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與孩子一起成長讀後感

與孩子一起成長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2W 次

與孩子一起成長讀後感1

我只看了《與孩子一起成長》其中的幾則,有一節是父母在孩子面前要避免什麼,我看了深有感觸。徐老師寫的真好,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父母的品德行爲好壞都可以在孩子那裏得到反映。書裏有六點,第一點大人不能說謊。

與孩子一起成長讀後感

記得有一次,我答應奕冉買故事書的,結果我忘了。我回到家,奕冉問我:“媽媽,書買了沒有。”我說:“哎呀,我忘了,媽媽明天買給你好嗎。”她就哭了:“媽媽,說謊。”我也覺得理虧,沒辦法,我帶她去買了。

第二點大人要避免吵架。我也很認可,我們基本不當着孩子的面吵架,會影響孩子。有一次,我奕冉到我朋友家玩,剛好他們兩夫妻吵架,她嚇死了,對我說:“媽媽,我們回家吧,我很害怕。”我來不及勸就回來了。孩子不能嚇。

第三點,要孝敬長輩。其實,想要孩子將來對我們孝敬,就從我們自身做起吧。

第四點,要公私分明,不佔別人便宜。在幼兒園時,她拿了別人東西,對我說;“媽媽,今天我同學送給我的。”我說:“是嗎,是同學送的,我們明天送給你同學禮物,如果是拿的,你要還給同學,媽媽買給你好嗎。”她不聲不響點點頭。

第五點,要避免大人談論大人單位人事方面的分歧,以免因自己的好惡影響孩子對人對事的看法。

第六點,要避免在孩子面前流露對權,錢的不正當想法,以免使孩子產生特權思想,金錢至上的意識。

我們作爲孩子方面父母,時刻要爲孩子做出表率與示範。注意自己的行爲給孩子帶來的影響,不能無視孩子的存在是相當的重要。

與孩子一起成長讀後感2

我讀了這本書後,感情頗深,受益匪淺。

卡爾父子的故事,我以前也曾經耳聞過,但不曾閱讀過原作。通過本書,則比較詳盡的瞭解了全貌。

小卡爾的成功,這個成功不是如許多所謂神童,經歷數年的光焰照人,然後就寂寞無聞,這個成功是持久的成功。小卡爾出生於1800年,而該書寫於1818年,也大概在書成前後,小卡爾開始在德國著名的大學裏傳道授學,在有口皆碑的讚揚聲中直至1883年逝世。所以,老卡爾在本書中所宣揚的教育,小卡爾以其非凡的一生,作出了最好的印證。卡爾。威特的教育,實際上是父子倆共同創造的一個傑作。

以我的觀察,今日世界的人們,在孩子出生到三歲前後進入幼兒園這段時間,家長基本上只是將重心放到孩子的吃穿上,有條件的家長可能會給孩子買些玩具,有意識的家長也至多多花一些時間和精力,教孩子說話走路,做一些簡單的知識和技能訓練。一旦孩子可以入幼兒園,也就將孩子的教育完全的託付給了社會教育機構。家長們彷彿完成任務一樣的長舒一口氣,覺得解放了,自由了。

這是一個極大的錯誤的開始。經年累月之後,當孩子成人,出現若干的問題,家長才意識到這些問題與自己在孩子小時候疏忽教育關聯甚大,然而已經追悔莫及。

姑且不說現在的社會教育機構所存在的諸多問題,比如學生太多,教師肯定無法顧及孩子的個性特點因材施教。即便是完美的學校教育,它也只覆蓋到孩子8小時的在校時間,孩子在學校外的時間更多,更何況從出生到三歲前後這個時期,根本無法交付給學校。而已經有研究證實,這個時期是孩子一生中進行教育的一個黃金時期。因此,家教,由父母主導的教育,理所應當在孩子教育中佔據一個重要位置。我認爲,孩子家教的差異,是決定他們未來發展差異的根源所在。

我不太清楚在19世紀初期的德國鄉村,學校教育是一種什麼樣的狀況。但我可以肯定的是,小卡爾的成功,其關鍵在於其所接受的家教,來自他父母尤其是他父親精心的培育。

老卡爾的苦心和耐心,尤其是他的豐富的知識和技巧,從書中一覽無餘。老卡爾是個牧師,我想作爲牧師,在19世紀初期應該是一個“知識分子”,不僅需要苦心和耐心去說服大家去信仰一個從不露面的上帝,也需要相當的知識和技巧,去服務於上帝的子民,以獲得親近和信任。但我仍然十分驚歎老卡爾的淵博學識,那畢竟是一個資訊欠發達的時代,何況他還身處鄉村。書中不僅有若干精心設計的遊戲,充滿技巧的教育實踐(比如“留心看”的遊戲,培養孩子的觀察力;比如講故事故意“半途而廢”,下次講先讓孩子“編造”,培養孩子的想象力;以及在大街上對道貌岸然實際上是賊偷的人進行跟蹤,向孩子揭示外表是靠不住的,社會是複雜的等等),更有充分的科學理論的指引(比如孩子的聽力先於視力得到發展,比如關於兒童潛能遞減法則的理論等),這些不象是老卡爾的異想天開,那麼老卡爾又是何從得到這些知識和理論的?

母親的配合也很重要。基本上,小卡爾母親是夫唱婦隨,有時候甚至親自上陣,比如教孩子使用炊飲玩具。可以想見的是,在日常生活的照料上,這位母親做得非常好。一般家庭的家教,要在父親與母親之間,尤其是在父母與爺爺奶奶等長輩之間取得一致,是很困難的,這就導致了孩子的無所適從,多個標準培養出來的孩子多半狡猾。老卡爾爲了教孩子純正的德語,不惜將一個滿口土話的老僕人辭退,可見其在孩子教育“標準如一”上是絕不手軟的。

一般家庭的父母,可能沒有老卡爾這樣豐富的學識,但我認爲這不是最致命的,最致命的是他們缺乏耐心,不僅缺乏去學習新知識新技巧的耐心,更缺乏對於一個初來乍到的孩子對這個世界充滿疑問渴望成長的扶助的耐心。實際上,老卡爾也並非全知全能,比如他在孩子數學的教育上,就能夠去請教數學家,在孩子天文學、音樂的才能方面,更是善於藉助外力,通過其他人來教導孩子。在孩子問自己問題的時候,如果自己不懂,絕不含糊過關,而是與孩子一起去查閱資料尋找答案。

家教成敗的關鍵在父母。父母對於孩子未來的定位,父母對於實現這個定位所擁有的知識和技巧,父母能夠爲此定位的實現所付出的時間和精力,這是家教的三個重要因素。老卡爾對孩子的定位,是一個完美的人,包括了品德、健康和才能。現在的家長,能夠接受這個定位的有幾人?能夠擁有教育這些內容的知識和技巧的有幾人?能夠真正爲了孩子付出時間和精力,耐心細緻教育孩子的又有幾人?

一切成功都不是偶然。今天,200多年了,卡爾的教育仍然具有豐富的啓迪意義。但是,要複製這樣一個成功,卻需要我們作爲父母的付出努力。在我看來,要教育孩子,首先需要家長的自我教育,家長需要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方法,更需要不斷的去通過學習和思考完善自己。一個完美的人,兼及品德、健康和才能,這是孩子教育的目標,何嘗又不是所有人包括父母應該追求的人生目標?所以,只有那些願意並且能夠與孩子一起成長的家長,才能夠複製甚至超越卡爾父子200年前的成功。

當我們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對於我們來說一切都是陌生的,一切都是新奇的,大家都有着一雙永遠好奇的眼睛。作爲我們的父母,是我們孩子第一人教師,也是我們的終身教師。應做到身體力行。

家庭的教育寓於日常下很火中,時時處處存在於家庭的每一瞬間,家長毫不掩飾的言談舉止時時刻刻的被模仿着,這種模仿對我們的品格影響是潛移默化的,是在漫長的時間裏毫無感覺地完成的。

如果家長勤勞,我們就勤快;如果家長熱情,我們就大方;如果家長主動,我們就積極;如果家長禮貌,我們就尊重……

我們的頭男哦都是長白紙,你的一舉一動都反映在我們孩子的身上,所以,家長必須用心,必須極爲慎重,事實上,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一個充滿仁慈,其心和責任感的家庭中,他頂會成爲健康,正直,向上,有所作爲的人!

這本書中有寫到德國著名作家,詩人。歌德的母親在教育子女的方法上有一定的方式,所以,歌德在一條正確的道路上成功成才!

細細品讀這本書,淺顯的文字卻將深刻的道理剖析的入木三分,讀書後,我也受到了啓發……

與孩子一起成長讀後感3

隨着孩子的一天天長大,自己也開始逐步關注孩子的教育問題。最近,我讀了一本書叫做《陪孩子一起成長》,加上自己這幾年在教學中的一些切身體會,深深知道教育孩子是一件大事,身爲父母這是必不可少的一課。而且教育的成功與失敗事關孩子的一生,把孩子教育好了,不但自己省心,也不會給社會造成負擔。同時也是對孩子一生的承諾。但是怎樣才能教好孩子?這是每一個家長都在考慮的問題。

“愛要學習,愛是從學習中來的。”在自己的教育過程中,以及在自己教育孩子的點點滴滴中慢慢領悟了這句話的深刻內涵,非常認同並深深爲之信服。

如何去培養孩子的這種感恩的愛的能力,讓孩子一開始就沐浴在知恩、感恩,知道付出與回報的氛圍中,結合自己在教學中的一些所見隨感和一些切身體驗,我想可以從以下幾點做起:

首先,家長不要對孩子過於溺愛,干預太多,爲孩子打理一切事物;現在都是獨生子女,一個個視同珍寶,溺愛過度,不捨得放手,恨不得所有的事情都爲孩子打理順暢,孩子過着衣食無憂,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皇帝般的生活,殊不知這樣會慢慢抹殺孩子的自主自立能力,迷失了自己的個性,不但成爲家庭的負擔,也成爲社會的負擔。因此應該鍛鍊孩子的自理自立能力,不要有求必應,更不要無求先應,不要讓孩子擁有的東西來得太容易,父母還可以經常給孩子講一講自己的工作艱辛,生活的不容易。

第二,加強孩子與外界的交流,避免孩子吃“獨食”;我們現在很多的孩子都是真正意義上的“家孩子”,在家裏可以一手遮天,出來了家門就一無是處,缺乏與人交流的能力,不會和陌生人打交道,這也成爲以後社會交往的絆腳石,慢慢轉化爲宅男宅女。因此,在孩子剛剛學習與人交往時,不要擔心自己孩子會在這個過程中吃虧受欺負,其實這也是孩子在積累社會經驗,從中他會學會一些結交新朋友的技巧和與人交往的經驗,因此父母應該捨得放手,實踐出真知。

第三,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在孩子的教育與人格養成上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尤其在良好習慣的養成上要爲孩子做出榜樣,如果家中有老人,有好吃的要先給老人吃,逢年過節給老人買買禮物,經常給老人打打電話,身教的力量遠遠大於言教。不要毋以惡小而爲之,毋以善小而不爲。潛移默化的教育更有說服力和影響力。

在這裏我也只是一個新手,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也是摸索着一點一點積累自己的經驗。教育的路很長,作爲孩子的母親,我還要繼續探索,繼續爲之努力,希望每一個孩子都成爲父母的驕傲。

與孩子一起成長讀後感4

我們常常說,好孩子是誇出來的,多讚美和誇獎孩子,能夠幫助孩子樹立自信。這種觀點也已經爲新一代的父母們所接受,他們普遍主張“愛”的教育,小心呵護着孩子的自尊心與自信心,讓孩子從小就在鼓勵和讚美中成長。讚美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之中確實必不可少,但是過多的誇獎讓孩子變得更“標準”的同時,也會讓他們不知不覺地在心裏加上沉重的枷鎖,無法承受生活中的小小的不如意,輸不起,

挫折容忍力差。

在幼兒園中,有相當多的孩子凡是都以“我”爲中心,十分在意輸或贏。比賽、甚至遊戲都輸不起,輸了就耍賴、不願意玩,有些孩子更經不起一點挫折,如果他認爲這項活動或任務有些困難,自己可能會做不好,就乾脆放棄不做,根本連嘗試的意願都沒有。

對成功與失敗的正確態度是人生中的重要的一課。對於成人來說,經歷失敗的次數越多,就可以更好的增加心理上的抗挫折性。

但是孩子畢竟不是成人,解決孩子的怕失敗的問題,不能單靠哄也不能單靠壓。單靠哄,成功來的太容易,孩子越發經不起失敗;單靠壓,孩子會逐漸喪失自信。比較明智的方法是,我們老師和家長要給孩子一些“跳起來就可以摘到果子”的目標,孩子沒有達到目標,我們要給予鼓勵:這個目標是你能達到的,只是你努力不夠,加油,一定行的。一些孩子玩電子遊戲,輸了可以從來,所以他們並沒有把輸贏看得很重。這種做法我們可以借鑑,我們在更孩子游戲的時候,不要總是讓着孩子,讓他明白有輸有贏,如果怕輸,就讓他多輸幾次,這樣他才明白人不能永遠贏。

孩子輸不起,或不能面對失敗結果的反應,與家長對於成功與失敗的態度有一定的關係。在平時生活中一些父母往往喜歡將孩子的成功當做自己的“門面”,贏了就誇孩子聰明、能幹,輸了就指責和埋怨孩子笨,這樣做很容易讓孩子走向兩個極端,要麼失敗就爬不起啦,要麼就爭強好勝,非贏不可。

每一位家長和老師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優秀的,但在鼓勵孩子追求成功之前,自己應該先看淡輸贏,讓孩子明白,最重要的不是輸贏,而是將事情盡心盡力地完成。

與孩子一起成長讀後感5

讀了陶海彪的《與孩子一起成長》一書,感悟頗深,受益匪淺。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一切都是陌生的,一切都是新奇的,他們有着一雙永遠充滿好奇的眼睛。作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甚至是孩子的終身教師,應做到身體力行。家庭教育寓於日常生活中,時時處處存在於家庭的每一瞬間,家長毫無掩飾的言談舉止時時刻刻被模仿,這種模仿對孩子的品格影響是潛移默化的,是在漫長的時間裏毫無感覺地完成的。如果你勤勞,孩子就勤快;如果你熱情,孩子就大方;如果你主動,孩子就積極;如果你禮貌,孩子就學會了尊重……孩子的頭腦就是一張白紙,你的一舉一動都會反映在孩子身上。所以,你必須用心,必須極爲慎重。事實上,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一個充滿仁慈、愛心和責任感的家庭,他日後會成爲健康、正直、樂觀向上、有所作爲的人。

良好的習慣決定一個人的一生,書中指出好習慣是從小培養的;兩代人要互相學習共同成長;孩子在幼兒階段養成愛讀書的習慣,那是終身受益的,一個人養成了愛讀書的習慣,他纔會一生都不感到寂寞,他還會是一個不斷提升自己,不斷成長的人!

書中特別提到要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讀書氛圍,好好佈置一下家裏的閱讀環境,要儘可能讓書籍伸手可及,如孩子的牀頭櫃上,牀前放一個放滿圖書的書報袋,在書房裏爲他精心佈置一個讓他可以自由閱讀的角落。精心挑選一些他喜歡的幼兒圖書。如:《昆蟲記》《動物百科》《十萬個爲什麼》《魯濱遜漂流記》《愛的教育》《海底兩萬裏》等等好多好多不同類型的書。同時還注重創設輕鬆的精神氛圍,在閱讀之前,我有意識地使用信任孩子的語言,這會幫助他們對閱讀本身產生神奇的持久的熱情。

細細品味這本書,淺顯的文字卻將深刻的道理剖析得入木三分,讀後非常受啓發。總之,作爲家長要善於發現孩子的長處,作爲教師要尋找發現孩子的閃光點,耐心等待孩子成長,也許等來的就是成功!

與孩子一起成長讀後感6

任何一個孩子對他們的父母來說都是一個特別的存在,是夢想,是希望,更是愛的延續,但對於我們這些年輕的孩爸爸、孩媽媽來說,他們卻也是最熟悉的陌生人。

女兒樂樂一天天長大,從呀呀學語到喋喋不休,從蹣跚學步到奔跑跳躍,我也一步步地在前行,每一本育兒經典都是我最好的老師和朋友。很偶然的一天,我的一個朋友對我說:“哎!有一本書不錯,叫《陪孩子一起成長》,看看吧!”當看見書中那一頁頁可愛的插圖時,我就已經喜歡上她了,就像別人說的“第一印象”吧!

捧着她如飢似渴的讀了一遍,就像和一個朋友在聊天,曾經困擾我的樂樂成長中遇到的問題似乎就在書中一個個生動活潑的案例中迎刃而解了,感覺心就象雨後的晴朗天空,清爽了、明亮了!

用心去品讀這本書,有很多地方都能引起我的共鳴。“同孩子一起玩”帶給了我很深的思考,書中有一段話“如果說,爸爸媽媽是孩子的天空,那麼,愛就是陽光。試想,孩子在天空下享受着陽光,自由自在、無拘無束地玩遊戲,他會感到多麼的快樂和幸福呀。”樂樂兩歲之前都不是很黏人的,可是一過了兩歲就常愛纏着我,不管我在做家務,或煮飯,或和朋友打電話,她都會來要求我陪她,和她玩,這使我常常做不完家務,也無法和朋友暢快地聊天。爲這我曾很煩惱,感覺女兒的到來讓我的生活完全不一樣,沒有了自由呼吸的空間。但是現在的我明白了,孩子一天天的長大,很快,她將有她自己的世界,也許到時我要陪她,她也不讓我陪了,所以要趁她要我陪的時候多陪陪她,她不是一盆花,也不是一棵草,她的成長是需要愛來澆灌的。

在“享受閱讀的快樂”一文中最開始的一段話對我受益非淺,“人們常說:‘書籍是人最安靜、最永恆的朋友,也是最容易接近、最智慧、最耐心的'老師。’”當女兒還是襁褓中的寶寶時,我就常在她耳邊哼歌,講我小時聽過的故事;當她呀呀學語時,給她講《嬰兒畫報》裏的故事,不在乎她懂不懂,只想讓她養成閱讀的習慣,雖然她並不愛惜書,經常是支離破碎;現在樂樂已經是一個愛喋喋不休發問的小女孩了,書成了她最好的夥伴,從看最初的《嬰兒畫報》到現在讀《格林童話》、《西遊記》,我想樂樂已經完全享受到了閱讀的快樂。睡前故事是樂樂的必修課,大概是樂樂3歲時,有一次我在給她講《小豬鬧鬧冒險的一天》時,突然發現她可以跟着我的節奏稍微給些小小的提示就可以自己把這個故事講完了,而且還指着一些字告訴我“這是小字”,“這是了字”當時對我來說真的是一個很大的驚喜,現在女兒對認字有了強烈的慾望,在享受故事情節的過程中也認識了字,完全享受到了讀書的樂趣。每個月我們都會領着樂樂去圖書城,在那裏樂樂完全融入到書的海洋裏,對新鮮的故事她會要求我們念給她聽,有時她也會拿着一本大大的彩頁故事書,自已坐在角落裏講故事,但是她總是很害羞,會說“媽媽別離我這麼近,遠一點”所以到目前爲止我還沒聽她清楚的講一個故事,看來克服她害羞的情緒我還要努力呀!

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一切都是陌生的,一切都是新奇的,他們有着一雙永遠充滿好奇的眼睛,書中的第一章就是“懂得愛”,我想我們首先要讓孩子們感受到愛,他們纔會更好的去愛,就象一位哲人說的“我們怎樣愛孩子,孩子會怎樣愛世界”!我曾看過一張攝影作品,是一個結實的男人背影,他用肩小心的託着一個剛出生的孩子,就象託着一個非常易碎的心愛之物,寶寶滿是皺摺的小臉和爸爸健康的脊背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照片的後面有一個故事,因爲先天不足,這個剛出生的孩子可能會面臨死亡,他年輕的爸爸,從瞬間的喜悅跌落到無邊的痛苦,他對醫生說想抱抱他的孩子,就是這一瞬間成就了這幅作品,有人問從這張照片看到了什麼?有人說是堅強,有人說是依靠,但我覺得更多的是愛,沒有任何語言的愛。堅強的脊背、依靠的肩膀這些都是天使的翅膀,愛的力量。

與孩子一起成長讀後感7

讀了徐秀莉老師的《與孩子一起成長》一書之後,使我認識到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是孩子的啓蒙老師。如何把孩子培養成才,父母的一言一行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

書中提到“賞識教育”對孩子應該多鼓勵少批評,而批評呢更要注意方法得當。女兒寫作業,考試非常大意經常出錯,我總是批評多於鼓勵。現在想想:這樣只會讓孩子產生壓力,對學習沒有興趣。適當的給予鼓勵,能讓孩子找回自信。徐老師提到“孩子的學習首先要自願,有興趣,纔有動力。”家長總是盲目的要求孩子學這個,學那個,一到週末時間家長孩子忙的不可開交,卻從不問孩子,想不想學,有沒有興趣。看來作爲家長首先要經過孩子的同意,然後往孩子的興趣方面發展,孩子有興趣,自然學的好。

我覺得書中的每一篇小文章,每一個小故事,每一句教育感悟,讓我非常受啓發。也感覺到自己的教育方法有很多不到之處,今後能用科學的方法教育孩子,使孩子能夠茁壯成長。

與孩子一起成長讀後感8

初次拿到《與孩子一起成長》這本書時,乍一看沒覺得有什麼新意,翻開來細看,越看越喜歡。與普通的育兒書不同,雙子姐在書中談及的育兒方法非常實用且具可操作性,一口氣全部讀完了,並推薦給小姑子看。好書是一定要反覆看的,爲促進自己進一步消化吸收,寫下如下讀書筆記。

讀完這本書最大的感受是:沒有不行的孩子,只有不行的父母。在育兒之路上,父母要用心,只要用心,沒有教不好的孩子。雙子姐在養育冬兒上,憑的就是一顆真真切切的濃濃愛子之心,處處站在孩子的角度引導孩子,其用心之至值得我仔細學習。雙子說:“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上,是我們和孩子的緣分。上天給我們家長的這個禮物,猶如送給爸爸媽媽一個最親最愛的朋友,我們家長一定要善待她。”更讓人感動的是,雙子姐在身體狀況極度不佳的情況下,本着一顆“大愛”之心,雙子姐以頑強的毅力寫出了一篇篇博文指導在育兒路上迷茫的家長。

閱讀此書,作爲一個六歲女孩的媽媽,以下幾點我必須牢記:

1、每個孩子天賦不同,與其他孩子相比,有優勢也有劣勢。如對小學階段的一些關鍵知識點,如果父母能夠在孩子不足的地方提前介入做好引導,讓孩子學中玩,輕鬆地學會了,會大大提高孩子的信心,孩子也會越學越遊刃有餘。

2、做好與老師的溝通工作。現在一個老師帶很多孩子,本身很累,雙子姐通過書信的方式與老師溝通,既能深入交流,也節省了老師時間,獲得了老師好感,進而促進了孩子學習。

3、用“快速心算”改掉孩子粗心的毛病。粗心是孩子腦子發育不成熟的表現,也和性格有關,六歲的孩子,腦容量只有成人的百分之70-90,口算用孩子的腦、眼、口、耳、寫,極大地促進了孩子腦子的發展。具體操作是,父母與孩子面對面坐下,家長從背後抽出一張張加減法運算卡片放在胸前,讓孩子快速脫口說出答案,這不是教孩子加減法,而是教孩子一種能力。訓練孩子:集中注意力、反應能力、數學童子功,越熟越快越準越好。

4、興趣班因人而異,但不管選擇什麼興趣班,長期堅持纔能有所收穫。從雙子姐身上獲得的啓發是,琪琪今後游泳、乒乓球、圍棋是我必然會引導學習的,鋼琴等樂器看機緣,畫畫是琪琪一直喜歡的,我會繼續鼓勵和讚賞。

5、發揮家裏老人的育兒作用。“無論大人還是孩子,想要走進他的心靈,一定要和他產生共鳴,和長輩的共鳴就是感動他們,認可他們,他們必然會來幫助你、理解你。”這樣做的好處是家庭和諧、老人有成就感,孩子也學會了如何孝順、尊重長輩。這點是琪媽做的很不好的,今後要好好改善。

6、讓孩子學會“造三句”。讀故事時引導孩子用關鍵詞自己造句並記錄。“造三句”即將詞放在句子的前、中、後。

琪琪馬上要讀一年級了,雙子姐的書給了我很多啓發,此處記錄下來的僅僅是極小的一部分。目前,雙子的孩子冬兒從一到三年級的“差生”在雙子的精心引導下從四年級開始發力躋身於全面發展的優等生之列,目前冬兒已經是一個高中生了,因此此書更多的內容比較適合家有小學生或者初中生或者學習成績不理想的父母,雙子姐以朋友的身份,將引導孩子的寶貴經驗娓娓道來,如幫助孩子編寫口訣以巧妙記憶歷史、地理、化學等各科重要知識點,如何引導孩子開心寫作及相關技巧、如何減少考試中的失誤,如何讓孩子考前輕鬆複習、如何處理孩子學習生活中系列難題以及與孩子溝通的方式方法。總之,雙子姐說出了很多家長關心的問題,也將自己的經驗悉數奉獻。

《與孩子一起成長》確實是一本好書,有空時琪媽還要繼續翻閱,相信每閱讀一次就是一次新的收穫。

謹以此文推薦《與孩子一起成長》(作者:雙子著)一書給愛孩子的父母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