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朗讀者電影觀後感800字

朗讀者電影觀後感800字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2W 次

導語:一個普通女人,面對屠殺如此冷漠?是什麼讓她服從命令高於尊重人的生命?下面是本站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電影《朗讀者》的觀後感,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朗讀者電影觀後感800字

  朗讀者電影觀後感【1】

當初我在一所美國大學學習日本歷史的時候,一個韓國助教這樣問我們,亞洲戰場的元兇到底是誰:是天皇還是政府,是國民還是軍隊,亦或是,如日本右翼認爲的,是歐美列強和資本主義的經濟危機迫使日本不得不走上絕路?也許在歐洲,諸如很多對於這一部分歷史存在盲區的朋友們來說德國人並沒有迴避這個責任。我們看見的是勃蘭特(感謝jade同學的更正)在猶太死難者紀念碑前的雙膝跪地;以及在柏林,以Gretel Bergmann命名的體育場館。這個國家是要以總理下跪來認錯,以擁抱所有族裔的運動場來紀念當年希特勒千方百計要封殺的德國猶太裔女子跳高世界冠軍,如此的胸襟和海量,難道還不能打消那些懷疑者的顧慮嗎?我說,僅僅是這些,還遠遠不夠。2008年有兩部傑出的電影,從德國人的視角出發,從內向外來重新看待這一場60餘年的靈魂救贖。

Valkyrie讓德國人第一次幾乎可以用自豪二字來向這個世界呼喚,在德國內部,也有反對獨裁,反對屠殺,反對戰爭的正義之士。他們的計劃如果實現,數以百萬的生命就可以從槍口下被救回。值得關注的是,當這部"德國愛國影片"即將上映的時候,德國媒體卻開始鬧得沸沸揚揚,因爲男主角Tom Cruise的信仰,Scientology,在德國是不被承認的,是違反德國憲法的"邪教" (Sekte)。 這從一個局部反應了德國主流社會在戰後的普遍心理。他們在戰戰兢兢中度日,唯恐被鄰國認爲檢討得不夠徹底,這不僅是一種對於戰爭本身的檢討,推而廣之到社會的每一個角落,都有德國人認爲可以檢討之處。

本片中的Michael在首次踏入法院之前與教授的一番對話,講述了警察戒備森嚴,防範的是支持或者反對這六個受審的女守衛的輿論雙方,就充分說明了以上的觀點。然而這裏有一個很淺顯而又深邃的問題,也許很多人在觀看本片時已經發問,或者找到了自己的答案,或者仍然困惑於Hanna的選擇。爲什麼,她在法庭上,不肯低下頭顱,承認自己是一個目不識丁的文盲?這難道,比承認自己是一個殺害了300多名婦女和兒童的兇手,要來得更爲艱難嗎?

我覺得這纔是原著作者所希望讀者們思考的問題。這個問題解釋起來一點也不復雜,就如同今年早些時候德國老太太Angela Merkel呼籲國民要放棄民族仇視和岐視一般,德國人在自己最需要檢討的環節上居然掉了鏈子,這究竟是因爲什麼?

一顆民族高傲的頭顱

德國人在一戰前的識字率就超過了90%,一個如此“高貴”的民族,怎麼可能在連導彈都研製出來的年代裏,還存在着目不識丁的人?這個畸形的社會能容忍這樣的一員嗎?這位曾經進入西門子,轉而進入SS ,戰後在公交公司晉升,一直優秀地工作着的Hanna,到底是爲了什麼才頻繁地更換職業?作者恐怕不僅是要抨擊納粹當局疏忽了千萬個Hanna的小學教育而把心思都用在戰爭機器上那麼簡單吧。

德國人,你們何時才能低下那顆高貴的頭顱?

政治上所要披露的問題,其實已經藉由Michael法學院的同學,在觀摩了第一次審判後宣泄殆盡了。錯的,顯然不是千萬個在集中營裏本分工作的Hanna。她如果良心泯滅,那也是一個時代的泯滅,一個國家的泯滅。沙丘之中,如何開出潔白的蓮花?一個時代的過失,不應該只交由幾個Hanna去抵罪。以五步笑一百萬步,把沒有開啓教堂大門的Hanna換做開啓了整個東亞戰爭的東條英機,恐怕很多人的風度就不會如片尾的女作家那樣儒雅含蓄了。

  朗讀者電影觀後感【2】

看過電影之後,讀了[朗讀者]原著小說(選擇的是姚仲珍的譯本)。Stephen Daldry的這部電影,讓我在目及獄中朗讀的段落時難以抑制落淚。而小說,儘管開讀時並不滿意其譯文,但是第一人稱的角度讓我目睹了人物內心所有的掙扎、羞恥、麻木和愧歉。之前看完電影之後的感嘆與不解,便漸漸轉化爲了難言的沉重。

影片的中後段,的確很難看到本該出現的,Michael對於戰爭的反思、對於父輩的質問、以及對於自己矛盾情感的恥責和迷茫,更沒有提到獄中的Hanna閱讀的關於集中營的書籍。對比電影,小說更像是一個男孩的心靈成長史。而電影的做法在我看來卻是,把這些交織的情感力量灌入了Michael對Hanna的愧歉,因爲他曾經放棄了挽救自己的愛人。就算沒有達到原著的全部意義,它的情感力量依然是飽滿的。

相比Michael少年時期的扮演者David Kross法庭一幕表現出的令人讚賞的震驚與無助,Ralph Fiennes給人印象中規中矩的'表現也許只能無奈。大段的內心獨白實難以演技的才華盡現,小說畢竟不同於電影。

也正因於此,影片的第一部分,少年Michael與Hanna的一場熱戀,給了導演最大的空間來呈現。也難怪其佔據了比書中更大的篇幅。

最初是驚喜於其中的情慾描摹,煽而不過。比如這一段,男孩經歷鴻蒙初闢之後的美妙浮想,鏡頭往復穿梭於餐桌邊家人的面孔和上一刻肉體的歡愉之間,意猶未盡。而在另一場牀戲中,Hanna像一個老師般指導Michael小心翼翼的進退。

於是我們漸漸能夠感覺到,兩人的關係是不平等的,這不僅僅是因爲年齡的原因。Hanna始終稱Michael 爲“小傢伙”,除了憐愛,語氣裏還有一絲輕蔑和嘲弄。也記得她說過這麼一句,“以後要先給我讀,我們才能做愛。”在一次爭吵之後,Hanna拿出一本《戰爭與和平》,毫無表情地示意對方閱讀。難以忘記的自然還有Hanna最後一次爲Michael洗澡的全過程,像是一臺冰冷機器。

因爲電車一事的爭吵過後,Michael回到Hanna面前承擔了錯誤。也許在電影中我們無法體會,但書中有這樣一段內心獨白。少年自問,爭吵中在面前褪去衣衫的女人,是否料到自己會主動回去,是否只爲在這場爭吵中取勝。

集中營的經歷,給了戀情中不斷髮號施令的Hanna以合理的解釋。聯想到法庭上Michael聽說Hanna做看守時期的那些朗讀者而戰慄的一幕,更覺壓抑。

我想肯定Hanna對Michael的愛情,但這一點也許並不重要。重要的是Hanna對於Michael來說不同於一般初戀的刻骨銘心。一方面自然來自身體的慾望,如上所述已經超越了文字的侷限。而另一方面,是Hanna激發了Michael的活力與自信(遇見Hanna之前,Michael患病多時)。這一點在書中以內心獨白的方式多次提到。而在電影中,則通過一組鏡頭連接巧妙呈現。枕邊的Michael面對Hanna的提問,回答說自己什麼都不擅長。下一幕,他在學校的球賽中風光了一把。

關於Hanna不會讀的祕密和內心對於閱讀的渴望,小說中通過數段情節埋下伏筆,在電影中受篇幅所限沒有提到的有兩段。一次是Michael趁父母離家時邀請Hanna去家裏,她流連於書房的模樣再次吸引了Michael。另一次是旅途中,Michael因短暫離開留下一張字條,不識字的Hanna誤解其拋棄自己,勃然大怒。

電影同樣刻畫了小說中並未出現的細節。其中有Hanna對餐廳女侍應一個不知所措的回眸,彷彿擔心對方質疑自己與同行的Michael之間的關係。還有便是Hanna獨坐於教堂,面對唱詩孩子眼含熱淚。微笑着把這一幕看在眼裏的少年,怎會想到女人曾經的罪過,以及兩人未來的重逢。

無論是在與Hanna熱戀中的少年時代,還是瞭解其罪行後的那些年,Michael面對的都是兩個世界的選擇。後者已經不必多言。至於前者,我有感於電影中,Michael在泳池邊望着Sophie離去的背影。也正因此,離開前Hanna在耳邊說的那句“Now you must go back to your friends”,讓人難受。

Hanna彷彿是Michael現實生活之外的另一個世界,在陷入回憶之後更是如此。他難於啓齒,也想找人傾訴。Hanna離開之後,第一個讓他有傾訴慾望的是女孩Sophie,只是少年最終沒有開口。後來,他和不同的女人說起過Hanna,可那彷彿已經是沒有意義的事了。

電影把Michael的傾訴對象集於一人之上,那便是女兒Julia。在小說的最後,Michael揣着捐贈回信來到了Hanna的墓前。而電影則是讓他把Julia帶去墓前,開始向女兒講述自己和Hanna的故事。有人認爲這樣的結局過於冗贅,我倒不覺有何不妥。

再看法庭段落。對於戰爭的拷問,導演將其濃縮爲Michael的法學課上教授和同學的言論,幾度穿插於法庭場景之間。對於小說的原意來說,顯得倉促。放在完全以Michael和Hanna爲情節軸心的故事中來看,又有些畫蛇添足。而那名言辭激進的學生的過分突出,又添了刻意之嫌。似乎如何表現,本該再加斟酌。

相對而言,Michael去往集中營的段落處理得就比較好。他伸手觸摸當年集中營之外的鐵網,走入深黯無底的冰冷地牢,試圖去體會和原諒女人曾經犯下的罪,卻無法橫亙道德與人性的追問。

而小說中Michael去見法官卻吞下了本該爲Hanna進行的申辯,變爲了電影中前往監獄探望卻還是轉意離開,也是一個感染力更甚的改動。

關於宣判後Hanna的那一刻注視,有沒有看到人羣中淚流滿面的Michael,我認爲沒有。(儘管小說中Michael自稱意識到Hanna發現了自己。)

小說中,最後一次離開Hanna之後,Michael去了泳池。在那裏,他相信自己看到了Hanna。“她站在離我二十到三十米遠的地方,穿着一條短褲,一件開襟的襯衫,腰間繫着帶子,正向我這邊張望。”這一次不期而遇,讓Michael猶豫不決,Hanna便不經意間在視野裏消失了。

有什麼原因讓我認爲,Michael在自己的想象中讓Hanna看到自己。當然,推敲這個並沒有太大意義,我也只是試圖猜測一下罷了。

十年。獄中早已老去的女人,在聽到音帶中的男人發出的第一個渾厚音節時,驚慌失措地按下了停止鍵。她開始艱難地認字,寫極短的信給他,在送信臺前滿懷期待地把信封舔上。她開始能夠在簽收單上一筆一劃地寫下自己的名字。

Michael爲獄中的Hanna朗讀的日子,在小說中並沒有從Hanna的角度描述。我認爲電影在這個添補上處理得極好,當然,也要歸功於Kate Winslet的表演。這一段高潮,情緒的渲染和細節的刻畫,讓人難以冷漠面對。也不知是否那時淚流不止的我過於貪戀,又覺得這一段收尾過快,似乎不盡飽滿和完整。

Michael知道Hanna會讀寫以後的心理反應,這一點在小說和電影之間似乎有些差異。

電影中Michael收到第一封信後,我在他臉上讀到的是惶然的恐懼與歉疚。我的想法是,他意識到自己給了獄中的Hanna太多的希望,面對她的感謝,想到自己當時的掉頭離去,覺得內疚。這樣看來他沒有回信便是合理的解釋。而小說中卻寫道:“我讀着她的問候,心裏充滿了歡喜:她會寫字了!她會寫字了!”,然後是:“我從未給漢娜回過信,但是我一直在爲她朗讀。”。

我似乎比較能夠理解電影在這一點上的詮釋。

Hanna的死,我還是沒能完全理解。在電影中看來,她彷彿是因Michael無法理解自己而絕望。抱着對這一點的懷疑看小說,女獄長猜測Hanna無法面對入獄多年後忽然自由的生活。(這豈不是[肖申克的救贖]中那位老者的翻版?)然而面對疑問,Michael沒有給出答案。

我便也下不了結論。卻注意到電影中Hanna踩着書本自縊的又一個細節。

如果要以什麼話來作爲結束,我想[朗讀者]是我目前看過的08年最好的一部電影。

  朗讀者電影觀後感【3】

這部影片,以及原著,假如只是要講述以上這樣一個"富有政治教育意義的革命故事",那麼片名就可以簡化成,Reading,而忽略了愛情這條主線本身。我們在欽佩Kate Winslet醇酒般的演技時,也不要忽略了第一人稱,Michael,the reader。在這個從十六歲的夏天所展開的感人至深的愛情故事發展到最高潮的時候,他夜以繼日地錄製着一卷卷卡帶,當Hanna在獄中打開那第一盒包裹時心中的五味雜陳,這個設計,可謂巧奪天工。這裏省略了多少不必要的語言文字,你只需要看見這些卷卡帶,一切就都盡在不言之中。這纔是伯牙子期的故事,世界上沒有第二個人能明白的Hanna的苦楚。

我知道那份記錄不是你寫的。

我一直深愛着你,從沒有變心。

現在我能做的,也就只有唸書給你聽了。

你最喜歡聽我念書,不是嗎?

我會一直默默地念書給你聽。

然而當男女主人公在監獄裏重逢時,當我落下大顆的眼淚時,Michael將手侷促地回抽,這映襯了他在22年前的那個下雪天,在監獄門口扭轉的身軀。這是多麼無助的一個轉身,在一個雪天,雖然雪並不大,氣氛尷尬;再往前8年,他16歲的那個初春,也是一場小雪,天作之合,被她擁抱在無助的一刻。24歲的Michael,有着一顆和他在46歲時一樣,漸老的心。

他爲什麼不當庭作證?他爲什麼探監途中折返?他爲什麼要把手抽回?他又爲什麼,在對他的摯愛做出以上這一切不可思議的舉動時,更不可思議地,經年累月,一卷接一卷地默默地錄製着讀書的聲音?

這是一份尷尬的愛情,而它終將在一個無奈的寓言裏做終: The Lady with the Dog,契科夫讓對於婚姻不忠的男女主人公墜入了彼此的愛河,卻最終對於兩人的未來一籌莫展。

16歲時的他,可以近乎毫無顧忌地當街擁吻35歲的愛人,回擊店員對於他"母親"的祝福;可以在小教堂裏和她相視着孩子們,露出天使般甜美的笑容,卻不知Hanna淚水的深意;可以放棄美貌的同學和生日宴會去爲她朗讀下一本書。當這顆心看見一個空蕩蕩的房間時,他就開始漸老了。自此之後,他始終沒有釋懷。他所不能釋懷的,是震驚於審判席上的戀人,居然在父輩的戰爭裏(他不去參加父親的葬禮,暗示了他父親在戰時的作爲,以及他對於這一部分的是非曲直的困擾),是這臺機器中的一枚螺絲;更多的,也是,他對於一直以來,她把這一切的祕密掩埋在心底的一種譴責。

然而很多年之後,經歷了婚姻挫折的他,以及那顆漸老的心,始終不能放下的,還是那個在訣別前用肥皂爲自己搓背的Hanna。當鏡頭切換到監獄裏,裸背的Hanna用同樣的手勢給自己搓背時,我的眼淚奪目而出。正是這顆掙扎在漸老中的心,讓審判時絕望與無助的Hanna,在獄中重新燃起了愛與生的希望。在這十數年的獄中生活裏,所能支持她的生命的,唯有愛人的聲音,僅此而已。

Hanna在最後的見面時對Michael說,在審判之前,她從未審視過過去。在22年的囚禁生涯中,她所學會的只有閱讀而已。

這真是一個彌天大謊。她至少,也學會了拼寫(這不是一個笑話)。

如果觀衆們只是認爲,她終於醒悟了讀書識字的必要,以彌補她一生中最大的恥辱,那這充其量也就是一部三流劇本。Hanna所迫不及待地,在她學會認字之後,便是辛苦地一筆一劃,用粗陋的字體,給愛人捎回她的心聲。

她以前總是被動的,緊閉心房。她聆聽他的讀書聲,聆聽他出遊的計劃,聆聽他點的午餐,聆聽他的訴苦和抱怨。她很少用語言去表達她的感情,因爲她做慣了一輩子的聽衆。即使偶爾開口,僅也只擲出You don't matter enough to upset me這樣惡毒的字眼。這是一個時代的罪孽,造就的是隻需要聆聽和順從的機器!

那麼信紙上這幾個蒼白無力,蹩腳醜陋的字母,所連成的恐怕連一年級的學生都能寫得更爲高明的句子,所要發出的訊息,就比千金還重。她曾經無奈地不辭而別; 但現在,她回來了。是他的聲音,徹底打開了她的心扉。

然而,出獄時的Hanna已經66歲。她在獄中度過了生命最後三分之一的時光。這也許是她一生中最美的時光。Michael的猝然抽手,讓她從美妙的回憶中回到無奈的現實。再出去,做一個裁縫,接受社區救濟,去圖書館閱讀,與她都毫無意義。審判之後,對於戰時自己的作爲,她一定是有了不少的悔悟;更多的自我審視,恐怕來自於她對於最後十幾年之內兩人之間愛情的感悟。她也許不能原諒自己在戰時的所作所爲,更多的不能原諒,也許是她在多少個瞬間與這一份可貴愛情的失之交臂。於是她用這些本教會她讀寫的言情小說,做了她黃泉路上的墊腳石。這些字,她曾經鐫寫在信紙上,也永遠銘刻在兩個人的心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