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烏塔》讀後感15篇

《烏塔》讀後感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73W 次

《烏塔》讀後感15篇

《烏塔》讀後感15篇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體會呢?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那麼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烏塔》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烏塔》讀後感1

學了《烏塔》這篇課文,瞭解了烏塔14歲獨自遊歷歐洲。我被她那種自立意識和大膽、善良的品質所震撼。

我讀後有些疑問:爲什麼中國孩子不能自由﹑獨立自主呢?父母口口聲聲愛我,難道我就是封在牢裏的禽獸嗎?現在家長對我們的愛捧在手裏怕掉了,含在嘴裏怕化掉。我們是一羣多麼渴望去窗外自由飛翔的小鳥啊!

在家裏,我不用幹任何家務,無論整理房間﹑還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都是家長承包。我是個獨生子,爸媽希望我好好學習,將來考上大學,正所謂“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每當假期,想幫媽媽做些家務,都會被各種理由所拒絕。

烏塔是幸運的,她豐富的閱歷,有着廣大的學識,自己賺錢打工環遊歐洲,她親自品嚐了酸甜苦辣各種滋味。而我呢?幸福被一把大鎖鎖住了,又感覺幸福離我很遠,我怎麼追也追不到。

希望父母把大鎖打開,讓孩子有個獨立自由的世界﹗

《烏塔》讀後感2

學了《烏塔》這篇課文,我思緒萬千,想了許多,讀後感《烏塔讀後感》。這篇文章講述了12歲的德國小姑娘—烏塔,獨自一人遊歷歐洲的故事。烏塔爲此做了3年準備,她一邊想盡辦法掙旅費,一邊閱讀和這些國家有關的書籍,爲遊歷歐洲打下了堅實基礎,體現了一名外國小孩自立、自強的奮鬥精神。如果拿中國現代的小孩子和烏塔相比,中國孩子的自主能力遠遠比不上烏塔。中國孩子所接受的教育是封閉式的,只讓孩子讀課本上的知識,很少參加社會實踐。除學習外,其他事情都不用管,要吃的有吃的,要用的有用的,飯來張口,衣來伸手,漸漸失去了判斷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小由父母“牽着走”,遇到一點點困難,首先想到的就是問父母,找大人。而國外的教育是開放式的,讓孩子既學習課本知識,又參加社會實踐,從小培養他們的自主意識和動手能力。烏塔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習成長的。當她夢想遊歷歐洲時,不等不靠,完全靠自己動手籌資金,做準備,享受着生活的快樂,也展示着人生的意義。烏塔的故事象一面鏡子,啓迪了我在學好課本知識的同時,要多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從小培養自己動腦動手能力,做一個自強不息的棟樑之才!

《烏塔》讀後感3

今天語文課上,我們學習了《烏塔》,從中我可以體會到烏塔的自立意識和獨立生活的能力。首先,烏塔很自立,很勇敢,敢一個人去歐洲旅行,而且她每到一個地方,都先查當地警察局的電話號碼,以備遇到危險時能夠打電話求救。其次,她旅行所需的費用都是自己利用空閒時間幫別人幹活掙來的。

我們是同齡人,生活在同一片藍天下,可我們一直是家裏的小公主,小王子,父母對我們是捧在手裏怕摔了,含在嘴裏怕化了,就連早上還需要爸爸媽媽幫着穿衣服,疊被子,實在是缺少自主獨立意識。可烏塔卻用三年時間去準備旅行:查當地資料,瞭解當地風土人情,打零工掙取旅行費用等等,一般人根本堅持不下來,而且一個人旅行可能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困難和危險,可烏塔卻做到了,實現了旅行的計劃。

讀完這篇課文,我非常慚愧,烏塔用她的自強自立做到了我們沒有做到的事情,我們應該向烏塔學習,做一個自強自立的人。

《烏塔》讀後感4

我覺得烏塔這樣做好,因爲好像烏塔一樣一個人去外面旅遊可以鍛鍊自己的意志力和自強、不依賴別人別人的好習慣。但是我們不要模仿她,因爲烏塔這樣做也是很危險的,我們只要做我們可以做的事情就可以了。

以前我小時候洗澡,經常都要媽媽幫我洗,因爲我小的時候覺得洗澡洗的乾不乾淨都沒有所謂。所以我小的時候媽媽經常都要幫我洗澡。當我長大了以後,想起我以前那樣子,覺得很丟人。因爲我們如果每個人都覺得不洗澡沒所謂的話,這樣身體會很臭的。但是當我讀了《烏塔》這一篇課文,想到了:我們做事一定不要依賴別人,我們要靠自己。

我們可以做的事情一定要自己去做,不要依賴別人。比如我們長大了可以自己疊被子、收拾自己的房間、收拾衣服、自己一個人睡覺......這樣子我們就會學會獨立,讓自己一個人獨立去做每一件事。我們要向烏塔學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做的到的事情一定要自己一個人去獨立完成,這樣我們長大了纔會自己一個人獨立生活,獨立一個人找工作。

我們自己可以做到的事情一定要自己一個人去完成,不要總是依靠別人。

《烏塔》讀後感5

我讀了《烏塔》這篇文章,知道烏塔是一個獨自生活能力很強的小女孩,在烏塔的媽媽沒有給烏塔一分錢的情況下,烏塔卻自己去掙錢遊遍歐洲。遇到困難從不退縮。烏塔的自立精神,生活的經驗,以及對生活的熱愛都深深的感染了我。

而我卻在平常的學習當中遇到困難就想到媽媽。有一次,我們數學考試,做到一半的時候,遇到了一道數學樂園,我一看題不會,就立馬想到了媽媽,如果媽媽在就好了,平時在媽媽給我講題的時候,我就心不在焉,問題的解決方法也是一知半解。所以在作業中老出錯。現在想想真不該。

在生活中烏塔都是自己掙錢,完成旅行。可我在生活中都是讓媽媽給我買東西,我從來沒自己掙過錢,媽媽不給我買什麼東西,我還給媽媽使小性子,耍小心眼,東西不到手絕不罷休;媽媽很無奈,就給我買啦,我很高興,想想真不該。我應該像烏塔一樣自己掙錢,利用假期發一發小廣告,該買的就買,不該買的不買。學會合理的消費方式,杜絕浪費。

從今以後,我要向烏塔學習他的獨立精神,從日常生活、學習等各方面克服依賴思想,逐步提高自己獨立生活的能力,一個人的自立精神,生活經驗,生活能力,只有通過時間才能鍛煉出來,我相信我能做到。

《烏塔》讀後感6

《烏塔》一課記敘了德國小姑娘烏塔獨自一人遊歐洲,在羅馬的青年旅館與作者相識的故事。烏塔才14歲,上小學,可她獨自一人遊歷歐洲,讓文章的作者敬佩,更讓我敬佩。

烏塔勇敢,獨立自主性及生活能力強,熱情,有愛心、孝心,辦事周到,有計劃……而中國孩子呢?他們(包括我)都是家裏的寶貝,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都很愛我們,會帶我們一起出去玩,但一般不放心讓我們一個人出遠門,那是因爲中國的獨生子女太嬌氣,缺乏自立能力和吃苦精神;可這些又是爲什麼呢?那是因爲爸爸媽媽太嬌慣我們了。家長們望子成龍,可家長們的愛心表現爲讓孩子免受苦,殊不知過多的呵護只能使我們失去生活、生存能力。不信,我可以講一個故事,名叫《夏令營中的較量》,故事的梗概是這樣的:

1992年8月,由日本福岡民間團體組織77名日本孩子到中國,一起舉行了一個草原探險夏令營活動。故事大致分爲四部分:1、中國孩子病了回大本營睡大覺,日本孩子病了硬挺着走到底。2、日本家長乘車走了,只把鼓勵留給發高燒的孩子;中國家長鼓勵孩子,但在艱難路段把兒子拉上了車。3、日本孩子的吼聲在草原上震盪。4、中國孩子的表現在我們的心中壓上了沉甸甸的問號。

我想:還沒看故事,看看這些小標題,你可能有些氣憤了吧?難道中國孩子就不如別國孩子強?難道他們就這麼嬌氣嗎?

未來的社會是一個充滿了競爭的社會,如果祖國的花朵的根只浮在地表而不深深地、穩穩地紮實扎牢,那我們的中國能不落伍嗎?

《烏塔》讀後感7

讀了《烏塔》這篇文章,讓我知道了中國的孩子和外國的孩子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比如說,我們中國的孩子不會獨立,可是烏塔,一個外國的14歲的小姑娘,就可以不在爸爸媽媽身邊,自己遊玩了法國、瑞士、奧地利、意大利、威尼斯還有米蘭和佛羅倫薩,最後還去了希臘。並且,烏塔爲了這次旅遊,她準備了近三年的時間,她每天利用課餘時間給別人打工,並且瞭解了這些國家的各種知識。她還說,她接下來就想要到中國來旅遊。可想而知,在外國,孩子們都非常獨立,爸爸媽媽都非常信任自己的孩子。

可是在我們中國,孩子們都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在一個家庭裏,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等很多人圍着一個孩子轉,他們的溺愛,讓孩子永遠也長不大。

比如在我們學校,我就看見了這樣的現象。每天放學的時候,學校門口就有很多很多的人和車圍在那裏,他們都是接孩子的。那些家長怕孩子自己回家路上被車撞了,或是怕孩子走丟了,或是怕孩子被人騙了,他們有太多太多的擔心,他們永遠不放心孩子獨自回家。我自己也是被家長接送的。有幾次我走出校門的時候,那些家長一會兒擡頭,一會兒往前擠,撞得我的頭都疼了。

後來,我經過多次和家長商量,和他們多次保證後,我終於可以有幾次自己回家了。路上,沒有家長的陪伴,我可以看看路邊的花草,可以和路上的電瓶車賽跑,那種感覺好極了。

我多想對全中國的所有爸爸媽媽說:“爸爸媽媽,請放開你們的雙手,讓我們和烏塔一樣自由飛翔。”

《烏塔》讀後感8

今天我讀了烏塔,用幾句話來表達吧,她是個十四歲的女孩,她獨自一人去遊歷歐洲,作者和她一個房間住着,作者問她你的爸爸和媽媽就不擔心嗎?烏塔回答道:“她在家裏就設計好了旅行路線和日程,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局的電話號碼,以便遇到危險和困難時請求幫助,在給家裏打個電話,或寄張明星片,她自己用了三年的時間準備這次旅行,閱讀了很多與這國家有關的書籍,爲了掙旅費,每個週末去幫餐館或超級市場分發廣告單,假期還到別人家裏陪小孩玩,然後她又問我,中國孩子是不是這樣旅遊的,作者說:”中國孩子是和父母一起出遠門,因爲中國孩子都是家中的寶貝,“但烏塔卻對作者的這番解釋很不滿意,馬上反駁,我也是家裏的寶貝,但我們的興趣不同,愛孩子爲什麼不能讓他們單獨出門,我不明白,你的話也不合邏輯。

讀了這篇課文,我決覺的烏塔說的對,因爲那樣不但能讓孩子養成獨立的習慣,而且還能鍛鍊孩子的生活自理的習慣。

《烏塔》讀後感9

今日,我讀了《烏塔》這篇課文,一個十四歲的女孩獨自一人遊歐洲,我被烏塔那熱情、勇敢、細心的品質所折服。她的獨立,她的能幹深深地震撼了我。

《烏塔》這篇文章主要寫了我遇見一個叫烏塔的德國小女孩,她獨自一人遊歷歐洲,不僅僅遊歷了法國、瑞士、奧地利……等國家,並且還在意大利去了威尼斯、米蘭……等地方。令人震驚的是,她才僅有14歲,還只是一名未成年的小女孩呢!她的父母不但不會阻止,並且會幫忙她一齊設計好了旅遊路線和日程,每到一地就先查當地警察局的電話號碼,以便遇到危險和困難時請求幫忙。

爲什麼外國的小孩子能夠獨立出遠門,而我們中國的孩子爲什麼不能獨立出遠門呢?我們每一個小孩都是一羣想在天空中自由飛翔的小鳥。難道所謂的“安全”就是對我們全部的愛嗎?

在家裏,我想幫媽媽整理房間,卻被媽媽婉言拒絕了。我什麼事都不能幹,只是學習的“功臣”。

有些小孩出門走累了,就要媽媽抱,不抱的話就哭,媽媽拿他沒辦法,只好抱着他走。有時吵着喊着要吃什麼,沒辦法,只能給他買。此刻的小孩子完全沒有了自主本事。

在家長看來,小孩除了學習就是學習。父母從來不會讓我們做家務,單獨外出,父母的過分關心讓我們覺得沒有自由。我想對天下的父母說,給我們自由,放開你們那溺愛的雙手,讓我們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讓我們學會獨立,像烏塔一樣,走出房間,看看外面的世界。

《烏塔》讀後感10

讀了烏塔這篇課文,他給我了深深的感受。

在烏塔這篇課文裏,烏塔膽子大,愛旅遊,學會了自主能力,他是我感受到了,我們因該向烏塔學習,因爲他自己一個人獨自旅遊,能讓自己學會自主能力,他的做法是對的,他好似我感受到了,一個13歲的孩子,竟然膽子這麼大,自己一個人來到了這麼多的國家,我膽子特別小,而且也不敢獨自去玩,我很佩服他的行爲,我要向烏塔學習學習他的膽量,還有愛獨自旅遊的行爲,以後我要獨自去玩,不讓爸爸媽媽陪着,我還會自己整理衣服,自己疊被子,端碗,還要爲我的家人端碗,我還會洗衣服、疊被子、蹲地,我還會很多很多,我都會自己做的,我體會到了,一個小孩子獨自旅遊,真是不容易,而且也很累,我會向他們學習的,我會繫好自主能力。

我也會獨自旅遊的。

《烏塔》讀後感11

當我讀到《烏塔》這一課的時候,第一個反應是驚訝,第二個反應是敬意,她才14歲,就可以獨自一人遊遍歐洲。

在現在的中國,即使是二十幾歲的青年敢獨自出國的也是少有的,更不要說一個十幾歲的孩子了。如果換成是我,我也絕對不會去。那麼爲什麼烏塔一個十幾歲的小女孩就有勇氣周遊歐洲呢?

我想可能是東西方家庭教育理念不同吧!在國外,父母不像中國的父母那樣像保姆一樣嬌慣子女,他們讓孩子從小養成獨立意識,培養孩子的自信心,放手讓孩子獨自闖天下,而中國的家長把孩子寵得像小皇帝似的,經不起一點風雨,哪裏有一點闖勁!

希望中國的父母親改變教育觀念,也能像國外的父母一樣能放手讓孩子獨立生活,養成自立意識,培養成像烏塔那樣具有獨闖天下的人才。

《烏塔》讀後感12

今日,我學了《烏塔》這篇課文,感想很多.烏塔是德國的一位14歲的小姑娘,她用三年的時間做好充分的準備,三年裏,她設計好旅遊線路,閱讀有關書籍,瞭解每個旅遊城市特點,並且她利用週末和假期的時間發宣傳單,給人看小孩,自我掙夠錢了旅遊的錢,然後獨自一人遊歷歐洲.

跟烏塔比起來,我們中國的孩子可"幸福"多了!父母整天把我們關在家裏,不讓我們外出,總是擔心我們的安全.出去找同學玩也不放心,一會兒一個電話,弄得我們成了溫室裏的.花草!

是不是烏塔的父母不愛她,才忍心讓她自我去旅遊呢烏塔說,"我也是家裏的寶貝,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也很愛我.愛孩子,爲什麼就不能讓他們單獨出門"是啊!看看自我,此刻別說獨自去旅遊了,連上超市媽媽都不讓我自我去,如果整天這樣把我們關在溫室裏,我們什麼時候才能長大爸爸媽媽,我已經長大了,給我鍛鍊的機會,我會更堅強!我們也會成爲中國的"烏塔"!

《烏塔》讀後感13

在德國有一位14歲的小姑娘,她一個人去歐洲旅遊。

我在旅店裏看見了那位小姑娘,那位小姑娘的旅費是自己的掙來的。我們買一隻鉛筆都要向媽媽拿錢,更不用說自己掙旅費了。在小姑娘到別人家裏陪小孩玩的時候,我們在遊樂園裏開心地玩。小姑娘去幫一些點發傳單的時候,而我們卻在家裏睡大覺,去一個離家裏最近的花園都需要大人的陪同,當我們要吃某樣東西的時候,大人們二話不說就去買了,我們活在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生活,在家充當着“小皇帝”、“小公主”的角色。讀這本書的時候看到一個情節:小姑娘一個人拿着沉重的東西到處奔跑。想到自己,當我放學回家的時候,爸爸媽媽就在學校門口等着,等到我們出來的時候,大人就從我們的手中奪過沉重的書包。不讓我們受到一點苦頭,真是抱在手上怕摔,放在嘴裏會融化,把我們當成了心肝寶貝。德國小姑娘的爸爸和媽媽也是把她當成心肝寶貝,因爲中國的爸爸媽媽給孩子的生活就像溫室裏的花朵。

小姑娘烏塔有獨立自主的意識。這就是德國和中國孩子差別。我們要向德國孩子學習獨意自主的生活。

《烏塔》讀後感14

我慢慢地讀完《烏塔》,課文中烏塔那麼熱情,開朗,自立能力強的好品質深深地感動了我。

課文主要講的是一個德國小女孩烏塔獨自一個人遊歷歐洲的故事。 當我讀到“這次趁暑假遊歷歐洲……當然。”她很自然的回答道。烏塔的獨立自主的能力是多麼的強啊!再看看我,都上小學四年級了,還因爲別人說:“一般鬼都是在晚上吃小孩。”而不敢單獨睡覺,都這麼大了還和爸爸媽媽一起睡。

說起來真是慚愧呀! 我從“她還是堅持:“光從電視和書本中認識世界總是不完美……”看出烏塔是多麼的注重實踐,可我呢?整天在家裏看書,看了一本又一本的,彷彿我的世界裏只有看書,雖然看了這麼多的書,可到頭來卻沒能用學習來的東西去生活中好好實踐一番,都快變成書呆子了。 烏塔說:“她在家裏就設計好了旅遊路線和日程。”我覺得這是一個多麼有計劃性的小女孩,她每到一處就先查警察局的電話,以便遇到困難時請求幫助,爲了不讓父母擔心,還給家了寄張明信片。哪像我,星期五晚上的作業不能按時完成,經常星期天晚上“加班”。

我慢慢的讀完了烏塔,也一點點的經受着一場心靈的洗禮。

《烏塔》讀後感15

魚兒離不開水,孩子離不開爸媽。大家都這麼依賴爸媽,怎麼行呢?爲什麼烏塔一個才14歲的孩子就能一人遊歐洲,我們中國的孩子卻不能呢?讓我們分析一下。

在中國,我們都是家裏的寶貝,家長們天天圍着我們團團轉,有一點服務不到位就嘀嘀咕咕,大家應該都是這樣吧!而外國家長對孩子的態度卻不一樣,我給你們講一個真實的故事吧!

那天,中國孩子和日本孩子一起去郊遊比賽,指定一個地點,然後沿路返回。日本孩子吃苦耐勞,因爲身上不許帶任何東西,所以他只能所有的事情自己解決。他記住了路線,爬上山頂後摘了一些草根吃,然後憑自己的記憶下了山。下了山後,自己因爲整天沒吃東西的緣故,已經快要虛脫了,當他走到家門口時,餓得昏倒了。而就站在門口的媽媽,沒有跑去扶起兒子,而是一動不動地望着他。日本小孩爬起來,艱難地向家裏走去。到了家,媽媽才抱起他,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日本小孩也爲戰勝了中國小孩而高興。中國小孩後來餓昏了,被救護車救下了山。這就是爲什麼外國人獨立能力比中國人強的原因了。

21世紀已經過去了12年,要想戰勝外國人,必須靠我們一起努力加油,願本世紀的中國更加強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