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說課稿 > 《認識釐米》說課稿

《認識釐米》說課稿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3W 次

作爲一名教職工,就不得不需要編寫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那麼應當如何寫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認識釐米》說課稿,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認識釐米》說課稿

一、說教材.

我授課的內容是蘇教版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第三冊第六單元中的《認識釐米》。“認識釐米”是“空間與圖形”知識板塊中的內容。課程標準要求在教學中,注重所學知識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使學生在觀察,操作等活動中發現知識,形成技能。

“認識釐米”是長度單位教學的開始。教材首先讓學生經歷用不同方式測量物體長度的過程,用問題情境引起學生思考,體會建立統一度量單位的必要性,從而引入刻度尺,指出比較短的物品可以用“釐米”作單位,並通過看、猜、量等學習活動形成釐米的長度表象。能估計一些物體的長度,並進行測量。併爲以後學習長度單位“千米、米、分米、毫米”以及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打下基礎。

根據本節課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依據課程標準和學生的認知水平,我擬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使學生初步認識長度單位釐米,初步建立1釐米的長度觀念。初步學會用刻度尺量物體長度的方法。

2、情感與態度目標:培養學生初步的實踐能力,使其進一步感受生活裏的數學事實。

3、解決問題目標:通過引導學生操作、觀察、分析、討論、培養學生觀察能力,自主學習能力,估測能力,以及創造性思維的品質。

教學重點:掌握1釐米的實際長度,學會用尺量物體長度的方法。(依據是課標對低段學生學習空間與圖形知識板塊的具體目標以及本課在長度單位教學中的地位。)(體現在:認識1釐米和量手掌與數學課本的寬度、一柞的長度。)

教學難點:建立1釐米的長度觀念。(依據是課標的要求與學生的認知水平。)(體現在:找1釐米長的物體。)

二、說學法

1、學情分析:長度單位學生是第一次進行接觸,這部分內容是教學上比較難的,也是生活中經常要遇到的實際問題。但學生一般都有一把直尺,從自己的尺上可以看出1釐米。

2、學法指導:在教學用釐米量的活動中讓學生充分發揮主體作用,要求他們獨立思考、小組合作、動手操作,嘗試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估測意識,使他們在發現知識,形成技能的同時還獲得了創造性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

三、說教法

根據課程標準與學生的認知水平,以及爲了掌握重點突破難點,我設計了以下教法。

1、創設情景。課標強調所學知識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所以在教學初我創設了一個生活情境,把學生喜聞樂見的小動物——可愛的小螞蟻帶入課堂,根據它在桌子上到底爬了多遠,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把數學問題生活化,讓學生親自體驗現實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增強學生的直接經驗,同時也激起學生求知的慾望與探索的興趣。

2、動手操作。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是學習的主人。七、八歲的兒童好奇,好動,有較強的求知慾,但注意力不能持久。根據學生的這一年齡特點及認知規律,結合教學內容,恰當設置操作的過程,加大操作的力度,把學生真正推到主人翁的位置。

四、說教具學具

根據學生認識特點,本節課採用實物學具米尺、20釐米長的直尺、圖釘、小正方體等,引導學生初步認識長度單位釐米,建立1釐米的表象並進行測量。

五、說教學過程

根據課標的要求和學生的實際,充分利用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讓學生運用觀察、操作、討論等多種方法學習新知,創設一種寬鬆、和諧、活潑的教學環境,促進學生認知的發展。具體的教學程序安排如下:

(一)創設情景,誘發興趣。(用時3分鐘)

首先電腦顯示。教師激趣:“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個小夥伴,它也非常愛學習,有一天,它就沿着我們的一條課桌邊爬了一次。”課件出示小螞蟻在課桌上爬行,並替小螞蟻提問:“小螞蟻給同學們留下兩個問題:它爬的是哪條課桌邊?它爬的這條課桌邊實際有多長?你有沒有辦法給它量一量?”調動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用不同的方法去量,但答案不一。學生感到疑惑之時,引出“課題:認識釐米”。

【好奇是小學生的心理特徵,這樣設計能抓住學生的好奇心,使他們心理上產生懸念,處於一種“心求通而未及”的最佳心理狀態,並以高昂的情緒投入學習。】

(二)自主參與,探索新知。(用時16分鐘)

新課教學,我分兩大塊進行。

第一塊:感知1釐米。分4部教學。

(1)認識尺子。

多媒體顯示一把放大的直尺,引導學生觀察比較尺子的共同點,認識長短不同的豎線--刻度線,以及不同的數,釐米(CM),使學生對尺的.認識更深刻。

(2)認識1釐米。

讓學生了解從0刻度到1刻度之間的長度就是1釐米,接着讓學生觀察自己尺上的1釐米長度。然後我組織學生研究,尺子上從哪裏到哪裏也是1釐米?學生回答時電腦顯示這些線段。

(3)建立1釐米的表象。

先讓學生用手比畫1釐米,再讓學生聯繫生活實際找1釐米長的物體。在我出示幾樣1釐米的物體給學生看的基礎上,學生列舉。這不僅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對1釐米的實際長度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4)認識幾釐米

讓學生知道2釐米、4釐米有多長呢?學生拿尺介紹兩者的長度,同時介紹認的方法。滲透量長度的方法。

第二塊:學習測量方法。分3部教學。

(1)量小棒長度,掌握測量方法。

我讓學生獨立測量,再全班討論,互相啓發,嘗試得出如何測量物體的長度,然後用多媒體驗證量的過程。在初步測量的基礎上,在讓學生當小評委:

[這樣既有利於學生的主動參與,使每個學生都有充分表現的機會,又有利於學生之間的多向交流,培養了學生的協作精神。]

(2)矯正測量方法。

在初步測量的基礎上,再讓學生當小評委:

師:小螞蟻看到同學們用尺子準確地量出了小棒長度,深深感到尺子的作用,於是,他組織幾隻小螞蟻開展了測量活動,請小朋友們當評委。

進一步加深正確測量方法的印象。

(三)鞏固應用,理解掌握。(20分鐘)

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既是檢驗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或保持的一種手段,也是使學生加深理解和鞏固知識的重要方式,爲此我設計了三個層次的練習。

第一層次:操作性練習。

完成練習2,3。

[通過量、看、填寫的練習,檢查學生對本節課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並及時鞏固所學知識,這樣可以增加課堂的容量,達到練習的目的。]

第二層次:開放性練習。

1、估測:開展“火眼金睛”活動,測量自己,自己中手掌的寬度,一紮的長度,培養學生的估測能力瞭解身上的尺子。

2、斷尺量小刀。

第三層次:發展性練習。

電腦顯示課始圖,讓學生回答:“現在能知道長多少了嗎?”學生測量出課桌的長度,讓學生進一步瞭解數學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同時爲後面的學習埋下伏筆。讓學生帶着問題進課堂,帶着問題出課堂。

[這一層次的練習,培養了學生用數學眼光看問題,用數學頭腦想問題,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意識。]

(四)總結課堂,評價學生。(1分鐘)

及時總結本課知識,評價學生:生活中很多地方都用到了釐米,還有更大的長度單位,我們今後還會學習他們。

六、說板書設計

本節課板書簡單明瞭,重點突出,讓學生一眼就能看清本節的知識重點,便與學生記憶知識,提高學習效率。

本節課板書設計如下:

認識釐米

測量工具----尺子

長度單位:釐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