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一年級教案 > 《小夥伴》評課稿

《小夥伴》評課稿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2W 次

  《小夥伴》評課稿1:

《小夥伴》評課稿

我談談《小夥伴》整堂課我對閱讀的感受:

在學生初讀課文時教師在閱讀要求中提出畫出自然段,所以在指名讀課文時應多讓幾名學生分段讀課文,這樣也能檢測一下學生的字音是否準確,有些字音我們都易讀錯,孩子更難免,比如說:“餐”字是平舌音,“糟”字,“粗”字等等。

在閱讀過程中還有許多值的我學習的地方,比如指導學生讀“你怎麼不吃呀!”一句時,教師指導學生讀出疑問的語氣,而小學低段語文閱讀要求中說到要求學生讀出標點符號的語氣。在讀第二個對話時,老師採用了泛讀的方法指導學生朗讀,使學生達到了較好效果。在讀第三段對話時,教師採用對比讀的方法,然後問學生這樣讀對嗎?不對,那應該怎麼讀?這樣使學生知道了應該用什麼樣的語氣和表情去讀,從而達到了入情入境去朗讀課文的效果。

小學語文低段語文教學的朗讀是教學中的難點,而尚老師能夠能[夠通過多種方法引導學生朗讀,並達到了很好的效果,可以說整堂課達到了教學要求。

以上是我對本堂課關於閱讀方面的一點感受。

  《小夥伴》評課稿2:

《小夥伴》一文以春遊爲題材,寫了瑪莎丟失揹包以後,幾個小夥伴對待這件事的不同態度.故事童趣盎然,意蘊深刻,旨在教育孩子要用實際行動幫助自己的小夥伴.延老師在處理教材時,將學習內容與學習情緒的"無痕整合"貫穿於教學過程的始終.

其一,導入揭題時,由夥的字理導入,然後組詞說意思,識字請學生說說自己的小夥伴是誰,濃濃友情溢滿整個課堂.這時,教師抓住時機因勢利導,指導學生寫好"夥伴"二字.此時此刻,學生對"夥伴"二字的理解是有形且有情的.

其二,在初讀課文後,老師請學生說說讀了課文後又認識了哪些小夥伴.隨着課件的逐一展示,又引導學生親切地叫叫他們的名字,跟他們打打招呼.這個環節的安排不僅使學生了解了故事的主要人物,還拉近了學生與文本的距離,使學生真切地感受到故事就發生在自己身邊,甚至就發生在自己與小夥伴之間.

其三,在讀通課文後,教師出示"四個小夥伴在一起"的插圖,請學生再認認小夥伴,叫叫名字,並說明原因.此時的`學生已不僅限於初讀時能叫出小夥伴的名字,他們以課文內容爲基礎,從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穿着等方方面面做出判斷和表達.有了前面的一步步鋪墊,學生的情緒激昂而踊躍,一如向別人介紹自己的小夥伴一般,熟悉而自豪.

其四,教師在指導學生識記生字時,也"因字而異",採用不同的方法幫助記憶,充滿趣味性,也擴展了生字本身的容量.如:餐——爲什麼下面是個"食"字呢 粗——你知道和它意思相反的字朋友嗎 汽——"汽"字寶寶好煩惱,人們總要把"氣,汽"搞錯,你能幫助分清楚嗎 ?糟糕——描述字理。丟——描述字理

記——生字寶寶多孤單啊啊!快幫它找找"朋友"吧!……

識字學習是一個反覆的、長期的過程,教師要創造多種方法和途徑,增加漢字和學生見面的機會。在具體教學中,滲透“字理爲本,多元識字”的理念,有層次、有梯度地把識字放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與認識事物結合起來,使學生在識字的同時,發展語言,提高認識能力。在語言環境中學到的字詞是活的,帶着感情去記憶的東西是牢固的,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