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作文討論的,心得體會4篇

作文討論的,心得體會4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3W 次

作文討論的,心得體會1

作爲一名執教初中語文的教師,20xx年5月13,我很榮幸參加了教研室組織的作文教學的培訓會,感覺真是受益匪淺。二位專家的闡述,使我的作文教學觀念進一步得到更新。通過這次的學習,我有以下幾點感悟:

作文討論的,心得體會4篇

一、作文來源於生活,生活是寫作的源泉。

著名教育家葉聖陶老先生曾說過:“生活是寫作的源泉,源頭盛而文不竭。”這番話道出了作文來源於生活,生活是寫作的源泉。因此,作爲語文教師要引導學生走進大自然,瞭解社會,瞭解生活,瞭解國家大事,做到“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引導學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使他們感受生活的充實。可以對家庭中的種種瑣事,校園內的樁樁小事,鄰里之間的不同爭執,乃至街頭巷尾的見聞,去體驗生活,領悟人生。生活是取之不盡的源泉,只要把學生引向生活,讓他們在生活的廣闊天地裏,以飽滿的熱情去體驗生活,歌頌生活,讚美生活,纔會寫出真情實感的文章來。因爲自然界中的花草樹木,學校家庭、社會生活中的人、事、物等,都是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隨時可以接觸的。教師應組織學生經常開展有趣的班隊活動,帶學生參觀遊覽,領略大自然無限的風光;走進社會,認識社會的真、善美;參加有意義的活動,讓學生用心體驗生活,感受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引導他們在活動中體驗並關注他人在活動中的表現。只有將生活和作文聯繫起來,讓作文素材開發成爲無盡的源頭活水,學生習作時纔會左右逢源,運用自如。沒有了材料,習作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生活是學生習作的主要源泉,學生只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留心觀察,用心思考,寫作之源就會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二、作文離不開閱讀,閱讀是寫作的基石。

古人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所以要讓學生廣泛地閱讀,不斷增加詞彙量,並在積累中有所發現,有所創新。正如羅丹所說:“美是到處都有的,對於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因此,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到生活的大課堂中學習生活的語言。把家庭中人與人之間發生的事積累下來,學校中老師和學生之間、學生和學生之間、班級和班級之間發生的事積累下來。“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教師還要讓學生隨時摘錄,寫感受,有意識地背誦,並隨時評獎。因爲小學生正是發展記憶力的黃金時段,記憶是智慧的倉庫,小學階段讓學生多記住一些東西,對他們的一生都大有益處。學生頭腦中儲存的材料就會與日俱增,再也沒有學生對作文“望而卻步”,“無米下鍋”,從而也激發了學生對作文產生了濃厚興 1

趣,也就不再怕寫作文了。我在教學中還很注重運用多種方法來激勵學生多讀書。我常利用積累時間來開展讀書比賽,優秀詩文朗誦及背誦比賽。激發閱讀興趣,鼓勵他們多看一些有趣的故事、寓言,多讀一些詞句優美、情節感人的詩詞文章。我們規定每個學生必須準備一本讀書筆記,把自己在閱讀中學到的佳詞美句抄錄下來。提倡“不動筆墨不讀書。”“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指導學生寫讀書筆記、日記、觀後感、評論人物時事等。這樣既豐富了學生的寫作素材,也激發了學生寫作興趣,提高了學生寫作水平。

三、創設寫作情境,激發寫作興趣。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習興趣是學生學習自覺性和積極性的核心因素,學生一旦對學習產生興趣,學習便不再是一種負擔,而是勤奮的探索,執着的追求。常言道:“情動於中而行於外”。情感是思維的翅膀,認知的催化劑。作文一定要有感而發,不能無病呻吟,這就要求學生要善於抒發自己的思想感情。在寫作時找“動情點”,要細心地感受生活的喜怒哀樂,嘗試生活的酸甜苦辣,反思學習中的成敗得失,回味經 歷過的美好時光。總之,要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學生只有在真情涌動、激情盪漾、熱情似火的融情狀態下,纔會煥發出忘我的探索精神,實現知識的超越和理性的昇華。因此,創設一定的情境,可以激發學生情感的共鳴。這樣的學生寫出來的文章,纔有生活氣息,有真情實感,才能避免寫空話、假話的抄襲的弊端。

通過學習,我深知作爲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必須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質,對學生要有慈母般的愛心,且不斷更新、充實自己的知識,做到與時代同步,才能培養出符合社會發展需要的人才,挑好肩上這付教書育人的重擔。

作文討論的,心得體會2

說到學數學,我想有許多的人一定會覺得數學很難學,而且往往花很多的功夫去學習反而學不好,並且有時會造成反效果,使人厭學。這時就一定得樹立自己的自信心,相信自己能行的,自己一定能做得更好,所以這時不能丟掉自己的自信心。

當週老師說:“沒考到一百分要寫一篇五百字的數學心得”時,大家都想考好期末考試,逃避不寫數學心得,但是,事情不是那麼幸運,我考了九十九分,還是要寫數學心得。

還好,周老師說過該怎麼寫,所以,我就這樣寫了。

今天,是晴朗的一天,我早早的起了牀,到學校去上課。

我先坐了下來,交完作業後,我們開始早讀。

早讀過後就該上課了,第一節課是數學課。老師開始講課了,我沒認真聽講,所以覺得無聊,便開始翹板凳。突然,老師大吼到:“張瓏耀,你又在翹板凳,萬一不小心,摔下去,把腦袋摔冒煙兒怎麼辦?”全班都笑起來,我臉紅了,不好意思。

沒想到,今天下午輔導課就考試,我真後悔我早上沒認真聽講,這次成績肯定不好。我做完試卷後,便開始畫畫玩了,也不檢查試卷。第二天,老師就公佈了成績,我才考了79分,我心裏很難受,因爲別人都考90多分,連100分的都有,我差了別人那麼多分。

所以啊,大家上課一定要認真聽講;不要翹板凳;開小差;考試時,試卷做完了一定要檢查,我這就是教訓啊,教訓啊??

說到學數學,我想有許多的人一定會覺得數學很難學,而且往往花很多的功夫去學習反而學不好,並且有時會造成反效果,使人厭學。這時就一定得樹立自己的自信心,相信自己能行的,自己一定能做得更好,所以這時不能丟掉自己的自信心。

當週老師說:“沒考到一百分要寫一篇五百字的數學心得”時,大家都想考好期末考試,逃避不寫數學心得,但是,事情不是那麼幸運,我考了九十九分,還是要寫數學心得。

還好,周老師說過該怎麼寫,所以,我就這樣寫了。

今天,是晴朗的一天,我早早的起了牀,到學校去上課。

我先坐了下來,交完作業後,我們開始早讀。

早讀過後就該上課了,第一節課是數學課。老師開始講課了,我沒認真聽講,所以覺得無聊,便開始翹板凳。突然,老師大吼到:“張瓏耀,你又在翹板凳,萬一不小心,摔下去,把腦袋摔冒煙兒怎麼辦?”全班都笑起來,我臉紅了,不好意思。

沒想到,今天下午輔導課就考試,我真後悔我早上沒認真聽講,這次成績肯定不好。我做完試卷後,便開始畫畫玩了,也不檢查試卷。第二天,老師就公佈了成績,我才考了79分,我心裏很難受,因爲別人都考90多分,連100分的都有,我差了別人那麼多分。

所以啊,大家上課一定要認真聽講;不要翹板凳;開小差;考試時,試卷做完了一定要檢查,我這就是教訓啊,教訓啊??

作文討論的,心得體會3

作文教學是學生學習的一個難點,也是我們教師教學的一個難點。在課堂上如何讓孩子願寫、愛寫,激發學生想拿起筆一睹爲快的激情,確實是作文指導課上要解決的重點,也是我在平時的教學中感覺比較頭疼和困惑的事情。這一次聽了名師們上的幾節作文課,讓我茅塞頓開:

一、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在低年級注重激發學生的寫作情趣最爲重要,這裏的情趣指的是挖掘孩子的內心真情及激發寫作興趣。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的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作文教學也應“趣”字當前。心理學研究表明:兒童的學習興趣在鞏固和鼓舞兒童的學習動機、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上起着重要作用。戴建榮老師執教的詩話作文《春天的歌》,讓我感受到了習作對於學生來說是一件輕鬆快樂的事情,戴老師的課堂充滿着“樂”趣。

本次觀摩會給我最大的驚喜是欣賞到了戴建榮老師的“詩話作文”教學藝術。這節以唱唐詩《春曉》開場的二年級習作指導課《春天的歌》,就像一首清新明麗的詩,更像一首歡快動聽的歌。最令人歎服的是戴建榮老師豐富多變的體態語——吟之唱之,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每一個表情,每一個動作,都讓人感覺妙不可言。課前導入聊天時,戴老師和和小朋友們“兩兩相望”,你一句我一言的輕鬆聊天加上俏皮的瞪眼睛,一下子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

在指導習作時,戴老師注意激活學生思維,喚醒他們頭腦中已有的沉澱,爲學生順暢、豐富的表達鋪路搭橋。以吟誦古詩《春曉》爲切入口,感受生活即是習作的源泉,花、鳥、自己熟悉的生活,就是自己口中筆下的主角。在教師的循循善誘下,學生的視角延伸到了更爲廣闊的大自然。在輕鬆的交談中,學生們感受《春天的歌》的習作內容就是自己的生活,鮮活、美麗而動人。學生頓時解決了“無米之炊”的困擾,他們也愛說樂寫了。良好的開端就是成功的一半,戴老師在課的開始就激發起學生說、寫的慾望,學生在寬鬆民主的氛圍中,積極交流、敢於表達。課堂上,戴老師善於組織語言,用不同的語氣、語調吸引住學生的注意力,把學生帶入積極思維的學習境地,從而促使他們積極自主的投入到學習中去。他扮演着小蝌蚪快樂地穿梭在課堂上,“春天隨着我小蝌蚪遊起來咯!”戴老師在詩話作文的課堂上說道。她的語言表達生動活潑,不拘泥一格,與孩子們

平時說話的方式很貼近。然而除了貼近之外,他巧妙的運用字詞讓語言更具有語文味也是讓我欽佩的。有了語言的表率,學生們也隨之模仿,一個可愛的女生說:“春天隨着我楊柳飄起來咯!”另一個說道:“春天隨着我迎春花開起來咯!”原來學生們生動的語言也可以這樣自然而然的“信手拈來”孩子們的興趣得到了激發,使他們高高興興地說,快快樂樂地寫。他的幽默也感染了全場,大家自始至終臉上都掛着快樂的微笑。

二、 給予學生一個開放的課堂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爲學生的自主寫作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鼓勵自由表達和有創意的表達。於永正老師上的《把作文寫得有聲有色》一課,就很好的體現了這一理念。

一)一看錄象。

(播放的是一段沒有聲音的錄象,讓學生進行地觀看、體驗。並交流,重點讓學生髮現其中出現的事物,並感受這個無聲的世界。)

二)再次觀看錄象。

(這一次的錄象,教師加入了音樂,使之與前面的錄象作比較,觀察的重點放在了聽力上,並引導學生在不自覺中進行前後片段感受的比較中。) (以此爲例進行討論,引導學生感受聲色兼備的重要性。學生的交流中自然地將自己聽到的小鳥啾啾、知了“知了”、泉水“丁冬”、小鳥“撲啦”、青蛙“呱呱”等景中聲友情有趣地描摹出來。)

三)引導學生回憶生活中存在的有聲有色的生活片段。

四)出示閱讀卡片三:

1、轟隆隆 呼呼 嘩啦嘩啦

2、咯咯嘿嘿嘻嘻

3、啪 嗚嗚 啪 撲哧

五)、提出本次習作的要求:

(選取上面呈現的三種材料中的一種,進行象聲詞的片段練習。) 作文教學指導中最關鍵的便是內容上的指路。而在其中最重要的便是既要給學生指明方向,又不能將思維框死。在上面的教學過程中,我們能鮮明地看到了於教師針對不同學生的習作層次、習作性格,進行了有意義的內容開掘和分層教學:

第一層次:描繪教師呈現給大家的風景材料。這是一種觀察寫作的方法,學生只需將現場看到的、聽到的描繪即可,由於有着新鮮的體驗,寫來不費力氣,適合於習作能力一般的學生。

第二層次:引導學生回憶生活中聲色兼備的場面進行再造想象。這是一種回憶,將學生對內容的開掘以“聲色具備”爲要求,在自己的記憶倉庫中搜腸刮肚,

既使學生內容的面上有拓寬,又啓動了學生根據某一限制組織素材的能力訓練,

這適合於有一定習作基礎,並且願給自己增加難度,喜歡寫出自己個性的學生。 第三層次:出示了三組象聲詞,抽象中富有意趣,在看似無關的詞語間存在着千絲萬縷的聯繫。一下子就激發了學生好想象的年齡特點,使他們躍躍欲試地要進行創造性想象,結合他們的生活經驗,去虛構一個有趣的生活片段。而真正有趣的是:因爲是扣着這幾個象聲詞進行故事或生活場景的創造,在文中象聲詞的用法肯定會更妙,會在文中起到關鍵作用,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較之前兩種方式的運用,一定會更到位。

於教師在一個片段訓練裏就給予學生這麼大的內容空間,這在我們平時的作文教學中還是非常少見的。可見於老師在設計此三維時考慮的周詳,對學生特點把握的準。

三、作文是一種高尚的智力遊戲

賈志敏老師曾提出過這麼一個觀點:作文,是一種遊戲。我們都知道,玩是孩子的天性,遊戲是孩子的最愛,如果能把作文融入到遊戲中,讓孩子們邊玩邊寫,在遊戲中學寫作文,讓遊戲的趣意在作文中再現,學生就有事可寫,有情可抒,有感可發了。

通過遊戲作文教學設計活動,我們有了更多的作文教學素材,但怎樣讓遊戲和作文自然地溶合在一起,使學生真正樂於傾訴,張化萬老師給我們帶來了有效的'教學理念。《第三隻眼》是張老師爲我們展現的一堂遊戲作文指導課。

上課伊始,張老師始終把玩和寫有機的融合在一起。記得課初張老師說“我們每個人有三隻眼睛”的時候,有好幾個學生都情不自禁地發出了“啊!”的驚歎,張老師馬上問:“啊”是什麼意思?剛纔老師在說“我們每個人有第三隻眼睛的時候你心裏是怎麼想的?寫下來。學生對於人有第三隻眼睛感到非常的疑惑,張老師就抓住這個契機,讓學生把心中所想的及時地記錄下來,抓住瞬間感受,及時書寫,這真實地反映學生此刻的心理。寫自己心裏所想,學生能自然的流露,情感真實,既給了這篇作文一個很好的開頭,同時也讓學生明白“寫”就是自己情感的真實流露。

課中,我們也不難發現,張老師把重點部分有意的讓學生進行定格觀察,強化印象。如,“嘗白醋片斷”,張老師不僅多次讓學生嘗白醋,而且多次刻意地

讓學生注意臺上同學嘗醋的表情、動作、語言。然後讓學生來說一說“你看到了怎樣的情形?”幾個學生興致勃勃地說了以後,張老師就指導寫遊戲的重點部分。由於好多學生剛纔沒有盡興地講,所以迫不及待地就想把自己所看到的寫給其他同學看。曾記得我以前教高年級時,也上過類似的遊戲作文指導課。但授課過程大都是先玩,再回憶玩的經過以及自己的心理體驗,最後指導寫作。每次學生的在玩的時候都是很盡興的,可一聽到要寫作文卻都是唉聲嘆氣,可在張老師的課堂中我看到的是學生饒有興趣地寫,沒有絲毫的無奈。我想,這可能都歸功於張老師把遊戲與寫作很自然地融合到了一起,使學生感覺到寫片斷似乎也是一種遊

戲似的。而且剛纔玩得痛快的遊戲經過還是歷歷在目的,所以下筆也就順暢了。

張老師的授課中令我印象深刻還有他對學生作文中肯的講評。課堂中,張老師總是把寫得較好的片斷讀上幾遍,並讓學生說說哪些句子寫得好?爲什麼寫得好?在重點部分的寫作評改中,張老師則採用了同座互換作文進行評改。並要求同學冷靜地看,冷靜地改。我記得在這時的評改中,張老師說了一句這樣話:“如果你在同桌的作文中,連一個好詞也找不到,那說明你不僅沒有第三隻眼,連你臉上的兩隻眼都沒有多少作用。” 這說明張老師讓學生善於去發現別人閃亮點,這是學生對被改習作的學生的一種鼓勵。在這樣的鼓勵下,學生的寫作興趣自然地被激發起來了。在《第三隻眼》的授課過程中,學生始終處於積極、高興的氛圍中,不管是在玩遊戲還是在寫作中,他們的情緒始終是高漲的。張老師把遊戲與作文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寓思維於遊戲之中,順其自然地進行寫作訓練,順應了學生的心理,潛移默化地提高了學生的寫作水平。他的這種教學理念和風格也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兩天的聽課,對我的觸動很大。通過聽課,我學到了很多很多,在以後的教學中,我要不斷地更新教學理念,改進教學方法,不斷地摸索、實踐,讓每個學生都能把寫作當作一件樂事

作文討論的,心得體會4

今天,我校語文老師有幸參加了教育局在實驗小學舉辦的“平陸縣小學作文研討會”,實驗小學王清華老師精彩地爲我們展示了“作文教學的課堂實錄”,各縣直優秀教師也以自己的教學實踐和經驗暢談作文教學,這些做法很符合小學生的認知特點,同時爲我們廣大語文教師在作文教學上指明瞭方向,受益匪淺。下面,我們就自己感受最深的幾點談談自己的體會。

1、 多寫小練筆,多寫片段,點燃學生的寫作興趣。

課本上有許多精彩的故事,故事中有許多空白,可以

以此鍛鍊孩子的想象能力;另外,教師還可引導孩子仿寫,續寫,改編許多書上的故事,不要要求字數,要寫出自己感受最深,最真實,最想些的,要讓孩子想寫,愛寫。

2、 學會觀察生活,放飛想象的翅膀。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對生活的細心觀察和不斷思考,

錘鍊是許多大作家出作品的重要途徑,我們的孩子要想寫出好的作品,必須要學會觀察生活,觀察要有一定的順序,在觀察中想象事物的奧祕,把自己對事物的認識進一步深化和細化,這樣在寫到類似作文時候,就不會手忙腳亂,而是會得心應手,遊刃有餘。

3、 以說促寫,下筆成文。

學生在寫作文時,可能會遇到寫作順序的安排的問

題,他們不知該如何下手,當然老師的引導非常重要,但是學生間的交流也很重要,先讓學生說一說自己準備怎樣開頭,中間怎樣安排,結尾如何結,這樣學生在同伴的引導下,在自己的努力下會將自己的習作流程不斷完善。

4、 互批互該,講評鼓勵。

對於他們而言,學生間的互批互該非常親切自然,他們非常熟悉對方的生活,也樂意爲人師,自豪的爲同伴改寫作文,在爲同伴改寫時,自己的認知能力,寫作能力也在不自覺的提高;作爲教師,我們也要在學生的習作批改中,善於發現孩子的閃光點,多鼓勵,多支持,多讚揚,爲孩子更容易習作,更想習作,更愛習作打好基石。

以上,就是我本人的一些拙見,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認識和總結了,希望自己今後能多聽聽,像王清華一樣在作文上有自己獨到見解的老師的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