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說課稿 > 《三袋麥子》說課稿範文(通用5篇)

《三袋麥子》說課稿範文(通用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7W 次

作爲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說課稿來輔助教學,藉助說課稿我們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說課稿應該怎麼寫纔好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三袋麥子》說課稿範文(通用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三袋麥子》說課稿範文(通用5篇)
  《三袋麥子》說課稿1

一、遊戲導入

一個精彩的導入能讓學生情趣盎然,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讓課文教學收到良好的效果,我正是運用了這種激趣導入的方式,別出心裁的利用學生喜歡童話故事的特點,用“猜故事”的遊戲方法導入,例如:芝麻芝麻開開門。《啊裏巴巴和四十大道》,讓學生從一句話而想到一個童話故事,從而引入今天的童話故事《三袋麥子》。這樣一來使學生對課文立即產生濃郁的學習興趣,加強了師生間的交流,同時體現出課內和課外知識的緊密結合,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達到“曲徑通幽”之效。

二、回憶內容,整體感知

進入授課時,我首先是帶着學生,將昨天通讀過的課文進行回顧,喚醒學生之前在腦海裏存有的信息,讓學生快速的進入新的學習。接着,我向學生提出了一個“串聯式”的問題:“這個故事裏有幾個人物?”學生回答師板書:土地爺爺 小豬 小牛 小猴 然後讓學生用一句簡單的話把他們聯繫在一起,從而影射出整片課文的關鍵詞“三袋麥子”。值得一提的是在學生自讀完課文後,對學生的設問中我打破了傳統的:“小朋友們喜歡誰?”這種單一的問題模式,而是提出了:“誰給你們留下的印象最爲深刻?”這樣的提問方式,無疑拓寬了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做主,成爲真正瞭解這些小動物的主人。

三、 精讀品悟,滲透讀法

(一)學習第一自然段

在這部分中我所要授予學生的是在閱讀中養成自主探索的學習方法,當然這種探索式的學習方法也要始終貫穿於精讀品悟之中。首先,通過投影,向學生出示描寫小豬的段落,向學生示範老師在讀書的方法,勾畫出重點字、詞、句。比如:開心、迫不及待。明確的引導學生讀書時的步驟,引導有目的,有重點、有針對性的自學,實現了師生之間的合作性。

接着,就是本課所要闡釋的重點,即如何通過一個片段的講解,實現以讀代講,滲透讀法,從而實現讀中品悟。要讓學生通過單一的課文來把握文章的思想,有感情的朗讀出課文,是一件很難的事情,但讓學生把課文內容和實際生活的情感緊密聯繫在一起之後再去讀,這又是容易做到的。但如何將學生的這一情感培養起來呢,這又是一個棘手的問題,就只有通過引導學生通過對重點字詞句的仔細推敲,反覆揣摩,來感悟出課文的情感。所以在授課中我是用這樣的引導方式。出示:“太棒啦!我最愛吃白麪饅頭和烙餅了!”指名讓學生讀,提問:“小豬當時的心情怎樣?”開心。但如何讓學生體會到小豬的開心呢,我着重營造了兩個情景:

一、小豬眼中的麥子是什麼樣子?它看到這麼多黃燦燦的麥子想到了什麼?它的表情(開心)。

二、快過年了,有了這袋麥子小豬的新年將會過得怎樣?(很快樂,很美好)這樣一來開心語氣也就輕鬆的朗讀出來了。其次,在領悟小豬的性格特點時,我設計了讓學生思考:“有了這袋黃燦燦的麥子,小豬對這個新年充滿了期盼,它怎麼做呢?”(迫不及待)“這袋麥子在小豬的手上發生了怎樣的變化?這個小豬如何啊”(能幹)這樣一來學生把自己置身於那般情景中,邊讀邊想象眼前那隻可愛的小豬。

當然這樣的引導方法,還存在一個這樣一個問題,便是學生在朗讀時會聯繫到自己的實際生活來判斷事物,在這篇具有教育性的課文中,爲了提高學生辨別生活的是非觀,我沒有按照常規的教學方法按順序一一講解,而是採用了跳躍式講授的教學方法,直接進入到第六自然段,將一年後的小豬的生活情景再現在學生面前,一年前的小豬把開心和快樂帶給了大家,而一年後的小豬把麥子吃完了是不是應該傷心了呢?通過這樣引導學生用老師剛纔讀書的方法認真的讀第六自然段,一邊想一邊畫出表現小豬特點的詞語和句子。學生通過讀,彙報(憨厚可愛)(他不由得舔了舔舌頭)。這樣一來能讓學生對小豬有個可比性,留給學生深度的思考,讓學生的思維在一定的時間和空間內得到發揮和拓展,使他們主動的去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

(二)自主學習

最後我將用自學的方式,來完成描寫小牛和小猴的段落,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不應該以老師的講解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

1、讓學生自己選擇喜歡的小動物自讀課文,邊讀邊想邊畫。

2、最後進行彙報:怎樣處理麥子的?這樣的設計正體現了學生和老師之間的合作性學習以及學生的參與式教學,讓學生主動學習。

四、讀讀悟悟

1、閱讀討論:三個小動物中你最喜歡誰的做法?爲什麼?(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爲,學生的興趣愛好不同,對事物的理解不同,體驗也各不相同。,設計這個問題是爲了讓學生打破傳統的思維模式,希望學生從三個小動物中都能看到優點)

2、如果你也得到土地爺爺送的一袋麥子,你會怎麼做? (設計這些問題是爲了引導學生多方面思考,讓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讓學生打破傳統的思維模式,希望學生從三個小動物中都能看到優點,學生想出了各種處理麥子的好方法,學生的思維得到了發展,語言表達也有了提高。在討論中讓學生獲得正確的價值取向,自然而然地揭示出本文中心。從而全面發展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五、教師總結:

本課的教學主要是體現了“情感式教學”和“參與式教學”相融合,教學中重視語感的培養,塑造個性化思維,順應了新課下:“語文課教學應以學定教,以讀爲主,讀中感悟,情寄朗讀中”。以上便是我對這堂課的一個教學設計,若在說課過程中有所膚淺之處和不妥之處,還請各位老師原諒,並請予指正,謝謝大家!

  《三袋麥子》說課稿2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們:

大家好!

我說課的內容是小學語文蘇教版三年級上冊第9課《三袋麥子》。

一、教材分析:

《三袋麥子》在是一篇童話故事,一共有九個自然段,課文情節生動有趣,語言淺顯易懂。講了土地爺爺送給小豬、小牛、小猴各一袋麥子,小豬把麥子磨成麪粉,做成了各種各樣的食品吃了;小牛把麥子保存好,慢慢享用,而小猴則把麥子種下地,一年後收穫了滿滿一囤麥子,個人採用了不同的處理方式,結果是不一樣的。學生對這篇課文有濃厚的興趣,因爲文中有他們喜歡的動物形象。

二、學情分析:

我班的學生思維活躍,富於充分的想象力,善於發表個人意見。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激發學生的興趣,讓他們自主學習,爲他們提供展示自己的機會。課文內容故事性強,線索比較清晰,我根據學生的情況讓學生講故事,鼓勵學生大膽想象,大膽表演。

三、教學目標重難點:

知識與技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過程與方法:

1、會分角色朗讀課文,讀出人物的語氣

2、會揣摩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情,並結合自己的領悟大方的表演。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學習正確的思維方法,培養創造性思維

教學時,我根據課文本身的特點,把“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作爲教學的重點,“能正確的評價三個小動物,抒發自己的觀點”作爲教學的難點。

四、說教法學法

教法:在這堂課中,我採用了情景導入法,討論交流法,合作表演法,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去誘發學生的情感,引導學生自學、討論、交流。

學法:語文學習不僅要幫助學生學習和掌握知識,而尤爲重要的是讓學生學會學習方法,在教學中,我主要滲透了自主學習法、合作學習法。通過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面對面地聽、說、讀、議、演等去實現,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五、教學過程設計

(一)、複習導入,條理清晰。

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簡潔的導入往往能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針對三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我採用了複習導入,通過對上一節課字詞以及知識的回顧,達到溫故而知新的學習效果。

(二)、精讀課文,分段理解

根據學生的不同需求,以及學生對於課文小動物的喜好,鼓勵學生讀出自己喜愛的段落,進而引導學生着重閱讀重點的自己,從而引導學生交流,同時指導學生朗讀。現就以土地爺爺拜訪小猴爲例談談我的具體做法:我展示土地爺爺到小猴家這一部分內容,並讓學生邊看圖片邊想,讓學生看後說說小猴家的麥囤裏怎麼會堆得滿滿的呀?同時指導學生讀好小猴的話。接着讓學生交流:看着小猴家豐收的情景,聽着小猴自豪的話,你準備怎麼來誇誇小猴呀?最後,老師扮演土地爺爺和學生一起表演這部分內容,在老師的引領下,學生自由組合表演。教學拜訪小豬、小牛的思路與拜訪小猴這部分基本相同,只是問題有所不同。通過學生的看、想、說、讀、演,充分展示自己“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在對三部分內容學完之後,引導學生交流:同學們,森林裏還有很多的小動物他們有不同的聲音你的做法又是什麼呢?你最喜歡哪種小動物的做法呀?爲什麼呢?在此活動中,增強學生的主體性和參與意識,同時讓學生在合作、探索交流中感受快樂,得到收穫,學會相互接納,傾聽、分享、互助,交流與合作的技能。

(三)、拓展延伸,活躍思維

新課標強調要重視拓展學生的思維、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教師要爲學生留出選擇和拓展的空間,滿足不同學生學習和發展的需要。當學完本課後此時學生腦中一定會想假如現在土地爺爺真的從小猴那裏拿回了些麥子送給我,我該怎麼處理呢?這時就讓學生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充分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滿足不同學生的需要。爲學生個性的充分發揮開闢了空間。從而培養學生的說話能力和創新能力。

複述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增強記憶能力,還能幫助學生積累好詞句,提高閱讀和寫話能力。中年級是培養學生聽說能力的重要時期,作爲語文老師,我們應該切實地把複述訓練落到實處。

六、說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是課文精華的體現,我的板書主要採用帖畫配文字的“圖文式”板書,簡潔、概括,是文章結構的簡縮,展現了文章的重點內容,加強了學生對文本的理解,符合兒童的心理特點和認知水平。

以上設計還存在許多不足之處,還請各位領導、老師提出寶貴的意見,讓我在你們的指導和幫助下得到提高!謝謝!

  《三袋麥子》說課稿3

各位老師:

上午好!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三袋麥子,下面我將從說教材、說教法和學法、說教學過程、說板書設計四個方面來對本課進行說明。

一、說教材

《三袋麥子》是蘇教版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第二篇課文,這是一篇童話故事,主要講了土地爺爺送給小豬、小牛、和小猴各一袋麥子,小豬把麥子磨成麪粉,做成了各種各樣的食品吃;小牛把麥子保存好,慢慢享用;小猴則把麥子種下地,一年後收穫了滿滿一囤麥子。表達了同樣是一袋麥子,各人採用了不同的處理方式,結果是不一樣的中心思想。“情節生動有趣,語言淺顯易懂,人物個性鮮明”是本文最大的寫作特色,很適合兒童閱讀。

結合單元教學要求和本課特點,依據新課標中“知、過、情”三個維度,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爲:

1、能正確讀寫本課要求會讀、會認的生字,掌握多音字“磨”“幹”的用法,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分角色朗讀課文,講講這個故事;

3、理解課文內涵,能夠根據自己的體驗與感受,各抒己見。

培養學生用正確的思維方法,體會課文內容的價值取向,懂得只有播種,纔有收穫的道理。由於本課注重描寫人物的語言、動作、心理,所以我將本課的教學重點確定爲:通過關鍵詞句來理解課文內容並體會人物情感,從而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分角色地讀課文。

因爲三種小動物在得到麥子後採取了不同的做法,所以我將本課的教學難點確定爲:聯繫上下文,引導學生多方面思考,各抒己見,並在討論中讓學生獲得正確的價值取向。

二、說教法和學法

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能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達到教與學的和諧完美統一。基於此,我準備採用的教法是談話法,討論法和讀書指導法。引導學生體會課文的語言和情感,培養他們的想象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學法上,我貫徹的指導思想是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具體的學法是比較法、討論法、朗讀法和圈點勾畫法,讓學生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閱讀習慣。

  《三袋麥子》說課稿4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讓課堂與快樂有約》,我將以《三袋麥子》的第一課時爲例,從教材、教法學法、教學環節、板書設計這幾方面,來談一談我在語文教學中,藉助多媒體,引導學生快樂學習的感受。

一、說教材

【教材簡析】

《三袋麥子》是蘇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的一篇課文。它是一篇童話故事,主要講的是土地爺爺給小豬、小牛和小猴各送了一份節日禮物——一口袋麥子。小豬、小牛和小猴各自用不同的方式處理了這袋麥子。一年後,土地爺爺故地重訪,並對小豬、小牛和小猴的不同舉措作出了三種不同的評價。課文情節生動有趣,語言淺顯易懂,很適合兒童閱讀。

【學情分析及目標預設】

我班的學生思維活躍,富有想象力,善於發表個人意見。因此,我在教學中採用情境串聯和多媒體輔助教學等形式,營造生動、活潑、快樂的學習環境,激發學生的興趣,爲他們提供展示自我的機會。

基於我對教材的理解和分析,以及我班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將本節課的教學目標設定爲:

知識與能力:

1、學會本課的生字,讀準字音,認清字形,認識一個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朗讀感悟能力。

3、初步感知故事內容,理清脈絡。

4、學習課文第1—4自然段,練習分角色朗讀課文。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憑藉具體的語言文字材料,初步體會三個小動物的美好品質,並在閱讀過程中引導學生各抒己見,學習正確的思維方法,培養創造性思維。

【教學重難點及突破】

根據課文本身以及第一課時的教學的特點,我把本節課的重難點定位爲:生字詞教學和初步體會三個小動物的美好品質,學習正確的思維方法,培養創造性思維。在重難點的突破上我的做法是:

1、創設情境,以趣激學。

2、細緻指導,注重體驗。

3、優化整合,合理利用教具。

【教學準備】

多媒體教學課件、各種形狀的生字卡片、頭飾、角色圖片。

二、說教法學法

教法:在這堂課中,我採用了情景導入法,討論交流法,合作表演法,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去誘發學生的情感,引導學生自學、討論和交流。

學法:語文學習不僅要幫助學生學習和掌握知識,而尤爲重要的是讓學生學會學習方法,在教學中,我主要滲透了自主學習法、合作學習法。通過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面對面地聽、看、說、讀、議、演等去實現,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三、說教學環節

爲了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落實重點,突破難點,我以學生的學爲立足點設計瞭如下的教學環節:

【設計思路】

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但學生對語文材料的反應往往又是多元的。教學中不僅要注重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更要注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獨特的自我體驗。因此,在設計本節課的教學環節時,我始終在思考一個問題——該給學生一份怎樣的禮物?

特別的禮物——實用的知識和運用知識的能力。新課開始,以土地爺爺的“禮物”導入,激起學生對新年禮物的渴望。接着,用課件出示“大禮盒”,讓學生在產生接受禮物的期待中,進入生字學習。最後,學生在通過將生字帶入文中的朗讀與初讀的對比中,發現自己的進步,從而明白老師這一份特別的禮物的意義所在。

無形的禮物——體驗學習的快樂。細節上的渲染,如別緻的生字卡片、生動形象的頭飾;精心設計的多媒體課件;親切、充滿童趣的教學語言;生動情境的創設;拉近了學生與文本的距離,喚起學生主動學習的願望,讓學生在語文課堂這一舞臺上盡情地表演,扔掉了學習中的負擔和恐懼,在語文學習中體驗到真正的快樂!

【具體環節】

環節一:激趣導學,直入文本。

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課間活動的時候,我播放一段背景音樂《過大年》,歡樂、祥和而又喜慶的樂曲,渲染了節日的氣氛,引領學生回味過年時的情景,爲新課奠定了輕鬆、愉悅的基調。開課時,我以新年禮物爲話題引出故事的三個主人公,直入課文的第一段,讓學生在朗讀中體驗收到禮物的喜悅。接着設計了“幫土地爺爺算算帳”的環節,引出課題。這樣的開課設計新穎別緻,活躍了學生的思維,爲整堂課的教學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環節二:創設情境,快樂識字。

生字教學是本節課的重點,也是難點,在這一塊,我充分利用了多媒體形象、直觀,變換靈活的特點,努力爲學生營造一個快樂識字的氛圍。我首先設計了一個老師給學生“派送禮物”的情境,多媒體展示漂亮的大禮盒,打開後跳出一個個可愛的生字寶寶,激起了學生和生字寶寶交朋友的熱情。以和生字寶寶“打招呼”的形式,讓學生主動地去讀課文中生字的音;“你以前認識他們嗎?在哪裏見過?”回答中,學生交流了識字經驗;接着出示詞語,讓學生自由讀、開火車讀、比賽讀。每當學生讀得好時,多媒體課件會適時出現笑臉、字寶寶翻跟頭的畫面,這些鼓勵性的小細節,無論是從聲音,還是圖像上都給學生以感官上的刺激,大大調動了他們的識字熱情,讓他們在追求成功中享受學習,享受快樂。

環節三:“導演”分集,理清脈絡。

看動畫片是孩子們最感興趣、最樂於做的事情,針對這一特點,在學生再讀課文後,我播放了一段flash動畫故事,提醒學生一邊看,一邊回憶課文中的相關內容,並假定如果你是一名小導演,你能給這個動畫故事分集嗎?而且還要在課文中找出依據。這種孩子們喜聞樂見的動畫形式,讓他們產生了身臨其境的感受,從而加速了對課文內容的感知理解。在此活動中,增強了學生的主體性和參與意識,同時讓學生在合作、探索和交流中忘記了這是給課文分段,並在“看”、“議”、“想”中感受快樂,得到收穫。

環節四:深入局部,精讀感悟。

本環節主要的任務是學習第2—4自然段。這部分主要寫了小豬、小牛和小猴各收到土地爺爺的一口袋麥子後,小豬的語言,小牛的想法和小猴的動作。“比一比”的環節中,以課件展示課文中的圖片和相關文字,分步出示,這種直觀演示,能化繁爲簡,化枯燥爲生動,讓學生快速地把握住課文的重點,從而體會到兩個“不同”,即“視角的不同”和“方式的不同”。“想想、說說”讓學生憑藉對這幾個小動物的熟悉,揣摩出他們的所說所想。“讀讀、演演”讓學生在爭當童話劇的小主角這一情境中,自由組合表演。通過學生的一系列活動,內化了課文的語言,充分展示自己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小動物的形象也變得更加豐滿,在孩子的腦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環節五:課外實踐,拓展延伸。

新課標強調要重視拓展學生的思維、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教師要爲學生留出選擇和拓展的空間,滿足不同學生學習和發展的需要。因此,我尊重班級學生的個體差異,把課外的拓展實踐分成三個版塊——“我會說”:把故事上集的內容說給父母聽。“我會做”:動手製作自己喜歡的角色的頭飾。“我會演”:和你的朋友把故事的上集演一演。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自由選擇一至兩項完成。

四、說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應該是課文精華的體現。我的板書主要採用了貼畫配文字的“圖文式”板書,簡潔、概括,是文章結構的簡縮,展現了文章的重點內容,加強了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從形式上看,它生動活潑,圖文並茂,符合兒童的心理特點和認知水平。

  《三袋麥子》說課稿5

說教材

《三袋麥子》是西師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課文,本單元的選文是一些引人思考的故事,目的是讓學生在充滿思辨故事中明白其飽含的人生哲理。《三袋麥子》是本單元的第三個故事,是一篇批讀課文,講了土地爺爺送給小豬、小牛和小猴各一袋麥子,由於各自採用了不同的處理方法,就有了不一樣的結果。引出“不同做法會有不同結果”的道理。這篇課文情節生動有趣,語言淺顯易懂,很適合兒童閱讀。

說學情分析

三年級的學生具有很強的好奇心,極富童心童趣。雖然通過前五個單元中幾篇批讀課文的學習,學生對批讀課文的特點和學習方法,有了初步瞭解,但是,他們剛剛從低年級的識字學習進入中年級的閱讀學習,閱讀興趣還不濃,閱讀方法還沒習得,閱讀習慣還沒養成。爲此,如何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教給閱讀方法,培養閱讀習慣,仍是我設計這堂課優先考慮的問題。

說教學目標

根據編輯意圖和學情,在第一課時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語,理解第一部分內容的基礎上,我確立了本課時的教學目標: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能借助旁批讀懂這個故事,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評價三個小動物,明白“不同的做法會有不同的結果”的道理。

初步掌握批註的方法,並嘗試批註。

說教學難點

爲了有效地引導學生閱讀,達成教學目標,我還根據我們山區農村學生的學情,把“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評價三個小動物,嘗試批註”作爲本課時的教學重點;把明白“不同做法會有不同的結果”的道理作爲本課時的教學難點。

說教法學法

我在教法上的策略是:指導、引領和點撥,讓學於生,引導學生通過師與生、生與生、生與文本間的對話、討論、交流等手段,給學生創設一個開放的課堂,讓學生在自我體驗中,凸顯自己的獨特感悟和理解。整堂課我是鼓勵式地“導”,學生則自主合作式地“學”,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說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第二學段閱讀教學要求學生能複述故事性作品的大意,關心作品中人物的命運,所以我首先讓學生回憶課文第一部分的內容,指名講這部分的故事;接着讓學生猜一猜後來那三袋麥子還剩下多少。這樣做既將新舊知識銜接,又爲突破難點做準備。

二、導“學”導“批”,品讀理解

1、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採用設疑的方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以“一年以後,土地爺爺又來了,他所看到的情況和我們猜想的一樣嗎?”引出本課時內容。

2、我先讓學生默讀課文第6自然段和旁批,勾畫描寫小豬的詞語;接着師生交流,指導學生讀旁批、讀勾畫的重點詞,懂得小豬的麥子全吃光了;然後引導學生評價小豬,寫批註。“認真寫好漢字”是語文教學的基本要求,因此我提醒學生注意寫字姿勢,書寫要做到工整美觀。我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和獨特感受,只要是符合小豬特徵的詞都給予肯定,並板書“憨厚可愛”。這部分教學體現批讀文教學的“扶”。

3、學完第6自然段,我與學生一起總結本段的學習方法,然後遷移運用,學習剩下的課文,讓小組自主選擇喜歡的部分,合作學習。這個設計採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尊重學生個人的情感體驗,讓他們自主選擇,更易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我將深入課堂,及時點撥,體現出批讀文教學的“半扶半放”。

4、合作學習結束後,我採取小組彙報、交流,其他同學傾聽、評價的方式,讓孩子們通過思維與思維地碰撞,提高評價能力。我並擇機板書“節儉”“聰明能幹”。

三、朗讀表演,昇華情感

1、各學段目標都要求重視朗讀和默讀,做到有感情地朗讀。所以,我以“三個小動物中你最欣賞誰的做法,爲什麼?”引出學生最喜歡的動物,並自由朗讀自己喜歡的那種動物的段落。通過範讀、指名讀、分組讀等方式,抓住“舔了舔嘴脣”、“神祕”、“自豪”等詞語,大膽想象小動物說話時的神態、動作,有感情地朗讀。

2、分角色練習表演整個故事;推薦小組上臺表演,及時進行鼓勵性評價。這個設計是爲了給學生展示自我的機會,也是利用角色扮演加深學生對文本的感悟理解。

四、總結全文,揭示道理

爲了引導學生懂得這個故事揭示的道理,我利用板書讓學生總結課文內容,並齊讀旁批,我則板書“不同做法會有不同結果”。接着詢問學生要是你的話,你會怎麼做呢?放手讓學生獨立完成課文的最後一處批註:要是我的話,我會。

五、說寫練習,拓展提升

1、按照“中年級學生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或感受”的要求,突出語文教學讀寫結合的宗旨,我設計了一個小練筆:你想對文中各有特點的三個小動物說點什麼?寫下來。寫完以後,讀給大家聽,學生間相互評議。

2、根據“能複述故事性作品大意”的目標,我讓學生課後把這個故事講給家人或小夥伴聽。

板書設計

我的板書先貼上動物頭像的設計,直觀形象,符合三年級學生特點,能激發學生的興趣;接着根據教學進度,板書對小動物的評價,簡潔明瞭;最後引領學生通過對比的方法,引出道理,完成板書,使板書具有概括性、整體性和教育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