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教育是沒有用的》讀後感範文(精選5篇)

《教育是沒有用的》讀後感範文(精選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6W 次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你有什麼體會呢?是時候寫一篇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可是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育是沒有用的》讀後感範文(精選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育是沒有用的》讀後感範文(精選5篇)
  《教育是沒有用的》讀後感1

《教育是沒有用的》這本書的作者,是教育專家林格。他用了近十年的時間,親自走過1200多所學校,考察過20多個國家的教育狀況,探究中國教育內涵發展與突破之路,被譽爲“堅持用腳做學問的人”。書中的一些鮮活的案例和觀點引起了我強烈的共鳴。

有這樣一個案例:以前農民種水稻需要人工插秧,就是把培植好的秧苗,按照事先牽好的繩索和格子,整齊地種植到農田裏。這個方法在我國沿用了約三千年,農民插秧後腰酸背痛,苦不堪言,但是水稻並沒有因此而增產。20世紀,我國開始了一項重大的農業改革,應用拋秧技術,把培育好的秧苗一把一把“天女散花”似的隨意地拋向水田裏,結果徹底解放了生產力,且實現了增產增收。

“插秧”?還是“拋秧”?初看起來十分奇怪,勤勞的沒有得到相應報償,悠閒反而享受着豐收的果實,這似乎不符合“天道酬勤”的古訓。細想想,密植插秧固然貫注了人們豐收的意願,卻破壞了秧苗自由生長的規律;反之,看似放任的拋秧卻爲秧苗提供了充足的空間,保護它的自然生長。

原來,拋秧是一種比插秧更科學、更有效地方法。看來,拋秧不僅解放了人,而且也解放了秧苗!仔細一想,教育也同此理。我們的老師、家長如農民,我們的孩子就是秧苗,而今天的教育卻更像是“插秧”,那麼多的規矩,人爲控制孩子的生長,結果老師和家長累得苦不堪言,而我們的孩子也“長勢不良”、“產量低”。不是嗎?

現在的學校教育如同“插秧”。教育的根本是育人,不是訓練人。而我們的學校總有許多的校紀班規,要求學生“不準這樣”“禁止那樣”,甚至連上課時學生的坐姿也有統一的要求。而至於學生的學習,學校早已經牽好了一根繩索,那就是上課、作業、考試,沿着這根繩索的目的就是爲了考得更高的分數,考取更好的學校。

現在的家庭教育更像是“插秧”。父母給孩子定好了各種各樣的計劃,學習這樣,學習那樣,要怎麼怎麼吃飯,該如何如何做事。甚至有的父母連孩子的未來都已經設計好,只希望自己的孩子按照自己早已經牽好的繩索按部就班地長大、生活。

插秧式的教育,最終的結果是苦了老師和家長,害了孩子。學生完全爲提高成績而學習,夜以繼日地做着老師佈置的作業,沒有時間去感受自然界的神奇,沒有精力去感知世界的人文變化,機械地圍繞一本書、一支筆、一張課桌度過天真的青春。

時代要求把兒童從片面追求升學率中解放出來,不用功課把他們的業餘時間填滿,給他們活動的自由,讓他們有自由支配的時間,使他們的知識、情感、意志、能力及個性得到健康的發展。

要創新就要有足夠的時間去積累、去實踐、去思考。有屬於自己的天空。當然,我們教育者應該引導學生巧妙地安排時間,以真正達到解放的目的。

教育,呼喚拋秧式!給孩子適宜的土壤,充足的條件,然後給孩子自由的空間,讓孩子自主發展,孩子的生命終將長得生機勃勃、積極向上。

  《教育是沒有用的》讀後感2

讀完林格老師的《教育是沒用的》這本書,深深爲作者對教育的思考、追尋所感動,在實際的教育教學中我們有多少觀念期待進步和更新,作爲教師只有不斷讀書,學習別人的先進思想,瞭解當今的教育教學理念才能夠更好的適應時代和教育的進步。

林格老師在書中寫道:教育者唯一要做的事,是保護甚至捍衛學生的主動性。在孩子的成長面前,最好不要刻意去做什麼,纔是教育的大智慧。告訴了我們在學習中要全面依靠學生這個道理。對這一點我深有體會,曾經自己也爲如何發揮學生自身的學習潛力、如何調動學生自學的能力困惑過,讀完這章文字,突然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我更明白了教育不能光憑感覺,更應該科學的深入思考。這一點就是和時下很熱的郭思樂老師倡導的生本教育是相通的。

在以前的思品教學中,總感覺到在課堂上不能充分發揮學生探究能力,學生的思維不能充分打開。後來意識到這一點後我總結分析原因大概是這樣的。在自己剛踏入教師行業,初爲人師接手了初二年級,因爲是半路接班在加上自己剛當老師教育教學經驗不足,講課時特別注重學生的紀律和對學生的管理,相信我們一線教學的教師都有着同樣的感受就是紀律是學好習的保障。所以維持好紀律的同時就不得不對學生的放手少了一些,擔心學生不能很好的利用自主學習時間就相應的減少自主學習,擔心學生在小組討論時不集中精力、破壞秩序就相應的減少討論,擔心問題太難學生找不到思路就急切的提示過多或自己把答案說出來。後來在對我的聽課中,熱心、負責的同事們也真誠的提出了對我這個問題的建議,於是我茅塞頓開的明白了自己存在的問題。

不能發揮學生的作用就不能打造有效課堂!如果老師越俎代庖,把該做的做了,把該屬於學生的也做了,那麼學生怎麼會有學習的積極性,怎麼會主動的探究,沒有了探究這樣的學習何談高效。

文中提到的一個例子就給我們很好的啓示。如果你告訴學生,3乘以5等於15,這不是教學,如果你說3乘以5等於幾,這就有一點教學了,如果你有膽量說3乘以5等於14?那就更等於教學了。很簡單的例子,卻告訴了我們在課堂上設疑,然後引導學生大膽的質疑和思考纔是有效地教學,這就是爲何同樣的課本、同樣的時間,不同的老師和不同的教育方式會有不同的教學效果的原因吧。

大膽的放手給學生,相信學生的創造和能力吧,把屬於學生快樂探究和思考的機會充分的給以學生,就能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和學習的熱情,這樣的課堂纔會更加的精彩,是的,教育者唯一要做的事,是保護甚至捍衛孩子的主動性。

  《教育是沒有用的》讀後感3

最初看到林格先生的新着《教育是沒有用的》,是被書名給吸引住了。教育沒有用?那我們教師是不是都在做無用之功?帶着這種好奇,短短几天內,我就看完了這本書。這本書使我感受頗深的是:教育就是提供給孩子一雙合腳的鞋。聯想到多年的教育生涯,我突然想到:如果孩子是腳,那麼教育就應該是鞋!捫心自問,我們不能不深思:我們教育這雙“鞋”真的適合每個孩子這雙“腳”嗎?

其實,我們在打造“鞋”時候,並沒有尊重過孩子們的意見。我們總在以是否聽老師的話爲標準來評判學生,總認爲學生的作業不合我們的要求,總覺得他們上課沒認真聽我們的講解……這種一切以老師爲中心的教育活動,不就是在拿我們自己看來適合的“鞋”往孩子的腳上硬套嗎?

因此,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我們首先要轉變觀念,把孩子當成上帝的禮物來愛,珍視孩子的尊嚴,尊重學生的人格,細心發掘每個孩子的潛能,充分發揮每個孩子的特長,瞭解每個孩子發展中的需求,幫助每個孩子認識自己的優點和不足,確立發展方向,建立自信,這樣才能打造一雙真正合孩子“腳”的“鞋”。

造鞋匠不僅爲天下男女老少所有的人造了鞋,而且還爲每個人造了不同時令、不同質地、不同功用的鞋。同理,我們的教育教學質量觀也必須着眼於“全面”和“發展”。我們既不能只盯着少數“尖子生”而忽視大多數學生,也不能只關心學生的成績而壓制學生興趣愛好的發展。正如不同年齡的人需要穿不同碼子的鞋,正處在發育階段的孩子,生理和心理都在不斷變化着,教育還必須適應孩子的發展,教育者必須用發展的眼光來科學的評價孩子。着眼於學生的全面發展,着眼於所有的學生的發展,才能算真正的教育。

就像世上沒有完全相同的樹葉,每個孩子先天的素質不同,生活的環境不同,個體間有差異存在也是很正常的,每個孩子都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每個孩子都是一個豐富多彩、獨一無二的'世界。我們教育的目的不是要消除這種個體差異,而是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充分張揚學生的個性,積極發展學生的興趣愛好。這樣,才能爲社會輸送更多更好更具特色的人才。

反思我們的教育教學實踐,的確還有許多值得完善的地方。但是隻要我們堅持“孩子是腳,教育是鞋”的理念,全力打造適合孩子“腳形”的、能伴孩子自如行走的“教育之鞋”,我們的教育就會煥發勃勃生機。

讓我們爲迴歸教育的純真,共同努力吧!

  《教育是沒有用的》讀後感4

“人的生命價值在於創造,教育者的生命價值在於創造教育之‘大用’,此爲教育者的幸福所在”,從書中找到的這一句也正是我對這本書名爲《教育是沒有用的》最好的解釋,其實他所倡導的就是讓我們老師、家長改變自己的錯誤教育方式,提倡迴歸教育的本質。

書的開頭就說“我們的教育承擔了不應由它來承擔的過多壓力:升學、就業、致富、當官、成名成家,這些壓力通過考試、升學的途徑,全部加到了中小學生和教師、家長、校長的身上。”兒子剛上一年級,適應這個由幼兒走向社會人轉變的過渡期很重要,他適應的很慢,說的白一點,就是不自覺,從不積極主動學習,每天的作業都是吃完晚飯後,由我們大人督促他完成的,自己的書包不想整理,鉛筆不想削,老依賴我們幫助他,有時他乾脆就說:“媽媽,你幫我整理一下。”

作爲家長,望子成龍的夙願很強烈,因此常常是摁着牛頭吃草,大家都非常熟悉這個客家故事吧!就是一頭牛還是小牛犢的時候就被拴在這根木樁上,雖然開始它掙扎過,因爲力氣小,後來它也就認命了,牛長大了,也沒有去拔過這木樁,是什麼拴住了這頭牛,是小小的木樁嗎?不!拴住這頭牛的不是木樁,而是由木樁形成的心理枷鎖。一廂情願地強化孩子的自我控制,置他們的主動性不顧,孩子就會像那頭被小木樁拴住的牛一樣,小的時候想拔木樁,拔不動,等到長大了,有足夠的力氣去拔木樁了,卻已經沒有慾望了。我現在也是用這樣錯誤的方式在教育孩子,大人覺得累,,兒子也覺得累,寒假期間,叫他寫寫字,雖然他會寫,可嘴巴也會嘀咕一聲:“生活怎麼這麼不美好?”

因此要轉變觀念:

一、變“被動教”爲孩子的“主動學”。

如兒子不喜歡閱讀,我就找一些他感興趣的書,放在兒子經常停留的幾個地方,果然兒子發現了茶几上的《動物探祕》一書,主動翻看起來,遇有不認識的字,就問哥哥或請我幫忙讀給他聽,上面有拼音的話,他就自己拼讀,那段時間,他每天堅持閱讀,讀完了此書、謎語書、還有他自己花錢買的一本書《笨狼一家》。

二、培養良好的習慣。

例如上面所說的整理書包,這種孩子該乾的事就讓孩子自己去幹。記得一次晚上在他完成作業後,仍是照老規矩,我幫他整理的書包,第二天上午,老師發短信和打電話過來,告訴我,“兒子的聽寫本忘家了”。於是我叫他外婆在家找找,有的話,給他送過去,他老爸也埋怨我,說我怎麼沒幫他放好。我生氣的說:“又不是我在讀書,這原本就是他分內的事,讓他自個兒吃個虧,被老師批評了,下次就長記性了。”後來聽說那次班內共有5~6個孩子都忘了帶聽寫本,估計那天他們被班主任老師狠狠地批評了。後來兒子回家也證實了我的猜測,我又問:“那本聽寫本家裏也沒有,學校也沒有,到底到哪兒去了?”兒子不好意思地說:“在我書包了,下午我又找到了。”於是我趁機對兒子說:“看,不是你自己整理的書包,你都不知道書本放在哪兒?下次你自己整理,就不會出現今天的事了。”兒子點點頭,從這以後,他開始學着自己整理書包,第一、二次,我會檢查,及時指導,後來就放手了。

好的習慣能改變人的命運,父母不能在孩子出生時給他優越的條件,也可以幫助他養成終生受益的好習慣,這是比“金湯匙”更爲寶貴的財富。

還有作爲父母還應懂得包容和諒解,允許孩子犯錯,幫助孩子在錯誤中吸取經驗教訓,取得成功。注重心情的教育,用自己的心靈去溝通,打開孩子的心靈,讓孩子保持好心情的狀態投入到學習中。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要做“拉拉隊”,不做“配跑者”;做“農夫”不做“園丁”,讓孩子自由發展。

  《教育是沒有用的》讀後感5

《教育是沒有用的》一書讓我的假期文化生活豐富了起來,因爲此書作者林格先生大氣的語言,富有哲理性的思維,使我對於其有更進一步的認識。和很多人一樣,一開始我是被書的題目所吸引了——《教育是沒有用的》,我們做教育的如此辛苦工作,難道都做了些無用的功夫嗎?讀了這本書,我才發現並非像題目所說的那樣,其實書中許多觀點是值得深思的。下面我就把讀書的些許感想和大家共享。

"孩子是腳,教育是鞋",是鞋子去適用腳,還是腳去適用鞋子?讓腳去適用鞋子,難免重踏"鄭人削履"覆轍,肯定不可取。那麼,只能選擇打造適合腳的鞋子。

然而,我們在打造"鞋"時候,並沒有尊重過孩子們的意見。我們總在以是否聽老師的話爲標準來評判學生,總認爲學生的作業不合我們的要求,總覺得他們上課沒認真聽講解…這種一切以老師爲中心的教育活動,不就是在拿我們自己看來適合的"鞋"往孩子的腳上硬套嗎?因此,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我們首先要轉變觀念,珍視孩子的尊嚴,尊重學生的人格,細心發掘孩子的潛能,充分發揮孩子的特長,瞭解孩子發展中的需求,幫助每個孩子認識自己的優點和不足,確立發展方向,建立自信,這樣才能打造一雙真正合孩子"腳"的"鞋"。

就像世上沒有完全相同的樹葉,每個孩子先天的素質不同,生活的環境不同,個體間有差異存在也是很正常的,每個孩子都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每個孩子都是一個豐富多彩、獨一無二的世界。我們教育的目的不是要消除這種個體差異,而是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充分張揚學生的個性,積極發展學生的興趣愛好。這樣,才能爲社會輸送更多更好更具特色的人才,這才能是真正的教育。

反思我們的教育教學實踐,的確還有許多值得完善的地方。但是隻要我們堅持"孩子是腳,教育是鞋"的理念,全力打造適合孩子"腳形"的、能伴孩子自如行走的"教育之鞋",我們的教育就會煥發勃勃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