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關於《海上鋼琴師》觀後感模板

關於《海上鋼琴師》觀後感模板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W 次

當品味完一部影視作品後,你有什麼總結呢?需要好好地對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觀後感了。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海上鋼琴師》觀後感模板,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關於《海上鋼琴師》觀後感模板

關於《海上鋼琴師》觀後感模板1

一個人,沒有父母,沒有名字,沒有任何能證明他存在的法律文件。他在嬰兒時期被遺棄在一條叫“維珍尼亞號”的蒸汽船上,然後一生在船上度過,不曾踏上過陸地一步。他的職業是“維珍尼亞號”上的鋼琴師。當“維珍尼亞號”廢棄的時候,好友前來的勸解未能改變他與船共存亡,同船一起在海面上毀滅的決定。記錄了他曾活在這個世界的唯一痕跡,是一張他彈奏的唱片模版。當然,唱片中的琴聲絕大多數人聽不到,即使聽到也不知道琴聲的另一邊是誰。

音樂,是一門國際通用的語言,不用解釋,就能打動人們的心絃。與生俱來的天賦,造就了這位海上鋼琴師。他是一位天才,一位在鋼琴領域才華橫溢的天才。而一場震耳欲聾的爆炸場面,不僅僅讓我們震驚和深感遺憾,也使世界失去了一份奇蹟。天妒英才,用在這位海上鋼琴師的身上,我不知道合適與否?但人們總說上帝是公平的,他拿走你些什麼,總會還給你些什麼,就當關上了一扇門時,他總會爲你打開一扇窗。如此看來,上帝也是方圓有度的。

小學的時候,我們的老師就告訴我們“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加百分之一的天賦。”現在看來,這似乎是一個善意的謊言。偉大的發明家愛迪生曾說過“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但那百分之一的靈感很重要,甚至比那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還要重要。”至今爲止,我們可以十分確定我們都還不是天才!我們沒有如這位海上鋼琴師般的天賦,但很慶幸的是我們有一個健全的身心。“鍵盤有始有終,你確切知道88個鍵就在那兒,錯不了。它並不是無限的,而音樂,纔是無限的。你能在鍵盤上表現的音樂是無限的,我喜歡這樣,我能輕鬆應對!”他喜歡做他能輕鬆應對的事,他覺得陸地上的太多的未知他無法應對,會使他崩潰。他選擇了怯步,停下的踏向陸地的步伐,爲心靈加上了一把枷鎖。回憶一下,愛迪生爲人類開啓電燈時代做了多少次的嘗試!生命因嘗試而勇敢,人生因嘗試而更加富有意義。這位鋼琴師沒有讓音樂離開他的身邊,未能用自己的琴音點亮別人的世界。如果多一點嘗試,多一份勇敢,也許他就會發現一個不一樣的自己,不一樣的世界。

一聲轟響,巨大的火花在海上開放,他帶着他尚未奏完的樂曲飛昇至天堂。故事到此完結了,但我們生活還在繼續。疲憊的奔波於這個紙醉金迷物慾橫流的世界,拷問自己靈魂的深處,我們爲了什麼而活,我們怎麼活,又是什麼支撐着自己,我們是否能像這位鋼琴師做到忠於自己的價值觀,不被利益所左右呢?雖然很遺憾,但不得不說,這是一位值得尊敬得藝術家,他有着真正藝術家所擁有的高貴的自尊。

人生最大的悲劇莫過於堅持了不該堅持的,放棄了不該放棄的。或堅持,或放棄,如當我們取捨有道,則常足!

關於《海上鋼琴師》觀後感模板2

電影《海上鋼琴師》講述的是一個在“維珍利亞”號船上的棄嬰——1900在輪船上成長的故事,他在鋼琴上的天賦和造詣讓我歎爲觀止。然而,才華橫溢的他最終未離開輪船,並選擇與船同歸於盡。這似乎是一個悲劇,常人無法理解,我覺得這與他的身份——棄嬰有很大的關係。父母的拋棄,與母親的分離,對一個孩子來說這是最大的創傷,而鋼琴成了他的過渡客體,充當着母性客體的代理人。我們看到,以後這一生他都與鋼琴相伴。

1900一出生就沒看到媽媽,一出生就沒有愛。他遭受了兩次被拋棄,第一次是他的父母在他一出生就放棄了他,後來雖然有丹尼撫養他,丹尼在他8歲時也死掉了,未成年就遭受如此創傷。丹尼雖然非常愛他,但是丹尼向來傳遞給他的信息就是說船以外的世界有多麼可怕,讓1900不要離開船,1900因爲沒有足夠的安全感,所以始終不敢走下船。在丹尼的葬禮上聽到了音樂,從此音樂成了他可以依戀的客體1900無師自通成了一個鋼琴大師,彈琴,是他生命中唯一可做的事情,然而,1900兩次可以依戀的客體都離他而去,他無法相信這世界還有什麼安全感,無法感受那種愛。1900留在船上,他的生命意義在那裏,他與船構成了緊密的`關係,船是證明他存在的客體,如果他下了船,而船被炸燬,和他有關係的客體也就隨之一起都會消失,那麼他就感覺不到自己存在的價值。

一個完成“自我同一性”的人,對自己有一個清楚的認識,知道自己是我認爲的這個人。但是1900沒有真正出生,因爲一個人的出生包括生理、心理和社會。1900在生理、心理上出生了,也成熟了。但是在社會層面上沒有出生過,他從來沒有走入過真正的社會,不敢走下船,人是社會的,他沒有走進真正的社會過,也無法扮演他的社會角色,所以他走在懸梯的半中就不敢往下走了,他感到了恐懼,他不是一個真正的人,他從來沒有出生過。

影片一開始就有句旁白“他沒有國籍,沒有出世紙,連生日也沒有,可以說還未出世”從心理層面,1900確實還停留在未出世的嬰兒狀態。呆在母親的子宮裏,感覺肯定是最安全舒適的,他也沒覺得有什麼不妥。姑娘離開之後,他改變人生的動力徹底被激活,決定下船。也許對於普通人來說不算什麼,但是對1900,下船是一個重生的過程,1900必須依靠自己的力量完成,他走下舷梯,卻又慢慢地停下來,整個世界在他的眼中變得黑暗,恐懼充滿了內心。最終他選擇與船同歸於盡,這是偶然,但是卻也是命運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