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電影《海上鋼琴師》觀後感

電影《海上鋼琴師》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W 次

爲什麼如此天才會被遺棄在頭等艙?爲什麼一個漂泊慣了的人會害怕面對陸地上的錯綜複雜?爲什麼愛的萌芽都吸引不了他下陸地一次?爲什麼他所依附生存的那條船成了廢船都不願離去?爲什麼當死神來到時他還能如此從容? 下面是電影《海上鋼琴師》觀後感,歡迎參考閱讀!

電影《海上鋼琴師》觀後感

  電影《海上鋼琴師》觀後感1

從故事說起吧。男主角1900(人名)是一個被人遺棄在蒸氣船上的孤兒,被船上一位好心的燒爐工收養,燒爐工在一次意外中死亡,只有幾歲大的1900又再度成爲了孤兒。過人的天賦使他無師自通成了一名鋼琴大師,但宿命也令他天然地對紅塵俗世深懷戒意,他從不敢離船上岸去,只因紐約無際的高樓和川流不息的人羣令他沒有安全感。縱使後來遇上了一位一見鍾情的少女,他思量再三後,還是放棄了上岸尋找初戀情人的衝動。他永遠地留在船上了,直到唯一的好朋友警告他廢船將要被炸燬,他也不願離開,於是從出生開始就沒有離開過維吉尼亞號的1900殉船於海底

看完電影,自然會產生很多的疑惑。爲什麼如此天才會被遺棄在頭等艙?爲什麼一個漂泊慣了的人會害怕面對陸地上的錯綜複雜?爲什麼愛的萌芽都吸引不了他下陸地一次?爲什麼他所依附生存的那條船成了廢船都不願離去?爲什麼當死神來到時他還能如此從容?

我想,遺棄他的人一定不會是個窮人,但她一定是個膽小不敢承擔責任的人,所以1900遺傳了她的這個性格缺憾。一片大海,一艘巨大的郵輪 ,一架鋼琴 ,一個人的人生 ,禁錮的世界 。雖然船外是狂風咆吼,波濤翻騰,雨雪更替,但對於他來說是習以爲常了,所以他害怕陸地的原因並不是這些自然現象。他對陸地的害怕起源應該是來船上的形形式式的人,每一次能承載二千個人,每一次又是不同的人,他的音樂靈感都來自於對這些不同人的釋譯,可見他的觀察力和表現力非常強。他當然能明白這船裏的一切只是一個小小的世界,這裏他都要極盡其能來唯護自已的尊嚴,那場爵士樂的比賽就是最好的例子。他對未來感到恐懼,迷茫,未知,陸地太大,他害怕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他的擔心是有道理的。單純美好的少女讓他的音樂到達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境界,也讓他對陸地產生了無限的遐思,也許陸地上的一切並不是象他想象的那樣恐怖和惡促。他也掙扎過,努力過,但愛帶來的是無窮的痛苦和頹廢,終於他選擇了對音樂的執着,他需要的是一種純粹的音樂,不爲名利,不受控制的自由之音。當一個人有了牽絆,有了責任,有了世俗中的種種繁雜,無序,紛亂,也許他的音樂靈感就會結束了,他是爲音樂而生的,音樂就是他的生命,他突然就想通了,於是重新快樂起來了。可是生活總是不能事事由自已作主,那條他賴以生存的船也結束了它的使命,按常規,他可以換一條船,繼續他的音樂之旅。這個時候我不得不說他缺乏挑戰生活的勇氣,一個跳板幾個臺階的距離,他都跨不過去。但事實上,這樣的人比比皆是,我們自已不是也這樣嗎?習慣了某種生活,形成了某種圈子,雖然渴望看另一種世界,但就是不敢越雷池半步。就象馬哥經常說的:在不自由中尋找自由!呵呵,那只是一種自我解嘲而已。就1900而言,他雖然不能選擇自己的出生,但是他絕對有權力選擇自己的生活道路。也許有人會說他懦弱,但是我認爲不是,1900生命的意義,就在於,在船上沒有世俗的打擾,沒有名利的侵蝕,他所演奏出來的音樂,打動了每一個聽到它的人。當1900與維珍尼亞號一同葬身海底,他傳奇的人生便在人們的心頭劃上了一個永恆的烙印。一艘船,一個棄嬰,一架鋼琴,命運之手將他們永遠的聯結在一起,即使是死亡也無法將他們拆開。我想,這結局,又說明他是勇敢者。在船上出生,在船上死亡 。這艘船 ,就是1900生命的載體, 船毀人亡, 輪迴之所。忽然想起林黛玉的兩句絕命詩:質本潔來還潔去,休將白骨埋污淖。

一個人能從容地面對死亡,一個人能對他衷愛的事不離不棄,一個人能選擇自已要的生活,一個人能留下一段讓人回味的故事,我想,他就不算枉來這世上一走。希望1900在天堂依舊能有一架他能操縱自如的鋼琴,演驛他與衆不同的天堂人生。

  電影《海上鋼琴師》觀後感2

男主人公1900是一個被人遺棄在蒸汽船上的孤兒,被船上好心的燒爐工收養,後來燒爐工因意外死亡。過人的天賦使1900無師自通成了一名鋼琴大師,但他從未離船上岸去過,只因他擔心沒有盡頭的陸地和川流不息的人羣會使他迷失自我。即使是遇見了一位一見鍾情的女孩,即使是他唯一的好朋友馬克斯竭力勸他下船,即使是他所在的這艘船因過度老化即將被炸掉的時候,他也不願下船,只因他對陸地有天然的戒備,1900認爲陸地就如一架沒有盡頭的鋼琴,他在那兒無法奏出自己的音樂,所以到了最後,從出生開始就沒有離開過維吉尼亞號的1900殉船於海底。

以上就是導演用了兩個多小時呈現給我們的《海上鋼琴師》的故事,一個天才在一條船上呆了一生的故事。影片運用了插敘的手法,以音樂爲主線藉助1900的好友馬克斯的回憶再加上部分現實場景,完美地表現了一個在船上堅守了一生的音樂天才的人生歷程,傳達出對孤獨、堅守、天賦、人生的深深思索,給人一種蕩氣迴腸的開闊感與震撼。

有人說1900不下船是因爲天才生而寂寞,有人說1900不下船是缺乏生存技能,有人說1900不下船是他對船有深厚的感情,等等。當我第一次看完這部影片後被其情節深深震撼,大腦一片空白,在我反覆觀看和長時間思考後,我認爲1900不下船更多的是他對屬於自己的那片音樂淨土的堅守,也就是1900的那句“我的音樂只屬於我自己”,而只有在這條有着1900人生記憶的船上他才能找到自己的音樂,所以就有了1900同船一起被炸沉的悲壯場面。

影片中有這樣一段經典鏡頭:1900這位見景就能成曲的音樂天才,曾多次被好友馬克斯勸說離船上岸,利用自己的音樂天賦創造財富,並娶妻生子組建美好的家庭,朋友描繪的美好未來打動了1900,1900終於決定下船,但他剛走到長長的舷梯的一半時,他停住了。他用目光掃視着遠處高聳的大樓和冒着黑煙的煙囪,看着遠處街道上的人與車來來往往,他被沒有盡頭的陸地阻擋住了,繁鬧的陸地無處安放這位天才的音樂聖地,他的音樂只跟着自己,任何名與利都無法取代,所以1900摘下自己的帽子拋了出去,然後堅決地走回了船上。在1900看來,喧鬧的陸地猶如無限大的鍵盤,只有上帝才能奏出音樂,在那裏他無法尋找到自己的音樂,在那裏他的天賦將被塵世中的名利紛爭所包圍,使他的音樂變質,使他的天賦被一點點消磨,最終淪爲一個爲物質生活而奔波的人。而只有在船上他的鍵盤纔會有始有終,所以在船即將被炸掉的時候,面對好友馬克斯的勸說,他堅決地說“我無法捨棄這條船,寧可捨棄自己的生命”。

在現實生活中,很少有人能像1900那樣爲了自己的音樂,對名利毫不在乎甚至是用生命殉葬音樂。現實生活中的我們太過於現實,爲了追名逐利放棄了堅守自己的心靈聖地甚至放棄了自己的靈魂,讓天賦被名利逐漸腐蝕,最終在茫茫人海中迷失自我,庸庸碌碌一生!我國數學家陳景潤淡薄名利潛心鑽研終攀上了數學的高峯,與此相反,古有神童方仲永重財富而廢學業,最終泯然衆人。現實生活中的我們該如何抉擇?《海上鋼琴師》給了我們答案:人生不一定要生活在名利的光環籠罩下,而是要堅守自己的那片心靈淨土,忍受住堅守夢想帶來的孤獨,在人生的那片天空下活出高度,活出亮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