大,把他們當成心肝寶貝兒來看待,含在嘴裏怕化,抱在手上怕掉。

可是烏塔,她難道就不是父母的心肝寶貝嗎?不是的。可是她的父母又爲什麼同意讓自己的孩子一個人獨自遊歐洲呢?這是因爲西方的教育方法與中國的教育方法的截然不同。他們還是愛孩子,可是他們的愛是讓孩子從小養成獨立自主的的好習慣,是讓孩子到社會裏磨練,是讓孩子成爲大自然裏生命力頑強的小草,是讓孩子成爲暴風雨裏的雄鷹!而中國的父母,他們愛孩子是溺愛,把自己的孩子當成小王子,小公主,使孩子養成依賴思想,讓孩子成爲溫室裏的花兒,成爲籠中之鳥!同學們,你願意當溫室裏的花兒還是大自然裏的小草,願意當籠中之鳥還是願意當暴風雨裏的雄鷹?

父母啊,請你們放開你們那溫暖的雙臂,讓我們在藍天中自由的飛翔在此,我呼籲:希望中國的教育方式來一次大改革,學習西方國家,培養出更多的棟樑之才!

烏塔讀後感5

《烏塔》這篇文章裏的內容是頗耐人尋味,不僅讓小孩學會了獨立,更多的是讓大人們學會放開孩子的手,讓孩子在藍天上自由地翱翔。

這篇文章的主人公是一位十四歲的小女孩,名叫烏塔,讓我震驚的是,烏塔竟然小小年紀就環遊了亞洲各地,並且沒有一個大人陪伴,簡直是史無前例!當然,旅途裏遇到困難是難免的`,但是這一切困難在烏塔眼裏都是浮雲,她總能想出辦法克服這些困難,讓擋在她前面的攔路虎一次次低下它那高昂的頭,其實烏塔能有一個完美的旅行,靠的是旅行前的充分準備和她的獨立,在旅行前,她從來沒向父母要過一分錢,她努力地爲別人打工,通過自己的恆心和毅力,終於籌齊了旅行需要的錢。她很小的時候,凡是在電視上看到了各個國家的美麗風光,她都想要去,因爲從那時起,她就覺得,在電視上看到的風光是不真實的,要身臨其境才能目睹它真正的風光。烏塔剛環遊完亞洲,又在籌備下次的中國之旅了。

看看烏塔,再想想自己,我的臉一下漲得通紅,我與烏塔相差不了幾歲,但在人家環遊亞洲時,我可能正在跟父母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但造成這種結果也是因爲父母的原因,相信許多父母都十分溺愛孩子,捧在手上怕摔了,含在嘴裏怕化了,讓孩子變成了家裏的“小姐”“少爺”“俗話說:“溫室裏的小樹是長不高的,籠子裏的小鳥是長不大的。我們就是小鳥,父母的溺愛成了我們的牢籠,我們渴望父母不再溺愛,讓牢籠打開,努力飛翔,慢慢變成獨立的孩子,成爲下一個烏塔!

父母們,請打開你們的“牢籠”,讓“小鳥”飛翔吧!

烏塔讀後感6

最近,我們學習了《烏塔》這篇課文。課文講了一個十四歲的德國小姑娘烏塔,獨自一人遊歐洲的故事。讓我瞭解了這個孩子的獨立生活能力和自主意識十分強,讓我不得不敬佩她,所以在學這一課時我學的十分認真。

在中國她這樣大的孩子是家裏的“小公主”“小皇帝”,父母們含在嘴裏怕化了,捧在手裏怕掉了,什麼事情都是父母包辦,從而讓中國的孩子養成了一個壞的思想——依賴別人。就說我的妹妹吧!有一次我到大伯家,看到大伯家裏嬌生慣養的妹妹。由於在中國大多數家庭都是獨生子女,父母把該做的不該做的都做好了。所以妹妹也覺得檢查作業,收拾書包都應該是父母的事。每當我和她一起寫作業時,她總是把作業和文具亂七八糟地擺在桌上;沒有鉛筆就等着父母回來削;沒有墨水了就叫我幫她吸……由此,我想到“花盆裏長不出蒼松,鳥籠裏飛不出雄鷹”這句話

哎!在校園裏總有堆積如山的作業,一張薄薄的試卷栓住了我們的腳。我們很少外出旅遊,週末本來應該讓我們好好放鬆放鬆,結果成了“補習班”的週末。現在的教育制度就是把學到的東西反映到試卷上,也就是“應試教育”。比如高考就是一考定終生。而外國的家長給予孩子的是信任,關懷,鼓勵。外國家長相信自己的孩子可以成功。中國的家長卻把孩子看成溫室的花朵,結果孩子事事依賴父母……

我想對父母說:“我有翅膀,請不要人爲折斷它。我會站立,會遠行,讓我們經受風雨的磨練吧!

烏塔讀後感7

今天,我們學了《烏塔》這一課。 烏塔是一個14歲的德國的一個小女孩,但她卻和我們中國的孩子不同,因爲她一個人遊闖了瑞士、米蘭、奧地利等等國家。

其實,在我看這篇文章的時候,我也覺得很奇怪。在我們中國,有哪一個14歲的孩子敢一個人遊歷歐洲呢?如果是的孩子敢去,那我們的父母、家人也肯定不會同意的啊!從這點上看,我想烏塔必定是個獨立性很強和勇敢的孩子。俗話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我想烏塔這次旅行是她最有意義的一件事,如果是我們這樣的孩子,肯定不會像烏塔一樣有這樣的機會,烏塔也肯定從這次旅行中學到了不少的知識。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其實在我的生活中,有很多機會讓我培養自己。比如:上次我們說好一起去潮州玩,我非常高興,但一聽到爸爸媽媽不去,我立刻退縮。爸爸媽媽也讓我去的,只是我怕我管不好自己,所以我纔不肯去的。現在回想起來還真的有些後悔,如果我和烏塔比,我肯定勝不過她了。

說起來我的獨立性也不是很好。有的時候不習慣疊被子,只是媽媽催才肯疊;冷的時候又不加衣服;還有的時候不記得帶紅領巾回學校,只能再買一條了……再看看烏塔吧,爲了去這次施行,她準備了三年時間,閱讀其它國家的書籍;爲了掙旅費,烏塔又去幫餐館或超市發廣告……如果我有這樣的機會,我想爸爸媽媽一定放心我一個人出外的。

烏塔,這個名字深深感動了我。每個人要是都有這樣的膽量,他們一定會實現自己的夢想。

烏塔讀後感8

最近,我們學習了一篇課文——烏塔。講述了德國小女孩烏塔獨自一人遊歷歐洲的事。學完後,我深有感觸,受益匪淺。

烏塔才年僅14歲,竟獨自一人遊歐洲。這令人難以置信。如果中國的孩子說:“我要獨自走偏中國”,我們會認爲這是異想天開的事;如果中國的孩子說:“我要獨自遊歷歐洲”,那麼,我們可能懷疑他是不是瘋了。然而,在外國,這確是事實,外國孩子能自己獨立生活,而中國孩子卻不能。這說明中國和外國的教育方式截然不同。

在中國,所以的孩子都是家裏的“小皇帝”。“小公主”,父母都把我們捧在手心裏,生怕我們受半點委屈,外國孩子靠自己打工掙錢。在家裏,我們是個“嬌嬌女”,“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每天至少向媽媽要2元錢,用完了,繼續要。

外國的父母從小就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和自理能力,而中國的父母只讓孩子把學習搞好,其餘什麼也不讓幹。中國父母對孩子的溺愛,實際是愛,但卻耽誤了孩子獨立和自理能力的培養,在實際生活中,獨立能力和自理能力是一個人必不可少的能力。現在我們可以依賴父母,但是我們終有一天要離開父母,隻身一人到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上去闖蕩,如果我們缺乏獨立能力和自理能力,我們將無法在社會上立足,更不要說爲社會作貢獻了。

學完這篇課文,我作爲四年級的學生感到慚愧,慚愧我的依賴,慚愧自己不能像烏塔一樣有主見。今後,我一定要學習烏塔那種自強﹑自立﹑自信的精神,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一個合格的好少年。

烏塔讀後感9

讀了《烏塔》這篇文章,讓我知道了中國的孩子和外國的孩子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比如說,我們中國的孩子不會獨立,可是烏塔,一個外國的14歲的小姑娘,就可以不在爸爸媽媽身邊,自己遊玩了法國、瑞士、奧地利、意大利、威尼斯還有米蘭和佛羅倫薩,最後還去了希臘。並且,烏塔爲了這次旅遊,她準備了近三年的時間,她每天利用課餘時間給別人打工,並且瞭解了這些國家的各種知識。她還說,她接下來就想要到中國來旅遊。可想而知,在外國,孩子們都非常獨立,爸爸媽媽都非常信任自己的孩子。

可是在我們中國,孩子們都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在一個家庭裏,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等很多人圍着一個孩子轉,他們的溺愛,讓孩子永遠也長不大。

比如在我們學校,我就看見了這樣的現象。每天放學的時候,學校門口就有很多很多的人和車圍在那裏,他們都是接孩子的。那些家長怕孩子自己回家路上被車撞了,或是怕孩子走丟了,或是怕孩子被人騙了,他們有太多太多的擔心,他們永遠不放心孩子獨自回家。我自己也是被家長接送的。有幾次我走出校門的時候,那些家長一會兒擡頭,一會兒往前擠,撞得我的頭都疼了。

後來,我經過多次和家長商量,和他們多次保證後,我終於可以有幾次自己回家了。路上,沒有家長的陪伴,我可以看看路邊的花草,可以和路上的電瓶車賽跑,那種感覺好極了。

我多想對全中國的所有爸爸媽媽說:“爸爸媽媽,請放開你們的雙手,讓我們和烏塔一樣自由飛翔。”

烏塔讀後感10

讀了《烏塔》這篇課文,我不禁愣住了,心中感慨不已。一個14歲的女孩,獨自一人遊走四方,竟把足跡遍佈了大半個歐洲!這可是何等勇氣,令人勇闖天涯;那又是何等懶惰,讓人足不出戶呢?

在中國,有誰哪怕是大人能獨自走上個十天半個月遊遍亞洲已經要讓人捧上天了,可歐美遍地的小冒險家們已經屢見不鮮。恐怕我不用談美國“驚世駭俗”的對於中國學生可望不可求的教育法,也不用說枯燥的大道理,單看看身邊的小事就知道爲什麼美國一些乞丐都叱責中國人 “胡鬧”:若有秋遊、夏令營之類的活動,哪怕兩三里路也會有家長不時地“跟蹤大部隊”;每個人總不會一無是處,而家長們總是“恨鐵不成鋼”,稀里嘩啦地把雜七雜八的補習班一股腦兒潑到孩子身上,反倒越學越糟……這類事情基本上遍佈三分之二的家庭。能怪孩子不爭氣嗎?只能說家長太溺愛,被樹陰蔽護的芽苗永遠長不成參天大樹。整日地對孩子“捧在手裏怕壞了,含在嘴裏怕化了,背在背上怕摔了”只能害了孩子。獨立,孩子纔有進步的空間。

再看看烏塔,一個僅大我3歲的女孩,整整準備三年遊走歐洲!讓我到她那麼大也就是3年。我能準備好嗎?不能!我能下決心嗎?不能!我有她的膽量嗎?沒有!究竟爲什麼?爲什麼?不得而知。奉勸老師們上這堂課不要問學生“敢像她一樣嗎”,答“敢”的話,你對他們關於誠實的課全白上了。

那麼,你們敢嗎?唉,我也是有此心,無此膽吶!

烏塔讀後感11

今日,我們學習了《烏塔》這篇課文,我不由得佩服烏塔。

課文主要講了十四歲的德國女孩烏塔獨自一人環遊歐洲的事。烏塔的計劃很周全,她在家中就設計好了旅遊路線,並閱讀了一些相關的書籍。烏塔每到一地就查詢警察局號碼,再給家中寄一張明信片或打個電話。

更令人吃驚的是烏塔的的旅費全是她自我掙的,發廣告單、陪小孩玩全不在話下。從中能夠看出烏塔的自立。

我們何嘗不想自立一些呢?可這個念頭已經被覆蓋了。

記得二年級的一天,爸爸來接我回家,在路上看見一個和我差不多大的別班同學揹着書包一個人回家,我見了心裏挺羨慕。一回家,就跟爸爸媽媽商量能不能讓我自我回家。爸爸媽媽堅決反對,並拿出了很多理由拒絕,這可把一旁的我急壞了。我又是懇求,又是發誓,在我的死纏爛打下,爸爸才遲疑地把備用鑰匙遞給我。

第二天放學,我一蹦一跳地走在回家的路上。在拐彎處,我忽然發現爸爸一向在跟着我,我的心境一下子跌入了谷底。此時,我真像一隻霜打過的茄子,失望極了。

之後,媽媽又以“年底不安全”爲由阻止我獨自回家。而我出乎意料地平靜——因爲我對到底要不要獨自回家已經麻木了。

都說:“驕養兒不能成大器”,爸爸媽媽們,請放開你們溺愛的雙手,讓我們去自主、獨立地邁開人生的腳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