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中國曆代政治得失》讀書心得

《中國曆代政治得失》讀書心得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76W 次

當我們有一些感想時,心得體會是很好的記錄方式,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麼心得體會怎麼寫才能感染讀者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國曆代政治得失》讀書心得,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國曆代政治得失》讀書心得

《中國曆代政治得失》讀書心得1

錢穆先生是史學界鼎鼎大名的大師,不過唸書之時,也沒讀過他的幾本書,印象寥寥。幾日前師大一位故人在微信告訴我,近日正重讀錢穆,然其滿篇崇古,着實讓人不忍卒讀。在他的鼓動之下,我便挑了錢穆先生最薄的一本書——《中國曆代政治得失》,一探究竟。

《中國曆代政治得失》是賓四先生的講稿整理而成。全書選取了漢、唐、宋、明、清五個朝代來講,這五個朝代大體可代表中國歷史之全進程。錢穆先生從人事和制度兩方面重點考察一朝一代之政治得失,制度方面則側重政府組織、財政稅收、銓選制度與國防兵制,四項都可謂是立國之本。錢穆先生在自序中便清楚地解釋了他完成此書的意義,他談到“要研究中國傳統文化,絕不該忽視中國傳統政治。辛亥前後,由於革命宣傳,把秦以後政治傳統,用專制黑暗四字一筆抹殺。因於對傳統政治之忽視,而加深了對傳統政治之誤解。”可見,錢穆先生並非堅定不移的崇古,而只是作爲一個嚴謹學者爲中國傳統政治正名,這是他講《中國曆代政治得失》的第一要務,我以爲可以概括爲“破除誤解” 。此外,錢穆先生還說道:“制度必須與人事相配合。辛亥前後,人人言變法,人人言革命,太重視制度,好像只要建立制度,一切人事自會隨制度而轉變。因此只想把外國現成制度,模仿抄襲。甚至不惜摧殘人事來遷就制度。就歷史經驗論,任何一制度,絕不能有利而無弊。任何一制度,亦絕不能歷久而不變。”這一觀點我想可以概括爲“人事、制度配合論”,即人事與制度均不可偏廢。

錢穆先生從漢代、唐代、宋代、明代再到清代,一條線講下來基本上中國王朝制度的脈絡就十分清晰了。一個朝代不到兩萬字的篇幅,從闡述政府組織中皇室與政府之關係、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之關係,以及選舉制度、經濟制度、兵役制度,一代政治制度之特點、政治之得失立現。環視當今,恐難再有人能出其右。

掩卷而思,從秦至清兩千年的傳統政治,不能簡單說它是專制政治,但是客觀而言,除了很多寶貴經驗之外,也有很多流弊。中國傳統政治的進程似乎是越走越狹隘,到最後的清代部族政權將之前的優良政治傳統幾近耗光。用錢穆先生的話說“我們講政治制度,有一些確實是制度,有一些則只能叫做事件或法術。制度指政而言,法術只是些事情或手段,不好說是政治。大抵制度是出之於公的,在公的用心下形成的一些度量分寸是制度。而法術則出之於私,因此沒有一定恰好的節限”,他又說“論漢代,西漢可說是制度,東漢則多半出於光武私心。論唐代,確實可說在建立制度,而宋代則有許多隻算是一種法術。明代,有許多隻能說它是一些事,不能說它是一些制。尤其是清代,可說全沒有制度。它所有的制度,都是根據着明代,而在明代的制度裏,再加上他們許多的私心。這種私心,可說是一種部族政權的私心,所以全只有法術,更不見制度。”回頭來看中國傳統政治中一些政令,方纔明白原來每一項均有來歷有出處,有出於公的制度,有不得已的苦衷,也有私心的權術。歷史、大衆、精英、權謀與制度這一切具有裹挾力量的.因素將國家的走向推向未知。錢穆先生從嚴謹的歷史研究中總結出中國傳統政治的四大走向或者說是趨勢:

一是中央政府有逐步集權的傾向。國家統一是政治上應該絕對爭取的,但如何使國家統一而不要太偏於中央集權,能多注意地方政治的改進,這是我們值得努力之第一事。

《中國曆代政治得失》讀書心得2

前段時間,我們中青二班三支部主要學習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模塊,幾位老師的精彩報告和實踐教學,讓我對“民主政治”這個主題有了更深的認識,也讓我充滿興趣、充滿熱情地讀起了史書,特別是渴望重回中國曆朝歷代尋求政治體制的發展和變化。於是,我讀起了錢穆先生的《中國曆代政治得失》。

一、《中國曆代政治得失》的總體內容

《中國曆代政治得失》就我國漢、唐、宋、明、清五個朝代的政府組織、百官職權、考試監察、財經賦稅、兵役義務等種種政治制度作了介紹和對比,敘述因革演變,指陳利害得失,既總括了中國歷史與政治的精要大義,又點明瞭近現代中國人對傳統文化和精神的種種誤解。可以說,該書是一本簡明的中國政治制度史,非常精彩。

二、回顧五個朝代的政治體制

首先談談對漢朝的認識。可以說,漢朝是吏治相對較好的一個朝代,官員總體人數少,只有中央和地方兩級,而且中央和地方官員之間的流動屬於正常行爲,沒有高低之分。漢朝的經濟發展也還可以,“三十稅一”,總的來說老百姓的稅收是相對低的。皇帝和宰相分工也非常明確,君權和相權大致是並列的,宰相具有管理政府的實權。漢朝的選舉是舉薦制,理念是很好的,不過舉薦制也有不公平的地方,就是隻有富人才有條件讀書,窮人失去讀書和當官的機會。

再談談唐朝,唐朝和漢朝時我國曆史中最爲鼎盛的時代。看看唐朝的政治體制,相權被分割了,分成了三省六部制,不過呢,相權還是有的,只是相互牽制罷了。地方管理和漢代就有差距了,縣的數量增加了。再說選舉,漢朝是採用科舉制的,這個制度對於選拔人才更有效了。府兵制的軍事制度,後來也還是出了問題了,形成了軍事割據。

書中談的的第三個朝代是宋朝,宋朝是文人治國,但政治體制太弱了,特別是軍事上,以防守爲主,不敢進攻,節節敗退。宋代的中央政府的首領宰相被進一步削掉了軍權和財權。而錢先生在表現士族政府對於皇權的退讓時,以宋初宰相讓座的緣由出發對於歷史演變剖析的入木三分。宋之於唐,一切因循承襲。有變動的,只是迫於時代,迫於外面一切形勢,改頭換面,添注塗改而已。只能說有變動,卻不能說有建立。宋之於唐,似東漢之於西漢,有事而無政。有形勢推遷,無制度建立。

到了明朝,朱元璋取消了宰相,這個對於太祖本身來說是沒什麼問題的.,但給後面的皇帝埋下了禍根。取消宰相意味着皇帝專制,對於打江山取得政權的太祖來說,是可以的,但是越往下的後代,實際上是很多困難的。雖然後來也新設了內閣大學士,但此職位官位太低,作用不大。到了後面,甚至還出現了太監干政,皇帝的事情讓太監代勞,太監成了“真皇帝”,長期以往,被清兵取代也是必然。明朝的選舉制度還是科舉,可是已經變成八股文了,按作者錢穆先生理解,八股文其實就是另一種形式的律詩。

最後,是關於清朝,對於清朝,我和作者錢先生的觀點是一致的,如果說前朝治國理政都還是制度的話,那麼清人治國只能說是玩弄法術了。清代的中央政府在錢先生眼裏就是一個部族統治的工具,以至於皇帝的集權達到了最高峯——設立了軍機處。這個原因很簡單,因爲清朝背後是整個滿族,他們首先考慮的是部族的“私利”,以致後面發生的洋務運動、戊戌變法等等,想要得到清人的絕對支持,那是很難的,甚至有一部分勢力是反對的。

三、讀後感

錢穆先生的《中國曆代政治得失》的文字雖然不多,但貴在語言精闢、觀點鮮明,在歷史中看歷史,以其必然性、偶然性和當時的實際要求來檢討得失。《中國曆代政治得失》的總結也很精彩,它基於對歷史上傳統政治體制的歷時性分析,得出對中國當代政治制度現狀及未來政治發展態勢的預判,可謂字字珠璣,句句在理。在我看來,我國文化的得失能夠被錢先生簡潔明瞭,深入淺出的娓娓道來,確實佩服。

《中國曆代政治得失》讀書心得3

“”三公九卿”是哪三公?又是哪九卿?

漢、唐、…清等各朝地方最高行政機構是郡、省、州還是路、府、縣?

現在意義上的'省是從哪朝開始的?

太守、刺史那個官大?

宰相什麼時候不再和皇上“坐而論道”,只能像大臣站着上朝?”

哪朝曾免受收田租11年?

哪朝賦稅最重?

哪朝稅制核心一隻延續至今?!

中國現實時時的房價爲什麼一直在漲?

通讀了這本書,答案就全在裏面告訴你了。

《中國曆代政治得失》讀書心得4

要點士人政治的提出。秦漢以來的中國政治,總體是士人政治。從政參政的人,是讀書人(至少識文斷字)。君權與相權的互動及演變。漢代丞相總其成,唐代三分相權,宋代君權侵奪相權,明代無法理相權而仍有丞相之部分做法,清代徹底皇帝獨裁。制度與人事的.配合。好的制度沒有好的人事,就得不到好的效果,反之亦然。

《中國曆代政治得失》讀書心得5

前不久看了錢穆先生的《中國曆代政治得失》,書中主要討論了中國曆代的政治制度。透過這些勒定成文,看似硬梆梆的制度,向我勾勒出古代的政府這一政治機器是如何運作的,透過這些政治制度,也似乎朦朦朧朧的看到古人,尤其是古代的士大夫,古代的官吏甚至古代的平民百姓們,他們過的什麼樣的生活。雖然寫得是制度,但是因爲它背後所反映出來的人的生活,人的一舉一動,而顯得活潑,從而使其本身也迷人起來。

以上這些,是讀完這本書後的一些感性,抽象的認識,接下來這些就是一些理性的,具體的認識,即讀完這本書,我學習到了什麼。

書的內容很多,我挑其中的三點來說。

第一,我瞭解到了人事和制度的區別。什麼是人事呢,就是用人以治事,關鍵在於人。制度呢,就是一些法令法規等等。人事靈活而制度穩定。一個政治機器的運作是即需要人事也需要制度的,二者要相互配合才能維持一個政府的運作。有好的人事卻沒有好的制度,比如東漢初年,漢光武帝把政權全都操在自己手裏,三公九卿只是名位高而無實權,這樣做,當你是一個好皇帝的時候自然是風調雨順,可是如果皇帝壞了,而政權又全都集中在皇帝手中,沒有了約束皇帝的制度,那麼政府的運作肯定會出現問題。這就是“有事無政”有好的人事而沒有好的制度帶來的弊端。同樣的,有好的制度而沒有好的人事也會出問題。比如唐代有賬籍制度,每隔幾年來對各個地方的人口進行普查,通過人口數量來分配土地,收稅等等,這是一個比較健全的制度。但是這種制度需要經常的調查,登記,改動,校對,這些繁瑣工作做久了,人們難免偷懶馬虎,這種人事的鬆懈使得這一制度後來也崩潰了。所以說,不僅要有好的制度,也要有好的人事,二者相互配合,這樣才能維持政府的運作。

第二,我瞭解到了制度的特點。一、制度會隨着人事的變動而變動,因爲制度說到底是由人來制定的,要了解某一時代的制度先要了解那個時代的人事。二、制度總是有利有弊,評價某一制度的時候,要注意它的時代性,要設身處地的站在那個時代進行評價才顯得真實而客觀,不能亂開上帝視角,以當下時代的意見來一筆抹殺歷史。三、制度的.出現與成熟必定伴隨着某種需要,包括外在的需求和制度設立內在的用意,雖然時過境遷,我們可能不瞭解,但是也不能隨意揣測。四、各項制度之間絕不是相互孤立的,一定是相互配合的。

第三,關於制度運用的實例我有了一些瞭解。比如漢代的大一統局面其實和當時的政治制度,考試製度有關。從漢代選舉“孝廉”開始,中國曆代的選舉或者考試都是分區定額的,經濟文化落後的地區和經濟文化進步的地區都一樣的照人口比例來考選,因此,中央政府裏,永遠有全國各個地域的人民來參加,中央政府永遠代表着全國。同時各個地方又都是郡縣制而非世襲,郡縣長官由中央指派,一般也避用本縣人使得地方政府避免陷於地方性,這樣大一統的局面才能維持。

書中內容豐富,先寫這三點啦。

《中國曆代政治得失》讀書心得6

不知道大家聽到“西南聯大”這四個字的時候是什麼感覺。但至少是會肅然起敬的。畢竟,那裏羣賢畢至,絕代風華,那裏握着一個時代的斯文正脈。我總覺得,西南聯大的錢穆之於史學界,正如西南聯大之於中國。

錢穆這個名字早就聽過多遍了。歷史老師開的書單裏總會出現它的身影。幾位復旦學長也極力推薦,說高中將這本書看五六遍也不爲過。

終於,在極其仔細地讀完第三遍之後,纔敢提筆。錢先生的形象是在讀完《八十憶雙親.師友雜議》後逐漸清晰起來的,長衫、眼鏡,有一種屬於那個時代知識分子的從容與曠達。錢先生對中國歷史是懷着深深的溫情的,而這種溫情在這本書中更表現得淋漓盡致。

在看這本書前,我相信大部分人會有這樣的誤解:

一、國家的安寧或動盪,基本由皇帝的“好壞”決定。

二、幾乎沒有弄清楚“封建”的概念。

三、“封建”、“專制”、“中央集權”之類的詞,等於黑暗,落後,退步;

“共和”、“民主”、之類的詞就是先進的,好的。而錢先生看待中國歷史的立場,在《國史大綱》的引言四義中可見一斑,凡讀本書請先具下列諸信念:

一、當信任何一國之國民,尤其是自稱知識在水平線以上之國民,對其本國已往歷史,應該略有所知。

二、所謂對其本國已往歷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隨一種對其本國已往歷史之溫情與敬意。

三、所謂對其本國已往歷史有一種溫情與敬意者,至少不會對其本國以往歷史抱一種偏激的虛無主義,亦至少不會感到現在我們是站在已往歷史最高之頂點,而將我們當身種種罪惡與弱點,一切諉卸於古人。

四、當信每一國家必待其國民具備上列諸條件者比數漸多,其國家乃再有向前發展之希望。

辦學,做事,搞研究,每一行都勢必經受社會、輿論的考驗,這考驗可能是批評、質疑、辱罵,也可能是讚揚、追捧、盲從。文人相輕,錢先生卻從不輕視他人,鼓勵後學懷疑自己,坦然接受外界各種批評,我想這纔是學者的樣子。那些張揚的,鋒芒畢露的人,真的博大嗎?靜水深流……

顧頡剛說:“錢賓四先生,在北大任歷史講席已越10年,學識淹博,議論宏通,極得學生歡迎。其著作亦均縝密謹嚴,蜚聲學圃,實爲今日國史界之第一人,剛敬之重之。”

張自銘說:“先生治學,戛戛獨造,一無依傍,遂成極詣,而融貫中外,直湊單微,又迥非抱殘守缺者可比。辛亥以還,時局屢有起伏,先生未嘗一日廢學輟教,以譁世取寵,畢秋帆所謂“學問觀其會通,性行歸於平正”,唯先生足以當之。”

愚闇謂:“吾輩學當如此。”

同時,也提出兩點問題:

1.錢先生談清朝與元朝制度時幾乎全篇都在言其黑暗與“私人化”,我總覺得有些民族主義的色彩在裏邊。

2.後來我將錢先生的史觀運用於生活,又有了這樣的疑惑:如果所有人都包容一切,溫和平靜,所有人事物都“存在合理”,那麼哪怕真有一天世風日下,人心不古了,這豈不是成了宿命?讀後感·爲何魯迅說出:“翻開封建社會五千年的歷史,處處都寫着‘吃人’”這句及不符合史實的`話,卻仍然成了激勵中國社會覺醒的不朽名言呢?

最後,分享一下個人的一些讀書方法吧。

1.勾畫,批註。不要害怕這會讓書變“醜”。一定要及時寫下你的“靈光乍現”。

2.回顧,梳理。特別是再看這種理論性的書籍的時候,先要把書讀厚,也就是在這本書的基礎上大量拓展;然後把書讀薄,也就是簡單地用一段話,或者話思維導圖來梳理一篇文章的邏輯。

3.切問,輸出。看到一個觀點的時候,傾盡畢生所學,去論證它,再絞盡腦汁去推翻它。特別是和師友一起進行這頭腦風暴的過程,會收穫頗豐。另外,最好可以找一個人討論這本書,或者你講給他聽一遍。講清楚了,就真的掌握了。而有些自以爲明白的東西,不運用出來,久而久之就只能成爲“茶壺裏裝湯圓”了。

《中國曆代政治得失》讀書心得7

制度與人事的對立變動是一國機制運轉的.真實機理。讀書論世當看天外之天,事外之事,走出繁瑣的細節把握住大綱節要,宏通辨達,由過去觀,爲後世計。不要爲眼前的形式和潮流的理論所束縛,而是應直面問題本身,切近觀察,得出真實有效的結論。

《中國曆代政治得失》讀書心得8

在《中國曆代政治得失》中,錢穆先生討論了漢、唐、宋、明、清五代的政權分配、政治組織,從選舉、經濟、軍事等角度詳細介紹了各個朝代的政治制度。他在文中反覆強調,任何制度都是有利有弊的,評判的關鍵依據在於制度實施時的真實反饋。作爲現代社會的一員,我們需要尊重歷史中客觀發生過和存在的,不能僅憑現代理論或熟知的價值觀做出主觀推測。

制度具有很強的相關性和代表性。每項制度的背後都有其理論思想和歷史原因,如果只就事論事,抽象地討論某一時期的制度,既不合理也不嚴謹。錢穆先生認爲,政治是文化中的一個重要機構,決不會隨隨便便無端產生出某一制度。一項制度從制定到執行,涉及的社會因素繁多複雜,帶來的社會影響不能一概而論,需要設身處地,剝繭抽絲,充分考量。

制度是動態的。制度的最終目的是服務現實情況,如果情況有變,制度也將相應調整。因此,制度評判也應是動態的,緊密結合實際情況。此外,成熟理性地分析制度需要明白,沒有永遠的好,也沒有永遠的不好,因爲“若一項制度一直好,則會使政治窒息,不需後代人來奮鬥努力;惟有制度出錯,才能讓人保持警醒,始終保有改進努力的心態”(35);更要有“以不變應萬變”的態度,制度不斷被修改、被推翻,但制度背後的核心觀念需要被發現、被提煉,“所貴的是要在變動中尋出它不變的本源,這便是所謂歷史傳統。傳統愈久,應該此大本大原之可靠性愈大”(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