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紀錄片《沖天》觀後感

紀錄片《沖天》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1W 次

曾經有那麼一羣年輕人,每一次起飛都可能永別,每一次落地都必須感謝上蒼。他們戰鬥在雲霄。勝敗一瞬間。他們必須無所畏懼,但也無所遁逃。他們是螺旋槳時代的最後一批戰鬥機飛行員,他們所面對的敵人,以及生死,都在目視可及的範圍內,一如十九世紀的貴族決鬥。紀實電影《沖天》以1937 -1945年中國與日本之間的全面戰爭為大背景,來呈現這羣年輕人的愛戀、榮耀與存亡。以下是紀錄片《沖天》觀後感,歡迎閱讀。

紀錄片《沖天》觀後感

如果沒有明天,我們是否依然會堅持自己今天的選擇?

這是我觀看紀錄片《沖天》後,拋給自己內心的一個難以解答的問題。

其實在看完這部紀錄片後,我留給自己的問題遠不止這一個,那麼,我們就來說說這部影片吧。

《沖天》這部紀錄片的導演是張釗維老師,除紀錄片導演這個身份以外,他也是海峽兩岸公認的臺灣現代民歌研究者。臺灣民歌發展的三條主線即是由他整理並通過論文的形式發表出來,成爲研究臺灣現代民歌的重要資料之一。

半年前,我開始籌備第一期雜誌書《遇見臺灣》的內容,由於我們將這一期的主題定爲臺灣音樂,自然免不了要做一些紀念臺灣現代民歌40週年的文章,由此我結識了張釗維老師,並很幸運地邀請到他爲我們撰文。

在與張釗維老師聊天時,得知他當時正在忙於一部新片的製作,內容則是有關民國時期空軍飛行員抗戰的故事。我可算是紀錄片愛好者,聊起紀錄片來,絲毫不亞於當時接觸最多的臺灣音樂。也正是那次聊天我才知道,之前自己看過並非常喜愛的《不老騎士》《父親》等紀錄片,均是出自他們的機構——CNEX。

如今半年過去,這部紀錄片終於誕生。在看過一個五分鐘的片花之後,我隱約感覺這是一部不錯的影片,至少它應該符合我的口味。因爲在記錄戰爭之餘,這部片子講述更多的則是處於戰爭中的人。我不是軍事迷,不喜歡研究歷史上的各種戰爭,但我卻願意關注在大歷史背景下生存的人與人性,及其在紀錄片中的表達。或許這也纔是張釗維老師做這部紀錄片真正的意義所在。

在清華大學的一個放映廳裏,我滿懷期待地觀看了這部影片。影片伊始,簡單的旁白介紹了民國時期杭州筧橋航校及飛行學員的基本歷史背景,而我記住的只是那些飛行員在空戰中有去無回的慘烈經歷。還來不及回味什麼,影片畫風一轉,講起了一位名叫劉粹剛的明星空軍飛行員與一大家閨秀許希麟女士的愛情故事。從他們相識、相戀、結婚,講到劉粹剛犧牲。中間穿插講述着高志航等其他飛行員英勇抗敵的故事。

這些當時所謂的明星戰鬥英雄,他們被人敬仰的背後,卻是另一種殘酷的現實。戰鬥機的轟鳴便是他們直面死亡的號角,每一次升空作戰都是一場生與死的考驗。有去無回,這在當時太正常不過了。但這些年紀僅有二十出頭的空軍飛行員,明明早已知道自己人生的最終結局,爲什麼依然會有這樣的選擇?而他們的家眷,也明知道自己的至親隨時都會撒手人寰,爲什麼依然選擇與他們建立家庭?哪怕這個家庭是那樣的短暫。

難道僅僅是因爲愛國與愛情嗎?

人之所以對死亡產生恐懼,除痛苦以外最大的原因則是對於死亡的未知。而更大的恐懼,也許則是關於更多其他的未知。如果連明天都是未知的,我無法想象那是一種怎樣的狀態。我們在今天的種種選擇,無一例外是爲了擁有更好的明天。假如連明天都是不存在的,我們是否依然會堅持自己今天的選擇呢?

我把思緒拉回到影片當中,繼續聆聽那些悲壯的故事。下一段令我記憶深刻的故事則來自飛行員陳懷民。他在一次與日軍的空戰中,在飛機中彈的情況下,選擇用機身撞擊敵機,與之同歸於盡。這種行爲可謂是敵軍那種崇尚“祈戰死”的武士精神的另一個翻版。這本是一個俗套的中國傳統戰鬥英雄的故事,而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卻是戰爭中人性的體現。當陳懷民與日軍飛行員遺體雙雙被發現的時候,人們發現日軍飛行員竟然貼身帶着一封日本未婚妻寄來的家書,信中對其關懷之切與其最終結局形成強烈對比。雖是敵對者,但仍不免讓我鼻子一酸。這一瞬間,那個惡魔般的日本鬼子不見了,取而代之的卻是一種悽美的人間煙火。原來他們也有愛情。

戰爭總能使人分裂掉,或者說戰爭總能將人性的多樣化刻畫得淋漓盡致。記得曾經瞭解過一篇文章講述的是二戰時期德國納粹軍人的故事,那些在戰場上與集中營裏近乎魔鬼一般的冷酷殺手,當他們迴歸家庭的時候,總會化身成爲好丈夫、好父親。人性總是相通的,那位陣亡的日軍飛行員又何嘗不是這樣的分裂?我們的飛行員也概莫如此。影片中接受採訪的那些早已犧牲的空軍飛行員的子女,談及父執輩,他們講述起的不是父輩們作戰時候如何地英勇,而全部都在回憶兩代人於家庭中短暫的親情。

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多重人格的存在,一旦條件改變,我們都會化身成爲另一個自己。或許邪惡,或許天真,或許連自己都會產生懷疑:做這件事的人真的是我嗎?索性就當它是一個夢好了。然而這種潛在的多重人格是我們每個人都會面對的事情,沒有人十惡不赦,更沒有人天真無邪。人性的複雜即在於此。只不過在戰爭年代裏,大概人們分裂得會更加徹底一些罷。

影片繼續播放,故事繼續上演,當美國人陳納德協助中國培訓空軍飛行員後,外加日軍自身的原因,戰局開始慢慢扭轉,我們對於制空權也逐漸掌握了主動。一位被我忘記名字的空軍飛行員在一次記錄中回憶,當他駕機升空時,看見日軍飛行員坐在機艙中滿臉惶恐,但戰爭裏不可能存在同情,若不主動殲敵,一定會被敵軍幹掉。他將那架敵機擊落,日軍飛行員隨着敵機一同快速下墜,而下墜中那位日軍飛行員驚恐的臉卻令他終生難忘。

這是一個不容易被人們注意的細節,但恰恰是這個細節,讓人們知道了在戰爭中存在的不僅是無情,也有無奈。兩國交戰,各爲其主,戰場上容不得半點憐憫。但我們假想一下,如果這兩位中日兩位飛行員穿越到現今的和平年代相遇,會是怎樣的結局?把酒言歡也是說不定的事情。人性總有柔軟的一面,當戰爭的殘酷遇見人性的柔軟,這種歷史下的無奈便被表現得毫無保留。

影片中當然還夾雜着其他更多的史料、信息與細節,然而我印象最深刻的只有這三個地方。就如同讀書一般。這些年來我讀過的書不少,但大部分都被我忘掉了,能記住的只是書中各別能夠引起我思考的地方,於我來說,這已經足夠了。

影片結束後是一個自由的交流活動,很多觀衆紛紛提出了自己對於影片的看法與問題,但也只有其中一位觀衆的提問引起了的興趣。那是一位年輕的母親,帶着她的兒子來北京旅遊,恰逢《沖天》這場首映,便欣然來看。她在觀影的時候問及她的兒子,那些飛行員是否英勇,得到的回答當然是肯定的。然而再問及她的兒子假如回到戰爭年代,是否願意去做空軍飛行員的時候,她兒子給出的答案是不願意。

聽到這個答案後,那位母親甚至懷疑中國的教育出了問題,要知道當年那些戰死疆場的空軍飛行員大多是名門望族之後,其中不乏林徽因的弟弟,蔣中正的親屬等人。更有大量留學歸來的學子棄筆從戎,卻最終血灑長空。換做今天,誰家的富公子願意有這樣的選擇呢?

回到家裏,我把觀影心得與太太交流,並說如果回到那個年代,我寧願去做一名空軍飛行員,太太卻說她不願讓我去。這並不意外,沒有人願意爲不確定的明天買單。回到我拋給自己的那個問題,如果沒有明天,我們是否依然會堅持自己今天的選擇?大概每個人的答案都不一樣吧。

撇開戰爭,撇開那些關乎生死的極端案例,我們面對任何事情的時候都是同理。如果我們在做一件事的時候,明知希望只有百分之一,還會不會去做百分之百的努力?這些事情小到個人升學、工作,大到推動國家與民族的發展,太多時候都會有這樣的問題出現。這樣的問題我給不出答案,而且人們都有選擇自己未來道路的自由,如何選擇都是合乎情理的。就像那位小朋友不想參加空軍一樣,現世代的和平環境下,任何假設都是蒼白的,更何況如何選擇是那位小朋友的自由。不只是小朋友,我們任何人都需要自由。但我相信,無論哪個年代,總會有一羣倔強的人,願意爲未知的明天做出今天的選擇。如果一個民族所有的人都徹底失去了倔強與血性,我不知道它的未來會怎樣。

活動全部結束後,一位年輕的姑娘拉着張釗維老師閒聊。張釗維老師直言臺灣的年輕人對這樣題材的紀錄片其實並不如大陸年輕人感興趣,而他拍這部片子,也覺得應由當年故事的發生地來播放纔會顯得更有意義。而那位姑娘則問,爲什麼臺灣的年輕人看這部片子與我們的感受竟會不一樣?張釗維老師一時語塞,便打趣說讓她讀讀我們做的《遇見臺灣》吧。

二戰時期的臺灣還屬於日本的統治範圍,那個年代的歷史很複雜,日本與臺灣兩方民衆的情感更加複雜,如果不去看一些當年的資料,許多人恐怕都無法理解的。另外大陸與臺灣的本省人其實並沒有太多共同的歷史記憶,對日本侵華的仇恨也大多限於僅佔臺灣人口不足20%的外省人。而今那些第一代遷臺的外省人大多往生,他們的第三代早已長大成人,就像我們這代人一樣,那段歷史早已是印在紙上的東西,和平年代裏沒有太多人願意關心這些了。只不過兩岸的區別還在於,我們整天被抗日神劇包圍,有意無意地總會記住那段被人欺負的日子;而臺灣同胞的關注點向來都在別處,加之他們與日本之間的種種過往,對抗戰不太關注是很自然的事情。

歷史終究只是歷史,歷史需要銘記,但我們的眼睛也該往前面看看了。

由於一些原因,《沖天》這部在我看來並不犯什麼政治禁忌的紀錄片暫時還無法在大陸的電影院線公映,這似乎也是大多紀錄片共同的命運。然而張釗維老師對於紀錄片的態度卻令我非常敬佩,這樣的態度其實也是我之所以選擇出版這個窮行當所堅持的一份理想。

把現世代有價值的東西記錄下來,傳播出去,並留於後世,希望這個社會能夠變得更好。這便是我對出版的理解與態度,簡單說來即是與CNEX不謀而合的一句標誌性宣傳語:留給下一代的太平盛世。

如果沒有明天,我依然會堅持自己今天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