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工作計劃 > 【精選】小學年度工作計劃四篇

【精選】小學年度工作計劃四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W 次

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前方等待着我們的是新的機遇和挑戰,立即行動起來寫一份計劃吧。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計劃很難寫?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小學年度工作計劃4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精選】小學年度工作計劃四篇

小學年度工作計劃 篇1

培訓主題

“新課標、新教材、新課堂”

培訓目的

校本培訓是教師繼續教育的一種有效形式,也是學校成爲學習型組織的有效載體。爲進一步推進課程改革的進程,提高廣大教師實施素質教育和新課程的能力水平,促進教師的專業化成長,建設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本校將按縣進修校對校本培訓的要求,結合本校工作實際,進一步完善校本工作,使其逐步走上科學化、規範化軌道。

培訓組織

爲使校本培訓工作落到實處,成立中心小學校本培訓領導小組。

組 長: 方函 副組長:包亞雲 王志科

成 員: 林秉查 包長智 季愛花 吳菁菁 林須映 鍾金斌 許萍 陳瑞靜

培訓形式

專題學習、讀書自學、研究性學習、案例反思、交流研討、專題講座、課題研究等。

培訓資源

1 、充分利用縣教師資源和信息資源,整合校內外教學研究和教育科研,研究開發和合理利用適應校本培訓需要的高質量的培訓資源。

2 、充分挖掘和利用市、縣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的人力資源。組織他們承擔校本培訓者的角色,在培訓中交流他們豐富的`經驗以及對當前新課程改革實驗的獨到見解與思考,以充分發揮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在校本培訓中的作用。

3 、充分挖掘和利用新課程改革實驗過程中學校的生成資源。關注教師的發展,充分調動教師參與校本培訓的積極性。發現和總結本校教師在開展課程改革實驗中的典型案例,充實校本培訓資源。

培訓管理

1、加強對校本培訓的領導,從學校實際情況出發,加強對校本培訓工作的督導檢查,抓好典型,以點帶面,不斷總結經驗,積極創造條件,促進校本培訓的發展。

2、加強對校本培訓工作的指導。注重對校本培訓的經驗積累,發現在培訓中存在的問題,加以繼續研究,推動校本培訓工作的全面開展。

3、結合本校實際情況,按學年度制定本校教師校本培訓計劃,把本校教師參加校本培訓情況納入教師崗位實績考覈內容。

小學年度工作計劃 篇2

一、指導思想

新學年,我校的教學教研工作以“紮實推進素質教育,積極構建書香校園,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學生全面發展、學校科學發展”爲指導思想,以“學校辦有特色、教師教有特點、學生學有特長”爲主導,堅持教學工作的中心地位,努力提高教學教研水平,促進教育教學質量、教師專業成長、學生全面發展和學校整體辦學水平的提高。

二、基本工作及措施

(一)加強學習培訓,促進專業成長

開展好教師讀書活動,鼓勵並督促教師注重理論學習,做好讀書筆記。期初,學校要組織教師進行新學期教材培訓,熟悉教材,爲新學期新教材的教學做好充分的準備;學期中,加大教師的培訓、培養力度,提升隊伍素質。鼓勵教師提升自己的學歷,觀看學習教育專家的課例或者講座,進一步提高教師的專業素質,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二)抓實常規管理,提高管理成效

1.重視學校教育教學常規管理工作,根據上學期我校教學常規檢查的反饋意見,認真做好整改工作,繼續加強對學校教學常規管理工作的指導。進一步建立和完善學校教學常規管理的制度建設、措施落實和檢查機制,努力促進學校教育教學管理水平的共同提高。

2.完善常規檢查管理。提高教師的備課、學生作業的批改及聽、評課記錄、教學反思;常規檢查有一定標準、有評比、有記錄、有反饋。

3.深入教學過程,瞭解教學狀況。學校領導經常深入掌握第一線教育教學的動態情況,瞭解一線教師的教學情況。要經常深入課堂聽課,共同探討怎樣上一堂好課,經常參與教師輔導學生的工作,關心和支持教師工作,鼓勵創新。

4.狠抓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率。狠抓教學過程規範管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促進課堂教學生成。重點要抓好備課、授課、作業批改、輔導、練習、反思等六個環節的相互銜接、相輔相承。

5.加強體育、衛生、藝術健康教育。要開齊上足體育、衛生、藝術健康課程,舉辦形式多樣的體育、藝術競賽和教學研討活動,促進學生健康成長。保證學生每天在校有1小時的體育鍛煉時間。

(三)立足校本教研,深化課程改革

1.紮實開展常態教研,提升教師教研能力。統籌安排好每次的教研活動,紮實開展形式多樣的校本教研,組織好動態的教研過程,做到先進行個體備課,再集體備課,然後上觀摩研討課,最後集體討論交流、反思,形成比較有價值的共識;總之,依託校本教研,採取以老帶新,通過集體備課、教學觀摩、說課評課、反思交流等形式,努力提高教師的能力。

2.重視課題研究,提高科研水平。教師踊躍參與課題研究,積極爲課題實驗提供研討課,創設研討平臺。研究過程中要求做到先備個案,再集體備課,然後開展課堂觀摩活動,最後組織課題組成員進行研討、總結和昇華。

3.挖掘校本資源,豐富校本課程。學校的二課堂課程要落實好,組織教師進行總結,多方面挖掘校本資源,更新、充實學習內容,做到有校本課程實施計劃,有實驗課本,使校本課程作爲學生學習的延伸,豐富學生的知識內涵。

(四)完善優化教學管理,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教學質量的提高在於平時過程性管理是否到位,而不是僅靠學期結束時的臨陣磨槍,平時就要紮實地抓好每一個環節。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常規工作:

1.抓常規,確保規範教學

加強課程管理。嚴格按照課程計劃開足、開齊、開好每一門課,要求教師嚴格按課程表上課,不得隨意調課、變更學科的'課時量;加強音、體、美的教學研究、教學指導,儘可能爲教師上好這些課程提供強有力的支持。在教師的管理上,要明確職責,對其常規工作進行量化管理。

加強教學過程管理。課堂教學是提高有效教學的主渠道,“上好每一堂常態課”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和着力點,要求教師要充分利用教材這一重要課程資源,挖掘教材的“趣味點”,研究教材的“發展點”,拓寬教材的“生活點”,對教學過程進行精雕細琢的預設。同時,學校將加大推門聽課的力度,廣泛聽課,並與授課教師及時交流、反饋。從而有效促進廣大教師上好每一堂課,提高40分鐘的教學效率,讓學生輕鬆愉快地學習,獲取高質量的教學效果。

高度重視學生的學習習慣和能力培養。在教學中,教師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發展學生各方面的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發揮他們的個性特長,同時活躍學校的教學氣氛。舉行作文、數學、書法等比賽。

2.完善教育評價體制,建立質量監控機制

我校將定期或不定期對教師進行檢查,從備課、上課、批改作業及教學效果等方面,全面、準確地瞭解常態下課堂教學的現狀,增強教研工作的有效性。

(1)不定期對常態課下的部分年級的學習水平進行測評與分析,從中瞭解教師常態課堂教學的情況,進一步幫助教師提高教學質量。

(2)通過研究本校學習質量測試的情況,找準存在的問題,探索解決本校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提高教學質量的方法。

(3)重視提優補差工作。以不增加學生的作業負擔爲前提,在平時就要做好查漏補缺工作,提高學校提優補差工作的實效性。

(五)深化課題研究,優化科研過程

要把教科研工作與學校的教育教學實際緊密聯繫,在課題研究中努力做到以校爲本,以教師爲本,關注學校發展,關注教師在教學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增強課題研究的實效性、針對性;注重課題運作的規範性,克服功利主義,重視過程性資料的積累;樹立明確的課題研究意識,開展相關教研活動時注意圍繞課題研究進行,避免盲目開展。要注重資料的積累,做好階段總結,爭取在校領導的帶領下和教師的努力下做出有個性的研究成果。

(六)努力建設書香校園

努力爲師生創設一個良好的讀書氛圍,打造書香校園、書香班級、書香家庭,學校要舉辦第五屆校園師生快樂讀書節活動,激發師生讀書的興趣與熱情,讓每一位師生都親近書本,喜愛讀書,學會讀書;讓每一位師生在讀書活動中沐浴文化的恩澤,接受傳統的洗禮,享受閱讀的快樂,爲師生的幸福人生奠基。

三、具體安排

九月份

1.組織新教師培訓;

2.教師做好各項計劃;

3.對教材教法進行解析;

4.做好教研組工作;

5.上好開學第一課;

6.開展推門聽課活動;

7.單項測查;

8.組織入學、編班、註冊。

十月份

1.組織教學常規工作檢查。

2.組織集體備課,實現資源共享。

3.組織興趣小組活動,加強特長生培養。

十一月份

1.各教研組活動;

2.期中檢測;

3.單項測查;

十二月份

1.各教研組活動;

2.常規檢查;

一月份

1.組織期末考試及教學質量檢測;

2.整理資料;

3.教學經驗交流;

小學年度工作計劃 篇3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國家中長期教育發展規劃綱要》和全國教育工作會議“德育爲先、能力爲重、全面發展”精神,結合我校“尊重教育”特色理念和實踐模式,努力打造輕負擔高質量的優質教育典範學校。

二、重點目標

1.體育館和新教學樓投入使用,爭取啓動操場和校門改造工程;

2.總結完善教師專業成長模式,啓動專家型教師發展規劃;

3.完善德育特色,學生文明程度有一定程度的提升;

4.優化課程設置,啓動校本課程體系建設;

5.“3+1”教學模式有新進展,努力創建“自主作業”等教學品牌;

6.實施“2+1”體藝工程方案;

7.“班主任專業化”和“教學特色研究”兩項課題順利開展;

8.整合信息技術管理,提高信息技術現代化水平;

9.完善績效工資方案;

10.加強生活部管理,關注寄宿生自主管理和自主學習能力;

11.辦好師生食堂,進一步提高師生對食堂的滿意率;

12.學校文化建設有新進展,進一步擴大“尊重教育”品牌的影響力。

三、工作措施

1.辦學條件改善。按新區管委會程序完成體育館裝修工程,年度內投入使用;上學期完成新教學樓土建工程,下學期完成裝修工程,爭取XX年9月份投入使用。爭取新區管委會支持,啓動操場改建工程程序,爭取XX年暑假期間完成改造;爭取啓動並完成新會議室裝修工程;着手準備校門改造工程前期設計等工作。

2.教職工隊伍建設。加強黨風廉政和師德建設,鼓勵專業成長,引導教職工努力提升“人格魅力”和“學識魅力”。啓動專家型教師規劃導向性意見,爭取教師晉升小中高比例有所提高,並在溫州市級新一輪“三壇”評比中取得佳績。引導教師學習、實踐、豐富我校獨創的“尊重教育”理論,努力形成“幸福爲本”、“習慣爲重”、“尊重人格”、“尊重差異”四大理念爲代表的主流價值觀,並藉此提升教師理論修養和實踐能力。根據教育局意見,研究制訂我校績校工資與原學校結構工資的銜接方案。加強黨組織建設,根據教育局黨委統一部署,開展“創先爭優活動”,黨員教師實行公開承諾和亮身份,發揮先鋒模範作用。實施我校原創的“尊重管理”模式,堅持校務公開,積極開展工會活動,不斷增強教職工凝聚力。

3.德育工作。規範實施星卡努力取向評價制度、周評月獎制度、班幹部輪換制,以期體現我校德育特色理念和實踐特色。完善我校學工、學農、學軍系列活動方案。總結我校《弟子規》教育經驗,借瑞安市宣傳部推廣我校經驗契機,突出“孝文化”和我校長期倡導的“感恩”教育,提升該教育項目的實效性並努力打造教育特色。完善少先隊組織,以“愛國、愛校、愛中隊集體”爲主題,增加國旗隊、校園衛生管理、走廊文明管理、教室文明管理等服務崗,加強隊員自我教育能力。加強對教室內外環境的管理,突出學生文明管理和校園、教學樓衛生管理,爭取教室衛生、文化面貌和學生文明程度有一定程度提升。開展廉潔文化進校園活動,讓學生從小形成講正氣、講廉潔、講奉獻的品格。設計新心理諮詢室,完善學生心理輔導教育。按我校序列化活動方案,組織科技節、藝術節活動。

4.課程與教學工作。重視我校特色課程《勞動教育》和《經典文化誦讀》開設,充分發揮特色課程的育人功能。努力提高綜合實踐課程的有效性,積極開展依靠我校綜合實踐基地優勢的以植物觀察研究爲主要內容的研究性學習。研究藉助新體育館開設和新教學樓建設完成之後原教學樓改造爲功能室開設的校本課程方案,嘗試開發以系列講座爲主要形式的可供學生選擇的校本課程,努力完善我校校本課程體系。學習溫州實小整理課經驗,結合我校倡導培養學生自學習慣和能力的教學思想,在高段嘗試開設整理課。實施體藝“2+1”方案,通過全校性的活動和考評制度,引導學生學會兩項體育健身愛好、一項藝術愛好。根據教育局“三比四查”(比課堂教學、比論文研究、比試題命制、查備課本、聽課本、作業本、成績冊)要求,加強對教學常規的管理。根據省市減負要求,嚴格控制作業量,實施作業“精選、先做、全批、及時反饋”要求。全面實施我校原創性的“3+1”教學模式導向意見,緊緊圍繞“基礎”、“習慣”、“情商”發展目標,鼓勵教師在模式框架內開展學生讀報、演講、思維訓練、錯題學習、英語口語、小組合作研究、社會實踐、博客等各具特色的教與學的方法創新,特別研究“自主作業”以期形成我校教學品牌。按我校序列化活動方案,組織開展英語節活動。成立學校教育教學信息管理中心,整合信息技術與管理,建立教育教學資源庫,促進學校信息技術現代化全面發展。

5.科研工作。認真開展由《人民教育》承擔的全國教育學會重點課題“班主任專業化”課題研究,力爭在理論研究和班主任專業化成長實踐方面出成果。認真開展正在申報的全國規劃課題“尊重教育背景下‘3+1’教學模式的實踐研究”,力爭在形成我校教學特色品牌並在理論方面出成果。鼓勵教師圍繞校總課題、學校中心工作和學校特色理念申報新課題。完善套餐式科研方案,引導更多教師在科研能力上有所提升。

6.學校文化建設。借我校“尊重教育”再次被《人民教育》選作全國德育典型進行推廣的契機,進一步完善我校“尊重教育”理念體系和實踐模式。借原教學樓廁所改造和牆壁裝修工程順利完工的'契機,以精細化管理的要求,加強校園環境整改,特別加強教學樓環境和文化建設,以提升校園文化品位。通過制度引領、讀書活動、典型事蹟激勵、團隊合作等形式,營造我校“真·善·美·樂”學校精神。

7.生活部教育。根據學校發展大局,以寄宿生“寬出嚴進”的原則,對走讀改寄宿的嚴格控制。將生活部安全擺在突出位置,做好安全預案。實施生活部星卡評價制度、健身活動、自主學習方案等,培養學生良好人格。鑑於生活部學生均爲中高段的現實,晚自習改爲由生活老師管理指導學生自學,以培養學生自主管理和自主學習的習慣和能力。寄宿班班主任要經常到學生宿舍巡視,協助生活老師共同教育特殊學生。實施寄宿生作業籤免制度,晚自修結束學生未完成作業者,經生活老師簽字可減免作業。對學習能力不足或學習不自覺的學生,由班主任指導制訂個性化學習方案;特別鼓勵寄宿生申報自主作業。

8.後勤與安全工作。按照教育局規定嚴格財務制度,克服公用經費不足的突出困難,努力保證教育教學工作正常開展。嘗試引進物業管理,對教學樓衛生、校園綠化等實施承包管理。加強實物採購、教學設備維修、食品採購管理,提高後勤服務質量。成立會議中心,加強會議後勤服務。加強檔案管理,在完成對過去檔案梳理之後,完善歸檔制度。嚴格外來人員入校管理,強化上學放學期間校門口安全制度。嚴格值夜管理、消防安全、寄宿生接送制度。重視傳染性疾病的防疫工作,凡學生髮燒、咳嗽等,嚴格按要求居家休養。嚴格實施食堂安全制度,嚴禁無關人員進入工作廚房,嚴格食品檢驗和留樣制度。加強值日管理,加強學生課間安全教育,確保課間操期間的安全。

9.支教工作。完成溫州教育局確定的對平陽懷溪中心校結對任務。積極承擔作爲“溫州市農村教師領雁工程培訓基地”的培訓任務,幫助掛職校長、教師提升素質。

小學年度工作計劃 篇4

一、指導思想:

隨着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和經濟的全球化,人類社會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人們重視體育、關注健康。特別是“非典”的突然侵襲,對體育更有了新的認識。本學年度全面貫徹《體育與健康》的教學大綱,實施《新課程課標》。我校的體育工作,以“健康第一”爲指導思想,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本學期的工作重點,以申辦高中示範校爲契機,以科研興教爲目標,進一步將研究性學習帶入課堂,加強對教師創新意識的培養,堅持以育人爲本,以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的辦學思想。適應新的教學要求,不斷推進素質教育,落實體衛工作的兩個條例和一小時鍛鍊,促進學生的身心發展,培養出適合時代要求的合格人才。

繼續做好特長生的培養工作和乒乓球傳統校的工作,完善和辦好青少年體育俱樂部,帶動羣體工作的開展。使學校的'體育工作能邁上一個新臺階。

二、加強體育組的建設:

對教師進行師德規範教育,提高教師的自身修養,樹立全心全意爲學生服務的思想。探索教學規律,發揮教育功能,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充分發揮整體作用,重視對青年教師的培養,做到有計劃,有目標。使體育組成爲具有戰鬥力的集體。

三、開闊新思路搞好日常教育教學工作:

體育與健康課程是一門以身體練習爲主要手段,以增進學生健康爲主要目的的必修課程。面臨當前教育教學的新要求,擺在我們體育組面前的任務更重了,要進一步加強理論學習,更新觀念,改革創新,教學中以學生爲主體,樹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培養學生鍛鍊身體的方法,養成自我鍛鍊身體的習慣。

(一)體育課:根據《新課程標準》要求,改進舊的摸式,不斷引進新理念,上課有特色。

措施:

1、繼續完善和實施“體育教學內容改革方案”根據《體育與健康》教學大綱的要求,制定完整的教學計劃,做到教學進度科學系統,教案規範。

2、加強教師的規範教學,提高教師的基本功。

3、每月交流教學經驗,及時解決教學中的不足,上好每一節體育課,堅持每週三集體備課。

4、加強理論學習,養成研究習慣,積極參加市區的各種教研活動。

5、10月——12月每人一節研究課。

6、9月份研究上好朱志強的第二階段教學評優課。

(二)課間操:間操是學校的窗口工作,它能展示出學生的精神面貌,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開學後對新入學年級進行教操,使其儘快掌握一、二套廣播操。做好每日兩操工作。

措施:

1、在主管體育校長的直接領導下,與德育處和各年級組長組成廣播操督導小組,加強對廣播操的管理力度。

2、開學初加強對領操員及各班體育委員的培訓,發揮他們的骨幹作用。(專人負責:白秀榮)

3、採取多種形式促進提高廣播操的質量,除帶操的外,看操的老師實行區域管理,責任到人。

4、與德育處配合繼續加強課間操的評比工作,完善評比制度,每週公佈評比結果。

5、輪流帶操,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組織能力。(每人一週,排出帶操表)

6、根據季節的變化開展多種多樣的間操活動。

(三)運動隊訓練:我校是北京市乒乓球傳統學校,田徑傳統學校,繼續抓好乒乓球隊、田徑隊、和籃球隊的訓練工作,爲校爭光並做好俱樂部的工作。

措施:

1、制定訓練計劃,做到科學系統,制定目標,提高運動成績。

2、保證訓練,做到時間、場地、教練、運動員的落實。

3、嚴格考勤,建立請假制度,由專人負責。

4、積極開展對外交流活動,培養學生的應戰能力。

5、注意發現人才,抓好普及與提高的工作。

(四)積極開展各種比賽活動:

1、九月三十日召開一年一度的學校田徑運動會。

2、十月組織校田徑隊參加區運動會。

3、定期開展各年級的小型多樣的竟賽活動。

4、十二月底進行“萬米接力賽”。

四、加強教科研工作:

培養教師的創新意識,在進行新課程改革中,科研是首要。

措施:

1、根據教育科研要求成立科研小組,開學後儘快做出科研選題。

2、每人每學期至少寫一篇教學論文。

五、場地器材:

爲了適應“新課標”順利實施,抓好場地器材的開發利用。有計劃的添置體育器材,做好保管工作,充分發揮體育器材的作用。

措施:

1、與學校後勤主管人員配合,制定器材管理計劃,搞好器材管理。派專人負責。(王景生)

2、定期檢查,做到安全好用。

3、發現問題,及時市解決。

六、安全工作:

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建立建全各項安全措施。確保教育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

措施:

1、提高教師自身的安全意識,加強對學生的安全教育。

2、專人負責,制定有效的安全措施和制度。

3、定人定期檢查安全措施,發現問題及時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