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八佰觀後感彙編15篇

八佰觀後感彙編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5W 次

看完一部作品以後,這次觀看讓你有什麼體會呢?這時候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觀後感了!千萬不能認爲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八佰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八佰觀後感彙編15篇

八佰觀後感1

戰爭是殘酷的,是血腥的,是壓抑的。今天,我有幸觀看了一部振奮人心,令人動容的電影《八佰》。

這部電影中的每個人物雖然形象不同,性格各異。但都有血有肉,鐵骨錚錚。它主要講述了淞滬會戰末期,國民革命軍第88師524團留守上海四行倉庫,與租界一河之隔,孤軍奮戰4晝夜,保衛祖國的最後一道防線。電影情節跌宕起伏,扣人心絃,有許多情節讓人淚目。

當時情況危急,四行倉庫已被日軍包圍,四面八方響起飛機的轟炸聲。而駐守在四行倉庫的革命軍卻連一面象徵着中華民族的旗幟都沒有,河對岸的愛國民衆用自己的生命將一面國旗綁在身上,趁着夜色,遊過河水來到倉庫,將旗幟交到壯士手中。在危險面前,在正義面前,團長選擇升旗,他希望今天的選擇燃起中國人民的鬥志與激情,也讓中國守軍能燃起希望。傷痕累累的四行倉庫平臺上,鮮紅的旗幟在軍號聲中緩緩升起,河對岸圍觀的民衆無不爲此激動歡呼。

瘋狂的日軍看到了四行倉庫樓頂飄揚的旗幟時惱羞成怒,發起了更加殘暴的進攻。在硝煙中,在炮火中,英勇的將士頑強抵抗,血肉之軀向日軍坦克發起總攻。在千鈞一髮之際,作爲敢死隊員的陳樹生身上捆滿了手榴彈,拉響導火索後,從六樓跳下,與日軍同歸於盡,數十名將士高喊口號,彷彿化作英雄之鷹,用自己的生命守住了四行倉庫,成功粉碎了日軍這一陰謀。於是,日軍的炸樓計劃未能得逞。繼後,便是一個接一個的“  此景讓河對岸平安無事,中國人乃至各國人內心激盪不已!軍人們用血肉之軀築起了一座安全之牆!這情景怎能不令人潸然淚下?心中怎能不慨嘆中國軍人的英勇、無畏!?

日軍久攻不下,又駕駛着戰機,在四行倉庫樓頂上盤旋。他們無休止般不停的在樓頂轟炸,目的就是爲了炸燬那面鮮豔的旗幟,但中國軍人毫不退縮,他們前仆後繼,用生命拼死保護着用戰士們的鮮血凝固而成的旗幟!將士們用行動告訴世人:旗幟在四行倉庫始終屹立不倒,我們中國人,也是向全世界表明,中國不會倒下,中國不會亡!在國難當頭,外敵入侵之際,我們會前仆後繼的去堅持戰鬥,維護國家和民族的尊嚴屹立不倒!

致敬八十三年前捨生取義的民族英雄!八佰壯士誓死不退的血性和中國人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這些都更應當被和平年代出生的我們所銘記。我們現在的生活如此繁榮昌盛,回想往日中國的千瘡百孔,軍人們,感謝你們爲祖國做出的奉獻,歲月靜好,只因有了你們。年輕的新一代,同學們,我們應以夢爲馬,不負韶華!爲祖國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八佰觀後感2

看頭條、抖音還要彭水推薦刷爆了話題,昨天晚上觀看了《八佰》這部電影,電影講述了一個這樣的故事:1937年淞滬會戰末期,國民革命軍第88師524團一部留守上海四行倉庫,與租界一河之隔,孤軍奮戰4晝夜可歌可泣的戰場故事。戰事的發生地在蘇州河邊,一邊炮火連天,一邊燈紅酒綠,在故事的推進中,人性不斷的昇華:有人在慷慨赴死,有人在醉生夢死;有人膽小懦弱,心中所想皆是自己的利益,也有人將民族大義置於個人之上,不畏生死;當然所有人都是在戰爭中發生蛻變,與衆人產生共鳴,形成“蝴蝶效應”將劇情推向高潮。

劇中兩個劇情給自己感慨良多:

1、升旗事件,明知升旗是一種挑釁,會遭受毀滅性打擊,但還是堅定的舉行了升旗儀式,因爲旗子代表着一種“捨我其誰,我們一直還在”的精神,代表着一種團隊凝聚力、感染力的呈現。

其實我們在生產管理中也是同樣如此,當我們去完成一件事情的時候,有時候結果不如意,不是我們的團隊能力不強,而是我們缺少一個“舉旗手”、缺少一面旗幟,沒有它們團隊就沒有奮鬥的目標和方向,就沒有使命必達的決心了;因爲“旗幟”很多時候就是團隊的一支強心劑,不是說它的本身有多強,而是在乎讓團隊每個人發揮出最強;旗幟就是一個風向標,代表着團隊奮鬥的目標一直都在,我們不迷茫;旗幟是一種吶喊,讓別人都知道我們一直在努力。旗幟的象徵意義大於實際的意義。

2、小人物們的成長:電影中基本讓每個人都在快速成長,小到怕死的小湖北,大到老兵油子“羊拐”,包括事不關己、開賭場的“容姐”,其實這些人快速成長(電影雖然有些誇張),離不開把自己當成事情的主角,避無所避之時,自然成長就快了。容姐因爲小刀的死而改變;小湖北因爲自己在乎的人不斷離去而快速成長;羊拐因爲看不懂的幾封信而刺痛自己的內心,有了先大家後小家的概念。

在我們在做團隊管理和激勵也是一樣,戰火和責任不是我們某個人的,而是我們團隊每個人的,只是個人的能力大小、職位高低不一樣,所處的“戰鬥”環境、所擔的責任大小不一樣而已,但所有人的行爲一定是爲團隊目標而戰鬥,也只有在各自崗位上的戰鬥,才能真正洗禮出我們需要的戰士,真正的戰鬥才能快速提升我們每個人的能力。

一個時代需要英雄、舉旗人,一個團隊也需要英雄、舉旗人,因爲有了他們,時代和團隊才能看到希望,在“戰火”中才能淬鍊出我們的鋼鐵意志。

八佰觀後感3

很榮幸能夠和大家一起觀看《八佰》這部影片,觀影完畢,震撼頗深,內心久久不能平靜,就像平靜的湖面扔下來一顆石子,波瀾起伏,這不是第一次觀看,但我覺得它值得,一遍又一遍。

該影片以電影的獨有形式拍攝,還原了1937年淞滬會戰,中國國民革命軍固守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阻擊日軍的故事,影片彷彿讓我們又回到了那段歷史,那段滿目瘡痍、山河動盪的年代。

如果你問我“八佰”是什麼,我會回答“1937年、上海、四行倉庫、四百孤軍、以寡敵衆、血戰四天四夜”但你要知道,“八佰”是這羣勇士共同的名字,在這部影片,你可以看到,一河之隔,隔出天堂與地獄的戰事奇觀。

他們不只是在抗爭,他們是在向那些看戲的人們證明,華夏兒女的氣魄還在,他們哪怕流盡最後一滴血,也要與敵人拼到底!有膽怯、有害怕,但危難關頭國家最大;有爭吵、有嫌隙;

但大敵當前同仇敵愾,他們生當作人傑,死亦爲鬼雄!在他們捆着炸藥包向敵人跳去的時候,何香凝含淚說出“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誠哉斯言,我有國士無雙,又何懼外敵!當別人問到堅守的意義何在,謝團長的回覆是“這裏是我們的家”,這讓我想起了艾青的“爲什麼我的眼裏常含淚水,因爲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他們的大義凜然着實讓我敬佩,我從“中華不會亡,中華民族必勝”看到了他們的士氣;“丈夫許國,實爲幸事”看到了他們的志氣;“我們的旗幟終將飄揚在富士山頭,讓我的子孫後代再不受此屈辱”看到了他們的豪氣。

圖片

“八佰”壯士,向死而生,這些電影中的人物,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真真實實地存在着,他們以生許國,用鮮血和生命譜寫了偉大的歷史篇章,歷史會記住這裏,記住這些人,捨生取義、敢爲人先,用血肉之軀來捍衛民族尊嚴,我們爲他們而驕傲,此生無悔入華夏,來世還生種花家。歷史車輪滾滾向前,也許家書會泛黃,也許照片會變淡,但他們的精神、鋼鐵般的意志,會在歷史中閃耀,會在時代中延續!

我愛祖國,愛她萬家燈火的繁華;愛她歷久彌新的精神;愛她萬衆一心的團結。古有岳飛,心懷家國,身刺字,精忠報國;今有“八佰”勇士,赴湯蹈火,不足懼,捨生忘死!心懷鴻鵠志,敢爲天下先,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居安思危,國泰民安當思來之不易,山河已無恙,吾儕當自強!

謹以此文,表達我觀影時所感到的震撼、感動以及敬佩,望泱泱大國,國泰民安,盛世長存!

八佰觀後感4

今年八月,電影大作《八佰》上映的消息紛紛刷爆了朋友圈,各位觀衆也對這部電影非常認可。《八佰》這部電影講述的是抗日戰爭時期的故事。看完後,我這整個人都熱淚盈眶,感動、激動、憤怒不已。

《八佰》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這樣的故事:1937年,國民革命軍88師524團留守上海四行倉庫,倉庫與租界只有一河之隔。孤軍奮戰的四個晝夜,造就了罕見的被圍觀的戰爭。

電影《八佰》由管虎導演,是全亞洲首部全片使用IMAX攝影機拍攝的商業影片。

想不大家都知道,這部電影,是由真實事件改編,而這起歷史事件,便是抗日戰爭時期的著名的淞滬會戰。自1937年7月7日抗日戰爭爆發後,日軍便加快了進軍的步伐,並提出了三個月都將攻下哪裏。而電影《八佰》講述了發生在淞滬會戰期間的一個小的歷史故事。

1838年,淞滬會戰進入相持階段,爲掩護我軍的行動,團長謝晉元臨危受命,率軍駐守四行倉庫。此時的四行倉庫西面和北面已經被日軍佔領,東面和南面是公共租界,與未被佔領的中國地界完全隔絕,成了一個“孤島”,進入四行倉庫也就成了孤軍。部隊進駐後,謝晉元與一營團長楊瑞符集合部隊做簡短動員,說明奉命掩護大軍撤退並駐守四行倉庫——這個當時上海唯一屬於中國軍隊守衛的一塊國土,第一營已是離開大部隊的一隻孤軍。他要求團體官兵,抱必死決心,與倉庫共存亡,剩最後一人也要堅守陣地。

後來,謝晉元與全體官兵齊心協力,對次打退日軍的進攻,全團410人左右,一個機槍連,三個迫擊炮排。爲迷惑敵人,在記者採訪時,謝晉元假告800人。這纔有了“八佰壯士”之說。

《八佰》電影的最後,電影鏡頭從四行倉庫的斷壁殘垣慢慢過渡到了今天的繁榮的傷害,當東方明珠出現在眼前,蘇州河靜靜地流淌。歷史和現實交映,才懂得今日的可貴。

《八佰》對淞滬會戰的收尾的這場著名的四行倉庫保衛戰,並沒有可以煽情,而是理性的,導演管虎就用了一個“佰”字,體現了中國人都懂得中國軍人的內涵。他們400多名戰士都十分勇敢,爲了不讓四行倉庫成爲他們的墳墓,他們只能在那裏抵抗,最後贏得了勝利。這部電影充分發揮了中華民族堅持不懈的精神,這些都應該是我們學習的。

八佰觀後感5

看完《八佰》這部電影,戰爭的炮火、硝煙和血腥以及愛國戰士們熊熊燃燒的愛國之情,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八佰》主要講述的是1937年淞滬會戰末期,中日雙方激戰已持續三個月,上海瀕臨淪陷。國民黨第88師262旅524團團副謝晉元率420餘人,奉命堅守上海閘北,留守四行倉庫。實際人數四百二十餘人的隊伍爲壯聲勢而對外號稱八百人,這便是片名《八佰》的來源。與租界一河之隔,造就了罕見的被圍觀的戰爭。“八百壯士”孤軍奮戰,在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鏖戰四天,直至獲令撤往英租界的動人故事。

《八佰》中的四行倉庫與租界一河之隔,卻一半天堂,一半地獄。當河的這邊戰爭打響,血雨腥風之時,河的那邊卻還在打麻將,玩樂,連物資也不捨得捐贈。甚至還有人荒唐地尋問着:“有人買望遠鏡嗎?可以把對面看得清楚一些。”由此我體會到了魯迅先生棄醫從文的原因。當時的中國人麻木不仁,軟弱,沒有一絲反抗意識,以至於令人心寒和後怕。這與如今校園欺凌,車禍等事故發生之時,不少人袖手旁觀,湊熱鬧卻不伸出援手有什麼區別呢?

幸運的是當時的中華民族最終還是清醒了起來,團結了起來,反抗了起來。從最初的漠不關心,到後來舉起了槍向敵人射擊,河兩岸的人民終於聯合了起來,一同守護祖國疆土,着實令人感動。如今的我們也應向前輩們學習,勇於出手,敢於幫助。

另一個讓我感到震撼的場面是機槍連排隊跳樓去炸厚鋼板的場面。一個個的烈士報上名字和家鄉,義無反顧地衝在最前線,以血肉之軀去博取一絲勝利的希望,怎不令人淚下呢?當好不容易炸開一個口的鋼板陣正緩緩癒合之時,大家緊張着,盼望着,一名戰士毅然站在樓邊,隨着一聲帶着濃濃陝西腔的“娘,孩兒不孝了!”後爲國捐軀,這是多麼大的決心和信念啊!這段直接將整段的情感推向了高潮。在感動的同時,也引起了我的深思,每一個烈士,不僅是國家的希望,更是家庭的支柱,一位位烈士身後,便是一個個家庭,向烈士致敬,向烈士家庭致敬。

影片結束,電影畫面一幕幕閃過,我心中只有一個念頭,慶幸自己活在這樣一個和平年代,慶幸自己生在這樣一個強大的國家,慶幸自己被那麼多人保護着。此時,我們正當少年,滿懷希望,滿腔熱血,寄託着先祖們強國和平的希望,砥礪前行吧,縱使荊天棘地,也不負此行!

烈士已故,戰魂不滅,各盡其責,共護和平。

八佰觀後感6

《八佰》這部電影講述了1937年淞滬會戰的最後一役,國民革命軍第88師524團一個加強營奉命堅守上海四行倉庫,與租界一河之隔,孤軍奮戰四晝夜的英勇故事。

“一條蘇州河,一邊是天堂,一邊是地獄。四行倉庫這邊是刀槍火海的浴血奮戰,對面是紙醉金迷的十里洋場。”《八佰》裏既有戰士們的熱血精魂也有小人物的掙扎堅守,既有真實的人性弱點也有令人動容的人性閃光點,既有戰爭的殘酷無情也有抗戰者的血色浪漫。電影裏展示了戰士們身爲兒子、丈夫、父親在國家和親情之間做出的`選擇,呈現出平凡的中國軍民共同奮勇抗戰的英勇情懷。希望與絕望並存,民族的恥辱與自豪相交雜,震撼着我們每個觀衆的心靈。

影片中的三個細節令我熱血沸騰。

第一個細節是國旗,謝晉元團長最後決定在倉庫樓頂升起國旗,這無疑是激怒具有絕對優勢的日軍。謝團長明白這是不可能的任務,但他不僅要在樓頂升起國旗,他還要在人民心中升起希望的旗幟。在炮火連天中,染血的國旗無數次倒下又重新升起,直到戰士們用自己的身體作爲基石,國旗在人民的心中就再也倒不下了,中國人的家國情懷真正被喚醒了。

第二個細節是電話線,爲了將送電話線送入戰場連線起前方和後方,戰士們一個又一個的犧牲,電話線卻始終在橋中央不能移動半步。在租界幫“蓉姐”管理賭場的“小刀”,一身狠戾之氣但身手不凡,他是一個在亂世中只爲謀生的人,但是在看到對岸軍人的壯舉時,他紮起頭髮,飛奔到青幫大佬面前,在投名狀上義無反顧地按下血手印,用生命完成了他的承諾——送電話線過橋。

最後一個小細節是白馬。身騎黑馬的日本軍官和身騎白駒的謝團座無疑是影片中一大沖擊波,邪惡與正義、絕望和希望,對比十分震撼。奔馳在殘垣斷壁中的白馬,影片最後從廢墟中帶着血紅色的傷口踏出,意味着中華民族遭受重重磨難,早已千瘡百孔卻仍然充滿希望。白馬是希望,也是影片中灰暗天空下最耀眼的曙光,和四行倉庫的八佰壯士一起,重新燃起了中華民族的自豪,塑起了中華民族永不屈折的脊樑!

從電影院出來,我的心中百感交集。影片所表達出來的這種愛國精神值得我們學習,銘記歷史不是要延續仇恨,而是爲了從歷史中汲取前進的力量,喚起人們對和平的嚮往和堅守,激發每一位中國人爲國家的富強而努力。

八佰觀後感7

以一條蘇州河爲界,一邊是天堂,另一邊便是地獄。四行倉庫這邊是刀槍火海的浴血奮戰,對面是紙醉金迷的十里洋場。當主動請纓的壯士們一個一個從樓頂高喊出自己的名字無畏躍下引爆自己時,不僅喊醒了河對麻木的民衆更是炸醒了民族的熱血。當國旗被升起國民歡呼叫好時,當一雙雙國人的手伸出時,中國人的抗戰情緒才被真正的喚醒了。

邯鄲金隅太行團支部孔祥卿

中國軍人誓死捍衛上海四行倉庫的的戰役在歷史上被稱爲四行倉庫保衛戰。四行會戰在歷史戰爭的長河中算不上規模最大、最激烈的戰役,甚至在淞滬戰役中並不具有重要的軍事意義,但該戰役在民衆的心中卻是意義重大的,是人民抗戰意識空前高漲的引線,在四行倉庫房頂上他們升起的不僅僅是旗幟,更是堅定不移的信仰,是國家的希望和人民抗戰必勝的決心,作爲一顆種子,去叫醒更多的國人。

邯鄲金隅太行團支部範弘芳

八佰壯士他們只是一羣普通人,可能是家裏的父親、丈夫、兒子,可恰恰是這樣一羣普通人,在面對日軍猛烈的進攻時從樓頂無畏躍下引爆自己,寧死也要堅守陣地。在國家大義面前再普通的人都可能成爲民族英雄。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八百壯士們的愛國精神讓我們感動,犧牲精神讓我們敬畏,抗戰精神值得我們傳承。願所有人牢記:山河已無恙,吾輩當自強!作爲金隅太行人,我們也應以史爲鑑,知恥而後勇,奮發圖強,在工作中做努力奮鬥,爲企業高質量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邯鄲金隅太行團支部劉涵

影片的最後戰士們撤退到了租界,被租界軍隊繳械並集中看押到了兵營,無法撤離上海,直到最後被日軍俘獲。歸根結底還是那時的中國不夠強大,上海流離的百姓竟要靠租界保護,撤離的國軍被羈押,強如日軍面對租界時還是要看各國臉色給幾分面子。一句話:弱國無外交,只有讓人民羣衆覺醒來使我們的祖國的國力越來越強盛,纔會有如今天這般的話語權。

邯鄲金隅太行團支部李天龍

趙雲七進七出,以一敵百。而八百壯士們面對的浩浩蕩蕩的日本軍隊,同是毫不退怯。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片中多次出現了白馬,一開始白馬受驚四處逃竄,如同剛剛入駐四行倉庫時驚魂未定的守軍戰士,膽怯畏戰;而後白馬重新出現來到四行倉庫就好比國軍戰士堅定信心,誓死守衛;最後出現的白馬則或許意味着新的民族希望和對美好未來的期待。片中直接同白馬產生交流的小七月和小湖北是八百壯士中年紀幾乎最小的,漢室中興待後生國家的復興與民族的希望正是寄託在這些具有民族熱血的晚輩的身上。

八佰觀後感8

電影開場就佈局了兩個場景,充滿和平和喧囂的蘇州河對岸以及形成強烈鮮明的宛如廢墟,荒無人煙的四行倉庫。很明顯,河的一端是充滿希望和繁華的“天堂”,而另一端則是遍佈殘缺樓房,荒涼的“地獄”。

我想,影片中貫穿全程的一個線索,就是白馬。白馬的出現,是四行倉庫人們心中的一道光,照亮了人們心中的希望。白馬的白,新,亮和四行倉庫的黑,破,舊產生了鮮明的對比,象徵着在四行倉庫這種黑暗,破舊,充滿絕望的逆境中有了一絲照入的希望。這也象徵着人們內心開始從對死亡的畏懼轉換成不懼艱險,奮勇向前的決心。而最後,純亮雪白的白馬,身上染上了鮮血,在路上奔馳,這難道不是人們用獻血染成的希望嗎?希望從頭到尾都沒有消失過,反而因爲人們的英勇奮戰,不懼艱險更加熠熠發光,重燃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喚起人們心中的家國情懷!

影片從開始到結束,展現了我軍幾百個人防守四行倉庫四天的經過,見證了士兵們從剛進來的稚嫩敏感到了成熟勇敢的蛻變。或許每個人心裏都有害怕死亡的那一面,但是當家國破碎展現在人們眼前的時候,所有害怕都煙消雲散,剩下的只有滿腔熱血。其中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團附謝晉元在面對堅持防守兩天和升起國旗面對日軍更加猛烈的進攻時,毅然決然選擇了後者。顯然,在謝晉元眼中民族榮譽感和喚起民族危亡意識比單純的防禦更有效。而之後用鮮血護住不倒的國旗,也正向河對岸展示了正如何香凝先生所說: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的壯言。

而影片最後,接到了撤退命令後,在日軍的猛烈射擊下,四行倉庫的士兵撤離到對岸的途中,我們也看到了對岸人民密切注視着民族同胞的生死存亡,紛紛獻出自己的努力,這一過程也是喚醒民族同胞同仇敵愾,團結對外的高潮。儘管看似並不成功的撤退,卻帶來了最成功的結局。士兵們所展現的精神給中華民族的病打了一劑良藥,只要有活着的士兵衝出重圍,就能喚起部分中華民族的精神意識,而在人民羣衆的推動下,這種意識勢必是大勢所趨,也勢必會帶來最終的勝利!

八佰觀後感9

《八佰》的故事就是描寫淞滬會戰末期,國民黨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420人留守蘇州河畔四行倉庫、狙擊日軍的故事。爲壯聲勢,對外號稱800人。

上海四行倉庫和英法租界只有一河之隔,租界裏燈紅酒綠,賭場、戲院正常營業,街道上熙熙攘攘。河對岸團附謝晉元告訴大家,這裏是我們最後的陣地,也是我們的墳墓。

謝團長接到上峯的命令,要死守四行倉庫,倉庫的對面就是英法租界。死守的目的就是死給你看,換取英美等國際勢力的同情。戰鬥很慘烈,英美也很同情中國,各大國際報紙的記者紛紛架起設備在對岸拍攝,報導戰況。同時更多的是河對岸的中國看客。他們把戰鬥當戲看。而我坐在熒幕前看着他們,我心裏怒斥這些看客。然後電影裏飛艇上的外國觀察員指責中國看客的冷漠。

這400人並不是想當英雄,也不想撐英雄。四百壯士英勇抵抗日軍,意思沒錯,但進到歷史現場確不是這樣的。他們有些是農民,稀裏糊塗被抓來當兵。張譯演的文職軍官也只會打算盤,不會打槍。他們心念的是回家,老婆孩子熱炕頭。影片的第一幕不是打日本,而是中國軍隊在槍斃逃兵。

懦夫經過戰火的洗禮變成戰士這是基本套路。對岸觀戰的大學生看到國軍應勇戰鬥被感召,偷偷渡河要加入他們,他們對戰爭有着浪漫的想法和期待,他們眼中的戰爭是一些書本上的傳奇。當見到強大的敵人,槍火紛飛,屍橫遍地時,這種浪漫就消失殆盡了。真正見過戰爭的人是不相信英雄那一套的。姜武飾演的老鐵,不管你怎麼罵我,羞辱我,老子就是怕死,就是不想死。看到身邊兄弟受傷,他也生惻隱之心要去救人。等他付諸行動時,戰爭馬上就給了他教訓,讓他負了傷。

最後他們奉命撤退。上面知道繼續表演沒有意義了,英美出於自己利益的考慮不會支援中國。謝團長希望戰鬥能重新激發戰士們對戰局的信心。

黃曉明飾演的特派員說,上海淪陷大局已定,七十萬國軍都沒幹成事,你們四百人能成。

謝團長還不甘心,希望這場戰鬥能激發對岸羣衆的戰鬥熱情。

黃曉明冷冷回到,他們的熱情馬上就會消退,這些人的熱情改變不了戰局。戰爭的背後都是政治。

這個真相是告訴特派員告訴謝團長的,也是導演想告訴觀衆的。

你們這麼做到底值不值,後人會如何評說。八佰的倖存者楊養正晚年在接受鳳凰衛視採訪時說,我不是什麼英雄,只是一個軍人,爲國家打日本。

八佰觀後感10

前兩天,我去電影院看了八佰這個電影。

他是淞滬會戰後期,中國軍隊第88師524團團附謝晉元臨危受命,率領400餘名官兵(外界稱“八百壯士”),堅守閘北四行倉庫,掩護主力部隊撤退。“八百壯士”抱定爲國捐軀的決心,以彈丸之地抗擊侵略者,激戰四晝夜,打退敵人十餘次瘋狂進攻。其戰鬥事蹟之英勇,愛國氣節之豪壯,振奮國人,震驚世界。

它是世界上絕無僅有的,被現場直播的戰爭。它以蘇州河爲界限,一邊是歌舞昇平的租界,一邊是滿目瘡痍的四行倉庫。就像是一面天堂,一面地獄。這場戰鬥是淞瀘會戰的最後一役。團長謝晉元,明白這一站的意義,敵我戰力相差的巨大,他已經做好全軍覆沒的準備。四行倉庫背靠租借,地理位置懸殊,且易守難攻他是四家銀行的合資倉庫。有大量食物軍用級醫物儲備,倉庫附近還裝有30萬立方米的巨型煤氣罐。

稍有不慎就會造成爆炸,日軍擔心戰火波及租界,不敢輕易使用重型武器。西方列強爲避免戰火波及租界,強迫國軍指揮部命令謝晉元撤退。儘管謝晉元再三表示拼死一戰的決心,但軍令難爲。

他是一個看了就讓人忘不掉的電影,我們也不會忘記800壯士在那四天四夜的煎熬。我最難忘的一幕是日軍帶着“怪車”發起進攻,“怪車”將車上的流星錘高高舉起,砸向了四行倉庫西側的牆上,守衛四行倉庫的壯士爲了保護西側的牆很多都英勇的犧牲了。令我非常感動的是,那些曾經很怕死的人,現在也英勇無畏的參加戰鬥,渾身佈滿了傷痕。這個時候,日軍高舉着盾牌強行突襲到四行倉庫樓下,四行倉庫隨時都有被攻陷的危險。千鈞一髮的時候,只聽轟的一聲,原來是一位英雄揹着炸藥包從樓上一躍而下,口裏高喊着:孩兒不嫩能夠盡孝了,用自己的生命換取了四行倉庫的安全,其他人也英勇的跳了下去,四行倉庫安全了。租界的人們看到這一幕,都感動的留下了眼淚。我自己看到這裏,也被這些英雄壯舉感染了。

10月30日當晚,800壯士只得在槍林彈雨中,分組撤退。電影的結局就定格在衝橋的這一幕。

八佰觀後感11

“炮聲隆隆,震撼大地,晨星閃閃,迎接黎明”

那時,槍聲四處瀰漫,勇敢的戰士用盡生命守護着四行倉庫,守護着中國。俗話說的好:“天堂離地獄僅有一步之距”那電影中的800壯士又何嘗不是如此?他們此刻在如地獄一般的地方浴血奮鬥着,只爲守護上海,保衛國家。

1937年,正是抗日時期,中國派了一個師的軍力去壓制上海的日軍,最後卻只剩了幾百人。那時他們只有420人,卻對外宣稱有800人,他們的勇氣和力量遠不止800人,日軍想盡一切辦法,甚至動用了重炮飛機及一切危險的武器,他們一次又一次的扛下來了,他們以付出生命爲代價告訴全世界:中國大不可侵!他們也用自己的行動向大家宣言:中國人不會放棄!

這部電影也是對歷史的真實還原,電影中的每一個人都同仇敵愾,雖然他們也有想過放棄,甚至已經從排水口處遊了出來,但他們又堅定的遊J回去,在那裏進行了一次又一次生死的歷練,成爲了不畏犧牲,勇敢奮鬥的英雄們!他們一心爲中國,一心爲人民!

電影中這樣一個場景更讓我驚訝不已。當日軍準備擺好鋼板陣,向四行倉庫進攻時,英雄們爲了守住上海,一個接一個地綁着炸藥跳了下去,一個又一個的人民戰士只爲擊退日軍,而不惜自己的生命,一聲又一聲爆炸的聲響,使我們以及租界內的人震驚不已,日軍三小時攻下四行倉庫的想法也不了了之。

800壯士的無畏是我十分驚訝,他們可以放下一切去保護國家,他們也可以放下一切趕走日軍,即使家中還有年邁的雙親和幼小的孩子,也要爲了人民,爲了國家付出一切。

他們之中雖然沒有多少人存活下來,但他們無堅不摧的精神早已改變了戰局,改變了一切。他們用鮮血染紅了國旗!激起中國人民充滿熱血的心,他們譜寫了新的歷史,造就了新的輝煌!

他們代表的不僅僅是四行倉庫,不僅僅是上海,而是整個中國,是所有中國人在對付外來敵人時的那種決心!他們的英勇無畏給中國千千萬萬人民做了代表,他們就像那升起的五星紅旗一樣,充滿希望。

五星紅旗承載着希望,承載着光明,他們用生命守護着這面旗幟,永遠也不讓它倒下。

中國歷史悠久綿長,數千年來,一位又一位的壯士拋頭顱,灑熱血,爲自己的國家而戰!叫他們一聲英雄,理所當然!這是他們用鮮血換來的榮譽,用努力換來的證明,用生命創造的輝煌!

他們的精神被其他革命先輩傳承,他們堅定的信念印在每一箇中國人心中,他們的鮮血灑在那飄揚的五星紅旗裏……

八佰觀後感12

八月份,電影大作《八佰》即將上映的消息紛紛刷爆朋友圈,可以看出各位觀衆們還是對這部電影充滿期待的。有人預測,《八佰》上映後,其票房很有可能會超過20xx年的票房冠軍《戰狼2》。

《八佰》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這樣的故事:1937年淞滬會戰末期,國民革命軍第88師524團留守上海四行倉庫,與租界一河之隔,孤軍奮戰4晝夜,造就了罕見的被圍觀的戰爭;爲壯聲勢,四百人對外號稱八百人。電影《八佰》由管虎導演,是亞洲首部全片使用IMAX攝影機拍攝的商業影片,本應該於20xx年7月5日全國上映,最後卻擱置了。

想必大家和我一樣都很清楚,《八佰》這部電影是根據真實的歷史事件改編的,而這起歷史事件,便是抗日戰爭時期著名的淞滬會戰。自1937年7月7日抗日戰爭爆發後,日軍便加快了侵華的步伐,並提出了三個月的計劃。爲了打擊日本侵略者的囂張氣焰,中國軍隊奮起反擊。而電影《八佰》,便講述了發生在淞滬會戰期間一個著名的歷史故事。

1838年,淞滬會戰進入相持階段,爲掩護我軍的行動,團長謝晉元臨危受命,率軍駐守四行倉庫。此時的四行倉庫西面和北面已被日軍佔領,東面和南面是公共租界,與未被佔領的中國地界完全隔絕,成爲一個"孤島",進入四行倉庫,也就成了孤軍。部隊進駐後,謝晉元與一營長楊瑞符集合部隊作簡短動員,說明奉命掩護大軍撤退並據守四行倉庫——這個當時上海唯一屬於中國軍隊守衛的一塊國土,第一營已是離開大部隊的一隻孤軍。他要求全體官兵,抱必死決心,與倉庫共存亡,剩最後一人,也要堅守陣地。

後來,謝晉元與全體官兵一起齊心協力,多次打退了日軍的進攻。第一天戰鬥,我軍共消滅敵兵80餘名,傷敵更多,日本侵略者受到中國人民的嚴厲懲罰,"皇軍不可戰勝"的神話又一次被打破了。其實,堅守四行倉庫的只有一個營的兵力。該營士兵陳德鬆在《殊死報國的四行孤軍》一文詳細記述道:"以該團第一營爲基幹,組成加強營,仍用團番號。全團410人左右,一個機槍連三個步兵連,一個迫擊炮排。"爲迷惑敵人,在記者採訪時,謝晉元假告800人。這纔有了"八百壯士"之說。

八佰觀後感13

熱播電影《八佰》中,炮火中戰士們英勇殺敵,不怕犧牲的壯烈場景深深震撼着我的心靈,久久難以釋懷。

伴隨着強烈的愛國情懷以及對革命年代戰火紛飛的惦念。今年我有幸參觀了上海四行倉庫,我覺得重溫那段悲壯的歷史,體會兄弟同心、共禦外侮的豪邁,感受華夏千年承先烈,八百壯士耀日月的光輝,對於我們新時代的大學生,也有很強的教育意義。

八佰壯士們的故事家喻戶曉,但是其中的一個橋段讓我記憶猶新。1937年8月淞滬會戰爆發,10月28日,日軍用坦克掩護步兵進攻四行倉庫。危急時刻,國民革命軍戰士陳樹生在自己身上捆滿手榴彈,從六樓窗口躍入敵人小分隊,與多名日軍同歸於盡壯烈犧牲,年僅21歲。看到這一幕,我就在想,究竟是什麼讓我們的戰士不怕犧牲?我想這就是軍人的神聖的使命與責任,一種深沉而綿長的愛國情懷。

有人說什麼是愛國,我想對於作爲一名關院學子來說,愛國就是將自己的奮鬥歷程足跡與關院的發展,與祖國的騰飛緊密地相結合在一起,不斷在關院修煉自己的素質以及才能,陶冶自己的情操,成爲一個全面發展的海關接班人。

一座倉庫因爲有了英雄們的堅守,才最終成爲我們國家永恆的豐碑;一場戰鬥因爲有了先輩們的熱血,才最終成爲我們民族刻骨的記憶。豐碑和記憶給世人展示的是中國軍人可貴的國家信念和民族精神。

戰士們把自我的價值和國家存亡民族榮辱有機融合,才能夠擊退強敵,最終實現國家獨立和人民解放。我們當代的大學生應不忘歷史,珍愛和平,銘記英雄;將自我的志向與奮鬥融於國家富強民族復興的時代偉業,才能一展人生壯麗多姿的畫卷。

有人說我們究竟是爲了什麼去愛我們的國家,去讓我們的國家不斷地強大,我認爲我們就是獨立地個體,在不斷地奮鬥中去實現我們自己地價值與擔當,我覺得我們所有的付出終將會有所回報的,希望我們都能夠拼盡全力爲了我們的夢想不斷地努力與堅持,因爲我依然相信我們所謂那種堅持地價值與意義,我依然爲了我們最好地時間去奮鬥,我們就是未來地書寫者,我們就是未來地擔當與自強地代表領袖,我們就是未來地驕傲!

八佰觀後感14

八佰是什麼,是八佰塊錢?是八佰建房屋?然而都不是,是八佰名壯士。這部影片,細緻地刻畫了戰爭的獨特環境和身處其中的中國軍人的成長曆程以及中國各界的反應和轉變。影片以一匹被束縛着象徵民主和自由的白馬爲線索,深刻地暗喻了戰爭的本質和普通人民對光明的渴望。一條蘇州河分隔了倉庫與租界,地獄與天堂,南岸燈紅酒綠車水馬龍,北岸炮火連天屍橫遍野,這種直觀視覺衝擊太過於震撼,也使我們的心情沉重,久久不能自拔。

再綁緊點

隨着日軍的火力加重,國軍越來越抵擋不住了。隨着一聲巨響,四行倉庫被砸出一個大洞。日軍馬上就要攻進來了。在這關鍵時刻,一位英雄站了出來,他叫陳樹生。他在全身綁了許多炸藥,說了一句:娘,孩兒不孝了。便跳了下去。接着,有許多英雄也跳了下去,臨走前還不忘說說綁緊點。這一下,使電影院的人熱淚盈眶,使我們肅然起敬。我不禁想:如果我在那個年代,我會不會像老算盤一樣苟且偷生。會不會從蘇州河游到租借。想到這兒,我不禁頭涔涔而淚潸潸了。

守護軍旗

軍旗,代表着尊嚴,但是,四行倉庫,沒有 軍旗。於是,一位偉大的女子,不顧生命危險。毅然決然的帶着一面旗幟,順着蘇州河,從租借游到了四行倉庫。好比從天堂游到了地獄。她來後,整個四行倉庫的官兵敬禮。團長謝晉元把 軍旗升在四行倉庫頂上,日軍覺得這是對他們赤裸裸地挑釁,於是,使用飛機,對旗幟進行掃射。一人到了,下個人補上,堅持了很久,旗幟屹然不倒,說明中華民族沒有被打倒。

全體衝橋

當上級對謝晉元宣佈全體撤退的時候,他懵了。爲什麼會撤退?其實,這場戰爭只不過是國軍做給國際看到,想讓國際上在布魯塞爾會議上同情中國,以求國際支援,其實,那場會開不開沒有什麼意義,看似推遲了,其實已經結束了,他們能做的,只是衝橋,用血與淚,喚醒華夏四萬萬同胞,他們最後死的很壯烈,故事也就結束了。當你問他們爲什麼拼命守護上海的時候,他們會回答,因爲,那是我們的家!

彈指一揮間,中國站起來了,中華民族站起來了!華爲已成爲了中國科技製造業的旗幟。這面旗幟,就是信心,不僅挺起了中國脊樑,鼓舞着無數中國企業與國人,也爲中國科技業贏得了寶貴的喘息時間,就像《八佰》一樣。這面旗,就像上海四行倉庫樓頂的國旗,縱有千瘡百孔,我輩也必須前赴後繼,護其迎風飄揚,爲中國之崛起而奮鬥!

八佰觀後感15

看了《八佰》這部英勇壯烈的抗日影片,我很受鼓舞、感觸頗深,內心充滿了感慨、無奈、憤怒和不屈。也看到了在日本侵華時期,由於國力的不濟和時局的動盪,國人所表現出的無助和麻木,以及以西方主導的國際社會的綏靖態度。

影片講述了在淞滬會戰中,爲了掩護國民軍隊第88師撤退、爲了喚醒國人的抗日熱情、爲了贏得國際社會的支持和援助、爲了證明中國軍隊還在戰鬥,國民軍隊五二四團鎮守四行倉庫,用鮮血築起堅實的抗日防線,用區區400血肉之軀打退日寇一波接一波的猛烈攻擊,爲抗日戰爭最終勝利奠定堅實基礎,爲徹底粉碎了日軍三個月侵佔全中國的狂妄計劃起到重要作用。影片用一次小戰役,深入刻畫了抗日戰爭期間,國民軍隊奮勇抵抗外來侵略,誓死保衛民族尊嚴的英勇氣概,以及中華民族視死如歸的堅毅頑強。雖是小戰役,卻是整個抗日戰爭的縮影,反映出戰爭的悽慘和悲壯,發人深省、耐人尋味。

四行倉庫裏的“八佰”勇士,拼死守衛上海的英勇行爲,讓人感動,他們的勇氣讓人敬佩,他們用鮮血鑄成抗日戰爭的堅固長城,贏得了國際社會的尊重和支持,也徹底喚醒了失去信心和勇氣的麻木國人和沉睡的中華民族,徹底改變了世界對日本侵華的醜陋罪惡行爲的縱容態度。讓全世界看到中國軍隊沒有放棄抵抗,他們一直還在英勇地戰鬥,“中華民族沒有亡,中國沒有亡!”

影片深入刻畫了租界區歌舞昇平、霓虹璀璨和僅一河之隔的四行倉庫內悲慘壯烈、血肉模糊的強烈對比,展現抗日戰爭時期舊中國的沒落和悲哀,民族意志力的鬆散、渙散,國家存亡岌岌可危。國家太需要一場英勇悲壯的戰鬥,來鼓舞人心、重新凝聚民族力量,來震懾外來侵略。此刻,四行倉庫裏的“八佰”勇士浴血奮戰,保衛家園的壯舉,正當其時,在淞滬大地上燃起星星之火,凝聚燎原之勢。

影片塑造了國民軍隊寧死不屈的英勇形象和無數被捲入戰爭的普通百姓的視死如歸。在這“八佰”勇士中,很多隻是“無縛雞之力”的百姓、很多還只是孩子,但面對國恥家恨,毅然選擇捐軀報國,捍衛民族尊嚴。雖無名於史冊,但他們誓死抗爭的勇氣和決心,深深地刻在了中華民族的不朽豐碑上,烙在了祖國人民的心中。

當代表着國家和民族的旗幟,雖千瘡百孔卻依然屹立在四行倉庫頂上時,當租界的鐵柵欄伸出國人接納的雙手時,中華民族站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