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孟子》讀書心得

《孟子》讀書心得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1W 次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你有什麼領悟呢?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書心得了。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書心得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孟子》讀書心得,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孟子》讀書心得

《孟子》讀書心得1

今年的目標是四書一百遍。

目前在不斷攻克《孟子》這本大厚書。初次拿起來,頓覺厚重,偶感前路漫漫,何時能讀夠一百遍?

但在不斷誦讀的過程中,尤其是讀到幾十遍時就已經遍嘗樂趣了。

目前讀的《梁惠王上》和《梁惠王下》。首先是基本都懂什麼意思了,也就是粗知大意。

在粗知大意的基礎上再讀,就更好玩了。每次和兒子談及都會嘻嘻哈哈笑成一團。

這麼正經八百的文言文居然能讀出喜劇效果,這就叫做酒不醉人人自醉啊。

先看孟子的語言風格。

每論及治理國家之政事,必然縱橫捭闔,馳騁萬里,從夏說到周,從古說到今,從輿薪到秋毫,從挾泰山以超北海到爲長者折枝,從鳥獸到魚鱉,無不服膺於其囊中。簡直就是一個職業辯手。

你區區皇帝的口才簡直不值一提。

爲什麼不按照我孟子給你的建議去做個好皇帝呢?你說吧,有什麼藉口,有什麼顧慮,有什麼妨礙?

什麼,你說你好勇?我告訴你什麼是真正的大勇。你說你好貨,喜歡聚斂搜刮?我告訴你好貨並沒什麼不好,只是跟百姓同心同德地一起掃貨就行了。你說你好色?可以啊,沒什麼大不了啊,讓百姓因爲你的好色而生活幸福,難道不是更好的選擇嗎?

無論這些君王找什麼藉口,說什麼理由,孟子總有長篇大論等待在嘴邊。

真乃醫者仁心啊。這位醫者是治大病的人,是治國病的人。

每次讀時,我都有點兒同情這些君主,梁惠王等人基本不能說話,因爲只要一開口說話,必然招來孟子的一番宏篇闊論,聽完之後必然啞口無言,只能顧左右而言他。

可憐不可憐?

堂堂一國之君,居然被一個所謂“後喪逾前喪”的“匹夫”堵住口鼻,不得言語,真真可憐可嘆。

但是他們真的可憐嗎?

不。

他們不僅不可憐,反而可恨。

從《孟子》中透露出的信息,讓我得出結論,很少有國君能夠採納孟子的建議。更爲好笑的是魯平公,居然因爲旁人的一句話就不辨黑白地改變主意,不再去見孟子。

這些國君爲什麼不能採納孟子的建議?很顯然,他們都是缺少遠見,稀有耐心的人。

孟子給出的那些建議基本上都需要好幾年,甚至十幾年,或者幾十年才能見效。而他們,這些目光短淺的君王,根本等不及。

想要擴張國土,通過省刑法薄稅斂發政施仁,讓人民富強起來,從而吸引他國人民來投奔歸順,哪有直接發動戰爭,強取豪奪來的痛快?

所以,他們往往選擇了簡單粗暴的方式去實現自己治國平天下的夢想,卻又像孟子說的那樣,往往比“緣木求魚”的結果還要悲慘。最重要的是老百姓跟着遭殃啊。

耐心,多麼重要。

耐心,是一個優秀國君的標配。

耐心,也是一個優秀家長的標配。

選擇用讀書的方式去提升孩子的語文水平,或許比選擇簡單粗暴給孩子輔導語文考試題,效果來得慢。

但是卻免去了比緣木求魚更“甚已”的惡果——極端的觀念:學習就是爲了應付考試;倦怠的行爲:做題做到吐再也不想看書;逆反的心理:厭學。其實厭學並不是真的厭惡學習,只是厭惡做題厭惡考試而已。

收穫的是豐碩——真實學習能力的提升、文化修養的促進、學習興趣的倍增。

但是,這需要耐心啊。

一個急於看到效果的人,是無法明白爲什麼要讓孩子讀書而不是做題來提升成績的;一個隨時希望立竿見影的人,是無法接受只是讓孩子經典誦讀就能在未來擁有競爭力的。

確實,我們都需要耐心。

而現在我們身處的卻恰恰是一個最缺少耐心的世界。

耐心等待,苗而秀,秀而實吧。

請一定相信我們的苗,他們都是活的,他們的身上充滿了生命的奧祕,遍佈着未知的成長密碼。

《孟子》讀書心得2

初次接觸《孟子》是在初中之時,當時並沒有多大感覺,只是把節選文段當作課文去學習。但是,當我在接到集團下發的《孟子》並讀了幾遍後,發覺這本書蘊含着很深的哲理,給人以深刻的啓迪。從此對之愛不釋手。

尤其是讀完《寡人之於國也》一文,我感觸良多。對於“五十步笑百步”更是有了自己更深層次的理解,結合當今社會,我有所感悟。

不知是否有人也跟我一樣曾經懷疑過“付出跟收穫成正比”這句話,因爲也有一句“付出不一定得到回報”這樣的經典句子,但現在的我更傾向於前一句。很簡單的例子,就拿賺錢來說,一部分人在同一時間內會比另一部分人賺的多,甚至是多很多,賺的少的那部分人也許會抱怨,也許會嫉妒,也許會羨慕。但我們所沒有看到的是比我們賺的多的那部分人肯定比我們付出的“辛苦”要多,也許是身體上的,也許是心理上的,往往處在相近或一個級別上的人就會因爲某些利益上或是某種心態不自然的產生了扭曲了的心理,這也許是社會複雜一面的部分原因吧。

人潛意識裏都渴望被別人重視,但只是有時個人的期望值過高,而當別人沒有達到你所希望的期望值時,也就會很自然的產生了所謂的失落感。有些人喜歡隱藏自己,有些人喜歡鋒芒畢露,永遠隱藏的也好,鋒芒畢露的也罷,只是還有一種僞裝善良的“智人”,你又奈何的了呢?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改變不了就適應它,正如《孟子》所說:“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所以我們不要去做那些“五十步笑百步”的人。

《孟子》讀書心得3

在教授《孟子》的過程中,跟學生一起體會到了跟學習《論語》時不一樣的感受和體驗,相信學生們收穫到許多自信與知識,而我也收穫到了許多現實的快樂與精神的富足。

現在的人們越來越認識到,西方人能創造出諸多對人類社會發展影響重大的現代科技文明,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他們開發並貫徹了一套人類交往的規則,這一規則是基於對經濟活動方式的摸索與路徑依賴,對人性善惡交織的深刻認知,對社羣整體價值觀的認同維護,並有效抑制了機會主義和權力的濫用。這些規則統統被稱爲——制度,在東方古老的華夏文明誕生的這片土地上,它被稱爲周禮,或叫“禮樂制度”。承載着我們中華先人這一政治與立世思想的儒家學說,由孔子始,在孟子這裏,因其灼灼其華、雄辯滔滔的精彩華章被進一步發揚光大,再到後面的《大學》《中庸》,是哲人反覆論證這一治世處世理想在思辨上留下的餘韻。所以,《孟子》承前啓後,在備課時要花費比以往更多的時間精力,有時爲了查證一些思想的緣起,會重新學習整理西方文明發展史的資料。

認識這個世界,如何處理自己作爲個體與外在世界的關係,不管男生女生,是每個人一生都必須要做的功課。認識我們所處社會的形態、本質、架構它的思想基礎,是每個東方學院的小學員從現在就開始已經在做的功課。孔子說:“已欲立而立人,已欲達而達人。”這正是儒家思想最迷人之處——對自我、他人所具有的強烈社會意識,從“已”和“人”的關係角度,儒家強調社會中人與人的關係,告訴我們做人要有警醒的社會意識,並且要積極地維護這種關係。那麼在《孟子》的學習中,除了繼續認識和薰陶禮樂治國這一傳統文明的基石,我們又接觸了同時代農家“與民並耕”、墨家“愛無差等”、楊朱“爲我”之說、於陵仲子“清高於世”等先秦諸子的社會人性意識,同時還能獲取另外一種平時生活中不太會有、但也極爲難得的視角——帝王家的視角,帝王之家觀念意識形態如何,爲何出言必“言利”,孟子如何漂亮地反駁引導“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以上種種,形成鮮明對比,給學生以極大的衝擊力,不僅僅使其認識到先哲思想領域的豐富性,還能從對比中去感知儒家思想的可貴之處,去思考個人的價值觀該何去何從,該如何樹立自己的人生觀。

《孟子》讀書心得4

上個學期讀了《大學》和《中庸》,與這兩者相比,《孟子》不似《大學》,全篇一貫而下,行文流暢嚴謹,不似《中庸》,晦澀難懂,它是先從衆人熟知的一般事物說起,慢慢引入大道理,令人沒有辯駁的餘地,不知不覺中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讀《孟子》,自己的思維也彷彿進入其中,坐在孟子的對面,接受那一句句深入靈魂的詰問,靈魂在這過程中不斷地梳洗、剔除、凝練、昇華......

作爲一名教師,我在反省自身行爲的同時,總不自覺得聯想到我和班裏孩子的相處,在心底對自己進行審判。比如《孟子·公孫丑章句上·第三節》:“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就是說“仗恃實力來使人服從的,不能讓人心悅誠服,只是因爲他本身實力不夠的緣故,依靠道德使人家服從的',人家纔會心悅誠服。”試想,當孩子們犯錯誤的時候,以暴力的溝通方式迫使學生糾正錯誤,合適嗎?“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也”,以力服人,似乎取得了快速的顯而易見的效果,於是自己滿意了,覺已經糾正了他們的錯誤,達到了育人的效果,是這樣嗎?我們不妨來換位思考一下,如果被教訓的人是自己,何如?“非心服也”,不過是因爲他們懼怕你的威勢,不得不暫時改變而已,於長久何益?

師者,人之模範也。要想真正讓孩子對你“中心悅而誠服”,自身必得是那個典範,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自帶芬芳,人必心悅之。孟子說:“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其身正而天下歸之。”凡是行爲得不到預期的效果,都應該反過來檢查自己,只要自身端正了,連天下的人都會歸服。只有自己做到了纔有資格指摘孩子的錯誤,時常反省,方能不斷進步,更重要的是站在孩子的視角上,真考慮孩子的需求和感受!

蹲下身子聽聽孩子的心聲。“子路,人告之以有過則喜。禹聞善言則拜”,子路和禹,都是先賢聖人,他們的賢德在於別人指出他的過錯,他就高興,聽到善言,就拜謝。在與孩子的相處中,多溝通,多調研,對自己的錯誤不迴避,對善處,不驕傲,還愁走不進孩子心中嗎?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教育”一詞,多麼深重,乍擔此重任,必得戰戰兢兢,如履薄冰,不辜負孩子,不辜負家長才好。

《孟子》讀書心得5

今日我讀到孟子曰:“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義所在。”我頓感心門大開。

孟子說:“通達的人說話不一定句句守信,做事不一定非有結果不可,只要合乎道義就行。”孟子認爲,說話不必拘泥於世俗所謂的守信,行爲不必拘泥於世俗所謂的有始有終,最重要的是以道德的大義所在來引領自己的言行。大義所在,其言必信,其行必果。

我這段時間有時候爲這個事情煩惱,因爲我前段時間被一個朋友說我不信守自己曾經說過的話,做事半途而廢。我先不管他說的有理無理。但是我覺得自己這方面確實不夠好,有時候,會做一些讓人失望的事情。

孟子的話,讓我明白了很多,事情應該從我做事的目的開始,如果我做的事情是符合大義的,一定會信守自己的承諾,把事情進行到底。而有時候,一些無關緊要的小事,不必放在心上。我以後要是想做一個信守諾言,做事有始有終的人,定當將自己所做的事情,做在正途上,行在大義上。

有時候碰見別人不能信守自己的諾言或者半途而廢的時候,那得看看我們要求他做的事情是不是符合大義。

有時候我們經常像聖經裏的法利賽人一樣,用小義來標榜自己,“看見了沒有,我都沒有違反自己的諾言。我做事都會堅持到底的。”我們也要他人在所有事情上都要遵守承諾,堅持到底。試問我們所要求他人的承諾和事情都符合聖經上的教導嗎?聖經上說,沒有一個人是義人。耶穌來是給人帶來拯救和自由。

我今後要自由的活着,那些要我在小事上同樣遵守他們規矩的人都見鬼去吧。合乎聖經上的教導,我都會聽從。

我活着是爲了榮耀神的名,但是我要是沒有這麼做,求神的憐憫我,爲我赦罪,使我得自由。

小小心得,如若理解出錯,請大家留言糾正!

《孟子》讀書心得6

傳統文化知識是歷史遺留下來的珍貴寶藏。它集中了古代聖人的智慧。在歷史遺留下來的經典著作中,蘊含着許多的優秀傳統文化知識。可是,在這科技發達的信息時代,傳統文化知識逐漸被人們所遺忘。因此,弘揚傳統文化,對我們青少年來說是責無旁貸的。

歷史流傳下來的經典著作有許多。這些著作中所蘊含的理念是我們所追尋的。它們是傳統文化的精髓。教會我們許許多多爲人處世的道理和做人的最基本準則。《孟子》一書就是傳統文化知識的精髓。我讀了它,從中學會許多爲人處世之道。我要學爲自己所用,並把它發揚光大。

《孟子》教會了我們孝順。《孟子》一書中言“仁之實,事親是也,義之實,從兄是也”。他主張的本質上是對父母孝順,對兄長友愛。這種道德理論正是我們所崇尚的。可是現在的社會,新聞媒體曝光的因爲父母年老而嫌棄自己父母是拖累而將他們趕出家門的例子比比皆是。曾有報道稱一名四十多歲的男子因爲不務正業而單身着,他的八十多歲老母親爲其擔憂而不與小兒子進城享福。因爲該男子喜歡嗜酒,有一回醉酒回來後,毆打自己的老母親,並將其把她趕進廚房做飯。但老人因年老體衰,並且身上全是傷,摔倒在廚房裏。那時正值冬天,老人被活活凍死在廚房裏。該事件被報道出來後,引起社會的關注,許多人爲此感到心寒。在這個科技發達的信息時代,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有着一顆向善的心。一個人,他如果想存在於這個社會,在這個社會立足,不被社會所淘汰就必須保持着一顆向善的心。我們也要保持有一顆孝順的心。“百善孝爲先”,這是最基本的做人準則。

《孟子》讀書心得7

除了像“孟母三遷”、“孟母斷機杼”這樣家喻戶曉的故事外,說到孟子,我們還會想起“孔孟之道”,他對孔子和儒家思想的繼承和發展,使後世將其與孔子並稱爲“孔孟”,且稱其爲“亞聖”。孟子提倡“仁、義、禮、智”,並認爲,“仁、義、禮、智”四者之中,“仁、義”最爲重要。仁,就是寬厚,指同情、關心和愛護的心態,即“仁愛之心”。義,就是正直,指正當、正直和道義的性格,即“正義之氣”。禮,就是謙讓,指禮儀、禮貌和禮節的規矩,即“禮儀之規”。智,就是才能,指明辨是非、善惡分明和明理睿智的能力,即“智謀之力”。信,就是誠實,指誠實守信、堅定可靠、相互信賴的品行,即“誠信之品”。他的這些思想和觀點在由他及其弟子共同編寫而成的言論彙編《孟子》中有所體現,尤其是在那些被譽爲孟子經典名言的語錄中更是得到了充分展示。

《孟子·公孫丑》中說:“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站在正義方面,會得到多數人的支持和幫助;違背正義,必陷於孤立。關於這一點,告訴我們做事情的出發點要正確,才能得到別人的支持和幫助,得到大家的肯定和承認,才能獲得最後的勝利。否則,即是你通過一些手段使自己佔據了有利形式,但最後還是會失敗。正所謂“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之所以能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取得最終的勝利,就是因爲我們的行爲是正義的,得到了絕大多數人的贊成和支持。

《孟子·盡心上》:“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觀於海者難爲水,遊於聖人之門者難爲言”孔子登上魯國的東山,整個魯國盡收眼底;在聖人門下學習過的人,便難以被其它言論所吸引了。表面上指泰山之高,實際指人的眼界。這一點告訴我們要不斷尋求突破,超越自我,不斷積澱,使自己站得更高看得更遠,形成更開闊的視野和人生境界。在生活和事業的征途上,我們經常都只能看到眼前的事物的發展,或者“一葉障目”,被一點小障礙阻擋了視線。爲眼前利益的迷惑而看不到長遠的發展呢,爲視野不夠開闊而錯失了機遇。因此我們要努力登上人生的“泰山”,觀到事業的“大海”,摒棄“井底之蛙”的心態,做一隻嚮往“井外世界”的“青蛙”,向着更高更遠更開闊的境界靠近。

在這個社會裏,有一些事情是我們想做而做不了的,有些事是我們不想做卻必須做好的,還有些事是我們喜歡做也想做好的。有些人做着自己做不了或不喜歡的事而一事無成,有些人做着自己不想做的事而痛苦不堪。所以孟子說:“人有不爲也,而後可以有爲。”縱觀能成大事者,貴在目標與行爲的選擇,也就是他們懂得選擇什麼放棄什麼。如果沒有目標,或者做多了無用的事情,必然陷入忙忙碌碌之中,成爲碌碌無爲的人。如果“東一榔頭西一棒槌”,到頭來只能是揀了芝麻丟了西瓜,終無所成。“人有不爲也,而後可以有爲”和“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是一樣的道理,所以,一定要捨棄一些

《孟子》讀書心得8

“不孝有三,無後爲大”出自《孟子·離婁上》。是孟子在評價舜結婚的事情時說的,完整的原話是:“不孝有三,無後爲大,舜不告而娶,爲無後也,君子以爲猶告也”。原文的意思是:“不孝順的事情有三件,其中又以沒有子孫後代最爲重要。娶妻本應先告訴父母,舜帝沒告訴父母而娶堯帝的二女爲妻,就是因爲擔心絕了後代,所以明理的君子看來,雖然沒有稟告父母,就和稟告了父母是一樣的。“孟子繼孔子之後對儒學的發展有巨大貢獻,他極力推崇舜的孝行,而且倡導人們努力向舜看齊,做舜那樣的孝子。說:“舜,人也;我,亦人也。舜爲法於天下,可傳於後世,我由(猶)未免爲鄉人也,是則可憂也。憂之如何?如舜而已矣。”他甚至設想,舜爲天子,而瞽叟殺人被捕,舜雖不會利用權力破壞刑律而將其赦免,但一定到監獄裏偷偷地把父親背出來,一起逃到海濱,過無憂無慮的日子,爲了共享天倫之樂而忘掉天子的地位。由於儒家的宣傳,有關舜的傳說事蹟在中國文化傳統中留下極深刻的影響。

後來漢代人趙歧所做的《十三經注》。他在註釋孟子上面的話時,說:“於禮有不孝者三者,謂阿意曲從,陷親不義,一不孝也;家貧親老,不爲祿仕,二不孝也;不娶無子,絕先祖祀,三不孝也。”這裏他把無後解釋爲了“不娶無子”,從此開始了兩千多年的誤解 。但有意思的是,他認爲第一不孝,是“阿意曲從,陷親不義”,意思是第一不孝,是對父母無條件地屈從,容忍他們做不義之事。 這就很值得我們回味了。很多同志說,爲了父母去結婚。如果爲了父母去欺騙一位異性而結婚,當然也就是“陷親不義”了,無後問題沒解決,反而犯了第一不孝。

《孟子》讀書心得9

最近幾周,我完成了《孟子》這本書。

其書共分爲梁惠王章句上,梁惠王章句下,公孫丑章句上,公孫丑章句下,滕文公章句上,滕文公章句下,離婁章句上,離婁章句下,萬章章句下,萬章章句下,告子章句上,告子章句下,盡心章句上,盡心章句下。

其實,我對那些古文是一竅不通。但是後來,我發現家裏實在是沒有什麼書了,只能讀它了。它裏面有原文、譯文和註釋,這也帶個我了不少便利。一開始,我是按照原文、註釋和譯文來讀的。原本就不懂古文的我按照這個順序讀書,自然更是“一頭霧水”了。我是讀着讀着就不想讀了。因此,我一直在想辦法解決這個難題。直到幾天後,我無意中先看了譯文,又看了註釋,最後纔看了原文,這樣我一下子就可以讀懂了。真是太棒了!我終於成功了。

於是,在後面的閱讀中,我是嚴格按照先譯文,後原文,再註釋的順序。我也明白了很多孟子的思想和道理,我受益無窮。

《孟子》讀書心得10

程頤曾說過:“孟子有功於聖門,不可勝言。仲尼只說一個仁字,孟子開口便說仁義。仲尼只說一個志,孟子便說許多養氣出來,只此二字,其功甚多。”寥寥數語,卻將《孟子》精要概述無疑。可見,孟子的思想之於孔子,既是繼承,更是昇華。孟子也強調仁義,仁是人心的本質,義是人所必由的大道,倡導“性善論”,並以此爲基礎提出仁政學說和修養學說。孟子認爲,每個人都有與生俱來的惻隱之心﹑羞惡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謂之本心,且與仁義禮智分別相對應。孟子對梁惠王說“仁者無敵”以強調“仁”的作用;對齊宣王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來推廣仁愛之心;孟子還說“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廟;士庶人不仁,不保四體”,可見“仁義”在孟子學說中的重要地位。而“性善論”則是說人性本善,通過自覺努力,完善道德,人人都能成爲聖人。

《孟子》中也出現了大篇幅的君主與孟子的對話。孟子作爲世人的表彰,梁惠王、樑襄王、滕文公、齊宣王均問事於他。而孟子始終堅持着自己的理想,除推行“仁政”之外,“民爲貴,社稷次之,君爲輕”的主張更是推翻了君王一貫高高在上的思想,講究“民爲邦本”,這種民權駕於君權之上的說法比法國盧梭的民權論早了一千多年。正可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孟子認識到了人民纔是政權的根基。其次,孟子認爲君爲人父母,不僅要有賢德、重義輕利,更重要的是與民同樂,所以喜愛音樂的齊宣王才能明瞭“與少樂樂,不若與衆”的道理。又如,“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

在學習方法上,孟子也有諸多主張。他認爲要運用正確的學習方法,即“君子深,造之以道”,也包含了我們今天科學學習的眼光;他也注重“自得”,即自覺學習:“自得之,則居之安;居之安,則資之深;資之深,則取之左右逢其原”,所以要自覺地有所得,才能徹底領悟才能將知識變爲自己所有。

《孟子》讀書心得11

最近,我有幸拜讀了被列爲“四書”之首的《孟子》,深深地被該書暢達的說理,充沛的氣勢所感染。

孟子提出“仁政”“王道”,主張德治。其“仁者無敵”、“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民爲貴,社稷次之,君爲輕”等思想都是我們耳熟能詳的。其“仁政”觀點,被歷朝歷代封建統治者長期奉爲正統思想、治國良策。宋朝以後直到清末,《孟子》一直是科舉考試必考內容,是儒家經典著作之一。

作爲教育工作者,我最感興趣的還是《孟子》一書中有關教育方面的內容。出自《孟子》一書的成語“揠苗助長”,曾經被改寫爲一則寓言故事編入小學教材。這則寓言通過一個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揭示了這樣一個道理:客觀事物的發展自有它的規律,光靠良好的願望和熱情是不夠的,很可能效果還會與主觀願望相反。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有其規律性,不可違背規律。要想使地裏的幼苗長得好,只能勤於耕耘。不願耕耘,拔苗助長,最終必然失敗。教學和植物生長一樣,也必須遵循學生學習的客觀規律。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教學設計必須以學生爲中心,時刻關注學生主體的體驗。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學科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通過學生自身的努力去汲取營養,學會知識,提高成績。切不能揠苗助長,急於求成。

這則寓言故事也揭示了這樣一個道理,“欲速則不達”。任何事物都有自身的發展的速度和方向,我們應該遵循規律、順其自然。當我們急於求成的時候,往往顯得過於浮躁,一味冒進反而更容易迷失方向,適得其反。

《孟子.告子下》中說“教亦多術矣,予不屑之教誨也”。““教亦多術”反映孟子主張教育要依據學生的不同情況,從實際出發,注重差異,因材施教。“不屑於教”是一種獨特的教育方式,不屑於教,亦是教之。“不屑之教”的奧妙在於,我之所以不屑於教誨他,是讓他羞愧而奮發向上。也就是說,不屑於教誨只是不循規蹈矩,不一味地從正面講道理,而是故意冷落、疏遠被教育對象,從反面激發他的自尊心,促使他改變自己,從而達到教育的目的。在教學實踐中,當正面教育效果不理想的情況下,適當地採用“不屑於教”的方法,可以達到優化教育的目的,不失爲一劑“良方”。看來,儒家先賢教學很是注意教育心理學原理的運用,雖然他們當時並不一定概括出了這些原理。

孟子認爲君子有三大快樂,“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爲其中一條。他認爲通過教育使學生成爲英才,是教育者的育人之樂。作爲教育工作者,我們面對的是一羣活生生的個性迥異,興趣、需求不同的新生代。要想把他們培養爲一代英才,就要心懷所有學生,尊重個性差異,因材施教,快樂施教,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健康、茁壯地成長。“一切爲了學生髮展”,“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是教師理應具有的精神境界,也是教師應該追求的人生快樂的最高境界!

《孟子》是儒家學派的重要典籍,閱讀它,可以開闊眼界,增長知識;閱讀它,可以啓迪心智,提升境界。與經典爲友,與聖賢神交,不失爲人生一大樂事。

《孟子》讀書心得12

在我不大的情況下,就據說過《孟子》這本書,它是一本能文化教育大家怎樣做人的書,另外也是一位亦師亦友。所..

在我不大的情況下,就據說過《孟子》這本書,它是一本能文化教育大家怎樣做人的書,另外也是一位亦師亦友。說白了聞名不如見面,今日,我也榮幸讀來到這本能反應使我們終生獲益的書。

有關教大家怎樣做人的書讀了的很少,但也涉足過一些,例如《三字經》、《弟子規》等。但這本書一件事危害較爲大。這本書關鍵寫了春秋戰國時代一位傑出的教育家、教育學家孔子身旁產生的一些小故事,我讀後獲益匪淺。

在這本書裏幾個小故事深深記在我的腦海中裏,在其中有一個故事稱爲《師友之道》。這個故事關鍵講的是交朋友要保證“人以羣分,物以類聚”。孟子說過“父子倆有親,臣子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盆友有願”,這“仁、義、禮、智、信"五常之道則是解決人際交往的基礎規律,爲政冶應以身作則,以身作則,纔可以保持社會發展的平穩和人際交往的和睦。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我根據讀《孟子》這本書,使我真實的明白了人生道理。我喜歡這本書,我不想忘掉它的。

《孟子》讀書心得13

施行了仁政之後,可以獲取天下的民心,而接下來要做的,是救他國之民於水火,也就是征伐問題,征伐,是仁政的向外推行過程。孟子說春秋無義戰,實際上戰國時期也是如此,諸侯國之間的戰爭都是爲了土地、人口的爭奪,說統一天下在當時並不實際,只有到戰國後期,在秦國強的國勢下,其它諸侯國摧枯拉朽,統一天下才成爲一個目標。孟子說的王天下,其實並不是指的是土地意義上的天下,而是民心上的天下。能獲取天下民心,也就得到了天下。至於征伐他國,必出於義,義,在孟子看來也就是民意,孟子說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也就是看重了民心的作用。說孟子言必稱堯舜,其實並不完全,其更多說到的是商湯和周文王,其中說到商湯更詳細。如對於王天下,商湯實際上就是孟子經常提到的君王榜樣,商湯的征伐就是爲了救民於水火,所以東征西怨、南征北怨,此一“怨”就是埋怨沒有先來解救自己,可見這種征伐由於出於民心,所以百姓都希望仁德的君主先來幫助自己解脫困厄。因此,當“義師”到來的時候“簞食壺漿以迎王師”,征戰必勢如破竹,王天下自然易如反掌。

孟子非常重視民心民意,甚至不惜說“民爲貴,社稷次之,君爲輕”以彰顯民心的重要,甚至不惜說“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來警戒君王。雖然孟子終其一生沒有實現理想,但其對於民心的重視及其對於仁政的闡釋對後世無論從正反兩個方面來看,都有着較大的影響。

(一)持志養氣

孟子十分重視立志,認爲道德教育的首要問題便是"尚志"、"持志",即堅持崇高的志向。他提出"捨生取義"的理想境界:"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與孔子一樣,孟子也要求學生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不要貪圖物質生活的享受。認爲志士仁人應該把道德理想放在首位,就這點說,有合理的因素,但他把求生存的慾望與道德意識對立起來,這也是片面的。

(二)深造自得

孟子強調學習、修身的關鍵在於自得。他說"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則居之安,居之安,則資之深,資之深,則左右逢其源。"他認爲君子深造要有正確的方法,這就是要求他自覺的追求而得到。自覺追求而得到的,掌握得會比較牢固,牢固的掌握了,就會積蓄得很深,積蓄的深了,就能取之不盡,左右逢源。據此,孟子主張,學習的深化,必須要有自己的收穫和見解。尤其是學習中要有獨立思考精神,讀書是必要的,但應求理解,而不能書雲亦云,對前代的文獻典籍,不要輕信,不能盲從。

(三)專心有恆

孟子認爲,學習必須專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孟子舉例說:"今夫奕之爲數,小數也,不專心致志,則不得也。奕秋,通國之善奕者也。使奕秋誨二人奕: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奕秋之爲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爲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爲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兩個人同時跟一個圍棋國手學習下棋,但結果大不相同,這決非由於其智力差異,而是由於專心與不專心的緣故。因此,孟子認爲,學習必須專心致志,集中注意力,這是孟子在教學實踐中總結出來的一條科學原則。

孟子主張專心致志的同時,還提出了持之以恆的思想。他告誡學生說:"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爲間不用,則茅塞之矣。"山間小道經常去走就變成了一條路,如果有一段時間不走,便會被茅草所堵塞。學習亦然。如果停下一個時期不用心學習,學到的知識也會遺忘。因此,學習要有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精神,他說"有爲者闢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猶爲棄井也。"有所作爲的人做一件事如同掘井,掘到六七丈深還不見水,就停止挖掘,結果等於沒挖,這說明有爲者必須有恆心,不能半途而廢。學習也是如此,必須堅持到底,不能功虧一簣。孟子反對"一曝十寒"的學習態度,他說:"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即使是最容易生長的植物,如果曬它一天,凍它十天,也不可能得到生長。都是反覆強調學習要持之以恆。

(四)教亦多術

學習主要靠學生深造自得、專心有恆,但教師也不是無所作爲的,教師的作用在於積極引導,啓發學生思維,因此,教學方法不能千篇一律,而應根據不同情況採取靈活多樣的方法。他說:"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時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達財(材)者,有答問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又說:"教亦多術矣,予不屑之教誨也者,是亦教誨之而已矣。"對學生,有的應及時指點,有的應成就其德行,有的要發展其才能,有的可答其所問,不能及門者可以間接地進行教育,甚至拒絕教誨,足以成爲人的警策,本身也是一種教導之法。總之,教法很多,要因人而異。

《孟子》讀書心得14

當初見到這本書時,我只是隨意地翻看了幾頁,就認定是一本枯燥無味的書,就再也沒有動過它。後來,我在書櫃裏找書時,偶然發現了這本《孟子旁通》。當時並不是很在意,但看到了是南懷瑾寫的時候,我的興趣一下子就來了。也許我得認真看看這本書才能下定結論。那時我是這麼想的果然不出我所料,這本書的確讓我明白了很多。

這本書講的是孟子的故事。在這本書裏,南懷瑾用了許多的人來做對比,更能看出當時孟子的淒涼待遇。

《孟子》是儒家的經典名著,也是研究孟子的生平事蹟及其學說的最重要的資料。許多激勵人心、流傳千古的至理名言源出於它。歷代註釋亞聖思想的著作不計其數,但是適合當代人讀的幾乎沒有。經過文革批林批孔、儒法鬥爭各種理論的影響,當代人幾乎對孟子的思想毫無所知。而《孟子旁通》這本書不像傳統學者的傳注那樣過於重視訓詁,而只是對廣徵博引地對孟子的思想進行闡述。

讓我印象比較深刻的是《權能問題》這一篇。齊宣王問:你所說的不爲和不能這兩種情況,又有什麼樣的差異呢?什麼樣具體的情形是不爲?什麼樣的具體事實是不能呢?看了齊宣王的這個問題,我暗暗發笑,這個國君還真是幼稚,連不爲和不能都分辨不出來。沒想到下面的一句話駁回了我剛纔的想法我們不可以用這樣的觀念去讀這句話,否則的話,差勁、幼稚的就該是我們了。我臉刷地就紅了,急急忙忙接着看下去,孟子啊孟子你該怎麼回答呢?孟子如此回答道:假如叫一個人,把泰山夾在腋下,跳過北海,這人說,這種事情我辦不到。正如現在我們叫世界拳王阿里,夾起日本的富士山來,跳過太平洋,落到美國西海岸去,阿里說,我辦不到。這是不能,是能力不夠,不是不願意去做。假如叫一個人去爲一位老年人,折一根樹枝,而這個人說,我沒有辦法,折不下來。那麼,這個人是不肯做,而不是他沒有能力。

乍看之下,孟子像在講一個童話故事,但其實不然,這裏面的內涵很深,這正是孟子暗示齊宣王,你有此權能,不是做得到做不到的問題,只是你肯做不肯做而已。

讀了《孟子旁通》這本書後,我突然一下子明白了很多哲理,讓我的生活也變得有意義起來。

《孟子》讀書心得15

內容講的是孟子很小的時候,父親就死了,孟子的母親是很好的人,天天織布過日子,因爲家裏沒有多少錢。可是孟母很愛孟子,讓孟子天天上學唸書,孟子也是一個挺聽話的孩子。可是有一天,孟子在學校裏不到放學就回家,孟母見孟子這麼早就回來,心裏很傷心,她沒說出來,想想法子勸告他。孟母把剛織好的布割斷了。孟子感到很奇怪,問母親:母親,爲什麼割斷織布?孟母說:你念書就像我織布,今天割斷了,是一事無成,你不好好讀書,就不能成大事。孟子聽了母親的話,立志要好好讀書。後來他成爲一個聖人。

看了這篇故事,我的感受是孟母沒有講什麼大道理,只是把唸書如同織布這個道理講給孟子聽,讓我們覺得沒有什麼比母愛更偉大的東西。所以我們都離不開母親的關懷和呵護。