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紅樓夢》讀後感15篇【薦】

《紅樓夢》讀後感15篇【薦】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9W 次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後感呢?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紅樓夢》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紅樓夢》讀後感15篇【薦】

《紅樓夢》讀後感1

一本紅樓夢帶你目睹古人的風采,在賈府盛衰間虧得世態炎涼,一本詩經領略米奇德生活的勢力,陶醉在優美和諧的音律中,手捧書卷,身懷墨香。名著中窺之,處事之道,莫相在懷,從容入世。

一份墨香經驗了多少時光,無論是曹雪芹的紅書鉅著紅樓夢,還是先朝詩集繪本詩經都是中國文學的瑰寶,在時光的冶煉下仍然熠熠生輝,仍然記得第1次捧起紅樓夢,雖然早已聞其名,但是人爲之驚異,其描寫之細膩,刻畫之生動,令人拍案叫絕,林黛玉那病若西子勝三分的姿態深入人心,王熙鳳的'潑辣算計也增加了10分的情感。當時的我覺得裏面的人都活躍了起來,是那麼的鮮明,那麼的深刻,每個人都是各具特色,悽婉的愛情令人惆悵,沒落的命運令人悲哀,令人哀嘆,在回憶起讀詩經的美妙的感受,也是如此難忘,逃之夭夭,灼灼其華,詩經中南中的一句永生難忘的話,彷彿天地間止於那絢爛桃花和直人笑意,一段故事,一句詩,一本書,那些木香在懷的日子裏驚豔了我多少的時光呀。

一份墨香悟得了人生真意是我成長的不竭源泉,所謂人情,綠達是文章,人生真意蘊,其中有所悟,有所感纔能有所成長,我在紅樓夢中通曉世事盛衰的道理和爲人處事的方法,我偏愛花中的一色王熙鳳,雖然有人評他過於刁鑽野蠻圓滑世故,但是不可否定他是一位有能力的人,他的處事之道,經營之理是我不斷學習的地方,人生在世應該先學會安身之命,行爲舉止和忽常理,處事果斷勇敢,而我也希望成爲如此勇敢之人,至於詩經給我最大的影響是語言詩經語言凝練而優美,而我從未說話也好,寫文也罷,力求簡潔優美,很多時候我寫完文章講起詩經中的美言,便覺得內容太深刻了,還需要修改,不要求達到哦,話用自如的境界只求得其精髓一樣,偶爾習作得到嘉獎,便是非常高興的歸功於詩經讓我的文字品質得以提升,感恩有書如此讓我知道自身不足,感恩一些導師讓我成長,感恩一份墨香讓我懂得了讀書是很重要的,莫相在懷讓我有了一份底氣和自信,去探索這個精彩的世界,去探索更遠的世界,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更有詩和遠方。

一遇紅樓夢三千,深讀詩經意難平,來吧在紅樓夢裏遇上你最喜愛的才子之人,在詩經中體會你的人生,哲理墨香在懷從容入世,墨香會讓你與我在書中結緣。

《紅樓夢》讀後感2

“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電視中一陣悽婉的吟唱讓我不由自主地停下腳步,好奇的去看看屏幕下古樸的字體顯示出的一行行文字。這些吟詠的片段深深吸引了我,於是我帶着強烈的好奇以及對文學的喜愛把家裏的書櫃翻了個底朝天,終於在一個隱蔽的角落發現了落滿灰塵的你——《紅樓夢》

《紅樓夢》像是每個文科生的至寶,又像是高不可越的鐵牆,只能讓人望書興嘆。

但是我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小丫頭卻千辛萬苦找到你,並鑽進了深深的大坑,從此開始了與這本書愛恨難分的糾纏史。

無數個夜晚,我盯着這本厚書一動不動的讀上幾個小時,一邊被這個可怕的古文,文白混合的`小說體折騰得欲哭無淚,一遍又難耐好奇心的往下翻譯去。

讀了一遍又一遍,又聽了兩遍評書和詳細講解後,我開始慢慢理解了這本書。很多人都認爲這本小說僅僅是講述寶玉和黛玉悲慘的愛情故事,其實這本書包含的深刻含義有很多。曹雪芹寫這本書時已經被抄家了,他在一個連自己的命都很難保住時已經不再是一個浪漫多情、天真自由、錦衣玉食的“寶玉”。他懂得了很多,並把這些隱藏在書裏,講述了一個家族由繁華到衰敗的過程。

“女兒是水做的骨肉,我見了女兒便覺清爽!”,只是寶玉說的一句話。這樣的話在今日不足爲奇,但在那個充滿封建禮教的時代卻是“瘋話”。在那個時代,女性被束縛在“三從四德”裏,甚至被剝奪擁有個性的權利。而在這本書的文字裏,卻有幾十位個性迥異的女子,每一個都如此鮮活。秦雯的勇毅、鳳姐的潑辣,都那樣直撲而來,直教人驚歎。這樣一對比,除了寶玉,男子反而一個個懦弱膽怯,只會讀一點死書,糟蹋女人。有這麼開放的思想是那個時代很少有的作品。

在這個家族衰敗的過程中,很明顯看出家族裏的繁華與淒涼,這樣明顯的對比,讓人不禁感慨萬分。《紅樓夢》這本書有段時間是被禁的,一開始我還不明白,這麼好的書怎麼會被禁呢?後來才慢慢發現,書中很多細節描寫都在暗示朝廷的腐敗與無能。包括鳳姐偷偷放高利貸,薛蟠打死人後竟跟“沒事人一般,只管帶了家眷走他的路”,官府審案只稱是“暴病身亡”,給點銀子就完事了,可見薛家怎麼能不敗落?

讀一本《紅樓夢》,永遠讀不完的是深切的內涵與靈魂,你讓我看清世間的真、善、美、惡。次次讀,次次悟,正是《紅樓夢》,你不朽的魅力。

《紅樓夢》讀後感3

《紅樓夢》這本名著很感人,別看我年紀小,纔讀了一遍一至十回,我還真懂得了不少,也時常掉眼淚。《紅樓夢》以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爲背景,以圍繞事關賈府家事利益的賈寶玉人生道路而展開的一場封建道路與叛逆者之間的激烈鬥爭爲情節主線,以賈寶玉和林黛玉這對叛逆者的悲劇爲主要內容,通過對以賈府爲代表的封建家族沒落過程的生動描述,而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封建社會種種黑暗和腐朽,進一步指出了封建社會已經到了"運終權盡"的'末世,並走向覆滅的歷史趨勢。

賈寶玉有一個表妹叫林黛玉,她很愛哭,但很有才華,做詩、畫畫樣樣精通。她和賈寶玉很談得來,經常一起玩耍,兩小無猜。我覺得,自己也是一個樣樣精通的小女孩,愛好很廣泛,讀書、畫畫,彈琵琶、辦小報……。呵呵,好像跟林黛玉有些相似,我也很愛哭,而且,哭起來沒完沒了。不過,這些應該改正,現代的孩子要堅強些,不要那麼多愁善感。我覺得,林黛玉在我心裏是《紅樓夢》裏最喜歡的人物,也是最感人的人物!

與其說林黛玉在賈府的地位和自身的懦弱是悲劇的起因,還不如把責任軌道萬惡的封建社會以元春爲首的封建集團無情的扼殺了寶玉和黛玉之間的愛情。如果紅樓夢真的是曹雪芹親身經歷的描述,那麼我可以感受到一個失去至愛的男人的痛苦。地獄的烈火在身邊燃燒,苦不堪言,使我的思想靜止不前,這不是切膚之痛,卻是切膚之愛。當血淚撒盡的曹公轉身面對不堪回首的歷史怎能不發出“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的感嘆!

再有就是,妙玉,晴雯之類了。妙玉雖以“檻外人”自稱,然而青春芳齡的她,卻難做到出家人應有的置身紅塵外,無情無慾清淨無爲。寶玉過生日,她會送上粉紅信箋,上面寫着“檻外人妙玉恭肅遙祝芳辰”,寶玉則是經岫煙授意回帖“檻內人寶玉薰沐謹拜”,這一“外”一“內”,看似調侃,朦朧中也蘊涵着幾許情意。可惜寶玉對妙玉即便有情也是敬重之情居多,偶有世俗之情一閃而過他也會當作是一種罪過,惟恐褻瀆了聖潔高貴的俏麗女尼。這便是妙玉的悲哀了……

《紅樓夢》讀後感4

苦雪烹茶,臨月梳妝。拂去一身喧囂與浮躁,共話一瞬撥走彈指歲月的弦,捲起一角書頁追憶往事,只爲覓尋千百年前斬不斷理還亂的緣。

浮世爲筆皆成願,離散離別漫舊卷。欲取那天上月贈之香消玉殞於繁華競地的瀟湘美人——林黛玉,透過清淺的紗簾,我端起袖子,目視其容,內心千言萬語化作一句:“悔否?”。書中有言“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這便是林黛玉,黛玉天性清高孤傲,且容顏昳麗。如此生得標緻而清靈的人,應當是與繁世同存百年,但奈何天意弄人,她入了那百家之首的賈府,最終落得淚盡而逝的下場,可謂悲悽。這般悽苦的結局,黛玉心中是否悲鳴,又是否悔恨?她曾問:“天盡頭,何處有香丘?”又親手將落花拾進錦囊,建花冢,用“一抔淨土掩風流”,這樣有着諸多憂愁的女子,我想她該是心有些許悔罷。而隱於《葬花吟》中的“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與“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兩句道出的'是她一生淒涼的感情和衝破封建禮教的渴望。

杏花疏影裏,吹笛到天明,千轉的念想被打落成一片杏花香,充盈了歲月,濯洗震顫的心靈。風吹葉林萬里,彷彿又見那“肌骨瑩潤,舉止嫺雅”的薛寶釵,若說林黛玉的美清如芙蓉,宛若仙子的脫俗傾城,那她的美便是淡如牡丹,驚豔了滿堂搖曳的春風,恰似應證了那句“淡極始知花更豔”。寶釵心無風露清愁,不喜傷春悲秋,她不會望花開花謝滿天悲慼,更不會嘆紅消香斷有誰憐,寶釵早已融入封建世俗,但她卻又始終希望掙脫這沉重的枷鎖。所謂的禮教爲寶釵覓得“良人”賈寶玉,卻未曾想那竟是她一生悲苦的開端,寶玉出走,她苦守賈府不得始終。這樣的淒涼,早些時候已有徵兆,《柳絮詞》一詞便可見,“白玉堂前春解舞,東風捲的均勻。蜂團蝶陣亂紛紛。幾曾隨逝水,豈必委芳塵。萬縷千絲終不改,任他隨聚隨分。韶華休笑本無根。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柳絮本是無根之物,命運掌握在風雨中,縱使飛上青天,也是一種不可預知的飄零罷了。寶釵就似這柳絮一般,陷於家族命運的挾持下,而那借“風”而上不過是她心底對掙脫命運,爭得自由的渴求。

踩碎所有的月光,踏破隔岸瓊瑤,擡頭看到風起青萍,北風凜然書寫千秋萬載,吹星辰烙印在我心上。恰似朦朧月下綽約人影,《紅樓夢》生來便是書寫匆匆不止又飽含遺憾的相遇,其韻之美悽,何妨古今千百年,顧盼生姿仍瀲灩。

《紅樓夢》讀後感5

中國有四大名著《水滸傳》、《三國演義》、《西遊記》和《紅樓夢》,部部皆是精彩絕倫,而作爲一個女孩子,前三部對我而言沒有多大興趣,它們涉及到了軍事、政治、神話,所以最吸引我的則非《紅樓夢》莫屬了。

《紅樓夢》帶着憂傷、淒涼的氣氛,讓人常常想落淚,而裏面的詩詞之多又讓人不得不折服其下,怪不得有那麼多的人在研究《紅樓夢》。

故事講的是一個家族的'興衰,一個家族的大小故事。主人公爲賈寶玉,他應該說來是一個柔中稍稍帶剛的男子,他的柔有部分是因爲環境所致,他們家上上下下幾乎都是女性,掌管全家的又全是女子,自然而然地就應了一句話“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他們的家族是因爲他們家中一女子進宮當了皇帝的寵妃而盛起,於是他們天天吟詩作樂,而其中又有兩女子非提不可,那便是薛寶釵和林黛玉。林黛玉生性猜忌,多愁善感,可賈寶玉偏偏就是喜歡她,她身子弱,老祖宗看不上她,便騙賈寶玉與薛寶釵成親,林黛玉聞訊氣死,而當賈寶玉揭開喜帕發現並非林黛玉,而林黛玉又身亡,悲痛欲絕,出家當了和尚。

賈府張燈結綵鼓樂齊鳴迎娶新婦之時,無人關注,淒冷的瀟湘館裏,林黛玉焚稿斷癡情,含恨而終,結束了她短暫而悲苦的生命。黛玉如花,但尚未綻放就被狂風吹斷。她與寶玉的愛情,是黛玉之幸,也是黛玉之大不幸。雖然寶玉給了黛玉無微不至的關心和體貼,卻也帶給她無盡的煩惱憂思。還淚之說,並非空談,最後他更讓黛玉痛徹心扉,寒心絕望,生無可戀,抑鬱慘死。黛玉的悲劇,在於封建禮教對女子的摧殘,對女孩的苛刻,是封建婚姻葬送了黛玉的愛情,世俗禮教剝奪了黛玉年輕的生命

這裏的是是非非是“剪不斷,理還亂”,讓人看到古時婚姻的紕漏,它們往往全有父母處理,什麼“指腹爲婚”,更爲可笑的是,他們有時從未見過面便稀裏糊塗地成親了。而且古時女子爭着要進宮,因爲那樣可以使家族富貴,可皇帝有上千嬪妃,得寵一時,沒多久又要冷清了,又何苦進宮呢?皇帝姥兒們飲酒作樂,衣食無憂,而老百姓則是吃了上頓沒有下頓,生活之苦讓人難以想象,也怪不得有了一次又一次的起義“造反”了,禍害之緣還是在於皇帝身上啊。這一出出的悲劇讓人心寒而又憤怒,讓人不由得痛恨起古時的苛捐雜稅,它們把老百姓一步一步往火坑邊上推,真讓人深惡痛疾。

《紅樓夢》一書讓我時而高興時而憂傷,時而憤怒時而感慨萬千,也讓我想了很多,或許吧,事事不能完美,而人也如此。

《紅樓夢》讀後感6

入夏的夜,迎着暖暖的風,靜靜讀着這喧譁之後的寧靜。想寫些什麼度過這漫漫長夜,在落筆的一剎那,發現紙是如此的潔白,純潔得讓我想到她。又一次,我捧起了這千年不朽的鉅著——《紅樓夢》。夢中,我邁着緩慢但不輕盈的步伐,踱在大觀園。

一身素服,一抹淡妝,一條絲帕,僅此而已。亭亭玉立,一個水做的女人。“儂今葬花人癡笑,他年葬花儂知是誰;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你默默吟着,伴着淌不完的淚水和淌不完的心事。黛玉,你爲何而愁,是寄人離下的無奈使你彷徨麼?你冷眼看着身前的千百人,卻感受不到寶玉在背後看你。

在紅樓,醉一場,夢一場,痛一場。黛玉,你把淚水熬成刻骨銘心的海,最後把自己淹沒。多少次,我爲你而痛心,但是我願意讀你,讀懂你。獨自一人,身衣曳地,低迴,在幽靜深長的小路,隨你的,只有過季的花瓣,你的'心事,只有塘裏的魚能懂。無數次,你用花鋤掩埋幽怨,心卻一沉再沉,用落葉堆葬你失落的靈魂,杜宇聲斷千里之外。狠下心來,焚燒千篇詩稿,有個人是否淚眼無處。黛玉,我好想告訴你,你是多麼的才華橫溢,可你總是孤獨無助,無奈的淚水時常把我融化。

“都道是金玉良緣,我只念木石前盟,空對着山中高士晶瑩雪,終不忘世外仙株寂寞林,嘆人間美中不足今方信,縱然是齊眉舉案,到底意難平。”一首悽悽慘慘的愛情詩,寫盡了辛酸,寫盡了無奈,這對有情人,或許,註定無法常相廝守;或許,註定無法成爲眷屬。紅樓上聲蕭依舊,卻事散繽紛,終歸一杯丘土。我嘆,世上海誓山盟的多,天荒地老的少;我哀,天下情緣未了的多,生生世世的少;我吟,紅樓夢裏夢紅樓,千古情結幾時解。

昌盛一時的賈家,最後化爲一片廢墟,只有陣陣嘆息。爲官的,家業凋零;富貴的,金銀散盡;有恩的,死裏逃生;無情的,分明報應;欠命的,命已還;欠淚的,淚已盡。冤冤相報是非輕,分離聚合皆前定。人去樓空,時過境遷,奈何,怎一個“愁”字了得。

昨夜紅樓入夢中,多少往事回憶心頭,今晨醒來夢已遠,留下滿杯紅樓夢。

紅樓啊紅樓,爲何濃妝掩不住你的輕愁;紅樓啊紅樓,你的輕愁是否因爲人們將你遺漏。

擁着讓我憂讓我喜的紅樓一夢,我將滿腔熱血與狂躁的情感靜靜流瀉,涌透到每一頁之中,讀她的一夜潔白。

《紅樓夢》讀後感7

中國上下有3000多年的歷史,在這淵遠流長的歷史中發光發亮的名著不計其數,但我認爲其中最優秀的作品,當屬於清朝時的《紅樓夢》。因爲每個人都可以從這些角色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感染着他的讀者,使人感動,叫人沉默。

作者曹雪芹,在我看來他一生是悽慘的。少年時父親被革職,全家北遷,生活貧困。後又流落到北京西郊,家徒四壁,愛子重病,卻因無錢醫治而身亡。在這無奈的一生中,他經歷了人生百態,體會到世態炎涼,所以才能寫出這樣不朽的名著。

說到《紅樓夢》,很多人都認爲它是一篇以寶玉、黛玉、寶釵之間的愛情糾葛爲主題的悲劇。但在我看來,它其實遠遠沒有那麼簡單。作者通過各種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各種複雜的社會背景來寫這個看似和平安寧,實則早已暗潮洶涌的賈府,也成就了很多經典文學人物,比如潑辣有心計的鳳姐,老實懦弱的迎春,天真伶俐的晴雯,以及那位可笑的.劉姥姥,但讓我最難以忘懷又沉思良久的女子,莫過於黛玉和寶釵了。

薛寶釵,出身於豪門世家,所以具有濃厚的封建意識以及圓滑處事的爲人。她對寶玉有着朦朧的愛情,所以最終他才願意假扮黛玉嫁給寶玉,從而導致林黛玉死亡。當她在遊玩時無意撞見兩個丫頭在密談時,她爲了脫身,居然可以把問題全部丟給黛玉,足見她的心計和城府。她勸寶玉去博取功名利祿,學習應酬世務以便飛黃騰達,可是寶玉一向是厭惡那些官場腐敗之人,自然不悅,這其中也可以看出她與寶玉在思想上的分歧,所以她註定了不可能成爲保育思想上的共鳴者。但是她的才幹、能力以及出生都是最適合當寶玉妻子的人,而且賈薛聯姻也可進一步擴大賈家勢力。所以賈府的人爲了自身利益,用一記偷樑換柱讓寶釵嫁給了寶玉。

相比薛寶釵,黛玉的家世就略顯清寒了。她出身於書香世家,早期喪母,隨後父親也身亡,寄居在賈府中,所以她有着極強的自尊心。她的性格與寶釵截然不同,她不會刻意討好別人,不懂世故,她孤高自許,多愁善感,當她聽到寶玉要娶寶釵時,氣急攻心,最後身亡。但她和寶玉都是一樣的,都是那個時代的背叛者,有這思想上的共鳴。但由於時代的侷限,以及賈府人的自私,致使他們的愛情以悲劇收場。

在這兩個女子身上也可以看出一個道理,人的性格會決定她一生的結局。寶釵能幹,她成爲寶玉的妻子,黛玉清高,成爲了寶玉的戀人。如果將角色互換一下,那三個人都不會幸福的。

《紅樓夢》讀後感8

一部曠世奇作掀起了一場時代的熱潮;一首絕韻的史詩喚醒了一種葬花的美妙。

在這部古典名著中,那頑世不恭癡狂的賈寶玉,心思縝密,似弱柳扶風的林黛玉,熱情善良,卻又不答心機的薛寶釵,還有那巧舌如簧、最善察言觀色的王熙鳳,她們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出生就被寄予厚望的賈寶玉,此生卻不愛“江山”愛“美人”,那種古怪的性情似好非好,似壞又非壞。他視功名如糞土,有着文人的灑脫與個性,卻始終離不開世俗的牽絆,這還真是個碌碌庸庸、無所作爲之輩。

而那自幼喪母,家道中落的孤女林黛玉,更是命運坎坷。不僅體弱多病還多愁善感,最後竟因心愛之人與她人成親而在病榻慘死。黛玉雖才華橫溢,但封建社會卻阻了她才華的施展,竟讓她這身好文采隨棺而去。

從最初的無限風光到後來的吐血而亡,鳳姐的這一生可真是大起大落。當初她百般算計,借丫鬟秋桐和大觀園衆多丫鬟之口——借刀殺人,將那賈璉私自取進門的尤二姐致於死地;而現如今,鳳姐卻因銀錢不周,無法爲賈母操辦風光喪事而遭衆人嫌棄、責罵,最終心懷怨恨,吐血而亡。這還真是一報還一報,前日她借衆人之口殺死尤二姐,今日她也死在了這難堵的悠悠之口中。

薛寶釵的爲人着實讓人着摸不透。她看似單純無害,卻是個頗具心機的人。從那“金玉良緣”的開始,就註定了她和寶玉的命運。寶釵不像黛玉那樣,只知道哭,她的`秉性倒和鳳姐有些相像——都是善於迎合賈母心意的人,但她卻不和鳳姐一樣刁鑽潑辣。因此,薛寶釵的性子是大觀園衆姐妹中最奇怪的了。

賈母的丫鬟她都各有各的個性。先說襲人,她本就合王夫人心意,又是寶玉房中的貼身丫鬟,雖有時頗俱善心,但心到底在寶玉身上。在當得知寶玉要娶寶釵時,處處打着自己的小算盤,想着寶釵總比黛玉好相處,但又怕寶玉對黛玉念念不忘,寶玉要是因此有個閃失,自己也落不着個好處。

而丫鬟晴雯卻是當時封建社會女子中罕見的人物。她雖有丫鬟的命,但卻性情剛烈,不肯討好巴結主子,直來直去。晴雯若生在世族大家庭裏,必當是一代女中豪傑。

《紅樓夢》借賈府的興勢衰敗來印證那即將走向窮途末路的封建王朝的命運。這部數百年前的傳世經典,影響着一代又一代的學子們,他們用不一樣的眼光來品讀這部讓人爲之動容的鉅作。

《紅樓夢》讀後感9

初次接觸《紅樓夢》這本書,說實話我的感觸頗多。拋去它的文化底蘊,含義內容和寫作背景,只單單看他半文言的的寫作語言,就會讓我覺得索然無味,再加上本身這種對取材內容並不感興趣,所以在四大名著中,認真看過的好像也只有《西遊記》而已。若非老師明確留下去品味《紅樓》的作業下來,我想,除了《紅樓》中我所感興趣的詩詞一類,剩下的整篇《紅樓》怕是不會認真的品讀了。但《紅樓》能成爲經典也是有原因的,正如書中所說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癡,誰解其中味?讀過前十回後,在這裏粗略有感。

《紅樓夢》,原名爲《石頭記》。由空空道人從頭至尾抄錄回來,問世傳奇。至此,空空道人因空見色,由色生情,傳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易名爲情僧,改《石頭記》爲《情僧錄》。至吳玉峯題曰《紅樓夢》。東魯孔梅溪則題曰《風月寶鑑》。後因曹雪芹於悼紅軒中披閱十載,增刪五次,簒成目錄。分出章回,則題曰《金陵十二釵》。

《紅樓夢》在開頭直白的介紹了故事的來源。一塊剩下的補天靈石棄在路邊,因緣而遇到的.道德一僧一道,由其點化而墜入凡塵歷練,投胎爲賈府公子賈寶玉。甄隱士與攜補天石的僧道二人攀談,隱約間察覺什麼,欲想深究,卻爲南柯一夢。抱女英連在門後逗弄卻遇瘋僧亂語,後因此結交了賈雨村,並覺得此人不凡。賈雨村常來造訪兩遇甄家丫鬟嬌杏在瞧他,便以爲嬌杏對自己有意。再一次酒醉之後,甄隱士得知賈雨村的抱負後,慷慨解囊幫助其進京趕考。後賈雨村不告而別,看燈時又失英蓮,再加上葫蘆廟失火殃及甄家,被迫入住岳父家,遭人冷眼,被一僧一道點化出家。

賈雨村高中後,回鄉尋甄隱士報恩不得,便娶了甄府丫環嬌杏爲妾。不料被參免罷職。家財散盡後經朋友介紹教林如海之女,黛玉。一年之後,賈村雨與舊識聊起金陵賈府,有人報喜,可向林如海求得復職信,要趕赴金陵。黛玉的母親病逝,林如海託付賈雨村護送黛玉去金陵。初入榮府第二天聽聞薛夫人之子薛蟠殺人一案。

人物雖多,出場也看似雜亂。但實際上絲絲緊扣,句句相連。每個人都好像都是故事的主角,雖看似無用,但都默默的推動着情節的發展。比如那一僧一道,提點着衆人,點化甄隱士出家;嬌杏偶然一瞥,卻使賈村雨高中回來無處報恩之時高轎迎娶。筆鋒不急不緩,收放有度;情節緊湊有序,扣人心絃。

《紅樓夢》讀後感10

文學史上《紅樓夢》的成就達到了“開談不說紅樓夢,讀盡詩書也枉然”的極高評價。的確,《紅樓夢》被稱爲我國長篇小說中現實主義的最高峯,它深遠的社會影響不僅在於它高度的思想性,更在於它無與倫比的藝術價值。

《紅樓夢》講述的是從小體弱多病的林黛玉孤身一人來到賈府後,漸漸與公子賈寶玉相戀,本是一段美好的姻緣,卻因鳳姐從中使用掉包計和封建制度的阻礙,讓寶玉娶了薛寶釵,以致林黛玉吐血身亡,賈寶玉從此心灰意冷,看破紅塵。一部《紅樓夢》它是聲聲控訴,封建社會毀滅了多少人。可仔細一想,生活在那個時代的他們,結果和命運都是註定的,都是無法改變的。

林黛玉是一個多愁善感的人。她來到賈府,無依無靠,在這裏唯一能夠給他溫暖的就是賈寶玉的溫柔以待,他們彼此喜歡,卻又因爲世俗的眼光,封建的迷信,而無法在一起。

《紅樓夢》全書中令我印象最深的`地方:寶玉的新房和黛玉的病房一邊喜,一邊悲;一邊歡笑,一邊哭泣;一邊熱鬧,一邊冷清;一邊管絃絲竹鬧翻天,一邊死氣沉沉。我讀到悲處悲,讀到喜處更悲。我對當時黑暗的封建制度更加痛恨。我一直覺得有段文字很經典:“眼淚是什麼。眼淚就是情,至情,上帝造人的時候造出了人類發達的淚腺,於是變成了晶瑩的酸苦的或冷或熱的淚珠。誰得到的情多,誰的情多,誰的眼淚就多,誰得到的眼淚越多,就證明誰不是枉世一生。”有情的人生,就是這麼被表達得淋漓盡致……

林黛玉嫺靜時如嬌花照水,行動時似弱柳扶風,她的性格一直都是因爲身世所敏感,在我心中她一直都是纖塵不染的仙子。“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或許有人說花謝是自然規律,可誰又懂得林黛玉是把花比作自己,感嘆自己會不會像花一樣,等到花期一過也會孤零零地落下,沒人過問。一曲紅樓飽藏了多少人的悲歡情仇,讓多少人留下惋惜的淚水。春風依舊,花落仍在,如果那姑娘還在,是不是也會笑着喝茶?賞花?

寫到這裏,我想到了自己,我生長在一個日新月異的時代,生活在美滿幸福的家庭裏,我要珍惜來之不易的機會,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持之以恆地刻苦學習,放飛自己的夢想。

《紅樓夢》讀後感11

紅樓夢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曹雪芹,在初中時,這就是必看的中考內容,但其實我們只記得大概模糊的概念,知道作者和故事總體情節,但是,對於故事中錯綜複雜的人物其實瞭解的並不是很詳細。

通過暑假這次閱讀活動和高一下學期學習的《林黛玉進賈府》,讓我們更深刻的瞭解了故事中豐富的人物及其複雜的人物關係;林黛玉聰明伶俐的病美嬌,賈寶玉古靈精怪的模樣,以及賈寶玉的母親在賈府中過的非常的不錯,都體現出她的聰明,頗爲深的心機,賈夫人對林黛玉的.慈愛等複雜的情感都在這本書中活靈活現。

賈府實力雄厚,其擁有嚴格的家規及其等級分明嚴格,賈家,寧榮二府,這是財富,權勢的代名詞,可其實有誰知曉,一入豪門深似海,寶玉,寶釵,湘雲,包括黛玉,整日待在大觀園裏,吟詩賞花,固然風雅,可這並不是生活的全部。而且整日的限制,使得大觀園裏的人情感封閉地可怕,越壓抑越多,爆發時什麼都攔不住。腐朽制度使賈府大部分人中都擁有封建思想,迫害極深,而賈寶玉是這些人中唯一思想與衆不同的人,他擁有超前的思想,但因爲封建制度的迫害,賈府中無人支持導致他的思想,當他看到自己從小一起長大的奴婢被迫害,其他人都無動於衷,只有他自己悲痛交加,表達出他的無奈與悲涼。

在寶玉和黛玉的愛情中,雖然時間是短暫的,但他們兩個在一起是非常的相愛,但因爲觀念的不同,所以導致了悲劇的發生,或許兩個人都是浪漫的人,浪漫的人天生就不該相遇,因爲生活不是浪漫,生活會將浪漫消磨得一乾二淨,最終,紅玫瑰變成了牆上的蚊子血,白玫瑰成了胸口粘着的白米飯。所以,就讓浪漫在最美的是畫上句號,在彼此的心中,留下幸福的回憶。

兩個相愛的人天地相隔。有些人覺得寶玉在最後出家是無情的,可我認爲他因爲想逃離封建制度的壓迫,不想被世俗所繼續糾纏,他的選擇無疑也是一種明智的決定。

最後,我認爲,紅樓夢反映封建制度對人民的壓迫,當時社會腐朽混亂,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人民需要反抗和發現新的思想。

《紅樓夢》讀後感12

滾滾紅塵,攜着記憶的枷鎖,永遠地塵封了那場悲傷的愛戀。在那最後一抹餘暉中,被風靜靜地吹散了,也吹淡了往日的思念。終於,消失在茫茫人海,留下了世人的遺憾和指責……

一次偶然的邂逅,翻開了《紅樓夢》,於是我認識了她——林黛玉。她,讓我深深的震撼,寶黛空前絕後的愛戀,流傳千古,被世人妄加褒貶。普天之下,又有誰有這資格呢?從那以後,黛玉姐姐的影子就盪漾在我心裏,來來回回,隱約中似乎聽到她嬌弱的喘息,腦海裏是她傷感的容顏,帶着一分憔悴卻萬分迷人。她落淚,因爲只有放縱的哭過後纔會更舒展,笑容纔會更加綻放。閉上眼彷彿看見了他那柔情似水的眼神,閃爍着點點淚光,讓人沉迷其中,爲之動情,不能自拔。

常聽人評價黛玉“小性子”甚至“心胸狹窄”,可我不這麼認爲!因爲在這背後,只是因爲她太在意寶玉了,因爲愛的深、愛的切,所以不能不介意。我總覺得寶玉給黛玉的時間太少,黛玉的心太細膩,而寶玉卻體會不到。在她某個抑鬱的瞬間,心情像是走丟的小孩沒了方寸,寶玉不該到來的問候會被她駁回,狠狠的、兇兇的,卻是無心的,不是不接受,只是因爲太難受,於是她只有用詩來發泄內心醞釀已久積壓不了的情感。

詩,是她美麗的靈魂,是她精神的寄託。每當讀到她的詩,總有振人肺腑的感覺,每一個字,每一句話都像是一把尖銳鋒利的刀,深深地插入了讀者的心裏,讓人有至窒息的.幻覺,無形之中像是有誰掐住了自己的喉嚨,掙脫不了的傷感,只能不情願地放下書,讓自己慢慢地清醒過來。記得她的《葬花詞》:“依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花依知是誰?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讀完後像是被萬箭穿心,肝腸寸斷般的陣痛。

她的淚,像涓涓細流一樣潺潺流動,匯聚成一泓清泉,澄清着她的悲劇。她哭泣,因爲她太委屈,她是悲慘的、是值得人們憐憫的,她和寶玉的愛情在那樣的社會是不被容許的。她對寶玉太癡情,她一生無限傷感,然而臨終前她笑着喊“寶玉,寶玉……”然後她永遠的離開了這個世界……

雖然她的故事結束了,但是給我留下了萬千思念,合上書想要把這份內心的塵埃封住,但一閉上眼,那段應該被禁錮的傷感像塵埃一樣在空中飛揚、旋轉、舞動……

《紅樓夢》讀後感13

紅樓的夢,讓那花開千年,在那花開的背後……誰穿過了他們的夢?手起,琴響。一曲《枉凝眉》。

——題記

讀罷那本厚厚的《紅樓夢》,掩卷沉思,心中沒有多少成就感,更多的卻是無盡的傷感。“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爲有處有還無”,假假真真,讓人琢磨不透《紅樓夢》中的一切。黛玉的葬花,寶玉的出家,還有那句:“寶玉寶玉,你好……”都撲朔迷離,讓人在迷霧中追逐着追逐着,卻永遠看不到盡頭。花開花落,最終零落成泥。

書中最令人心痛的便是黛玉了,她是如此的多愁善感。她無奈着“天盡頭,何處有香丘”,悲哀着“三月香巢已壘成,樑間燕子套無情”,傷感着“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終落得“一縷香魂隨風散,三更不曾入夢來”的淒涼結局。卻沒想到她葬花的多情,最終葬送了自己。

在花開的背後,你是否看到了黛玉的身影?她雖是多愁善感,見了落花都要流淚的人兒,在感情面前,卻是如此的執着,“你懂不懂我的心”便是她的癡情。不管是什麼結局,她都要執着的堅守,哪怕最終落了個香消玉損。

花開的背後,你是否看到了寶玉的徘徊和他微鎖的眉梢?憐愛?在花開的背後,你是否看到了寶玉的堅守?他努力地堅守自己的那一份純真的感情。哪怕是面對寶釵的賢淑、封建家庭的施壓、權勢的誘惑……他卻永遠愛着自己心愛的.林妹妹。最終看破紅塵,出了家。臉上的表情,似悲似喜……

在花開的背後,黛玉曾小性過、尖刻過,寶玉也曾放蕩過、癡迷過。但他們卻共同用生命和心血堅守着一份純真的愛,這愛,滌盪了封建的禮教、衝破了世俗的牢籠;這愛,寄託了後來人的美好向往,象徵着世間自有真情在。真是這愛,才使“紅樓”花開千年!

書聲,花語。一卷厚厚的故事,翻來覆去地咀嚼,滿口的醇香,在脣齒之間遊弋。《紅樓夢》如花兒一樣,使人醉了,夢醉了,在半醉半醒之時,我想到了在花開的背後是:

滿紙謊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癡,誰解其中味?,花開的背後是曹雪芹的癡,花開的背後便就是他一把把的辛酸淚,他把畢生的心血拋灑在《紅樓夢》中,說“癡“?說“癡”。

花開的背後,是寶黛的堅守,是紅樓的輝煌,是作者的心血。在那花開的背後……

《紅樓夢》讀後感14

《紅樓夢》,一個微笑的悲劇。《紅樓夢》不僅描寫了一個封建貴族家庭三代人由盛轉衰的生活,還大膽指責封建貴族階級的無恥和墮落,指出他們的虛僞、欺詐、貪婪、腐朽和罪惡。它不僅指出了這個家庭不可避免的崩潰和死亡,而且暗示了這個家庭所屬的階級和社會不可避免的崩潰和死亡。曹雪芹筆法所塑造和喜愛的主人公,都是敢於反判那個垂死的封建貴族階級的人。同情和珍惜的是封建制度下的受害者;批准。

判和否定的是封建社會的虛僞道德和不合理的社會制度。一邊是木石前盟,一邊又是金玉姻緣。一邊是封建社會下必須追求的功名光環,一邊是心馳神往的自由之身。曹雪芹筆下的《紅樓夢》爲我們展現了這場無聲的較量。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悲劇愛情故事濃縮了這場較量的全部硝煙,“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質本潔來還潔去”,在面對封建禮教下的種種迫害和冷漠,甚至以生命的付出爲代價,質本潔的追求始終不棄。我們感嘆賈、林兩人愛情的悲劇的.時候,看到了造成悲劇的一個重要因素:林黛玉的清高的個性,她的個性與當時的世俗格格不入,無法與社會“融合”,她的自卑情結正是她自尊的體現,也是她悲劇的開始。

《紅樓夢》中她葬花的一段情節,是她的個性體現的焦點所在。她的自卑、自尊、自憐在她的《葬花詞》中袒露無遺:“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明媚鮮妍能幾時,一朝漂泊難尋覓。花開易見落難尋,階前愁煞葬花人,獨把花鋤偷灑淚,灑上空枝見血痕。”“願儂此日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天盡頭!何處有香丘?未若錦囊收豔骨,一捧淨土掩風流。質本潔來還潔去,強於污淖陷渠溝。爾今死去儂收葬,未卜儂身何日喪?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一個世俗之人無法明白她的思緒,“爾今死去儂收葬,未卜儂身何日喪?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面對落花,她想到自己死後的情景,無法釋懷,又潸潸淚下。在封建禮教前,她的自卑激發了她的自尊,當寶玉捱打後,工於心計、精於世故的薛寶釵送來了藥丸,而且還用訓教的口氣規勸寶玉改邪歸正。但作爲封建禮教的叛逆者寶玉的支持人——善良孤傲的林黛玉卻只是一味地哭,把眼睛都哭成了桃兒一般,她的哭不是軟弱,她以哭這種獨特的情感體驗來真誠聲援寶玉,默默對抗封建禮教,因此只有他們二人的心才貼得最近,愛得最深。

《紅樓夢》讀後感15

說到《紅樓夢》,大家應該都很熟悉。《紅樓夢》是我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其原名《石頭記》,全書由賈寶玉,林黛玉和薛寶釵的愛情婚姻爲線索,以賈。史。王。薛四大家族興衰史爲軸線,濃縮了整個封建社會的內容。

《紅樓夢》的開卷詩讓我印象最爲深刻:“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癡,誰解其中味?”兩句詩,把作者曹雪芹的情感揮發得淋漓盡致,那句“都雲作者癡,誰解其中味?”更是頗爲耐人尋味,真不愧是我國古代的名著!

《紅樓夢》的主要人物有:率性單純,溫和善良,無功利心,同情心強,反對封建思想禮教的賈寶玉;美麗而敏感細心,易傷感,絕頂聰明,悟性極強,蔑視高官權貴的林黛玉;穩重隨和,野心勃勃,城府極深,極會拉攏人心,恪守封建婦德的薛寶釵;精明能幹,尖酸刻薄,兩面三刀,心狠手辣,天下陰毒之能事的王熙鳳。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林黛玉,“嫺靜似嬌花照水,行動似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弱西子勝三分。”明明是這樣一個妙人兒,卻寄人籬下,只能悽婉的唱出“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真是令人惋惜!

熱鬧的“元妃省親”;有趣的“劉姥姥進大觀園”;悽慘的'“黛玉焚稿”。作者曹雪芹幾乎是用生命去完成《紅樓夢》的創作。“披閱十載,增刪是十五次”就是這樣認真的態度,成就瞭如今的傑作《紅樓夢》。且看那金陵十二釵,就這麼十二個人,在作者的筆下各有各的性格,各有各的特徵,作者把這些人物刻畫得是那麼惟妙惟肖,栩栩如生。這就是作者嘔心瀝血的結果!

《紅樓夢》寫的是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興衰,其實也是當時封建社會的高度縮影。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最後的結局都很悲慘,賈母歸天,賈寶玉出家,林黛玉含恨而亡,王熙鳳魂歸金陵,一個風光無比的的賈氏家族就這樣土崩瓦解了。合卷沉思,令我感懷不已。生活在封建社會裏的他們,悲慘命運是自然註定的。相比之下,我們則是無比的幸福,我們生活成長在如此美麗的社會裏,家庭是如此的和睦幸福,我們必須倍加珍惜。學習中我們應該持之以恆地勤奮努力,以優異的學習成績去實現自己的美好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