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說課稿 > 小夥伴說課稿

小夥伴說課稿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2W 次

作爲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小夥伴說課稿,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夥伴說課稿

小夥伴說課稿1

[教材簡析]

《三個小夥伴》是鄂教版實驗教材第三冊第一單元“愛和奉獻”篇中的一篇課文,該童話講述了小野豬、小象和小袋鼠三個小夥伴一起上山栽樹的故事。全文共六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寫三個小夥伴一同上山栽樹。第二至第五自然段寫三個小夥伴在栽樹過程中,各自發揮長處,密切合作。第六自然段寫小樹栽好後,三個小夥伴非常高興。故事告訴孩子們“團結起來力量大”的道理。課文語言簡潔活潑,富有兒童情趣。

[學生分析]

剛剛讀二年級的學生,對童話故事有濃厚的興趣,好奇心強,但缺乏一定的鑑別能力。大多數學生活潑、好動、大膽且獨立,他們已經掌握了一些識字的方法,喜歡讀書和表演,但語言的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欠佳,有意注意的時間還比較短,好動、好玩。

[設計理念]

語文教學應該有“語文味”,通過情景創設,互動閱讀等多種形式讓低年級學生“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興趣”,體現語文的“讀味”,;在教學生閱讀方法的過程中實現圈點批註的“寫味”;在語言描述、想象感悟中入情入境,實現品詞品句的“品味”。

[教學目標]

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必須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從學生的發展角度和課程階段目標及教材特點,我初步制定一下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讀準字音,理解新詞,讀懂課文。

2、能力目標:學會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有興趣地合作表演好這個故事。

3、情感目標:讓學生感受到閱讀的樂趣,體會三個小夥伴互相配合、各顯其能,最終圓滿完成任務的愉悅心情,明白“同心協力才能做好一件事”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課文,並從中明白事理。體會三個小夥伴最終圓滿完成任務的愉悅心情,明白“同心協力才能做好一件事”的道理。

[教學準備]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我準備製作課件能表現文本內容、動物頭飾。

[教學策略]

1、情境教學法:藉助現代化的教學手段,用畫面再現情境,用音樂渲染情境,用語言描繪情境,使學生入情入境,由境生情。

2、朗讀感悟法: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感悟,培養語感,受到情感的薰陶。教師靈活運用語言渲染,引導想象,媒體創設畫面,表演等多種教學策略,鼓勵學生讀書、發現。教學中注重朗讀訓練的方式方法

[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出示情境圖一:今天我們教室來了三個小夥伴,他們去幹什麼呢?在說話的練習中相機理解生字詞“一起”。讓我們和他們一起去栽樹吧。

情境圖二,樹上的葉片上含有生字,檢查學生識字情況。

【這一環節,教師先與學生進行輕鬆的交談,活躍課堂氣氛,然後運用多媒體課件創設三個小夥伴栽樹的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了學生的情感、興趣,使他們愉快地進入學習。】

二、自由選擇,自主閱讀。

1、三個小夥伴中,你最喜歡誰?請你自由讀課文,找出和它有關的段落,感受它哪些地方可愛。

2、在小組內交流。

【閱讀時個性化的行爲,教師應該爲學生創設一個自主學習的平臺。】

三、感情朗讀,品味語言。

先說說自己最喜歡誰,然後讀出相關段落。隨學生的交流引導學生學習文本。

1、第二自然段:引導學生理解硬硬的,拱這兩個詞語時可以聯繫生活和動作理解。

自這裏可以比較句式:不要緊,不要緊,我有硬硬的嘴巴。

我有硬硬的嘴巴。

讓學生在讀中感悟這兩個句式所表達的情感不同。

2、第三自然段:在知道學生朗讀時可以讓學生故意挺起肚子,做出吃力的樣子,來回走。

3、第四自然段:讀到“用長鼻子吸足了水吧樹坑澆得溼溼的”時,可以讓學生伸出手臂模仿象的動作。

學生交流完每一段,都可以讓學生比較一下句式,採取各種形式的讀,讓學生感受小動物的心靈。

4引讀2、3、4自然段,學生通過朗讀,表演,品味重點詞句,去感受小動物的可愛。

5、學習最後一段後,讓學生用“又……又……”的句式說一句話。

6、分角色讀課文。

【尊重學生的情感,體現學生的意志,彰顯學生的個性,有利於創設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激發學生的求知慾。】

四、情境表演,體驗情感。

1、在小組內分角色表演。

2、邀請幾名小夥伴合作,戴頭飾扮演自己喜歡的角色,表演故事。

3、表演後,師生同評議。

【合作學習時新課程學生學習的一種重要方式,與他人合作是提高學習效效率和學習質量,培養學生團結合作意識,合作習慣和合作能力的重要途徑。】

五、引導評論,深化情感。

1、小樹栽好了,三個小夥伴手拉手,圍着小樹又唱又跳。在栽樹的過程中,他們遇到了哪些困難呢?遇到這麼多的困難,單靠他們中的某一個人,能把樹栽好嗎?

2、小組討論。

3、教師小結:團結力量大

4、親愛的同學們,假如你現在就是這棵小樹苗,你想說什麼呢?

5、咱們認識了三個小夥伴,你最喜歡誰?你想對他說寫什麼?

【新課標下的語文課堂教學更注重人文教育,使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形成健康的情趣品位,對於學生的終身學習與有個性的發展意義重大。教師要爲學生在文本語言和主題直接經驗之間架起橋樑。】

六、指導寫字。範寫“栽”、“澆”

七、閱讀實踐,知識拓展。

1、同學們你喜歡這個故事嗎?請你把這個故事講給你的親人或者好朋友聽聽。

2、收集關於“團結起來力量大”的諺語或成語

【語文教學要注重語言的感悟積累,積累既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實現了和文本的對話,又能在生活中運用語文。】

【附:板書設計】

三個小夥伴

挖樹坑?小野豬(圖)嘴巴拱

運肥料?小袋鼠(圖)口袋運

澆水?小象(圖)鼻子吸

團結起來力量大

小夥伴說課稿2

一、說教材:

《小夥伴》是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第28課。這個單元主要是以學習好孩子好品質爲主題。教育孩子們要有一顆樂於助人的心,當同伴遇到困難時不能只用語言上的關心或責備,應該給予最需要的幫助,用實際行動去幫助同伴;那纔是最具體、最有效的。學生通過對教材有了深入的理解後,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悟課文所蘊含的思想感情。

二、說目標

根據課標要求,閱讀課應於學生閱讀爲主,教師只能給予引導,引導學生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讀流利,最好能讀出感情。提出的問題還是由學生去解讀,更應該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使學生在輕鬆愉悅的氛圍中獲取知識。

教學目標要求:

1.認識“餐、丟”等13個生字,會寫“問、間”等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進入角色朗讀。

3.使學生從故事中受到啓發,有樂於幫助他人的願望和行動。

三、說重點、難點

這篇課文主要以情感及語氣的表現來進行對話的形式描寫四個小夥伴。並引導學生體會,同伴遇到困難最需要的是幫助。

四、說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激趣,揭題導入

1.課間你最愛和誰一起玩耍?遇到困難你常向誰傾訴?(板書課題)

2.讀了這個題目,你想知道什麼呢?

二、初讀感知,認讀生字

1.要想讓學生理解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就應創設良好的語境,就需要學生充分地讀。於是在此環節,我先範讀,再讓學生齊讀。在讀之前,插入課件,讓學生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這樣,又能達到另一訓練目的:邊聽邊讀邊思考。

2.出示帶拼音的字詞,引導學習。

午餐丟了礦泉水糟糕

粗心大概公共汽車

忘記保護管理夾心

(1)同位之間練讀。

(2)指名一個小老師領讀所有的詞語。

3.去掉拼音。沒有了拼音朋友的幫忙,你還能讀好那就厲害了。

(1)自由練讀,教師遮住拼音。

(2)開火車檢查讀。(兩列)

4.只留下生字引導認讀。

(1)自由練讀生字。

(2)男女生比賽讀。

(3)老師抽卡片讀。

(4)猜字遊戲:

如:大官戴個竹帽子——管;二人睜兩眼——夾;

三、指導書寫。

1、出示卡片,“問、間”,明確書寫的內容。

2、介紹兩個字的共同特點:這兩個字都有一個門字框,寫的時候,先寫外邊的門字框,再寫裏面的部分。

3、學生觀察其它字形,提出書寫要求

4、教師示範寫。

5、學生描摹、練寫。

第二課時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應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勞的和諧發展。

因此,在引導學生理解課文的同時,以讀代講,讓學生從

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通過誘發學生的生活體驗,使課文蘊含的道理內化爲孩子的情感需要。

一、複習導入新課

1.開火車認讀生字。

2.齊讀課文最後一個自然段。

3.小姐過渡:安東真是個好孩子,他把自己的麪包掰開,把大的一半給了瑪莎!另兩個夥伴呢?維加和安娜又是怎麼關心瑪莎的呢?

二、朗讀感悟維加、安娜和瑪莎的對話。

1.自由朗讀第二~七自然段。

2.指名說維加、安娜都是怎麼關心瑪莎的。

3.出示維加說的兩句話指導朗讀。

你怎麼不吃呀?真糟糕!離回到家還有好長時間呢!

第一句強調“?”;第二句注意“!”。

4.評選最佳“安娜”。

(1)自由練讀安娜的兩句話。

(2)指名讀、挑戰讀、齊讀。

(3)讀完這兩句話,你知道了什麼?

5.指名讀瑪莎的話,讀出心情好沉重語氣。

三、朗讀感悟課文最後一個自然段

1.聽教師示範讀或者錄音朗讀課文。

2.學生模仿教師或錄音,自由朗讀課文。

3.指名朗讀課文,大家評議。

四、全文朗讀指導

1.講解要點:

(1)讀出小夥伴的詢問、責怪、教育和關心瑪莎的不同語氣來。

(2)瑪莎同學丟了東西,沒吃的了,心裏一定很難過,因此讀他的話聲音要小一些。

2.小組合作學習。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爲了能在讀中深入感悟,讀中深入思考,讀中深入體驗,我設計了讓學生分角色讀,並在小組中交流討論,自由發揮自己的見解,使之能達到訓練目的: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

(1)分角色朗讀四個小夥伴的對話,朗讀熟練以後,可以邊讀邊配上動作表演。

(2)議一議:三個小夥伴是怎麼關心瑪莎的,誰做的最好?說說你的理由。

(3)指名回答,說明理由。

(4)四人小組,發揮想象力,把課文表演出來。評選最佳“表演獎。”

五、創設情境,課外延伸

課標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着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因此,聯繫課文,提出:

1、如果你是小夥伴們中的一個,你會怎麼做?假如你是瑪莎,你會怎麼想?

2、在生活中,我們也一定會遇到一些困難,你有幫助過誰?或者是你接受過誰的幫助?

這樣,由課內延伸到課外,就能使課文中所蘊含的道理內化爲孩子的情感需要了。

六、創設情境,薰陶感染

通過舉例我國西南地區遭受嚴重的旱災,進行情感教育。同時教育他們應該獻出自己的一份愛心,並能夠繼續傳承這種美德,讓世間充滿愛;讓愛充滿每個人的心田。讓他們感受到世界是美好的,生活是如此幸福;應該用一顆感恩的心去幫助他人。最後,用一首《感恩的心》來結束這節課。

小夥伴說課稿3

[教材簡析]

《三個小夥伴》是鄂教版實驗教材第三冊第一單元“愛和奉獻”篇中的一篇課文,該童話講述了小野豬、小象和小袋鼠三個小夥伴一起上山栽樹的故事。全文共六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寫三個小夥伴一同上山栽樹。第二至第五自然段寫三個小夥伴在栽樹過程中,各自發揮長處,密切合作。第六自然段寫小樹栽好後,三個小夥伴非常高興。故事告訴孩子們“團結起來力量大”的道理。課文語言簡潔活潑,富有兒童情趣。

[學生分析]

剛剛讀二年級的學生,對童話故事有濃厚的興趣,好奇心強,但缺乏一定的鑑別能力。大多數學生活潑、好動、大膽且獨立,他們已經掌握了一些識字的方法,喜歡讀書和表演,但語言的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欠佳,有意注意的時間還比較短,好動、好玩。

[設計理念]

語文教學應該有“語文味”,通過情景創設,互動閱讀等多種形式讓低年級學生“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興趣”,體現語文的“讀味”,;在教學生閱讀方法的過程中實現圈點批註的“寫味”;在語言描述、想象感悟中入情入境,實現品詞品句的“品味”。

[教學目標]

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必須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從學生的發展角度和課程階段目標及教材特點,我初步制定一下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讀準字音,理解新詞,讀懂課文。

2、能力目標:學會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有興趣地合作表演好這個故事。

3、情感目標:讓學生感受到閱讀的樂趣,體會三個小夥伴互相配合、各顯其能,最終圓滿完成任務的愉悅心情,明白“同心協力才能做好一件事”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

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課文,並從中明白事理。體會三個小夥伴最終圓滿完成任務的愉悅心情,明白“同心協力才能做好一件事”的道理。

[教學準備]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我準備製作課件能表現文本內容、動物頭飾。

[教學策略]

1、情境教學法:藉助現代化的教學手段,用畫面再現情境,用音樂渲染情境,用語言描繪情境,使學生入情入境,由境生情。

2、朗讀感悟法:

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感悟,培養語感,受到情感的薰陶。教師靈活運用語言渲染,引導想象,媒體創設畫面,表演等多種教學策略,鼓勵學生讀書、發現。教學中注重朗讀訓練的方式方法

[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出示情境圖一:今天我們教室來了三個小夥伴,他們去幹什麼呢?在說話的練習中相機理解生字詞“一起”。讓我們和他們一起去栽樹吧。

情境圖二,樹上的葉片上含有生字,檢查同學識字情況。

【這一環節,教師先與同學進行輕鬆的交談,活躍課堂氣氛,然後運用多媒體課件創設三個小夥伴栽樹的情境,吸引同學的注意力,激發了同學的情感、興趣,使他們愉快地進入學習。】

  二、自由選擇,自主閱讀。

1、三個小夥伴中,你最喜歡誰?請你自由讀課文,找出和它有關的段落,感受它哪些地方可愛。

2、在小組內交流。

【閱讀時個性化的行爲,教師應該爲同學創設一個自主學習的平臺。】

  三、感情朗讀,品味語言。

先說說自身最喜歡誰,然後讀出相關段落。隨同學的交流引導同學學習文本。

1、第二自然段:引導同學理解硬硬的,拱這兩個詞語時可以聯繫生活和動作理解。

自這裏可以比較句式:不要緊,不要緊,我有硬硬的嘴巴。

我有硬硬的嘴巴。

讓同學在讀中感悟這兩個句式所表達的情感不同。

2、第三自然段:在知道同學朗讀時可以讓同學故意挺起肚子,做出費勁的樣子,來回走。

3、第四自然段:讀到“用長鼻子吸足了水吧樹坑澆得溼溼的”時,可以讓同學伸出手臂模仿象的動作。

同學交流完每一段,都可以讓同學比較一下句式,採取各種形式的讀,讓同學感受小動物的心靈。

4引讀2、3、4自然段,同學通過朗讀,扮演,品味重點詞句,去感受小動物的可愛。

5、學習最後一段後,讓同學用“又……又……”的句式說一句話。

6、分角色讀課文。

【尊重同學的情感,體現同學的意志,彰顯同學的個性,有利於創設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激發同學的求知慾。 】

  四、情境扮演,體驗情感。

1、在小組內分角色扮演。

2、邀請幾名小夥伴合作,戴頭飾扮演自身喜歡的角色,扮演故事。

3、扮演後,師生同評議。

【合作學習時新課程同學學習的一種重要方式,與他人合作是提高學習效效率和學習質量,培養同學團結合作意識,合作習慣和合作能力的重要途徑。】

  五、引導評論,深化情感。

1、 小樹栽好了,三個小夥伴手拉手,圍着小樹又唱又跳。在栽樹的過程中,他們遇到了哪些困難呢?遇到這麼多的困難,單靠他們中的某一個人,能把樹栽好嗎?

2、小組討論。

3、教師小結:團結力量大

4、親愛的同學們,假如你現在就是這棵小樹苗,你想說什麼呢?

5、咱們認識了三個小夥伴,你最喜歡誰?你想對他說寫什麼?

【新課標下的語文課堂教學更注重人文教育,使同學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形成健康的情趣品位,對於同學的終身學習與有個性的發展意義重大。教師要爲同學在文本語言和主題直接經驗之間架起橋樑。】

  六、指導寫字。範寫“栽”、“澆”

  七、閱讀實踐,知識拓展。

1、同學們你喜歡這個故事嗎?請你把這個故事講給你的親人或者好朋友聽聽。

2、收集關於“團結起來力量大”的諺語或成語。

【語文教學要注重語言的感悟積累,積累既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實現了和文本的對話,又能在生活中運用語文。】

【和:板書設計】

三個小夥伴

挖樹坑? 小野豬(圖) 嘴巴拱

運肥料? 小袋鼠(圖) 口袋運

澆水? 小象 (圖) 鼻子吸

團結起來力量大

小夥伴說課稿4

一、教材分析

我說的是人教版教材第一單元第四課《我和小夥伴》,實際上本課就是對學生進行合羣的教育。讓小孩願意和小夥伴玩,能和小夥伴友好的相處。文中設計了說一說自己的小夥伴的活動,提示引導哪些是小夥伴,可以是鄰居家的孩子;父母的親戚家的孩子;父母同事的孩子;也可以是學校內的同學……另外,還設計了“與小夥伴一起交往、玩樂時,意見不一致怎麼辦”以及“與小夥伴一起做了錯事怎麼辦”這幾種活動。文中通過現實生活中與小夥伴在一起開開心心玩耍的照片以及許多與小夥伴在一起學習、遊戲的彩圖,告訴學生有小夥伴的快樂,讓學生領悟如何分享以及有了問題要協商解決,彼此寬容的重要;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那麼在與小夥伴一起玩時,怎樣求同存異,要互相兼顧;“與小夥伴一起做錯了事情”應讓同學們自己想一想生活中有沒有類似的事情,讓他們自己感悟明理:有了錯誤要誠實,要勇於承擔責任,只有這樣才能健康發展,才能贏得他人真正的信任。

二、學情分析

一年級的小學生,整體看他們活潑好動,大多數尊敬師長,團結同學,對人有禮貌,熱愛關心班級集體,學習勤奮。但大多數同學都是獨生子女,或多或少地有一些不良習氣,部分同學對他人的尊敬,對集體榮譽的珍惜趨於表面化,爲了做給別人看而做,行動上缺乏自主性,在處理人際關係中意識狹隘。在新學期中應注意理論聯繫實際,讓學生思想不斷提高,自覺行動,形成良好的習慣。

三、設計意圖

品德與社會課程是以兒童的生活爲基礎、以培養品德良好、樂於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爲目標的活動型綜合課程。因此,整堂課主要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在活動、遊戲中得到感受、體驗、探究和領悟,並從中得到情感的交流、良好習慣的培養及能力的發展。

四、教學目標

1、喜歡和小夥伴交往,能體驗到交往的快樂。知道朋友多快樂多。

2、嘗試處理在與夥伴交往中遇到的問題,初步體會與夥伴交往要互相尊重謙讓友愛公平,有了問題要協商解決。

  五、教學重、難點

根據教材內容和低年級學生年齡特點,確定本課的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嘗試處理在與小夥伴交往中遇到的問題。

教學難點:有了問題協商解決。

  六、說教法

《品德與生活》是一門活動型綜合課程,它強調的是在教學中要結合兒童的生活實際,創設生活情境,讓學生在一個個活動中知道怎樣與小夥伴相處,遇到問題時怎樣解決,爲此,我將採用以下幾種教學方法進行:

1、情境教學法:

2、表演法:

3、交流討論法、學生自主評價法:

以上教學方法的運用能給課堂帶來生氣,帶來歡樂,改變了以往“注入式”教學那種閉門讀書,單一的“聽分析”的被動的學習狀況。以上教學法的運用其實也使情境成爲一個個連續的動態客體。讓孩子感到“情境即在眼前”,“我即在情境中”,彷彿進入了其人可見,其聲可聞,其景可觀,其物可賞的境地。這樣教學就成爲“我”高興參與的、有趣的、有意義的活動。

  七、說學法

新課程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以及重視培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基於以上觀點在本課教學中,我着重體現以下幾種學法的指導。

1、表演展示學習法

品德與生活課程以兒童直接參與豐富多彩的活動爲主要教學活動形式,強調寓教於樂。因而我教學本課時,指導學生參與模擬遊戲、表演活動方式進行學習,使學生在活動中得到認識。

2、合作學習法

合作學習給全體學生提供了參與學習的機會,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與競爭意識,同時我也是結合我校小班化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給學生提供較多的討論、交流、合作的機會。

3、競賽討論法

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入手,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參與性和主動性,以競賽的形式來活躍課堂氣氛

  八、說教學過程

一、導入

播放歌曲<找朋友>,師生互動進行演唱,把學生帶入一個愉快的學習氛圍,讓學生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又能自然的引出問題,“聽到這個歌曲你想到了誰?”,然後通過學生的回答揭示出課題——我和小夥伴(板書)

二、說說我的小夥伴

通過欣賞小夥伴在一起遊戲的圖片,讓學生自由介紹自己的小夥伴的姓名、年齡、愛好等,並講一講他和小夥伴在一起發生的有趣活有益的事情,感受和小夥伴在一起的快樂。

這個時候,有些學生會非常積極發言,而有的學生卻默不出聲。這樣的學生也許還不能適應集體的環境,由此可以引導他來談一談如果沒有小夥伴我們會有怎樣的心情,讓大家都知道沒有小夥伴的孤單,並請其他學生和這個沒有小夥伴的學生交朋友讓他也和大家一樣開心起來。

三、活動:怎麼辦?

1、請一小組同學到講臺上選一樣教師提前準備好的一些小東西。(有學生喜歡的和不喜歡的)出現了幾名同學同時選擇一件東西。

2、提問這一小組同學:大家說說該怎麼辦?

3、提問全體學生:說一說、那種方法合理?那種大家滿意?

這一環節主要是想把學生帶到實際問題中,針對實際發生的問題進行討論,教師博採衆意,讓學生共同想辦法解決問題,最後問題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達成滿意,學生的感悟會更深。

4、現在還有一名同學也遇到類似問題,大家幫他想辦法,看怎麼解決那個問題。(出示分玩具事件)學生討論。指名說一說。

板書:大讓小輪流玩猜拳一起玩

5、出示分蛋糕事件。

分組討論:該怎麼辦?

指名到講臺前表演一下。

5、小結:許多同學想到將大的讓給別人。提到最多的詞也是謙讓。最後不管是吃大的還是吃小的,大家都很高興。這就是謙讓的結果。互相謙讓,想到別人,是在大家共同分享,所以大家都快樂。

通過幾個不同事件把學生帶入幾個不同的情境,讓學生通過切身體會感悟道理,知道小夥伴之間應該互相尊重、謙讓、友愛、公平,才能相處得更好,才能讓所有人都滿意、都快樂。並請學生表演分蛋糕事件,學會更好地解決問題。

四、意見不統一怎麼辦?

在這一環節我採取小組競爭討論的學習方法,(出示插圖)讓學生分組談談在遇到意見不統一時應該怎麼做?看那一組採取的方法最合理,最公平,最能讓大家滿意?

小結:在許多人意見不統一的時候,大家要商量解決。

板書:商量解決

五、犯了錯誤怎麼辦?

1、想一想:不認錯有什麼不好?哪個小朋友說的好?(出示插圖)

指名到前邊表演一下。角色分別有不認錯的學生,勇於認錯的學生,以及公平的使者小老師。

讓學生體驗勇於認錯不但不會遭到責備,知錯就該還會受到表演,而且會得到大家的信任。

板書:勇於認錯

2、小結:和小夥伴在一起很快樂。如果在相處中遇到問題,一定要解決好。不論是什麼方法,一定要有道理。不論什麼問題,不僅要想到自己還要想到別人。這樣,大家才能相處愉快。

六、一同玩一個遊戲,”一二三、木頭人”,讓這節課在愉快地結束。

小夥伴說課稿5

一、說教材。

我說課的內容是遼師版教材三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我是“大”學生了,第二課《我懂事了》。這一單元分爲三個主題活動:我懂事了、我與小夥伴、珍惜時 間。引導學生感受自己的成長經歷,通過對比發現自己的變化。通過本課教學,使學生在與小夥伴的交往過程中學會欣賞他人、尊重他人,理解和寬容他人,體驗與 小夥伴友好相處的樂趣。

三年級學生隨着生活範圍的擴大、認識瞭解社會的需要也增強了,在校園和生活中已經積累了一些與人交往的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技能,但他們往往不太 認同他人的優點,或者盲目以自我爲中心的從衆心理。阻礙了他們與小夥伴的交往,引導學生認識並正視小夥伴的優點,教給他們一些解決與小夥伴矛盾的方法,使 他們懂得寬容理解他人。

根據新課程標準中內容標準:“我在成長”的一條:瞭解自己的特點,發揚自己的優勢,又自信心。知道人各有所長,要取長補短,學會欣賞和尊重別 人。對人寬容。和“我與學校”第三條:感受與同學間的友愛之情,學會和同學平等相處、互相幫助。的要求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和重難點;

(一)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發現小夥伴的優點和長處,知道人各有所長,要取長補短,學會欣賞和尊重理解他人。

2、 方法和過程:通過遊戲、模擬表演、交流討論等方式,使學生學會小夥伴產生矛盾時處理問題的方法。

3、 培養學生願意與小夥伴以誠相待、友好相處的交友態度。

(二)重點:能發現他人的優點並學會欣賞。

(三)難點:初步掌握解決與小夥伴矛盾的方法。

二、說教學方法。

(一)說教法。

兒童的品德與社會性源於他們對生活的認識、體驗覈感悟,兒童的現實生活對其品德的形成與社會性發展具有特殊的價值。“兒童的生活是課程的基礎” 是新課程的基本理念之一,爲了緊密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我設計了一談話法啓發學生的認知興趣,通過創設情境表演法,遊戲激趣法等適應三年級孩子認知規律和 興趣的教法,使學生積極參與、主動學習。

(二)說學法。

學習真正的主人是學生,教師設計教學的目的使學生能夠主動參與到品德與社會課堂活動中來,自主探究,主動交流,從而實現教學的目的。所以我設計 了:交流討論、角色扮演、自主探究等學習方式。讓學生通過交流產生疑問,在討論中產生自主探究的願望,在模擬角色扮演的實踐中學會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技能。

三、說教學過程。

課程標準在教學建議中提出了“豐富學生的生活經驗”、“充實教學內容”和“拓展教學空間”的要求。也就是在教學過程中,要克服脫離兒童生活實際,說教式的教育方式。要把本課程的教學內容與學生豐富多彩的現實生活聯繫起來。我設計了以下幾個教學環節:

(一) 遊戲導入,激發興趣。

學生的學習興趣是上一堂好課根本保證。導入的精彩自然會一開始就牢牢的抓住學生的每一根神經。根據學生好奇心強、喜歡遊戲的心理,我設計了擊鼓 傳花的遊戲,讓學生在優點箱中優點,然後猜一猜具有這樣優點的同學是誰?這個過程就使學生正視同學的優點,並且使具有優點的同學得到被人表揚的快樂很信心。同時揭示課題,引出我與小夥伴的交往,從而引出下一步的活動。

(二) 優點大搜索,好朋友對對碰。

教師應善於發掘和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瞭解自己學生的實際情況,從學生的已有經驗出發來組織教學。這樣,就能讓學生在教學活動中自己教育自己,提高學習的主動性,也能使教學更具有針對性。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也是可利用的課程資源。

我提出了這樣的問題:看到了我們每個同學都有小夥伴,真爲你們感到高興。那你能不能說說你爲什麼會和他(她)做朋友呢?你的小夥伴什麼地方最值 得你敬佩?在誇獎完自己的小夥伴之後我又讓被誇獎的學生說說自己的寶貴經驗或者展示自己的特長,學生在唱、跳、寫和演中感受與夥伴一起的快樂。

(三) 模擬表演,探究解決矛盾。

教學不能只停留在學生已有的經驗上,教學要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以促進兒童發展,要不斷地豐富和深化學生的生活經驗。而豐富與深化學生的經驗 也不能離開社會生活實踐。教學應與學生的校園生活、社會生活實際有機聯繫起來;不斷關注社會新的發展和變化,及時豐富和充實課程內容。

我通過優點箱中的一封學生來信,引出一段學生之間的問題,引導學生幫助他們解決矛盾。學生在小組中七嘴八舌的交流,並且總結出一些解決與同學矛 盾的方法,這也爲進一步解決學生之間深層次的矛盾奠定了基礎。我適時拋出問題:同學之間產生矛盾,發生不愉快並沒有什麼,重要的是矛盾發生後如何來處理。 遇到以下情況你會怎麼做?學生在小組交流,模擬表演解決矛盾。在模擬表演中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

(四) 歸納總結,情感昇華。

這一環節是本課的昇華和總結,教師以鼓勵的話語動情地語言鼓勵學生珍惜同學間的友誼,最後在歌曲《找朋友》中結束課程。

小夥伴說課稿6

  一、設計理念:

寫好人物是小學階段的寫作基本要求。《新課程標準》強調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於動筆,了與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在寫作教學中,應注重培養學生觀察、思考、表現的能力,要求學生說真話、實話、心裏話,不說假話、空話。教師要爲學生的自主寫作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鼓勵學生自由表達和有創意的表達。結合本單元,本篇作文重點放在“挖掘夥伴個性特點上”。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學會運用外貌、語言、動作、神態、心理、側面烘托、細節等方法來寫人。

2、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的觀察力;訓練學生的口頭與書面表達能力。

3、情感目標:

讓學生在自主的體驗中,學會寫作。

4、教學重、難點:

1、圍繞主題,選擇恰當的、真實的事例來突出人物特點。

2、能抓住人物的特徵並有序地描寫人物,採用適當的方法把人物的外貌、言行、神態描寫等寫“活”。

  三、說教法、學法:

爲了體現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創造一個良好的課堂氛圍,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圓滿完成教學任務,使學生獲得真實的收穫,主要採用:1、案例分析法、學生討論法、教師點評法;2、出示課件,欣賞品味。

  四、學情分析:

六年級學生具有一定寫作基礎,喜歡寫,但寫作中的難易把握不好,所以創設情境去體驗、感受,讓學生主動想說,到主動香榭,寫出自己的夥伴的個性。

  五、教法介紹:

1、創設情境:

創設特定的情境,引導學生體驗,這對培養學生自由作文興趣起着積極作用。

2、指導寫作技巧:

(1)指導觀察,解決“寫什麼”的問題。

設計觀察記錄,佈置觀察。

(2)指導習作,解決“怎樣寫的問題。

A、交流觀察記錄,篩選寫作材料;

B、再現情境,明確寫作內容(先讓學生體驗,看看人物的特徵是通過哪些描寫才能展現人物活力的;然後讓學生結合本單元的人物描寫,像過電影一樣確定自己的習作內容,接着學生練寫。)

C、借鑑學生範文,習得寫作方法(學生要學會聽情節,看看缺少什麼,再講例文及結構,學生就會寫了)。

(3)指導評改,解決“要寫好”的問題。

A、集體評改一篇帶有共性的問題文。B、個人修改。

小夥伴說課稿7

  教材分析

《問候小夥伴》是小學五年級信息技術教材第二單元《打開信息之窗》第五課中的內容,教學對象是小學五年級學生。這課書的教學是在學生認識記事本並熟練鍵盤指法和輸入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也爲今後學習WORD打下基礎。

  教學目標

根據本課內容和學生情況,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掌握拼音輸入法、網上傳輸文件。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情感目標:進一步體會信息技術在學習生活中更廣泛的作用,建立初步的網絡意識,利用網絡進行良好的人際交往。

  教學重難點

根據教材編排,我認爲這節課的教學重點是:熟練應用記事本編輯文本。難點是:網上鄰居的使用。

  教法闡述

信 息技術的學科特點決定了在教學中必須“立足基本操作,滲透基礎知識”,從一些學生喜聞樂見的信息處理任務出發,引導學生由易到難完成任務,以培養學生對信 息技術的興趣和意識,使學生具有獲取、傳輸、處理和應用信息的能力,從而把信息技術作爲支持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手段。

爲了讓學生掌握本課的內容,我採用了情景導學法與任務驅動法,幫助學生消化本課的內容,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激起學生的求知慾。同時,在教學過程中借用了藝術課的“三位一體(即欣賞、技能、情感)”教學法,以期達到教學效果的最優化。

  學法指導

在這節課中,我始終引導學生帶着濃厚的興趣與求知慾進行學習與操作,通過自主探索獲取知識與技能。把“自學—嘗試—創新”的思想滲透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使學生在明確目標任務的前提下,充分發揮主體作用,發現方法、解決問題,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教學過程

  1. 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通過提前準備的自我介紹,讓同學通過文章中典型的描寫判斷出是哪一位同學,從而激發自己的寫作熱情。

  2. 課件展示,複習“記事本”軟件

同學們都能猜出來了,然後通過大屏幕可以看到這篇文章。這是通過記事本編輯的一篇習作,對於記事本同學們已經練習過多次,今天我們就用記事本寫一篇慰問信,慰問自己的朋友。在編輯中要注意文章整體的美觀,就象我們在作文紙中寫文章一樣。

在這裏鞏固練習了鍵盤操作以及記事本的簡單編輯使用。

  3. 給出任務,提出要求

教師提出要求並說明注意事項,學生們邊聽邊打開記事本,分小組進行研究實踐,根據書上的介紹美化自己的慰問信。

  4. 展示作品,進行點評

通過廣播把部分同學的文章展示出來,讓同學們評價。同時提問:你給小夥伴的問慰信怎樣可以傳到小夥伴的機器裏呢?引出下面內容“網上鄰居”。

演示通過“網上鄰居”複製文件的方法。邊看教師演示邊操作,利用前面學過的複製文件的方法把本機文件複製到其它機器中就實現了“網絡傳書”,爲了將慰問信更加快速的傳遞給你的好朋友,向學生介紹更加快捷的複製方法。

  5. 教學成果反饋

打開共享文件夾,比一比看誰收到的慰問信最多。通過統計收發慰問信這一學習成果讓學生產生學習的成就感,激發學習的興趣與積極性。

  設計理念

在設計這節課的時候,我注重體現以下幾個思想:

1. 任務驅動與自主學習的融合。這種教學情境以及教師所設計的“任務”,一要緊扣信息技術課程標準,使教師有“法”可依;二要結合學生的學習與生活實踐,使學生有事可做。

2. 講練結合。在設計的教學情景中,穿插展示、評價等學習方法,鞏固新知的同時,活躍課堂氣氛。

3. 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學生變被動學習爲主動愉快的學習,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及大膽探索、相互協作的精神,圓滿的完成了本課教學目標。

小夥伴說課稿8

【說教材】

一、教材簡析

《三個小夥伴》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語文一年級(下冊)中的一篇課文。這是一篇充滿童趣、情境性很強的童話故事,描寫了三個小夥伴齊心合力,解決困難,種好小樹的故事。告訴我們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大家要密切合作,才能把事情做好的道理。

二、教學目標

根據《語文課程標準》,教材及學段要求和學生認知特點,第二教時的教學目標爲: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和背誦課文。

2、複習鞏固漢語拼音,學會本課9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6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認識1種筆畫。

3、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大家要密切合作,才能把事情做好的道理。

教學重點、難點:

1.讀書感悟三個小夥伴是怎樣把小樹種好的,明白大家要密切合作才能把事情做好。

2.在讀好的基礎上,學會表演課文

【說教法、學法】

一、動作表演法

根據學生活潑好動的特點,設計“表演”這一環節,以演促讀,營造活躍的課堂氣氛,一方面能喚醒學生的主題意識,使每一位學生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語言學習中來,另一方面能調動學生多種感官,使他們有機會動腦筋、動身演、動口評,激活學生的思維,豐富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感受。

二、朗讀感悟法

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感悟,培養語感,受到情感的薰陶。在本課教學中,教師靈活運用語言渲染,引導想象,媒體創設畫面,表演等多種教學策略,鼓勵學生讀書、發現。教學中注重朗讀訓練的方式方法,如挑戰讀、比賽讀、表演讀等,不斷激發學生情感,從學生閱讀實際出發,在讀中體會,讀中激情,讀中感悟,在讀中加深理解和體驗並受到美的薰陶。

【說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這一環節,我設計了找一找圖中小夥伴的特點的問題,讓學生在觀察中找到三個小夥伴的特點,爲後面的教學做好鋪墊。

二、新授

1、這節課我們就來看看這三個小夥伴是怎麼上山栽樹的。出示掛圖:三個小夥伴一同上山栽樹了,它們手裏帶了栽樹的工具嗎?沒有工具一定會遇到困難的,他們都在什麼時候遇到了困難呢?

指名說,相機板書:挖樹坑運肥料澆水

2、我們先來看看他們遇到的第一個困難?

沒有鋤頭挖樹坑怎麼辦?(貼鋤頭圖)

哎呀,沒有鋤頭怎麼辦,三個小夥伴着急不着急呢?怎麼讀出這種着急呢?指導讀好這句話。

這時誰第一個想出了辦法?它是怎麼說、怎麼做的?他怎麼說才能讓其他的小夥伴放心呢?小野豬說:“不要緊,不要緊。我有硬硬的嘴巴。”

對啊,小野豬有硬硬的嘴巴,這個嘴巴比鋤頭還好用(貼嘴巴圖)

不一會兒,小野豬就用嘴巴拱出了一個樹坑。指導讀,指名讀,齊讀。

誰來表演一下小野豬是怎麼挖樹坑的?這個動作就叫“拱”。板書:拱

喜歡小野豬的小朋友再讀一遍,可邊說邊演,評議。

3、樹坑挖好了,第二個困難又來了,是什麼呢?自由讀第三自然段。

(1)沒有籮筐運肥料怎麼辦?(貼籮筐圖)

(2)這時誰想出了辦法?小袋鼠有個皮口袋,皮口袋長在哪兒呢?(貼皮口袋圖)

(3)它怎麼說、怎麼做?它是怎麼運肥料的呢?誰來演一演?原來小袋鼠是跳着走的,同學們的知識真豐富。

指導讀。男女生賽讀,評議。

4、樹坑挖好了,肥料也運來了,三個小夥伴就要栽樹了,我們來看看它們接下去怎麼做。指名生讀第四自然段。

用“先……然後……最後……”說說小夥伴們是怎麼種樹的?指名說,齊說

什麼叫培上泥土?指名做動作示範。

5、小樹種好了,可它很口渴,想喝些水,這時,小夥伴們又發現了什麼困難?(指名說)

沒有水桶怎麼澆水呢?(貼水桶圖)

自由讀第五自然段,說說你讀懂了什麼?

小象用它的長鼻子解決了問題

什麼叫“吸足了水”?小夥伴在山上栽樹,小象從山上跑到河邊,一定很遠,還要把長長一鼻子的水運到山上,多不容易呀!指導讀第五自然段,小組比讀,指名讀,評議。你喜歡小象嗎?爲什麼?演一演小象。

6、小樹終於栽好啦!出示掛圖2,這些小夥伴高興嗎?從圖中哪裏能看出來呢?

他們都是笑臉,而且還蹦蹦跳跳的,一邊蹦一邊跳,就是又跳又笑,三個小夥伴通過自己的努力,克服了困難,終於把小樹種好了,心裏特別開心。我們也一起爲他們高興高興吧,齊讀第五小節。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兒童是用色彩、形象、聲音來思維的。”因此教師必須爲學生創造和提供具體生動、可借聯想的學習背景。在這一教學環節中,我藉助生動,直觀的簡筆圖畫來突出課文中的三個小夥伴的特徵,並將其與栽樹的工具進行比較,使學生明白,三個小夥伴是怎樣利用自己的特點來完成合作的。

三、總結歸納

學了這篇課文你們懂得什麼道理呢?指名說

三個小夥伴不僅使出自己最大的本領,還那麼積極主動,相互配合,一同把樹栽好,都很可愛。我們班的小朋友也很聰明,只要你們齊心協力也一定能把事情做好。

通過以上環節的教學,學生已經對課文有了一定的理解,課文所包含的道理也呼之欲出,在這個時候讓學生將學生自己的理解暢所欲言,教師只要稍加總結點撥,課文的難點也就化於無形之中了。

四、表演

你喜歡哪個小夥伴?讀到你喜歡的小夥伴就站起來演一演。選三個學生上臺表演,其他同學讀課文其他部分。

小夥伴說課稿9

一、教材分析

《我和小夥伴》這一課是人教版品德與生活一年級下冊第一單元“我的家人與夥伴”中的第四課。本單元是一個以愛爲主題的教育單元,幫助學生從家人對自己的關愛中體會到“家人愛我,我愛家人”。到本課上升爲更廣義的愛:愛小夥伴,愛周圍的人。並通過若干情景讓學生體會到與小夥伴交往的基本原則,如:友好相處,互相協商等。課文中創設了“分玩具”和“分蛋糕”兩個情境故事,旨在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研討遇到類似問題時該如何做;另外,還設計了“與小夥伴一起玩樂時,意見不一致怎麼辦”的活動,讓學生領悟有了問題要協商解決,彼此寬容的重要。

我在忠於教材的基礎上,對教材進行了創編,增加了故事“小羊過河”和“分一分”的實踐活動。使教學內容更豐富、生動,教學形式更靈活。

二、學情分析

一年級下學期的小學生,已逐漸適應學校生活,樂意與老師和同學交往,能大膽地在集體中表述自己的意見和建議,並渴望成爲一名好學生。但由於大多數是獨生子女,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性格缺陷,比如自私、任信;在處理人際關係中意識狹隘。因此,抓緊培養學生的獨立精神,指導他們進一步認識自我與他人,與集體的依存關係至關重要。爲此,我這樣確定教學目標。

三、教學目標

1、能力的培養

⑴、讓學生喜歡和小夥交往,能體驗到交往的快樂。知道朋友多,快樂多。

⑵學會選擇恰當的行爲和方式與夥伴交往。嘗試處理在與小夥伴交往中遇到的問題,初步體會與夥伴交往要互相尊重、謙讓、友愛,2、過程與方法

通過對事物不同角度的觀察與比較,初步懂得一些道理;培養學生觀察能力與分析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

使兒童獲得對生活的積極體驗,體驗夥伴之間友好相處的樂趣,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四、教學的重、難點

根據教材的內容和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我認爲本課的教學重點在於:讓學生嘗試處理在與小夥伴交往中遇到的問題;教學難點是:會選擇正確的.解決問題的方法。

五、教學準備

老師準備:多媒體課件、若干個紙杯、若干管泡泡、若干個鍵子

學生準備:一面小鏡子

六、說教法

兒童品德的形成源於他們對生活的體驗,認識和感悟,只有源於兒童實際生活的教育活動才能引起他們內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實而非虛假的道德體驗和認識。

1、情境教學法。道德情感具有情境性,一定的道德情境能激發相應的道德情感。創設合適的情境,有利於兒童以積極的態度參與學習活動。

2、 表演法。學生的學習過程是一個情感的體驗過程,通過學生自己的表演使外部的道德意識深入到內心深處,激發學生的內在需要,從而內化爲良好的品格。

3、比較明理法

4、討論交流法

通過對各種不同做法的觀察比較、討論交流,使學生有機會運有多種方法表達自己的感受、想法,展示自己的成果。這種羣體間的互動也是孩子們非常樂意接受的。

七、說學法

開放、、活潑的教學情景,民主、愉悅的課堂氣氛,給學生充分參與的機會。讓學生能夠活潑、主動地學習,身心健康地成長。我在本課教學中着重體現以下二種學法的指導。

1、表演展示學習法

品德與生活課程是以兒童直接參與豐富多彩的活動爲主要教學活動形式,強調寓教於樂。因而我指導學生積極參與摸擬、表演活動,使學生在活動中提升認識。

2、合作學習法

合作學習給全體學生提供了參與學習的機會,有助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與競爭意識,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在活動中自覺比較、明理。

八、說教程

(一)、導入

播放歌曲《找朋友》。歡快的節奏、可愛的動畫,把學生一下子帶入了一個愉快的學習氛圍,讓學生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又能自然引出問題“你們有好朋友,小夥伴嗎?”然後通過學生的回答揭示課題——“我和小夥伴”。

師: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和小夥伴之間的故事。看,來了一對小夥伴。

(二)、活動

1、看一看

課件播放故事《小羊過河》:有一天,兩隻小羊同時來到一座獨木橋前,它們怎樣才能安全地走過獨木橋呢?

課件演示:1、兩隻小羊互不相讓,爭着過河,最後同時落入河中;2、互助謙讓,都平安地走過獨木橋。

從淺顯易懂的故事中初步感受夥伴之間謙讓的必要。

爲了獎勵大家懂得謙讓,老師帶來了一些獎品要獎給大家,請以小組爲單位,分一分吧!

2、分一分

①、每個小組6名同學分一分教師提前準備的一些小禮物(2 個紙杯、2個鍵子、2管泡泡),有學生喜歡的和不喜歡的。這樣,就會出現幾名同學同時挑選同一玩具,激化矛盾,使學生思維的火花在矛盾中碰撞。

②、分配結束後,老師評出一組速度最快,分配時最和諧的小組,請這一小組的同學說說他們是怎樣分得這麼迅速,並且大家都快樂的。從中挖掘出與夥伴各睦相處的密祕:謙讓、友愛。

這一環節主要是想把學生帶到現實生活情境地中,針對實際發生的問題進行分析。對小學生而言,生活中的現象最能激起他們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

3、議一議

有了這些情感體驗與認識,學生就有了下面討論交流的儲備。課件出示課本中爸爸出差回來,給我和表弟帶回玩具的事件,引發學生討論;“我”也想小汽車,怎麼辦?

課件演示多種方法:大哭大鬧要玩具;回房間生悶氣;與表弟一起玩;“我”讓着表弟。

老師總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大讓小,輪流玩,猜拳,一起玩。爲學生提供多種解決問題的方法。

師:如果是你在生活中遇到這樣情況,你會怎麼做呢?讓我們來演一演。

4、演一演

①、出示分蛋糕事件。

指名演一演。表演中讓學生思考,如果自己分到了小蛋糕,該怎麼辦?如果自己分到了大蛋糕,看到對方低落的情緒,又該怎麼辦?

②、小結:許多同學想到將大的讓給別人,提到最多的詞也是謙讓。最後不管是吃大的還是吃小的,大家都很高興,這就是謙讓的結果。

通過這幾個不同的事件,層層遞進,讓學生切身體會謙讓,學會分享。知道小夥伴之間友好相處的重要和樂趣。

但是,如果與小夥伴一起玩樂時意見不一致,該怎麼辦?

(三)、小小辯論臺

討論:意見不一致怎麼辦?

在這一環節我採取競爭討論的學習方法。根據文中插圖讓學生分組談談在遇到意見不統一時應該怎麼做?看哪一組採取的方法最合理、最公平,最能讓大家滿意。這就要求大家不僅要謙讓、友愛,更要懂得互相尊重。

孩子是最容易被激發好勝心的,而且每個孩子內心都渴望成爲好孩子,老師在不經意間成了孩子的“引路人”。

(四)、總結昇華

最後,我通過“照鏡子”這一小活動來結束整堂課,讓學生把鏡子中的人當作自己的朋友,作各種表情(如:喜、怒、哀、樂等)。看鏡子中的人有何反應。學生對此活動興趣盎然,情趣高漲。

老師趁機點拔:同學們都懂得了小夥伴之間要互相尊重、謙讓、友愛。其實,我們對待我們身邊的人也是如此。就如同對待鏡子裏的自己,你對它哭,它就對你哭。你對它笑,它也會對你笑。

九、說板書設計

因而,我把板也設計成了一張笑臉,(請看。)不僅突出這節課的關鍵詞:尊重、謙讓、友愛,更以生動的形式告訴孩子們:只要我們擁有了它們,我們就能微笑地面對生活,生活也將對我們微笑。

我希望呈現給學生的是一節生動、愉快的思品課,不帶有說教意味。讓學生在輕鬆、民主的氛圍中懂得做人的道理,學會做人,學會生活。

小夥伴說課稿10

《競爭中的小夥伴》四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三課。我準備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說課,一說教材,確定教學重點;二是分析設定這個教學重點的原因;三說教學過程,闡述突破、落實教學目標的途徑和方法。下面我具體說一下:

  一、 說教材,確定教學重點。

教材一開始就創設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讓學生認識到,生活中處處都有競爭,有競爭就會有勝負,並由此引起學生對問題的思索:我該如何面對生活中的競爭呢?接下來講述的故事《真正的奧林匹克精神》就引導學生回答了自己提出的問題,幫助學生解決了困惑,形成這樣的價值取向:我們應積極地面對競爭,應該與競爭的對手攜手共進,競爭對手也可以成爲朋友。接着,教材設計了一個趣味性較強的體驗式活動——“語文尋寶”,分別呈現了活動中的幾個情境,引導學生思考,在競爭面前應學會如何公平、公正地參與比賽,積極面對競爭。

這一課題的本身就標示該如何面對競爭的問題,後面創設的體驗式活動又爲學生創設了活動的空間,讓學生在活動中將道理內化爲自己的行爲。整個設計自然流暢,一氣呵成,具有很強的活動性。

根據本教材的結構和內容分析,結合着四年級學生他們的認知結構及其心理特徵,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意識到正確對待競爭有助於互相促進、共同進步。

2、 能力目標:學會友善對待生活中的競爭夥伴,取長補短,共同進步。

3、、知識目標:知道生活中競爭無處不在,有競爭纔有勝負。

教學重點:學會友善對待生活中的競爭夥伴,取長補短,共同進步。

教學難點:意識到正確對待競爭有助於互相促進、共同進步。

  二、分析設定這個教學重點的原因。

現代社會是一個充滿競爭又必須合作的社會。正在成長中的少年兒童與成人一樣,也承受着來自社會各方面的誘惑和壓力。如果在生活中養了不當的競爭觀,當在接二連三的挫折面前,心理就會難以接受現實,各種問題也隨即出現,進而影響其學習、生活與發展。因此,在《競爭中的小夥伴》這一課中設定以上教學目標是至關重要的。

我以學生原有的生活經驗爲基礎,結合學生心理、生理特點,以及在實際中存在的問題,在活動中,充分體現學生的自主性與主動性。力求把教學活動與學生生活經驗相結合,在參與合作中體驗良性競爭的重要性,使學生形成新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三、說教學過程,闡述突破、落實教學重點的途徑和方法。

《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倡導教師應是學生的支持者、指導者、參與者。因此,我將本課的教學內容設計爲以下五個活動:下面我依次爲大家進行介紹。

活動一: 校園“紅綠燈”

觀看校園生活錄像片段,小組內議一議,哪種行爲該亮紅燈?哪種行爲該亮綠燈?如果你是錄像中的主人公,會怎樣做?這些生活錄像片段都是學生生活中經常發生的,這就一下子和學生拉近了距離,讓學生有話可說。

活動二: 與你同行

1、將全班同學分成兩大組,每大組又分成兩小組,面對面站立。每組選一名同學做裁判。

2、比賽開始後,兩名同學背對背夾住籃球運給對面同學,不許一前一後動行前進,不準用手幫忙,否則算犯規。總分10分,落球一次扣1分,手碰一次球,扣1分,一前一後行走也扣1分。比賽結束後,由裁判進行評判。得出勝的一方。

3、通過活動,請同學們分析:贏的一組決竅在哪裏?輸的一組原因是什麼?體驗總比口頭說理更有信服力。

活動三: 小小辯論賽

1、講故事:“真正的奧林匹克精神”。

2、辯論:正方:朗克爲此失去了冠軍,值得!反方:朗克爲此失去了冠軍,不值得!

3、小結,正確引導學生理解真正的奧林匹克精神。

活動四: 語文尋寶

分組表演尋寶遊戲中的各個情境,判斷、討論同學們的行爲表現。有條件也可把這一活動放在課外進行,把整個活動過程拍攝下來,供課內討論、評價。

活動五 :手拉手,好朋友

鼓勵學生在班上找一個競爭對手,爭相努力,互幫互助,共同進步。期末在班級評選“競爭好夥伴”。

最後說一下我的設計理念。本節課我根據四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徵及其認知規律,採用直觀教學和活動探究的教學方法,以“教師爲主導,學生爲主體”,展開於教師的“導”立足於學生的“體驗”,以活動爲重心,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索,主動地參與到活動中,形成整個思維過程,力求使學生在積極、愉快的課堂氛圍中提高自己的認知水平,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小夥伴說課稿11

一、說教材

《小夥伴》是義務教育課程實驗教材一年級下冊第二十八課,這一單元主要是以好孩子好品質爲主題編排的。

《小夥伴》這篇課文主要以春遊爲題材,寫了春遊時瑪莎丟失了揹包以後,幾個小夥伴從不同的角度表示了關心。有的說沒有午餐吃將是很難受的事,有的說揹包可能丟在哪裏,而安東把一大半面包放到瑪莎手裏,他關心的是瑪莎需要吃午餐了。這個故事童趣盎然,旨在說明一個道理:要用實際行動給予別人最需要的幫助。

針對教材特點及訓練重點,我確定本課的教學重、難點是: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進入角色朗讀,養成有樂於幫助他人的願望和行爲。以此來強化學生邊讀邊想的習慣,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

二、說目標

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教材的設置和學生的特點,我打算用兩課時教學,目標設置爲:

第一課時:

學習生字詞,整體感知課文。

第二課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進入角色朗讀。

2、以讀代講,理解課文內容,知道三個小夥伴的不同表現,有樂於幫助他人的願望和行爲。

下面我將重點說一說第二課時的教學設想,即教學過程。

三、說教學過程

《課程標準》指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

因此,在引導學生理解課文的同時,我“以讀代講,整體感知,揣摩體會”,緊緊圍繞“小夥伴”來引導學生聽聽、讀讀、演演、議議,通過誘發學生的生活體驗,使課文蘊涵的道理內化爲孩子的感情需要,以此來體現語文課程“工具性與人文性相統一”的特點。

(一)、複習導入

小朋友,上節課我們已經學習了生字詞,你們都記住了嗎?好,老師來考查考查。接着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讀,並組詞。(讀對的就送給他一個蘋果生字卡片。)這一環節通過複習,讓學生回憶了上節課學習的內容,達到了“溫故而知新”的效果。而送蘋果生字卡片,也充分調動了學生參與課堂的熱情。

(二)以讀代講,讀思結合,體味“小夥伴”。

1、讀思結合

《課程標準》強調:“讓學生在閱讀實踐中逐步學會獨立思考,學會讀書。”因此,在學生掌握生字詞以後,我讓學生帶着問題自讀課文。設計如下:小朋友,生字詞我們掌握了,下面我們讀讀課文,邊讀邊想:小瑪莎揹包丟了,午餐沒了,心理難過極了。那她的小火伴是怎樣跟她說的?又是怎樣做的?請小朋友邊讀邊用不同的符號在書中劃出來。這一問題的設計落實了本單元的訓練項目:強化邊讀邊想的習慣。

2、感情朗讀

這是本節課的活動重點。低年級學生的閱讀能力首先體現在對詞和句的理解上,而低年級學生的理解能力主要是通過讀來強化,通過讀來理解。課堂上,我讓學生自由地朗讀,把每一個詞、每一個句子讀準確,然後播放錄音,通過聽讀,糾正自己讀得不正確的地方,當學生確定讀得準確時,我讓他們分小組、分角色來朗讀,這裏,老師讀旁白,每個小組代表一個人物,要求朗讀過程中配上動作。當學生讀到維加的語言“你怎麼不吃呢?”時,老師通過範讀,學生多次回讀,引導學生把問號讀出來。當讀到“真糟糕!離回到家還有好長時間呢!”時,老師通過動作的示範,讓學生把維加“一邊大口吃一邊說”的動作表演出來,還有,當學生讀安娜的語言:“你把揹包丟在哪兒了?真粗心!”“你大概是丟在公共汽車上,忘記拿了。以後可要保管好自己的東西。”時,老師通過示範,讓學生讀出安娜責怪、教育的語氣,最後是描寫安東的語言,老師抓住人物的動作,語言兩者結合,引導“安東走到瑪莎的跟前,什麼也沒說,把夾着黃油的麪包掰成兩半,把大一點兒的放到瑪莎手裏,說:“趕快吃吧。”最後,小組選派代表進行角色表演朗讀,(讀得好的給予紅蘋果獎勵,2名,其他獎勵青蘋果)。這樣,通過一層層、一步步的不同形式的朗讀,讓學生在讀中理解課文,達到了突破教學重點的效果。

(三)演一演、議一議、理解“小夥伴”。

兒童活潑好動,有很強的表演慾望,他們非常喜歡把“課文”演出來,通過表演,可促進他們深讀課文,感悟課文內涵。

1、通過以上幾種形式的朗讀,小朋友都掌握了小夥伴的語言,接下來我就加大難度,讓小朋友上臺表演,使學生入情入境,演中懂情,演中感悟,達成了本課訓練目標:學習進入角色朗讀。

2、議一議

一個“幾個小夥伴的表現中,你認爲誰做得最好?爲什麼?假如你當時也在場,你會怎麼做?”的問題讓學生思維活躍,紛紛發表了意見。有的說:“我會把我的午餐分一半給她吃。”有的說:“我會讓幾個小夥伴每人分一點給她吃。”等等不同的意見,然後老師小結:是啊,面對有需要幫助的夥伴,我們要以實際行動給予對方最需要的幫助,而不是空口無憑。這一環節的設計,不僅培養力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還能對課文有更深的體會,使學生懂得了:要用實際行動去關心幫助別人的道理。

(四)、拓展延伸

於老師說,閱讀教學,要注意閱讀時機的把握,做到及時“反三”。在課的最後,我引導學生運用學習課文的方法來閱讀《新語文主題閱讀》中的《紅蘿蔔回來了》一文,達到了“觸類旁通”的效果。

四、說板書設計

板書設計是課堂內容的高度概括,我這樣板書,簡潔清晰地反映了三個小夥伴對待瑪莎的做法,可以突出重點,揭示文中內涵,能引導學生體會出要給別人最需要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