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一年級教案 > 《三個小夥伴》評課三篇

《三個小夥伴》評課三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76W 次

  《三個小夥伴》評課一

《三個小夥伴》評課三篇

議《三個小夥伴》這是一篇童話故事,短小有趣而寓意深刻,且很有時代氣息,意在孩子心中倡導同伴合作的精神。今天俞玉萍老師爲我們執教了這一課,在本課的教學中,俞教師引導學生不離課文、不離讀書,從課文中質疑,又在課文中尋找答案,讓學生在讀中求懂,在讀中學會,在讀中獲得讀的能力。並且把讀貫穿於本課教學的始終,讀的方式多,讀的面大,讀的要求又逐漸提高,使學生在反覆誦讀中,讀出課文語言所描繪的形象,讀出語言文字中所蘊含的情感,讀出語言文字所包含的意思。我覺得還有值得爭議的地方:

一、可分散難點,多元解讀(友情提醒:查找本課更多資料,請在站內搜索課文題目。)

教學中重點解決第二自然段——小野豬拱樹坑。着重指導讀好第一句中的“怎麼辦”。小夥伴此時心中的焦急,學生不難體會,但值得注意的事,表達方式是多元的,可能是在默默地思索——怎麼辦?也可能在焦急的喊——怎麼辦?不停的語調不同的神情表達着同一種心情——焦急。第二句中小野豬的話同樣如此,“不要緊不要緊,我有硬硬的嘴巴。”小野豬或許急切地安慰同伴——不要緊,不要緊。。。;或許胸有成竹——不要緊,不要緊。。。對文本可以多元的解讀,多元的表達,這樣可以使他們既理解文字,又不拘泥於文字。

二、“演”的處理

演一演,不一定是我們理解意義上的在學完課文後,讓學生帶上頭飾,表演全文,而更應該是在段落學習中有指導的演。如:這個“拱”字什麼意思?小野豬怎麼拱的?誰來演一演?小野豬拱的多賣力啊,假如你是他的同伴小袋鼠、小象會怎麼做?袖手旁觀嗎?當然不是?他們在爲小野豬叫好、加油呢!夥伴間的合作由此被揭示出來,而這些都可以通過讓學生邊演便體會便發現。演的目的不在於演本身,而在於更好的幫助學生理解文字,體會情感。兒童天生就是演員,只要你適時適當的給予啓發,演的過程就是他們創造性的表達着自己對文章獨特理解的過程。

這樣的難點分散,讓學生手捧書本沒有艱深之感;多元解讀,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獨特感受;讀與演巧妙融合,使學生在活潑的氣氛中理解文字,體察文情,這應該就是低年級語文課追求的目標和實施的途徑。

  《三個小夥伴》評課二

我聽了姚純靜老師執教的《三個小夥伴》一課,感覺姚老師在利用課件的同時,還注意引導學生不離課文、不離讀書,從課文中質疑,又在課文中尋找答案,讓學生在讀中求懂,在讀中學會,在讀中獲得讀的能力。並且把讀貫穿於本課教學的始終,讀的方式多,讀的面大,讀的要求又逐漸提高,使學生在反覆誦讀中,讀出課文語言所描繪的形象,讀出語言文字中所蘊含的情感,讀出語言文字所包含的意思。我覺得有很多地方值得我學習,下面我就具體說說:

老師講的是第二課時,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讓學生自己根據課文內容體問題,然後讀書尋找答案。如,書中三個小夥伴一共遇到了幾個問題,分別是什麼?然後逐個解決問題。沒有鋤頭挖樹坑怎麼辦?沒有籮筐運肥料怎麼辦?沒有水桶澆水怎麼辦?學生一一解決,找到答案後在重點指導讀,讀書後在進行表演課本劇。再演的過程中,體會三個小夥伴互相配合,各顯其能,最終圓滿完成任務的喜悅,感悟同心協力做好一件事的道理。

因本課篇幅較長,有輕聲、變調、感嘆句、疑問句,學生朗讀有一定的困難。所以課堂上徐老師儘量給足學生讀書的時間。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包括示範讀、自讀、指名讀,小老師領讀,比賽讀等),讓學生在反覆的品讀中,讀出疑問,讀出畫面,讀出情趣,讀出情感,讀出自我。

在此基礎上,讓學生進行分角色朗讀、表演。讓學生們通過扮演小野豬、小袋鼠和小象,戴上頭飾,配上動作、表情,體驗植樹的全過程。使學生在活潑快樂的氛圍中感悟、內化課文的語言。這樣以演說的形式再現課文內容,使書上“靜態”的語言活化起來,在學生頭腦中形成鮮明的表象,從而內化爲內部語言,爲轉化爲書面和口頭語打下基礎。通過多種不同形式的說,在培養學生對課文內容深入感悟理解的基礎上,提高他們的表達、傾聽與捕捉信息的能力。

  《三個小夥伴》評課三

尤惠娟老師《三個小夥伴》第二課時的教學能以學生的興趣爲前提,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得以充分體現。我認爲本課的成功之處較多,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設計新穎。

教師先出示第一幅圖(三個小夥伴去植樹),提問:這三個小夥伴是誰?他們要去幹什麼?你們怎麼知道的?引出第一自然段的學習。再出示第二幅圖(三個小夥伴植好樹手拉着手,圍着小樹又跳又笑),讓學生看圖說圖意,引出最後一個自然段的學習。再次出示第一幅圖,引導學生觀察圖上只有小象扛着樹苗,其他的動物有沒有帶工具?從中發現小象、小野豬、小袋鼠都沒有帶植樹的工具。這時,教師激發學生探究問題答案的慾望:他們沒有植樹的工具,那麼是怎麼種好樹的呢?

我認爲這樣設計效果比較好,先了解故事的開頭和結尾,使學生急於瞭解植樹的過程,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調動了起來。疑是探求新知的開始,也是探求新知的.動力,有利於活躍學生的思維,促進思維的發展。因此,我認爲這樣設計比按照課文的次序來教學效果要好得多。

二、教學方法得當。

教師是指導者、引導者、輔導者,陶行知先生說:先生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在教學生學;教的法子必須根於學的法子。

在教學第二自然段時,教師依次提了三個問題:“他們遇到了什麼困難?誰來解決的?怎麼解決的?”根據學生的回答相機板書。教師在黑板上指導學生:用“。。。”畫出碰到的困難;用“

”畫出是誰來解決的;用“~~~”畫出怎麼解決的。教師畫一個標記,學生照樣子在書上畫。在教學第三自然段時,教師要求學生按照剛纔的做法邊自由讀邊在書上畫出,隨後交流。

我認爲這個環節,教師從教到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學,倡導探究的自主性,教師變“告訴”爲“引導”,學生變“接受”爲發現,立足於學生對課文的自我理解,自我解讀,突顯發現、探究、研究等認識活動,使閱讀學習過程成爲個性化的自主探究的過程。從根本上轉變學生等待教師傳授知識的習慣,消除學習上的依賴心理,使學生由被動接受者變爲主動探索者。布魯諾曾說過:學習者通過自己練習的探索、發現、所獲得的知識才真正有效。

三、感悟形象。

本文是童話故事,讓學生表演出課文中描寫的小野豬拱樹坑的動作、表情。低年級學生活潑好動,演活了小野豬

小學生是藉助形象來認識世界的,教師努力通過語言的描繪、情景的再現和想象的激發,將靜態語言文字轉化爲動態的生活畫面,引導學生入境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