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活動方案 > 小學數學教學活動方案9篇

小學數學教學活動方案9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2W 次

爲了確保工作或事情能有條不紊地開展,常常需要提前制定一份優秀的方案,方案是從目的、要求、方式、方法、進度等都部署具體、周密,並有很強可操作性的計劃。怎樣寫方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學數學教學活動方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學數學教學活動方案9篇

小學數學教學活動方案1

一、課題的提出

隨着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教育現代化的步伐越來越快。以計算機及網絡設施爲基礎的信息技術介入教育教學的程度迅速得以提高。學科課程與信息技術相整合很快便成爲新時期教學改革發展的一個熱點。以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爲主要內容的信息技術是科學技術中的尖端領域,在信息的獲取、傳遞、處理和使用等方面表現出了前所未有的超強功能,使人的信息器官功能得以大大擴展。信息技術在教學輔助方面的優勢是明顯的,但各個具體學科如何有效地利用信息技術,使教學過程更優化,教學效果更顯著,就要根據具體教學內容的特點,恰當地運用,充分發揮其優勢。

隨着經濟建設的日益發展,學校在各級教育主管部門的支持和推動下,教育現代化設施不斷完美:計算機在學校中的數量逐漸增多,日漸能滿足學生學習信息技術和教師在教育教學中應用的需要;“校校通”工程逐步推開,我校連上因特網,爲信息溝通、資源共享提供了有利條件;教師信息技術培訓與考覈的全面實施,爲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普及應用打下了紮實的基礎。信息技術從一門單獨的學科逐漸進入學校的各學科的教學過程中,學科教學的面貌產生了很大變化。

信息技術雖然在不少方面有着強大的效能,但是如何使信息技術融入學科教學之中,更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益,改變教學風貌,就成了一個值得研究的課題。

二、理論思考

(一)有關概念的界定

1、小學課程:在這裏指學校根據上級課程計劃而開出的各門學科。

2、課程與信息技術整合:是教師和學生在課程中恰當地運用信息技術來促進教學。主要有三個重點:(1)教師要在自己的教學工作中恰當地應用信息技術;(2)不僅教師使用,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使用信息技術;(3)使用技術的目的是爲了提高學生的學業成就。

(二)研究思路

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有效整合的研究目的在於探求實現信息技術的應用與學科課程教學過程有效整合的規律、策略和方法,培養學生信息素養的規律,策略和方法,提高教學效益。

①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整合對硬件建設,軟件建設和師生信息素養的基本要求,加快學校信息化的步伐;

②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有效整合的途徑,方法和策略,優化課堂教學的方法和手段,大面積地提高教學質量。

③研究開發一批實用的基於計算機網絡的學科教學課件。

④撰寫有一定理論水平研究報告、論文。

⑤積累一批課堂教學設計案例和典型課例。

三、課題的研究目標

1、學生的教育目標

通過本課題的研究與實踐總結並形成運用信息技術引發“學生自主性獲取信息、運用信息,提高學習能力”的教學理論和模式;在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中,使學生學會利用信息技術進行獲取信息、運用信息、提高學習能力的方法、經驗和激勵機制;研究並探索爲促進學生學習能力提高的途徑和方法;

2、師資隊伍的建設目標

通過本課題的研究與實踐,系統歸納、總結、提煉出不同學科內容、不同教學類型的.有效整合的模式與方法;形成一批優秀的多媒體和網絡教學示範課例;構建多元、豐富的教學資源庫;系統提高學校教師信息化環境下教與學的能力。

3、學校的發展目標

通過課題的實踐研究,使學校的教育現代化水平得到整體提高,培養一個現代化科研型羣體,使學校向教育信息化示範學校、先進學校邁進。

四、課題研究的方法

主要採用調查法、實驗法、觀察法等研究方法。研究的途徑主要有:學習理論文章,參加媒體培訓,上好實驗課,撰寫論文小結等。其中最常用的就是實驗法。通過一堂堂實驗課來探索媒體與課堂教學的很好整合,來觀察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來研究怎樣合理有效在運用信息技術提高各門學科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益。

五、課題實驗內容

(一)完善組織機構,加強課題實驗管理

爲使課題研究真正落到實處,學校實驗課題由分管教學的教導主任負責。在學校實驗課題之下,又根據學科教研的特點,分解出幾個下級課題,主要有語文組的《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的整合研究》,數學組的《學生如何在信息環境下探究性學習》。各個課題小組定期開展研究活動。課題組之間階段性地進行集體活動,相互學習、交流、研討、總結,使課題研究工作做得紮實而有效。

課題組分工表

姓名專業職稱研究專長分工

王志明小學高級信息技術課題主持人

鄒小華小學高級語文教學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的整合研究

陳梅英小學高級語文教學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的整合研究

徐建祥小學高級數學教學學生如何在信息環境下探究性學習

(二)加強學習,轉變觀念,促進課題研究深入開展

爲使課題研究規範而深入地開展,學校組織了多種形式的學習活動。

1、不定期蒐集與課題研究相關的理論文章、教學案例等內容編訂成學習小冊子,發給課題組成員參考學習;

2、定期組織課題組成員進行活動,彙報實驗開展情況,探討發現的問題,總結實踐經驗;

3、按上級要求組織教師參加信息技術培訓與考覈,整體提高教師隊伍的信息技術操作技能;

4、抓住機會派教師外出學習,聽取專家的相關學術報告,聽取全國的、省市各級的優秀整合課,認真分析內化,指導自己的課題實驗;

5、請教科研專家來校講座,使全體教師能有更多的機會學習掌握教科研方法,提高課題實驗能力……

(三)從學校實際出發,以課堂教學爲陣地,紮實開展課題實驗研究

1、在傳統課堂裏“點亮一盞燈”

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歷經無數歲月的淘煉而不衰,說明其中自有合理、有效、富有生命力的內涵,但是隨着科技進步、時代發展、觀念改變,回首傳統課堂教學中的一些方法,在直觀性、有效性和啓發性等方面,就會發現存在一些問題,適當地發揮以計算機技術爲重要內容的信息技術功能,可以使課堂教學煥發亮麗的光彩。幾年前,我校就有一套裝備在多媒體教室的多媒體設備,因爲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使用不夠方便,因此,使用效率不高。

(1)恰當而簡明的演示,有效地解決教學難點。

教師爲了解決教學中的難點,即便是在傳統方式的課堂教學中,也努力利用傳統媒體,增強直觀性、啓發性,幫助學生學習。如今有了多媒體設備,教師或從網絡上找尋相關課件,或自己動手製作課件,針對難點進行演示,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這種方式,在一節課上應用的時間不是很多,但應用的效果卻是顯著的

(2)生動而豐富的演示,擴充了容量,強化了訓練,提高了效率。

隨着教師應用多媒體設備的熟練程度的提高。其功能也逐漸得以發揮,一套設備替換下了更多的傳統設備:小黑板、掛圖、卡片等,課堂的容量增加了,趣味性提高了,學生的訓練也得以強化,課堂效率提高了。

個別教師應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帶動了同軌教師應用,逐漸地更多教師在教學中應用了多媒體。

以傳統作爲基礎,將傳統中有生命力的精華繼承下來,並且發揚光大,同時結合時代、科技的發展,將新的內容融入傳統之中,使傳統合上時代的節拍,跳動時代的脈搏,形成一種新的體系。傳統的悠久歷史內涵使該體系廣博、深刻,合乎時代節奏的新內容使該體系煥發蓬勃生機。

2、在網絡環境中探索新的教學模式

計算機接入網絡成爲終端之後,既是探視信息海洋的窗口,也是作用於信息海洋的碼頭。帶學生進入網絡環境進行教學,給學生以更廣闊的學習探究空間,也給學生以更多展示個性的機會,因爲網絡是無邊的,網絡也是互動的。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進入網絡,查詢資料,以補充課本教材信息的不足,還可以引導學生參加網上互動交流……

六、實施步驟

根據課題組安排,結合本課題具體情況,擬定本課題實驗研究週期爲1年半,即20xx年10月——20xx年6月。具體安排如下:

第一階段:實驗準備階段(20xx年10月——20xx年11月)

1、調查分析我校現代教育技術與學科教學現狀,整理、收集各種數據。

2、組建課題組,組織課題組成員學習理論,接受相關知識培訓,上網查詢資源

3、填寫課題申請書,設計實驗方案,制定實驗計劃,培訓實驗教師,認真做好實驗前的各種準備工作。

第二階段:實驗研究階段(20xx年12月——20xx年12月)

1、結合各學科課程的內容,探討現代信息技術與各科教學的有效整合點,進行教學設計、實施教學過程,探究“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

2、組織教師編寫腳本,製作多媒體教學軟件,進行多媒體教學與網絡教學,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現代意識和創新精神。

3、對“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的研究”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教學效果進行測量與分析,探討它對學生產生的作用和影響,優化網絡和多媒體軟件,研究網絡多媒體教學軟件開發中的一些理論、技術問題。

第三階段:實驗總結階段(20xx年01月——20xx年6月)

1、撰寫“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的研究”的研究報告和相關論文,按科目分類整理,並加以綜述。

2、整理網絡和多媒體軟件腳本,進行教學反思,最終研製成果用多媒體教學光盤的形式向廣大教師推廣。

3、分析展示實驗成果,迎接上級領導和專家的評審鑑定。

小學數學教學活動方案2

爲檢測各年級數學興趣小組的教學效果,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培養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數學綜合能力的.發展,根據教導處期初計劃,特組織本次競賽。

一、比賽時間:

12月30日下午3:00-3:50(收、髮捲以廣播爲準)

二、參賽對象:

一至四年級全體學生,五、六年級興趣小組學生。

三、評獎方法:

一至四年級:

以年級組爲單位,設團體與個人兩類獎項

1、團體獎項:以班級前20名學生成績爲依據,取團體優勝一名;

2、個人獎項:年級組設一等獎2名、二等獎4名、三等獎8名。

五、六年級:

只設個人獎項:名額同上。

小學數學教學活動方案3

一、指導思想:

爲加強我校數學教學工作,本着從基礎入手,紮實開展數學教學工作的原則,通過開展低年級數學口算比賽,促進學生口算能力的全面提高,爲學生後續進行數學學習奠定紮實的基礎。爲了更好的促進學生的數學,增強學生的學習數學的興趣,選拔優秀的數學好苗子。

二、活動目的:

培養、提高學生的口算能力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內容。學生口算方法的掌握、口算速度的快慢、能力的提高、技巧的形成直接關係到以後估算、筆算和簡便計算等方面的學習。因此可以說口算是培養學生計算能力的基礎工程。在平常的教學中,口算相對於其它教學內容來說顯得比較單調,因此我們想通過以賽促練的方式,一改以往學習口算沉悶枯燥,簡單被動的狀況,調動學生口算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學習口算的興趣。培養學生口算的技能技巧,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爲後面學習打下結實基礎。

三、活動安排:

1、數學課要堅持用5分鐘時間搞口算基本訓練。

2、每位學生都有《口算天天練》,要求學生每天堅持做2面口算,由家長記時並批閱對道題。

3、爲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和心理素質,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學期中舉行一次口算比賽。活動由數學老師按照學校統一要求,統一命題,統一閱卷,競賽爲5分鐘,對的最多的學生可以榮獲“速算小能手”的`稱號,獲此殊榮的同學頒發證書以資鼓勵。

口算比賽是我校一至三年級的傳統比賽。通過比賽活動的組織開展,大大豐富學生的課餘生活,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及數學計算的靈活性,提高學生的心算速度和正確率,啓迪學生的智慧。

小學數學教學活動方案4

活動時間:

第12周

地點:

學校

參加對象:

全體數學教師

主持人:

教研組長

一、活動目標

1、通過本次教研活動,提高教師研究教材,設計教學活動,組織教學活動的能力;

2、促進教師改變陳舊的課堂教學方法,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更大程度地推進學生的發展。

二、活動組織形式

針對我校教學教研組的情況,有很多優秀數學骨幹教學的帶動,通過觀摩課,開展“以課改理念看課堂”爲主題的評課活,從優、缺點兩方面評價課堂教學及時給執數教師指出不足,真正創設良好的教研氛圍。

三、活動過程

第一階段(準備階段)

1、教研組長教研組成員認真學習《數學課程》;

2、根據教研活動主題,主講教師要確定研究課的內容,說課時間,上課時間和聽課的時間;

3、上課教師做好充分準備,以吸引學生和聽課教師;

4、教研組成員,先通過聽上課教師說教材,說教學活動課程,大家根據講課教師內容的呈現,從各自的認識和數學經驗出發,給他提出教學過程中的不足,讓他及時的調整數學活動方案,準備教學資料及教學用具。

第二階段(實施階段)

活動時間:11月14日:15:15—15:55

地點:四(1)班

活動步驟與具體地注:

1、教研組長向組員明確本次教研活動任務

2、由執教者說課;

3、觀摩研討課:四(1)班:《運算定律》。

各個教師分工做好觀摩記錄:

(1)李汶娟:記錄數學活動開展的主要目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及時性。

(2)張文武:記錄教師課堂提問的次數和人數;

(3)李豔:記錄學生回答問題的次數和人數;

(4)秦敏:記錄學生的各種反映,各種表現的學生;

(5)熊豔:講課教對課堂教學突發事件的應急對策與採取措施的`處理辦法。

4、教師評課並進行摘錄:

組織教研組成員對照《教學課程標準》開展“以課改理念看課堂”爲主題的評課活動對本堂課進行記錄、分析、評

議提出改進建議。

第三階段:

根據陳鳳老師提供的研究課例,全校教師就如何把“農村小學教學課堂有效教策略的研究”展開專題性大討論,使老師們在交流溝通中互補經驗,共享資源,在互相學習,相互交流中發現不足,帶動教研活動的發展,不斷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和學校整體教學質量。

我們相信,只要全體教師積極參與,我校本教研活動一定會取得很好的成果。

小學數學教學活動方案5

一、活動目的:

爲了提高全體數學教師的'教材鑽研能力,培養教學骨幹,更深入的開展課題(數學優質課堂中培養學生學習興趣與教學技藝運用的研究)研究,提高數學教學質量,使教師們能一展自己的風采,學校特舉行此次數學教學設計比賽。

二、參賽要求:

1、參賽對象:以個人爲單位,40歲以內青年教師參與。

2、比賽內容:爲做到公平公正,參賽教師將抽取現任年級本冊教學內容作爲參賽內容。內容由評委選擇確定,即從每個年級選擇五至六個教學內容,再由各年級備課組長抽籤確定本年級具體內容。

3、比賽時間定於第八週星期二下午2:00開始,地點階梯教室,比賽時間爲一小時。

三、獎項設置及評審辦法

本次比賽設一等獎2名、二等獎3名、三等獎3名

四、比賽評委名單:

劉名鬆、李青松、廖香煌、王建明

五、評分標準:

見附表。

興國縣洪門小學

小學數學教學活動方案6

實施素質教育的主陣地在課堂,課堂教學質量的高低取決於課堂教學設計。

爲了提高廣大小學數學教師的課堂教學設計能力,同時也給廣大小學數學教師提供一個展示能力的機會,由教育部西南大學基礎教育課程研究中心和北碚區教師進修學院聯合組織了新課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設計大賽。北碚區的'每個直屬學校和鎮教育中心均參加了此次大賽,並得到了廣大數學教師的踊躍參與,共收到181份教學設計。經過評委的認真評選,評出了一等獎35名,二等

將42名,三等獎59名。

小學數學教學活動方案7

活動時間xxx年12月16日

地點:

參加對象:

主題:觀摩課

課堂是素質教育的主陣地,是知識傳播的殿堂,是學生成長的園地,是精神共享的'世界。課堂又是生成的,變化的,發展的。爲了大力推進數學課堂教學改革,探討“基於學清開展有效教學”模式,促進優質教育資源的提煉與分享,積極推動課堂教學的深入發展,特舉辦本次課堂教學研討活動。

一、活動目的:

紮實推進課堂變革,以開展課堂教學展示活動爲載體,促進教師對課堂變革的認識;加強教師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共同研討“基於學情開展有效教學”模式;深入開展校本教研,全面落實課堂變革,促進我校數學教育教學水平整體提高。

二、組織機構

組長

副組長

組員

專家

三、活動步驟與要求

(一)準備階段

1、根據學校安排,十一月下旬對相關老師進行課堂教學展示活動佈置和動員。

2、教導處制定課堂教學展示人員安排表(十二月初)。

3、校長室、教導處分別指導相關老師進行試教。

(二)實施過程

以教研組長爲負責人,組織全體數學組成員進行聽課、評課活動。具體要求:

1、每一位上公開展示課教師上課要精心準備,特別要突出本校課堂變革主題。

2、同科教師(含兼職教師)必須參與聽課,評課。鼓勵其他學科教師也要積極參與聽課,評課。聽課教師認真填寫聽課記錄。

3、每位教師要認真學習他人長處,借鑑別人新理念指導自己的教育教學。

4、上課老師要上交精品教學設計,聽課老師要上交一篇評課稿。

具體安排如下:

節次執教者班級內容備註

第一節四(3)商變化規律

第二節四(2)梯形的認識

第三節三(2)分數初步認識

第四節二(3)認識除法

第五節一(2)20以內退位減法

小學數學教學活動方案8

爲推進常州市教科院新版“中小學教學建議”(小學數學)的學習與實施細化,積極探索“創造適合每一位學生的數學教育”的學科追求,不斷提高鄉村學校數學教師課堂教學能力及課程實施水平,促進鄉村數學學業綜合質量提升。近日,常州市小學數學鄉村骨幹教師教學研修暨“解決問題的策略”專題在線教研活動如期舉行。

線上教學研修現場

據介紹,本次雲教研受到了廣大一線數學教師的關注,百餘所學校教研組集中線上觀摩,近20xx人圍繞小學生“問題解決能力”,從“解決問題的策略教學本質”“策略如何內化”等,展開在線研討,以實踐智慧碰撞,探尋提升學生問題解決意識與能力,促進學科關鍵能力發展。活動由市教科院小數教研員蔣敏傑老師主持,市級學科中心組及學科教研員全程參與本次線上教研。活動共分課堂展示、互動評課、總結提升三個環節。

活動首先進行在線課堂觀摩,三位來自鄉村的一線教師同題異構,以不同的思路展開不同時段的策略教學。新北區孟河實驗小學的陳雨老師執教三年級上冊《解決問題的策略(從條件想起)》,陳老師注重學生體驗,讓學生主動建構解決問題策略的一般步驟;常州經開區橫山橋中心小學蔣文老師執教三年級下冊《解決問題的策略(從問題想起)》,蔣老師充分預設,精編習題,重視對學生困難的指導,引發由問題架構條件的思路;溧陽市燕湖小學的彭琪老師執教四年級上冊《解決問題的策略(靈活選擇)》,彭老師注重學生不同思維路徑的引導,讓學生逐步掌握和接受策略。

線上教學研修現場

研討環節,三位鄉村教師結合課堂觀察,進行主題評課。新北區孟河中心小學的張思月老師以“釐清解題思路,促進思維提升”爲主題,天寧區鄭陸實驗學校惲潔老師以“理解解題思路,促進思維提升”爲主題,溧陽市河心小學的王佳玲老師以“經歷體驗,感悟提升”爲題進行了互動評課,三位老師圍繞“策略”學習中兒童的學習心理及思維過程,以課堂教學組織的視角,闡述了對學與教,思維遷移內化的理解。

其後,在線研討開啓互動環節,老師們針對每一節課的具體環節,展開了具體而準確的評析思考,不時還提出自己的.疑問以供專家解答。從視頻中可見了,有的學校年級備課組圍攏,有的則以學科組爲單位,邊聽邊想、邊聽邊研、邊聽邊議,研討氛圍異常熱烈,研究效果非常好。

江蘇省特級教師溧陽市教師發展中心蘇瑜老師上線交流。她指導大家思考以下問題,並給出了實施建議:如何理解這三節課在策略教學中的價值,如何幫助學生形成策略,如何依據教材特點建構解決問題的教學框架。她強調教師應重視“策略的形成”而不是“具體的問題解決”。常州市教育科學研究院潘小福副院長圍繞解決問題的策略“教什麼,怎樣教”展開論述,他強調教師應重視策略教學的一般結構:“產生策略需求——明晰策略步驟——靈活運用策略——內化掌握策略”。同時,潘院長還對我們這次線上專題研討的模式提出表揚,他鼓勵常州市各小學創新教研模式,多加展開專題研討,形成自己的教研成果,爲創造“適合每一位學生髮展的數學教育”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小學數學教學活動方案9

教學目標:

1、經歷探索異分母分數加減法計算方法的摺紙操作與通分的活動過程,理解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算理,並能正確學會計算異分母分數的加減法。

2、能正確地進行異分母分數加減法計算及解決有關的實際問題。

3、培養良好的動手習慣,學會與人合作增進小組間的合作意識。

教學重點:

掌握異分母分數加減的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先通分,再加減的算理。

預習要點:

異分母分數加減法計算方法。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1、給下面每組分數通分

回憶:什麼是通分?通分時,用誰做公分母?

2、計算下面各題

通過練習,誰來說說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小結

(1)把分母不相同的分數化成和原來分數相等、並且分母相同的分數,這個過程叫做通分。

通分時,用幾個分母的`最小公倍數做公分母,這樣計算最簡便。

(2)同分母分數加減法:分母不變,分子相加減。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跟分數加減法相關的新內容。

二、探索新知

1、課件出示例題,引導觀察

根據這一情境圖,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2、提出問題,列出算式

(1)他倆一共用了這張紙的幾分之幾?+

(2)小紅比小明多用了這張紙的幾分之幾?—

3、探索算法

(1)估一估

(2)讓學生嘗試探索計算方法

(3)交流算法

提問:爲什麼要將異分母變成同分母?

(4)課件演示計算過程,理解算理

4、即時練習

3/4+5/8

9/10—1/6

5、歸納算法

提問:怎樣計算分母不同的分數加減法?

課件出示計算方法及注意事項

三、鞏固練習

1、課本試一試

請學生先計算再說一說淘氣和笑笑的算法有什麼不同?

2、數學小醫生

3、算一算

2/3+1/8

3/4—1/6

先讓學生獨立計算,巡視進行鍼對性地指導

四、總結

1、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學到了什麼?

2、你認爲進行異分母分數加減運算要注意些什麼?

板書設計:

異分母分數相加減,要先通分,化成同分母分數,再把它們相加減。計算結果能約分的,要約成最簡分數。

教學反思:

1、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同學們知道了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方法。(先通分,再加減)。

2、在本課中,主要是引導學生自己去探索方法,組織學生藉助圖形理解異分母分數相加減的算法,在探索與交流中完成了新知的學習,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爲主體的教學理念。

3、應該注意的事在通分時爲了計算簡便,應選擇兩個分母的最小公倍數作爲公分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