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12篇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12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7W 次

細細品味一部作品以後,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吧,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觀後感吧。那要怎麼寫好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12篇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1

先前,《舌尖上中國2》在央視熱播。其中美味佳餚和濃濃的中國情、中國味道聯繫起來。有時聽着解說員磁性的聲音並欣賞着樸實又絢麗的紀錄片畫面,我被它感動的幾近落淚。

中國的飲食文化也是中國文化及中國民風民俗的一種體現。《舌尖》引發了人們對於中國味道的熱情。我也禁不住想寫點什麼,但是本人也不是什麼大家,故而寫這麼廣大的中國味道,未免力不從心。但是說談談在吃方面上我的味道,還是可以的。

我願意體會山珍海味的滋味,雖然在高速發展的今日,這並非是什麼奢求,但是對於我這樣的平凡百姓來說還不是什麼家常便飯。

小的時候偶爾便會同家裏人蔘加農家的喜宴。那時的喜宴遠不是現在一樣,如今親戚朋友都被拉到了飯店裏。無論是誰家娶親,安排的菜色始終是那一套,雖然比原來是豐富了,而久久品嚐一套菜,未免格式化大家的味蕾了。再早些時候,僅僅我生活的村子裏來說,但逢婚嫁,主人便會請來十里八鄉的名廚共同來完成喜宴。雖然那時候的菜沒有現在如此多的花樣,但是同一食材卻呈現出了不同的風味。

我非常回味小的時候那種濃濃的鄉情菜的味道。大家都坐在在院子裏,熱鬧非常。期間,菜一道接着一道,且不知道下一道是什麼神祕,滿懷期待,滿懷盼望。到如今,已很長時間我再沒有品嚐過那種味道了。可是,畢竟赴宴吃席的機會是少的,多數還是在家裏的。

我看到電視裏的家常便飯是四菜一湯,我羨慕之餘還是覺得如此多也是吃不了的,若是隻做出來也費工夫。平常日子裏,我家裏每頓飯單炒一個菜。父母都外出工作後,家裏便是奶奶主廚,可她是一個最不會做飯的。

但是我還是願意吃奶奶燒的菜。她的爆炒土豆絲,絲條發軟,估計是用火太過;菜色很深,估計是醬油過多;品嚐之下,又有略過的酸味,當然醋是放多了。這一盤酸辣土豆絲,我一口氣利用它消滅了三個饅頭。我的味道大概是與衆不同的。

有時奶奶對燒菜很是厭煩。此時她會以兩種方法來對付。

她會將油、鹽、蔥花、辣椒、花椒等放入碗中,有時也加一些水。將這些放入鍋中,然後將豇豆、土豆或者青椒切好洗淨,也放入鍋中。待到燒火鍋開後,再將她的調料倒入蒸好的菜裏攪拌,這就“燒”成了一道菜。

而第二種方法是異曲同工的。她也是將那些菜弄好放入鍋中,只是這次是伴着一些白麪和水一起入鍋蒸的。她不要她的那種調料了,轉而搗蒜,然後在蒜泥中加入醬油或者醋,再加些水,少許的鹽,於是又成就了一種調料。待到菜蒸好以後,再拌之,於是又一種風味出現了。

這兩種方法在我家使用極廣,其中後者可以蒸較老的豇豆,鮮嫩的榆錢和槐花,出芽展葉不久的紅薯葉子,等等。我對於這些花樣,欣然歡喜,狼吞虎嚥。

如果幾天內吃慣了這些時令下的花樣,我的味道也會不滿。此時奶奶便會棄燒菜去炒饅頭和烙餅。這兩樣可是奶奶比較擅長的。

這炒饅頭極其簡單,蔥花饅頭入鍋,武火快炒,文火收工。奶奶炒的時候會家一些蔬菜,有時直接在饅頭裏打上一個雞蛋。奶奶此時用火用鹽恰到好處,出鍋後,噴香無比。

談到烙餅,這是奶奶最拿手的。加水和麪,蔥花入面,連續摔打,慢擀成餅,層油貼鍋,餅張入鍋,先文後武,適時翻面灑油。待到餅呈現金黃時,馬上出鍋。奶奶如此烙的餅說起來簡單,可是唯有她親手烙的餅纔有那種面香有嚼勁的味道。此地沒有出煎餅的風俗,而在餅上抹上風味醬,再捲進普通的大蔥,我感覺,較之於煎餅卷大蔥不在話下。

我將這兩樣麪食奉若珍寶,每次回家這是必點的兩樣。

奶奶做的食物已經伴隨我十幾年了,就如《舌尖2》中所說,每個人的味道就如同一個定位器,無論身處何方,它總在指引着你家的方向。

所以,我的味道其實就是家的味道,其實就是家對我濃濃的愛。再如《舌尖2》中所說,“廣廈千間,夜眠僅需六尺;家財萬貫,一日不過三餐”,家裏的味道是屬於我自己的口味,我愛家裏一日三餐的人情味,我愛我的家,我愛我的奶奶。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2

這是劇變的中國,人和食物比任何時候都走得更快。無論他們的腳步怎樣匆忙,不管聚散和悲歡來得多麼不由自主,總有一種味道以其特有的方式,每天三次在舌尖上提醒着我們:認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日的來處。”

舌尖上的中國第一季我是一點都沒看過的,但是老是聽見周圍人的誇獎和讚美,所以我就想看看這到底是怎樣一部紀錄片,是不是像大家說的那樣精彩。帶着這樣的好奇心我昨晚21:00在中央一套看了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的第一集《腳步》。

看完之後內心真的是蠻感動的,是因爲美食的美好,更是因爲中華民族的傳統風情。片子雖然是記錄美食的,但是中間穿插的人文情懷,我覺得特別好!美食和人文搭配的渾然天成,更有人情味、更真實,既能突出勞動人民樸實和可愛,還能彰顯勞動最基層人民存在的一些社會現實。如果只是一味描述美食的食材、加工過程和最後的成品,單調又失情感,倒成了一部空洞的純粹美食記錄片了。

一、中國傳統的美食真是一絕 讓人垂涎三尺的美食(這裏不得不讚美一下攝影師的水平,拍得真的特別好)都是來自最平凡的鄉野民間,並沒有來自城市裏高檔的大餐廳裏。無論是天麻的藏族小夥白馬家制作的蜂蜜粥(具體名字記不清了)、四川養蜂夫婦老譚家的豆花、陝西寬寬的勁道的褲帶面、苗家的雷山魚醬 、山東的大蔥捲餅、還是福建泉州蘿蔔飯都是來自最平實的鄉間勞動人民之手,感嘆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勤勞, 把中國的傳統美食沿襲的這麼美好!

二、中國傳統的優良作風得以繼承

相比於美食,《腳步》中的各個人物的故事更讓人感動,親人間的溫情是最難以言表的,也是最難能可貴的。天麻的藏族小夥白馬爲了弟弟上大學給弟弟湊學費,替父母減輕負擔,上山挖靈芝。爲了慶祝弟弟即將上大學,白馬送給了弟弟一份特別的禮物——天然的

蜂蜜。然而這美味營養的蜂蜜竟然在一顆幾十米高的大樹上(這相當於十多層樓房的高度),白馬就是靠着樹藤的纏繞和用斧子在樹上刨下的路,一步一步爬上去的,大概用了四個小時纔到達樹冠。爲了取得蜂蜜,白馬擺脫樹藤,在樹冠上慢步行走,點燃燻草(爲了防止馬蜂蜇咬),最後到達了蜂窩,取得了蜂蜜。看到白馬去蜂蜜爬那麼高的大樹,我真的挺害怕的,太危險了。但是哥哥爲了送弟弟這份特殊的禮物,寧願冒險前往,親情的力量就是這麼強大。四川養蜂老譚夫婦爲了養家餬口,一年11個月在外四處漂泊養蜂,這一養就是二十多年,父母的漂泊才換來了兩個孩子在家的穩定生活。夫妻間的相互包容、忍讓和愛,讓老譚夫婦覺得哪裏都可以是家。有付出纔有收穫,想得到美味的蜂蜜、想讓兒女過上安穩的生活,就得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去辛勤勞作,說明了可愛的勞動

人民一直在繼承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艱苦奮鬥和腳踏實地的作風。

三、彰顯存在的社會問題 片中也反應了一些社會問題:在廣東打工李建英的父母半年來只能在收割玉米的時才能回家小住半個月,在這半個月裏,在收割玉米的同時,一家人全體出動製作雷山魚醬,在即將離別時,一家人圍在一起吃了一頓用魚醬入菜的團圓飯,獨自留守家中的女兒李建英卻黯然落淚,因爲她沒辦法不讓父母離開,臨走前,她和哥哥爲父母裝了一罈魚醬。候鳥打工族,是近年來中國人的鉅變,這樣的鉅變產生了更多的留守兒童(中國留守兒童的總數竟然和英國的總人數是一樣的),他們缺少父母的關愛,很有可能出現心理等問題,有什麼辦法能解決留守兒童的問題,值得我們思考。行走在秦嶺北麓平原的職業麥客一天只能割一畝多的麥子,最多掙200元錢。然而機械割麥機割一畝地麥子時間很短,而且才100多元。長此以往,中國傳統沿襲下來的麥客就會慢慢消失。我覺得機械效率雖高,但是可能遠不如人們在麥田地邊割麥便聊天更有人情味。而且,這些“被淘汰”的麥客也失去了季節性的“工作”,沒有了收入,只能靠其他的打工方式賺錢。 社會的進步可能會使一些傳統消失,但是真的不希望幾十年之後再也看不到中國的傳統風土人情了。 希望這些美好的傳統能一直傳承下去併發揚光大,就像我生生不息的中華民族一樣!

中國人“無論腳步怎樣匆忙,不管聚散和悲歡來得多麼不由自主,總有一種味道以其特有的方式,每天三次在舌尖上提醒着我們:認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日的來處。”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3

央視推出的這一個系列的關於中華民族美食介紹的紀錄片,這個系列的紀錄片引起了了社會上及其強烈的反響。

之於這個紀錄片,我們都知道它並不是在最黃金的時間最大的平臺播出的,然而引起的反響卻是其他的紀錄片不可比的,很明顯真正的藝術首先是要感動自己才能感動別人,紀錄片以吃爲主,卻給我們另外不同的體會。

首先關於吃的歷史,片中不但介紹了美食的製作過程更是介紹了它的由來,不誇張的講及其的提高了民族自豪感,一個民族的歷史不單單是指她的歷史事件,更多的是文化,而我們不能否定的是美食一樣是一種文化,它有力的彰顯了一個民族的悠久的文明。也不單單是給予我們一個關於吃的方法和認識,更是在現今社會的高速發展下的快餐文化以及有毒食物的現狀下,給了現代人響亮的一記耳光,不少人在欣賞美食的同時會反省到自己,一部紀錄片的昇華點能做到如此,不怪他有如此的受衆。

其次,紀錄片沒有高投入,沒有高科技,沒有大場面,有的只是最樸素的場景,最真實的現場,拋去奢華,一份真實的畫面,猶如把我們送到那個曾今都是美好的年代。無疑在這樣一個快速的時代,給予人安靜平和的東西,往往會讓人們樂於接受和喜歡。我想這也是人們必要反思的一點吧。

最後,一個好的紀錄片一定的離不開一個好的導演組。導演陳曉卿這句話令人印象深刻。真誠是藝術的第一要義,感動自己才能感動別人,自己相信才能說服別人,這是該片走紅的“祕訣”,也是每個文化創作者應該深思的問題。記得,舌尖上的中國剛開始播出的時候我是一點沒看的,直到聽說了這個紀錄片,看了第一集就忍不住把他看完了。我個人是不怎麼喜歡美食的,然而一個令人耳目一新的紀錄片,往往能抓住你心中所期待的東西。當然這也和自己本身的想法和如今爛片氾濫不無關係。可是舌尖上的中國所給人帶來的震撼是不可忽略的,即使在所有我認爲的有意義的紀錄片中,它也一定佔有一席之地。不怪我對它的評價如此之高,能把一個人們不騙不太感興趣的話題,拍出不一樣的內容,不但需要機遇,技巧,感情,更需要的是勇氣。而紀錄片的導演組,顯然具有這些能力和足夠的感情以及勇氣。作爲觀衆我是幸福的,我相信他們也會因爲這個紀錄片的受衆之多,評價之高而感到激動和欣慰。

我想當觀衆看到片中介紹自己的家鄉菜的時候,那一份自豪還有另一份的鄉愁恐怕纔是更能抓住的情感,用一道菜承載着每個人的情感,是一件多麼難做到的事情啊。鄉愁自古都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一種種族情緒,所謂重土難離,多少文學作品傳達的那種情緒,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人,特別是在這個高速的大背景下,多少人背井離鄉,而此時有那麼一檔紀錄片播放着故鄉熟悉的氣息,是多麼令人想念啊,看着圖片,我們就可以體會到曾經的味道,種種的感情夾雜在一起,感動難免,而其他的呢?

然而不會一切都是美好的,我們也看到很多美食的製作過程是有着很多辛苦的人們付出了太多的汗水,他們或許都吃不到出自自己手中的菜餚,他們也在爲生活掙扎着。也有些被禁了的美食,是建立在肆虐自然和殺掠動物之上的,當然影片中並沒有拍出這些食物,但是我想每個人應該都能感覺到。因此我們在享受影片給我們帶來的豐富情緒之外,也應該考慮到不一樣的東西。正所謂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

聽說舌尖上的中國,應經有了第二季,實在說我是不願意看的,怕第二季會使第一季的成就變低,對於我來說,舌尖上的中國只有一季。同樣的東西,並不是能有同樣的收穫,即使是同一個主題,同一個導演組,同樣的觀衆。

無論如何,這樣的一個紀錄片在突出主題的同時,帶給人思念,給予人一種自豪,傳承一種文化,使人反思。像一首詩,像一首歌。我們不難從中感受到它傳遞的東西。

其實,《舌尖上的中國》挑動的何止是舌尖,更是中國人內心深處那一根心絃。在快節奏、高速度的現代都市生活中,這根充滿着情感的心絃已然佈滿灰塵,而社會和心理也被外來的壓力不斷地擠壓變形。但是,《舌尖上的中國》所傳遞的溫情、平和、從容,悄然撥動了這根幾乎被遺忘的心絃,那從心底涌起的,洶涌澎湃的感情,將美好於記憶和夢想中迸發出來。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4

最是那一口吃食,流轉縈繞,生生不息。最是那一舌觸蕾,包裹吸吮,孜孜不倦。最是那一喉味道,葉落歸根,癡癡不悔。

千呼萬喚使出來的《舌尖兒2》終於在20xx年4月18日晚9點,羞答答的掀開了蓋頭。

老話說,民以食爲天,人類生存的基礎是各類食物的能量、營養補給。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不單體現了人們飲食習慣的巨大差異,也道出了食材分佈各從其屬的特點。比如,你想吃哈密瓜,一定會聯想到新疆,想吃牛羊肉,蒙藏地區是不二之選,想吃熱帶水果,那三亞又是你忽略不了的座標。尋常人家也有傳世美食,帝王將相也有難捨美味。吃,從來就是件離不了人的事兒,《舌尖兒上的中國》把吃這件事兒,放在了電視的案板上,只待品賞。

依舊是水墨古韻風的開卷,隨着卷軸推展開第一集的主題,腳步。片中串聯了原始森林野蜂蜜、陝西小麥、浙江海鮮、江西野生小花菇、東海望潮和跳跳魚、山東大煎餅、雲貴高原苗族的雷山魚醬,福建泉州蘿蔔飯這些食物,由食材和食物牽扯出一撥人,這撥跟隨食材而顛沛流轉的人身上,揹負了各式酸甜苦辣的故事。忘不了《舌尖兒1》通過對食材尋找、加工、食用的挖掘紀錄,呈現出來的那份對自然饋贈的深深感恩和感動,它讓這份情感在心內積蓄了足足一年。第一季舌尖兒留給我一個感悟,即:若在某種食材的前面,加上一個地名作爲形容詞來修飾的話,應算是人們對其莫大的敬重,也是其莫大的光環榮耀,且這份榮耀無關權錢地位,僅是感人至深的情懷。

全球一體化發展的劇變中,中國城市化進程也不甘寂寞的飛速前進着,人,作爲最微小的推動力單位,無法逆流而行,回身看看留守在身後故土的孩子和老人,他們思念外出務工的爸媽或兒女,卻又無力挽留。

《腳步》一集中,鏡頭用食物作彈跳點,勾畫出食物與人的牽絆,味道與思緒的關聯。

這節關於食物和人的故事中,麥客和苗族小姑娘的經歷最令我動容。麥客,作爲中國古老的職業,在機械化和效率競爭的當代社會,被收割機隆隆前進的滾輪猛烈的衝擊着,也隨着那輪轍,走近一撥撥即將被收割殆盡的命運。常想爲何總說現在人情冷漠,從前是人與人,人與土地的溝通,這過程中或多或少都帶着一定情愫在內,機械化廣泛推進的普及的今天,人們越多的面對機器,就愈發的冰冷無情。可是工業革命和科技進步,是歷史前行必然的結果,我們在這過程裏得到了一些,也終會失一些。具備人文情懷的手藝、職業、古蹟越往後走,就越適合被陳列近博物館,放進玻璃櫥中供腳步匆匆來不及停歇的人們,偶爾駐足懷念感慨一翻。

城市化進程披星戴月如火如荼,越來越多的農村勞動力涌進城市,他們也許並不奢望能夠在城市中擁有什麼,他們可能僅僅是祈願通過自己的雙手,帶給家裏的孩子和老人一份穩定的生活。用自身的舟車勞頓和顛沛流離,換來身後家族城堡的牢固。不走,就只能望着一畝三分地嘆息勞力換不來對等的報酬,看着自家孩子重蹈祖祖輩輩走不出大山的覆轍;當面對兒女迎接自己回家時的眉飛色舞和送別自己時的空聊落寞對比,加之手捧兒女爲自己準備的一小壇魚醬,淚,陡然酸楚流進心室。如果親耳見到女兒抽泣着說:“爸爸媽媽他們回來我很開心,但是我知道他們又要走。我沒有辦法讓他們留下來。”會不會肝腸都碎落一地?無從拾起。

作爲一名拋棄電視至少有八百年的觀衆,居然頗具儀式感的在還有三分鐘開播的時候,屏住呼吸,目 不斜視的守在被打入冷宮良久的電視前。因爲深知,美食不僅是口腹之慾,更是一場讓人百感交集的普渡。

某種程度上,小時候吃過的味道,會是一個人一生都割捨不掉的故鄉記憶的一部分。不論你身在何方,小時候你最喜歡的那個味道由口入胃,便好像自己也跟着這味道回到了家裏。在路途上不停歇流轉的食材,在非本鄉人來看,只不過是一道嚐鮮的菜餚,但對於身在他鄉的遊子來說,輾轉得來的家鄉食材,意味着思鄉之情的安慰和故土親眷的接連。

食物之味的牽引,拴着我們每個人異鄉客的胃,掌控我們每個漂泊者的腦,在味蕾與家鄉的味道相遇那一刻,胃得到寬恕,腦得到重啓,安慰和思念盪漾開。感動和懷戀交織盤亙,千里之外的至親曾留給你的飯食味道,就這麼輕易,成了餌,掛上了鉤。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5

彷彿一夜之間,一部叫《舌尖上的中國》的紀錄片轟動了。

本來,近幾年的經驗使我對中國的影視行業中陡然而火的玩意兒都持續一種謹慎的敬鬼神而遠之的態度,可鑑於這次的導演是央視著名紀錄片導演、吃貨、有色人種、網絡名人陳曉卿老師,倒使我實在鬧不清楚這部片子的紅火究竟包內含多少誠意,又有多少營銷的成分在內,於是毅然決定,還是先看一看再說。

平心而論,片子拍得並不沉悶,甚至用“引人入勝”的考語來形容也不算謬讚,但幾集看過,隱約總覺得什麼地方差着點兒意思。於是扭頭問一同觀看的妻,有什麼想法。她倒是毫不猶豫的說了句:主題很散......是嘛,主題很散。一共七集,雖然每一集都有各自的主題,但有很多資料總覺得似乎是強扭到一齊,關係並非那麼緊密和理所當然,而有些資料又是重疊的,重複的,有些東西明明就是累贅,看着冗長又剩餘,這些東西,給熟悉中國的我們看起來,似乎理解起來毫不費力,因爲講述的都是自己身邊發生的故事,有很多時候,還會因爲各種鄉愁引爆淚腺,但給其他文化背景的人看,恐怕就未必能到達同樣的效果。常年在國外,我們也都喜歡看各種紀錄片節目,所以看到類似的節目,總是免不了會設想一下,假如同樣的題目,discovery會怎樣拍,BBC會怎樣拍......比較之下,其間確實還是有高下的分別,不論是地理類,人文類還是歷史類節目,哪怕分支劇情再複雜,並行線索再繁瑣,BBC的紀錄片總是會給人一個很清晰的線索,相較之下,《舌尖》就好比我們小學時候應付差事的作文,各種含混不清,各種眉毛鬍子一把,各種泥沙俱下,各種一鍋亂燉,但是不要緊,最後總會喊出一個時代的最強音用來總結了賬,統一主題。

全集看下來,還讓我發現,拋開那些令人感動的選題優點之外,這部片子的的確確是央視嫡傳,有着最純正的新中國紀錄片科班印記,又帶着明顯的舊中國血統淵源。確切的說,就是高高在上,假裝親民;宏大敘事,空洞造作;裝神弄鬼,語焉不詳。片子彷彿是切入了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但其實卻又是遊離的,其遊離的神色,恰與魯迅在一開始調侃的“船上文豪”感慨農家之樂時的姿態相似彷彿;而解說詞中,類似“這不僅僅是一種因地制宜的變通,更是順應自然的中國式生存之道。”這類莫名其妙的屁話更是俯拾皆是;至於裝神弄鬼,你只需要看一看這部片子裏,“神奇”“神祕”這類用詞究竟出現過多少次,心裏也就會有數了。在第三集“轉化的靈感”中,按說發酵過程的生化原理本該是這部紀錄片的一個重頭戲,但在這部分當中,科學的理性成分被“中國人最早利用發酵菌”“發酵菌歡樂的歌聲”“中國人能從黃酒中品出剛柔兩重境界”這類煽情、似是而非、感性瀰漫、民粹主義的解說詞徹底湮滅了,從而使一部本能夠很精彩很理性很純粹的紀錄片,變成了一部夾帶超多民族強心劑和興奮*成分的宣傳片。尤其令我難以承受的,是幾乎每一部片子中出現的那些刻苦勞動的普通人,應導演的要求,手捧自己作品流露的一張張笑臉,那些笑臉

是滿含誠意的,是發自內心的,但在片子中流露出的題外之意卻讓我不忍卒讀......

在看片過程中,另有一個令我很不解的事是,很多周圍的人,看過之後的反應是很餓,似乎只有我感觸的是中國民生的多艱。在片中,除了第二集末尾出現的央視員工一家,似乎每個人的生活都不是那麼容易,離鄉背井,承受着極繁重枯燥的勞動,45歲仍要重裝潛水,對他們而言,最大的幸福就是忙碌一年之後的全家團聚,而收入比較與他們所做的付出,是那麼微不足道。比較BBC所做的一些人文類節目中,那些保留傳統技藝的西方古老手工業者的生活狀態,他們當中的很多人,只能說是在生存的邊緣掙扎,由他們手裏生髮出來的財富,絕大部分被流通環節攫取,極端的狀況下,他們當中的一些人,甚至無緣享用從自己手中流出後,被擡到了天價的那些美食。而他們對着電視所說的套話,竟是對這種狀況感到很“自豪”,我不相信!以我的理解,每一個正常的人,應對這種狀況很難感到自豪,但他們的那些話說出來,聽上去卻是那麼的誠懇,我想,正如這部片子的整個基調一樣,這真是一種有央視特色的誠意。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6

大學裏將舌尖上的中國第一季看完了,到現在爲止,許多的細節已經有些模糊,很感謝有這樣的一本可以珍藏美味的書籍。

相比記錄片的活色生香,央視敢於出書還是勇氣可嘉。在拿到這本書之前,我一直在想,它會說些什麼,怎麼把紀錄片裏的精華都搬到紙質的書籍上來。如果內容僅僅只是搬至紀錄片,那這樣的一本書又沒有買的必要了,我們就看紀錄片就好了。

好在,一打開這本書就能明顯的感覺到出版者的用心良苦,首先在書的封面上一個小小的驚喜,我以爲是個腰封,就想把它給弄下來,打開才發現,另有玄機,對我這種吃貨而言,封面的背面上的菜譜簡直就是太貼心了,我看到的第一反應就是:我要把這些美食都吃到嘴裏。

接着是書的內容,雖然紀錄片確實是能夠活色生香,但是書裏蘊藏的有關美味的豐富知識,卻也毫不遜色。同時我們享受的美味,也表示着我們人生的'繽紛色彩,許多的文人名士在吃這一日常生活中花下的力氣也讓人歎爲觀止,他們中有些人吃遍美味不算,還要用筆桿子寫下美味的文字,以供各路吃貨享用。能吃到嘴裏固然是好,吃不到嘴裏,卻被文字勾引到神魂顛倒,性子急的恨不得買張機票直奔目的地,或者等待機緣再大快朵頤。

相比記錄片的的節奏,我認爲看書更能帶給我深刻體會,同時也更加方便我去做總結。一本書看下來,對於中國美食就有了一個初步的瞭解,總結下來就是美食即人生,我發現也是珍貴的食物,烹調的手法也就越是簡單,這樣才能保持食物本身的鮮美。我們現在不也提倡做減法嗎?越簡單越有味,從平凡的生活裏找到人生的真諦,從簡單的食材烹調中體驗生活哲學:至繁歸簡。

越是受到大衆喜歡的食物它的包容性也就越強,不同地域,不同人羣做的來的美味也大有不同,這點倒是和西餐有着很大的差別。因爲在我的眼裏西餐的味道都差不太多,而中餐,即使是同樣一道菜色,也可能會由於食材處理的不同,烹調時間的長短導致最後味道不一。祖國那麼遼闊,要是所有人都吃同樣的東西,同樣的味道想想也就覺得恐怖。所以食物就必須具有包容性,容的下56個民族的不同,容的下農村城市的不同,容的下貧富差距的不同。

除了各類名家之作外,書內也有許多關於美食的雜談,比如餃子,饅頭在南北民間的各種稱呼及講究,看過紀錄片的朋友應該再好好觀摩一下這本書,因爲它延伸了許多的美食知識,讓你對於祖國的各類食材從古至今的歷史都能有一個全面的瞭解。沒有看過記錄片的,更應該仔細閱讀這本書籍,提升下對於美食的認知,同時也深入的瞭解下再九百六十萬平方的遼闊大地上,有關祖國的味道。同時城市裏的孩子們也可以漲漲見識,各類食材都是怎麼被採集,被種植,被運輸,被烹調,最後成爲我們常見的模樣。

美食之所以被我理解成人生的一部分,除了從食物本身吸取到的一些簡樸哲理之外,更多的是美食帶給我們的美好記憶,這也是這部記錄片和這本書成功的祕訣,將美食與人文情感相結合,擊中人心裏的情感,建立與觀衆的感情樞紐。無論生活多麼不易,我們總是記得家鄉的味道和爸媽的味道,一個味道一旦和記憶裏的某個特殊時刻相結合,那麼美食就不僅僅只是美食了,它成爲心靈裏最珍貴的禮物,一輩子都難以忘懷。成長是一件美妙又痛苦的事情,當時光走過,只有味道永恆,你記憶深處最美好的滋味絕不會是哪家飯店,哪個酒店裏的味道,一定是爸爸媽媽長輩給你特意做的某道菜,每個年紀都有不同的味覺感官,小時候可能會比較喜歡油炸的滋味,年輕的時候可能偏愛麻辣重口味,半百之後可能又偏愛清淡。不管怎麼樣,我們都會牢記心中的家常美味。

個人覺得這本書總體質量非常高,美中不足的一點是圖片的質量還可以再高些,這樣子對於吃貨來說說不定真的會口水直流哦~那個啥,吃貨必備,有機會去環遊中國的話,一定要帶上它,按圖索驥,總能把各路美食吃進肚子裏。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7

彷彿一夜之間,一部叫《舌尖上的中國》的紀錄片轟動了。

本來,近幾年的經驗使我對中國的影視行業中陡然而火的玩意兒都持續一種謹慎的敬鬼神而遠之的態度,可鑑於這次的導演是央視著名紀錄片導演、吃貨、有色人種、網絡名人陳曉卿老師,倒使我實在鬧不清楚這部片子的紅火究竟包內含多少誠意,又有多少營銷的成分在內,於是毅然決定,還是先看一看再說。

平心而論,片子拍得並不沉悶,甚至用“引人入勝”的考語來形容也不算謬讚,但幾集看過,隱約總覺得什麼地方差着點兒意思。於是扭頭問一同觀看的妻,有什麼想法。她倒是毫不猶豫的說了句:主題很散。是嘛,主題很散。一共七集,雖然每一集都有各自的主題,但有很多資料總覺得似乎是強扭到一齊,關係並非那麼緊密和理所當然,而有些資料又是重疊的,重複的,有些東西明明就是累贅,看着冗長又剩餘,這些東西,給熟悉中國的我們看起來,似乎理解起來毫不費力,因爲講述的都是自己身邊發生的故事,有很多時候,還會因爲各種鄉愁引爆淚腺,但給其他文化背景的人看,恐怕就未必能到達同樣的效果。常年在國外,我們也都喜歡看各種紀錄片節目,所以看到類似的節目,總是免不了會設想一下,假如同樣的題目,discovery會怎樣拍,BBC會怎樣拍。比較之下,其間確實還是有高下的分別,不論是地理類,人文類還是歷史類節目,哪怕分支劇情再複雜,並行線索再繁瑣,BBC的紀錄片總是會給人一個很清晰的線索,相較之下,《舌尖》就好比我們小學時候應付差事的作文,各種含混不清,各種眉毛鬍子一把,各種泥沙俱下,各種一鍋亂燉,但是不要緊,最後總會喊出一個時代的最強音用來總結了賬,統一主題。

全集看下來,還讓我發現,拋開那些令人感動的選題優點之外,這部片子的的確確是央視嫡傳,有着最純正的新中國紀錄片科班印記,又帶着明顯的舊中國血統淵源。確切的說,就是高高在上,假裝親民;宏大敘事,空洞造作;裝神弄鬼,語焉不詳。片子彷彿是切入了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但其實卻又是遊離的,其遊離的神色,恰與魯迅在一開始調侃的“船上文豪”感慨農家之樂時的姿態相似彷彿;而解說詞中,類似“這不僅僅是一種因地制宜的變通,更是順應自然的中國式生存之道。”這類莫名其妙的屁話更是俯拾皆是;至於裝神弄鬼,你只需要看一看這部片子裏,“神奇”“神祕”這類用詞究竟出現過多少次,心裏也就會有數了。在第三集“轉化的靈感”中,按說發酵過程的生化原理本該是這部紀錄片的一個重頭戲,但在這部分當中,科學的理性成分被“中國人最早利用發酵菌”“發酵菌歡樂的歌聲”“中國人能從黃酒中品出剛柔兩重境界”這類煽情、似是而非、感性瀰漫、民粹主義的解說詞徹底湮滅了,從而使一部本能夠很精彩很理性很純粹的紀錄片,變成了一部夾帶超多民族強心劑和興奮成分的宣傳片。尤其令我難以承受的,是幾乎每一部片子中出現的那些刻苦勞動的普通人,應導演的要求,手捧自己作品流露的一張張笑臉,那些笑臉是滿含誠意的,是發自內心的,但在片子中流露出的題外之意卻讓我不忍卒讀......

在看片過程中,另有一個令我很不解的事是,很多周圍的人,看過之後的反應是很餓,似乎只有我感觸的是中國民生的多艱。在片中,除了第二集末尾出現的央視員工一家,似乎每個人的生活都不是那麼容易,離鄉背井,承受着極繁重枯燥的勞動,45歲仍要重裝潛水,對他們而言,最大的幸福就是忙碌一年之後的全家團聚,而收入比較與他們所做的付出,是那麼微不足道。比較BBC所做的一些人文類節目中,那些保留傳統技藝的西方古老手工業者的生活狀態,他們當中的很多人,只能說是在生存的邊緣掙扎,由他們手裏生髮出來的財富,絕大部分被流通環節攫取,極端的狀況下,他們當中的一些人,甚至無緣享用從自己手中流出後,被擡到了天價的那些美食。而他們對着電視所說的套話,竟是對這種狀況感到很“自豪”,我不相信!以我的理解,每一個正常的人,應對這種狀況很難感到自豪,但他們的那些話說出來,聽上去卻是那麼的誠懇,我想,正如這部片子的整個基調一樣,這真是一種有央視特色的誠意。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8

彷彿一夜之間,一部叫(舌尖上的中國)的紀錄片轟動了。

本來,近幾年的經驗使我對中國的影視行業中陡然而火的玩意兒都保持一種謹慎的敬鬼神而遠之的態度,可鑑於這次的導演是央視著名紀錄片導演、吃貨、有色人種、網絡名人陳曉卿老師,倒使我實在鬧不清楚這部片子的紅火究竟包含有多少誠意,又有多少營銷的成分在內,於是毅然決定,還是先看一看再說。

平心而論,片子拍得並不沉悶,甚至用“引人入勝”的考語來形容也不算謬讚,但幾集看過,隱約總覺得什麼地方差着點兒意思。於是扭頭問一同觀看的妻,有什麼想法。她倒是毫不猶豫的說了句:主題很散。是嘛,主題很散。一共七集,雖然每一集都有各自的主題,但有很多內容總覺得似乎是強扭到一起,關係並非那麼緊密和理所當然,而有些內容又是重疊的,重複的,有些東西明明就是累贅,看着冗長又多餘,這些東西,給熟悉中國的我們看起來,似乎理解起來毫不費力,因爲講述的都是自己身邊發生的故事,有很多時候,還會因爲各種鄉愁引爆淚腺,但給其他文化背景的人看,恐怕就未必能達到同樣的效果。常年在國外,我們也都喜歡看各種紀錄片節目,所以看到類似的節目,總是免不了會設想一下,假如同樣的題目,discovery會怎麼拍,bbc會怎麼拍。對比之下,其間確實還是有高下的分別,不論是地理類,人文類還是歷史類節目,哪怕分支劇情再複雜,並行線索再繁瑣,bbc的紀錄片總是會給人一個很清晰的線索,相較之下,(舌尖)就好比我們小學時候應付差事的作文,各種含混不清,各種眉毛鬍子一把,各種泥沙俱下,各種一鍋亂燉,但是不要緊,最後總會喊出一個時代的最強音用來總結了賬,統一主題。

幾集看下來,還讓我發現,拋開那些令人感動的選題優點之外,這部片子的的確確是央視嫡傳,有着最純正的新中國紀錄片科班印記,又帶着明顯的舊中國血統淵源。確切的說,就是高高在上,假裝親民;宏大敘事,空洞造作;裝神弄鬼,語焉不詳。片子彷彿是切入了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但其實卻又是遊離的,其遊離的神色,恰與魯迅在(風波)一開始調侃的“船上文豪”感慨農家之樂時的姿態相似彷彿;而解說詞中,類似“這不僅是一種因地制宜的變通,更是順應自然的中國式生存之道。”這類莫名其妙的屁話更是俯拾皆是;至於裝神弄鬼,你只需要看一看這部片子裏,“神奇”“神祕”這類用詞究竟出現過多少次,心裏也就會有數了。在第三集“轉化的靈感”中,按說發酵過程的生化原理本該是這部紀錄片的一個重頭戲,但在這部分當中,科學的理性成分被“中國人最早利用發酵菌”“發酵菌歡樂的歌聲”“中國人能從黃酒中品出剛柔兩重境界”這類煽情、似是而非、感性瀰漫、民義的解說詞徹底湮滅了,從而使一部本可以很精彩很理性很純粹的紀錄片,變成了一部夾帶大量民族強心劑成分的宣傳片。尤其令我難以承受的,是幾乎每一部片子中出現的那些刻苦勞動的普通人,應導演的要求,手捧自己作品流露的一張張笑臉,那些笑臉是滿含誠意的,是發自內心的,但在片子中流露出的題外之意卻讓我不忍卒讀。

在看片過程中,另有一個令我很不解的事是,很多周圍的人,看過之後的反應是很餓,似乎只有我感觸的是中國@%¥@#%@民生的多艱。在片中,除了第二集末尾出現的央視員工一家,似乎每個人的生活都不是那麼容易,離鄉背井,承受着極繁重枯燥的勞動,45歲仍要重裝潛水,對他們而言,最大的幸福就是忙碌一年之後的全家團聚,而收入對比與他們所做的付出,是那麼微不足道。對比bbc所做的一些人文類節目中,那些保留傳統技藝的西方古老手工業者的生活狀態,他們當中的很多人,只能說是在生存的邊緣掙扎,由他們手裏生髮出來的財富,絕大部分被流通環節攫取,極端的情況下,他們當中的一些人,甚至無緣享用從自己手中流出後,被擡到了天價的那些美食。而他們對着電視所說的套話,竟是對這種狀況感到很“自豪”,我不相信!以我的理解,每一個正常的人,面對這種狀況很難感到自豪,但他們的那些話說出來,聽上去卻是那麼的誠懇,我想,正如這部片子的整個基調一樣,這真是一種有央視特色的誠意。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9

“民以食爲天”,飲食也成爲一道獨特的文化風景。中國幅員遼闊,是一個多民族國家,由於地域和文化之間的差異,各地各民族的美食文化也各不相同。美食文化是人們幾千年來養成的飲食習慣,不像其它特色文化那樣容易消失,只要這一地區還有人,那麼這一地區的美食文化就不會消失。

近些天,一部以美食爲主題的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連續幾個深夜,讓無數人守在熒屏前,看得食指大動、口水漣漣。然而,作爲紀錄片,它不同於以往的影像素材裏,以“烹飪大師”或“美食名家”結構,展現的是“精湛的廚藝”和“繁複的過程”,亦或是能夠在電視節目中看到的“比賽”形式。在本片中,中國美食更多的以輕鬆快捷的敘述節奏和精巧細膩的畫面,向觀衆展示中國的日常飲食變遷,中國人在飲食中積累的豐富經驗,以及那千差萬別的飲食習慣和獨特的味覺審美。

中國人常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不同地區的人吃什麼,這其中涵蓋着歷史和文化的因素。人與食物的關係已經達到密不可分的境界。《舌尖上的中國》用一個個具體的人物故事串聯起祖國各地的美食生態,這其中,有製作的技巧,有艱辛的勞作,有相濡以沫的真情,有端上桌的美食,也有食物的演變過程,有方寸間的方桌廚房,也有廣袤的祖國山河……人文關懷貫穿其中,用最質樸的表現手法展現那些貫穿於日常生活的東西。

1)自然的饋贈對於餐桌上的美食,我們在品嚐美味的同時,還要感謝大自然的饋贈。本集選取生活在中國境內截然不同的地理環境中的具有代表性的個人、家庭和羣落爲故事主角,以及由於自然環境的巨大差異,所帶來的截然不同的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爲故事背景,展現大自然是以怎樣不同的方式賦予辛勤勞動的人們神奇的食物。

2)主食的故事從北到南,從西到東,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民族,不同的風貌,唯一相同的是作爲中國人對主食樣貌、口感的追求。主食是餐桌上的主要食物,是人們所需能量的主要來源。從遠古時代賴以充飢的自然穀物到如今人們餐桌上豐盛的、讓人垂涎欲滴的美食,一個異彩紛呈、變化多端的主食世界呈現在你面前。

3)轉化的靈感由豆腐、到酒、到醬,再到泡菜,那芳香濃郁的味道令人難忘。一罈罈、一罐罐的發酵,敏銳又果斷地打造出食物的新境界,這種味道是人與微生物攜手貢獻的成果,它逾越了障礙,營造了條件,把握了機緣,經歷了失敗。祖宗傳下來的方法,自己掌握到的技術,轉化的靈感是最大的智慧!

4)時間的味道醃臘、風乾、糟醉、煙燻,蘊藏着中華民族對於滋味和世道人心的某種特殊的感觸。鹽的味道,它來自時間,也來自人情。它已經在漫長的歲月裏和故土、鄉親、念舊、勤儉等感情交雜在一起,才下舌頭,又上心頭,讓我們幾乎分不清哪個是滋味,哪個是情懷!

5)廚房的祕密與西方“菜生而鮮,食分而餐”的飲食傳統文化相比,中國的菜餚更講究色、香、味、形、器。由炊具的變化到菜式的變化,水火本是兩家人,對立卻又互相牽制,對於廚師而言,水火關係的調控,是他們技藝的展示。而廚房的祕密無非就是人類對美食的共同熱愛!

6)五味的調和甜苦鹹酸辣,五味是評定一道“藝術”的關卡,亦是人生的滋味。甜是收穫,是被認定的喜悅與幸福,不僅僅是對一道菜,更是一位廚師,一種文化的認可;苦是苦盡甘來,化腐朽爲神奇的魔術;鹹是吃得苦中苦,厚重的味道也能得到味蕾的認同;酸是不堪糾纏而難以言說的苦難,然而在菜裏它卻是不可或缺的“畫龍點睛”之筆;辣是堅韌與果斷,尤以川菜聞名。

7)我們的田野不管是高山、平原、湖泊、海洋,城市還是鄉村,不管是糯稻、海蔘、河蟹、芋頭、青稞,農田還是菜園,不同地域的中國人,用自己的智慧,適度、巧妙地利用自然,獲得質樸美味的食物。“他們在埋頭種地和低頭吃飯時,總不會忘記擡頭看看天!”從餐桌迴歸大地,頗似頭尾呼應的手法,也爲《舌尖上的中國》畫上圓滿的句號……

美食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獨特文化,美食文化的發展與保護關係到一個國家文化發展的根本。但美食文化的發展與保護不同於其它文化,美食文化是一種大衆文化。所以,美食是不分廚師等級,不分國界的,但是請別在接納他國美食文化的同時,丟棄了屬於你自己的鄉土人情!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10

彷彿一夜之間,一部叫《舌尖上的中國》的紀錄片轟動了。

本來,近幾年的經驗使我對中國的影視行業中陡然而火的玩意兒都保持一種謹慎的敬鬼神而遠之的態度,可鑑於這次的導演是央視著名紀錄片導演、吃貨、有色人種、網絡名人陳曉卿老師,倒使我實在鬧不清楚這部片子的紅火究竟包含有多少誠意,又有多少營銷的成分在內,於是毅然決定,還是先看一看再說。

平心而論,片子拍得並不沉悶,甚至用“引人入勝”的考語來形容也不算謬讚,但幾集看過,隱約總覺得什麼地方差着點兒意思。於是扭頭問一同觀看的妻,有什麼想法。她倒是毫不猶豫的說了句:主題很散。。。。。。是嘛,主題很散。一共七集,雖然每一集都有各自的主題,但有很多內容總覺得似乎是強扭到一起,關係並非那麼緊密和理所當然,而有些內容又是重疊的,重複的,有些東西明明就是累贅,看着冗長又多餘,這些東西,給熟悉中國的我們看起來,似乎理解起來毫不費力,因爲講述的都是自己身邊發生的故事,有很多時候,還會因爲各種鄉愁引爆淚腺,但給其他文化背景的人看,恐怕就未必能達到同樣的效果。常年在國外,我們也都喜歡看各種紀錄片節目,所以看到類似的節目,總是免不了會設想一下,假如同樣的題目,discovery會怎麼拍,BBC會怎麼拍。對比之下,其間確實還是有高下的分別,不論是地理類,人文類還是歷史類節目,哪怕分支劇情再複雜,並行線索再繁瑣,BBC的紀錄片總是會給人一個很清晰的線索,相較之下,《舌尖》就好比我們小學時候應付差事的作文,各種含混不清,各種眉毛鬍子一把,各種泥沙俱下,各種一鍋亂燉,但是不要緊,最後總會喊出一個時代的最強音用來總結了賬,統一主題。

全集看下來,還讓我發現,拋開那些令人感動的選題優點之外,這部片子的的確確是央視嫡傳,有着最純正的新中國紀錄片科班印記,又帶着明顯的舊中國血統淵源。確切的說,就是高高在上,假裝親民;宏大敘事,空洞造作;裝神弄鬼,語焉不詳。片子彷彿是切入了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但其實卻又是遊離的,其遊離的神色,恰與魯迅在一開始調侃的“船上文豪”感慨農家之樂時的姿態相似彷彿;而解說詞中,類似“這不僅是一種因地制宜的變通,更是順應自然的中國式生存之道。”這類莫名其妙的屁話更是俯拾皆是;至於裝神弄鬼,你只需要看一看這部片子裏,“神奇”“神祕”這類用詞究竟出現過多少次,心裏也就會有數了。在第三集“轉化的靈感”中,按說發酵過程的生化原理本該是這部紀錄片的一個重頭戲,但在這部分當中,科學的理性成分被“中國人最早利用發酵菌”“發酵菌歡樂的歌聲”“中國人能從黃酒中品出剛柔兩重境界”這類煽情、似是而非、感性瀰漫、民粹主義的解說詞徹底湮滅了,從而使一部本可以很精彩很理性很純粹的紀錄片,變成了一部夾帶大量民族強心劑成分的宣傳片。尤其令我難以承受的,是幾乎每一部片子中出現的那些刻苦勞動的普通人,應導演的要求,手捧自己作品流露的一張張笑臉,那些笑臉是滿含誠意的,是發自內心的,但在片子中流露出的題外之意卻讓我不忍卒讀......  在看片過程中,另有一個令我很不解的事是,很多周圍的人,看過之後的反應是很餓,似乎只有我感觸的是中國民生的多艱。在片中,除了第二集末尾出現的央視員工一家,似乎每個人的生活都不是那麼容易,離鄉背井,承受着極繁重枯燥的勞動,45歲仍要重裝潛水,對他們而言,最大的幸福就是忙碌一年之後的全家團聚,而收入對比與他們所做的付出,是那麼微不足道。對比BBC所做的一些人文類節目中,那些保留傳統技藝的西方古老手工業者的生活狀態,他們當中的很多人,只能說是在生存的邊緣掙扎,由他們手裏生髮出來的財富,絕大部分被流通環節攫取,極端的情況下,他們當中的一些人,甚至無緣享用從自己手中流出後,被擡到了天價的那些美食。而他們對着電視所說的套話,竟是對這種狀況感到很“自豪”,我不相信!以我的理解,每一個正常的人,面對這種狀況很難感到自豪,但他們的那些話說出來,聽上去卻是那麼的誠懇,我想,正如這部片子的整個基調一樣,這真是一種有央視特色的誠意......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11

“民以食爲天”,飲食也成爲一道獨特的文化風景。中國幅員遼闊,是一個多民族國家,由於地域和文化之間的差異,各地各民族的美食文化也各不相同。美食文化是人們幾千年來養成的飲食習慣,不像其它特色文化那樣容易消失,只要這一地區還有人,那麼這一地區的美食文化就不會消失。

近些天,一部以美食爲主題的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連續幾個深夜,讓無數人守在熒屏前,看得食指大動、口水漣漣。然而,作爲紀錄片,它不同於以往的影像素材裏,以“烹飪大師”或“美食名家”結構,展現的是“精湛的廚藝”和“繁複的過程”,亦或是能夠在電視節目中看到的“比賽”形式。在本片中,中國美食更多的以輕鬆快捷的敘述節奏和精巧細膩的畫面,向觀衆展示中國的日常飲食變遷,中國人在飲食中積累的豐富經驗,以及那千差萬別的飲食習慣和獨特的味覺審美。

中國人常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不同地區的人吃什麼,這其中涵蓋着歷史和文化的因素。人與食物的關係已經達到密不可分的境界。《舌尖上的中國》用一個個具體的人物故事串聯起祖國各地的美食生態,這其中,有製作的技巧,有艱辛的勞作,有相濡以沫的真情,有端上桌的美食,也有食物的演變過程,有方寸間的方桌廚房,也有廣袤的祖國山河……人文關懷貫穿其中,用最質樸的表現手法展現那些貫穿於日常生活的東西。

1)自然的饋贈

對於餐桌上的美食,我們在品嚐美味的同時,還要感謝大自然的饋贈。本集選取生活在中國境內截然不同的地理環境中的具有代表性的個人、家庭和羣落爲故事主角,以及由於自然環境的巨大差異,所帶來的截然不同的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爲故事背景,展現大自然是以怎樣不同的方式賦予辛勤勞動的人們神奇的食物。

2)主食的故事

從北到南,從西到東,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民族,不同的風貌,唯一相同的是作爲中國人對主食樣貌、口感的追求。主食是餐桌上的主要食物,是人們所需能量的主要來源。從遠古時代賴以充飢的自然穀物到如今人們餐桌上豐盛的、讓人垂涎欲滴的美食,一個異彩紛呈、變化多端的主食世界呈現在你面前。

3)轉化的靈感

由豆腐、到酒、到醬,再到泡菜,那芳香濃郁的味道令人難忘。一罈罈、一罐罐的發酵,敏銳又果斷地打造出食物的新境界,這種味道是人與微生物攜手貢獻的成果,它逾越了障礙,營造了條件,把握了機緣,經歷了失敗。祖宗傳下來的方法,自己掌握到的技術,轉化的靈感是最大的智慧!

4)時間的味道

醃臘、風乾、糟醉、煙燻,蘊藏着中華民族對於滋味和世道人心的某種特殊的感觸。鹽的味道,它來自時間,也來自人情。它已經在漫長的歲月裏和故土、鄉親、念舊、勤儉等感情交雜在一起,才下舌頭,又上心頭,讓我們幾乎分不清哪個是滋味,哪個是情懷!

5)廚房的祕密

與西方“菜生而鮮,食分而餐”的飲食傳統文化相比,中國的菜餚更講究色、香、味、形、器。由炊具的變化到菜式的變化,水火本是兩家人,對立卻又互相牽制,對於廚師而言,水火關係的調控,是他們技藝的展示。而廚房的祕密無非就是人類對美食的共同熱愛!

6)五味的調和

甜苦鹹酸辣,五味是評定一道“藝術”的關卡,亦是人生的滋味。甜是收穫,是被認定的喜悅與幸福,不僅僅是對一道菜,更是一位廚師,一種文化的認可;苦是苦盡甘來,化腐朽爲神奇的魔術;鹹是吃得苦中苦,厚重的味道也能得到味蕾的認同;酸是不堪糾纏而難以言說的苦難,然而在菜裏它卻是不可或缺的“畫龍點睛”之筆;辣是堅韌與果斷,尤以川菜聞名。

7)我們的田野

不管是高山、平原、湖泊、海洋,城市還是鄉村,不管是糯稻、海蔘、河蟹、芋頭、青稞,農田還是菜園,不同地域的中國人,用自己的智慧,適度、巧妙地利用自然,獲得質樸美味的食物。“他們在埋頭種地和低頭吃飯時,總不會忘記擡頭看看天!”從餐桌迴歸大地,頗似頭尾呼應的手法,也爲《舌尖上的中國》畫上圓滿的句號……

美食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獨特文化,美食文化的發展與保護關係到一個國家文化發展的根本。但美食文化的發展與保護不同於其它文化,美食文化是一種大衆文化。所以,美食是不分廚師等級,不分國界的,但是請別在接納他國美食文化的同時,丟棄了屬於你自己的鄉土人情!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12

舌尖上的中國在中國的熱播,引起了全國人民對“吃”這個詞的連鎖反應——關於美食,關於中國文化,關於吃的歷史引起了大家的廣泛討論,由這部紀錄片引發的“舌尖體”也在網絡上流行起來。這部紀錄片給我們帶來了一場美妙絕倫的視覺饕餮盛宴的同時,也喚起了觀衆和我一種對中國文化的崇敬之情。

在這個片段中,我們看到了一個年過七旬的魚把頭,在嚴寒中起早貪黑的張網打魚,並在除夕夜當晚,與家中大廚一起,爲全家奉上了一桌美味的全魚宴,也爲觀看紀錄片的觀衆送上了一次絕美的視覺享受。

這部記錄片的結構是傳統的繪圓法結構,即紀錄片的主題就是一個圓心,以這個主題爲圓心,不斷地向外擴充內容。這一集的主題是“自然的饋贈”,整集片子的畫面內容都圍繞着“饋贈”二字展開,片中向我們展示了大自然帶給我們豐富的物產——蓮藕,東北的大魚以及海魚等等。所有的內容都圍繞在主題這個圓心的周圍,將主題不斷地擴展和充實。

隨着記錄片藝術的不斷改革進步,現在的紀錄片不再僅僅追求對一個完整事件的全稱跟蹤記錄,而是在創作過程中追求紀錄片主題故事化,故事人物化,人物命運化,即紀錄片的主題通過一個完整的故事去呈現,而在故事中要突出一個主要的人物和他的命運發展。在漁船的船長帶領着他的船員們出海捕魚的那個片段中,我們看到了一個重擔在身的船長,他一個人的決定掌握了周圍所有人的命運,他的決定就決定了能不能捕到魚。在這一部分中,導演將人物命運化刻畫的非常的好。第一次打撈,撈起的漁網中竟然沒有魚,而是隻有幾隻水母,這也就宣告了這次捕魚的失敗。在這裏,捕魚失敗是導演有意再造的一個喜劇性場景,其目的就是爲了無限的放船長在捕魚失敗後的焦慮和迷茫,從而增強影片的戲劇性。從這一個事件中,就將人物的命運感體現了出來,爲觀衆留下了懸念和遐想的空間。導演對於人物命運感的成功塑造,也給觀衆留下了想像的空間,讓觀衆在看美味食物的同時也參與到片中人物的命運中去。導演有意的在片中加入一些“波折”,看似與食物本身無關,但卻是一種深深的情感融入到食物中去。

在片中,導演對於人物的刻畫也比較細緻入微。這部紀錄片看似是一個講述中國美食的片子,但是在每一種美食的背後,都站着一個鮮活的、有血有肉的人物。在東北全魚宴的背後,是那個掌握着所有捕魚者命運的魚把頭。導演在刻畫這個人物時,通過用近景、特寫拍攝了很多魚把頭的表情與動作,展現了這個人物的內心變化。例如在冰面上捕魚時魚把頭鎮定的表情;在買福字買對聯時,臉上又充滿了對未來的憧憬和希望;除夕夜,與家人一起吃全魚宴,臉上則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導演抓住了人物表情的細微變化,也就抓住了人物內心的心理變化,完整的刻畫出了一個有血有肉的人的形象。

本片對細節的塑造可以說是細緻入微,在片中運用了大量的特寫鏡頭去表現那些精緻的食物。在魚把頭家裏製作全魚宴的過程中,特寫鏡頭無處不在——家中大廚用刀切魚的動作,用手拌餡料的動作,包餃子的動作,都運用了大量的特寫鏡頭,去重點展現人物的行爲過程,讓觀衆能更近距離的看清人物一步一步的動作;在做菜的過程中,在全魚宴的餐桌上,也運用了大量的特寫鏡頭,去表現特定的有表現力的東西,以展示表現食物的色澤與細節,這樣近距離的觀察,能讓觀衆更加有品嚐欲。在拍攝這些特寫鏡頭時,導演與攝像也非常注重用光,選擇好的光線條件去拍攝,這樣更能夠爲食物的表面增色,達到一種美輪美奐的效果。細節的刻畫不光只是在畫面上,在音響方面的細節處理也是非常的成功的。捕魚時漁網的聲音,馬在冰面上跑的馬蹄聲,製作全魚宴時的切魚聲,煎魚時鍋裏發出的油聲,都被導演有選擇性的錄製下來並放大,讓觀衆能更加真實的感受到這些動作的真實,彷彿是身臨其境。

正如這部紀錄片的導演所說:他是懷着一種對事物的情感和敬意來拍攝這部紀錄片的。導演也是用畫面爲我們講述了一個關於事物的故事,更是關於時間空間、關於文化以及關於情感的中國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